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减肥有危险吗:异度成功学宝典——《学会站着睡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33:52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张国庆的演讲实录。文章谈人生如何急用先学、善于汲取、转化知识、利用机遇、改善环境、营造人脉关系以获取事业成功的要旨与诀窍。成功是一种才华,但不一定是奢华,但成功者一定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本书为作者机具心力智慧的专稿、演讲、网论拥有读者百万之众。语言轻松幽默,蕴藏深刻哲理,揭示的一个个人生问题使人豁然开朗。1 不要与老鼠比赛许多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在短暂的人生面前,做正确的事情是“延长”生命的最好办法。  不要任意挥霍你的精力,把它们用在正确的地方吧。  狮子的哲学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这只狮子无疑是明智的,因为它非常清楚,与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你仍然是一只“老鼠”。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就像一个优秀的武士,是不会与一个蟊贼公开决斗的。  在政治斗争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不仅会浪费自己的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还会在无意中提升对方的层面。我所认识的一位俄罗斯政治家就曾有过这方面的遗憾。由于他过于在意那些小人物的攻击,不仅耗费了许多精力与之周旋,而且也影响了他做冷静的判断,结果在重要的问题上判断失误,从而抱憾终生。不仅如此,由于他与那些人斤斤计较、“喋喋不休”,使很多选民都大感失望,这直接影响到他日后更高层次的竞选。对此,有政治学家评论说,如果他能够对有些人和事不屑一顾的话,以他的才智和人望,是完全可以成为俄罗斯数一数二的人物的。  其实,生活中最聪明的人往往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他们很清楚该理睬什么,不该理睬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可以改变命运,也知道什么事情只会消耗青春。这样的人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无一例外会感到兴奋,同时也善于把无关紧要的事情搁置在一边。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给一家报纸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记者,有机会与许多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接触,其中有两位世界冠军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看上去是那种与世无争的人,对很多事情都是不在乎的样子,除了训练。平时,他们也总是心平气和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情好像也不多,但是一到了赛场上,好像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生龙活虎,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发挥总是比别人要好。与他们接触多了,我也就慢慢明白了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专注琐事会变得对大事无能
  很喜欢看“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喜欢看各种动物的生活状态,看它们姿态各异的生命过程。在看过有关虎、狮等动物的片子后,我发现这些动物界中的“大人物”,在向目标进发时,是从来不会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的——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它会以最快速度坚决去除它的威胁。而事实上,也很少有什么动物敢于拦它的路。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大都也深知“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并很清楚“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的道理。一流的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换句话说,障碍大都是相对而言的,除了必须搬掉的障碍之外,大多数障碍都可以忽略,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事实上,绝大多数所谓的障碍,在你超越那个阶段之后,也就不称其为障碍了。  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永远长不了棋,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与不如自己的人较量。  但遗憾的是,许多人整天忙着处理琐碎的事情,总是抱怨挪不出时间做正经事,其实他们的潜意识是在逃避做正经事,尽力回避可能出现的挑战,毕竟,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断力、勇气和自信的,不是一个精神“瘦弱”的人所能持久而为的。  相信许多人对此都会深有感触。有一个读者来信对我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陷入了斤斤计较的泥潭,与一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纠缠得不亦乐乎,不仅一无所获,还生了一场大病。但因祸得福的是,在病中,他发现了人的力量的局限: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可以同时应付好多事,人也没有很多时间去和不相干的事物周旋,除非他想毁了自己。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飘舞的雪花,他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我们却并没有给予她们足够的重视,相反,我们眼中弥漫的,却多半是一些尘埃般的事物,这些事物影响了我们的“视力”,也阻碍了我们去欣赏美好的一切,去奔向自己所爱的人和事业。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给自己定一个原则,就是不去想、见和联系那些令他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让他们影响他的心情,再有就是尽可能努力去做事,使自己变得充实起来,这样就比较容易淡忘和“轻视”那些不重要的事。现在的他已经变得很从容了,事业和感情都有了很大的收获,与“生病”之前判若两人。  无独有偶,不久前我看到了一种说法,有人提倡,一周里有两天不要看报纸,为的是不去接触那些负面消息,想想也不无道理。有些事情就像粘在人身上的泥土一样,拍拍也就掉了,而在离开你身体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尽管它黏在你身上时你会非常不舒服。  心里有了大,才会放下小。有一项针对世界冠军的调查就很说明问题。调查者发现,那些夺得世界冠军的人往往很早就怀揣了这份特别的理想,并且十几年如一日地追寻,这其中,他们也遇到了其它人所常见的种种挫折,但由于他们心中有一个高过一切的目标,因此很容易忽略那些在他们看来无关紧要的琐碎。长期的内力凝聚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他们终于因为能够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获得了成功。  这也应了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他的这种思想对20世纪的美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很多人都想成为一流的人,有一流的事业、一流的思想、一流的生活,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像一流的人那样做事。管理学家班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换句话说,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  能做成事有时反而会耽误事。我有一个朋友,非常聪明,也特别勤奋,他不仅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而且能够做成事情。他曾经在三年的时间里同时准备会计师资格考试、中医本科自学考试、律师资格考试,还“攻读”了一段时间围棋,他也确实很“成功”,几个证书都考下来了,围棋还得到了业余段位,但遗憾的是,这些都与他的工作无关,他的粗线条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从事会计师工作,他的口齿不利也影响到他成为律师,而且他本人也不喜欢与人辩论,而中医和围棋也只是业余爱好……相反,由于这样大量地投入其它事情,他的本职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一度因此面临下岗的威胁,而他所做的那些事也都无助于他在职业上获得优势地位,不仅如此,由于他太忙了,没时间陪女朋友,结果与女朋友也分了手。后来,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失败就在于能够做成事,但却不善于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  而一流的人物就不同了,他也许做不成很多事情,但却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情,而事实上,这一件事情往往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了。这样的人往往没有时间可以像一般人那样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一流的事业。他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做普通人的反应,他必须放弃或减少普通人的快乐、交游、娱乐、爱恨、争执、答辩和澄清,他必须忍住不为小事所缠,他有很快分辩出什么是无关事项的能力,然后立刻砍掉它。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以100%的精力对待你的80%  一般说来,人的内心总是比较容易接受自己所期待的事物,你越期待它,你就越有可能得到它,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相对于漠不关心它的命运的人,它对真挚地对待它的人更容易萌生好感,更容易接受它。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强烈期待的事物最容易焕发激情,也最有可能全力以赴。而事实上,任何事情,只有全力以赴去做,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一位加拿大著名的田径教练曾经说过:“不管是不是从事竞赛的人,大多数都是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吝啬鬼;他们经常保留一些什么,因为,他们不愿将自己百分之百地投入比赛之中,所以也不能将自己的力量,完全地发挥出来。”这一点,中国球迷大概感触最深,在中国体育特别是中国足球的种种遗憾中,很多遗憾都是源于我们自身而不是对手的强大,无论是胜负心过重,还是战术思想不统一,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比赛中,对比赛之外的得失、利益、恩怨想得太多。  大杨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2002年冬奥会短跑道速滑1500米比赛中,从来都是“No.1”的她却输得很难看,那是因为“当时压力很大,各方面的,还有各种舆论……让自己完全失去了以往滑冰的状态”,她的精力完全被拴在了与比赛本身无关的事情上,输是必然的。但好在杨扬迅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在其后的500米和1000米比赛中连连折桂,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零的突破”。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却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杨扬,一个是10%的杨扬,一个是100%的杨扬。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优秀是你,没落也是你,一念之差,有时就是天上人间。  但仅仅倾注100%的心血还远远不够,你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对象,以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帕累托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法则”(也即80/20法则)中,这位意大利告诉我们:20%的人拥有80%的国家财富;公司20%的顾客可能带来80%的收入;20%的工厂错误可能导致80%的质量不合格;同样的,20%的人际关系可能为你带来80%的机会。