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h2r报价及图片:左宗棠家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0:35:51

致孝威、孝宽  

   
孝威、孝宽知之。我于二十八日开船,是夜泊三汉矶,廿九日泊湘阴县城外,三十日即过湖抵岳州。南风甚正,舟行顺速,可毋念也。我此次北行,非其素志。尔等虽小,当亦略知一二。世局如何,家事如何,均不必为尔等言之。惟刻难忘者,尔等近年读书无甚进境,气质毫未变化;恐日复一日,将求为寻常子弟不可得,空负我一片期望之心耳。夜间思及,辄不成眠。今复为尔等言之。尔等能领受与否,则我不能强之,然固不能已于言也。  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尔读书不看清字画偏旁,不辨明句读,不记清头尾,是目不到也。喉、舌、唇、牙、齿五音,并不清晰伶俐,朦胧含糊,听不明白,或多几字,或少几字,只图混过,就是口不到也。经传精义奥旨,初学固不能通,至于大略粗解,原易明自。稍肯用心体会,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自然渐有所悟。一时思索不得,即请先生解说,一时尚未融释,即将上下文或别章别部义理相近者反复推寻,务期了然于心,了然于口,始可放手。总要将此心运在字里行间,时复思绎,乃为心到。今尔等读书总是混过日子,身在案前,耳目不知用到何处。心中胡思乱想,全无收敛归著之时,悠悠忽忽,日复一日,好似读书是答应人家功夫,是欺哄人家,掩饰人家耳目的勾当。昨日所不知不能者,今日仍是不知不能,去年所不知不能者,今年仍是不知不能。孝威今年十五,孝宽今年十四,转眼就长大成人矣。从前所知所能者,究竟能比乡村子弟之佳者否?试自忖之。  读书做人,先要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者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问?是何才干?我现在那一件可以比他?想父母命我读书,延师训课,是何志愿?是何意思?我那一件可以对父母?看同时一辈人,父母常背后夸赞者,是何好样?斥詈者,是何坏样?好样要学,坏样断不可学。心中要想个明自,立定主意,念念要学好,事事要学好,自己坏样一概猛省猛改,断不许少有回护,不可因循苟且。务期与古时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方可慰父母之心,免被他人耻笑。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偶然听一段好话,听一件好事,亦知歆动羡慕,当时亦说我要与他一样。不过几日几时,此念就不知如何销歇去了。此是尔志不坚,还由不能立志之故。如果一心向上,有何事业不能做成?陶桓公有云:“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古人用心之勤如此。韩文公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凡事皆然,不仅读书,而读书更要勤苦。何也?百工技艺,医学、农学均是一件事,道理尚易通晓;至吾儒读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然后施为有本。人生读书之日最是难得,尔等有成与否,就在此数年上见分晓。若仍如从前悠忽过日,再数年依然故我,还能冒读书名色充读书人否?思之,思之!  孝威气质轻浮,心思不能沉下。年逾成童而童心未化。视听言动,无非一种轻扬浮躁之气。屡经谕责,毫不知改。孝宽气质昏惰,外蠢内傲,又贪嬉戏,毫无一点好处可取。开卷便昏昏欲睡,全不提醒振作。一至偷闲玩耍,便觉分外精神。年已十四,而诗文不知何物,字画又丑劣不堪。见人好处,不知自愧,真不知将来作何等人物!我在家时常训督,未见悛改。我今出门,想起尔等顽钝不成材科光景,心中片刻不能放下。尔等如有人心,想尔父此段苦心,亦知自愧自恨,求痛改前非以慰我否?亲朋中子弟佳者颇少,我不在家,尔等在塾读书,不必应酬交接。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可也。  读书用功,最要专一无间断。今年以我北行之故,亲朋子侄来家送我,先生又以送考耽误功课,闻二月初三、四始能上馆。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者又去月余矣!若夏秋有科考,则忙忙碌碌又过一年,如何是好?今特谕尔:自二月初一日起,将每日功课,按月各写一小本寄京一次,便我查阅。如先生是日未在馆,亦即注明,使我知之。屋前街道,屋后菜园,不准擅出行走。如奉母命出外,亦须速出速归。出必告,反必面。断不可任意往来。同学之友,如果诚实发愤,无妄言妄动,固宜引为同类。倘或不然,则同斋割席,勿与亲昵为要。家中书籍,勿轻易借人,恐有损失。如必须借看者,每借去,则粘一条于书架,注明某日某人借去某书,以便随时向取。

