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镇 单氏:《金融交易学》第2卷报章文字连载版第1章(第8~15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4:01:30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八节 在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切换(之二)

这次的“先锋股”是一些中小盘股票,包括新能源概念股天威保变(600550),有色金属股驰宏锌锗(600497),黄金股山东黄金(600547)、中金黄金(600489),和军工概念股洪都航空(600316)等。

2. 形态1(2006年5月16日1678点~2006年8月7日1541点)

牛市中的形态,本质上就是市场热点的切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涨前一段主升浪的主流品种步入调整(这种调整通常幅度还很深,可以高达20%~60%),新的主流品种粉墨登场,引领下一波主升浪,如此轮番释放做多动能,犹如接力赛。“形态”初期“旧主流”大幅下挫,“新主流”大幅上升,两相抵消,指数徘徊不前,这就是形态的构筑过程。而一旦后者的力量超过前者,指数即盘出形态,创出新高。期间大盘成交额可能萎缩也可能不萎缩。从图1-38中我们可以看出形态1和形态3都出现了严重的缩量,而形态2却以高换手的方式完成,5周均线甚至都没来得及触碰10周均线,市道显得极为强劲,市场气氛极度狂热。

3. 主升浪2(2006年8月7日1541点~2007年1月4日2847点)

风水轮流转。在主升浪2中,前期闭目养神的大盘股开始疯狂拉升。这期间的主流品种是大盘钢铁股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大盘银行股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大盘地产股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而曾经领涨主升浪1的那些“旧主流”中的大多数,在此期间都没有好的表现,并且广大散户股民手中持有的大批小盘股不但整整五个月不涨——想想看,那该是怎样的痛苦与煎熬;反而节节回落,跌幅普遍超过20%——再想想看,那带给他们的该是怎样的难堪与羞辱!于是,忍无可忍之下,他们不得不向市场屈服——他们抛出了手中的小盘股,杀入大盘股。

4. 形态2(2007年1月4日2847点~2007年2月6日2541点)

可是市场和他们开了一个恶毒的玩笑。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丁点大盘股的“主升浪”行情,那些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大象们却突然停下来不走了:大盘股累积升幅过大,难以为继,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获利盘。而他们刚刚卖出的那些小盘股却突然拔地而起,如火箭般直冲云霄。重新追高买回吧?不甘心;不买吧?它就天天涨啊涨啊,翻了一倍又一倍;于是整天就只能在那里望洋兴叹。回头再看看手中持有的那些生病的“大象”们,巨大的痛苦与无边的失落象潮水一般将他们淹没。所以说,虽然名为大牛市,可是广大股民却会遭受比熊市还要严重的打击。这就是那些可怜的股民不会看图表、不能识别市场热点所在的教训啊!

5. 主升浪3(2007年2月6日2541点~2007年5月29日4335点)

小盘股这一涨就是漫长的5个月。期间,一些盘子不是特别大的沪深300成分股——俗称“中盘股”或“二线蓝筹股”中的那些品种,也加入了这没完没了的主升浪行情中,但仍以小盘股的升幅最大。这真是一场混战。个股全面开花,机会多如牛毛。这也是一个“全民作贼”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狂炒小盘股不好——尤其是其中的绝大多数根本没有业绩支撑——而且对这种狂热投机的结果也心知肚明,但是却又一致达成了默契,谁也不肯率先打破这个快速赚钱的黄金美梦!随着泡沫越积越大,有些人恐惧了。他们悄悄地上了岸。可是回头一看仍然是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又重新进场,再去“偷”上一把。

6. 形态3(2007年5月29日4335点~2007年7月6日3563点)

树能长到和天一样高吗?回答是否定的。所以说,即便没有任何外来力量干预,这一轮炒作小盘股的狂潮也会自动落幕,何况它触怒了主管高层!2007年5月29日晚,财政部来了个“半夜鸡叫”,半夜里宣布大幅度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总算终结了小盘股的这一波行情。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九节 在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切换(之三)

5月30日一开盘,巨大的获利盘和斩仓盘潮水一般涌出,上证指数直接低开6%,当日上海单市放出了2755亿元的成交天量。但是,牛市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只要还没有抵达它心中的圣地,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它的脚步。2007年7月13日和16日,上海股市连续两天的成交额跌破600亿元。也就是说,相对于“5.30”大暴跌那天的成交峰值,已经缩量80%!再结合当时的日K线组合,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股市已经跌不下去了!