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写下20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重要程度超过其它80%的人,而只要你很好地对待他们或者说他们能很好地回应你,你的生活基本上就会是幸福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对生命中最重要、最难得遇见的人却往往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反而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时间、金钱和感情。多年以后,蓦然回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了最无益的事情上,把最宝贵的感情给了错误的人,而昔日却无法重来了。正因为如此,管理学家尤金?葛里斯曼反复强调一定要“集中精力在能获得最大回报的事情上,而尽可能不要花费时间在对成功无益的事情上”,换言之,就是你要100%地对待生命中的80%而不是20%,一般情况下,另外的“20%”是不特别需要你照顾的,因为它们在其它人的心目中可能就是“80%”,会有人100%地对待它们的。你可以愁自己没有爱,但不要愁别人没人爱。  不值得做的事情会自己“长大”  武侠小说家温瑞安说过,“真正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而在生活中,真正的高手也会把集中精力作为一种明智的生活策略,毕竟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又都很大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琐事会跑出来占据你大脑的空间,消磨你的棱角。  不值得做的,千万别做。因为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一个朋友在离开他的公司时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累了,在这里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要莫名其妙被人骂,觉得被疯狗咬,我也受够了。我不要求别人感激我做的事,或者其他人把我的所做当作理所当然,也无妨,但我要求应该有最起码的合理对待。我惋惜的是那些逝去的时光,我做了不值得的付出,还要忍受遭人践踏。该走了,该离开这个不再能给我精神振奋或新知养分的地方。我不想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狭隘,跟着某些人的心理仇恨打转。也不想花时间和心力在解释上,曾经要求改革的人腐化了,不代表世界跟着腐化。离开不是因为软弱,不是因为想要被认同,而是追求我自己的勇敢。那些没有仁慈的人,可以继续对我污名化,只是让我看清此地不值得久留。”这段话我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在读第三遍的时候,我划掉了我写在纸上的81件近期要做的事,那上面原来有100件。  不仅如此,不值得做的事还会赋予自己生命,“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这么久了。”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使人不愿再做别的选择,更何况这份感情的机会成本(对于每个人来说,做一件事的一个很大的成本是你无法同时做另外的事情,你放弃的机会和财富就是你做这件事的机会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须知,放弃和减少对其他成就的要求是一种成本,而谢绝其他人的追求和放弃爱其他人的念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耗时,牵扯面越大,“内容”越丰富,代价也就越大。  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一些事情“坐大”之前就及时抛开它。我所知道的一位学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他每隔一个季度就要把之前认为“还会用到”的书、讲义、文章通通拿去回收,那种感觉就像拋开一堆无用的桎梏,很开心的。在他看来,每丢一篇,就跟一点一滴的过去告别,也拋开一些无用的限制,既然知识提供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学会了,就没必要把有形的文字霸着不放。就这样,他常常会丢掉一大堆书籍和大师的文章,把他们驱逐出心间,宛如奥修所说的“杀人”,其实却是在节约自己的生命,扩大“呼吸的空间”。  备忘录:  别因为便宜就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最终会是很昂贵的。  “能随心所欲的人,就是拥有翅膀的人吧。”——日剧《长假》  不需要在乎的还有荣誉。一位智者说过,“假如我们不在乎谁会获得荣誉,那么我们能做的将没有局限。”  对时间有限人来说,专家的建议是:用60%的时间按步就班地、有计划地长期去做一些有长远价值、自己喜欢的“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剩下40%的时间去做其它的事或是处理突发事件。  世界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对现代人来说,不仅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更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而后者似乎显得更重要一些。2 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面对正确的对象,做正确的事情,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何谓“错过”?  什么叫错过?那就是没有在“保质期”里消化该消化的东西,就是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 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买了一袋牛奶或者一块蛋糕,你是尽快消化掉它们呢,还是郑重地把它们供奉在冰箱里?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遗憾的是,在生命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人们却未必这么理智和积极。  我曾接到过几封相似的来信,诉说对某个异性的爱慕,并且郑重其事地征询我的意见,问是否有必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或者说展开“攻势”,文字里透露着真情,透露着“供奉”的心态。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对他们说,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愿郑重地供奉在心里,却始终未曾实行,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与之错过,一如那过期的牛奶和蛋糕。就像一个诗人说得那样,“我们的憾恨,其实并非是不曾相遇,而是短暂相遇之后,不断错过”。没过多久,他们都纷纷给我回信,其中有两个是报喜的,说是没想到对方其实对自己很有好感,只是在等他迈出第一步;另一个则是感谢连连,说幸亏他及时伸出了橄榄枝,如果再晚一步对方可能就会接受别人了;只有一个是“报忧”的,说对方拒绝了他,不过也好,早点想开,早点投入到别的事情上,掉下来总比吊着强。  事实上,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有缘的人,总是在花好月圆的时候相遇,在刚好的时间,明白应该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才能在刚好的时刻,说出刚好的话,结成刚好的姻缘。而无缘的人,就总是要彼此错过了。若真的能就此错过的话倒也罢了,因为那样的话,就如同两个一世也没能相逢的陌生人一样,既然不相知,也就没有得失,也就不会有伤痛,更不会有无缘的遗憾了。但问题是,很多错过是明明知道的,那样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由于自己的犹豫、消极和误解而错过了良缘。  另外一些“错过”也同样令人感到遗憾和沉重。我曾接到上百封大四生的信,在即将走上社会时,他们才发现过去的几年过得太苍白了,四年来很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认真地学好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由于本专业学得不好,又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对工作的事情没有把握,感到很迷惘。尽管我可以勉励和祝福他们在走上社会后能够珍惜时光,能够有所作为,但我心里很清楚,由于未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他们已经错过了人生最具意义的起点,此后他们也许需要补很多课才能赶上那些有效度过大学生活的人。往往是,在大学里错过的一年,在走上社会后可能要很多年才能“补”回来。  生活是无情的,你错过了,就要付出代价,小的代价是东西过期,大的代价是蹉跎岁月,是与真爱擦肩而过。为了不错过,就要有一双明亮的眼,有一颗积极的心。  睁大眼睛“跑位”  球场是需要好眼力的地方。看足球比赛,我们会发现,最优秀的射手就是最善于捕捉战机的人,他们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上。好射手是会跑位的人,是有好眼力的人,他们的力量就在于恰到好处的致命一击。同样的,在正确的时间抵达正确的地点也是所有新闻记者永远要面对的挑战。这也是那些优秀记者往往可以胜任多种工作的原因,因为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商海,他们都善于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正确的事情。  有两个人是很好的例子。一位是太阳公司的创始人萨姆.菲利普斯。有人曾经评价说,即便是菲利普斯没有建立太阳公司,也会有人做出和他一样的成就,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很好,他“碰巧”在一个正确的地方(田纳西的孟斐斯)、正确的时间(战后的繁荣期)遇见了该遇见的人(猫王),这使他得以在孟斐斯录音服务部的基础上一举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娱乐业大亨。看上去,好像有很大的运气成份,但问题是,在所有遇见“猫王”的人中,是菲利普斯而不是其他人意识到“猫王”的价值,提前发掘了这座“金矿”。  另一位是李嘉诚。在香港,人们对李嘉诚的崇拜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李嘉诚就是成功的化身,他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秘诀,并有着令曾与他共过事的人五体投地的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李嘉诚的“运气”也确实不错:从1980年到1997年,香港当局出台了限制供给新建筑用地的政策,致使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李嘉诚也由此富上加富,他在港口和集装箱业务方面同样也大获成功,并直接带动香港成为国际贸易枢纽。但运气远远不能说明问题,确切地说,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地点,并做了正确的事情。这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李嘉诚非凡的眼力,就像一个好棋手一样,他总是能看到许多步之后,而非只是拘泥于眼前的一草一木。  在讲到李嘉诚的成功时,一位教授这样问一个吊儿郎当的学生: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看到了几年以后,你只是看到明天,一天和一年的差距有三百六十五倍,你有什么条件赢别人?  要抢先到达那里  懂得了珍惜,有了预见力,似乎还不足以取得成功,因为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要想在这个资源稀缺的时代胜人一筹的话,就必须像优秀的记者一样,抢先到达正确的地方。在这方面,西进时代的美国人堪称一绝。  对于美国而言,迁徙简直就是一种魔法,它使美国人对无限机会和最终成功保持极高的希望,这一点在西进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的情况是,广袤的西部在等待着开发,它属于最先到达的人,为此,人们都拼命地向前赶,因为如果你不能赶在别人前面,抢先到达那里,好处就有可能被别人捞走,而如果不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来就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土地和资源供你开发,让你拥有了。  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个时期也是美国公路和铁路发展最快的时期,人们热心修它们,是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即使不能成为第一个,也要尽快到达那里,因为待开发的地方太多了,而除了土地还有别的机遇,比如矿藏。