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ps4和pc画面:[转贴]余晓平:气死人的价格 看美国怎样拉动内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6:12:06
[转贴]余晓平:气死人的价格 看美国怎样拉动内需8301 次点击16 个回复0 次转到微评 铁骑银瓶 于 2011-11-30 2:41: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气死人的价格——看美国拉动内需

文/余晓平

    拉动内需,一时间成为中国热门的说法,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在哪里呢?是中国政府过度掌控资源导致的,同时人们又对前景比较担忧,说白了就是有钱不敢花。这不是中国消费习惯的问题,社会发展导致多少的习惯都被淘汰了。中国这么大的一艘船靠一个舵手肯定是难以控制的,其结果经常是上面喊一喊口号,民众跟着激动一番,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原来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甚至越来越糟糕。

    拉动内需的口号本身没有错,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如何进行良性循环?最理想的就是收支平衡,生产多少,消耗多少,然后有盈余来继续投入发展。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于是人们靠进出口的方式将自己过剩或者擅长生产的东西到别的国家换来需要的东西或者不擅长生产的东西。

     中国就是因为内需不足导致出口企业辛辛苦苦地生产,然后压低成本,推销到美国等国家当中去,让人家占了你低价的便宜还根本不买帐,因为这里面存在不平等竞争的因素。提高中国产品的成本并不意味着美国人需要自己来生产,而是将贸易转向真正擅长生产的国家来生产。从表面上看美国人是吃亏的,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美国和那个国家之间的贸易。

    我们就拿轮胎为例,美国反倾销以后是把中国产的低价货挡在门外,这并不是说美国人自己要开动轮胎生产线。那么如何造就美国人的就业呢?是因为越南、泰国等产胶国其实更擅长于生产轮胎,美国人虽然用比付给中国更高一点的价格从那里买了轮胎,意义在于那些国家可以用购买美国其它产品的办法来使那部分生产企业的工人开工,从而也可以使美国人在交易当中弥补轮胎加价造成的损失。

    我们回到中国人自己存在的问题上面了。过度地依赖美国市场,导致近年来外贸企业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得不大幅度削价去占领美国市场,这是害人害己的方法。而美国这个社会本来就物质非常丰富,中国的那些低端产品唯有寻求更低的价格,这就导致恶性循环。在一个物质及其丰富的社会里如何拉动内需,这对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

    美国人拉动内需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商业创新。

    技术创新大家非常容易理解,就像是苹果电脑,每当这个品牌推出新的产品时都会在世界范围引起不小的轰动。为什么?因为技术创新会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为了这个惊喜,不知多少的苹果迷会毫不犹豫地淘汰掉原本的产品而购买新的产品。靠新产品拉动内需非常适合于美国这个不断创新的社会,人们的消费也追求新奇和另类。

    商业创新在中国其实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那就是中国人觉得只要打折才会有人去买,其实如果打折以后不再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所得到的效果正好相反。这样非但不会刺激人们去购买,反而会产生一种观望等待的情绪,根本就起不到拉动内需的结果。

    美国的商业创新来自于两个压力,一个是商品的饱和,另外一个是退货的制度。美国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准比较平均,一般家庭里面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没有的都是属于干脆就买不起,或者不想买的。而且美国零售业里面有一条非常要命的规矩,那就是无条件退货。消费者购买的任何一件东西如果不满意的话,在一定的时间内都可以无条件退货。

    那么美国的零售商就绝对不敢忽悠消费者,因为人们等用了两个月发现自己上当了,拿着用过的商品来退货,人一多,零售商非倒闭不可。所以商家在销售策略上一定要有创新的地方,让人买了高价还说不出来什么。如何体现创新呢?那就是把一个商品的用户进行分类,一种分类方式是按需求分成两类:一类是真正需求的,另外一类是可要可不要的。还有一种方式是按消费者购物习惯:一类是对价格不是很在乎,而是在乎购物环境的群体;另外一类是很在意价格,宁可辛苦一点的。

    看似简单的打折,其实让美国的零售商煞费苦心,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消费者的市场和心理,通过时间差来防止已经购买该产品的顾客出现退货的现象。当然一些清仓货品会明确标示不能退货,但这种情况不能太多,消费者其实很挑剔的,因为还有别的商家竞争,在美国的零售商的确很难做的。

    这次感恩节后的星期五打折就充分体现了商业销售的创新,很多商家不辞辛苦地连夜开门销售,而且打折的幅度让人大迭眼镜。结果呢?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 (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NRF) 早期报导指出,美国2011年的黑色星期五销售打破历史纪录,写下 524 亿美元的佳绩。 (数据来自网络) 由于店家提早营业时间,且祭出极低优惠折扣策略,今年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额年增 16%。

     那些零售商可以说真的很天才,销售策略诱惑得你痛痛快快地把过去的东西淘汰掉,要么就是出了新的款式,要么就是便宜得像白捡一样。这次去美国过感恩节一下子买了几千美元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有挡不住的诱惑,举个例子,下面的这双鞋在北京的三夫户外卖没打折时是1098元人民币,注意这是完全一样的型号,戈尔防水面料,V大底,女款,美国NORTHFACE品牌,中国生产。我给女儿买的,猜猜这里卖多少钱?29.99美元。原价79.99美元。价差从原价的600至打折的900人民币,可怕,这可是不远万里来自中国的呀,美国人可没有逼着中国人这么卖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是发票里的另外那双鞋,美国的价格也就合两百多人民币。中国的小姑娘看了非气死,你找任何一个不愿意说谎话的经济学家问问,到底是为什么?是害人害己的外汇政策,要是中国没有操控人民币汇率,能这个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