与孝威

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但须时时返躬自问:我口边是如此说话,我胸中究有者般道理否?我说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即如看人家好文章,亦要仔细去寻他思路,摩他笔路,仿他腔调。看时就要着想:要是我做者篇文字必会是如何,他却不然,所以比我强。先看通篇,次则分起,节节看下去,一字一句都要细心体会,方晓得他的好处,方学得他的好处,亦是不容易的。心思能如此用惯,则以后遇大小事到手,便不至粗浮苟且。我看尔喜看书,却不肯用心。我小来亦有此病,且曾自夸目力之捷,究竟未曾子细,了无所得,尔当戒之。  子弟之资分各有不同,总是书气不可少。好读书之人自有书气,外面一切嗜好不能诱之。世之所贵读书寒士者,以其用心苦读书,境遇苦寒士,可望成材也。若读书不耐苦,则无所用心之人;境遇不耐苦,则无所成就之人。  (如朱表兄、黎姊丈即前鉴也弥当远之。)  我在军中,作一日是一日,作一事是一事,日日检点,总觉得自己多少不是,多少欠缺,方知陆清献公诗老大始知气质驳一句,真是阅历后语。少年志高言大,我最欢喜。却愁心思一放,便难收束,以后恃才傲物、是己非人种种毛病都从此出。如学生荒疏之后,看人好文章总觉得不如我,渐成目高手低之病。人家背后讪笑,自己反得意也,尔当识之。  正月六日龙游城外大营。  

与孝威

尔今日计可行抵静宁矣。今日鄂台递到孝宽书及与尔书,付尔一阅。  家中加盖后栋已觉劳费,见又改作轿厅,合买地基及工科等费,又须六百余两。孝宽竟不秉命,妄自举动,托言尔伯父所命。无论旧屋改作非宜,且当此西事未宁、廉项将竭之时,兴此可已不已之工,但求观美,不顾事理,殊非我意料所及。据称欲为我作六十生辰,似亦古人洗腆之义,但不知孝宽果能一日仰承亲训,默体亲心否?养口体不如养心志,况数千里外张筵受祝,亦忆及黄沙远塞、长征未归之苦况否?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令人笑骂,惹我恼恨。计尔到家,工已就矣。成事不说,可出此谕与尔诸弟共读之。今年满甲之日,不准宴客开筵,亲好中有来祝者照常款以酒面,不准下帖,至要,至要。御书四字可恭悬住宅中间,轿厅则不宜也。  孝宽费去之钱约二千有余两,亲友中分送各项及今岁家用合计总在三千数百,上年廉余恐将磬矣。到陕局,可问沈观察开一细数来。戴敬堂意竟在将园土屋宇向卖,亦是见孝宽高兴起屋,疑有余财耳,今年势有不可能,可婉告之。我不买无人肯买,亦是实话,或立契后无现银,认其利息亦可,半送半卖尤不可也。不肯换佃,尽可让他,每年以应收地租钱送之可矣。买府城隍收租地基原无不可,去银近三百两,已过屋价之半,于事尚无不合。  童太守极意照料,归后可往谢之。我不能以私意作函。傅念山信寄去,所刻《三坟记》惜太圆,少生趣耳。《华岳碑》或仍候章伯和来钩沥,可告吉田。  河州已缴马二千数百,枪矛三千数百,仍未歇手。各处扰运之贼均已收回,得归巢者不过数百而已,看来抚局已有八分,惟后此搜尚费工夫耳。  前送去化州橘皮,乃前巡捕阎兆桂现署化州于署中老树摘取寄将者,于咳痰之病最宜,可宝之。  壬申二月十一日  