这也使得汽船、大篷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发明和普及了,整个国家都被带动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快节奏、不甘人后的极富现实主义精神的国家。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成为美国社会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应该说,美国科技文化的发达,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其是科学类)的“盛产”,创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辈出,新潮时尚的领先全球,是绝非偶然的。在它们的背后,是有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底蕴和独特的时间观念的。  拼命赶也是新经济的特征。在IT业中有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你必须做前三名,否则你便没有什么机会”。我们看到,在这个业界中,无论是经营思路的变化,还是技术的更新,都在飞速地进行着,因为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在努力成为第一人,最起码也要成为前三名,以便在大部队还没有涌到的时候占据有利地形。抢先一步,有时岂止是黄金万两。这也使得IT业成为竞争最残酷的业界之一,今天的英雄如果不能快马加鞭,明天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对于这种现象,学者的说法是“赢家通吃”,也就是说,在这个速度时代,跑在最前面的人会得到大多数的利益,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体育界,一个奥运会冠军和一个奥运会第四名,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和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九名,无论是知名度、荣誉感还是商业收益,都有天壤之别(当然了,中国队要是能获得世界杯足球赛第五名就另当别论了)。  在印度最顶尖的孟买科技学院,有一个“最恐怖的教授”,他给全班最高分者A,第二高分者B,剩下的全部是C、D、E。教授告诉学生:“今日我用这样的方式磨练你们,就是要你们未来遇到竞争者,绝不可以被比下去。”在高度的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个个想脱颖而出,夜夜挑灯苦读。“一个礼拜读七天,我们没有周末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问他们有没有时间约会?答案是:“如果今天要约会,明天就得念两倍书补回来。”  正是因为意识到抢占有利位置的重要性,现代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表现出一种锦标精神,为了成为前三名而不遗余力,因为经济学家已经测算出,在几乎所有领域,20%的人分享着80%的利益,而在个别领域,5%的人甚至占有着95%的利益。  备忘录: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自诩自己是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生在正确的地点的人。他很庆幸自己出生在1920年代的美国,得以经历美国史上最强盛的一段时期,能够恭逢其时,在二战后的美国,得到了那么好的机会发展,就像是“中了超级大乐透”一样,而如果是出生在孟加拉或是诞生在17世纪的话,那么他就可能什么也不是。  当今好莱坞最流行的瘦身法是生化学家巴瑞.西尔斯的“区域减肥法”,即每天在“正确的时间消耗正确份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就能达到减轻体重目的。相对于一般人日常饮食55%到60%为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西尔斯的“区域”将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每一餐的40%,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则各占百分之30%。  全球会员制仓储店鼻祖普尔斯马特的经营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只提供正确的商品”,不让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堆里浪费时间,只提供同类商品中最好、最经济的商品。3 “懒人”更容易成功?睡懒觉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尤其是那些在思想上“睡懒觉”的人。  “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  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懒人长寿》,说的是,要想获得健康、成就与长久的能力,必须改变“不要懒惰”的想法,鉴于压力有害健康,应该鼓励人们放松、睡点懒觉、少吃些、用例行日常工作代替过度运动等,最重要的观点是,“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这本书德国非常畅销,它讲的不仅是一种养生观念,更是一种成功理念。  无独有偶,有一种“新懒人主义”也在“畅销”起来。新懒人主义的宗旨是“人生得意须尽懒”,本着简洁的理念,崇尚新世纪里的崭新生活方式,深入学习删繁就简的生活与工作技巧,从而可以从容驾驭去芜存菁的攻略秘术,最后达到如鱼得水的返璞归真境界。新懒人主义的目标就是清新、单纯、自然、健康的新生活。  新懒人主义并非空穴来风。有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蚀、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的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人际交往充斥在我们身旁,创造力被浪费,热情被消耗,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步骤强占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与此相似的观点便是“懒人推动了历史”的说法。在研究过许多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后,我发现,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或认为重要的事,而对于其它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而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正是源自这种“懒人”的想法。所以有人戏言,是懒人推动了历史发展,懒人更适合当领导,因为领导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军事家们就曾在选拔军官时,把人分成了四类,并认为,聪明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种人最要不得。由此可见,“懒”得恰到好处也会成为一种才能。  一位大企业家曾经说过,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没时间去赚大钱。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抱怨,“我工作太辛苦,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满足生计的需求已占据了一切,以至于你没时间去考虑未来的机会。这也正是普通人与成功人士的区别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懒人”往往比勤快人更适合做领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补养,这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  骑脚踏车的人走不远。假如你过于忙碌地工作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你做的事,你将无法充分利用你的成就,只有在降低工作量后,你才有空做广泛而非狭隘的研究。假如你过于专注于自己小小的领域,就不会知道其它领域也许对你目前从事的事有极大影响的信息和思想。而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此,除非你有时间广泛涉猎、学习他人所做的事,否则创新就不可能发生。在现代社会,全新的发明极少发生,创新几乎总只是将两种以上已知的观念以新奇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也使得信息单薄、思想简单的人,难以成为创造型和领导型的人物。  有时降低工作量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有限使然,正如印度对待年轻的丘吉尔的情形:派驻印度的丘吉尔利用了当时的空闲时间重新阅读在大学时所忽略的书籍,在懒散的阳光下“漫不经心”地进行着足以使他受益终生的思考。不仅如此,他还要求他的母亲给他一套完整的年鉴,这些都是从英国的政治年鉴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汇集而成。他仔细地阅读,作了笔记,逐步掌握了年鉴所包括的丰富的事实和资料。当他阅读国会辩论的重大问题的摘要前,他常常仔细地勾画出对这一特定事件的个人看法,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同当时的与会者进行比较,从而在遥远的班加罗尔进行了诸如国会辩论等政治活动的“演习”。相比之下,他的许多同事却只有慵懒,没有思考。  积极拥抱安静的时间  对那些志在成功的人来说,安静的时间也许是人生最重要的时间。许多人之所以会忽略心灵的声音,注意不到自己的真实感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太过忙碌了,步履匆匆,而大脑里又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琐碎和想法,“灵感”进不来。  在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看来,灵感是一位很娇嫩的尤物,她需要你心情放松、从容不迫,焦虑和过于功利的人与灵感是没有缘分的。常常是,当你进入一种宁静的境界时,会有一种甚至多种想法突然出现,这被称为“找到了感觉”。这种灵感的出现会突然照亮人们的思维。  看《少年包青天》印象最深的是包青天说,“我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找到感觉的包青天是令奸人胆寒的,他的那种感觉常常可以牵引着包青天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产生奇妙的预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包青天也像凡人一样,只能按常理出牌,并没有什么更多的特别。这种感觉就是灵感。正如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一瞬间找到了他们发明创作的灵感一样,“我发现了它”的意思是说他的灵感在宁静的氛围里被激活了起来。  其实不仅是包青天,任何人都有感觉极好的时候,也都有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当感觉好的时候,说什么什么是,做什么什么成,而如果没有感觉的时候,就会终日混混沌沌,碌碌无为,有时这种状态会持续几年甚至很多年,当多年后回首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一路失魂落魄地游荡了过来。有时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会有那样大的区别?一两句话显然是说不清楚的,但能否拥抱安静的时间,像“懒人”一样思考一下比忙碌的现实更为重要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吧。  有时,宁静只需要三分钟。美国的一位著名企业家有一个持续了多年的习惯,那就是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他都要先把眼睛闭上两三分钟。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回答道:“把眼睛闭上之后,我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智慧来源。”他是在等灵感出现。  酒店业大王康拉德.希尔顿也是一个善用灵感的人。很多年前,他曾决定买下斯蒂文森豪宅,也就是现在的芝加哥希尔顿,为此他的投标额选定在16.5万美元。第二天他一觉醒来,脑海里却深刻着18万美元的数字。一向相信直觉的他果断决定把投标改为18万美元,结果他赢了。在这次秘密投标中,第二高的投标额是17.98万美元,与希尔顿仅差200美元。  沉思是一种好习惯。很多成功者都有沉思的习惯,他们有时候是通过散步,有时候是通过饮茶、读书,有时候则是通过睡觉来进行沉思。丘吉尔的习惯是每天早上起来在床上躺着,喝着咖啡、看着报纸,盘算着一天乃至一年的事情,即便是女王也很难让他此时从床上下来。毛泽东的习惯是以看古籍、散步和睡觉的方式放松自己、寻找灵感,在这些时候,是不可以打搅他的。