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九贴时间: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教师用书 第八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8:56
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重点

  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本课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及原因;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双方在全球对峙局面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战后美苏双方长期对峙争夺的根源,并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战后美、苏之间的对抗和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的深刻影响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

  本课引言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引出了本课重要内容──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序幕的拉开,通过意识形态上的进攻表明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态度。建议教师通过引言内容提出问题,如“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从而导出本课的重要问题──战后美苏关系的转变及其根源。

  本课主要讲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确立后,双方采取的对抗政策、措施,以及进行长期争夺的主要表现。

  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它们各自操控下势力集团不断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日益确立了以欧洲为重点,涉及亚洲、美洲的全球性的严重对峙局面,给整个国际关系带来长期深刻的影响。

  “从盟友到对手”一目主要叙述了以雅尔塔体系为框架的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形成这一格局的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遏制战略的具体政策──“冷战”政策的出台。

  其一为“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从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双方国家实力的抗衡以及联盟基础的消失等角度进行了概述。

  建议教师在此能够补充以下材料并设计相关探究问题:第一,说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目标各异,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的相关历史材料,这是理解双方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敌人的重要依据;第二,提供美国战后作为头号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的经济、军事材料,以及苏联作为军事强国的材料,使学生认识两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态势。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材料及教师的层层设问,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与苏联对抗的本质原因在于企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但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到苏联这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军事实力上的劲敌,所以必然对苏联采取强硬的遏制政策。在分析美苏战后存在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问题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回放”中关于斯大林回应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答记者问内容。由此可以反观苏联方面在两种政治势力的冲突中采取的态度,说明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调和的。

  其二简述了“冷战”政策的出台。其指导思想是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在政策行动上则具体表现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演说所形成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政策纲领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美苏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所导致的国家利益上的激烈冲突和不可避免的争夺。

  在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介绍一位当时美国政界的重要人物──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中强烈而明确地提出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正是因为凯南的“遏制”理论,才有了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针对希腊、土耳其问题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的演说。杜鲁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饰美国全球扩张的企图。

  其三概括了“冷战”一词的内涵,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美苏‘冷战’”一目主要叙述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苏联为对抗美国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在此问题的分析中可以运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原理,即提供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政治动荡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的原因──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目的首要应认清是为了援助欧洲恢复凋敝的工农业境况,因为在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几年中,美国无偿赠予款项达90%之多,只有10%是作为有偿贷款。当然,美国此种做法的目的也包含在经济上加强对西欧控制。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目的首要应认清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关注,即美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在政治上稳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欲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此外,美国的目的更有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的意图。这个目的虽没有实现,但却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为抗衡美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采取了经济对抗措施,建立了经互会,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方面的军事抗衡措施则是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依然是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对立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更加富有军事对抗性,不惜将两大阵营的矛盾对立升级为战争状态。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一目首先概括了美、苏两极格局下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共存的状态,然后简要叙述了二战以后至六七十年代双方“冷战”对峙的主要情况。

  从形成对峙冲突的地区上看,涉及到欧洲、亚洲、美洲等主要战略地区;从对峙的情况和对抗的程度上看,可以表现为政治冲突和军事冲突两种主要形式。

  就对峙地区而言: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苏联进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围圈上;美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欧洲地区主要简述了德国问题,体现为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墙的修建、德国的分裂。亚洲地区主要讲述了朝鲜半岛(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和越南(越南战争)两个地区的对峙与冲突。美洲地区重点讲述了美苏直接武力对抗的高潮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就对峙情况和对抗程度而言:双方在欧洲地区的对峙主要采取了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在亚洲的对峙则表现为从政治对峙上升到非直接性的武装较量,在美洲地区更直接发生武装对抗下的摩擦。

  政治对峙主要讲述了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民族分裂──在原德国领土及朝鲜半岛上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德),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讲述政治对峙表现时建议教师:特别针对“冷战”对峙的重点地区──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发生的危机,利用教材提供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补充搜集相关历史图片,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之充分感受“冷战”带给普通百姓的国家分裂和骨肉分离的结果。

  军事对抗的激化主要讲述了亚洲地区的两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洲古巴地区的军事冲突──古巴导弹危机。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建议教师:①明晰两类不同程度的军事对抗──爆发战争和武装对抗。②在讲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问题时,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拓展和深化学生对本课核心──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峙的认识。教师可提出问题“我们把这两个事件称为全面‘冷战’状态下发生的局部‘热战’。为什么会出现‘热战’?这两场‘热战’为什么发生在亚洲地区?这与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又有哪些联系?”等。③关于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建议教师:第一,适当补充古巴导弹危机产生的背景──1959年1月,古巴革命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胜利,建立了共和国。这使美国感到严重威胁。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组织流亡分子入侵古巴,但仅48小时即告失败,而古巴也随即请求苏联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1962年8月和10月,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接连拍摄到苏联修建的导弹发射场照片,于是危机发生。第二,通过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学生充分再现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境,以便学生充分感受危机之中核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以及危机解除的内在原因。第三,可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次军事对抗中美、苏双方都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军事恫吓手段威慑对方;此次危机终因苏联方面战略实力逊于美国被迫撤出而告结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双方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都运用了大量的外交手段相互攻击,最终没有给世界带来核战争的灾难,但是却让世界经历了一次异乎寻常的核恐惧,而这正是美、苏两国带给世界和平的威胁;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既能看到大国面对重大危机时应有的冷静与审时度势,又深深感受到大国控制世界可能带来的世界局势的瞬息万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认识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既可以利用单元引言后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历程导入本课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分析、提问本课引言中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内容进行导入。(参见“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③利用导言中提到的美、苏以外的其他力量的发展(西欧、日本、中国等),请学生思考两极格局中主角与配角之间的关系存在怎样的可能性?在本课中可以开始寻找答案。

  本课导入还可采用材料分析方法导入。如将美国战后经济、军事、科技强大的相关数据和美国政界、军界人士对美国必将主宰世界的言论向学生出示,请学生分析这将带来怎样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形势?

  “从盟友到对手”一目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后国际关系的巨变,以及在此基础上因社会性质、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的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为达成世界霸主目的,制定了具体的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材料分析美、苏两国战后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立基础上才可能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对抗措施。此外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内涵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对苏联采取的遏制政策和具体的对峙方式,以便更好地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较量的整个过程和特点。

  “美苏‘冷战’”一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比较便于掌握,分别是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经济和军事措施,以及苏联为此采取的一一对应措施: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此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学生完成对双方经济、军事对抗措施的归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学思之窗”栏目精选的美苏各自阵营内部签订军事条约的内容和提出的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实质,以及这种军事对峙对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的长远影响。在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入当今国际时政的热点问题──北约东扩进程以及俄罗斯对此做法的抗议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当今的矛盾纠葛来源,以及长期军事对峙导致的“冷战”思维并未因“冷战”局面的结束而消除。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一目主要使学生能够明确掌握美苏双方在全球“冷战”对峙中的典型事件,并尽可能深刻地认识其中的典型事件所产生的现实和深远影响。此目教学中涉及多个重大历史事件,需要教师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教学目标和条件、自身的学养储备,精心选择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态价值观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材料,使学生认识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可能导致的大国操控下的民族国家的分裂和可能带来的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对于民族国家分裂可分析德国和朝鲜的分裂中体现出的大国政治下的残酷与无情,教学中可以补充柏林墙的拆除、朝韩离散亲人的团聚等相关资料,为学生自然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桥梁。对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讲述,教师可补充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材料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苏双方在处理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各种手段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类和平与世界前途的思考。

  教师可以在结束美苏双方“冷战”对峙情况的讲述后,可以“美、苏战后全球对峙状态面面观”为题请学生首先概括“美、苏双方在欧洲、美洲、亚洲的对峙中各表现出怎样的状态?这些不同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提问和分析中,请教师结合教材正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及“探究学习总结”中“学习延伸”栏目提供的材料,做如下把握:

  从政治对峙到军事较量,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停止在战争边缘。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用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只有在远东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直接出兵对苏联一方的势力开战,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因此,并未造成美苏对峙下的新的世界大战。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讲述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和数据: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师)请同学们从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战后初期美国状况和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

  (生)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而富有的国家,因此它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进而操纵整个世界。

  (师)如果是这样,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国际局势呢?

  (生一)美国可能成为世界霸主,操纵世界局势。

  (生二)美国的目标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而导致联合抗美的形势。

  (师)大家提出的两种可能的确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能否在分析一下材料中所提到的“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的主张可能会遇到障碍吗?

  (生)障碍是苏联。这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师)那么是否说明世界局势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可能性──美苏之间的对抗呢?如果可以说明这种可能性存在,那么我们就来看美苏两大政治力量到底是如何对抗的?

  案例二 关于“冷战”内涵的理解

  (师)能否就课文中的叙述说明“冷战”含义?

  (生)美苏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较量和对抗。

  (师)从这样的含义中能否分析出“冷战”发起者、目的、方式呢?

  (生一)美国发起。

  (生二)目的是进攻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生三)方式是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师)怎么理解“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呢?

  (生一)只要不是武力的对抗,没有诉诸战争就都是“冷战”。

  (生二)“冷战”必然相对于“热战”而言。只要是矛盾双方之一发动了战争就是“热战”。

  (师)大家能否从下面的材料中进一步分析一下所谓“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具体形式吗?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号文件摘录

  1.鼓励和促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于苏联的实体;

  2.鼓励和促使苏联的东欧卫星国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

  3.加强苏联势力范围以外国家的亲美倾向,增强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4.让美国公众充分了解并认识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他们支持美国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

  5.做好一定程度的军事准备,建立重要物资的储备,当战争一旦无法避免时,立即投入作战,并为全民动员打好基础。

  (生一)挑拨苏联国家内部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苏联与被领导力量的关系。

  (生二)以帮助加强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方式吸引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的国家,最大限度地削弱苏联。

  (生三)加强本国的思想宣传,提高国民的战争危险意识。

  (师)这些手段已经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对苏联的全方位遏制和防范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就意味着“冷战”不会涉及与战争有关的任何军事行为呢?

