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首都博物院精品玉器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40:51

佩饰
明(1368年-1644年)
一对2件,通长61厘米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昌平区明定陵博物馆藏
提头为荷叶形铜鎏金,两面錾刻双龙戏珠纹并镶嵌红蓝宝石,下部有四个环鼻用黄丝线组穿玉叶、花、桃、蝉、鱼等多种玉饰件。玉佩系于革带两侧显得雍荣华贵,行则作响铿锵,清脆悦耳,先声夺人。据记载,明代皇帝冕、弁服,皇后礼服均要带玉佩。

白玉镂空寿字镶宝石簪
明(1368年-1644年)
通长13.5厘米,宽6厘米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昌平区明定陵博物馆藏
出自孝端皇后棺内,寿字白玉簪头镶嵌红蓝黄宝石,玉质莹润,端庄大方,簮杆背面刻“万历戊午年造”六字年款。

乾隆御题青玉螭耳夔凤炉
明(1368年-1644年)
高8.8厘米,口径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炉身两侧为夔耳,腹部饰夔凤纹和御题诗,器型规整,琢刻精细。

青玉鹰熊合卺杯
明(1368年-1644年)
高9.9厘米,双连口径8.4厘米,足径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酒器。两筒间有一展翅鹰,脚下踩一伏地熊,鹰熊谐音“英雄”,构思巧妙。合卺杯一般为连体双筒形,取其二杯相连、永不分离之意。是明代创新器型,为明代宫廷常见用器。

青玉双婴耳杯
明(1368年-1644年)
高6厘米,口径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玻璃光泽强。双耳为两背向立童,杯腹前后均刻有诗句及“伯仁”二字款,足底阴刻篆字“永宝”。伯仁即文伯仁,明代嘉靖时期画家,文征明之侄。

青玉镂雕葵花洗
明(1368年-1644年)
长13.5厘米,宽9.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杯身为葵花式,镂雕花卉枝叶缠绕四周。明代玉杯形制多样,纹饰丰富,尤以花果形杯为多。

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樽
明(1368年-1644年)
高10.5厘米,口径6.8厘米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此玉樽为新疆和阗玉,把下有阳文篆书“子刚”两字款,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带“子刚”款的玉器。

黄玉刻诗扳指
清(1644年-1911年)
高2.4厘米,径2.7厘米
密云县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此件扳指上琢刻“乾隆御题”诗:“缮人规制玉人为,彄沓闓抨是所资。不称每羞童子佩,如磨常忆武公诗。底须象骨徒传古,恰似琼琚匪报兹。于度机张慎省括,温其德美信堪师。”

翠扳指
清(1644年-1911年)
高2.6厘米,径3.2厘米
密云县清乾隆皇子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扳指由古代的鞢演变而来,到清代已演化为纯粹的装饰品。此扳指通体光素,琢磨细腻,绿色鲜亮浓艳,显得极为高贵精美。

羊脂玉云纹鸡心佩
清(1644年-1911年)
长8厘米,宽5.7厘米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玉鸡心佩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佩饰。清代玉鸡心佩多仿汉代制品。此玉佩为镂空碾琢流云纹,两面纹饰相同,琢刻线条纤细、繁密、秀丽,抛光极好。

碧玉螭龙云纹鸡心佩
清(1644年-1911年)
长7.7厘米,宽4.6厘米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
玉佩以镂空技法琢制,一面雕螭纹及鸳鸯戏水;一面为凤鸟,依附于祥云之中,琢刻线条细密流畅。

青玉十二生肖
清(1644年-1911年)
一套12件厘米,通高5.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雕兽头人身十二属相,坐姿各异,各自手中拿不同物件,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十二属相属守护神。

青玉雕鲜鱼篓小尊
清(1644年-1911年)
高7.8厘米,口径4×2.7厘米,底径11×7.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作扁圆鱼篓形,外壁琢饰篓筐纹,鱼篓外壁凸雕四只螃蟹,篓底饰漩涡式水纹,该器设计巧妙,手法写实,形象生动,雕琢技艺精湛。