而我的一个主编朋友则更有意思,他有车不开,每天上班坐地铁,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地铁里,闭上眼睛,一个人想事情。为此,我们常常和他开玩笑,说他这叫“大隐隐于市”。  人是一种很容易自寻烦恼的动物。我们经常以对将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抱憾给自己的思想增加负担,经常用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问题来骚扰自己,又总是用一些连鬼都不相信的话来骗自己,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种意义上,沉思正是医治这种病症的良药。沉思就像一条大河,把此岸与彼岸拦腰截断,通过集中精力于此时此刻,解除我们的思想负担。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沉思集中注意力、增强精神的力量,帮助自己找到灵感,找回自信。  做个纯真的懒人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之所以会经常发生错误,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思考能力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思维定式的指引,而事实上,这些“故旧”往往正是阻止你的灵感露过来的栅栏。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爱因斯坦多次强调说,一个科学家应该始终有一颗童心,因为童心较少世俗和偏见的束缚。  玛丽?奥勃莱恩说过,“直觉是智慧的一种能力,它能把杂乱无章的印象汇成对思想、情绪或情境的一种迅速作出的理解。它的姐妹缪斯是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想像力,直觉的翱翔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在直觉面前,是不应该有任何禁区的。许多小孩子之所以计算机玩得出神入化,就在于他的头脑中没有禁区,没有“不可以”和“不可能”,什么他都敢尝试,也都有兴趣尝试。这也是爱因斯坦的“童心论”的理论基础,在他看来,只有像孩子一样好奇、乐观、敢想、敢做又不怕失败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发明的灵感,取得科学上的突破。  从心理学上说,灵感喜欢使你兴奋的事情,你对一件事情越有兴趣,灵感就越有可能出现。一般来说,灵感来自生活中令人兴奋的事件,自然、诗歌、爱人、美酒,所有很快使你感到兴奋的事物,都有可能带给你灵感,这也是许多诗人无酒不诗的原因之一。由于灵感是一种最自然的产物,她对那些本性纯真、热爱自然的人情有独钟,而对那些虚伪、浮躁、功利、庸俗的人则敬而远之,在她看来,那些人即便是有所兴奋,也是掺水的兴奋、泡沫的动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成功,仅仅“懒”还不够,还需要有颗童心,有颗清静的心。  保罗?布鲁顿说得好,“经常接近你神圣的本心,你将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不再成为表象世界的奴隶,而成为大自然的挚友,当你的心焊咏于你内在的心灵世界中时,压抑和混乱的阴霾。立即化为清风吹散在慧日朗照的晴空里。但你并没有忽略问题的存在而逃逸,只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谐,使它能最有效地应付问题。因此你将发现你的内心深处,是多么安全与神奇。”  有多久了,你没有同自己的心灵对话?  备忘录: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只看外在的表象,很少真正注意到事物真实的内在!若只用自己的心中的那把尺,来衡量别人或处理事情的话,您所看到的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有一个人开车到加油站,他停在全套服务区,三个工人快速的迎接他,第一位为他洗窗,第二位为他检查机油,第三位帮他量轮胎气压。他们很快的完成这些工作,收了十加仑油钱后,这个客人就把车开走了。三分钟后,他又开回来了,这三个人又冲出来迎接他,这个人说:“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没有人为我的车加油了呢?”三人面面相觑,原来匆忙间,大家都忘了帮他加油。在忙乱的生活中,你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呢?在安静中思想一下,什么是眼前更重要的事情?  美国有一个国家无电视周,始于1995年,现在有5万所学校奉行了这种做法。在那个完全没有电视的星期之后,大多数人都感觉到有了更多交流、读书、锻炼、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想像力了。  每天至少要有半个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你不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一些事情,或是做一些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这半个小时可以抵过你半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时候这半个小时比你两天工作的效率还要高。4 挖好每一口井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成功来到这个世间的人都是生命的奇迹,而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只要他能够挖好自己这口“井”。  韦尔奇卖鞋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在正式“参加工作”前,曾经有过几段难忘的工作经历,其中最难忘的便是一份卖鞋的工作。15岁时,在一家称作“Thom McAn”的鞋店里,韦尔奇开始了他富有挑战性的商战人生。  在这个小店里,每天,韦尔奇都会碰见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虽形态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目的——给自己或别人买鞋——这是他们进鞋店的动因,也是鞋能卖出去也应该卖得出去的根本原因。清楚了这点,韦尔奇便有了把鞋卖出去的信心,“我不能让消费者什么也不买就走出商店。”多少年后,韦尔奇感慨地说,“这份工作给我上了一个生意课:一切都是为了卖出去。”  在卖鞋的过程中,韦尔奇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是满足需求,二是创造需求。当一个顾客走进鞋店后,韦尔奇的第一反应是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力求满足顾客的需求,使他买到如意的鞋。而一旦顾客犹豫不决或不甚满意时,他就会想办法让顾客了解到其它鞋的特点和好处,使他产生新的购物需求,如果还不行的话,他会让顾客留下想法也即需求,事后及时反馈给厂家,做出这样的鞋来。总之,是要积极地面对来自需求的挑战。  这种挑战是令人兴奋的。“我开始卖给他们各种各样的鞋,让他们坐下,把鞋穿在他们脚上。如果他们不喜欢这双鞋,我总是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挑最好的一双鞋。”每次顾客乘兴而去,韦尔奇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在他看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每双鞋都不一样,每一天也都不一样,因为每一时每一刻都有着新的挑战。  在韦尔奇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一种体育精神,那就是,对一个球员来说,每一场球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场球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你唯一可以做的是打好每一个球,打好每一场球。就像打棒球一样,每一次挥起球棒,都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未知的机会,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球会打成什么样子,你只需要努力把它打成你所期望的那个样子就可以了。对热爱棒球和高尔夫球的韦尔奇来说,每次有人走进那个商店,就好象击球的任务来了一样,他会非常兴奋、投入地去迎接那个人,争取把这一棒打好。  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在年轻时代都曾做过全职和兼职的工作,但像韦尔奇这样充满激情地去做事的人却并不多见,无怪乎后来他在总结成功经验时着重提出,“激情是成功者的标志”。在一次演讲中,韦尔奇说:“对我来说,极大的热情能够一美遮百丑。如果说哪一种品质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激情。对他来说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到不可能干好的事。多年来,我一直在我们选择的领导者中发掘工作激情,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优秀企业的标志是能够燃起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样的,一个优秀的人也是能够从普通的事情中找到快乐和激情的人,而这些激情则来源于一个简单的认识:做好每一件值得做好的事情。  四处找井不如挖好一口井  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曾经说过,“归根结底,生活是各种机遇的总和。每个机遇都应运而生并且影响深远。”他本人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感情上,只要有个舞台,他就会力争表演得最好,这也使得他在少年时的“大话”——“迟早有一天,我会入主爱丽舍宫的”——最终成为现实。  尽管如此,密特朗却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他看来,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机遇并不比其它人多,不同的只是,他更懂得利用所有的机会。相对于那些四处打井却哪口井也打不好的人,他更倾向于拉罗什福科的见解,那就是,“在重大的事务上,我们应该少用心去创造机会,而更多地注意利用现有的机会。”  我曾经遇到过两个人,他们都很聪明,也都在努力学习外语。其中的一个为了学好英语,买了一大堆教材,每套教材他都会新鲜几天,但不久就会仍在一边,摇摇头,说“这教材不行”,然后便去找下一套教材或另一种学习方法,结果几年下来,他的英语还是那么几句,而他只是在抱怨“没有英语环境”或者是“没有合适的教材”。而另一个人则不同,他只是选定了一套人们普遍认为不错但并不完美的教材,然后便全力以赴地去苦读,听说读写,完全以那套教材为主,最终甚至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结果不出两年,他的英语水平从丑小鸭变成了天鹅,而且还拿了英语大赛的冠军,毕业后被一家大公司派往了国外,现在已经成了地区经理。  我的一位同事曾经感慨地说,30岁的男人其实在体能和智能方面都处在黄金时代,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很难集中起注意力来,也很难投入地“爱一次”,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由于有了太多的信息、机会和选择,一个人便很难聚焦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身上,注意力也十分容易分散,这也使得人们经常为了“20”而失去“80”,为了琐碎而失去平静,为了许多条不属于自己的船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条船。  更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常常给予了外界过多关注,却严重地忽视了自己。被忽视的有健康,有生活的乐趣,也有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我们有时会去关心朋友甚至并不亲密的人的冷暖,却很少用心呵护一下自己的一经破损便极难恢复的胃和肝;我们有时会为了让别人心情愉快而去打自己并不喜欢的牌,却很少随心所欲地去做能令自己开心的事情;我们有时会为了别人的一个眼神而疑惑甚至烦恼上一个星期,却未必会真的在意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不仅如此,许多人都对自身的资源挖掘不够。人们总是很热衷于那些外部的可能会被利用的资源,却忘了一个人最大的资源其实是他自己,只要用心去体察和挖掘,是完全可以创造出奇迹来的。换句话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一口井是他自己,而且这也是最完整、最可靠的一口井,因为这是任何人也夺不走的。只要你不埋掉它,卖掉它或毒害它,它就永远会有机会帮你改变命运、创造奇迹。  下面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有一个人拥有一幢漂亮的房子,有一个大花园,大片的绿地,有游泳池,总之应有尽有,但他不久便厌倦了,就像很多厌倦了婚姻和工作的人一样,厌倦了。房子漂亮和宽敞与否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因为每天都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他就厌倦了。