  (生)不一定。因为材料里特别提到美国应该做好军事准备,以防战争爆发。

  (师)这说明“冷战”并非与武装对抗无关,反而是要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甚至可能因不可调和的冲突而几乎点燃战火。所以,“冷战”所体现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极限是美、苏双方没有直接的战场较量而已。

  案例三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影响的分析

  (师)美苏双方两周的军事较量使得核大战一触即发。但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是,两周之后,莫斯科电台报道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当我们为之长出一口气之后,需要探究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信誓旦旦的赫鲁晓夫最终无可奈何地后退了呢?请看下面这组数字统计。

  [师出示美苏当年核力量的比较数字]

  (师)这一系列核力量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美苏两国核力量相差悬殊,苏联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

  (师)所以,在拥有1000多枚核弹头的美国面前,只有300枚核弹头的苏联只有屈辱地将导弹撤离古巴。

  (师)[出示表现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较量核力量的漫画]在大家感受中,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生)美苏两国领导人像是在进行一次赌博。

  (师)的确是这样。那么这次核赌博给美苏之间的关系和整个国际形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生一)美国会有胜利的喜悦,苏联会深感屈辱。

  (生二)苏联恐怕会因此全力发展核武器,这样两国核军备竞赛就会越演越烈。

  (师)请大家再来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每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巨大的抹掉对方(以及其他任何国家)的能力──因此而出现了很快被称之为“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生一)很有一种恐怖感。

  (生二)世界将会因为美苏两国拥有这样的核力量而处于可能随时发生的灾难境地。

  (师)大家的感受来自哪些文字表达呢?

  (生一)如此巨大的抹掉对方(以及其他任何国家)的能力。

  (生二)“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

  (师)“抹掉”、“确保摧毁”说明什么?

  (生)美苏两国具备毁灭对方的实力。

  (师)美苏两国的确具有主宰人类命运的能力。也正因为它们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所以才令人恐惧和担忧。整个世界就是在这样的担忧中走过一年又一年两国争夺的日子。但是,大家可否从另一个角度再来考虑一下,两国虽然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为什么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两极格局解体,双方始终都没有实施这样的彻底毁灭手段呢?

  (生)因为毁灭对方也就意味着可能招致自身的毁灭,乃至于整个人类的毁灭。无论多有实力也必须慎重从事。

  (师)从这样的事实中,我们又可以对美苏两极对峙做怎样的理解呢?

  (生一)其实从另一种角度看,正因为美苏两极的相互抗衡,谁都不敢轻易动武,所以,才没有爆发世界大战。

  (生二)所以可以说两极格局下的“冷战”也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和平。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解题关键:由北约和华约各自的摘录内容中寻找共同点,然后从这些共同点中分析出相同的内在性质。对于性质的认识则应该落实于“军事政治集团”。

  思路引领:材料中摘录的北约和华约内容是否有相同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北约”和“华约”的主要内容中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的情况,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这说明这两大集团都采取了相似的手段来应付对方可能给本集团带来的打击。又由于这两个集团内部都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操纵国,因此,“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为,两大阵营内部分别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他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首先明确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性的显著增强,然后分析这样的对抗对欧洲的安全局势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分析这种对抗没有形成大规模直接军事冲突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路引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使得双方在欧洲对峙的状态产生什么直接变化?可能造成怎样的直接后果?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抗衡情况来看,还可能有怎样的发展趋向?

  答案提示: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在欧洲直接形成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局面。这将对欧洲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同时双方在长期的对峙中为了加强自身的对抗力量将会使得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又会进一步加剧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的可能性。但由于实力基本均衡,而且,欧洲对于美苏两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区,因此任何一方都恐难轻易挑起直接的武装冲突,于是,欧洲局势也有保持一种“刺刀下的和平”的可能性。因此,从这样的意义来看,北约和华约对于本集团内部盟国的安全乃至于欧洲地区的安全都各自起到了集体防御的价值。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冷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解题关键:“冷战”概念抓住“非武力直接对抗的一切手段”作为核心内涵;“冷战”出现的原因则应注意两个层次──为什么要“战”?为什么选择“冷”的方式。关于“战”要综合分析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苏联各自的国家实力、意识形态对抗、各自的发展目标及其因此造成的利益冲突等。但选择非武力直接对抗的“冷”的原因则需要从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包括两国内部的民众都在祈望和平的因素上予以引导。

  思路引领: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否存在?为什么?为此会出现怎样的关系变化?双方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处理彼此的关系问题?为什么?

  答案提示:(略)

  学习延伸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评价“冷战”?

  解题关键:“理解”方面应从对世界和平造成的两方面客观作用上进行把握:威胁的同时也起到了保证的作用。“评价”方面则需要列举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威胁和平和保证和平的两种辩证观点。

  思路引领:美苏的长期“冷战”对世界和平带来的客观影响怎样?这种长期对峙的局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怎样的威胁?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却存在长期的非战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

  我们理解,俄国需要它西部边境的安全,以免再次遭受德国的侵略。我们欢迎它占有它在世界大国中有权占有的地位。我们特别欢迎的是,在俄国人民和大西洋两岸的我方人民之间保持经常不断的、频繁的和日益增多的接触。但是,我有责任把有关当前欧洲形势的某些事实摆在你面前。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

  土耳其和波斯〔伊朗〕都为莫斯科政府向它们提出的要求和对它们施加的压力而感到惊惶万分。驻在柏林的俄国人正试图通过对各左翼领导集团的袒护,在他们的德国占领区建立一个准共产党。去年6月战斗结束时,美国和英国军队按照先前的协议,从一条将近400英里宽的战线上西撤,在某些地方深达150英里。这样就让俄国人占领了西方民主国家所攻打下来的辽阔的土地。

  现在,如果苏联政府试图单独行动,在他们的地区建立一个亲共的德国,就将给英美两国占领区制造严重的苦难,授予了战败的德国人以在苏联和西方民主国家之间拍卖抬价的权力,这些都是事实。不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这肯定不是我们进行武装斗争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欧洲,也不是一个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条件的欧洲。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此外,它还有一个精巧的、涉及面广的组织机构,用以在外国发挥它的影响,这个机构具有惊人的灵活性和多种技能,管理它的人对于地下工作方法的经验和技巧大概是史无前例的。最后,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像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像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第511号

  问:你怎样估计丘吉尔先生最近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答: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难于合作。

  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

  答:无疑是的。实际上,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说什么只有讲德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丘吉尔先生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也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他硬说只有讲英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负有决定世界命运的使命……英国的种族理论使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得出这样的结论:讲英语的民族是惟一的最优秀的民族,应当统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

  挽救之道在于打破险恶的周期循环,恢复欧洲人民对他们国家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前途的信心……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否则希腊便会陷落,铁幕便会从东地中海伸展过来。如果希腊陷落了,土耳其将成为共产主义大海中的一个无法防守的前哨。同样地,如果土耳其送给了苏联,希腊的处境将十分危险。

  但是形势比这个还要复杂得多。波兰、罗马尼亚和东欧其他卫星国家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苏联占领而落入共产主义阵营。我们曾劝告苏联给予这些国家以政治上的自由,但是毫无效果;除非我们准备进行战争,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迫使他们放弃他们的控制。

  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英勇的斗争,来维护他们的自由与独立。

  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将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国的理想和传统要求我们去援助希腊和土耳其,要求我们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我们所冒的风险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不这样做,我们的安全以及任何自由国家的安全均会受到重大损害。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三联书店1974年版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立即终止。

  ……

  每一缔约国声明该国与任何其他缔约国或与任何第三国家间目前有效之国际协定,并不与本公约之规定相抵触,同时并保证决不缔结与本公约相抵触之任何国际协定。

  ──《北大西洋公约》

  缔约国各方同意建立它们的武装部队的联合司令部,统率根据缔约国各方协议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部队。该司令部将根据共同制定的原则进行工作。缔约国各方并将采取加强它们的防御能力的必要配合措施,以便保障它们的人民的和平劳动,保证它们的疆界和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并确保对可能的侵略的防御。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这是秘密地进行的,他们确实采取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来欺骗我们,他们计划在11月让全世界知道他们在离美国很近的地方设置这些导弹……如果赫鲁晓夫先生关心苏联人民的真正利益,希望他们有较高的生活水平,以保护他自己的安全,那么有好几千英里的陆地和海洋把它们隔开的美国和苏联──它们是两个都很富的国家,都有着精力很充沛的人民──就没有理由不能和平共处。

  ……

  在古巴事件中,苏联和美国第一次直接彼此面面相对,并有着美国和苏联动用武力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

  ──美国总统肯尼迪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广播讲话

  1965年3月2日下午,美国及其越南南方走狗的许多飞机,其中包括B-57型轰炸机,从第七舰队和越南南方的基地起飞,又袭击了广东省沿筝河一带的居民区和永灵西部地区。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再次遭到上述地方军队和人民给予的应有惩罚,九架飞机被击落,许多架飞机被击伤。

  ……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向世界舆论强烈控诉美帝国主义在1965年3月2日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采取的极其严重的战争行动和它们旨在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南方以外的阴谋,坚决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停止这种侵略行动。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就美国扩大侵越战争发表的声明》(1965年3月3日)

  自1973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24时起在越南全境实现停火。

  在同一时刻,美国将停止其驻于任何地方的陆、空、海军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一切军事活动,并结束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海域、港口及水道的布雷。本协定一俟生效,美国将对在越南北方海域、港口和水道中的一切水雷进行排除、使之永远失效或销毁。

  ……

  越南的统一将在越南北方和南方之间进行讨论和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在不受任何一方的压制或并吞以及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和平的方法逐步实现。统一的时间将由越南北方和南方商定。

  ──《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2.课文注释

  “冷战”

  相对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它具体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冷战结束。

