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少女拉菲改造:从悟性走向智慧的策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9:47
——以语文教学为例
邵统亮
悟性,表现为一个人机智灵敏,充满活力,善于创新。从悟性走向智慧,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中国古代先哲早就注意到了“悟性”的存在。《礼记》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命题,魏晋南北朝后,由于受佛家参禅悟道理论的影响,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诗,不少人提出“顿悟”“了悟”“颖悟”“彻悟”的说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的高下,到最后,往往不是由知识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智慧决定的。而人的智慧既是天赋,更是教育出来的,与悟性的培养很有关系。
基于思维规律,进行语文学习悟性的培养
(一)“理想化”的思维方式。也称为“格式塔法”。人的创造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是科学创造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遵循着美的规律的,都是贯穿着理想化的思维方式的。“格式塔”法在语文学习的具体训练上,主要运用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进行补白训练。古代诗话曾记载这样一件趣事,苏东坡等人偶读杜诗,见“身轻一鸟□”,后一字残缺,于是几个竞相补字,有补“飞”,有补“起”,有补“疾”,待找到原诗乃为“过”,几人皆叹服。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明显看到填空式练习使人产生悟性的效果。因为在练习中要注意语境、驱遣想像,运用直觉和理性,充分调动了“悟性”产生的各种因素。这种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补充诗文的艺术空白,可以补充省略的内容,可以为小说续写情节,从而促使学生悟性的产生。
(二)太极思维的智慧。太极思维代表着一种整合的至高境界,在语文悟性的开发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赏,泯去读者与作者的界限,充分地投入,体会其精蕴,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理解,做出判断。这种思维表现在阅读中,就形成了以“比类”“体味”“涵泳”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实际上也就是“整体直觉”“整体感知”的阅读方式。
(三)“两面神”思维。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两面神思维”的实质就是对立的统一。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从总结爱因斯坦、玻尔等人的科学思维特点而提出来的,因古代罗马时期朝两个相反视向的门神而得名。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把事物内部的矛盾因素和性质相反或差异较大的事物,抓住其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并进而产生新的感悟。比如,有的研究论者认为歌德在《浮士德》中就十分纯熟而自然地运用了两面神思维方式,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对立的艺术形象,如天堂与地狱、天帝与魔鬼、浮士德与靡非斯特非勒斯、海伦与福尔基亚斯等等。在这些对立中,明显地显示出了善与恶、成与毁、美与丑两极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同时,在这种显性层面的背后,还隐藏着隐性层面的东西——自身同质构成中的对立的矛盾。如,魔鬼靡非斯特他是消极、否定和恶的象征等。
(四)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正被全球2.5亿人使用。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联想和想像, 结合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通过心智绘图,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发大脑的潜力。比如,我们在作文的“四想”(想准、想开、想深、想巧)训练中,在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法。实践证明,这种科学的思维训练方法使悟性的生成由点到线,由线到网,有迹可寻,有法可用。这种方法为众多的人所青睐也就毫不奇怪了。
基于汉语教学传统,培养语文学习的悟性
(一) 积学以创新。朱熹曾提出过“渐”与“顿”的概念,所谓“渐”就是积累,“顿”就是贯通,“顿悟”,即认识的深化。他给“顿悟”设下的前提条件是积累知识,渐久才能渐熟。
“积学以贮宝,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神思》),刘勰认为经过后天的长期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激扬了艺术的性灵,那么美妙的创造灵感就会在俄顷之间遭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了。根据积累与创新的关系,我们提出把积累的材料分为“基本技能”、“语言”、“语文知识”、“文化”、“生活体验”,而这些材料的积累还须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学习”等途径,使整合与“感受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相互作用,互为支撑,从而化为自己的血肉,成为自己的气象。
(二)静养生慧。苏轼诗所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静中想像与灵感藉静境之助有如浮微云之似梦,落轻雨之依依,意识来去飘忽,云气迷蒙从而进入悟境、化境。清人唐彪把“主静”列为学基,他举瞿昆湖为例说,瞿昆湖幼习举业,任意胡做,十余年每试不利。一日偶读庄子“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忽悟为文之法,遂调息凝神,闭目静坐三月有余,自后便觉清新流逸,迥然出群,屡试冠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提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心境,淡泊宁静,过于追求考试成绩的功利化的语文学习会有害于智慧的生成。