与孝宽(节录)

吾积世寒素,近乃称巨室。虽屡申儆,不可沾染世宦积习,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节之势。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大约廉余拟作五分,以一为爵田,余作四分均给尔辈,已与勋、同言之,每分不得过五千两也。爵田以授宗子袭爵者,凡公用均于此取之。  念恕所呈请安帖子字画端正,吾甚喜之。可饬其照常读书,以求长进。饬勋、同过兰时捡筐匣中物赐之。吾本无珍异之物,且赐孙亦不在珍异耳。  诸孙读书,只要有恒无间,不必加以迫促。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况科名有无迟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不过望子孙读书,不得不讲科名。是佳子弟,能得科名固门闾之庆;子弟不佳,纵得科名亦增耻辱耳。
        
吾平生志在务本,耕读而外别无所尚。三试礼部,既无意仕进,时值危乱,乃以戎幕起家。厥后以不求闻达之人,上动天鉴,建节赐封,忝窃非分。嗣复以乙科入阁,在家世为未有之殊荣,在国家为特见之旷典,此岂天下拟议所能到?此生梦想所能期?子孙能学吾之耕读为业,务本为怀,吾心慰矣。若必谓功名事业、高官显爵无忝乃祖,此岂可期必之事,亦岂数见之事哉?或且以科名为门户计,为利禄计,则并耕读务本之素志而忘之,是谓不肖矣!  勋、同请归赴试,吾以秀才应举,亦本分事,勉诺之,料尔在家亦必预乡试,世俗之见,方以子弟应试为有志上进,吾何必故持异论。但不可藉此广交游、务征逐、通关节为要,数者吾所憎也。恪遵功令,勿涉浮嚣,庶免耻辱。  丰孙读书如常,课程不必求多,亦不必过于拘束,陶氏诸孙亦然。以体质非佳,苦读能伤气,久坐能伤血。小时拘束太严,大来纵肆,反多不可收拾;或渐近憨呆,不晓世事,皆必有之患。此条切要,可与少云、大姊详言之。  

致癸叟侄

癸叟侄览之:

郭意翁来,询悉二十四日嘉礼告成,凡百顺吉,我为欣然。  尔今已冠,且授室矣,当立志学作好人,苦心读书,以荷世业。吾与尔父渐老矣,尔于诸子中年稍长,姿性近于善良,故我之望尔成立尤切,为家门计,亦所以为尔计也,尔其敬听之。  读书非为科名计,然非科名不能自养,则其为科名而读书,亦人情也。但既读圣贤书,必先求识字。所谓识字者,非仅如近世汉学云云也。识得一字即行一字,方是善学。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于世何益?于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冯钝吟云:“子弟得一文人,不如得一长者;得一贵仕,不如得一良农。文人得一时之浮名,长者培数世之元气;贵仕不及三世,良农可及百年。务实学之君子必敦实行,此等字识得数个足矣。科名亦有定数,能文章者得之,不能文章者亦得之;有道德者得之,无行谊者亦得之。均可得也,则盍期蓄道德而能文章乎?此志当立。  尔气质颇近于温良,此可爱也,然丈夫事业非刚莫济。所谓刚者,非气矜之谓、色厉之谓,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志向一定,并力赴之,无少夹杂,无稍游移,必有所就。以柔德而成者,吾见罕矣,盖勉诸!  家世寒素,科名不过乡举,生产不及一顷,故子弟多朴拙之风,少华靡佻达之习,世泽之赖以稍存者此也。近颇联姻官族,数年以后,所往来者恐多贵游气习。子弟脚跟不定,往往欣厌失所,外诱乘之矣。唯能真读书则趋向正、识力定,可无忧耳,盖慎诸!