  “冷战”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提出。1946年初,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演说稿中写道,美国处于“冷战方酣之中”。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发表了以《冷战》为题的论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随着美国经济在西欧的渗透,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1948年3月17日,在美国的授意下,英、法、荷、比、卢五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这是西欧国家建立的主要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1948年7月,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谈。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公布。北大西洋公约共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8月,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北约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美国通过北约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954年10月,联邦德国被批准加入北约组织,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1968年,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华约,1990年,民主德国正式退出华约。1991年2月,华约6个成员国(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一项议定书上签字,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的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磋商委员会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华沙条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和会议公报,至此华约正式解体。

  古巴导弹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是指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美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古巴革命胜利以后,美苏两国都想插手古巴事务,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胜利之初曾经访问过美国,但不久就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垄断资本家在古巴的利益受到影响。1961年,美国策划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入侵古巴,遭到惨败。但是,美国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密谋颠覆卡斯特罗政权。古巴同苏联接近,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趁机渗入。1962年7月,苏联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美国人大为恼怒。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武装封锁古巴,并宣称,如果苏联不立即撤走这些导弹,美国将不惜使用武力。同时,美国出动大批军舰,封锁古巴,强行检查前往古巴的舰船。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队和北约各国的军队也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与此同时,苏联、古巴和华约组织各国也都作好相应的准备,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起初,苏联外交官否认苏联在古巴装备了导弹。但是,不久,苏联又发表了强硬的声明,表示要继续对古巴提供军事援助,要对美国的威胁进行坚决回击。但是,苏联的实力毕竟不如美国,于是寻求妥协的办法。24日,苏联驶往古巴的船只开始返航。25日,美国在联合国展示了在古巴的苏联导弹和发射场的照片。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信,表示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以后也不再向古巴运送这种武器,但美国必须撤走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侵入古巴。次日,肯尼迪表示同意。于是,赫鲁晓夫下令从古巴撤走进攻性导弹。但是,古巴领导人宣布拒绝联合国派人前去核查。苏联对古巴施加压力,11月,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12月6日,苏联的“伊尔-86”轰炸机撤出古巴。古巴导弹危机最终结束。

  3.学术观点

  关于“冷战”的起源

  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又重新掀起一股空前的“冷战史学”热,出版了一批相关著作。

  ①美国史学界

  冷战前,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作出的“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战后苏联的行为是“矛盾”“防御”的,其能力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放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亚非拉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苏联向世界扩张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②中国史学界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认为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战争后期两国在波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逻辑延伸。战后美国实力雄厚,处处盛气凌人,成为“冷战”的发起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有争议的是如何评价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战后初期的对外政策也有错误,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

  “冷战”结束后,中国史学界对“冷战”起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解释: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认为,二战结束时,美国急需开展全球扩张。但受到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和广大亚非人民的反对,美苏同盟因此瓦解,“冷战”产生。

  ·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中认为美国为了限制苏联在中东欧的影响是导致“冷战”的主要原因。

  ·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摩擦和抗争,以及美苏不同战略之间的碰撞。除了以上三种解释外,也有学者强调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主动作用。认为英国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由于自身力量不足,为抵抗苏联的扩张努力,确保英帝国的利益和国家安全不受苏联的威胁,必须争取美国的全面合作。美国只是由于自身的需要于1947年加入“冷战”,并由于实力雄厚而取得了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也有学者强调了丘吉尔个人对冷战爆发所起的作用。

  关于“冷战”起源的理论有如下几种:

  填补权势真空论

  这种理论认为冷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欧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精疲力尽,有沦为权势真空的危险,而现实存在的东西方之间的冲突不容许有任何权势真空存在。

  安全困境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安全困境也是导致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翰·赫茨首先提出了“安全困境”概念。赫茨认为: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国家从相互怀疑和相互恐惧而来的不安全感迫使它们为寻找更多的安全而进行权力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决策者担心苏联的势力和影响会扩展到它传统安全利益范围之外,而苏联同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由恐惧和反恐惧、行动和反行动构成的恶性循环无疑是冷战形成并加剧的原因之一。

  均势论

  美国要制衡德国和苏联就必须同其中之一合作。而其结果必然是这个合作者占领东欧大部分,成为美英必须再予制衡的对象。英国为了维持其在欧洲的均势政策,西欧国家为了借助于外力抵制国内的革命浪潮和出于对身边出现的庞大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担心,倾向于借助美国的实力来抗衡苏联。这些都促成了冷战的形成。

  权力说

  美苏在战后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是惟一有能力挑战对方的国家。为了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他们注定是天然的对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容忍对方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

  4.参考书目

  ①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

  ②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斯德等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④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重点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本课难点

  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当中的重要一极。对于两极格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极政治力量,本课中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日本)、两种国际联合的政治力量(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重要政治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持续。它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也日益受到其他各种逐步壮大起来的政治力量的挑战。对两极格局造成动摇的主要因素有:美苏长期的较量导致国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出现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日本等)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公平合理的国际权利日益加强团结,共同反对大国强权政治(不结盟运动)。至8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经远不像战后初期那样坚实。

  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欧洲走向联合,还是日本的经济崛起,乃至于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大国政治的联合斗争,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②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较强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而它们又都致力于经济实力的壮大,因此发展经济力量成为其共性特征。③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主要包括欧洲、日本迅速崛起的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与美国经济实力差距的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且走向联合,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本课引言主要说明了两极格局之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情况,包括联合的原因──“冷战”之下西欧国家认识到联合方能保障欧洲的安全和发展;关键性障碍──法德的历史积怨;解决方式──法德煤钢联营。

  “走向联合的欧洲”一目,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之下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以及西欧摆脱美国操控,形成独立国际政治力量的情况。在此目中,需要明确如下问题:

  关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背景:教材对此简单概述了两点:①二战后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因此需要联合起来,加强总体力量;②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力得到增强,从而有能力将联合意图付诸于实践。当然,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认识,教师可以做一定的拓展分析,例如,可以从思想源流、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近、现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等,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于无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关于西欧国家实现一体化的过程:

  在西欧国家一体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即是如何化解久已积怨的法德矛盾。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欧洲的联合即是空谈。对此,欧洲富有使命感的政治家提出了非常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煤钢联营计划”。这种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一处的煤钢联营的方式,使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建立在共同经济利益基础上的联合正与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相契合。在此,建议教师结合本课引言部分的相关内容,从而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关键性步骤。而此后建立的欧洲煤钢联营开创了欧洲联合的先河,促进了各成员国资本的相互渗透,紧密了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欧洲进一步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两极格局之下最终建立起来的欧洲共同体成为组织机制完整,拥有立法权(部长理事会)、行政权(执行委员会)、仲裁和监督机构(欧洲法院和议会)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具体进程:①1951年4月,法、西德、意、荷、比、卢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②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③1957年3月,六国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④1958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⑤1965年4月,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合并三个共同体机构,统称欧洲共同体;⑥1967年7月,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在讲述此过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资料回放”栏目提供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请学生分析共同体目标中体现出的联合走向。

  关于西欧国家联合的国际影响:主要体现在西欧国家联合成为一个政治集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的作用上。在此,教材“历史纵横”栏目中特别提供了法国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率先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一系列举措。此处建议教师,请学生首先提取相关事件,然后分析和概括法国对抗美国操控的作为都涉及到哪些领域,从而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两极格局下美国与其阵营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两极格局本身的冲击力度。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二战后日本逐步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在恢复和发展基础上提出的谋求政治的目标。

  在日本的战后恢复与发展方面,主要涉及到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惩办和民主改革,美国对日政策因“冷战”需要而发生的改变,日本政府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目标的问题上,教材主要说明了这一目标提出的前提条件,并在[学思之窗]栏目提供了日本政府力争政治大国地位的要求的相关资料。

  在日本国力逐步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过程问题上,需要从外部和自身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从外因来看,最重要的外界推动力来自于美国。而美国依据自身主要目的的变化,也在不同时期调整着对日政策。

  第一,战后初期,美国占领下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宪法,确立民主体制,推进政治民主化;进行农地改革,清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散财阀,限制过度垄断;进行劳动改革,一定程度上承认工人拥有的民主权利,调整劳资矛盾,等等。这些改革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在对日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也实施了对日本经济的惩办和对军国主义战犯的惩办,这些措施,彻底清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另一方面使日本快速转向,迈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行列:新宪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天皇主权”论,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为日本战后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民主化改变了日本固有的政治观念,对战后日本复兴的作用无法估量,使日本认识到再度崛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迅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一系列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为日本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革,日本经济的竞争性大大加强,推动了技术革命和设备投资,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第二,“冷战”开始之后,由于对峙苏联的需要,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由经济制裁转为经济扶持和战争时期的军需品生产基地。例如,1947年5月8日,在杜鲁门的授意下,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演说时指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欧洲与亚洲那两个最大工厂──德国和日本的重建。”除了美国方面对日本的扶持之外,局部地区的热战也使得西方国家大力加强军备建设,这就进一步为日本扩大世界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内因来看,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忧患意识,战后人们普遍怀有尽快使日本摆脱战败落后状态、赶上先进国家的强烈愿望。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积极干预经济活动,把迅速提高国家实力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制定出合乎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政府投资、力行出口贸易、教育立国等等。

  日本政府整体规划和预测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具体领域和部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此外,日本从西方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政府基于自然资源匮乏,必须扩大海外市场的客观现实,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政策,产业政策由以国内为中心转向以国际通商为中心。战后日本的教育迅速发展,继明治维新之后,政府一贯非常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战后,日本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高中升学率达到90%,大学升学率达到32%。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在美国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之后,多届政府都利用美军所谓军事保护,奉行“富国轻兵”路线,即在和平宪法的名义下,把本国军费开支压缩至国民生产总值1%以内的水平上,以便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来。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国力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领域内,日本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使得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近代化道路后,在世界体系中完成了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这就使得日本开始了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努力。

  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目标的问题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加,使其具备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物质基础。历届政府都在为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懈努力。20世纪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提出了“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其核心思想是克服战败国心态,培养国民的大国意识,提高日本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冷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也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了有利因素。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主要目标是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更多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具体表现为:第一,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第二,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第三,成为新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通过联合国来维护日本自身的利益。为此,日本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力求加强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目前日本所拥有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看,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政治大国,而在于成为政治大国之后的日本如何发展,是继续原有的和平道路还是推行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以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目的和在国际舞台发挥的作用及对世界格局发展的影响。此外,还简单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并说明了中国与第三世界的良好合作。