青玉兽面纹出戟花觚
清(1644年-1911年)
高17厘米,口径8.7×7.3厘米,底径6.7×5.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器型仿古时青铜,用作陈设。此器由三截粘合而成,腹部饰变形兽面纹,其他部位饰叶纹,为清代特有纹饰,纹饰优美,刀法精湛,器壁极薄,为清代仿古玉器中精品。

青玉嵌红宝石八角菱花洗
清(1644年-1911年)
高3.9厘米,口径18.1厘米,底径7.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莹润,打磨精细,通体散发出有清宫玉器中极有代表性的光泽。该器器型特殊,口沿外镂空凸雕八角菱花形,上嵌红绿宝石,为清宫仿欧洲艺术的代表作。

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清(1644年-1911年)
一对2件,高5.1厘米,口径9.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玉碗壁薄不足1毫米,重45克,饰两层纹饰,外壁琢卷草纹和五瓣花,腹部琢外凸内凹的细瓣番莲纹。整器轻薄剔透如蛋壳,纹饰繁密柔美,琢刻技艺高超,抛光技术堪称一绝,是清代宫廷造办处仿痕都斯坦薄胎玉器中的代表作。

乾隆款白玉凸雕花卉碗
清(1644年-1911年)
高3.8厘米,口径1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圆形,敞口,足外撇,造型规整。外壁凸雕花卉纹,底有乾隆年制款。

青玉花蝶纹有盖执壶
清(1644年-1911年)
高12.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壶玉质纯,光泽强。花形钮,腹部饰花蝶纹,琢刻精细。执壶为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品。

青玉螭柄凤式觥
清(1644年-1911年)
高16.6厘米,径13.4×7.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前端雕飞凤,后侧透雕蟠螭,构思巧妙,工艺细致。觥为古代青铜彝器,清代玉觥多仿其形与纹饰,但造型多变,清宫中除实用外,还用于陈设。

黄玉双夔耳盖瓶
清(1644年-1911年)
高19厘米,口径4.7×3.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黄玉,颈两侧饰夔龙耳,腹部雕琢三螭作追逐状,器底阴刻篆书“乾隆年制”款。

青玉白菜花插
清(1644年-1911年)
高16厘米,最大径1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以多种技法琢成白菜形,口部倾斜,腹部饰前后翻卷的菜叶,造型极为生动逼真,是件不可多得的陈设工艺品。

青玉镂雕花耳牡丹花熏
清(1644年-1911年)
高10.2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9.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香熏是清代宫廷和官员家中广泛使用的净化空气的陈设品。该器器盖和器身镂雕牡丹纹,玲珑剔透,刀法娴熟,工艺精湛。牡丹为花王,象征富贵吉祥。

青玉凸雕蟠螭灵芝式如意
清(1644年-1911年)
长39.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为灵芝式,柄部用镂雕及浮雕的技法,琢刻一蟠螭匍匐其上。清宫中,如意被广泛用于装饰和陈设,表示不同的地位和等级,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青玉三老祝寿山子
清(1644年-1911年)
通高16厘米,宽2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山形,雕山林景色,图中楼阁掩映,山石丛树间流云缭绕,一轮红日高照,该作品取三老之典故,有贺寿之意,三老旁有童子侍立,童子手中杂物中含喜庆、如意之意,寓意吉祥。

御题青金石山景
清 乾隆(1736年-1795年)
高15.8厘米,宽13厘米,厚5厘米
颐和园管理处藏
山子山石层叠,奇松横飞,溪流潺潺,雕琢技艺高超。青金石色质地细腻,材料硕厚,呈深蓝,色彩艳丽。山子一侧刻御题诗。
白玉东方巨龙花熏
现代
高34.5厘米,宽32厘米,厚22厘米,连座高45厘米
夏长馨设计
北京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