一国有一国之习气,一乡有一岁之习气,一家有一家之习气。有可法者,有足为戒者。心识其是非,而去其疵以成其醇,则为一国一岁之善士,一家不可少之人矣。  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严急烦细者,肃杀之气,非长养气也。和而有节,顺而不失其贞,其庶乎?  用财有道,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寻常酬应则酌于施报可也。济人之道,先其亲者,后其疏者;先其急者,次其缓者。待工作力役之人,宜从厚偿其劳,悯其微也。广惠之道,亦远怨之道也。  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十六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勉之!  新妇名家子,性行之淑可知。妃匹之际,爱之如兄弟,而敬之如宾,联之以情,接之以礼,长久之道也。始之以狎昵者其未必睽,待之以傲慢者其交不固。知义与顺之理,得肃与雍之意,室家之福永矣。妇女之志向习气皆随其夫为转移,所谓一床无两人也。身出于正而后能教之以正,此正可自验其得失,毋遽以相责也。孟子日:“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胡云阁先生乃吾父执友,曾共麓山研席者数年。咏芝与吾齐年生,相好者二十余年,吾之立身行事,咏老知之最详,其重我非他人比也。尔今婿其妹,仍不可当钧敌之礼,无论年长以倍,且两世朋旧之分重于姻娅也,尊之曰先生可矣。  尔婚时,吾未在家。日间文书纷至,不及作字,暇间为此寄尔。自附于古人醮子之义,不知尔亦谓然否;如以为然,或所见各别,可一一疏陈之,以乩所诣也。 


字谕孝同

字谕孝同:

肃孙之名既属重出,新得孙女更名律孙,纪出师之义可也。  哈密炎热异常,旬日已来,左胁左腿风团复发,不痒而痛,周令诊视,谓肝火甚旺,服凉剂不愈,继以大黄数剂,仍不泄动,比加服元明粉,乃略下两遍,所患乃觉轻减。现停元明粉亦止服过一钱,尚服大黄一二帖,即停止不服,当可复元耳。  宗概从未出过远门,不知行路之难,可传我意,请其秋凉速归。昭熙上年在肃一病几殆,容易调治痊愈,始得生还。此次复又来肃,意欲何为?若云学习公事,试自问可学何事?大营又有何事可学?我年七十矣,从未得子侄之力,亦并不以此望诸子侄。乃子侄必欲累我,一累不已,且至于再,何耶?可以此信给昭熙看,令其速归,勿许久留为要。宗概家贫远出,可给盘川银五十两。昭熙此来,准酌帮路费十六两。  七月以后天气渐凉,尔可奉生母挈眷回兰,细心读书,专意务正,免贻我忧。楷字总少帖意,是临摹欠工夫,亦由心胸中少书味耳。及时力学,尚不为迟。来秉内有庶觉阴侵,稍可避暑两语,阴侵两字殊不妥,或是浸字之误耶?  语云:“秀才不中举,归家作小题。盖谓多做大题则思致庸钝,词意肤泛,摇笔满纸,尽是陈言,何有一语道着?宜其不能动人心目也。要作几篇好八股殊不容易。多读书则义理不隔,肯用心则题蕴毕宣,而又于两字细细推寻,多求其合,乃可望有长进。若下笔构思尽归端宽一路,将终身无悟人处矣。兹选定《四书》、诗题廿一道付尔,每月六课,自限一日完卷,寄阅。  

      
父在观其志  就有道  先行其言  是亦为政  而耻恶衣恶食者  再斯可矣  今女画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  得见有恒者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孔子曰才难  如有所立卓尔  言之得无切乎  曰然则师愈与  子欲善  忠告而善道之  必世而后仁  如知为君之难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  抑亦可以为次矣  佳句法如何  青眼高歌望吾子  水中盐味得诗禅  重与细论文  同学少年多不贱  鞭心入芥舟  青灯有味似儿时  搔首问青天  渭北春天树  明月前身  百川学海  却望并州是故乡  一寄塞垣深  庖丁解牛  何时一尊酒  江上同舟诗满箧  绿满窗前草不除  自谓是羲皇上人  白云却在题诗处  王尊叱驭得忠字  明月入户寻幽人
    




      
有那么一句话很牛: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这可不是左宗棠自吹自擂,这是咸丰九年腊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帝上的一道奏疏中说的。这个话太大了,那么这个时候的左宗棠是个什么角色呢?此时的左宗棠不过是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把一个无官无职的师爷看得这么重要,那左宗棠定然也不是寻常人物。

