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访问被拒绝:《太上感应篇》讲解三一(净空法师主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1:02

《太上感应篇》讲解三一(净空法师主讲)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www.510817.com www.25768.com

太上感应篇﹝第二三八集﹞

2000/3/29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38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个地方有福鼎的同修,他提了一个问题,问皈依的事情。皈依的实质比形式重要,在形式上只要是出家人给你做一个证明,做一个仪式,都可以。因为你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一个法师,这个观念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是皈依一个法师,你就错了,这个观念是有很大的过失,说的不好听的话,很重的罪过。什么罪过?佛经上讲的「破和合僧」,你把僧团破坏了,僧团的制度毁掉了,所以这个罪过,要是照经典上讲是堕阿鼻地狱。你不皈依没有事情,皈依反而搞这么大的罪过。皈依三宝,你是三宝弟子,三宝是「佛、法、僧」,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出家人都是僧,你怎么能皈依一个人?所以这是首先我们要把这个观念搞清楚,一定要懂得三皈真正的意义。这一桩事情,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我们从《坛经》上他老人家的开示,就知道皈依的这个观念,发生了偏差,产生错误,大概在唐朝时候就已经有了。否则的话,他讲三皈依,他就不可能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讲三皈是这个说法的,这个说法好,让我们一听不至于产生误会。

「佛」是觉悟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见,「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皈依是什么意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一切错误地方回过头来,依靠正确的,这叫皈依。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觉悟,这叫皈依佛。佛是觉悟,佛代表觉悟,我能够对人对事对物,觉而不迷,这叫真正皈依佛。我对人对事对物,我的思想见解纯正,没有错误,这叫皈依法。皈依法是从错误的思想见解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思想见解,是这么个意思。在三皈依里面,这一条最重要。正邪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怎么晓得,我想错了,我看错了,我说错了?标准是经典。凡是依照我自己的意思,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作法,这错了,是造业。把自己成见,自己想法、看法、作法放弃,从这里回过头来,随顺经典的教诲,这叫皈依法。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教我不可以做,我就不做。所以这是个标准,三皈依这是标准。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僧修六和敬。我们跟人相处不和,要从不和回过头来,跟大家和睦,这叫皈依僧。我们的心不清净,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心里起贪瞋痴慢,这个不清净,从不清净回过头来,依清净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起贪瞋痴慢。那用什么心?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这叫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个人。

所以你在受三皈的时候,给你做仪式的这个法师,应当把三皈依的道理给你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你真正懂了,他给你做这个仪式,而不是皈依这个人。皈依这个人,你皈依这个法师,他皈依那个法师,这是我的师父,那个不是我的师父,你不就制造党派了吗?你不就是在分化僧团了吗?僧团本来是和合的,和敬的僧团,你在里面树立党派,让僧团不和。僧团不和,这个罪业就是阿鼻地狱。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所以一皈依就破和合僧,你不皈依不造这个重罪,一皈依就造这个重罪。所以三皈要讲清楚,要讲明白,不可以糊里糊涂去做。

皈依受戒、出家剃度的这个师父都不重要,等于是我们学佛,他是我们的介绍人,我们也很感恩他介绍。我们自己修学将来有没有成就,是我们亲近教导我们这个老师,这个老师重要!这个老师在我们佛家讲,这是传法的老师,我们是他的传法的弟子,在佛家讲法子,法子这个尊贵了,你修行证果得道是从他而来的。他不是你的剃度师,他也不是你的皈依师,但是他成就你,你的道业从他这儿成就的。所以法子关系,比剃度传戒的关系要亲密很多,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关于三皈依意思的讲解,我们有三个录像带,录音带、录像带,还有一本小册子,这些东西你们都可以多带一些回去,不管是哪一个法师给你主持三皈依,你看看懂得就行了,就可以了。