  从兴起的背景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苏两极争夺“中间地带”活动的加剧,在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国家中激发了日益强烈的非集团化倾向。一些原亚非会议的发起者和积极参与者开始酝酿发起“不结盟运动”。1956年7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并发表《布里俄尼声明》,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集团政策,走不结盟的道路,维护独立主权和世界和平。这一主张得到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理恩克鲁玛的响应和支持。于是,这些领导人开始筹划组织不结盟运动会议,并确定出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项条件──①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②支持民族解放运动;③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④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⑤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

  从兴起的标志、活动方式来看,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是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有25个国家参加的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作为非集团性的国际运动,不结盟运动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和外长会议(从1970年起每3年召开一次),每届会议的东道国担任会议主席,同时也是本届运动的主席,任期至下届会议。1973年,该运动又设立由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与这种活动方式相一致,不结盟运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每届会议通过的宣言、声明等文件所表达的共同立场上。

  从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来看,是试图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性力量之间形成第三种非集团性的国际政治力量,以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并通过集体的努力制衡两极,在两极格局中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

  从1961年到1998年,不结盟运动共举行了12届首脑会议,在37年的进程中,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不断增加,从首届会议的25国发展到第十二届会议的113国。

  从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来看,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不结盟运动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抑制了集团政治,缓冲了两极对抗,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结盟运动旗帜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的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壮大与两个阵营的分化作为同一个历史过程一起改变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此外,不结盟运动还致力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对于改革国际经济的体制弊端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引入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近年来欧洲地区和日本的一些时政问题,如“欧盟成立”、“日本入常”等,说明本课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一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日趋成熟,两极格局之下实施联合的途径,初步实现联合的历程,以及联合对自身及世界局势发展的影响。在此目教学中,特别建议教师重点讲解欧洲实现初步联合的关键性步骤──法德两国和解世仇的途径及其重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请学生分析此种化解矛盾的途径对人类自身未来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启示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法德和解的历史材料,包括当时的时事新闻报导、照片等等。在讲述欧洲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时,建议教师充分使用教材“资料回放”栏目所提供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有关内容。在分析内容时需要重点强调“共同”“接近”“和谐”“均衡”“稳定”“密切”等一系列词汇使用的本质涵义,由此说明条约所体现的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的联合程度──从经济同一到政治统一的欧洲的形成。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一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日本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及由此导致的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目标的提出。

  在讲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时,需要为学生梳理清晰其条件和表现。对于外在条件,建议教师特别需要分析美国对日政策的前后变化非但没有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反而大大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对于内在条件则需要明确主要源于日本政府所制订的适合国情的发展政策。

  教师在分析了上述问题之后,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的视角──日本的发展途径对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否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本目教材的文字表述上虽然将重点放在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子目标题却关注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问题。这说明重讲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为其政治目标的提出提供客观条件。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重点分析和讲解有关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具体问题。而且,教材[学思之窗]栏目的思考问题中也特别提出“联系近年来日本仔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对材料的理解。所以,特别希望教师在此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当今日本在国际舞台的主要作为,以便学生更好理解日本的政治大国目标。在讲解中可参照如下思路,从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角度适当补充有关内容。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确立、推行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该战略是日本在对战后“经济立国”总体战略进行修正基础上形成的,而“经济立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冷战格局,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其结果是使日本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但却始终是一个政治小国,因此也被国际社会讽刺为经济巨人、政治侏儒。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为改变这种不佳形象和国际地位进行了新的战略探索,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日本在外交战略上积极推行“大国外交”、“亚洲外交”以参与国际性、地区性事务;在军事上,不断增加军费和扩充军备(1996年军费达到510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军费大国。现在日本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己赶上或超过了美国),转变防卫战略,即从“专守防卫”向本土以外的海外歼敌战略转变,以实现冷战后插手国际间、地区间安全事务,向世界军事大国迈进的实质性战略步骤;在经济上,对内推进经济改革,实施“科技立国”战略,加大对高科技的开发投入。对外调整亚太经济战略,将东亚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贸易、直接投资、经济援助等手段,对东亚各国进行渗透;在文化上,注重文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作用、积极向世界输出“日本文化”。至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行动将对国际局势,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则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日本政局今后何去何从,是继续走以往的经济立国之路,通过“经济援助”外交发挥影响,还是继续推进政治大国之路,抑或走军事立国之路,这最终将取决于日本国民的选择;日本扩充军备,向海外派兵,并在国内大力呼吁修改战后制订的和平宪法,这些都引起世界,尤其是亚洲邻国的关注和反对,因此,修宪和扩军并不能给日本带来和平,只有走睦邻友好、和平发展之路,增进与邻国的政治互信,才能保证持久稳定的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一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该运动兴起的原因、标志、主要目的和作用等问题。在此目教学中,建议教师重点分析不结盟运动在美苏两极格局中起到的抑制和冲击作用,以及在独立自主地发展第三世界国家自身实力方面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欧盟的建立

  (师)请大家看下面两段材料: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和矛盾。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

  法德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

  (师)这两段材料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什么呢?

  (生)欧洲的联合。

  (师)雨果的理想令人感动,并且明确了欧洲各国走向联合的特点。大家能否分析出这是一种怎样的联合状态吗?

  (生)联合并非取消原有的国家,而是保有每个国家自己的特点,只是在各国之上建立一个更高级的统一机构。

  (师)除了保证原有国家的独立特性之外,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怎样?

  (生)友爱、团结。

  (师)所以,看来雨果已经用他那文学大师的激情为欧洲描画出美好的未来,但在近代,对于各国彼此心怀较量之心的欧洲来说,这样的蓝图却只能是遥遥无期的奢望。

  (师)第二段材料则是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洗礼,浴火重生后的欧洲政治家提出的联合设想。并且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联合的前提,是什么呢?

  (生)消除法国和德国几百年的敌对和矛盾。

  (师)对此怎么理解呢?

  (生)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师)这足以使法德之间结下世代仇怨。但其实比这几场战争的数量更为惊人的是从814年至1945年的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其中大仗23次,这意味着平均每50年打一仗。那么如此深重的纠葛和积怨已像顽石一样,如果不能彻底搬开这样一块巨石,欧洲各国联合的脚步就永远无法轻松向前。那么选择怎样的方式化解深仇就变成重中之重的任务,而从结果来看,法德之间不但做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甚至能够从此同心协力、手挽手走向未来。是怎样的绝妙策略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水平呢?非常简单,以血脉相连的经济一体完成法德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目的,这就是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法德煤钢联营这一著名的“舒曼计划”──将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开采与钢铁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可能再发动对对方的战争,否则就等于自杀。当这样一块巨石被彻底敲碎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大步向前。

  [出示欧洲一体化进程时间表、欧盟盟旗]

  (师)截至2004年1月,欧盟25个成员国,4.56亿人口。从这样一个盟国数量的变化上,大家可以看到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

  (生)走向统一。

  (师)这在欧盟统一的货币上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出示欧盟货币及其设计者、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A·蒙代尔图片]

  (师)欧元的一面是门、一面是桥。这说明什么寓意呢?

  (生)门是敞开的,桥是连通的。

  (师)大家恐怕也了解欧盟的盟歌吧?

  (生)《欢乐颂》

  (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盟歌,恰恰反映了每个成员国对这样一个统一欧洲怀有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愿望。那么每一个成员国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是否拥有自己的独立特性呢?

  (生)从现有的情况看,欧盟并非消除每个成员国的个性。

  (师)因此,说明欧盟的确是在践行自己的铭言──多元一体。而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统一的欧洲将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拥有什么样的位置呢?

  (生)力量强大,不可小视,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关于日本谋求世界大国的愿望

  (师)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近年来的国际关系出现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频繁的互动与变化。其中,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亚洲第一”自居的日本越来越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下面这段材料摘自日本著名国际问题学者的论述,让我们借此分析一下日本的国家心态。

  我们邻近东洋却不是东洋,我们飞离西洋却不是西洋。但是,这给日本带来烦恼的同时又给日本提供了在世界政治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限制军事力量采取妥当的防卫政策。也许日本是一个资源少、人口过剩的国家,但是同时它却具有“通商国民”这一巨大的优势。今后是一个开发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也许日本已经没有多少可开发的国土,但是我们可以开发的领域是广阔的海洋。我们的强大不体现在一个宏大的计划,而在于使小计划的集合变成可能的无限的适应力,以及能够生成冒险精神的活力。在这些意义上说,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而且,发掘海洋国家这种伟大的能力,靠的是能够把“冒险”和“慎重”、“非英雄主义”和“英雄主义”结合起来的政治技巧,以及需要“慎重”但同时又不以“慎重”为结局的广阔视野。我把它称为地平线,那里有日本的未来。

  ──日本著名国际政治学者高坂正尧

  《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

  (师)日本的政治学家为什么认为日本“邻近东洋却不是东洋,我们飞离西洋却不是西洋”?

  (生)日本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太平洋地区,但是其国家实力已经发展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同处一流水平的地位,因此将自己视为西方国家。

  (师)大家怎样看待日本的这种国家心态呢?

  (生一)日本比较蔑视亚洲国家。

  (生二)日本没有找准自己国家应有的位置。

  (师)这个“位置”的含义是地理位置吗?

  (生二)不是,其实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心态有问题。它不能够客观地面对自己国家处于亚洲的客观事实,一心想要进入西方国家的圈子中去。多少有一种媚洋的嫌疑。

  (师)同学们的确已经感受到当代日本所存在的国家心态问题,对亚洲而言,日本缺乏对等的心态,对西方国家而言,则一心要凭借现有的国家实力与它们一争高下。那么阅读了这段论述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总体感觉?

  (生)当代日本急切希望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师)日本政治学家把这种政治大国定义为怎样的国家?

  (生)海洋国家。

  (师)为了实现这一海洋国家的目标,需要日本具备怎样条件?