其实左宗棠为人看重也不是一天了。  1837年,两江总督、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人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门口一副对联吸引了他的视线: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走进公馆,迎面是一幅山水画,题写着这样的诗句: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陶公怦然心动,当即提出要见见这诗文的作者。就这样,陶澍与这个二十多岁的渌江书院山长左宗棠彻夜长谈,共议时政。左宗棠也就此拜陶澍为师,陶公欣然应允。陶澍甚至主动提出要与左家结秦晋之好,将年仅五岁的唯一儿子陶桄,许配给左宗棠为婿,足见他对左宗棠的器重。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左宗棠,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说: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年过花甲来日无多的林则徐就是这样把对祖国西北边疆的沉甸甸的思考和忧患托付给了左宗棠。多年后,左宗棠就是带着林则徐绘制的地图踏上远征新疆的漫漫征程的。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将这对联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回福建后,林则徐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他人看重,左宗棠自己也很自负。他推崇诸葛亮,喜欢以诸葛亮自居,与人写信落款只署老亮亮白。曾国藩曾经想推荐他做知府,左宗棠立马谢绝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惟督抚握一省之权,殊可展布,此又非一蹴而能得者。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当武侯之意,而令此武侯为世讪笑,进退均无所可。……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说是不能让知府这个小官坏了咱武侯的名头,让人笑话。  左宗棠心高气傲,个性独特,时人称之为湘蛮子,可谓晚清政坛一大怪人。晚年更是喜欢骂人,张嘴就骂曾国藩是理学的伪道士,骂出了习惯,骂出了乐趣。他与曾国藩绝交是晚清历史上一段笔墨公案。至于责任,左宗棠说:言所以绝交之故,其过在文正者七八,而自认其二三。其实他骂曾国藩假道学、虚伪、无能等等也没骂出什么原则问题,其实主要还是性格的相抵触。其实在两人数十年的交往中,曾国藩数次举荐左宗棠,应该说于左有恩,但左宗棠倔强耿介而好胜,他对曾国藩的态度近于苛责,以致关系恶化。比如曾国荃攻占南京之后,曾国藩上报洪秀全已死,幼天王也死。但左宗棠参了曾国藩一本:说幼天王没死,曾国藩谎报军情,使曾国藩被皇帝下旨严责,两人至此绝交。后来在左宗棠进军新疆时,曾国藩心系国家,不念旧恶,将湘军统领刘松山的部队全部交给左宗棠指挥,让左宗棠大为感动。  相比之下,左宗棠的性格就太有些褊狭执傲了,有这样一段记载:文襄在曾文正幕,奏赏郎中。曾给以一札有右仰字样。左微哂曰: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嫌隙由是而生,其后竟如水火。文襄与曾文正积不相能,俨然水火。文正卒,内阁拟谥以进,果蒙圈出。文襄操湘语谓人曰:他都谥了文正,我们将来不要谥武邪么。当时,就有个下级记载他几次拜访左宗棠,欲汇报工作,而左只管骂曾国藩,让他简直插不上嘴:吾初谒左相,甫寒暄数语,引及西陲之事,左相即自述西陲功绩,剌剌不能休,令人无可插话。旋骂曾文正公,语尚未畅,差弁侍者见日已旰,即举茶杯置左相手中,并唱送客二字,吾乃不得不出。翌日,左相具柬招饮,方谓可乘间言地方公事矣。乃甫入座,即骂曾文正公,迄终席,言尚如泉涌也。既撤席,吾又不得不出。越数日,禀辞,左相始则骂曾文正公,继则述西陲之事,终乃兼骂合肥李相及沈文肃公。然其意若谓本不如己远甚,初无待其力攻也。侍者复唱送客,吾于起立时,方欲陈地方事数语,左相复引及西陲之事,吾乃疾趋而出云。骂归骂,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送的挽联上还是对曾国藩表示了敬意: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落款自署晚生。左宗棠向来对谁都不服气,当曾国藩组建、统领湘军之时,左宗棠只是个幕僚,身份悬殊,但左宗棠不肯称晚生,给曾国藩的信里自署愚弟,还说:依例应,惟念我生只后公一年,似未为,请仍从弟呼为是。所以这副挽联里,左宗棠对曾国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对两个人的交情表达了恰如其分的界定。  左宗棠与樊燮结下梁子的过程更是有趣。左宗棠为湖南巡抚骆秉章主持幕务时,事无大小,专决不顾,所以十分自负。有一次总兵樊燮前来府署拜见巡抚,垂手单腿跪向骆秉章请安,而对左宗棠只是拱拱手,左宗棠怒曰: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樊燮不服: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我也朝廷二三品官也。左宗棠勃然大怒,连踢带骂:忘八蛋,滚出去!”樊燮气极,上告朝廷说左宗棠是劣幕。朝廷谕旨称如若事情确实,可就地正法。后胡林翼、曾国藩等人力保,咸丰皇帝非但没有治罪,反而升他为四品京堂,并下旨将樊燮革职,勒令回乡。樊燮含恨回到家乡湖北恩施县,盖一幢读书楼,楼成设宴告父老曰:左宗棠一举人耳,既辱我身,又夺我官,且波及先人,视武人如犬马。我宅已定,敬延名师,教予二子,雪我耻辱,不中举人、进士、点翰林,无以见先人于地下。于是聘师教子,闭门读书,还把忘八蛋,滚出去六个字写在木牌上,号为洗辱牌,放在祖宗牌位之下,要两个儿子定时参拜,并说:一举人如此,武官尚可为哉!若不科第,非吾子也!他还要两个儿子平时穿女服,并规定:考秀才进学,脱女外服,中举人,脱内女服,方与左宗棠功名相等,中进士、点翰林,则焚吾所树之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儿子很争气,他的小儿子樊增祥后来果然中了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大儿子樊增山学问也很好,可惜英年早逝。只不过这时候可恶的左师爷官做得越来越大了。  我们来看一看老亮的生平作为。  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他天资聪颖,四岁时,随祖父在家中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九岁开始学作八股文。道光六年(1826),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道光九年,阅读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纲》,奠定了坚实的经世济用的知识基础。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监生身份参加湖南乡试,中第18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屡试不中,于是他放弃科举,绝意仕进,寻找新的报国途径。