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为什么选斯大林:古代文学笔记简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48:40

     课堂笔记——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一、        社会概况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共167年)

南宋:高宗、孝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宗、端宗、赵(共153年)

二、        文学概况

(一)            宋代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直承唐代古文运动。这表现在(宋代散文特点):

1形成了系统的古文创作理论,建立了“文统”。古文写作上既普及又提高。

2宋代散文的风格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3宋代散文对元明清散文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            宋诗

1宋诗的师承

2宋诗的特点(“诗庄词媚”诗说理,词抒情;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用事用博为诗)

3后人对宋词特点的评价

4宋诗流派的演变(西崑体→欧阳修、三苏、梅尧臣、王安石→江西诗<黄庭坚>→“四碧”(肖德藻、杨万里、陆游、范大成)→四灵派→宋亡前后的爱国诗和游民诗

(三)            宋词

1宋词兴盛的原因

社会环境的需要、作词以求禄、作为新兴文体比较普及

2宋词的变化情况:宋初(花间词)→柳永(小市民)→苏轼(豪放词)→周邦彦(格律词)→辛弃疾(北词)→姜夔(完成格律词的理论创作)

3宋词的创作特点:诗庄词媚观念的深刻影响同婉约豪放双峰并峙,共同组成了宋词创作的基本特点。

宋人话本、宋代戏曲(杂剧、全院本、戏文)

文艺评论——宋诗话、妇女文学、辽金文学

柳永:

在宋词上的贡献:

1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2柳永能从都市生活中摄取题材,使宋词在题材上得到丰富,增强了词作的社会内容。

3柳永深通音律,能自度曲,因而柳词促进了长调慢词成为词人常用的调式。

柳词的内容:

三类题词:

1描写羁旅行役和失意文人的悲伤

2描写下层人民,特别是妓女们的不幸生活

3描写大城市的繁荣景象

柳词的艺术特色:

1具有民间曲子词风味

2创造了在词中铺叙、细腻、含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语言优美而又通俗化、口语化

苏词的成就:

(一)            苏词使词境扩大,内容上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束缚,从苏词起,无论什么题材、思想感情都可用词来表现。

(二)            苏词完成了词体裁的诗化,使词成为脱离音乐而独立地一门新的诗体艺术。

(三)            苏词个性分别:从苏词开始,词作始加标题。

(四)            苏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也包容婉约。

辛弃疾

一、        辛词的思想内容

(一)            表达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

1表现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2表现对南宋苟安局面的强烈反感。

3抒写自己在志业,才能上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不平。

(二)            借登临怀古抒发忧愤

(三)            描写农村景物和某种个人生活情趣

二、        辛词的艺术特色:

(一)            辛词创造了雄奇阔大的词境

(二)            辛词富有浪漫主义激情和表现手法

(三)            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善能以文为词。辛词喜用典,又喜吸收口语和来自散文、骈文、诗赋中的书面语。

(四)            辛词在豪放的弟子上杂有委婉清新而具风韵的情趣

(五)            辛词常常诙谐嘲戏,生动活泼的喜剧风味。

三、辛派词人

在辛词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国思想,以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较少婉约派词人的柔靡之言,而带有恣肆粗犷的词风。辛派词人的主要代表有:陈亮、韩元吉、杨炎正、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元代文学

分期

1前期:元世祖至元八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

2后期:武宗至惠宗至二十八年(1308—1368)

元代文学的创作情况:

杂剧(元杂剧著名作家作品:)

前期: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上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康进之:《李逵负荆》 高文秀:《绳池会》、《双献头》

纪君祥:《赵氏孤儿》石君宝:《秋胡戏妻》

杨显之:《潇湘秋雨夜》、《风血酷寒亭》

尚仲贤:《柳毅传书》李直夫:《胡头牌》李潜夫:《灰阑记》

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相国寺公孙和汗衫》

后期:

郑光祖:《倩女幽魂》乔吉:《两世姻缘》

宫天挺:《范张鸡黍》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其他:《连环计》《三国故事》《货郎旦》《陈州粜米》

散曲:

前期:卢挚、王和卿、关汉卿、马致远

后期:张可久、张养浩、乔吉、贯云石、刘时中、徐再思

元代南戏

高明《琵琶记》“荆、刘、拜、杀”(《金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破窑记》《金印记》《赵氏孤儿记》《姜诗跃鲤记》

元代诗文

元代社会经济、政治、理想的特殊情况对文学的影响:

