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电子书:中国应试教育PK美国素质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59:41

中国应试教育PK美国素质教育---辩论会

2010-12-16    

最近美国ABC电视台著名记者戴安苏瑷采访了北京和上海的幼儿园,惊叹中国儿童教育超越美国,引起美国社会很大反响。就中美教育差别而言,中国最独特的方式是应试教育,而美国的独特之处是创新启发教育,孰是孰非,畅所欲言。有位中国教授提出了“应试教育十大恶果”,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看法:

应试教育造就的十大恶果

教授本来,应试教育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由于我们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机制,这种思想依然在我们的教育阵地横行。任何事物有生必然有灭,这是客观规律,如果该消亡的不让其消亡,则它的再存在必然产生恶果,我们要对这种恶果进行曝光,以引起更多人的震惊和反思。

小兵:应试教育无疑有许多缺点,然而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没有条件和动力改变这个教育方式。从孔夫子开始就说要“有教无类”,陶行知先生也说要“脑手联合”,毛主席也说“实践出真知”,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应试教育容易形成规模化,在民间容易推广,收益高,热情高,这都是事实,我们不能无视这些谈教育改革,必须拿出更好的方式方法。

教授:恶果一:造就了发应试教育之财的暴发户。 暴发户们扰乱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市场。本来学生时代是多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时代,但是现在却为学生提供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测验卷、考试宝典等,教师逼着买,家长主动买,学生不得不买,于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抹杀了,每天陷入各种各样的、题型怪异的题海中,幸福了少数商人,辛苦了多数孩子。

小兵:我们不得不检讨我们的读物市场,中国的儿童读物缺少教育系统管理,出现了无序、杂乱、荒诞、无稽、无聊、无用等等弊病,学校没有读书辅导组织,家长自身不爱读书,因此给了那些应试教育材料足够市场牟利。老师是靠应试上岗的,当然学生也跟着学。师范学校里教大家读书了吗?没有。我们连评价好书坏书还说不清,怎样为孩子们辅导读书?美国孩子读书,因为有书可读。

教授:恶果二:造就了缺腿教育思想。 考试得高分理所当然,但是,只为高分而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学生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孩子。

小兵: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中国孩子最重要是听话乖乖,美国孩子讲究主体自尊,两者对于品德和修养标准也有不同,中国有富二代这个东西,美国基本没有,美国富或穷都得自谋生路。如果我们空谈瘸腿教育,却不知道要什么腿才好,解决不了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标准答案,必须不断从社会实践中探索更新。但美国有一样很值得学习,美国教育精神起于社会主流宗教信仰,由此得出“善恶”“好坏”“是非”这些最基础的学习内容,而中国有吗?所谓的国学还有现实意义吗?

教授:恶果三:造就了让部分学生得高分的怪异名师。 现在一些地方上的所谓名师,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学生平均成绩得第一、他培养了几个高考状元,很少说他成功的教育好了多少名不好教育的学生。这样的名师,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的名声建立在了学生追求分数的痛苦中,是牺牲学生其它兴趣和综合发展为代价的,是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科学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名师实在是怪异的名师,他们扬名于高分学生、陶醉于编辑试题辅导资料,让本来繁荣的应试资料市场更加五彩缤纷,这样的怪异名师还是少点好,因为他们在间接地给学生增加负担。

小兵: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是市场机制的结果。美国哈佛大学也热衷于编辑教程,光是这一项就每年创收八百多万美元,能放过吗?哈佛大学也不会为那些落选者流泪,因为这些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这不能说哈佛很怪异,只能说是考不上的人很窝火,哈佛这样的名校想多也多不了,不信你在中国搞一所看看。

教授:恶果四:造就了狠榨学生智慧之油的重点学校。 现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就是升学率高的学校,然而他们的升学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狠榨学生的智慧之油,把学生的智慧之油撒在课本、题海上,猛烈燃烧,并且加上大量的时间保证,恨不得把学生的油抽净熬干,学生高考完了,智慧和灵性也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小兵:重点学校之所以成为重点就是它们能达到某些硬性指标,这些指标被上级和社会所认可了才成为重点。不信你把孩子送到非重点看你家里的跟你闹不。不等于到了重点就被折磨,是因为你不喜欢它们的教学内容让你感到被折磨罢了。中国孩子在国际比赛上连获冠军,比美国高出一大截,难到这证明题海战术不对?要高分难到不努力就成功?看看美国的孩子们松松夸夸地学习,不是好高骛远就是自我放弃,只有那少数精英学子成了天才生,别的都成了陪衬,美国人自己都在检讨呢。应试教育的优点之一在于保持了学教两者的纪律性和持续性,不然所谓创新就成了无锚漂泊。

教授:恶果五:造就了学生分数第一的变态家长。 应试教育下的家长个个心急如火,孩子学习成绩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而且,也要列入家庭的重要经济支出计划。学生成绩好,皆大欢喜,学生成绩不好,拳打脚踢,家庭暴力和应试教育关系密切,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

小兵:这也是一种心情的自我流露,感情抒发方式,我们中国人都一代代人所习惯了。如果我们采用了美式创新教育,同样会有赢输,同样会有人被淘汰,这些人也会有同样的情感爆发。别人上哈佛,你上野鸡西太平洋大学,与唐骏为校友,你能心平气和吗?如果我们认为唐骏上野鸡大学也算个人才,那么大家会心安理得一些吧。

