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希特勒的分析与评价:日本市场经济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3:22:26
日本市场经济

商人第一章、日本市场经济的历史回顾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后半期,以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为主要标志,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期,而此时日本正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德川幕府时代。直到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才正式起步。与西欧相比,落后了一大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的。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而西欧大体花了100年。上述情况说明,日本市场经济的发育不仅时间短,而且几乎没有经过西欧式的自由资本主义,便直接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日本市场经济基础的确立

一、从“锁国”到“开国”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后进性,根源于它的顽固的封建制度,尤其是长年推行的“锁国”政策。德川幕府于1633至1639年先后五次发布“锁国令”,建立起严密的“锁国”体制。  德川幕府的上述政策,除若干时期稍有放宽外,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形成长达220余年的“锁国时代”。这一时期日本闭关自守,几乎与外界隔绝。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内外矛盾,使封建幕藩的统治得以维系,但它又不可避免地严重阻碍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传人,扼杀了日本近代工业的成长,大大推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从18世纪末叶起,英、法、俄、美等西方国家,竞相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日本,要求幕府开港通商。据记载,在1794至1823年的30年间,欧美国家来日本活动19次,1824至1853年的30年间猛增至30次。其中首先把日本“国门”敲开的则是美国。1854年2月11日,美国海军准将培理再度率舰队驶进日本江户湾浦贺港,以武力威逼幕府在同年3月31日签订《日美和好条约》(通称《日美神奈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涵馆二港为美国船只停泊地,用以加煤、上水和补给粮食等物品;美国人到达上述两港时,其所携物品在日本交易享受最惠国待遇;允许美国派遣领事驻在下田;如美国船只在海上遇难,日本应给予救护等。同年8月和12月,幕府又被迫先后与英,俄签订了内容类似的条约。接着,在1858年1866年间,又与美、英、俄、荷、法等国签订诸如《日美友好通商条约》、《长崎租地规则》、《伦敦备忘录》、《巴黎协定》和《改税协定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规定。按照这些条约和规定,西方国家分别取得了在江户(幕府所在地)居住和在大坂经商的权利;日本对外开放兵库、新潟、神奈川、长崎和函馆等5个港口;各缔约国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日本被剥夺了关税自主权。至此,日本的“国门”已被迫完全敞开。

  日本被迫“开国”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大举侵入日本,引起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动荡,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就经济领域而言,西方大量廉价工业品涌进日本,给日本传统工场手工业以重大打击,加之外国商人又利用日本国内金银比价(1:4.65)和国际市场金银比价(1:15)的差额,从日本大量运出黄金,向日本大批运进白银,以获取暴利,破坏了日本的货币体制,加剧了经济混乱。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一定范围内刺激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例如对外贸易的增长,尤其是生丝等农产品出口的扩大,提高了日本农业生产中的商品经济成分,促进了包括缫丝、棉纺、制茶、酿酒等在内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又如幕府和各藩为了发展军事工业,竞相兴办钢铁厂、造船厂和兵工厂,从而使日本的工场手工业中出现了初期的带有重工业性质的新兴产业部门。再如在幕藩创办棉纺等轻工业性质的手工业工场的带动下,以缫丝和棉纺为代表的私营手工业工场也不断兴办起来。当然,从总体看,这一时期在日本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广大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但上述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对加速封建经济的解体却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治改元和“维新”

  1868年1月3日,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中心的“倒幕派”,在“尊王攘夷”、“王政复古”口号下发动了政变。之后经过数月内战,终于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同年9月,天皇睦仁举行即位仪式,改年号为“明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权,开创了日本历史的新纪元。

  明治政府成立后,由改革派武士掌握的新政权,便全力推行各个领域的变革,日本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鉴于当时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充分,而欧美先进国家则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前夜,因此明治政府为了避免日本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并使日本早日跻身于西方列强的行列,不得不利用国家权力实行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调整上层建筑,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化。从1868年至80年代初的“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作为改革的主导方针。