要正确评价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过。

元代城市经济畸形发达,为元曲发展提出了社会需要,准备了观众和艺人。

元代一系列特殊政策对杂剧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元杂剧的形式:

1每本戏通常为四折组成,每一折为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四折即为四组套曲,唱词上每折要一韵到底。

2为了剧情的需要,在剧首或折与折之间可以加“楔子”,“楔子”由一支或两支小令(小曲)及独白、旁白、对白组成。

3每本杂剧末尾有“题目正名”,由两句、四句或八句的诗句组成,用以概括全剧内容,点明主题。

歌舞演唱念白的结合,杂剧的每一折,具有唱、科、白三个要素。唱是歌曲,即曲词。只有主要演员才能有唱词。元杂剧按主要演员的性别分为末本和旦本,末本主角为末,旦本主角为旦。

白指宾白,即剧中人物的说白,宾白有散语,有韵语,宾白又可分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科”。

元杂剧的角色分四大类:

末:剧中的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外末等名目。

旦:女角,女主角叫“正旦”,此外还有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色旦等名目

净:花脸,以扮演刚强、凶恶的人物为主,多由男角扮演,也有扮女角的,下分净、副净、二净、丑等名目。

杂:不属以上三类或角色不明的其他杂角。如孤、卜儿、孛老、徕儿……

服装上,面部化妆和服装都趋于定型。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第一类主题: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二类主题:描写妇女命运,,尤其是刻画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

第三类主题:歌颂历史英雄。

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2既具有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3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4结构紧凑,情节安排富有匠心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本色派语言的代表人物。

宋词选讲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题  讲析

 上片:渲染秋塞之景,寄寓将士黯淡的乡思之情。(景)(为下片提供环境)

 下片:抒发戍边将士立功报国的壮志和离家万里的愁思。(情)(情感与职责的矛盾)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本词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首创宋代边塞词,突破花间词,对苏轼等人的词有重要影响)

晏殊   《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思想内容及艺术分析: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惜春、怀人)艺术上:本词反映了晏殊词优雅淡丽的风格、词语组合十分工巧而自然。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讲析:

上片写远行之人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人极其深厚的眷恋之情。

下片写旅人设想别后家人对他的思念之情,含蓄地表达旅人对家人的关切,也间接地表达了他们真挚的感情。

艺术特色:

1用递进和比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家人深厚诚挚的眷恋之情。(离愁…春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2融情入境,于想象中再进一层想象。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3表达感情含蓄缠绵(转换叙述角度上片以自己的角度,下片以妻子的角度)

 

柳永(生平、贡献)

贡献:

1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2柳词能从都市生活中摄取题材,使宋词在题材上得到丰富,增强了词作的社会内容。

3柳永神通音律,能自度曲,因而柳词促进了长调慢词成为词人常用的调式

柳词内容(三题材)

1描写羁旅行役和失意文人的悲伤。

2描写下层市民,特别是妓女们的不幸生活。

3描写大城市的繁荣景象。

柳词艺术特色:

1具有民间曲子词风味;

2创造了在词中铺叙、细腻、含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语言优美而又通俗化、口语化。

  观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艺术特色:本词运用铺张和渲染手法非常成功。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讲析: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

艺术特色:写景远近交错,浓淡相宜,层层拉近,纵收无迹,境界清旷高远;章法上首尾圆合,起承转合,皆和章法(以“登临”开头,又以“图难足”收尾,承上启下,“至今商女”落笔现实,情景融为一炉。);用典贴切精警,有袭古弥新之妙。

 

苏轼

苏词成就:苏词使词境扩大,内容上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束缚,以苏词起,无论什么题材、思想感情都可用词来表现;

         苏词完成了词体裁的诗化,使词成为脱离音乐而独立地一门新的诗体艺术;

         苏词个性分明,从苏词开始,词作始加标题;

         苏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也包容婉约。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讲析:上片写杨花飞舞,似花而又无人爱惜;下片写惜花(柳絮虽不是花,但飘絮后葬送自己的青春)

艺术特色:运用拟人手法,把咏物和写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写人还是写物,实际上,既写了人,又切合所咏之物。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题:秦观贬官前词风接近柳永,但比柳词典雅、严肃,词题常写男女私情,对歌妓们的人格比较尊重。遭到贬之后,词风近李煜,词中有浓厚的伤感情调。