1852年(咸丰二年),当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危急之际,隐居读书的左宗棠经不住郭嵩焘等人的劝勉,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全盘策划,使得太平军围攻3月而不下,只得无奈撤围。18543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再入湖南巡抚幕府。此时太平军驰骋湘北,长沙四面楚歌,全省烽烟四起,局势危急。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筹措军购。骆秉章用人不疑,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湖南政局终得转危为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也正由此而来。1856年,左宗棠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同治元年(1862),组成中法混合军,称常捷军,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时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镇压了陕甘回民暴动。陕甘任间,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左宗棠最伟大的功绩是收复新疆。18646月,新疆库车爆发农民起义,建立热西丁政权;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权;10月,伊犁建立苏丹政权;18651月,浩罕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罕市一带)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乌市建立清真王政权;18717月,沙俄武装强占伊犁;1872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悬挂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并发行货币;占现今中国疆域六分之一的国土眼见得就这样丢了。也是在这个时候,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在这种局势下,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他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左宗棠力排众议,他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他指出: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因此,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这一回,左宗棠说服了清廷,皇帝的御批是这样写的: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同年5月,左宗棠以64岁的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带着当年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踏上了西去的征程。次年4月,左宗棠坐镇甘肃酒泉,展开收复新疆的战斗,他舆榇出关,也就是抬着棺材出了嘉峪关,准备以死相拼。18768月上旬,刘锦棠、金顺二部清军从阜康出发,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出奇制胜,迅速于18日收复乌市。左宗棠命刘锦棠部驻守乌市,并继续清剿山中残敌;命金顺挥军西进。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北城之敌闻风溃逃。116日占领玛纳斯南城。18774月,左宗棠指挥清军三路并进:刘锦棠部自乌市南下攻达坂;张曜部自哈密西进;记名提督徐占彪部出巴里坤,至盐池与张曜部会师,合攻辟展、吐鲁番。阿古柏见大势已去,5月下旬于库尔勒服毒自杀。阿古柏长子伯克R26;胡里于喀什噶尔(今喀什)称王,企图在英俄庇护下负隅顽抗。10,刘锦棠部以破竹之势,驰骋2000余里,收复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四城。12月中下旬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伯克R26;胡里、白彦虎等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12日,清军攻克和田。至此,整个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全部收复。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收复新疆,是晚清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伟大胜利,也是左宗棠一生最辉煌的业绩,其丰功伟绩泽被后世不可磨灭。  1881年夏,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1885年,左宗棠病故于福州,终年73岁,赠太傅,谥文襄,后归葬于长沙石门乡相竹村。  【品读家书】  左宗棠有两位夫人,生有四子四女。由于左宗棠长年在外,公务繁忙,家书便是他教育子弟的主要方式,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读书的目的。左宗棠强调耕读为本,他并不赞成单纯为了科名而读书,认为读书的目的主要在于明理。他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读书最为要紧,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也;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还说: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有用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名也。在给孝宽的信中他这样说:诸孙读书,只要有恒无间,不必加以迫促;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左宗棠本人最为倾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他个人的经历也使他对科举有了和常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之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且人生精力有限,尽用科名之学,到一旦大事当前,心神耗尽,胆气薄弱,反不如乡里粗才,尚能集事,尚有担当。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越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这最后一句实在是个激愤之语。