(一)“富国强兵”——实行社会变革的总目标

  “富国强兵”政策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广泛的内涵。所谓“富国”,就是通过“殖民兴业”和“文明开化”,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积极扶植近代产业,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以缩小与西方列强在“国力”上的差距。所谓“强兵”就是实行兵制改革,推行以欧洲兵制为样板的征兵制,建立以陆海军为中心的强大的常备军,建立武官制,创办以培养军官为目的的军事学校,以建成具有充足兵源和现代化武器的军事强国。“富国”和“强兵”相辅相成,而“强兵”则是“富国之本”。在西方列强入侵和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威胁下,“富国强兵”口号的提出,在早期还带有某种程度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性质,但是基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以及明治维新后建立的天皇制国家的反动性,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日本被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危险的消除,“富国强兵”也很快变成赤裸裸的军国主义路线,并被战前历届日本政府所继承,对外疯狂侵略,对内残酷镇压,不仅给包括中国、朝鲜在内的亚洲各国,而且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殖产兴业”——实现工业现代化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尚处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为微弱。   兴办国营企业。   创建银行制度。   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除大力兴办国营企业,发展国家资本外,还努力将富商、地主,尤其是与政府权力关系密切、享有封建特权的“政商”转化为近代资产阶级。   (2)采取金融、财政和税收措施,直接保护和扶植私营企业。   (3)将国营企业廉价“处理”给一批大“政商”。明治政府“处理”国营厂矿的做法,名义上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实质上是运用国家权力,一方面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私人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以“处理”国营企业为“引子”,加速私人资本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进程。  引进技术人才和先进机械设备。 (三)“文明开化”——资产阶级的社会启蒙运动

  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其缓慢,无法与欧美各国相比。因此明治政府要实行“维新”改革,加速资本主义发展步伐,唯有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引进西方文明及相关制度,输入近代科学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明智的选择。所谓“文明开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涉及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等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又包括具体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近代化的实施和普及。就“文明开化”的社会影响而言,说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决不过分。它不仅对明治初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学习西方,首先必须了解西方。为此,明治政权成立不久,1871年11月便派出以岩仓具视为全权大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山口尚芳为副大使,一行48人的庞大代表团,赴欧美12国进行实地考察。在为期近2年(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过程中,他们广泛调查了有关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财政金融、产业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状况,对西方列强的文明发达程度惊叹不已,并就这些国家的哪类制度、文明可为日本所用作了探讨。在被访的美、英、法、德、意、俄等12国中,最使代表团关注的是当时被称作“世界工厂”的英国和刚统一不久的德意志帝国。前者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发展业已达到“成熟”的程度,后者则是新兴国家,与日本有许多“类似之处”,且拥有高度军事技术水平。代表团在这两个国家的体验,对归国后明治政府的政策制订,尤其以“殖产兴业”和扩充军备为核心的“富国强兵”路线的提出,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欧美发展文化教育的经验是此次代表团出国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文明开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明治政权在推行资产阶级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初期大量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实践,深深意识到培养本国科技人员及各种人才的重要性,而大批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这一思想可以从上述代表团的首脑人物之一木户孝允给国内的信中得到充分反映。他在信中写道:“……确立……牢不可破的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真正在于教育而已。”明治政府振兴教育的主要做法是:

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  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制。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明治政府相继实行了3年、4年和6年的义务教育制,在4年和6年的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可免交学费。

注意发展师范教育。明治政府在大力兴办初等教育时,并没有忽略作为发展小学基础的师资力量的培养。认为抓小学教育,“务须迅即兴办师表学校”。继1872年在东京设立男女师范学校之后,1874年又分别在大阪、京城、爱知、广岛、长崎和新潟等地设立了师范学校。此外还创办“讲习所”、“养成所”等,以加速培养师资力量。由于明治政府不遗余力地兴办小学教育,小学就学率不断上升。1873年小学就学率仅为28.1%,1879年即上升为41.2%。到明治末期,这一比率已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大约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便完全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发展中高等教育,造就科技骨干力量。  振兴实业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培养中下级科技人才。 但是,鉴于明治天皇政权的封建性和反动性,在振兴近代教育的同时,它对由此产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惊恐不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迫不及待地将近代教育纳入以宣扬忠君爱国、儒家纲常伦理和日本神道主义为灵魂的军国主义教育的轨道。1878年明治天皇发表《教学大旨》,强调德育教育“应以孔学为主”,要求学校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画像,以对入学幼童晓以忠孝大义。1890年,明治天皇又颁布《教育敕语》,规定人民必须对天皇尽忠,崇拜天皇和皇室。在此期间,明治政府还通过发布《教育令》、《大学教员守则》、《教则大纲》、《学校令》等,强化对学校的思想统制,严禁师生参加政治活动,大力向学生灌输“武勇思想”、“大和魂”和“大日本帝国精神”。明治时期日本教育中出现的智育教育的“近代性”和德育教育的“封建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治资产阶级维新改革的不彻底性。 三、产业革命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1885年前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私人兴办企业的高潮。之后经过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攫取了包括独霸朝鲜、侵吞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及迫使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以及2亿两白银赔款等在内的一系列巨大权益,极大的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此次侵略战争为契机,日本产业革命即进入全面展开和最后完成阶段。大约到20世纪初,随着产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制度已在日本确立起来,并迅即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中日甲午战争无意给明治后期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了一支“强心针”,大大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

