大同中医院针灸科:中国古诗在国外的影响——答文汇报记者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9:12
中国古诗在国外的影响——答文汇报记者问 2010-06-11 05:57:24   

昨天的博文刊出后共有12位来信索取Satterlee教授的文章,我都一一回复了。也有读者问:不懂翻译的人就无法谈论诗意吗?其实,就算把中国古诗翻译成白话文(相当于interpretation),也和translation一样会把诗意弄丢的,诗意需读诗人自己去意会,难以言传。我记起去年曾经接受过文汇报记者的采访。当时的背景是在日本的一个华裔中学生发现在中国和日本流行的《静夜思》版本略有不同,曾经引起国内媒体关注。以下是问答全文(文汇报相关报道“《静夜思》其实不仅仅是首'唐'诗"也附在后面,供参考):

 
      1.您的博客内容能否作为您的观点引用?
 
欢迎引用。
 
      2 中国是诗的国度,.静夜思和凉州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播最广泛的文学篇章了,却存在这么多的歧义和不确定,解释起来莫衷一是,让人感觉好像当代中国人和中国古代生活的脱节真的很厉害(玩笑了),您是如何看待这些纠纷和讨论的?当代语境下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是否仍有确证“床”是什么或者“春风”还是“春光”的机会?
 
我觉得中国的确是诗人的国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人都对诗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拘泥于诗词本身的字句。在传抄、勘定的过程中可能加入了后人的理解,所以各个时期版本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朝着通俗和平民化的方向走,如“床前明月光”、“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这是诗的生命力所在。英国一位现代诗人安德利安•米切尔(Andrian Mitchell)对英国诗歌有过这样的评价:“大多数人漠视诗,因为大多数诗漠视人”。而中国诗词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一代人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与自己处境、心境的共鸣。例如我这样的海外游子,每当念起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这首诗是为自己所写的感觉,至于它是什么版本,每句话到底如何解释,甚至有的字都念了白字,倒是次要的了。所以我认为考证、确认各个版本的是专家的事情,而老百姓只需要体会其意境。如果专家考证的结果与当今老百姓心目中早已形成的意境不同,那么就不可能回复到古版或者“正版”,考证的结果只能是个学术成果而已。
 
      3.据您在海外这么多年的了解,中文诗词在欧美洲国家和其它亚洲国家的传播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哪几位诗人和哪些篇目?翻译中存在差异或讹译的程度大不大?
 
对此我只能谈个人接触范围内的感受,未必有普遍意义。我觉得在西方诗词在百姓中的普及程度不如中国、日本,也许受拼音文字变化较大的影响,现代西方人难以欣赏本民族古本的诗词。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对自己民族的古代诗歌都比较陌生,更不用说中国古诗词,懂一点中国诗词的西方人主要限于学术界、汉学家以及一些学习中文的学生。中国诗词在国外的翻译往往有多个版本,无论是中国学者的翻译,还是外国汉学家的翻译,意境都略有不同,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其实就在于它们的“包容性”,没有唯一的解释。不过,在美国有一首诗知名度相对颇高,是美国诗人庞德(Ezra Pound),他在20世纪初翻译了一些李白的诗,包括李白的《长干行》(那首“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译名是THE RIVER-MERCHANT'S WIFE (水路商人的妻子),翻译的很到位,意境很美,结果有些普通美国人还以为是庞德的原创。
 
总体来说,中国诗词在国外流传不广,但在法国、英、美等西方国家,流行很多所谓中国谚语,一些是是中国成语的翻译,或者是《论语》、《孙子兵法》中的警句,听起来也有些诗意,但也有一些“中国谚语”很难找到出处,我写过一篇法国流行的中国谚语一文(“没词了,说句中国谚语”),百度一下很容易找到。
 
     4,我可能还会采访一些古诗词的专业学者,请问在引用您的观点时如何介绍您本人?
 