7. 主升浪4(2007年7月6日3563点~2007年10月16日6124点)

股市的确是跌不下去了。可是小盘股已经整体步入调整,谁将领涨下一段主升浪呢?当时的我也在密切注视着盘面,反复地检视大盘与个股的月线图、周线图和日线图,分析周K线组合与日K线组合所透露出来的信息。2007年7月23日,新一轮行情已经象一轮旭日那样喷薄欲出,对此我已经十拿九稳。而且谁将是领头羊我也已经搞得清清楚楚。为了对得起长期关注我的读者朋友们,我不敢独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在当天的博客上发表了如下博文(节选,下同):

20070723日:钱到用时方恨少,钢铁堪比黄金贵——新一轮行情确认!

今天沪市高开高走,上证综指大涨155点或3.84%,以4214点报收,且留下29点之跳空缺口,再创新高之势已不可阻挡;沪深300指数大涨184点或4.65%,以4156点收盘,亦留下37点之跳空缺口;深综指大涨5.06%,1181点报收,留下8点跳空缺口。两市共计102只股票涨停,仅有12家股票下跌,合计成交2357亿元。纵观两市行情极为火爆,个股全面开花,新一轮上升行情在今天已经可以确认。后市无论短线如何震荡,包括近期将对60日均线进行回抽确认,都不能改变中期向上的趋势。

前两天引领市场走出阴霾之银行保险地产板块今天带领大盘高开后开始步入震荡调整。钢铁汽车股接过大旗,再掀波澜。整个钢铁板块几乎全线涨停,钢铁购权更是成为暴富一族。031002钢钒购权几乎大涨20%;580013武钢购权大涨23%;580010马钢购权也大涨近20%。而但凡钢铁股,无论大盘小盘,统统往涨停的位置上推。最大盘者如600005武钢、600019宝钢、000898鞍钢全部涨停,000959首钢接近涨停,其它小虾米,个个活蹦乱跳,令人眼花缭乱。此时此刻,除了悲叹钱少,还能做些什么?

最后提醒大家,无论近期有哪些利空政策,一律以市场的走势为准。尊重市场,它才是老大!利空政策并非不能杀牛,问题是你无法知道是现在就杀,还是半年后或更久之后再杀?以1996年末为例,当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包括政策利空,也曾造成市场暴跌。但是市场很快又缓过气来,然后一路上涨,一直涨到1997年5月才算完。现在也是一样,哪怕仅仅运行6个月的时间,指数恐怕早已到了天上!所以过多的忧虑是大可不必的。现在让我们姑且先加入这疯狂的盛宴!

我当时还有一只重仓股是华夏银行(600015),一直持有到这段主升浪的后期出逃,却因再一次进场做短线而一度被套——这是后话。事实上,这段主升浪已经是这轮牛市的最后一波,当时的领头羊多为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例如大盘钢铁股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马钢股份(600808)、鞍钢股份(000898),大盘银行股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浦发银行(600000),大盘地产股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没有小盘股的任何事。此时如果错误地持有小盘股,以为其在“5.30”大暴跌中跌幅巨大,价格已经足够“便宜”,就会彻底错失这一轮行情,造成颗粒无收。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节 在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切换(之四)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大盘股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和中国石化(600028)到最后关头也被人拉动了,但那是为了协助指数冲顶并且掩盖指数顶部的构造,便于主力资金从其它重仓股中大量减仓甚至全面出逃。我们对牛市末期主力机构拉抬这种巨无霸类个股(多为当时盘子最大的股票)的行为要提高警惕,因为历史上这种现象一再重演。从最开始的申能股份,到后来的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再到后来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一直到现在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只要牛市末期它们被大幅拉抬,一般都是牛市结束的信号。这一招虽然至为明显,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形格势禁,事到临头仍不得不用。

大盘股与小盘股“轮流执政”的现象现在已经停止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轮动作为股票市场上的一个重要规律,会一直存在下去。自2008年10月28日以后,深圳中小板指数的走势要远远强于上证指数。一个显著的差别是:直到2010年3月为止,上证指数都没能越过2009年8月4日的高点3478点。即使按最高3478点计算,也只是收复了6124点~1664点这一轮大熊市总跌幅40%的失地而已。而深圳中小板综合指数不但已经收复了大熊市的最高点,而且创下了历史新高。也就是说,从2008年10月28日A股市场见底以来,以中小板为代表的小盘股的累积涨幅要远远大于同期大盘股的涨幅,只有它们,才值得成为精明交易者持有的“爱股”。

