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教程pdf: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48:18

(一)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由蔡楚生和郑君里联合编导,是中国40年代电影的巅峰之作,创造了国产影片当时卖座的最高纪录,被誉为“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标”,是一部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经典之作。
      蔡楚生是中国第二代导演的代表,他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
      君里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这部影片中,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和悲喜结合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其娴熟的导演技巧。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让人们去清醒地认识,这是另一场激烈的“战争” !
      全剧分为三条线索,女主人公素芬和男主人公张忠良的经历是两条明线,而男主人公的弟弟张忠民却是一条暗线。这条暗线不仅完善了故事内容,而且还加深了故事的深度。故事通过叙述男主人公张忠良由善至恶的变化过程,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腐朽和虚妄。被张忠良遗弃的女主人公素芬是广大劳苦民众的缩影,当年的影后白杨将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可谓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故事的张力在于通过叙述抗战时期一个家庭的命运,来阐述整个民族的悲惨遭遇,以小见大,使无数观众动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剧本是典型的戏剧结构,有极强的故事性和戏剧矛盾,而导演也善于制造悬念,使观众能聚精会神地坚持了三个小时之久。
      从影片的拍摄技巧来看,影片拥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全剧运用着强烈的对比手法,无论是人物对比还是场景对比,都为故事注入了一种浓烈的批判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对于穷苦人家和资本家生活状态的交替阐述,使观众更加同情于弱者,并憎恨于强者。整部影片通过本民族的审美观来表达故事和思想。其所追求的深邃意境让人玩味。影片片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著名词句,并且在片中也不时出现诸如《游子吟》这类带有民族气息的诗词歌谣,这不仅使整部影片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还通过古典诗词的韵味,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另外,影片还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影片着力刻画的人物也十分成功。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传统美德的素芬,表现了矛盾心理和双重性格的张忠良,以及代表上层阶级的凶狠残忍的王丽珍等,这些艺术形象体现了时代矛盾的深度和广度。
从艺术角度来分析《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电影,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整部影片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将戏剧性和抒情性相结合。它的故事曲折,结构缜密,几条线索通过交插和对比的手法,推动情节步步深入展开,使人物命运扣人心弦。它又着眼于以情动人,画面的长镜头处理和画外歌曲声,选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诗意。
     《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动用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还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是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这是蔡楚生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特别是他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手法,并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使之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  一江春水自东往西,带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悲情。此片创下了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上映期间在上海曾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                                                                                    (二)                                                                                                                                                                                                              虽然此片中白杨饰演素芬是主角,但我觉得演技最好,人物刻画得最生动自然的是上官云珠饰演的何文艳。电影前半段的女工素芬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这时的素芬,少了一分那个时代已经接受了新思想洗礼的进步女士的果敢朴实。在电影开篇素芬与张忠良谈情说爱中素芬流露出的娇羞扭捏和说话的语气在我看来更接近当时上海交际场上的柔弱的小姐。素芬这个形象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坚强与执着。总得来说,白杨的语言表演缺乏一种可以透出人物形象内心坚强的力度感,语言总给人一种软绵绵,不自然的感觉,话剧表演的痕迹有些重,一句话中能听出她在某些字上特意强调。白杨在表演上的这种缺陷可能与她与当时底层妇女的接触不够多,对人物内心的感受不深有关。素芬是糟糠之妻的典型,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能干,体贴丈夫,孝顺父母,爱护幼子,忍辱负重。她的美德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家人的爱护,更体现她在乱世中,仍拥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慈之心。她对张忠良间拥有甜蜜的感情基础和如蜜月般的婚后生活。在她心中,丈夫永远是一个拥有伟岸身躯和高尚品德的近乎完美之人。在她们定情之夜,月亮是他们爱情的见证,离别之夜,他们再次遥望着明月。张忠良曾含情脉脉得对素芬说:我就是那颗卫星,你就是那轮明月,我永远围绕着你。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当素芬最后看到堕落变心的负心汉张忠良,她之所以没有经受得住打击,投江自尽,是因为她太看重这段感情,太信任之前的张忠良了。她与张忠良的感情是她精神的寄托,她之所以能禁受得住生活的重重磨难,正是因为心中有爱的寄托。但一旦这个早已成形的泡沫破灭之时,心中的苦水便一泻千里。