关于立志。立志是历代圣贤家训的重要内容。左宗棠说:读书做人,先要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者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问?是何才干?我现在那一件可以比他?想父母命我读书,延师训课,是何志愿?是何意思?我那一件可以对父母?看同时一辈子,父母背后夸赞者,是何好样?斥詈者,是何坏样?好样要学,坏样断不可学,心中要想个明白,立定主意,念念要学好,事事要学好,自己坏样,一概猛省猛改,断不许少有回护,断不可因循苟且,务期与古时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方可慰父母之心。  在读书的方法上,他讲究读书要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践行:《小学》一书,是圣贤教人做人的样子。尔读一句,须要晓得一句的解,晓得解,就要照样做。古人说:事父母,事君上,事兄长,待昆弟朋友夫妇之道,以及洒扫,应对,进退,吃饭,穿衣,均有现成的好榜样。口里读著者一句,心里就想著者一句,又看自己能够照样做否?能如古人,就是好人,不能,就不好,就要改,方是会读书,将来可成就一个好子弟。要做到三到读书要眼到,一笔一画莫看错;口到,一字莫含糊;心到,一字莫放过……温书要多遍数想解,读生书要细心听释。”“读书要目到,心到,口到。尔读书看不清字画偏旁,不辨明句读,不记清首尾,是目不到也;喉、舌、唇、牙、齿五音,并不清晰伶俐,蒙笼含糊,听不明白,或多几字,或少几字,只图混过,就是口不到也;经传精义奥旨,初学者固不能通。至于大略粗解,原易明白。稍肯用心体会,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自然渐有所悟。一时思索不得,即请先生解说,一时尚未融释,即将上下文或别章别部义理相近者反复推寻,务期了然于心,了然于口,始可放手。总要将此心运在字里行间,时复思泽,乃为心到。他还认为读书贵在有恒,不必贪多,量力而行:丰孙破题甚明白,字亦端秀。工课只在有恒,断不宜贪多。”“丰孙读书要写字,随便而已。只要有恒,无须峻督也。他还教育后代珍惜光阴:人生之日,最是难得。尔等有成与否,就在此数年上见分晓。他说:人生读书,得力的只有数年。十六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因此他要求子女勤苦力学勤苦则奢淫之念不禁自无,力学则游惰之念不禁自无,而学业人品乃可与寒素相等矣。  左宗棠注意教育子女自立自强,不遗财货与子女。他对二子孝宽说:吾积世寒素,近乃称巨室,虽屡申儆,不可沾染世宦积习,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节之势。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让儿子对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还说:仕宦而但知积金遗子孙,不过供不肖之浪荡。他希望后代能逆境成才,自立成家:我一介寒儒,忝窃方镇;功名事业,兼而有之。岂不能增置田产以为子孙之计,然子弟欲其成人,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多蕴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他对孝威说:尔曾年少无能,正宜多历难辛,练成材器,境遇以清苦谑泊为妙,不在多钱也。”“古人教子,必有义方,以鄙吝为务者,仅足供子孙浪费而已,吾之不以廉傣多寄尔曹者,未为无见。尔曹能谨慎持家,不至于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恣情流荡,以沉溺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  不留子孙,钱花在哪里了呢?信中有这样的记载:今岁廉项,兰州书院费膏火千数百两,乡试每名八两,会试每名四十两,将及万两,而一切交际,尚不在内,明春拟筹备万两,为吾湘阴赈荒之用,故不能私置田产耳。”“自任疆圻,所有养廉,均随手散去,计陕西所存不过二万余两,——合今岁言之——若眷属西为,盘费用度,所耗不资,正恐归休以后,两袖清风,无以为养,安能留余粟分赡子孙?且一家全染官署习气,望其异日茹粗食谈,断然难能,而衰朽龙钟,更何堪以家累萦心也。同治八年(1869),湖南大灾,捐廉万两;光绪三年(1877),西北大旱,捐银13000两。就是这样,他随手散财,只给家里很少一部分钱维持日常开支。 