关于大盘股与小盘股究竟孰强孰弱,具体还有如下甄别的办法:

1.用看盘软件将2008年10月28日~2009年2月17日的全部A股涨跌幅进行统计(当然也可以提前统计),不难发现中小板个股累计涨幅居前。

2.当上升趋势正在运行途中,每天在看盘软件上敲击“03”键查看上证指数分时走势图,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交易日黄线位于白线之上运行这一事实,这也说明小盘股强于大盘股。因为白线代表真正的上证指数,它是加权平均的,即突出了权重股的影响力;黄线是算术平均的,对大小盘股一视同仁。所以我们今后干脆就将白线视为大盘股的代表,将黄线视为小盘股的代表。如果一段时间内黄线总是在白线之上运行,说明小盘股强于大盘股,无论大盘涨跌均是如此;相反,则表示大盘股强于小盘股。

3.对照两个指数的日线图,比较调整结束后创新高(不必有中大阳线,星线亦可)和正式过头(必须有中大阳线出现,最好放量)的时间,时间早者为强,晚者为弱。中小板指数2009年3月24日以十字线创新高,3月31日以中阳线正式过头;上证指数创新高与过头发生在同一天即2009年4月1日,时间上均比中小板指数要晚,所以前者为强、后者为弱。

大盘股和小盘股轮动的现象也在美国股市中存在。国内投资界知名人士扬韬先生在研究过道琼斯指数(大盘股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小盘股指数)的互动关系后写道:

“从历史趋势看,在道琼斯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上,也曾出现过明显的大盘股与小盘股轮动的现象:1987年以来,美国的小盘股曾在1988~1990年间走弱两年,在随后就走强3年。但弱2强3导致的结果,是两大板块涨跌幅度基本一致。只是,那强弱的先后差距不过25%左右。1993年10月~1999年9月,美国的小盘股持续走弱整整6年之久,而且落后于大盘股整整50个百分点。但再随后,小盘股又出现了近7年的强势,几乎全部收回曾经的失地。2006年以来的4年,两个指数又各领风骚2年,只不过强弱差距缩窄到20个百分点。”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一节 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之一)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是交易市场上的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古老的教诲。遵从这句话的益处是让我们不至于过早放空那些正在顽强上涨的品种,或一再试图做多那些正在顽固下跌的品种——即尽量避免所谓的“抄底摸顶”,从而规避逆势风险。从趋势跟踪的角度来讲,这句话是对的。然而,没有哪种级别的趋势可以永远延续下去。任何趋势都有结束或逆转之时,关键是何时结束或逆转。趋势尤其是大级别趋势的起止区,作为交易市场上的重要临界点,是专业交易者重点研判和捕捉的对象,也是专业交易者存在的意义和其任务所在。对于在当今交易界广泛流传的所谓“顶底不可测”论,我历来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当然,我也绝不满足于理论思考或研究历史走势的层次,我一贯用真金白银来支持我的观点。

市场赢家们不屑于、也没有时间与大众辩论交易市场的顶部和底部究竟是否能够预测(我说过,“预测”是个容易引起大众反感的说法,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尽可能早地判断出来”,但为了简洁起见,我们今后仍采用“预测”这个词)。大众不是说“市场的顶部和底部只有后面的行情全部走完了才能看得出来,当时不可能有人知道”吗?对此市场赢家们会回应道:“OK,你最好抱着你的观点睡大觉,一万年都不要醒来。”说实在话,如何研判大级别牛熊市和一般中级行情的底部反转形态与顶部反转形态,是赢家们从市场中获利的核心技术,是应该高度保守的商业机密,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怎么会轻易告诉一般大众呢?再说,在没有计算机和绘图软件的时代,即便有人想说,也根本不可能表达清楚。