教授:恶果六:造就了靠学生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懒惰、贪婪的教育管理者。 虽然教育管理者口头上不得不说要大搞素质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深深热恋着应试教育。搞好应试教育,一则工作好做:以分数为硬指标、铁证据,省心、省力,好做工作,如果搞素质教育多麻烦啊。二则有些教育管理者在发应试教育之财:有应试就有重点学校,有重点学校,我这管理学校工作的人就能把权力变成商品和人情,就能收各类考试的费用,就能把升学率高的学校当作自己的权力特区。

小兵:这正说明了中国教育现实条件符合应试教育发展,不失为高效模式。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没有客观标准可依,想搞也难。不信你去搞搞看,没人会理你。我们的领导喜欢服服帖帖的接班人,那些想入非非的人多了就会生是非,搞竞争,闹情绪,因此领导不支持你,你没经费,你何来市场?应试教育是能自给自足的方式,素质教育是赔钱的方式,领导不会干赔钱买卖。中国教育就是一种特殊买卖。

教授:恶果七:造就了身心疲惫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应试教育下最苦的还是现在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学生要有好成绩,没有好学生是枉谈,一方面是招生大战愈演愈烈,甚至想法去优秀生、考生,一方面是一般非重点学校大打疲劳战,老师白天满负荷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双修日没了,节假日少了,身上的疾病多了,家里不是教师的爱人累了。

小兵:哈,美国老师失业的很多,不忙就饿肚子了,说不定应试教育能养活他们。美国各大学有设立奖学金,目的就是要“买”“挖”优秀生的,大学每天都在打招生战,我也为此累得很。大学要我去中国招生,但每年学费三万五千美元,中国那有这么多富二代肯付这学费?我拒绝了。我所在的大学以环境设计世界著称,创新出了名的,可中国学生来学了有用吗?值吗?我自己都不敢回答。中国企业宁愿搞山寨版也不愿投资创新,不能怪应试方式。

教授:恶果八:造就了发展畸形的学生群体。 我们得承认应试教育培养了一部分精英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在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了水,其实这也很正常,但可悲的是,掉下水的偏偏没学过游泳,于是水中再学,浪费了自己、耗费了家庭,减缓了个人的发展。即便那些走过独木桥的学生,也有的在挤独木桥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畸形,对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小兵 淘汰是教育的常态,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这些一批批被淘汰的人们,能人尽其才就好,不必老是争当某某名人。许多美国学生问我如何进入华尔街金融机构,我说靠你把别人击败,很残酷,但我说了实话。如果我说“你不妨读个高学位就可以了”,那才是骗人。我有个学生嘴很笨,但却是个很有成就的幼儿园校长,因为她深得孩子们爱戴,这就是个人才。只要你想通了这点,认清自我定位,你就成功了。有个网友是大夫,养起细菌来了,这很好,人就得学会知足。

教授:恶果九:造就了心理变态的教师。 应试教育对教师造成的最严重伤害是心理,都说分、分,学生的小命根,其实现在的分、分,也是教师的命根,有的地方明确规定,谁的学生平均分低谁下岗。于是,教师在生存面前心理发生变态,做出许多违背教师正常心理的事情,比如考试时告诉学生要发扬雷锋精神,有的甚至想尽办法窃题、把学习不好的学生赶走,这难道不是教师心理的变态吗?

小兵:这并不奇怪,美国大学每年都在争排行榜名次,分数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排名高了就有能力加学费,加奖学金,择优录取,淘汰烂学生。这是自然规律,谁不想提升自己?做为学生,不要被逼上绝路,要冲上去,上不去了就另找高枝。迪斯尼公司每年固定淘汰百分之十的画工,定死的比例,没错也得走人,否则新血进不来。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同时学会保护自尊自信,这也是培养出来的。

教授:恶果十:造就了我国技能人才紧缺、理论人才过剩的不良人力格局。 现在我国技能人才紧缺,影响到经济的质量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就是推崇宣扬孩子要上学、上大学、找好工作、坐办公室、当大官、做某某家,很少说上学可以学技术、长能力、踏踏实实谋生。在这样的教育大气候下,当然很少有人学习专业技术、向技能性人才发展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只会系统地盘点人类已知的知识而没有创造力,导致我国每年要花大笔外汇进口人家的淘汰产品和技术(如:有毒保鲜膜)。现在部分地区出现的大学生回技校再造现象,实在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很好讽刺。

小兵:这个讲法太简单化了,我国并不缺可朔人才,但缺少好的再造性培训机制。中国企业跳槽比例高,企业都不肯花钱培训,宁愿挖别人的人才,恶性竞争。美国大学会按照人才需要专项培养,又快有好,但到了中国便成了专项造“假”培训,坑骗国家教育补助和学员学费,为什么?因为美国大学培养不出人才就砸牌子,中国大学却靠上级给项目捞钱,成不成才无所谓。美国就业压力大,每个人都想再造自己,不断提升,否则被淘汰,中国人也想学习提高,但很少有效再造渠道,太多资源都被山寨版教育白占了,这不单单是应试教育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