(三)涵泳玩索。此说最早见于程朱理学著作,《朱子语类·性理》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有自见。”与他同代的陆象山也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意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最难体会的是这“涵泳”二字,《辞源》释为“深入体会”,《辞海》释为“沉浸”,这两种解释结合起来最善:“沉浸在其中,细细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设身处地加以品味体会,久而久之必有所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诵读这种最古老的方式,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四)“问题”引悟。古人说:“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本身就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也标志着悟性的萌芽。读书、生活要自觉培养问题意识。“问题式”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在克服了“满堂灌”之后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形态,但必须研究开发有“悟性”价值的问题,问题过细、过大、过多、过难、过高非常有害,至于那种“满堂问”的形式则更是悟性的大敌。我们认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问题最为珍贵,教师的“诱思”性问题才有意义。因此在使用课堂观察法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中,我们最多地是研究课堂中问题的价值性和有效性的含量。
(五)比类启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问世最早的教育学经典《学记》,对学习中比类强调有加,指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的论断。意思是古代学习的人往往喜欢运用类同或类似的事物进行比类。《学记》的作者在阐明自己的教学主张时,也采用了博于比类的方法。“比类”的方法很多,都是启发觉悟的好方法。诸如,对比、比较、比兴、比喻、比拟。这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实例。即如比较法。可以用来比较的内容很多,如,不同词语的比较,不同文体的比较,不同思路的比较,不同写作风格的比较,不同时代或国度的比较,不同思想观点的比较等。比较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六)触发生悟。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它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文心》.开明出版社.1996.90)“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没有灵性也就很难受到触发,袁枚在《遣兴》诗中,曾道出了诗人的主观“灵性”对捕捉、领悟,点化感性物象的决定作用:“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主观的“灵性”与客观的“灵机”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感应,就产生了艺术构思中奇特的“神悟”,即灵感现象。也就是说悟性发生在各不相同的心,各不相同的物,再加各种不同的心物交感条件下,这三者合起来就产生了悟性活动。茅盾一天在报上读到这样一条消息:浙东今年春茧丰收,蚕农相继破产。这样一个颇为矛盾的报道,诱发了他的灵感的波涛,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小说的《春蚕》,文学史上这样的实例屡屡可见。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运用“触发生悟”的原理正在进行课题研究,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有益途径。
(七)体察语境。语境和语境的作用早在我国的传统语文学中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唐孔颖达《正义》说“褒贬虽在一字,不可单书一字以见褒贬,……故经必数句以成言。”春秋笔法虽一字见褒贬,但必须有数句作为上下文,褒贬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即“数句”是“一字”的语境。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中说“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他们都从字、句、章、篇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上下文(语境)对话语意义的表达和理解的重要作用了。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体察语境的途径有三条:一要注意上下文中相关词句,二要对上下文内容形成整体认识,三要熟悉相关的背景材料。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启发悟性的三条必由之路。
(八)角色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角色体验法是最直接的入境法之一。电影戏剧里,导演要求演员必须“忘我”、“投入”,我们评价演员表演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他们是否“入戏”。同样,在阅读中,我们如果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和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那我们的言语品味必将是非常到位的。角色体验的关键点是情感体验,如果只是感知语言而不注入感情,那么语言便会因少了灵气而成了干瘪的文字躯壳。缺少情感,思维就不能深入,不可能产生具有语文这门学科特色的悟性。所以应该把注入感情与语言品味交织起来,努力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用感情激起学生的共鸣,用感情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的途径是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训练、自我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动地重组信息而后有所感悟,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