你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受三皈依也行,受三皈五戒都可以,自己发愿,依照这个道理,依照这个方法去做,你都是三宝弟子。真正发心,所以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受三皈,都可以得到。你们要证明,我可以给你做证明,你们只要真正听清楚了,搞明白了,三皈的意思懂得了,我可以给你做证明。这边皈依证,你都可以带回去,带回去你自己填写名字,最重要是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五戒也可以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愿求受,我们现在用的誓词非常简单,这是采取弘一大师的教诫,这是近代对于律学很有研究的一位大德。他告诉我们这个誓词,是世尊当年在世,给在家弟子授三皈依的誓词,弘一大师劝我们采用,我们觉得他这个简单隆重,也很方便,我们就采取这个誓词。受五戒法,也是弘一大师从戒律里面节录出来的,简单扼要。我们发愿,愿是誓愿,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求佛菩萨给我们做证明,从今而后,依佛菩萨的教诫去学习。

在哪里学习?在生活当中学习,工作里面学习,与一切人物接触当中学习。这个学习最重要的是放弃自己的成见,遵守经典里面的教诲,你是真的皈依了,真正回头,真正有了依靠。这样皈依的人,佛在经上讲日夜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佑你。所以你要真皈依,真的回头,真的依教奉行!这个人当然得诸佛护念,当然得一切天龙善神的保佑,为什么?现在这个世间这样的善人太少了,太希有了。我们仔细去观察佛门里面,不但是在家同修,连出家同修,几个人真的回头?几个人真的依靠佛菩萨教诲?希有!所以真正有几个人发心,那是诸佛菩萨的宝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能想到的。真正做佛的弟子,一切诸佛如来护念;假佛弟子,佛就不护念,善神跟你就远离了。在你周边围绕的是什么?围绕的是恶魔,妖魔鬼怪、邪神,他围绕在你身边,我们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所以大家懂得了,这是哪一个法师给你做仪式,没关系!最要紧的是要懂得皈依戒的道理。

这个地方提到,我平常教人受持一部经、一句佛号,这是针对我们现前大众根性而说的。人贵自知,自己要晓得自己,自己不是上根利智,第一个思想混乱,意志不能集中,这是我们的致命伤,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于是我们会想到有很多老太婆、老阿公,他也不认识字,什么都不懂,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老实念,念了几年,人家站着往生,坐着往生,预知时至,我们要学他,他是我们的好老师。你问他佛法,他一窍不通。你问他什么叫发菩提心,他跟你摇头,他不知道。一句佛号,他就真的往生,万缘放下,这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学这种人。学上智,没有能力,人家是一闻千悟,看再多的东西,听再多的东西,他心清净,他心里没有妄想;我们涉猎多,妄想就多,把我们的道心毁掉了。

道心是什么?道心是清净心、平等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道心。看多了,接触多了,心就乱了,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佛在这个经上说有,那个经上说空,到底是有是空?就打妄想。上根人,听佛讲空,听佛讲有,他一念不生,他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个可以,那个人可以广学多闻,他是开真实智慧,他不打妄想。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太严重了,那怎么办?一部经好,一部经,我一天到晚想的就这一桩事情,没有第二个想法。就是净宗「五经一论」,最好我们也选一种。选哪一种?哪一种都可以,你喜欢选哪一种,你就选哪一种,一生当中就念一部经,就念这一句佛号,保证你往生。你要是涉猎多了的话,你这一生往生未必可靠,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很难遇到,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话是真的。乾隆年代,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中,希有之一日」,这个话都是真的,不是容易遇到的。遇到之后,只要我们肯相信,肯死心塌地,我们就成功了。决定不要涉猎很多,人家问我这个,问我那个,我不知道。不知道,不丢人。不能往生,搞六道轮回,那真叫丢人!人家问我,我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我什么都不知道。细细想想,这个人是大智慧,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决定有真实的成就,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

我常常讲经这样教人,你要广学多闻,好!到极乐世界再去广学多闻,没有到极乐世界之前,我把广学多闻放下。所以四弘誓愿,我常常讲我们现在只要抓紧前面两愿,一定要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定要做「烦恼无尽誓愿断」,念佛就断烦恼了,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统统放下了,心清净了,烦恼就没有了。这样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见到阿弥陀佛,你再去搞「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没有关系了,你真的有依靠了。你依靠阿弥陀佛,你得到佛亲自的教诲,你去学无量法门。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两句到极乐世界再搞,我们此地搞不得。此地如果你搞「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坏了,法门是学了不少,出不了三界。我们过去生中错了,就错在这里,希望这一生不再错了,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决定不可以错过。