后来,他叫来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告诉他:“我想把房子卖了,我已经厌倦了,房子已经变成了地狱。”  第二天,一则广告登在了报纸上,经纪人把房子完美地勾勒了出来,就连房子的主人都被吸引住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爱不释手。他立即给经纪人打电话,告诉他,“等等,我不想卖了。你的广告使我深信,也使我知道了,我整个一生都想要这幢房子,我一直寻找的就是这幢房子。”哈哈,好险呀,就差那么一点,他就将因为不能够充分理解房子的真正价值而与之形同陌路了。可生活中呢?有多少人因为不能够理解、不懂得珍惜而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真爱、事业和友情?  现在问问自己吧: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大房子呢?或者你自己就是一幢大房子?你真的知道自己的“井”里都有什么吗?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有一位钢铁公司的老板一直苦恼于工作效率不高,便找到了管理学家艾比.李。李为他做了如下建议,“首先,在纸上写出你明天所要做的六件事,依顺序编号,放入口袋。第二天,将第一号工作做好。然后,依次进行第二、三、四项工作,直到下班。此间,不要计较每件事是否做得完美,因为你目前做的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先不要想其它的事情。”在他看来,如果这种方法都不能将工作全部完成,其它方法大概也没有多大效用。后来,他的这个“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建议成为家喻户晓的管理学原理。  与此相似的便是“一次只吃一种浓缩食物”的说法。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的构造使胃无法在同一时刻消化一种以上的浓缩食物(除水果、 蔬菜以外的任何食物都叫“浓缩食物”),故而,人类不应该同时食用两种浓缩食物。这个道理就像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一样简单。可以说,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仅是削弱人体消化能力、增加体内毒素的“杀手”,更是造成现代人精力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注意到,野兽之所以强壮,就是因为它们一次只吃一种食物;而那些经常参加酒宴的人消化系统往往有问题,并且极易发胖的原因也是如此:他们太经常在同一时刻消化两种以上的浓缩食物了。就连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很清楚这点,他就曾指出,食物的混合食用会产生化学变化而引起不适之感,这也使得他在工作上特别注意一次只“消化”一件事情。  事实证明,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仅有益健康,对提高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是需要凝聚心神、心无旁骛的,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而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项工作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人的身体器官象其它装置一样,一旦停止运转就失去了动力,在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去启动时,就得花时间恢复失去的动力,基于这个道理,管理学家建议人们在工作日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转换,进一步说,就是尽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透、做到位,然后再考虑下一件事。而且从心理上说,当一个人了结了一件事情时,往往会有一种解脱感和满足感,甚至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保证另一件事做好的必要前提。  为了做好重要的事情,还要注意不被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干扰,不要横生枝节。这就好比你去上网,本来是要找一个重要资料的,可一上网就被花花绿绿的网上世界吸引了,一会儿打开邮箱,回回信,一会儿下载点歌曲、Flash,一会儿看看新闻,从国内到国外、从体育到娱乐,不亦乐乎,一会儿再聊聊天,天南海北,一会儿再贴几个帖子,发发牢骚……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正事却被扔在脑后。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得似乎却越来越疲惫而无奈,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被这世上太多的诱惑和太多的琐碎分散了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注意力,也使人们在与大局无关的地方逗留过久并消磨了过多的意志,而最终却无补于对生活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有人曾为希望永葆青春的家庭主妇开了一副秘方,其中的一条就是“按事情的重要性来做事,并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每个“与时间赛跑”的人应该谨记的呢?  简单地生活  人不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把生活变得太复杂了,最常见的便是在人际关系上。有时,只是别人无意中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却会让你思虑上好几天,而其实对方什么意思都没有;有时,只是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却会让你魂不守舍、想入非非,最终却被证明是一厢情愿,不仅自己受到打击,两人关系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有时,明明只是年轻人斗气,你却把它升级为战争甚至冷战,既失去了一个潜在的支持者,也失去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归根结底,还是太自我了,或者说是太在意自己了。  人性的一个不是弱点的弱点是,我们常常把自己看作是最重要的人,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除了最关爱你的人,很少有人会十分在乎你,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需要在乎的事情,落实到你头上的“在乎”是少之又少的,甚至是完全没有的。有的时候,别人的一脸冰霜,并不意味着你怎么样了,而只是说明他遇到麻烦了,你如果把问题想复杂了,不仅会无谓地伤到自己,还会给对方增添麻烦。  不仅如此,人们的视线也太容易局限在眼前的事物上,而常常忽视最重要的事情,比如内心的平静,比如赶路去。这种事情最极端的表现便是有的人会为了几毛钱的口角而疯狂地杀掉对方,看似偶然,其实是平时太在乎小而忽视大了,只盯着脚下的人,迟早是要撞墙、撞车的。  我的好友有一句座右铭,“输了什么也不要输了心情”。在他看来,一时的得失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就像有些歌唱的那样,即便是年轻时的荒唐,多年后也会变成美丽的回忆。  爱别人也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爱会使人际关系变得轻松起来,这反过来也会松弛你自己。就像奥修所说的,如果你同某一个人相处而无法放松,那么你就并不在爱中,换句话说,那能使你放松的人,多半是你真正喜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当两个人之间没有爱在流动,别人就是“地狱”,而当两个人之间有爱在流动,别人就是“天堂”。所以,他人是天堂还是地狱,取决于有没有爱在两人中间流动。而这种爱首先来自于对自己的宽容。如果你能够原谅自己的无知、懈怠、荒唐和情绪化,明白那是人性的弱点,是一个正常人所必有的生活表现,你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原谅别人。大家都是普通人,彼此彼此吗。  而一旦人能够简单地对待人世间的种种,生命的能量就会得到放松和汇聚,人就会进入一种充满生机的宁静中。这种宁静使人精力充沛,能屈能伸,既不骄傲也不虚荣,不受悲哀和妒忌等情绪的折磨,而只是平静地生活着,在他身上有着健康的竞争意识、雄心、荣誉感,甚至会有一丝无公害的骄傲和适度的虚荣,这一切唤醒了人的潜能,凝聚了人的渴望,牵引着一个平凡的人走向不平凡的人生。  备忘录:  “好工作不是被找到的,好工作是在欢喜中做到的”,工作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面对。  真正顶尖的人不会跟别人比,而只是不断地跟自己竞赛,他对挖井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找井的兴趣,在他看来,人生最重要的一口井就是自己。5 成功从第一块“奶酪”开始爱默森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特长,无论他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埋没。”你有这种特长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  假如有人告诉你,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的丛林中,有一个埋没了多个世纪的大城市,而你 又对考古有着非常的热爱,你真的很想找到它,那么你会立即疯狂地冲出大门出发去找吗?答案是肯定的,你不会那么草率,你知道必须按部就班地来。你需要收集资料,了解地理和人文情况,你需要准备工具,准备好包括资金在内的物质条件,你甚至需要找同伴……等到一切就绪,你就可以从容地出发了。  看上去一切都顺理成章,几乎所有人也都会这样做,但遗憾的是,在生活中的许多大事上,人们却未能如此理智,比如就业。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情愿地加入到了失业大军中,在抱怨和无奈之余,人们是否想过,在就业之战中,自己早在四年前就已经输在了起点。  正如人力资源专家所言,大学生在行将就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弄不清楚自己的志向、兴趣和人生目标,而现有的一些学校教育又没有教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常常让学生学非所用,产生很大的挫折感。错误的选择与期待,造成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即便在工作后也难以摆脱这种心理阴影,有的人甚至三五年都调整不过来。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源头则在于大一的混沌渡过。  起点决定终点。事实上,如果你想在四年后的就业市场上从容不迫,在大一时就要认真思考人生目标,最起码要想象一下四年后自己会在哪里,为了到达那里,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应该积极去参与什么,刻苦去学习什么,尽心去体会什么,努力去克服什么,断然去拒绝什么?如果一个人想不清楚,不妨请教一下朋友、师长和过来人,当然一定要是希望你好的人。  即便是一时想不清楚,但只要是想了并去努力了,你的生活就会大不一样。也许只是大一时多走的几步,就使你在几年后的就业市场上抛下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与高考异曲同工。就算是你想错了,那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在诸如事业、感情等很多问题上,不做就是错。再说年轻也就意味着输得起,大不了重头来过。  一位俄罗斯专家曾直言,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特点要求新生学会自我调节,否则就难以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甚至导致身心健康损害。事实上,对很多新生来说,大学的一年级是既好过又难过的。好过的是,终于摆脱高考的苦海,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世界;难过的是,突然间,以往习惯了的有家长、老师和有着共同目标的同学相伴的有规律并且有明确目标的日子结束了,代之以若即若离的老师、每个人都自成体系的同学、很可能被时空拉开的亲情,还有就是突然轻松带来的“空虚”和缺乏明确目标的“迷惘”。往日的和谐气氛也多半被略带社会化的关系所替代,而自己则需要独自面对学业、感情、人际关系乃至就业压力的多重挑战,许多人都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身心问题接踵而来,大一的日子很快就在喜悦、放任、迷惘、踌躇的心绪中滑过,从而错过了在心理和智能上成长的最好时机。  但遗憾的是,大学生活并不像大一时想象得那么漫长。处在这个讲求速度又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所面临一个“危险”便是,年轻的我们常常以为机会无限、来日多多,而放弃了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现实机会。