  (生)政治技巧和广阔视野。

  (师)在其政治技巧和视野中提出了日本应该采取的一些态度,我们会感觉这些提法似乎是矛盾的,是吗?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对,“冒险”与“慎重”,“非英雄主义”与“英雄主义”。

  (师)这说明日本在实现其海洋国家的策略上有一种小心谨慎下的勇往直前特征。因此在其视野上才提出日本要谨慎地实现大胆的目标。对于日本来说,将自己视为“海洋国家”是需要一种面向世界、气概宏大、进取参与的积极、健康的国家心态的,大家从这样的论述中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生)没有,反而感觉不是一种健康进取,而是潜在有一种扩张的意识。

  (师)我们从这种日本国家未来走向的展望中的确能够感受到面向世界和积极进取,但是宏大气概似乎没有反映出来,反而隐隐感觉到一种狭隘心态。因此,在争取世界大国地位的过程中,日本的国民素质和政治家的智慧都还需要不断接受挑战。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解题关键:解析中曾根康弘所言的本质目的,并依据此目的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诸多行为。

  思路引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此问题时,应注意本题的提问思路是先联系现实问题,在以此对照中曾根的言论,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相对而言,更加便捷的方式是首先解析中曾根言论的内涵,得出“日本正确政治大国”的目的,然后据此联系当今现实问题,以进一步说明中曾根所言的实质。在具体分析资料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条件──世界经济大国”、“方法──增大发言权”、“目的──政治大国地位”。

  答案提示:鉴于“思路引领”中的详细分析,故仅提示有关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诸多表现,具体认识简略。

  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内政方面:日本国内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的浪潮。

  军事方面: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03年,利用朝鲜半岛核问题通过“有事三法案”,规定在发生可预测的对日本的武力攻击事态时,首相可不经内阁会议而直接下令调动自卫队、警察和地方政府力量,采取“先发制人”的战争手段,自卫队由“防御型”转向“进攻型”;2003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这是日本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外地区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日本开始跨入“从依靠别国建立世界秩序”,到向“虽有风险,也要参与维护世界秩序”阶段;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日本内阁会议还决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使日本自卫队攻防兼备,并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大大地提高自卫队武器装备的攻击能性和远投能力。

  外交方面:日本与韩国因“竹岛”(韩国称为“独岛”)的主权问题关系恶化;日本与俄罗斯因北方四岛等的主权归属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前景暗淡;钓鱼岛问题困扰中日关系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由日本文部省审定,“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完成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亚洲邻国的极大愤慨。

  ②关于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

  2005年5月,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4国联盟向联合国成员国散发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增加包括以上4国在内的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根据有关规定,成为常任理事国,需得到191个会员国中的2/3多数票、5个常任理事国全部赞同票,然而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日本入常问题无果而终。日本新一届安倍政府表示仍然继续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

  日本的诸多外交政策与态度激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的反对: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亚洲人民感情;遗留化武问题;慰安妇问题;2006年,全球2012万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在怎样出现的?

  解题关键:此题关键需要理解和把握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新的政治力量,这些力量对两极格局的抵制和冲击作用怎样,由此体现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此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相互对抗之中的实力衰落也应作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条件之一。

  思路引领: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条件: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的政治力量有西欧、日本、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苏美实力的衰落。最终说明新兴力量对原有的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在彼此实力的消长之中,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

  答案提示: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④新中国建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两极格局之中,政治势力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学习延伸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尼克松这段话的认识。

  解题关键:此题考察综合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思路引领:学生应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世界的综合情况,以此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论,整理作答。

  答案提示:

  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

  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这样为其任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早在1946年9月19日,温斯顿·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所作的重要演说中,曾对致力于欧洲统一事业作了一个决定性的推动。

  ……

  欧洲国家政治联合的必要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统一欧洲的思想给了几百万人以希望,并使他们较为轻松地度过了战后岁月的重重困难。以欧洲为议题的会议、联合和宣言相互轮换出现。欧洲政治联合计划成为政治生活重新活跃的强大动力。

  ……

  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

  在实现规模宏大的欧洲政策中,许多困难顽固地挡住了道路。欧洲历史上的分裂太深,以致欧洲各国人民的合作在短时间内几乎不能自动实现。欧洲各国人民对他们过去的历史记忆犹新,因而也就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事实已经证明,一气呵成地实现一个庞大的、无所不包的、尽善尽美的欧洲合作和统一的计划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从在适当时期内确实有把握解决的具体问题上着手做起。

  ……

  欧洲一体化不应该是死板板的,它必须尽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弹性。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

  ──《阿登纳回忆录》

  欧洲煤钢联营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员国的一般经济下,根据第四条所规定的条件,由于共同市场的建立,对于各成员国中经济的扩张、就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

  联营必须做到逐步建立条件,通过这些条件确保在生产率最高的水平上,对于生产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同时仍维持就业的连续性并且避免在各成员国的经济中掀起根本性的和连续性的扰乱。

  ──《关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条约》

  舒曼计划是欧洲统一的开端。我把煤钢联营条约的签订看作是欧洲历史开始了新的一章。

  ……

  德国联邦议院和德国联邦政府自成立以来,就认为它们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反复主张建立一个欧洲共同体,并成立促其实现……

  ……

  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联邦政府毫不踟蹰地和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罗贝尔·舒曼要求“创造具体事实,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之间的旧日仇恨。”签订煤钢联营条约是沿着这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了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因此,煤钢联营条约的缔结,首先就庄严地和最终地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见的状态。

  煤钢联营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后的纠正,但其目的不应该仅限于此,它更应该起着解决包括整个欧洲在内的问题的核心作用。因此,一开始,除法国和德国外,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也都声明准备参加这项巨大的工作,这使我感到十分高兴。

  在草拟条约时,我们的意图不仅仅是想建立一个煤、铁和钢的联营,而且还想给未来欧洲国际制度可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榜样。我深信,一旦以煤钢联营做出了开端,一旦六个欧洲国家在这一条约中自愿地而不是被迫地将它们的一部分主权让给一个超国家的机构,那么就可以希望在其他方面做出同样的事情,而民族主义──欧洲的不治之症──必然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所有参加煤钢联营条约的签字国都同意,建立煤钢联营是走向欧洲联合的第一步。在农业和交通运输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计划……

  ──《阿登纳回忆录》(1945~1953)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前条所述的目标,按照本条约所规定的条件和时机,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4)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

  (5)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

  (6)建立一种保证在共同市场中竞争不受到破坏的制度;

  (7)应用某种程序使调整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和补救它们的支付平衡的失调成为可能;

  (8)在共同市场发挥作用的必要限度内,使各国各自的国内法律趋于一致;

  (9)建立一笔欧洲社会基金以便增进工人就业的机会,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0)设立欧洲投资银行,以便通过新资源的发掘而有利于共同体经济的发展;

  (11)使海外国家与领地同共同体取得联系,以便增加贸易并共同努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各成员国应采取所有一般的或特别的适当措施,以保证本条约或共同体各机构的文件所产生的义务得以执行。各成员国应促进完成共同体的目标。各成员国应避免采取可能妨碍完成本条约目标的任何措施。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为了迅速地实现国民总生产的倍增,并且通过雇佣的扩大,谋求实现完全的雇佣;因而,大幅度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准,是其必然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矫正在农业同非农业间、大企业同中小企业间、地域之间以及各所得阶层之间存在的生活上及所得上的差距作为任务,以期国民经济与国民生活的均衡发展。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今后十年以内以国民生产总值达26兆日元(以1958年度价格为准)为指标。为了实现这一指标,鉴于在计划执行的前期,技术革新的急速进展、丰富的劳动力的存在等支持增长的非常强有力因素的存在,通过适当的政策的运筹与广大国民的协力,最初三年从1960年的136000亿日元(1958年价格为13兆日元)达到每年平均9%的经济增长;在1963年预期实现176000日元(1960年度价格)。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帝国主义正在削弱。殖民帝国和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其它形式的外国压迫,正在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许多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平等的斗争中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样,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正在对国际关系的改善继续作出日益有效的贡献。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发展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农业现代化方面逐步达到我们的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生产水平…………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发展中国家人民有权自行选择和决定他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权……我们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当一律平等,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当由一、两个超级大国来垄断。我们支持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享有参与有关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一切决定的充分权利。

  ──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出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2.课文注释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抗衡的能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联合。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生效。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1965年4月,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生效,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时以各自的名义活动。1973年,爱尔兰、英国、丹麦正式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万隆会议以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新独立的国家面临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关系的现实。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新独立的决心摆脱大国的控制,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运动自此形成。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主张各国之间和平共处,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加入东西方军事集团。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也无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开各种会议,首脑会议为最重要的会议。从1961年到2003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先后举行了13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宣言或行动纲领,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截止2003年2月,不结盟运动有116个成员国,都为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大国左右世界局势的状况。

  3.学术观点

  ①关于20世纪后期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

  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年8月到1955年亚非会议之前。特点是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出现在亚洲。第二阶段,1955年亚非会议到1974年。特点是不结盟运动在此期间形成,广大新独立国家开始自觉联合反对霸权。第三阶段,1974年4月到20世纪末,特点是民族解放运动已经在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重视经济的发展,并争取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这期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②关于西欧一体化的动因

  西欧一体化最初政治意图比较明显,舒曼计划的政治意图大于经济目标,试图通过控制煤钢生产来促进法德和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外部压力也是西欧一体化的政治原因。但西欧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西欧国家具备类似的经济类型和较密切的经济联系,是西欧国家能够走向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战后美国对西欧一体化的态度变化。面对战后欧洲联合的这一新形势,美国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由不明确到明确支持的转变。从战争结束到1946年之前,由于美苏关系尚未完全破裂,美国不愿意公开支持西欧联合,以免引起苏联的过激反应。但是,随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美苏冷战的爆发,美国把支持欧洲联合视为遏制苏联的战略步骤,同时,也希望借助欧洲一体化来促进东欧的“解放”。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美国继续在总体上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出现了严重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也开始强调维护其经济利益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变得更加强调具体条件和具体情况了。