你们同学今天到此地来,你把我这个话听懂,你明白了,你能记住,能够照做,你就很有福报,你这一次到新加坡就没有白来。如果嫌《无量寿经》太长,《阿弥陀经》好,《阿弥陀经》不长。你每天早晚念一遍《阿弥陀经》,然后接着就念佛号。佛号,早晚课诵的时候,专心的去持名。如果你家庭工作很忙,你念一千声可以了;再忙,念一百声。念珠一串,一百零八声,都好!一堂课不缺,早课晚课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平常散念,想起来就念。所以念珠放在手上,这是什么用处?提醒念佛的,看到念珠,就想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散念念得愈多愈好。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一定要放下,不要去想它,也不要去说它。你去想它,你去说它,都叫造业。想它是意业,说它是口业,为什么不念佛要去造业?所以古德教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希望同学们,共同勉励。好,今天时间到了。

太上感应篇﹝第二三九集﹞

2000/3/3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39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有来自福州的三十多位同学,来自北京有五十位同学,还有来自台湾、其它地区的也有三十多人。我非常感谢大家,我知道同学们当中,特别是从中国来的,用很长的时间把旅费攒积出来,甚至于还有同修把女儿的嫁妆变卖掉,做旅费到这边来参学,这其中感人的事情很多,足见诸位对于求法的热忱、真诚心,到新加坡时间很短,总希望这一趟真正没有白来。

佛法的修学,首先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创始的,印度人称佛陀。佛陀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搞清楚。在我们中国古时候称圣人,印度人称佛陀,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圣人。这个名词翻译为觉者,真正觉悟的人,圆满觉悟的人,称他作佛陀。在中国,「圣」这个意思,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明了的人,称为圣人,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大家晓得,佛菩萨不是神仙,佛菩萨是圣人、是贤人,中国人称圣贤,印度人称佛、称菩萨,一个意思。

中国自古以来接受圣贤人的教诲,古印度的佛教是教育,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看看孔老夫子跟佛陀,实在讲没有两样,夫子也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讲的是「有教无类」,这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不分国土,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一律平等。但是夫子跟佛陀不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夫子教学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到他那里求学,他很欢喜;你不去找他,他不找你。佛不一样,佛是你不找他,他也来找你,「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这就不相同了。他们对于一切众生教化的态度不一样,教学的内容,可以说原理原则相同,都是从孝道讲起,还是到孝道圆满。儒家讲孝,佛家也讲孝,「净业三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孝亲尊师是佛陀教育的宗旨,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教的终极目的,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佛教在最近两百多年才变成宗教,以前不是,以前是社会教育。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这个时间也不算短,佛教变质了,变成宗教,佛菩萨变成神仙了,大家走进佛的寺院庵堂,只祈求神明保佑,把佛菩萨当作神明,错了!神明能保佑你吗?这是迷信,确确实实是迷信。可是佛菩萨能保佑我们,这不是迷信。佛菩萨跟神明保佑差别在哪里?佛菩萨教你,你有灾难,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是你造作一切不善业的感召,你能够回头,断恶修善,你的灾难就远离了,你的福报就现前,教你!不是他有什么特异功能来保佑你,没有这个道理!神仙说保佑你,没有教导你,那就不是真的。

其实我们接触许许多多的宗教,我们看他们的经典,他们经典里也是教人断恶修善。你去看《古兰经》,看基督教、天主教的《新旧约》,神也教你们孝敬父母,他们经上有的。教你尊重长辈,爱护你的兄弟,爱护你的邻居,这我们在其它经典上都看到的,对于一切人要慈悲,要施舍。可见得宗教里面那些神明,也教人断恶修善。如果不重视教诲,不认真去依教奉行,一味用情执求佛菩萨、神明来保佑,最后是落空。落空之后,又埋怨佛菩萨不灵,神仙不灵,再去毁谤,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今天接触许许多多的宗教,我们也勉励所有宗教,我们要重视宗教教学,要重视宗教教育。

