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禧悦都发射塔搬迁:姚明骨裂的背后元凶——可口可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4:02

可乐的危害实在太大,常人尚不可大量饮用,何况运动员,更应该禁止饮用。可是很遗憾,继刘翔因为大量饮用可乐而导致骨刺,不得不与家门口的奥运会失之交臂之后,姚明又步其后尘。因为刘翔同时还代言,安利纽崔来、伊利纯牛奶,所以一时不能确定到底直接的致病因素是什么,或许任一种都足以致病。姚明的骨裂再次验证了可乐才是真正的元凶。这哥俩同为可口可乐形象代言人,喝可乐一定不用花钱,但是再不用花钱,也要注意节制啊。我开始还以为他们作为名人一定具备超乎常人的克制力和辨别力。但是事实并不如人愿。除了在赛场上见不到他们喝可乐,业余时间他们喝得最多的饮料就是可乐,甚至年初在电视上看到,姚明抱着可乐去看望美国疗伤的刘翔。可口可乐更是将“新年内的第一瓶可乐”作为广告词,排除故意给可口可乐做广告的嫌疑不说,说明他们平时都有喝可乐的习惯,可见他们连起码的常识都不具备。没有认识到可乐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本博客多次提到可乐的危害,不再赘述。继刘翔之后,姚明又骨裂,这绝对不是巧合。希望国家卫生部早日醒悟,尽快出台有关措施,全国禁售可乐,不管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也奉劝阿联不要再重蹈覆辙。

附录:
姚明探望刘翔围着可乐转 央视新闻引发误会
',1)">
正在美国疗伤的刘翔始终是体育界关注的焦点,而新年伊始,身在异乡的刘翔也并不孤单。元旦节当天,姚明打完比赛后专程去看望了刘翔,不过这段视频经央视《新闻30分》播出后,却引发网友一片哗然,许多人质疑两人太矫情,台词雷人画面呆滞,更像是一段广告炒作!
台词呆板 两明星围着可乐转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可口可乐”,央视《新闻30分》这段新闻一开始,姚明将这句话演绎得很到位:拿着一打罐装可乐,提着一个塑料袋,来到刘翔租住的公寓按门铃。刘翔开门一见是姚大哥,赶紧用上海话寒暄着,将姚明迎进门。随后,两人学着娱乐明星的样子,并排坐在沙发上。刘翔跷着左腿,右手拿着一瓶可乐,一旁的姚明两手交叉握着,笑眯眯地对着镜头。两人面前的桌上还有一瓶可乐。“嗨!大家好,我是姚明”,“嗨!大家好!我是刘翔”,两人的开场白一模一样,“我们现在是在美国的休斯敦,首先向大家恭祝新年!”说话期间,刘翔还埋下头瞅了一眼手中的可乐。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终于将新年祝福送出了。哪想到此后的对话更加搞笑,两人面对面望着,刘翔:“这次要感谢你的大力帮忙和支持啊!主要这次在美国手术也非常成功,恢复也比去年好。最希望能在将来恢复的日子中尽快将脚恢复到自己以前的水平和状态。”姚明掰弄着右手的小手指,略微低着头认真听着,随后迸出一句:“哦,听到这些消息真不错,你很快就要康复了。”有意思的是,从始至终镜头里都能看见可乐。最后,两人还互相送上祝福,刘翔说:“希望姚大哥能够在篮球职业生涯中更上一层楼,能够帮助火箭队取得更大的突破,更高的成绩!”姚明也很应景:“承刘翔的吉言,希望火箭队在2009年一飞冲天,我们一起努力!”
网友质疑 这样的节目欠妥当
这段视频内容播出后,不少网友质疑这段新闻其实是广告。“刘翔和姚明作为体育明星,上新闻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新闻节目里做起广告来,我觉得欠妥。在这个新闻里,刘姚二人都有点作秀的感觉,而中央电视台也利用新闻节目做起了商业广告,以前还没遇到过。”天涯社区的网友“hzg8201”留言评价道。
据悉,这段新闻在《新闻30分》播出后,又在当天央视体育频道的新闻中再次转播,有的网友将矛头对准了央视,“找不到好新闻播了吗?!肯定是电视台收了赞助商广告费的。”有的网友很气愤,“这段新闻背景光很暗,根本不是央视去拍的,很熟悉的广告手法嘛!”
在大多数网友看来,姚明抽空去看望刘翔,新年送祝福本来是好事,但变成商业炒作就让人不解。不过,也有网友觉得不必大惊小怪,一位唐山的网友就表示:“就是做广告怎么啦,很正常嘛!说明刘翔姚明有人气有影响力!有影响力的明星谁不做广告啊?!支持刘翔!我多买几瓶可乐!”
东拼西凑 央视新闻引起误会
这到底是不是广告炒作?有比较熟悉运动科学的人很肯定地说,运动员不能喝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尤其是刘翔这样处于恢复期的运动员,并据此推断这肯定是广告。对此,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陈老师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体育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酸,碳酸饮料会加剧体内酸堆积,不利于恢复。”当然,陈老师同时表示,运动员并非绝对不能喝可乐,“偶尔喝一点没有什么关系”。
尽管如此,但网友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经记者考证,这段视频的内容来源原来是2008年最后一天晚上,东方卫视与可口可乐联合在上海黄浦江畔办的一台新年倒计时晚会。晚会上的一个亮点就是刘翔父亲刘学根来到晚会现场,并与远在休斯敦的儿子通过越洋连线,分享了新年的第一瓶可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此后,刘翔和姚明分别送上了新年祝福,画面内容与央视新闻中播出的一样。如此一来,央视在新闻中插播这段画面,造成误解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本报记者盖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