体现在感情上,你有时会以为“以后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但事实上,有些爱是永远不会再来了,真正适合你的人其实并不多;体现在学业上,有的人觉得四年大学生活长着呢,何不先玩上两年再说,但却没有意识到大学的最初两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很多基础都要在这时打下,很多观念都在这时开始形成,这两年不努力的人,会在大三、大四时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竞争的资本,而一切却无法从头再来了。这就好比3000米跑,别人都领先了4、5圈了,你还怎么追?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有了长期的目标,就会比较容易避免因挫折而产生低潮,不致于被不相干的人或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牺牲掉一去不返的时间。其实,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不但会为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而且会因此忽视那些在外人看来不可不在乎的伤痛和困惑,就像一个冲锋的战士,往往不会意识到路边的杂草及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划痕和刺伤。而一旦一个人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他就会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转起来,不断有所创造,也有所历练,并且由此而把自身的能量和资源发挥到极致。  从什么样的心态开始?  人们对陌生的不确定的事情总是会有些忐忑不安的,在得到第一份工作之前,很多人都在努力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做简历、找信息、进行咨询乃至买西服、做头发,多半都有一种忙乱的充实,却少见自信的从容。其实对寻求第一份工作的人来说,只有两件事是真正可以称之为准备的,一是在求职之前的专业能力及必备素质(如外语、计算机操作、文笔、口才)的培养,以及对即将进入的业界的了解和理解;二是心态上或者说是心理上的准备。较之能力形象的准备,心理形象的准备似乎更重要一些,它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已故的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把所谓的“排练实践”推荐给找他来帮忙求职的男男女女。如果你要进行一次重要的讲话,例如去申请一项工作,他会这样劝你:事先对谈话做好准备。把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在你心里细细考虑一遍,想好你要做出的答案,然后在心里“排练”一下这次谈话。事实证明,这种排练往往能创造奇迹,它使你产生自信,也产生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虽然现实生活不象舞台上演戏一样有台词可背,但排练仍然可以帮助你自由地对答,并使你处于不同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做出自然的反应,因为你已经练习过自然的反应。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演习。  在一项对成功者的调查中,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几乎所有成功者都对智商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智商是160还是120,而在于精神力量或者说是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计算:假如一个人的智商是160(这是万里挑一的),乘上3分的心态,就是480;另一个人的智商是120,乘上9分的心态,就是1080,远远高于前者。而如果某个人的心态是0分或1分的话,无论他有多高的智商,也必然是个失败者。心理学家诺曼也说:我们眼前的任何事实,都不如我们对它所持的态度那样重要,因为那会决定我们的成功或失败。你对某件事情思考的方式,可能在你有所行动以前,就已将你击垮。你被事实所征服,只因你以为自己会这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有两个人在旷野中步行,其中一个是具有神通的有道之士,另一位是凡人。突然,乌云密布雷雨大作,那个凡人顷刻间被风吹雨打得不成样子,但那个有道之士却不同了,他能隐身。他的身形一消失,风雨就再也奈何他不得,无论风雨有多大,有道之士都安祥如故。  心理学家把凡人比作假我,把有道之士比作真我。假我是过于敏感的,他十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十分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他是脆弱的,容易受伤害的。而真我则不同了,假如风雨降临,他只是让它们透过去,绝不留下它们的痕迹,他很清楚真正的伤害是来自内心的,只有你痛苦了、哭泣了、为它而改变了、不快乐了,它才会伤害你。就像失恋一样,你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你就会受到真正的伤害,你可能会长时间地陷入胡思乱想、自怨自艾之中,甚至会因此而改变对爱的信仰和对人对己的信任;而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者(及早地认清了事情的真相,在下不得船之前下了船,重新得到了与生命中的真命天子相会的机会和自由),风雨便奈何不得你。  找工作也是一样。你认可了我的价值,我就会认真考虑与你合作,对得起你给我的薪水;你不认可我的价值,也只能说明我们无缘,并不能说明我不好,我会坦然地转身,继续去寻找我的缘分。就像《爱的代价》唱道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让往事都随风去吧。”如果把一切都只是作为成长的过程和“爱的代价”,你就会坦然而快乐地面对曾经的一切和即将到来的明天。毕竟,无论怎样,你的经历都是唯一的,是任何其它事情所不可替代的,在岁月之水的冲刷后,都会留下美好的记忆,也许真正悲哀的是,在若干年后,你却没有多少可以回忆的事情。  曾经有人问一位船长:你一生都在航行,你不感到厌倦吗?他回答说:我在享受自己的航行,这是我唯一能做和值得做的,我从来不想航行之外的事情,比如得失,比如他人的富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永远不会使人厌倦,使人厌倦的是这些事情之外的事情。对一切“航行者”来说,热爱航行、享受航行是最好的开始。  从什么样的高度开始?  我接触过一些毕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从哪里开始都一样,落了脚以后再说,并雄心勃勃地说,不可能会在哪里呆多久的。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到那个层次后,便很难再出来了。对这个问题,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有过很经典的论述,他说,“这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问题是,很多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机会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只好永远留在底层。我们必须记住,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反而会抹杀一个人的进取心。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作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意思是说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因为有人已经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而且这话习惯越来越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无法打破这个习惯。”在一首诗中,诗人感慨地说,“有多少人没入了茫茫人海,再也没有出来。”  因此,成功人士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要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开始,这样你就会免去最底层的单调生活的折磨,避免形成狭隘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斗争。事实上也确实往往如此,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由于资源和机会的有限,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斗争或曰内耗往往十分激烈而且赤裸裸。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也许已经是元气大伤、锐气全无了,他们把太多的热血流在了污泥中。  我曾经和一位在北大读国际MBA的人聊过,问他为什么要在30几岁的“高龄”来读这么辛苦的书。他坦言,“是为了越过一些层级”。他的原单位是个很保守的地方,论资排辈,他工作了几年,却仍然只是个小跟班,参与不了任何重要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而自己比较适合的中高级管理位置又似乎是那样遥不可及。他的许多同龄人都逐渐变得懈怠和颓废起来,但他却选择了离去,选择了越过一些也许是永远都难以“胜任”的层级,直奔“主题”。虽然MBA的课程读起来很辛苦,但他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不久前,我得知他做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年薪超过50万,而他原来的年薪只有不足2万。更重要的是,他坐在了最适合坐的位子上,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他也许并没有读过“彼得原理”,但在无意中,他却实践了彼得原理的三个重要推论,那就是:一、总有一些职位是你不能胜任的,你必须想办法绕过它们;二、坐在不胜任的职位上,不仅对自己是一种折磨,对人际关系和事业也是一种伤害;三、职位越低,斗争越激烈,机会越少,人的消耗也越大,越往上,人的路越好走。  与此相关的便是薪水问题。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涉世之前,都很期待能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但在现实中,这种机会并不多。对此,一位过来人叮嘱说,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头几年,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专业知识、累积工作经验、发展人脉关系……换句话说,还不是“赚大钱”的时候。  我的一个朋友甚至看得更开。在他毕业时,工作很难找,进报社的机会非常有限,更何况他既非来自名校,也非科班出身。在咨询了我之后,他选择了无薪打工,先到一家中等规模的媒体帮忙。由于他什么要求也不提,那家并不特别需要新人的报社没有拒绝他,先是让他接接热线电话,后来有相关采访任务也让跟着跑跑。没过多久,他的勤奋和敏锐就给报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逐渐成为了报社的骨干,加之人有谦虚、开朗,很快就有人提议留下他。但他此时却告诉报社要走,因为他在采访时结识了另一家媒体的主编,对他很欣赏,并答应给他比较高的薪水。报社急了,承诺给他更高一些的薪水,还有其他一些优惠条件,终于留下了他。几年后,他就做到了部主任的位子上。  从什么样的环境开始?  任何动物,在小的时候都是比较脆弱的,而且受环境影响很大。对一个人来说,出得校门时似乎已经不小了,但在社会上,他却还只是一个“小动物”,他最初的成长受环境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环境往往会把相似的人变成不同的样子。  许多成功者时候都承认,在涉世之初能遇到一个好领导是最大的幸运。在管理学家看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团队,领导者的品行和胸怀往往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内环境。举个很小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局长,他非常反感吸烟,所以他便积极响应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主张,结果,单位员工不仅在工作场合不再吸烟,就连单位聚餐、外出活动时也没有人吸烟了,有的人还因此戒了烟,弄得烟民家属非常感动,年终会餐时还特地敬了领导一杯酒。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例子,但却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好领导的标准是不尽相同的,对不同的人来说,好领导的样子是不同的,在很多情况下,“好领导”其实就是适合你的或者说是有益于你健康发展的领导。