今天世间灾难很多,灾难的根源就是我们失去了圣贤的教诲。圣贤的教诲教我们什么?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还要做好人当中第一好人,教我们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生活环境、一切万物的关系,你明白之后,不但你会爱人,你也会爱物。今天谈到爱物,我们比不上外国人。我在澳洲住的时候,澳洲人看到树上有个鸟窝,上去看看鸟窝里头有蛋,这个地方要开马路,那个树要被砍掉,看到那个鸟窝在上面,他要等,等那个鸟长大飞走之后,才砍这个树,才开这个路。往往一等,要等好几个月,人家爱物,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比不上外国人。所以我们在外国,野生的动物,像小松鼠这一类的,我们看到很喜欢它,剥几颗花生放在手上叫它来,它就到你手上来吃,它不怕人,跟人是好朋友,它知道人不会伤害它,会保护它。在中国见不到,中国的这些鸟兽怕人。外国的鸟兽不怕人,人没有杀害它们的念头,爱护它,保护它。动物如是,植物也如是。所以我们到那些地方看看,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好,草那么绿,花那么样的美!没有别的,人爱它,它以这个来报答。

爱心充满了世间,儒这样教导我们,佛也这样教导我们,其实每一个宗教的经论里头,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没有认真去学习。我们接触许许多多的宗教,往往只看到他们重视宗教仪式,而没有重视宗教教育。教育是实质,仪式是外表,只有外表没有实质,不能教化众生,不能够消灾免难。在世出世法所有一切教学当中,确实佛是第一,佛确实超过了儒,儒家还是有界限,佛法没有界限。我们常听到佛家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界限!特别我们在《华严经》上,所读到的,所学到的,要认真的学,要把所学完全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把我们从凡夫生活转变成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自在、安乐。从什么地方转起,要晓得!我们学佛,学佛的同修很多,学了很多年,功夫不得力,妄想杂念还是一大堆。你们有许多问题来问我,我听了之后,就知道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你要没有妄想,你哪来的问题?你就没有问题了,你的问题都是胡思乱想来的。换句话说,不老实来的。如果是老实学佛,老实念佛,老实人没有问题,有问题都不老实,心不清净。

大家都知道「业障」这个名词,其实业障这两个字怎么讲法,很少人能讲得出来。连业障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够消业障?「业」是事业,事是造作。我们起心动念是心里的造作,言语是口的造作,身的行为是身体的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你现在在做什么事,就是你在造作,造作的结果叫业。你的造作是利益众生的,是善业;你的造作是自私自利的,是恶业,这叫业。善业跟恶业都是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的清净心,障碍你的平等心,这叫业障。诸位要晓得,清净心跟平等心是自己的真心。心不清净,就被污染了,被什么污染?被「财色名食睡」污染了,被「贪瞋痴慢」污染了,你的真心失掉了。真心失掉之后,你所用的是妄心,妄心哪有不造恶业的道理!造作恶业,一定感召不善的果报,种种灾难就现前了。

明了业障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所以佛教给我们修什么?修净业,这个境界高了。什么叫净业?净业里头没有污染,换句话说,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瞋痴慢,你的一切造作就叫做净业。纯粹是利他,决定没有丝毫自利。你要不懂,不知道怎么作法,我们这边有个录像带,诸位看看,新加坡有一个一百零一岁的许居士,你看看这个人,这个人造的是净业,她不是染业。一百零一岁了,你们去看看她,她身体像三、四十岁的人一样,一生没有生过病,我仔细观察只掉一个牙齿,耳目聪明,反应很快,跟年轻人一样。为什么她有这种效果?心清净。你问她她会告诉你,她一生没有发过脾气,没有怨恨一个人,她所看的世间,个个人都是好人。跟人家相处有不好的地方,她不会怪别人,她怪自己,「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让别人欢喜」,从来没有责备过别人,所以人家健康长寿。一百零一岁了,每天还出去奔波,为穷苦人作义工,她没有休息。你要去找她,要事先跟她约好,否则的话,你找不到她。帮助一些穷苦的人。