 

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加强。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国家大力保护和扶植下实现的,而且保护和扶植的重点又是和国家权力关系密切的少数商业和高利贷资本家,因而这类“政商”在资本主义发展前期就具有早期垄断资本家的性质。 国家资本迅速增长。 3.日本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第一,日本产业革命是在国家资本的带动下和对外军事侵略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鉴于日本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日本产业革命的进程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显著不同。英、法等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一般是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尤其是纺织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开始,在这些行业的机械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再扩及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日本的产业革命过程则要复杂得多。两大工业部类的近代化相互交错,呈现明显的非规则性。 第三,日本的产业革命是通过移植西方近代产业和外国技术装备实现的。 四、产业革命时期的国内市场  产业革命的进展和近代工业的振兴,必然导致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和社会分工的加深,使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商品市场。

  以铁路为骨干的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对商品市场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1910年日本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661公里,1915年又增至14094公里,铁路长度年均增长1000公里以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又把农村和城市、中小城市之间以及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促进了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商品市场价格趋于统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地区商品价格差的缩小发挥了重要作用。 2.金融市场。  日本金融市场的形成较早,经过产业革命又进一步得到完善。 1893年新交易所法出台后,才使证券交易制度走上正轨。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后的经济发展时期,日本各地已普遍设立了交易所。

  再次在金融管理方面,明治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1881年10月,松方正义接替大隈重新担任大藏卿后,为了平抑通货膨胀,提出了紧缩财政开支和增加税收、整理和减收纸币、设立中央银行和建立近代货币信用制度的主张。“松方财政”的实施,表明明治政府已经比较早地意识到采用财政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性。至于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的实行,则是在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诞生之后。日本银行通过调控货币发行量和官定利率,对金融市场施加影响。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来源已由明治初期的破产农民、没落的下层士族和旧手工业者,转向滞留在农村的庞大过剩人口。     (三)近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建立

  明治政府在推进产业革命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积极引进西方近代企业组织制度--股份有限公司制,并在较短时期内使之得到推广和普及。   产业革命后期股份公司的发展。以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为契机,日本产业界又掀起了一股设立股份公司的高潮。其主要特征是:

(1) 财阀企业对设立股份公司的态度转趋积极,其中三井财阀最具代表性。三井财阀由三井“同族会”机构控制下的合名公司--三井银行、三井物产公司和三井矿山公司等组成。自1909年设立作为母公司“三井合名公司”后,这些直系企业便从合名公司中分离出来,改建成股份公司。此后,三菱财阀所属的一些企业也相继脱离“三菱合资公司”,设立独立的股份公司。

(2) 设立股份公司的行业逐渐扩大。早期设立股份公司较多行业为轻工、金融、运输和保险业等。日俄战争后,随着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部门(如电力、煤气等)设立股份公司也日益普遍。

(3) 出现企业“大型化”的趋势。产业革命后期,随着企业兼并加剧和生产设备的扩大,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诞生,例如由富士纺织公司与东京瓦斯公司合并而成的“富士瓦斯纺织公司”,由东京人造肥料公司与大阪硫安苏达公司合并设立的“大日本人造肥料公司”等等.此外,诸如川崎造船厂和王子造纸公司等其他一些企业,也通过扩充设备实现了大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