讲析:上片写佳期相会;下片写依依惜别(开端以对偶句来写惜别之情,用有形的流水来比喻不可名状的情思,水寄托了柔情之悠悠,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然而,愈是情深意厚愈是佳期太多,佳期如做梦一样倏然而逝。对“牛女”来说,更是“割爱生分”,词人又用“忍顾鹊桥……”深化此情,借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变成了他们离别的归路,岂肯忍心回顾把他们悲痛欲绝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感情达到高潮,对牛女的同情也到了极致,最后二句充分显示了大手笔,没有用离恨的时俗陈套,而是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词的点睛之笔,赞美他们的情操以结尾。)

艺术特色:本词写景的句子倒不怎么突出,而议论的句子却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古代诗论家多以议论入诗为病,因而很重视诗的含蓄美。但是,适当的议论,只要运用得当,抒情写景相结合,则同样有优美的形象,而且丰富了表现手法,本词议论并无说教之处,而且析理精辟,格调高绝,大有力透纸背之感。由于本词将“理”、“事”、“情”紧密结合,使词中的议论句子成为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之声的警策之语,这也正是本词流传久远,历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峰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讲析:上片春归花谢下片写进东园凭吊落花,续写自己与残花的感情交流。

艺术特色:全词将人与花扭结在一起(由惜春写起,人怜花,花亦恋人,花有情人更痴,以致对飘流的花都不忘情);结构上层层相望,环环相扣,把婉转之思,缠绵之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惜花”之作,更是一首“惜人”之作。全词既回环反复地抒写了自己缠绵悱恻的“惜花心情,却又饱满淋漓地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

 

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创作活动以1127年金兵占领汴京为界,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描写美满的婚姻生活以及她和丈夫在彼此短暂分离中的相思之情;后期作品多写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时代苦难和个人的悲惨遭遇。

    李尊奉诗庄词媚的传统,她的词,无论写闺思、写家恨国仇,都感真挚,形象丰富,风格婉约。

   讲析:上片独处寂寞;下片秋月难挨。

   艺术特色:本词善于捕捉形象,写出难以写出的意境和心思。既善于描绘实景,寄托感情;又善于虚拟幻境表达感情。

  

 张元干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孤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暗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楼》。

讲析:上片描写沦陷后的中原荒凉惨淡的景象,谴责南京统治集团忍辱求和和迫害主战派人士的可耻行为;下片抒发送别的悲壮之情,寄寓深沉的爱国思想。

艺术特色:词意深沉悲壮,风格慷慨悲凉;曲折含蓄。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回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深挚而又无告的爱,反映了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和控诉。)

讲析:上片再现陆游与唐婉久别重逢时的情景,愤怒谴责了破坏幸福婚姻的封建家长制;下片续写重逢之情。

艺术特色:抒发了真挚动人、悲痛欲绝的深情,具有悲剧型审美特征;结构上迂回跌宕、锤炼字句富有特斯,表现力强。

 

辛弃疾

辛词的思想内容:表达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表现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表现对南宋苟安局面的强烈反感;抒写自己在志业、才能上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不平。);借登临怀古抒发忧愤;描写农村景物和某种个人生活情趣。

辛词的艺术特色:辛词创造了雄奇阔大的词境;辛词富有浪漫主义激情和表现手法;辛词有很强驾御语言的能力,善能以文为词,喜用典,喜欢吸收口语和来自散文、骈文、诗赋中的书面语;辛词在豪放的底子上杂有委婉清新而具风韵的情趣;辛词常常诙谐嘲讽,生活活泼的喜剧风味。

辛派词人:在辛词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国思想,以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较少婉约派词人的糜靡习气,而带有恣肆粗狂的词风。辛派词人主要有:陈亮、韩元吉、杨炎正、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儘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解题:曲折迂回地表达出功业未就的抑郁心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苦闷。

讲析:上片写景抒情,望中所见引起的悲愤;下片抒发胸怀,说自己不只怀念故乡,更不愿做个人身家打算,忧愁的是国事飘摇和年华虚度。

上片首二句写景、三句移情及物,使无情之景变成有情之景,由客观到主观,感情由平淡到强烈。“把吴钩……”直抒胸臆,点明报国无路苦闷。

艺术特色:不仅从景从情上描写心理,而且还借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感情;写景抒情,曲折迂回,层层推进,脉络清楚(开始秋景,中间典故,结尾泪水);成功运用典故。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艺术特色:上片通过惜春、留春、怨春表示国势衰弱,爱国志士心有余而力不足,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下片通过宫怨来比喻自己在当政者压抑下的苦闷(以青年女子的口吻来说春光消逝容颜衰老以及自己的仇恨伤怨,愤激之情)用比兴手法曲折表现。