她一天吃一餐,吃长素。穿的衣服是垃圾桶捡来的,从来没有去买一件衣服,人家问她为什么?她说穷人很多,我要跟穷人一样,我要做一件新衣服,跟他们就不一样了。没有我,没有私,所以她修的叫净业。如果佛家讲的净业不懂,你看看她就明白了,那叫净业。净业的果报是清净自在,身心安乐。她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是一个榜样给我们看,做出来给我们看。她到一百零一岁才学佛,现在才皈依,才学佛。你问她,你有没有思想?你想什么?她说我想「阿弥陀佛」,现在学佛了想阿弥陀佛,肯定往生极乐世界。标准的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她的行持,出家人都做不到。一生随缘而不攀缘,所以她的心才清净。什么叫攀缘?我想去做什么、做什么,攀缘。她从没有这个想头,什么都随缘,随缘就自在。你看看这个一百零一岁的人,你们有机会碰到她的时候,你叫她翻几个筋斗给你看,你们办不到!她可以办得到。我们对她这个生活有一个简短的录像带,找机会放给你们大家看。如果你们有机会找李居士跟她约好,可以去访问访问她。好,今天时间到了。

太上感应篇﹝第二四0集﹞

2000/3/31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40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几天从中国、台湾、海外各地来的同学很多,看情形往后的人会愈来愈多。大家到这边来,我能够帮助诸位的,实在说非常有限,但我们要认清现在自己生活的环境,要怎样在这里面真正得到解脱,这个意义就很大了。没有接触佛法,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比较不容易接受,对佛法稍有涉猎,稍有功夫的人,都肯定人不是这一生,我们有过去世,还有未来世。世出世间的圣贤,无不是告诉我们,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佛法称不生不灭,叫大般涅盘。大般涅盘是印度话,意思就是不生不灭,佛要我们去证明,你要证明了,证实这是真正存在的事实,这个人就叫成佛,就叫证道,证果了。

生死是怎么回事情?生死就是身有生死。这身不是我,身是我所,就跟衣服一样,衣服脏了,脱掉换一件;这个身体坏了,丢掉再换一个新的。舍身受身,就像换衣服一样。这里头告诉我们,真正的我没有生死,所以我们要替真正那个我去着想。你要修善业,你将来换的这个身体,愈换愈好,愈换愈殊胜;你要是做恶事,这个身体愈换就愈差了。你看人身,人要换成畜生身,就低了一级;再换成鬼身,那比畜生又要矮了一半。你要想换好的身相,你就得修善;你要作恶,你的身相一定是一世不如一世。这是真实的道理,也是真实的事相。因此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告诉诸位,佛法也是有为法。佛法要不要学?要学,要会学。你不会学的,你学了满肚子佛法,那个佛法不起作用,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还是一世不如一世,所以你要会学。

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是戒定慧,这是真正的佛法。戒定慧在不在书本里头?不在,书本里哪有戒定慧,戒定慧是在你心里头。书本是个说明书,我们读了书,懂得我们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戒定慧,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有,怎样把戒定慧拿出来?这是真学问、真功夫。我们现在戒定慧为什么没有?戒定慧变成了烦恼,变成贪瞋痴。戒变成贪,定变成瞋恚,慧变成愚痴,变质了!佛给我们讲,贪瞋痴就是戒定慧,现在如何把贪瞋痴让它恢复变成戒定慧,我们的佛法修学就功德圆满了。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迷悟,迷了,我们自性的戒定慧就变成贪瞋痴;觉悟了,现前的贪瞋痴就转变成戒定慧,就这么回事情。如果诸位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要深信不疑,我们就会用功了。为什么?我们已经抓到修学的目的,真正搔到痒处,于是我们就知道怎么学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有办法把贪瞋痴再恢复成戒定慧。不能贪多,什么都想学是贪心,贪心断不了贪心,迷不能破迷,觉才能破迷,大家要懂这个道理。首先我们要把脚跟稳住,决定不堕落,决定不滑倒,这个重要!我们看自古以来,多少人修行失败了,堕落了,滑倒了。什么原因?用的是贪瞋痴的念头来修行,用自私自利的念头来修行,这怎么能成功?稳住脚跟的办法,就是一门深入,在一门里面成就戒定慧,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慧开了以后,才广学多闻。