  舒秀文饰演的王丽珍从头到尾给人一种聒噪的感觉,有她出场的画面,必定是莺歌燕舞,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塑造这个人物比较容易,就算你留有表演的痕迹也没有关系。因为交际花本身就有作秀的成分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丽珍就是一个“商女”。这样的女人一直都存在着。她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是利己主义者,一心只顾自己享乐。她们不能体会到亡国之恨,只关心与情郎间的虚情假意风花雪月,她们不关心有多少人吃糠喝稀,之在乎自己的party上是否有可口的牛排,她们体会不到战争的血腥残酷,只希望自己能安身与战火之外,她们感受不到衣不蔽体的刺骨严寒,只是担心自己慢慢的衣柜里缺了时髦的装备而不能出风头。这样的女人最在乎的永远是自己。在王丽珍身上,我最想探讨的是她对张忠良到底抱有怎样的感情。她是一个交际花,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重庆,身边应该不缺可以填补她感情空白的有些资产的公子哥,为什么会最后会选择当时一穷二白,还要靠她托关系生存的张忠良呢?我认为王丽珍对待感情有一种控制欲,她觉得自己才能是这段感情的主宰者,所以她不可能为了感情而牺牲。这一点与素芬对待她与张忠良的感情有着很大不同。王丽珍最后知道张忠良原先的妻儿还在世时,认为自己才是最悲惨最命苦的那个。她夸张的晕倒,嚎啕大哭,远不如素芬眼神中流露出的一丝哀怨更让人觉得凄楚。
  同为糜烂的上流社会的女性,何文艳又与王丽珍不同。何文艳内敛,善于掩藏自己内心的情感,心思更缜密,颇有心计。她是以一个阔少妇的形象首次登场的。她拿出自己织的唯一一件抗战背心交给忠良。她织毛线背心,在乎的不是抗日战士的寒暖,而是背心的款式是否时髦。她前夫在抗战时与汪伪政权相勾结,发不义之财,抗战胜利后锒铛入狱。当她发现丈夫在外有情妇时,弃丈夫于不顾,将丈夫的财产改在自己名下。她需要张忠良替自己出面办事而接近他。他们俩的姘居关系应该是单纯的男女鱼水之欢的满足。她明白张忠良不会给自己名分,但仍想维持这段肉欲关系。当她知道张忠良的结发之妻就是素芬时,表现出的更多是嘲讽,怀着一种看热闹的态度。
  影片男主人公性格的转变无疑是值得人关注的一点。张忠良的堕落让我联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的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如果我们评论某个人时,说他善良或者聪明,评论另一个人时,说他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是我们总是将人这样分类。这是不正确的。人好比是河流,所有河流中的水都是一样的,到处都是同样的河水,可是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宽,水流平缓,有的地方河水清澈、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人类各种品性的萌芽,有时候表现出这一些品性,有时候表现另一些品性,常常完全不像是他自己,可是始终是他同一个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常常特别急剧,张忠良就属于这类人。他之所以发生这种可怕的变化,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则是因为相信自己,生活过得实在太艰难,如果相信自己,那么所有的问题就得亲自解决,解决起来往往对于追求轻松快乐的动物的我不利,甚至几乎总是相对立;相信别人,那么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一切都已解决停当,而且解决得总是不利于精神的我而有利于动物的我。不仅如此,相信自己,他总是遭到人们的谴责,相信别人,他常常受到周围的人的称赞。比如,张忠良按时上班,认真工作,忧国忧民的时候,同事们认为他这人假正经,有点不合时宜荒谬可笑。他吃喝嫖赌,花天酒地,置办时髦西服时人们巴结他,与他为伍。起初,张忠良也作过抗争,但是实在太艰难,因为相信自己的时候,凡是他认为是好事,别人都认为是坏事,相反,凡是他认为是坏事,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是好事。结果,他屈服了,他不再相信自己,转而相信别人。
  影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和细节意象的反复。张忠良前后改变的对比,国统区上层人浮华的生活与沦陷区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的对比,张忠良的移情别恋与素芬的默默坚守的对比,素芬与王丽珍、何文艳的形象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中,更加凸显了人物形象和电影主题。这种对比又是通过各种相关联的细节来表现的。张忠良第一次去重庆公司时,在考勤表上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上班时间,鄙视了那些快中午才来,还在考勤表上签自己八点就到的人。可后来,他也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毫无愧疚得在考勤表上写着八点到。
  影片虽然反映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但其中所表现的人性的堕落和良知的泯灭却是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事。导演高超的表现手法和拍摄技巧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三)                                                                                                                                                                                            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去表述它呢?它是我国电影前辈在解放前期拍摄的影片,它是一部片长三个小时的大片,它是一部拥有着当时最强大演员阵容的大片……随便拿出这其中的哪一项,这部影片的意义都是绝对空前的。