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锐气和闯劲的人,那么有开拓精神、宽容的领导就是适合你的领导;如果你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你就最好不要给喜欢逢迎、见钱眼开的领导做下属,因为那样的话,要么你就得同流合污,要么就会被挤压得半死不活。错过船不要紧,就怕上错船。  团队的精神也很重要。在普遍意义上,渴望成功的团体优于寻求安逸的团体,成就需要水平高的社会发展要快于成就需要水平低的社会。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研究表明,希腊帝国处于鼎盛时期的成就指数最高,而经济衰退时期的成就指数不断降低。麦克里兰由此得出结论,成就动机先于经济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进取的、渴望成功的、大家都期望把蛋糕做大的团体中,个人会得到较之安逸、保守、大家都争一块奶酪的团体更多的机会、动力和成长,并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精神、时间和情感上的损失。  与此相关的便是组织的精神氛围。丘成桐,这位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是惟一获得过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家,年富力强,并且愿意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华在祖国大陆和香港,但由于他个性张扬,引起了京城某些权威人士的不满。在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开幕的当天下午,他便匆匆搭乘飞机离去。对此,有一位专栏作家感慨地说,“我们的社会很少有真正杰出的人才出现,正是因为人际环境过于紧张的缘故。”事实上,在一些业界和单位中也确实充斥着一种紧张得令人不安的气氛,这种气氛使人不适,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使人很容易陷入到众多无谓的纷争中。  不过,在就业紧张的时期,环境也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只要这个位置对人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即便主管比较难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也并非不可以考虑。有一个企业家曾经提到他年轻时的一段“遭遇”。刚毕业时,他到了一个环境很复杂的地方,碰到了一位很难相处的主管,苦头常常吃,为了那人的缘故,他多次想到要换工作。后来,有一次和一位比较资深的朋友聚餐,他说出了自己的苦恼,朋友给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他真的是很难相处的主管,只要你能够好好伺候他,将来你就再也不怕碰到比他更难相处的主管了。”在变换了看问题的角度后,他留了下来,开始积极地处理人际关系,人变得豁达了,与主管的关系也渐渐变好了,一年后便得到了提升。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不容易沟通的主管和不好相处的同事,到处都可能碰得到,如果你为了这个原因离开甲公司,难保你在乙公司就不会碰到相同的问题。不如先在甲公司学会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将来再换到乙公司,就不会再度为此原因不安心工作了。  备忘录:  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是起点。  理想,是长远的;令你不舒服的人和事,都只是暂时的。想想吧,为了一个人或一件事而离开原来的工作,是否值得?  比利时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最后悔的是什么?"结果,有67%的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6 把工作当作游戏“当一个射手为乐趣而射击时,他的技术发挥很好;当他为铜牌射击时,他已经紧张了;如果他为金牌射击,他就变成了瞎子,或者看到两个靶子——他魂不守舍。他的技术并未改变,但奖赏把他分裂了。他在意。他对赢比射击想得更多——需要去赢,夺走了他的力量。”  冠军的模样对我来说,每届世界杯足球赛都像电影节一样,几十部大片,在短短一个月里让全世界的球迷过足了瘾,而其中最具悬念的无疑是冠军的归属。专家、球迷,还有教练和球员,都不约而同地给传统强队和新兴势力的代表们相起面来,看看谁最有冠军相,而最终的结果虽然会让很多队伍的球迷失望,但细细想来,某队夺冠却总在情理之中,与那些与之实力相近却梦断终点于咫尺的球队相比,那些笑到最后的球队似乎都有着更安祥的外表和更稳定的心理状态。  夺冠的队首先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并不只是出现在夺冠之后,而是贯穿赛事的始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在这样的队伍身上,真实地体现着“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快乐,一定要享受过程”的“快乐足球”理念,他们不是不渴望着夺冠,他们是不把夺冠当作唯一的追求。在这方面,巴西队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知道,夺得韩日世界杯冠军的巴西队肯定不是由哲学家组成的,但他们肯定是一群快乐的足球艺术家。他们理解足球的深义,也理解事业的真谛,他们把工作(踢球)视为游戏,当作一种享受。作为韩日世界杯的“真命天子”,他们快乐地来到了赛场,教练像慈父一样自信地笑着,球员们像孩子一般快乐地奔跑着,脚步是轻松的,也是坚实的,他们夺冠并不令人意外。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吐温就说过,“成功的秘诀,是把工作视为消闲”,而成功大师安东尼也极力提倡要以游戏的心态对待工作,他强调说:始终不悖的信念系统具有相乘的效果,即积极的信念能强化积极的信念,若想人生充实、快乐地工作,就必须把游戏时的好奇心及活力,带到工作里去。就像“007系列”中的詹姆斯.邦德和《王牌大贱谍》中的包话事,过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把工作视为一种挑战自我的游戏,遇上困难或危机时仍能处之泰然,没有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没有难以排解的惆怅。  应该说,游戏的心态对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是讨人喜欢的,因为他们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是完全放松的,放松的人是自然的,而自然的东西则是最可爱的。小孩子也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因为他们把任何事情都当作游戏,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并由此流出灵感的泉水。  外语补习班的奇遇  有一位日本作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上外语补习班时,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外国女孩,虽然英语是她的母语,但她也说的一口流利的法语。遗憾的是,他的第二外语是德语,只会用法语打打招呼,要向与对方深入交谈,就只能用英语,但那样全班的人就都会听懂了。为了与她尽兴而谈,他便开始发狠加强法语,并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为了接触那个可爱的女孩。后来,尽管未能与那个女孩真正深入下去,但他却因此而地学好了法语,后来他十分庆幸自己当初能把学习动机放在那么单纯而切身的原因上,只是因为喜欢那个人,喜欢与她交流。  喜欢的事情容易做好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你喜欢的事情最好也能喜欢你,她的积极回应会使你有更优异的表现,这也正是人的本性所在,“人们喜欢喜欢自己的人或事”。一般来说,当你的全部行为在你想发动的事件面前得不到有效的反应,当你不能将主观的热力与客观的承受体融合为一,当你想作用的世界不能被你的行为热情地调动,那么,你肯定是选择得不对,这一定是一个不该行动的行动,你从内心深处或者说潜意识并不喜欢这个对象、这件事,所以你也便很难做好。就像在一份感情中,无论你多么优秀,如何努力,终究无法打动对方,那就是说,她不喜欢你,她也不愿意接受你的喜爱,她不适合你,换句话说,你们之间无法发起电来。此时,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体面地离开,去找寻那个可以真正与你互动起来的对象。在这种情境下,错的不是人,而是“组合”。  工作也是一样。我所认识的一个人,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人也很勤奋,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一个彼此不相配的职业,他的性格显然不适合做这种工作,而那份工作似乎对他也并不“感冒”,结果是,两败俱伤,不仅工作没做好,他整个人也慢慢地变得很萎缩,在刚满30岁的时候便得了癌症去世了。他走的时候大家都很悲伤,很多朋友都认为他是在那个不适当的岗位上窝囊死的。真的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世上没有比不称心的工作更易摧残人的希望、自尊心和内在的力量了。事实上,人生也只有两件事情最容易糟蹋人的精神,那就是不称心的婚姻和不称心的职业。  而成功的行为则往往是这样的:你有激情,你也愿意投入,而对方的反应也是同等的,在你们彼此作用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浮动和推动的力量,你接受着它,享受着它,也驾驭着它,引导着它,燃烧着它。这种彼此激动与推动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阴阳之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比如踢球、恋爱,都是因为选对了对象进而陶醉其中而成为开心之旅的。就像懂得真爱的人心中只有爱一样,懂得足球的人,深爱足球的人,心里只有球,只需有球。  信念的游戏  有一部很热的日剧,离异的男主人公为了有资格留住儿子,硬着头皮参加了一个大型招标活动,他的对手是一些著名的设计公司。招标会上,他被安排在最后出场,主持人不屑于听他的陈述,但对他的设计有所共鸣的董事长却给了他最后一个机会,问他的(连锁餐厅)设计理念是什么。男主人公很动情地说,“我希望餐厅能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可以带最亲近的人去那里,并愿意经常去。”结果,他的话确切地说是他的理念打动了董事长,出人意料地中了标,并因为留下了儿子,也留下了和儿子去自己亲手设计的家一般的餐厅的机会。  全世界95%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要什么,很惊讶吧,但这却是事实。成功最需要的是强烈的欲望,世界上顶尖的成功人士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一定要成功,而一般没有成功的人,都只是想要而已,他们很容易与现实妥协。一位医生告诉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万个发动机,而只有成功欲望强烈的人才会把所有发动机全部启动。说成功是一场信念的游戏,似乎并不为过。  苏格拉底做过的一个“试验”就很说明问题。曾有一个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苏格拉底要年轻人第二天早晨去河边见他。第二天,他们见面了。苏格拉底让年轻人陪他一起向河里走。当河水没到他们的脖子时,苏格拉底趁年轻人没注意,一下子把他推入水中。小伙子拼命挣扎,但苏格拉底很强壮,一直把小伙子按在水里,直到他奄奄一息时,苏格拉底才把他的头拉出水面。而小伙子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苏格拉底问:“在水里的时候,你最需要什么?”小伙子回答:“空气。”苏格拉底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当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刚才需要空气的愿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  另一个与水有关的故事则说明了对目标的信仰所具有的强烈的暗示作用。有一次,一个士兵掉进湖里,岸上的人都不会游泳,乱作一团。拿破仑过来后,命令士兵游回来,士兵挣扎着说不行。“我说你行你就行!”拿破仑从士兵手里接过枪,朝士兵前面的水面打了几枪,命令士兵赶快游回来,否则就枪毙他。士兵见状吓得掉过头来,并奇迹般游回岸边。  目标的高低和坚决与否,也影响到一个人以至一个团队的潜能的发挥,许多时候,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有一天晚上,安东尼在广场上散步,一个醉汉朝他走来。醉汉向安东尼要一分钱,安东尼感到惊愕,并问他是否只要一分钱,醉汉重复说只要一分。安东尼给了他一分钱,同时说:“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你如果要一元钱,我也不会拒绝。”醉汉听了不禁一楞。事实上,一个自信未来会成功的人物,往往会以预支未来的成功,支撑着现在的骄傲,而他们在现实中也往往会得到更多。  从容不迫  中国历史上因淝水之战而闻名的谢安,有一个很令人叹服的故事。那是在淝水大战决战时刻,谢安不是坐卧不宁,而是若无其事地与人下棋。