左宗棠特别注意教育儿子做人低调,谦虚谨慎,勤奋节俭。他在给孝威的信中说:吾家积代寒素,至吾身上膺乎国家重寄,忝窃至此,尝用为惧。一则先世艰甘太甚,吾虽勤瘁半生,而身所享受,常有先世所不逮者,惧累叶余庆,将自吾而止也。尔曹学业未成,遽忝科目,人以世家子弟相待,规益之言少入于耳,易长矜夸之气,惧流俗纨绔之气,将自此而开也。他要求儿子勋同须发愤读书,勿沾染世风习气。他还时时注意不让儿子有了点成就便翘尾巴:尔幸附学籍,人多以此贺我,我亦颇以此为乐……今尔年甫十七,亦复得此,自忖文字能如仲父及而翁十七时?左太冲诗云:以彼径寸根,荫此千尺条。盖慨世乱之致身……尔勿以此妄自矜宠,使人轻尔!”“尔两试幸取前列,然未免占寒士进取之路,须自忖:诗、文、字三者,真比同试之人何如,不可因郡县刮目,遂自谓本领胜于寒士也。他要求儿子勤勉节俭,审言慎行:尔年轻学浅无阅历,凡事以少开口莫高兴为主。记之!记之!”“当得意时,最宜细意检点,断断不准稍涉放纵;人家当面奉承你,背后即笑话你,无论稠人广众中,宜收敛静默,即家庭骨肉间,一开口一举足,均常敬慎出之,莫露轻肆故态,此最要紧!还要求儿子节俭持家:家中除尔母药饵先生饮馔外,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致失寒素之风,启汰侈之渐,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尔母药饵不可少,尔辈衣无求华,食无求美,则当用之钱可不致缺矣。此时尚无外事分心,可勤苦学问,勿悠度日,最要最要!左宗棠要求儿子慎重择友,要交益友,而不能误交损友。他说:至交友,必择胜我者;一言一动,必慎其悔,尤为切近之图,断不可旷言高论,自蹈轻浮恶习!不可胡思乱作,致为下流之归!”“同学之友,如果诚实发愤,无妄言妄动,固宜引为同类。倘或不然,则同斋割席,勿与亲昵为要!还说:移居省城,迥不若从前乡居僻静,切宜从严约束,勿令与市井为伍,致惹闲事学坏样,是为至要!

左宗棠家书体现的爱之以德、不骄不纵、勤俭谦逊、清白正直、言传身教、自立自强等优良传统和家风,至今仍然是我们必须珍惜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