我在国际金融组织工作,对于文学包括诗词只是业余爱好,国内专家对《静夜思》、《凉州词》对唐诗有专业的研究,尤其是版本的考据是一门学问,我的观点是不能和专家的研究成果相提并论的。不过,作为在国外生活,略通英、法、日文字的业余文学爱好者,有时可能提出一个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有待专家们去深入探讨。比如,这次日本初中生“发现”《静夜思》版本不同,和我“发现”《凉州词》中日版本不同,这在国内专家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闻,这些唐诗版本的不同国内专家早就清楚,文献上也有记载。但是通过这次媒体的报道,实际上是又一次普及唐诗的好机会,专家们可以借机发表些看法,让学术成果走向民间。

 

*******************************************

《静夜思》其实不仅仅是首“唐”诗
2009年02月12日 文汇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娓娓道出中国人的绵长乡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可是,最近日本一家媒体报道了一位在日本读书的华裔初中生的发现——《静夜思》在日本流传的版本与中国的不同,日本版可能更接近李白的原文;紧接着,新加坡《联合早报》刊载一封署名“王锦思”的读者来信《日本人为何没篡改李白<静夜思>》,提出这首诗“在日本是原文,中国则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山寨版”、“有些东西在中国失掉或者改变,反而在日本保留了原样,让中国人重新发现自己的古代文化”、“山寨版的《静夜思》在山寨文化盛行的中国于是得以传播至今,并视为理所当然,无疑是一种悲哀”等看法。


这些说辞,在国内引发不小的“震动”,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语言文学界的多位专家,他们对于“篡改说”、“山寨说”表示强烈的反感,并举中外文学中的实例详细解释,希望帮助中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与本土演变的实际状况。

“抄本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告诉记者,中国的诗文是从北宋开始印刷出版的。在那之前,文学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时代”,一个文本有十几种不同的传抄本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我们现在熟知的‘举头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当时的编订者取‘明月’而舍‘山月’,取‘望明月’舍‘看明月’,依据的是当时的审美取向。就像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有抄本为‘望’,于是引起了‘见、望之争’,苏轼认为‘见’字更佳,遂固定至今。这种做法,以当代人的眼光看是‘侵犯著作权’,但古代的状况不同。”陈引驰教授认为,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唐”诗,它其实凝结了13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后人应该报以尊重的态度。

说到“真实”,陈引驰教授引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名言:历史的真实和对历史理解的真实这两者的结合才是真实。“诗人、月光、夜晚,这基本的物象构成了诗境与情境的永恒,这才是这首诗发生情感表达作用的最重要的元素。历史细节的变动无损于理解这首诗的真实诗意。此外,这种情况并不只在中国有。西方在进入印刷时代的中世纪之前,手抄本也是不断在传抄中改动演变的。例如《马可•波罗游记》就有150种不同传抄的文本。”这是时间与文学共同作用而留与后人的馈赠。
业内人士指出:“山寨文化”是经济全球化与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与社会现象,将此概念套用到中国文学的演变过程上,稍具文学常识的人都难以接受。

 

“包容性”是中国古诗的魅力

不仅《静夜思》有中日版本之异。身居海外的语言文字学者翟华最近发现,中国通行版《凉州词》与“日版”《凉州词》两相对照,广受称道的最后一句诗“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日版”中为“春光不度玉门关”。

到底哪个是王之涣的原版呢?翟华认为“春光”的可能性大一些。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在他去世后仅两年成书的《国秀集》“王之涣”名下记《凉州词》诗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是《凉州词》最早的出处。但在《国秀集》成书80年之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却载此诗为:“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后,宋、元、清代所编撰的唐诗集对这首诗的记载出现多处差异,直到清代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时定稿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翟华认为:中国古诗在传抄、勘定的过程中可能加入了后人的理解,所以各个时期版本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朝着通俗和平民化的方向走,如“床前明月光”、“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这是诗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诗词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一代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与自己处境、心境的共鸣。至于它是什么版本,每句话到底如何解释,甚至有的字都念了白字,倒是次要的了。所以我认为考证、确认各个版本的异同是专家的事情,而老百姓只需要体会其意境。如果专家考证的结果与当今老百姓心目中早已形成的意境不同,那么就不可能回复到古版或者‘正版’,考证的结果只能是个学术成果而已。”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由于身在海外,翟华特别留意中国诗词在海外的当代传播,他告诉记者:中国诗词在国外的翻译往往有多个版本,无论是中国学者的翻译,还是外国汉学家的翻译,意境都略有不同,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其实也在于它们的“包容性”——没有唯一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