  4.参考资料目录

  ①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林甦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王斯德等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二十七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难点

  美国单极世界的大国强权思想对自身造成的恶果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解体后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影响,以及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方向问题。第一,原有国际格局的瓦解:美、苏为首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以及该格局解体后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第二,新的国际格局的逐步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标志着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四十余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两极格局的解体所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更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本课设计的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故更易引发学生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热点问题的新闻背景资料,如时政照片、纪录片、专题片等直观材料,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收集相关历史、现实资料,展开研究,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和时事问题的分析,以便多角度深刻理解两极格局解体的本质原因和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方力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应该做出的努力。

  本课引言概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情况和最为直接的影响。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戈尔巴乔夫将其原因归结为政治阻力太大,于是转向政治改革,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的“新思维”,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结果导致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党派林立、纷争不休的局面,国内潜伏的民族矛盾也开始爆发出来。

  此问题有如下教学建议:第一,教师可补充“苏共二十八大纲领性声明”作为探究性材料,分析其可能给共产党造成的影响以及从中反映出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和平演变”政策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思想影响。第二,特别收集有关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资料和提供经济援助的相关数据等,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的思想、经济的影响、瓦解作用。第三,收集有关苏联国内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历史材料,丰富学生对此原因的认识。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教材说明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共中央放弃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造成权力的严重削弱和危机的大爆发。教材以“历史纵横”栏目说明了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八一九”事件。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局势的混乱,其导火线是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由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对苏联开始瓦解的认可。事件结局所反映了其发起者无力应付事件发生后的国内外局势,最终使扭转事态发展趋势的努力归于失败。“八一九”事件的影响在于国家政权的根本性变化,苏联完全解体。

  此处建议教师:利用本课引言中关于苏联解体事件及其他一些反映当年苏联解体过程大事记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充分感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的情况及对整个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带来的巨大打击。

  第二,东欧剧变及其在波兰、民主德国的体现:

  东欧剧变的主要客观原因及剧变的实质:东欧剧变的主要客观原因来自于苏联自身因改革失利造成的社会混乱,导致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发生转变。具体表现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其“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此外,加之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技术和贸易援助,诱使和弹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通过这些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这些因素使得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激烈动荡,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

  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东欧剧变在波兰、民主德国的体现:波兰由调整经济措施而引发政治动荡,形成以瓦文萨为首的、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政治势力集团──团结工会,并最终通过政治改革造成社会制度的剧变。民主德国则因两极对峙造成的民族分裂引发政局动荡,并在政党政治的改革中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随之而来的是两德的统一。两德合并完成了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是德国人民的愿望和幸事,但这是以放弃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代价而完成的,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挫折。

  此处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并尽可能搜集其他相关历史图片、新闻报道资料、重要人物的代表性观点、各类数据统计等资料,扩充学生的了解范围,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波兰、民主德国局势的动荡和剧变的状况,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同时提高教材结论的说服力。

  “和平与动荡并存”一目,教材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和表现,因此主要体现了两极格局解体之后,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关于威胁世界和平,导致时局动荡的原因:

  第一,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新矛盾和新冲突。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峙一直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矛盾存在,而因此被长期掩盖和忽视的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在“冷战”结束之后显现成为国际热点冲突,特别是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民族问题成为世界上很多地区日益紧迫的问题。不断涌现的地区冲突和暴力事件一再表明,和平、公正地解决民族争端已不再是个别国家、个别民族自己的事,它是对日益走向成熟的国际社会的严峻考验。

  在此,教师可以列举诸如中东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因宗教、领土纷争导致的长期冲突及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宗教问题造成的地区争端;巴尔干半岛上原有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因内部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穆斯林等诸多民族长期存在的民族、宗教冲突,导致新独立的一系列民族国家内在的矛盾纠葛和为争夺领土而进行的战争等等,以此说明地区冲突已成为“冷战”后国际关注的热点矛盾。

  第二,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教材对此主要讲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南联盟内部的科索沃危机问题,实施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导致地区动荡局面更加严重。

  关于动荡局面的具体体现:

  第一,南联盟内部潜在的危机及北约为首的大国干预。

  对于南联盟内部矛盾引发的科索沃危机的认识:“冷战”结束之后,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势力开始抬头,民族矛盾激化。20世纪90年代初,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四个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也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易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教材所讲述的科索沃危机是指位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科索沃自治省内,占人口90%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而引发的塞族与阿族之间激烈的民族矛盾。在这场争斗之中,双方互不妥协,因此矛盾冲突日益升级,酿成流血事件,这为外部势力的强行干预提供了借口。

  对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认识:科索沃危机爆发后,在美国要求下,北约最终以此危机会造成大批难民和危及地区稳定制订了空中打击的行动方案,并称行动目的是迫使冲突双方实现停火,迫使南联盟执行联合国决议,保护难民重返家园等。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轰炸,是在并无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独自决定军事干预非成员国内政的事实,这是北约对现行国际政治安全格局和国际关系准则和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在分析上述地区动荡问题时,建议教师:可重点依托教材主要叙述的南联盟内部矛盾及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主要事实,从而将威胁和平,导致地区动荡的两类原因均涉及在内。

  第二,国际恐怖主义行动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的威胁。

  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它是非国家组织为取得某种国际政治目的,以他国平民、政府和武装人员为对象,以造成敌国的普遍社会恐惧为手段而采取的暴力行动。其特征体现为:采用高科技作为恐怖袭击的手段;通过对无辜民众的大规模袭击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充分利用当代的传媒技术使袭击的后果在人们心理上产生普遍的、巨大的震撼。当今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当今世界上,国际恐怖主义的触角已经伸向世界各地。其动机带有鲜明的政治性,主要目的是在消灭和摧毁行动目标的过程中制造公众恐慌和特定的恐怖气氛与政治压力,从而对政府和特定的社会团体形成压力和威慑,以便达到政治报复、破坏统治秩序或影响政府内外政策的目的。恐怖分子有着强烈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动力,其思想顽固,精神狂热,行为极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传统和舆论的约束,具有反人类的特点。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而且无辜民众成为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的目标。“冷战”结束以后,将美国当作袭击目标的恐怖活动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近年来美国遭到恐怖主义袭击的事件占世界此类事件的比重连年上升(1996年为25%,1997年为30%,1998年为35%)。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发动的“9·11”事件是有史以来针对美国的空前严重的恐怖袭击。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②关于“一超多强”局面的认识:

  第一,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们力图领导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美国布什总统的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第二,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对于美国单极世界的主张,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发展中国家深受旧国际格局之害,认为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是旧格局的翻版;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赞同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而美国自身正面临西欧、日本等国的激烈竞争,高科技领域的某些优势正在丧失,外贸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加之当代国际事务日益复杂,人类面临诸多公共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艾滋病、恐怖主义威胁等,这些问题单靠一个国家是解决不了的,而有待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因此,美国尽管实力强大,但借此建立单极格局,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其他国际力量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

  ③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第一,当今世界呈现出的多极力量:

  欧盟: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诞生的欧盟,由于其经济实力强大(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而成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因素,正力图以整体形象出现于国际舞台,与美国竞争。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提出了走向政治大国的对外战略。

  俄罗斯:目前仍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军工企业实力雄厚,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

  中国:中国近20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

  综上,世界多极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可以表现为欧盟的建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第二,对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多极化力量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在当前多极化的趋势下,一二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国相互制约,谈判和协商已成为大国解决问题和争端的主要手段。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原因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还存在治乱兴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变化之中;德国、日本两国的外交战略还需要较长的调整;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变化。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此处建议教师重视教材[学思之窗]栏目提供的关于欧盟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与美国的分歧,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多极化的表现,另一方面更要分析欧盟的对外政策给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另外,还建议教师积极发掘学生对当今国际时事政治发展变化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由学生搜集、分析、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热点问题,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拓展和加深学生对现实国际政治局势的洞察、分析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认识世界。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如播放有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音像资料;整合“冷战”后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件作为序幕,说明当今世界局势潜在的危机;以体现多极化政治力量并为学生熟悉的时事新闻作为时政话题,引入本课内容等等。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有关原因和情况,使学生明确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师必须点明东欧剧变的实质,使学生明确东欧剧变的“变”是指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讲述波兰剧变和德国统一时,教师可补充必要的音像资料,如“柏林墙”的拆毁等,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建议教师从两极格局的大背景出发,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要求来认识东欧和苏联的具体问题。(请参阅教学案例一)

  “和平与动荡并存”一目主要让学生了解“冷战”结束之后的世界局势出现一系列动荡不安的问题。这一方面由于原有的地区性矛盾日益凸现,另一方面也源于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在讲述地区性矛盾导致的冲突和危机时,建议教师可补充前南地区国家分裂后,新的民族国家之间为争夺领土于1992年至1995年进行的波黑战争的有关资料,如数据统计、战争图片、相关的新闻报道等等。在补充资料时,特别建议教师能够侧重于无辜民众陷于战争深渊的无奈和痛苦状况,借此传达民族和解、沟通、共存才能带来人类和谐发展的理念。例如,战争导致波黑430万人口中的近2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亿美元,工业产值下降95%。但是与这些显见的损失相比,战争在人们情感上造成的创伤更难医治,带来心理和灵魂的极大扭曲:一位外祖母是克罗地亚人的10岁女孩用刀给自己放血,以便使身体里流淌的1/4克罗地亚血统的血液被放掉,成为一个纯正的塞尔维亚人;一位父亲是克罗地亚人而母亲是塞尔维亚人的男孩问其母,自己身上哪一部分是属于她的,目的是要把这部分砍掉,使自己成为一个纯正的克罗地亚人。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令人心碎,也足以反映出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残酷的种族仇杀给人类自身种下的祸患。

  此外,在讲述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时,建议教师请学生搜集当年“9·11”事件的各类时事新闻资料或反映该事件的新闻纪录电影。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举办有关“恐怖主义与人类和平”、“美国化民主与恐怖主义”等专题讨论会,以加强学生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关注国际热点的意识,提升年轻一代对人类自身发展命运的责任意识。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目的重点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和发展方向。在此注意“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区别,“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解体后业已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状态,而多极化则是未来国际格局的走向。此目需要教师将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多个已经成为和可能发展成为政治格局中的一极的政治力量进行简单介绍,并具体分析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在当前多极化的趋势下,一二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国相互制约,谈判和协商已成为大国解决问题和争端的主要手段。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既可侧重分析两极格局解体情况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增强学生振兴国家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通过分析欧盟、日本、俄罗斯地位的提高及对世界和平可能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当今世界形势的眼光和敏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诸如:“超强美国的启示”“欧洲一体化的启示”“日本崛起的启示”“国家实力与国际形象之间关系的启示”等等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超霸意味着自我削弱;彼此沟通、和解,正视现实,虚心吸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才是自身国力增强的发展之道;国与国的关系应以国际公理为基准,以理解和包容作为处理彼此矛盾的国家心态,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人类和谐共生的家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问题

  方式一:开设专题讨论课:“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单极格局还是多极世界?