其间,他的侄子谢玄的捷报传到了,谢安看完信,默然无语,徐步走回棋局。直到有人问战局如何,他才平静地答到:“小孩子们打了胜仗。”表情和平常一样。这便是一代名相的风范。  与谢安一样,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将和领袖,都具有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气度和雅量,这使得他们得以屡屡化险为夷、大胜而归。最为令人感叹的是,在“行动的高温”里,成功的领导者仍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气度,这种“高温”包括猛烈的批评、巨大的争议、超常的压力,也包括变革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不只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项技巧,更是一种气质,就像巴赫的音乐一样,优雅,大气,澄明,即使是迅疾的旋律,在他那里也是一派从容不迫。  从容不迫还意味着留有余味。古罗马的哲学家曾经告诉我们,在所有的事情中都要有所保留,这是保存能量的切实的办法。在大多数场合,一个人不应该用尽他的能量和精力,后援力比攻击力重要,后劲比冲劲更重要。以世界杯足球赛为例,在长达一个月的赛事中,最终夺冠的球队往往是渐入佳境的,他们在开赛之际表现得往往并不完美,但随着赛程的深入,他们却厚积薄发,一飞冲天。1982年的意大利队就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是在赛前,成熟的球队也尽量避免过早出状态,避免毫无保留地曝光自己,虚虚实实、顾左右而言他是他们常用的伎俩。而在比赛中,他们一般不会一上来就孤注一掷,因为他们知道一场比赛是90分钟或120分钟甚至更久,而不是10分钟。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孤注一掷之后,堡垒和处女都不会坚持很久”,似乎成了“狐狸”教练的座右铭。  一个球队从容不迫还有一种潜在的好处,那就是不激怒对方。一般来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如果你球踢得凶巴巴的,动作大,态度也无礼,对方就很可能会被激怒,他们内在的潜力就很可能迸发出来,以至出现惊人的表现,即便是赢不了你,对方也很可能同样还以颜色,被踢伤或者因为发生冲突而被红牌罚下的你还能参加下一场比赛吗?而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恰恰是一些球员的不冷静导致被罚或受伤下场而为球队的失利埋下了伏笔。生活中也是这样,你的从容不迫会“解除”许多人的“武装”,使你前进的路走得更快、更稳。  从容不迫还有一种日常的表现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教师在教室里给每个小孩桌前放一块软糖,并告诉他们,老师要出去一下,等回来后如果发现谁的软糖没吃,则老师会再给他一块。老师回来后,发现有的孩子把糖吃了,有的没吃。17年后——当原来的孩子长大成人,心理专家对那些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没吃软糖的,即能够推迟享受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些马上吃软糖的,几乎没有取得多大成就。同样的,无论是在球场上,在商场上,在战场上,还是在政坛上,那些不为眼前利益所动,能够推迟享受,坚持把最重要的事做好,并能忍得住寂寞的人,总是会比馋嘴的人得到更多、更好吃的软糖的。  备忘录:  对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得到不是目的,乐趣才是目标。  发明家爱迪生曾说:“我这一辈子,没工作过一天,我每天游戏玩耍,快乐无比!”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在成功者看来,从来没有前途暗淡的职业,只有暗淡心态下的忧郁表现。7 像逛街一样工作只要我们工作一天,最好还是让这一天过得快乐,就像女士逛街一样。  购买快乐  曾经对我触动很大的一番话是一位老教授讲的。60多岁的他有一次很感慨地对我们说,在年轻的时候,他没有钱也想不到花钱去享受一下人生,比如和太太一起出去旅游,而这在外国人是很平常的事,那时只想着攒钱;现在老了,退休了,有时间了,也有了不少的钱,却没有了身体,走也走不远了。  最使他感慨的是房子问题。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现在年轻人这样的条件和意识,只能熬着年头等单位分房子,往往是40几岁才能有个一居室,50几岁有个两居室,快退休时才有可能住上三居室,回头望去,才意识到自己和家人竟然在陋室中委屈了那么多年……而今老了,才有机会住上大一点的房子,但青春已逝。  不仅如此,有些人为了等单位的房子,还错过了许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的一位前辈,在40岁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调走的机会,但因为再等两年房子可能就会分下来了,而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结果是,他过了5年才等到两居室,而那个代他远行的人却抓住了好机会,很快便乘着开放的春风青云直上,不过几年,就成了企业家,现在已是大名鼎鼎的人,已不知道有多少个两居室了。  前辈后来很感慨地说,传统的中国人,在年轻的时候,考虑的是怎样赚钱,养家或者是为了将来的好生活受苦,而很少想到赚钱是为了花的,好生活不用等将来,现在就可以有,这是中外生活观的一大区别。在西方人看来,能赚会花才是好样的,借贷消费是一种很标准的生活方式,你如果攒10年钱再去买个宽敞点的房子,会令他们感到不可理解。  这件事情对我也影响很大。在我毕业后不久,我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或者咬咬牙贷款买房,或者再等些年,有了相当积蓄再说。我的父母不希望给我很大压力,便劝我过些年再考虑买房的事情,不要弄得自己很辛苦。但我却不这样看。在我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尽早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我不希望上述前辈的故事在我父母身上重演,因为住处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心情,也会影响到人的健康。花钱买药,不如贷款买房。  事实也证明,买房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我的一位同事对我说,在搬进新家之后,每次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宽敞的新居他都会开心半天,我的父母也是。无论是看房、买房,还是装修、入住,灿烂总是挂在他们的脸上,而我需要做的只是,拎着包,跟在他们身后,沐浴在他们带来的阳光中。  也许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女士们那么喜欢逛街,她们花钱买的不只是美丽,更是一份好心情,而有了好心情,健康和积极的生活便随之而来了。现在只要有空,我就会陪父母去逛街,帮父亲挑挑有趣的玩意儿,联袂砍价,给母亲买她喜欢的衣服和生活用品,累了便去吃东西,每次都点不同的菜……一天下来,大家都是一脸阳光,而且往往能开心好几天。  不仅如此,这种开心还会转化为生产力。有一次,我遇到了几件不很开心的事情,心里很烦,稿子也写不下去。父亲看到我的样子,便说,“有两件家俱还没定下来,我们出去转转吧。”于是全家人便出去逛街了,并且很快沉浸在温暖的购物环境中,挑挑花色,选选式样,砍砍价钱……不开心的事情不知不觉地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晚上回到家中,喝喝茶,听听音乐,很快便有了工作的冲动,稿子写得出奇的好,发出来,好评如潮,不仅被《读者》等转载,还引来多家出版社的关注,要求把类似的文章整合后出版……  渐渐地,我发现了在赚钱——花钱——快乐——工作之间的因果往返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意识到,为明天而赚钱和攒钱,令人感动,却不值得完全效仿。由于幸福是明天的,快乐就很少出现在今天,出现在工作中了。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对工作枯燥、忙乱、劳心的抱怨,却很少看到有多少人是以工作为乐的,就像那许多赚了钱的人却并不怎么会花钱,钱赚得辛苦,花得也并不快乐,他们很难从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很难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而幸福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上,不会花钱的人,往往也不会工作(挣钱),就像在科技领域,如果你保守技术,也就不会在技术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会花钱的人才会工作  应该说赚钱是要看本事的,但花钱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一个人能赚钱,并不能说明他有品位、会生活,真的懂得人生的乐趣,评价一个人要看他怎么花钱,或者说怎么对待钱。同样是有钱,不同人生境界的人会有迥然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会去花天酒地,有的人会把它存起来,有的人会用它来继续充电,有的人会把它拿去投资,有的人会用它来孝敬父母,有的人会用它去感受人生……不同的花法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认识,有的人醉生梦死,有的人在得过且过,有的人在不断创造,有的人在体悟人生。无怪乎有人说,赚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赚钱决定着你的物质生活,而花钱则往往决定着你的精神生活。  不仅如此,会花钱的人还能从花钱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使赚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会心态平和,拿得起,放得下,不纠缠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赋予了工作本身以生命力和活力。在他的眼里,工作是一件主动的、积极的事情,而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消极的事情。他们会享受工作,而不仅仅是忍受工作。  一位畅销书作家说得好,“我和我的伙伴们都清楚,我们每天来到鱼市,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可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度过一天;我们也可以带着不满的态度,毫无耐心地去激怒同事和顾客。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上班,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一天。我们可以选择一天的时光怎样度过。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谈论这种选择,最终达成共识:只要我们工作一天,最好还是让这一天过得快乐。”  这种感觉有点像逛街一样:你可以面无表情地走马观花,抱怨着,无奈地辛苦着;也可以充满好奇和美感地浏览、鉴赏和选购,你不仅能够从中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能够从中了解时代的变化、市场的需求,欣赏他人的智能和创造力,锻炼谈判和交涉的能力……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心态下,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经常逛街的人都知道,购物本身就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过程,只有善于沟通、读懂人心的人才有可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购物的快乐。同样的,会花钱的人大都很注意人际沟通,舍得花钱和用时于积极的人际交往中,并且会选择最适宜、得体的形式,即便仅仅是吃饭,他也会找一个很特别的去处,点一席搭配合理、别有特色的菜肴,让对方有个好心情,留下特别的印象。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也会很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且很讲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会以比较积极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重视合作和取长补短,蔑视内耗和自以为是,从而建立起使双方受益、对工作有利而非庸俗、功利的人际关系。  就像前面那位作家所说的,既然鱼在水中,就表示水不可能完全干净清澈。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混水可摸鱼”,任何组织必然有些水不清的事,人的组合不可能尽如人意,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你只要能找到适合的待人处世方法,轻轻松松去做,有些混有些摸,也不是太严重的。会砍价的人也都知道,砍价不是砍人,不能只想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