没人愿意与大众辩论,我也一样,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不是对这个世界尚有那么一丝尚未破除的执著,如果不是为了完成这部书,就像一位母亲一定要把孩子生出来,从而给自己多年的交易生涯一个交代,我亦不愿多说。“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这是我浸淫交易市场14年来在树立大局观方面最重要的感悟与收获。如果我没有彻底掌握研判顶底尤其是大级别行情顶底的技术,我是绝对没有办法就这个话题夸夸其谈的。事实上,在前面的文字中,我多少已经向读者展示过一些这样的技术了。但是还不够,后面我还将列举更多的例证。读者尽可以嘲笑我,但是如果提起杰西.利维摩尔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说过的“在多头市场看多,在空头市场看空”这句著名的话,我相信除了少数无知无畏的初学者,多数人都会肃然起敬的。

有人说,“在多头市场看多,在空头市场看空”,这不是一句废话吗?这当然不是废话,尽管真理有时候看起来确实像是废话。须知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是一代又一代的交易家用亿万钱财乃至身家性命换来的,其中饱含了无尽的心血与汗水。有些人在交易市场中奔波了几十年乃至一辈子,却依然未必能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更不用说在实战中按照这句话行动了。实际上,利维摩尔的本意是想说:“在多头市场做多,在空头市场做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坚定的行动派。他所最不缺乏的就是行动的勇气。他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投机客的勇气就是有信心根据自己的决定行动。”当然,勇气不等于鲁莽。对于顶部和底部的确认,我们既要慎之又慎,不可轻举妄动;又要行动果断,不可错失战机。

欲在多头市场做多,和在空头市场做空,就必须能够识别出牛市和熊市,越早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识别底部反转形态与顶部反转形态的能力。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观察看盘软件上的图形来做到这一点,而在利维摩尔所处的时代,计算机还没有被发明。他依靠对经济形势的前瞻性判断、对市场气氛的敏锐感知、对价格数字惊人的记忆力和以“试探性仓位”测试市场强弱的办法来确认市场的顶部和底部。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天才,但我们有计算机作为帮手。相比较而言,我们比他幸运多了。如果我们手握计算机这样强大的工具而仍然不能判断出市场重要的头部和底部,就是入宝山而空返,只能怪自己无知和愚笨,又怎能轻率地归咎于“行情走势杂乱无章,市场顶底不可预测”呢?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二节 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之二)

执著于抓小级别的顶和底,是事倍而功半,非智者之所为。我们只应对大级别行情至少是中级行情的顶和底感兴趣。“底”之所以成其为“底”,前面必定存在明显可辨认的下降趋势,时间越长、跌幅越大者越好。不必担心我们会在下降趋势中途过早地进场“抄底”。我们有移动平均线趋势跟踪交易技术,下降趋势没完,我们怎会轻易进场做多呢?我们有形态学技术,底部反转形态尚未构筑完毕,我们又怎会贸然出击呢?我们有K线技术,日线图和周线图上没有看涨型K线定式出现,我们凭什么进场呢?我们还有成交量技术,量价搭配不符合标准,我们又怎会轻易上当呢?因此,只要底部反转形态没有构筑成功,图形与量价搭配不符合进场条件,即便价格下跌到零,我们的多单依然不会进场。

同理,“顶”之所以成其为“顶”,前面必定存在明显可辨认的上升趋势,时间越长、涨幅越大者越好。不必担心我们会在上升趋势中途早早地将多单抛出“逃顶”,或过早地以空单进场“空顶”。我们有移动平均线趋势跟踪交易技术来监视日线、周线乃至月线级别的上升趋势是否运行完毕,有形态学技术来监视顶部反转形态是否成立,又有K线技术和成交量技术来佐证我们的判断;即便我们真的错了,还有止损法则可以保护我们的资本金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总之,只要顶部反转形态没有构筑成功,图形与量价搭配不符合进场条件,即便价格涨到天上,我们的多单依然不会过早离场,也不会因为过早进场做空而被多方“逼死”。虽然不可能做到完美,但只要掌握了过硬的交易技术,并且严格遵守交易纪律,过多的忧虑和恐惧大可不必。

行情的级别有大小之分。即便同为牛市,有横跨20年,升幅达十几倍的超大级别的牛市,此时要启用月线级别的趋势跟踪,不可以把它日线、周线或月线级别的回撤误认为是主要趋势的结束;也有维持1~2年,升幅1倍或3~5倍的小级别牛市。在这些牛市运行途中,会有各式各样的回撤行情出现,有些回撤的幅度还很可观。回撤发生前,往往也会有阶段性的“超涨”现象出现,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调整仓位,以规避那些级别较大、幅度较深的回撤,然后在“回撤结束点”再度进场做多。同理,熊市的总跌幅一般高达30%~90%不等,中间也会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反弹。运用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联合趋势跟踪的交易技术,就能把各种级别、各种性质的行情,分析把握得八九不离十。