  目的:“多极化”是我国对“冷战”解体后世界发展趋势的总体估计。但同时,国际关系中也表现出某种美国所期望的单级格局的特点。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既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占有史料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程序和方式:可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形式,也可以采用辩论会模式,事先均须准备全面而充分的材料,应包括: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走向的分析;“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状况;美国战后霸权的兴衰过程;国际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制约因素等等。

  结果:无论是讨论或辩论,均可不强求得到某一标准答案,学生的准备及讨论过程须符合以上要求,教师可以参与者身份发言或作最后总结。

  方式二:百家争鸣──搜集有关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的不同观点,你认为目前哪一种观点更贴近现实,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

  资料收集途径:教材、专著、互联网、专家访谈、报刊、杂志等。

  建议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师生共同研读教材,掌握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过程;②学生单独收集资料;③师生共同讨论,加深对多极化的理解;或者教师直接列举以下观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主要观点列举:

  1.“一、三、五”体系: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田中明彦1991年提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赋予正统性上存在着美、苏、英、法、中五个中心。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三、五”体系。

  2.“多权力中心说”: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和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3.“一、二、五”体系:中国学者多持此种看法:(1)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美国一家;(2)从军事上看,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3)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中、日五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工业新兴化国家、地区。

  4.单极—多极结构:少数中国学者主张,目前的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的一面。

  方式三:热点评析──搜集世界各国有关伊拉克危机的主张并分类整理,结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以评析。

  资料收集途径:时事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

  建议按如下步骤进行:①仔细研读教材,了解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②单独收集资料;③小组分类整理;④分组辩论:伊拉克危机证明世界是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⑤教师点评。

  各国主张归类:

  美英西:绕过联合国,武力解决。

  法德俄:维护联合国权威,反对使用武力。其中法德甚至打算动用在安理会的否决权,否决美国的自动授权动武提案。

  中国: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日本:追随美国,提供经济支持。

  阿拉伯世界:反对侵略伊拉克,但没有统一的实质性行动。

  教师点评:从伊拉克危机发展过程来看,更多地表现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从伊拉克危机的结果──爆发伊拉克战争来看,更多地显现了美国单极霸权的特征。因此,世界多极化道路与单极霸权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但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战后伊拉克局势的恶化和美国等要求联合国的深度介入更证明了这一点。

  案例二 关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问题

  (师)在我们感受“9·11”事件给美国乃至于全世界带来的极度震撼后,也许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美国作为此次恐怖袭击的直接受害者,对其眼中的国际恐怖势力所采取的以牙还牙的行动。请大家说说看,你所了解的美国制裁恐怖主义的行动。

  (生一)“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本·拉登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大规模军事打击。

  (生二)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生三)美国认为叙利亚“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通过针对叙利亚的制裁决议。

  (生四)美国制裁伊朗。

  (师)从美国“9·11”事件后这一系列行动中,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其反恐的决心和信心,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种令世人难于认同的反恐方式正通过美国反映出来。大家通过近年来的国际新闻已经非常熟悉了吧?

  (生一)“反恐”旗帜下的单边主义。

  (生二)以暴制暴。

  (师)看来大家的确非常关注国际时事。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段联合国前人秘书长安南对惩戒恐怖主义的观点。

  在反恐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将标准降低到他们的水平。因此,在打击恐怖分子时,各国必须保证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对使用武力的限制。否则,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就会受到侵蚀。

  看似矛盾的是,政府自己越界对恐怖分子以暴还暴──不论其是种族清洗、滥炸城市、对囚犯施以酷刑、有目标的暗杀,还是将无辜平民的死亡视为“附带损害”,这一切实际上都可能使恐怖集团得以生存。这种行为不仅非法,而且不正当,还可能被恐怖分子用来争取新的追随者,并造成恐怖分子赖以滋生的暴力怪圈。

  在保护人权方面妥协,就会将恐怖分子自己无法取得的胜利拱手让给他们。因此,促进和保护人权,以及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应当是反恐战略的核心。

  ──科菲·安南在“为人类反恐:关于罪恶根源的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9月22日于纽约)

  (师)从安南的讲话中,我们能够提炼出其核心理念吗?

  (生一)各国应该以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为原则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生二)不能以单边主义和以暴制暴的方式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生三)促进和保护人权,以及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应当是反恐战略的核心。

  (师)大家的确能够非常准确地从不同角度分析出联合国在反恐问题上的主张。但这是国际社会的态度。那么美国国内对这一问题是否也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呢?请大家再来看一段美国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专家康威·汉得森的观点:

  ……干预的本质与其说是“法律的统治”,还不如说是“强者的统治”,因此干预威胁着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社会的和谐一致。尽管干预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干预的责任,作为国家独立主权的必然结果,仍然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在形成中的国际社会中,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

  ……

  长期以来,外交、国际法和可能的权力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的作用。无政府状态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哪怕是十分尖锐的冲突的国家社会。……新的观点被发掘出来,意识到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的重要性,这种健康的依赖视战争为全球繁荣的拦路虎,要求国家间的紧密合作。

  ──[美]康威·汉得森所著《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P156、157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师)在材料中,汉得森为何说“干预的本质与其说是‘法律的统治’,还不如说是‘强者的统治’”?

  (生)认为美国正在采用干预别国内政的强权政治手段达到目的。

  (师)那么在汉得森看来,要想控制战争,哪些途径是很有效的呢?

  (生一)外交、国际法和可能的权力平衡。

  (生二)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尖锐冲突。

  (生三)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和国家间的紧密合作。

  (师)很好,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平衡”“和平”“依赖”“合作”等等,这样的词汇。这说明美国政治家中也有能够审时度势的人物,更说明,真正能够解决各类冲突与矛盾的最好途径就是相互理解、沟通、合作、互利。这恰与我们前面讲述的法德和解途径实在非常一致。那么,既然靠一国之力无法真正完成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任务,那么什么样的组织可能最具有这样的优势呢?

  (生)联合国。

  (师)为什么呢?

  (生一)因为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生二)联合国可以协调各国行动、交流情报信息。在这些方面,联合国都具备天然优势。

  (师)的确如此,我们可以从联合国在反恐问题上的一系列作为得到印证:安理会成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迄今已有约170个成员国向安理会的反恐委员会递交了各自的反恐报告。在联合国协调下,国际反恐法律体系进一步的构建,国际反恐联盟逐渐形成。所以,综合来看,其实美国的反恐政策和行动已经大大浪费了“9·11”事件后世界对美国的巨大同情,真正的有效之举应该在于多边的国际合作。

  案例三 以史为鉴──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极?

  建议:在学习本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西欧和日本的快速发展中借鉴有助于我国发展的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

  基于目前“一超独霸”的现实和他国发展的经验,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确认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并从经济、金融、贸易以及高新技术等广泛领域与其确立正常关系。在某些敏感或应急事件的审处方面,在坚持主权完整的基础上登高望远。这样来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得到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增强。

  其二:采取分步走战略。首先成为亚洲的“区域”大国,进入世界“五极”,然后成为“三极”中的一员。无论是经济社会政策,还是防务与外交等,均以这一思想贯穿全部事务之中。

  其三:深化改革开放。根据党的十六大政策,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苦练内功,确立技术立国,发展外向型经济。

  其四: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西方“均势”体制,实际上是强权政治下分而治之、互相利用的“霸术”。这种体制导致了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道路上,出现诸多“共而不处”“和而不平”的状况。为此,我国要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在张力,以变策变。以平等取代“互相利用”,以和平共处取代“分而治之”,从而以中含全、以静策动,即在和平共处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欧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题关键:欧盟经济实力及国际地位的变化。

  思路引领:战后欧洲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美国的关系是否随之有所改变?在国际事务中,欧盟的作用怎样?

  答案提示:战后欧洲从美国的附属地位中迅速崛起,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再甘心对美国俯首帖耳,欲不断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的欧洲更希望在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摆脱依附于美国的关系。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

  解题关键:冷战结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表现。

  思路引领:两极格局解体对国际局势的动荡是否产生影响?怎样体现?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新的政治格局趋向是什么?这种趋向是否受到一定阻碍?

  答案提示:两极格局瓦解,使得原有的次要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上升到显著地位,因此,各类冲突不断。加之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单极主张,使得其不断插手地区争端,导致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上演,甚至带来了威胁全人类的恐怖主义活动。在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同时,更多国家希望推进多极化趋势,于是,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世界格局日益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学习延伸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首先分析并明确每段材料表达的观点,然后依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准备论点分析和论据说明。

  思路引领:这三段材料各自说明了“冷战”后怎样的世界状况?这几种论点与教材中的观点是否有所对应?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是怎样进行说明和论证的?