通篇都用比兴手法,是对屈原作品比兴手法创造性学习的结果。

辛弃疾《喜迁莺》:“千古《离骚》文学,芳至今,犹未歇。”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五律中的《离骚》)

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思,而所用的是惜春、宫怨等幽美意象,内容是热烈悲壮的,外表是婉约的,两者很好地融会结合起来,幽美而不柔靡,悲壮而不粗犷。

 

姜夔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解题:姜夔词多写景咏物,记述游士生活,感伤身世或时事,词风高妙秀远。善造清幽意境;善使用暗喻,联想手法;在语言上多用单行散句,声律上间用拗句拗调,对婉约派平熟软媚的词风有所纠正。姜白石词论,讲究格律,强调精思含蓄。

艺术特色:全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本词在写作方法上与杜甫《哀江头》的异同: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同:都用了反衬的手法,如用杜牧的诗意反衬,来抒写物是人悲。

异:杜甫  战争结束后的新景;姜 战争结束后的破败,更为沉重,善于刻画心理上的伤痕。

 

张炎  《解连环》

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涑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雁归来,画帘半卷。

讲析:上片描摹孤雁离群惊散后的凄凉、冷落;下片写孤雁不胜愁怨而思念伴侣,期望复归的心理。

艺术特色:结构上紧扣“孤”字,收纵联密(以孤雁离群开始,以双雁归为果);既生动地描摹物态,又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用典融合无痕,特别是在融化唐诗上见功力。

 

宋诗选讲: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讲析: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幅绝妙的画面,西湖夏日暴雨的奇景。

黑云翻墨未遮山:浓云骤起,七个字把暴雨来临的气势写得形象,鱼虽未落但先声夺人。

白雨跳珠乱入船:暴雨突至,斗大的雨滴倾盆而泻,敲打船板跳起,把暴雨写得活灵活现。

对比强烈(色彩)在湖面映衬下晶莹闪烁像珍珠。白、珠、船→无情语有情色。

卷地风来忽吹散:风过雨停,

望湖楼下水如天:西湖水澄碧清,水波不兴,一碧万新,白雨跳珠注入湖里,显得更丰盈。水面碧蓝高远,(水天一色),一时难以分辨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以静结动。

艺术特色:本诗四句分别刻画云、雨、风、水四个独立地画面,但这四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作者整体构思串联起来的联组镜头。它通过阴晴、风雨、动静的变化来反映暴风雨袭击西湖的全过程,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追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欧阳修  《秋声赋》

讲析:第一段:第一层写秋之声,第二层写秋之状,第三层阐释秋意;第二段:写无声之秋(由物及人,由有声之秋→无声之秋);第三段:照应题目作结。

艺术特色:角度新颖(咏秋之作中写秋声的不多,避熟就生,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感受展示出一幅带有音响的画图,开辟了有形与无形,具体和抽象的领域);形象的摹写(用水声、金属撞击声、马蹄等声来启发人们的想象,把秋声写成可感可触的,声音由远→近,慢→快,弱→强,秋声对人的伤害→主题(自我珍重的重要);铺张的文笔;赋体革新的典范;构思别出蹊径,颇为新颖。

 

元杂剧

  

   关汉卿

杂剧的思想内容:

第一类主题: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窦娥冤》)

第二类主题:描写妇女命运,尤其是刻画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救风尘》)

第三类主题:歌颂历史英雄。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既具有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结构紧凑,情节安排富有匠心;是元杂剧作家中本色派语言的代表人物。

 

  窦娥冤

情节结构:第一折驴闯入室;第二折逼供;第三折行刑;第四折平怨。

窦娥性格分析:窦娥性格的发展极有层次而且自然,表现了关汉卿塑造典型性格上的高度艺术,概括才能。在当时元杂剧受到本身的艺术形式的很多限制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场戏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层层发展是十分可贵的。这里用浓墨重彩描绘人物精神面貌的创作经验,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西厢记》王实甫

讲析:第一段写莺莺赴长亭饯别路上的心情;第二段写长亭筵席上的情景;写莺莺对张生的嘱托和目送。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折,它以优美精湛的语言,运用比喻、夸张、衬托、对仗、排比、重叠的修辞手法,将民间的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