因此,判断顶部与底部用的是同一套技术,只是方向相反。还记得我曾将牛市和熊市分别比喻为“上山”和“下山”吗?正是因为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或上涨,“底部”或“顶部”才得以成立。关于市场的顶和底,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则故事。在一则禅宗公案里,青原惟信禅师曾在上堂说法时讲道:“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话用交易界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我以前刚学交易时,见顶是顶,见底是底。后来拜了老师,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开始觉得顶不是顶,底不是底。现在终于搞明白了,在我眼中顶就是顶,底就是底。”我们对市场顶底的认识,也会大致经历这么一个相似的过程。

当然,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是复杂的,我们的思维也不应过于简单化。市场不会总是那么爽快地在“顶”和“底”之间来回切换——即一段强劲的上升趋势后面紧跟着一段凌厉的下跌趋势,如此循环往复。如果市场真的这么走,那是交易者的福气,因为这恰恰就是最理想的市场运行模式——市场波幅既大又频繁,这种市场简直就是专业交易者的取款机,怕只怕市场没那么爽快!市场的确没那么爽快。强劲的单边趋势行情最容易赚钱,所形成的顶部和底部也较为清晰,但那是市场数年一度的恩赐。就如同好日子不是天天有,好行情也不是年年有。市场有时候会走出极其复杂的“震荡盘升”或“震荡盘跌”行情,也可能极其沉闷地盘整数月乃至数年。此时除非切换市场,否则交易者的日子会很难过。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三节 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之三)

通过观察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不难发现从2005年6月到2010年4月,短短5年的时间里,上证指数的走势依次包括一个底部反转形态,一轮完整的大牛市,一个顶部反转形态,一轮大级别的熊市,然后又是一个底部反转形态,再加上一段大级别上升浪。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下面先给出结论:

暴涨必暴跌,暴跌必暴涨。没有哪类泡沫可以避免破灭,关键是何时破灭;也没有哪次超跌不会被修复,关键是何时修复。一般而言,大规模的上涨为做空奠定了基础;大规模的下跌为做多提供了机会。但是在时机的选择上,必须十拿九稳、慎之又慎,做好资金管理,避免孤注一掷。

为什么说这个结论重要呢?因为它既试图解决战略方向问题,又重视时机选择和仓位控制问题。战略方向上,因为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历经4年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从最高2245点起步,最低跌到998点,时间不可谓不长,空间不可谓不大。那么在当时1000点左右的位置,就具备形成底部的条件。当然具体是不是,不能主观臆断,还要让市场走势自己来验证。2005年6月10日所在周和7月22日所在周的周K线构成双底形态,而且这期间的成交额激增,大资金注入股市的迹象非常明显。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猜测,在这个位置形成底部反转形态的可能性相当大。大盘随后出现了一波洗盘性质的调整,但低点未破前面的双底,这是强势的特征。随着2006年1月6日所在周及其下一周连续两根周K线攻克60周均线并放量正向过头,月线“K五十”趋势跟踪启动,大牛市的底部即可确认。

随着行情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来支持我们最初的判断,而且我们的仓位也会随着证据的日益充分而越来越重,直至满仓。当“一切都很正常”以后,我们就严密监视行情走势,既要坚持持盈法则,也要注意在行情阶段性超涨时获利了结或减仓,以规避较大级别的价格回撤;同时不断研究预测市场下一阶段潜在的领涨板块和领头羊品种,力争做到紧跟市场热点不动摇。这轮牛市运行过程中小盘股与大盘股的轮动情况,前一节中已经作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同时限于篇幅,我把具体研判顶底的方法和过程放在后续章节来完成。这样当行情运行到2007年10月16日,见到了当时的最高点6124点之后,累计升幅已达6倍。那么这里有无可能是个顶部呢?当然,非常可能。根据图中最顶端的5根周K线,我就能初步作出这一判断。事实上,我是在行情最高点出现的当天退场的。请看当时的博文:

20071016日:全线清仓待暴跌

我对目前6000点的“点数”并不觉得高,高到让我恐惧的地步。但是我对目前大陆股市的价格实在不敢恭维。“A+H”股的A股价格是同股同权的H股的两倍、三倍也就罢了,出现那么多世界第一市值的公司,端的是匪夷所思。拿工行来说,我不知道它是否超越了花旗,应该差不多了吧——倘若人民币再升值一倍,这老兄还不值两个花旗了?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又是什么?还有万科、人寿也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你炒作股票是有限度的,因为参照系摆在那里。在这件事情上,出格就等于丢人。

综上所述,指数的暴跌是不可避免的,并非我清仓了之后屁股决定脑袋的一厢情愿。日线级别上看指数的上升倾角变陡,是为加速;周线级别上看本轮行情已经运行了14周,浪型够长、时间够久;月线级别上看月K线已经远离5、10月均线,离“家”太远,多头后方空虚。总之现在持股已经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接下来的暴跌持续多久、是何种级别的调整无法预测。但是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只有暴跌才能带来机会。要抓住机会,前提是你手中提前留有足够的现金。

因此,我没有等到最顶端的五根周K线形成就退场了,并且刚好卖在历史最高点上。不是说我这样做有多高明,而是说有时候等不及顶部反转形态构筑完毕就要退场,例如碰上凶猛的V型顶,就必须快速作出反应。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四节 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之四)

还有一种情形是:如果我完全可以卖在最高点上,为什么非要等到顶部形态构筑完毕呢?例如在LME铜的月线图中,我曾经提到它2006年5月的那根动态月K线是一根“超涨性”阳线。也就是说,我既然断定2006年5月11日出现的最高价8790美元就是月线级别的极为可能的最高价,当时就可以直接把多单平仓在这根动态月阳线的上影线的最顶端附近就行了(但是多单离场不等于空单可以进场,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为什么还要继续等待下去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超涨理论”部分再讲。

关于这次提前退场的原因,上面引用的博文中说了一些理由。例如周线级别的上升波段长为14周,导致主升浪4和主升浪3、主升浪2的长度接近,因此做多动能存在衰竭之可能;其次,当时市场上涌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等一系列“世界之最”,引起了我的极度不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的整体做多氛围和多方力量的强度达不到我的要求。前面说过我的重仓股华夏银行(600015)在高位脱手后,又重新进场做短线一度被套的事,让我感觉市道不够强劲。再加上“5.30”大暴跌给市场造成的创伤已经在投资者的心中投下阴影,我当然更不会忘记。总之那段时间我对市场何时见顶一直高度戒备,因此选择提前离场完全在情理之中。

随着事态的演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6124点将成为历史性大顶的最高位。看出这一点对我来说虽不算太难,但市场在接下来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跌到1664点,最大跌幅高达73%还是无论如何都超出了我的想象。记得当时香港的著名投资人曹仁超老先生,曾将A股市场的这轮大熊市称为“迈向成年人的割礼”,倒也十分形象。现在,A股市场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大盘在一年的时间里跌幅超过70%,那么这里该是一个“底部”了吧?换言之,是否可以进场“抄底”了呢?我不会像某些市场人士那样,刻意说自己从不主动“抄底”,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经验老到。事实情况是,我也会“抄底”,但那是在市场发生“恐慌性超跌“的千载难逢的一刻(详见后续“超跌理论”),平时则很少这样做。

上证指数跌了70%就一定是“底部”吗?未必。历史上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有跌去90%的先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知道如果您在指数跌70%时满仓进场,到指数真的跌90%时会亏多少吗?回答是至少2/3!上面提到的香港知名投资人曹仁超老先生,就曾经有过一次因“抄底”而破产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1973年,香港恒生指数曾经有过一段从100点攀升到1774点的“大好时光”。老曹以5000港元起步,在1200点时出局,套现50万港元,于是自觉是投资天才。到了1974年7月,港股已从1774点跌至478点,跌幅73%。老曹又拿出50万港元抄底“和记”,越跌越买,从8港元一路买到1港元。1974年12月,当港股跌至150点时,累计跌幅已经高达91%,老曹被迫斩仓认输,亏损80%以上!之后又遭任职的投资公司解雇,遭受投资失败和失业双重打击的老曹一度悲观得几乎要自杀。

