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亮艾灸:种子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32:55

种子的故事

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心理治疗创始人。德国著名精神科专家,心理医疗医师,现任德国威斯巴登心理治疗研究院主任。

一粒种子发芽了,它原本饱满的身躯变得干瘪,而让幼小的胚芽长成大树。表面上看,这粒种子毁灭了,可是被牺牲掉的种子却继续活在树的身上,活在树的枝桠、花朵和果实上。

严厉地对待“懒人”,可能因为视角太狭隘

积极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德国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博士很喜欢用“种子的故事”向他的病人传达这样一种“积极”的观念,即:任何问题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只要你的视角足够全面,就能从困顿中看出希望。

这里“积极”(positive)的概念源于拉丁文的positum,原意是“实际存在的”,“原本的”,“给定的”。简单地说,就是看到事情的全貌,好的、坏的、正面的、负面的,全部。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事情并不像种子发芽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尽管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其实十分片面,我们自己却常常坚信无懈可击。结果只能是无可避免地困在问题之中,看不见改变的可能。

比如,一位因为严重头疼而接受治疗的母亲。她坚持认为“勤劳”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是绝对的好;因此,她无法接受自己上小学的儿子竟然不知进取,甘愿做一个“可耻的懒惰者”!经过各种努力无效的她,最终陷入无能为力的僵局。

而佩博士针对她的第一步治疗,就是帮助她认识到: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绝对糟糕。实际上,勤劳同时也意味着“为了达到目的,保持较长时间,让人疲劳的行为方式”,而懒惰却体现了“在成就要求面前懂得知难而退”的另一种能力。勤劳者总是十分严厉地对待“懒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视角太过狭隘。

追求的目标常常只是我们需要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总是固执地坚持,类似勤奋、守时、高效这样的特质就是百分百的正确,以至于理所应当地忽视了它们可能的危害?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常常不够全面,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太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加选择地吸收了家长和老师等教育者传达的观念,努力追求那些好像全社会都在追求的东西。

然而,这些追求的目标常常只是我们需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佩博士在他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相同的情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心理感受。比如说,在东方,卧病在床的病人通常是众人关注的中心,如果他的亲戚朋友不来探望,他就会感到被忽视和淡忘;但在西方,如果有人生病,他/她更喜欢一个人清清静静地呆在自己家里,太多的探望是一种带有压力的社会监督。

再比如,由于西方社会更强调追求成就,而东方社会更看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所以,欧美人的抑郁症主要是因为缺乏交往,温暖和关爱,而东方人抑郁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人们对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关系感到不堪重负。

平衡生活的四边形

对比东西方的文化和传统,佩博士发现:尽管每一个个人的问题千差万别,但作为一个整体,人们都需要平衡地关注自身生活的4个主要领域,即身体、成就、人际和精神生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会尽量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地分配到各个领域,而不是顾此失彼。

这就是积极心理治疗的整体性概念。如果一个人不能保持自己的4个生活领域处于均势,过分关注发展某一个领域,或是过分忽视某一个领域,失衡的生活就会制造出各种心理冲突,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也会出现紊乱,甚至疾病。

佩博士经常要求他的求助者画出一个二维坐标图,在4个方向上分别标出身体、成就、人际和精神生活4个指标,再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计算出自己在各个领域上花费的精神和心力能够换算成100分中的多少分,然后标在坐标轴上连成一个四边形。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画出的四边形,应该是一个饱满的理想正菱形。

  身心问题的出现,提示我们需要做出调整

  在失衡的四边形中,最常见的是“工作狂型”,即:除了成就坐标上拉出一个长长的尖角之外,其他3个坐标上的得分都少得可怜。通常,这类平衡图的作者并不是不愿意“去干点别的”,而是不知道除了“努力工作”和“成就”之外,还有什么能让自己幸福。

  上文中那个勤劳的母亲就是这样。在她12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一夜之间,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大半压到了她这个长女身上。而当时她所面对最急迫的问题,就是钱,她只有勤奋工作挣回足够的钱才能让家人幸福。遗憾的是,她却因此在成长中只学会了“努力工作”,而现在她的头疼和儿子的不听话,都是因为她忽视了对生活中其他领域的关注。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生活出现了问题,也不应该简单追求将“不好的的东西”生硬地从身上剥离、铲除,而是要通过露出水面的问题,看出自己整体生活的失衡所在,从而找到调整体方向和途径。(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