     从影片拍摄的时间来看,1947年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无论从金钱、人力、安全、技术等方面考虑,对拍摄者都是极大的挑战。三个小时的片长对现在的电影导演都是一种不敢尝试的难度,而本片的编导蔡楚生和郑君里却顶住压力大胆尝试,拍摄出了一部荡气回肠的作品。在笔者看来,整部影片最成功的方面在于——跳脱了红色电影惯用的英雄主义路线,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使影片更加真实。

     从影片的故事来看,影片的编剧拥有着极高的水平。全剧分为三条线索,女主人公素芬和男主人公张忠良的经历是两条明线,而男主人公的弟弟张忠民却是一条暗线。这条暗线不仅完善了故事内容,而且还加深了故事的深度。故事通过叙述男主人公张忠良由善至恶的变化过程,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腐朽和虚妄。被张忠良遗弃的女主人公素芬是广大劳苦民众的缩影,当年的影后白杨将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可谓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故事的张力在于通过叙述抗战时期一个家庭的命运,来阐述整个民族的悲惨遭遇,以小见大,使无数观众动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剧本是典型的戏剧结构,有极强的故事性和戏剧矛盾,而导演也善于制造悬念,居然能使观众聚精会神地坚持了三个小时之久。

     从影片的拍摄技巧来看,影片拥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全剧运用着强烈的对比手法,无论是人物对比还是场景对比,都为故事注入了一种浓烈的批判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对于穷苦人家和资本家生活状态的交替阐述,使观众更加同情于弱者,并憎恨于强者。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丝好莱坞的影子,而是通过本民族的审美观来表达故事和思想。其所追求的深邃意境让人玩味。影片片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著名词句,并且在片中也不时出现诸如《游子吟》这类带有民族气息的诗词歌谣,这不仅使整部影片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还通过古典诗词的韵味,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对于笔者而言,影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更是震撼人心。日本侵华时期曾经大肆掠夺中国资源,当日本兵蛮横地将素芬家中的牛迁走时,牛回首望了望自己原先的主人,然后缓慢离开了,这似乎软性地说明,这些蛮横的日本侵略者是一群连牲畜都不如的恶棍。

     一江春水向东流,东流至海天难晴。最后的结局是以悲剧为结尾的,素芬终于知道丈夫的堕落与无情,生命在一瞬间无望而脆弱,那些先前坚持的信念被无情打破,于是她只能将自己葬身于滚滚的长江之中。素芬吞咽下满腹的苦涩,随着整部历史的悲剧卷入大海,消失不见。导演在最后依旧功力不减,运用及时的停顿使整个剧情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气势

(四)                                                                                                                                                                                            张忠良,我觉得他身上的矛盾跟现在并无二致。理想的幻灭,妥协,幸福感随着财富的到来而远走,这依旧是我们的问题。只不过他背负了“抛弃妻子”的名声,这在当时的接受度是远不及越来越想得开的现代人的。说来说去,这部电影还是把社会的悲剧放在人的悲剧性上,妻子的投江并未达到情感的高潮,而母亲的控诉才带来人心的震动。张忠良在对汽车喇叭应声回头的一刹那,这个悲剧才得以完成。它便是人性
  无法完成的回归,希望永难实现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