因此说,我们绝对不能在一轮熊市跌幅超过50%的时候就奋不顾身地进场“抄底”,理由仅仅是“跌得太多了,经济基本面没有那么差”;也不能在一轮牛市涨幅达五六倍的时候就贸然地沽空它,理由仅仅是“涨得太多了,经济基本面没有那么好”。我说了,我们不看基本面,也不猜测基本面。我们看什么?我们看“证据”,因为“盘面反映一切”。无论大势是否逆转,要让市场自己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要抓住市场的最高点或最低点,而是要在最高点或最低点走出来之后,“尽可能早地”发现和确认它。除非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有非常大的把握,否则我们绝不进场。即便进场,也不会一次性满仓而上。我们得为自己万一判断错误——甚至仅仅是为了不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享受轻松愉悦的交易生活——留下余地。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连载)

第一章 论大局观

第十五节 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之五)

敢于在上证指数下跌70%之后看多者,依然是具备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勇气的,是值得赞许和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时一般的股市投资者,要么被套在前面历史性大顶部或半山腰里动弹不得,手里拿着浮亏50%~90%的筹码,过起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日子;要么已经斩仓出局,万念俱灰地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不再关心股市。因此说,这个时候真正敢于看多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人们都被空前惨烈的下跌吓傻了,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他们的心灵,让其根本无法正常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见,培养“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的大局观有多难,而真正具备这种大局观的人又是多么的稀有难得!

如果1664点是底部区域的最低点的话,那么接下来市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创新低。这样我们就能在大盘指数距离最低点不算太远——总之还属于底部区域的地方——看出来。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敢于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见到1664点那一天的前后,为自己定下的战略方向是:做多!但我们不会立即动手。我们还得进一步观察,让市场自己给出点眉目。凭借我们所掌握的交易技术,判断出底部成立的时间可能需要3个月,或4~6个月皆有可能。如果我们一直不能确定,就一直观察。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确认底部呢?回答是技术功底越深厚,交易经验越丰富,确认底部的时间就越早。不管怎样,我们认为在大盘累计跌幅曾经达到70%以后做多,胜算会很大。我们这样猜测,而这一猜测需要市场的实际走势来证实。

读者看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交易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时机问题。时机问题怎么解决?用图表解决。用我们所掌握的K线、均线、成交量和形态学四大门类交易技术来发现趋势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并用趋势跟踪交易技术来锁定趋势。可以说,我们所学习的一切交易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何时进场、何时出场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了,专业交易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道理很简单:没有永远的牛市,牛市一定会转换为熊市。同理,也没有永远的熊市,所有的熊市都一定会转换为牛市。即便永远都没有大级别的牛熊市出现,也还是会有中级行情或更小级别的行情出现。就像四季轮回一样,交易市场上的牛市和熊市也是循环出现的。交易者不必担心市场缺乏大幅度的波动,过于乏味的市场自会被别的市场所取代。

不管怎么说,在大盘指数下跌70%以后敢于树立做多的战略思维就已经很了不起。如果能够小心谨慎,紧跟市场,把这一抄底交易实施好、执行好,那么我们无疑就已经和市场中的赢家们站到了一起。言及此,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08年12月24日,当原油从148美元起步到跌破40美元,和LME铜从8900美元起步到跌破3000美元的时候,您敢不敢树立起做多的战略思维?如果不敢或者完全忘记此事,说明您“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还算不上是一名杰出的交易员。理论上讲,市场上任何重要的头部或底部,都是可以通过图表及时地“看”得出来的。因此说,“牛市须言顶,熊市须言底”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难得的大局观。由于商品期货的波动性要远低于股票,上述结论对商品期货来讲尤为重要。

此时,我想读者最感兴趣的,可能还是上证指数始于1664点的大级别上升行情之底部反转形态,究竟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才能够“看”出来?(实际上,1664点以后的行情也可以视为是一轮新的牛市的第一波,因为大盘从6124点跌到1664点虽然时间上只有一年,但调整的幅度足够了,所以说这是一轮“准备不足的牛市”。因为市场的大暴跌严重破坏了各种时间周期的图表——包括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的均线系统,使之尚未来得及修复并走好,所以这轮新牛市在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多大级别超跌反弹行情的特征)由于本节篇幅所限,这里还不是讨论上述问题的时机。但是,我肯定不会回避这一问题。如果读者多一点耐心和细心,您将会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