  答案提示:材料中反映的观点:第一,美国单极世界的格局;第二,旧的世界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还未显露端倪;第三,多极化倾向明显出现。

  教材中的相关提法: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是未来国际局势发展的趋向。

  自主支持的观点及分析: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波兰正经历一个转折时期。在战后有限主权和斯大林主义占上风的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未能确保实现应当释放出来的价值,这是因为在这一制度里,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正……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意识到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可能得到社会的信任,所以,决定结束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活动。

  ──《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1990年1月29日)

  亲爱的同胞们:

  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的情况,我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我作出这个决定,是出于原则性的考虑的。

  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各共和国拥有主权。但同时又坚决主张维护联盟国家和国家的完整性。

  事情已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发展下去。主张国家肢解、国家分离的路线占了上风,这是我无法同意的。

  即使在阿拉木图会晤和会晤通过决定之后,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始终未变。

  此外,我确信如此重要的决定本应在人民表达意志的基础上作出。

  尽管如此,我将竭尽所能,以使所签署的协议导致社会的实际和谐、减轻摆脱危机和改革过程的困难。

  我这是最后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在大家面前发表演说,我认为有必要说出自己对1985年以来所走过的道路的评价。更何况这方面有不少无法自圆其说的、肤浅的、不客观的见解。

  命运作了这样的安排,就是我当上了国家元首之时就已经很清楚: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愈来愈落在他们的后面。

  原因已经清晰可见:社会在官僚命令体制的束缚下几近窒息。它注定要为意识形态服务,注定要承受军备竞赛的重负,已经精疲力尽。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国家没有前途可言。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一切。

  正因如此,我从不后悔自己没有仅仅为了利用总书记的职务在数年的时间里‘称王称霸’。我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和不道德的。

  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着风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国家复兴和国家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其复杂程度大大超过了原先的一切预料。不过业已完成的事情应当得到应有的评价:

  ──社会获得了自由,政治上和精神上得到解放。这是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因此也尚未学会利用自由。尽管如此,已经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消灭了那个早已使我国无法成为富足安康、繁荣昌盛国家的极权主义体制。

  ──在民主变革的道路上实现了突破。自由选举、出版自由、代表制政权机构、多党制均已成为现实。

  ──开始走向多种成分经济,确立了一切所有制形式的平等地位。在土地改革的范围内农民阶级得到复兴,出现了私人农场,数百万公顷的土地交给农村居民、市民使用。生产者的自由已经合法化,企业家活动、股份制、私有化方兴未艾。

  ──在将经济转向市场时,必须记住这是为了人。当此困难时期一切均应从人的社会保障出发,这特别与老人和儿童有关。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已经结束‘冷战’,曾对我国经济、社会意识和道德起破坏作用的军备竞赛和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已经停止。世界大战的威胁已经解除。我想在此再次强调,我在过渡时期将竭尽全力,继续对核武器进行可靠的监督。

  ──我们已经对世界开放,不再干涉别国事务,并放弃在国外使用武力。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信任、团结一致和尊重。

  ──我们已成为按照和平、民主原则重建现代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

  ──各国各族人民均已获得选择其自决道路的实际自由。对多民族国家进行民主改革的探索使我们已接近于签署一项新的联盟条约。

  所有这些变化都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都是在尖锐的斗争中进行的,都曾遇到旧的、过时的、反动的势力日益严重的反抗,这里既有过去的党和国家机构和经济结构,也有我们的习惯、思想偏见、平均主义和坐享其成的心理。这些变化遇到了我们的偏执、政治文化水平低下、对变革的恐惧心理。因此我们才损失了许多时间。旧体制瓦解之时,新体制尚未开始运作。于是社会的危机更加深重。

  我知道对目前严重局势的不满情绪,知道对各级行政当局和对我本人活动的尖锐批评。不过我想再次强调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大又拥有如此遗产的国家里,根本性变革不可能在毫无痛苦、毫无困难和动荡的情况下进行。

  八月政变(指1991年八·一九事件,编者注)使总危机达到顶点。这次危机中最致命的是国家的解体。今天我所担心的是我国的人们失去伟大国家的国籍──对每个人说来后果都将十分严重。

  我认为保住近年来的民主成果至关重要。那都是通过我们的整个历史、我们的痛苦经验获得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抛弃。否则一切美好的希望都将化为泡影。这一切我都是直抒胸臆,如实道来。这是我的道义责任。

  今天,我想向所有支持革新政策、参与实施民主改革的公民表示谢意。

  我要感谢国外那些懂得我们的意图并予以支持、协助我们并与我们真诚合作的国务活动家、政治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以及数以千百万计的人们。

  我离开自己的岗位时忧心忡忡。不过同时也抱有希望,我相信你们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我们是伟大文明的继承人,如今伟大文明能否振兴,我们能否过上现代化的名副其实的新生活,完全取决于大家,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我想衷心感谢那些近年来与我一起坚持正义而美好的事业的人们。也许某些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许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果实,我国各族人民迟早会生活在一个繁荣而民主的社会里。

  ……

  ──戈尔巴乔夫《告苏联公民书》

  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乌兹别克共和国和乌克兰,努力建设民主的法制国家,将在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不可分割的自决权、平等和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不施加经济或其他方式的压力,和平解决争端,尊重人权与人的自由(包括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认真履行国际法义务及其他公认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

  互相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及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

  认为加强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友好、睦邻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和平与安全事业;

  意识到自己对保持公民和睦和民族和谐的责任;

  忠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的宗旨与原则,

  兹声明:

  联合体参加国将通过以均等原则建立的,按联合体(它不是任何国家组成)成员国协定规定的程序行使职能的协调机构实行平等协作。

  为保障国际战略稳定与安全,将保留对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的统一监督;各方将互相尊重争取成为无核或中立国家地位的愿望。

  独立国家联合体在其所有成员国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供前联盟成员国或同意联合体宗旨与原则的其他国家加入。

  重申愿在形成并发展共同经济区域、全欧和欧亚市场方面进行合作。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停止存在。

  联合体成员国保证按自己的宪法程序履行前联盟条约与协定中规定的国际义务。

  联合体成员国必须恪守本宣言原则。

  ──《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1日)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1990年3月)

  2.课文注释

  东欧剧变

  指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党名(不称共产党)、改国名(取消国家的社会主义或人民共和国字样),在外交上向西方倾斜;政权先后落入“自由派”或“民主派”之手。这一变化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这一变化。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解体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推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特别是其在1990年主张多党制,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结果整个国家陷入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思想危机,苏联的解体逐渐成为现实。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衰亡。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诞生。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盟区共同货币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3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惟一法定货币。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欧盟与捷克、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完成入盟谈判的候选国签署入盟协议。这意味着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这10国将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国。

  3.学术观点

  ①关于苏联解体

  美国麻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的解释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写在我的一本书《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长时期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的矛盾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尔巴乔夫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利,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这种主流观点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大国作了长时间的尝试后,失败了。我花了1991~1996年6年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对20年代以来,直到解体的苏联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关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说。1928~1975年,苏联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据西方估计,1928~1940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同期,东欧也比西欧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术进步放慢了,这时的增长率比美国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增长,不能叫做经济崩溃。这时的消费水平比生产增长还快。这时叶利钦就使计划经济解体。因此,从1990年开始就出现了经济绝对下降。1991年计划经济不再起作用。叶利钦不向中央纳税。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苏联解体后,经济才崩溃。再看西方的第二个主流观点,即政治上的原因。苏联曾搞过许多民意测验。民意测验表明,赞成搞资本主义的只占5~20%,1991年5月进行的、由美国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测验,在苏联的欧洲部分进行。抽样人口中,10%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这恰恰是叶利钦在1992年以后建立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苏联人民的意愿。在是否保留苏联的投票中,大多数也是赞成保留的。我对苏联解体的解释是,苏共上层精英,分别进行了讨论,以决定其意识形态。他们当中,96%赞成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12.3%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取其他态度的占1.4%。这就与人民群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层的大部分人赞成资本主义。他们与其他集团结盟,与黑社会、富翁、城市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结盟。他们结成联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

  ……

  这种亲资本主义的力量主要在俄罗斯共和国。他们意识到,必须使苏联解体,才能获得巨大的权力。苏联精英相信,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会使他们成为富人。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我研究了苏联的高级官员,比如切尔诺梅尔金,当了多年的总理,他80年代当天然气部长,92年就成为天然气垄断公司的拥有者,掌握了40%的天然气储备,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尔科夫斯基,我93年采访他时,他描写了他在80年代曾是共青团领导人时,怎样利用国家的资金,建设他自己的私人银行。他们不顾人民的反对,建立资本主义。

  劳动人民得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但并未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没有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利益的经验。当精英们把苏联解体时,他们不能组织抵抗。

  ……

  苏联解体的教训。按照西方的说法,苏联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巨大错误,计划经济不可行,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结论不同。苏联的解体,既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它只是证明,这个制度在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时比资本主义优越,比资本主义有更快的发展、更多的公正。这是被苏联的早期历史所证明了的。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这并不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行。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长久,必须使从社会主义得到好处的人同时得到权力。人民必须有真正的主权。我这里并不是指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社会主义必须掌握自下而上产生的原则,而不应该掌握在上层。这样,社会主义才能维持下去。

  ②史学界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看法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样的世界格局?目前存在几种看法:第一,单极世界。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开始构筑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断言:“今天,美国是惟一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事实上,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二,无极世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认为,“因为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所以认为不是多极就是单极。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法”,现在“不是单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而是“每个国民国家都同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加局部的协议或全局的协调”。日本人求田实则认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第三,多极化世界。现今国内大多数学者支持世界在结束两极格局后向多极化分向发展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内部也有差异。

  ③关于冷战后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部分学者认为,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提升,作用在增大。随着美国战略对日本的倚重,美日军事合作体系出现三个特点:其一,美日军事合作内容由以“防卫日本”为主转变为以支援美军对外干预为主;其二,合作属性由日本防御性“单向依附”转变为美日实施进攻性的先发制人的“联合行动”;其三,合作方式由日本仅仅提供军事后勤支援转变为逐步参与美军作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美日关系既合作又竞争,合作大于竞争。美日同盟有利用日本的一面也有牵制日本的一面,在地区上美国让日本发挥些作用,只限于后勤,但并不希望日本直接派兵参与战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下降,而且今后还将下降,而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提升。

  4.参考书目

  ①刘祖熙主编:《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②丁建弘等编著:《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许新等著:《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能帮我弄一份新的人教版的历史必修1~3的复习资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