所以四弘誓愿,是佛教我们修行的一条道路,我们要循序前进。第一个要发愿,实在讲今天修行人没发愿,所以你什么都不能成功。你没有发愿,佛的门你没有进去。发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怎么讲?众生无量无边,我要发个誓愿为他们服务。你们有没发这个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舍己为人。跟人家往来,心里头还想着,怎么样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利益,错了!你迷了,你怎么能学佛?你怎么能入门?你看看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乃至于声闻、缘觉,人家发的是什么心?跟一切众生往来,想到我对他有没有好处,绝对不会想的是他对我有没有好处,不想这个。我对他有没有好处,我对他有没有贡献,这叫「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愿,你学什么佛?学得再多,你还是六道里头的众生,佛的门你没有进去。你要想进佛门的话,就要学佛,佛是舍己为人。《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诸佛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片真诚慈悲,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苦难。苦难里面有根,苦难的根是什么?根是迷惑。因此帮助众生服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帮他开悟,破迷开悟,他自然就离苦得乐。永远离苦,永远得乐,这是服务无量无边项目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做这个服务工作,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明白这个之后,理明白了,事搞清楚了,才晓得「一门深入」的重要。一门深入学什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就是我刚才讲的把贪瞋痴转变成戒定慧,就干这个工作。一本《无量寿经》,或者是一本《阿弥陀经》就够了,你搞那么多干什么?古大德有给我们做榜样,一生就讲一部《阿弥陀经》,讲三百多会,这是给我们现在人做好榜样。人家要请他做别的,我不会,我只会讲《阿弥陀经》,我只会念阿弥陀佛,其它的我都不会,你请教别的法师去。他成功了,他心是定的。他是不是其它经都不会讲?他什么经都会讲,他不讲,就是做一个好榜样,指出大家一条明路,脱离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的一条明路,一门深入,专修专弘。你喜欢讲《无量寿经》,你一生就讲这一部经;喜欢讲《弥陀经》,一生就讲《弥陀经》,不要搞多,贪多嚼不烂!搞太多搞太杂,你心是乱的,你戒定慧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要专精。

我过去在台中李老师会下十年,我跟诸位讲过,我学五部经,十年只学五部。那个时候不懂得这个大道理,还搞了五部;如果晓得这个大道理,我就搞一部,我就不会搞五部。李老师我跟他那么多年,他没有把这些大道理,给我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他老人家说话含蓄,点到为止。因此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个求知的欲望放不下。他要像我这种态度,横着心,硬这样说,那我们也只好服从了,哪有不听的道理?一门深入之可贵。因为我们不是修别的,我们是求定求慧。定是枢纽,戒是手段,慧是目的,要开智慧。我在台中学的五部经,给你们说说,你们就晓得分量不多。头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那个经多大?这个纸张六页,不多。第二部经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你们常念的。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你们也都读过,这个分量比较多一点。第四部学《金刚经》,第五部学《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就学这么一点东西,所以才扎了根。

可是我讲的经论很多,有几十种,讲过的经论有几十种。这些大经大论我没学过,没有学过能讲,在求学当中得一点小定小慧。所以,没有定慧怎么能成功?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那就老老实实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肯定往生,我们这一生成功了。世出世间法都要放下,莲池大师晚年说了两句话,说得很好,「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喜欢去悟,你们自己去悟去,他自己一部《弥陀经》,连佛法都放下了;「八万四千法门,饶与别人行」,你们要修很多法门,你们去修去,八万四千法门让你们去修去,他专修念佛法门。这两句话说得好,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的,一卷《阿弥陀经》,一句佛号,稳稳当当,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了。你要搞那么多干什么?

我今天讲这么多经论是为什么?被逼的。如果这个世间还有人讲这些经,我决定不讲,没人讲了。许多法师大德劝我讲一遍,留个录音带给后人做参考,是这么个意思。我决不是喜欢讲,也决不是爱讲,讲这些东西对我自己修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障碍,虽然障碍不大,多少有一点障碍,这就是我跟别的人不一样的地方。你们如果要没有这一点定功,那障碍很大,决定造成障碍。你的心是散乱的,你的心是昏沉的,你的意志思想不能集中,你的烦恼压不住。换句话说,你决定还是搞六道,要说的不好听的话,三途成分很大。

所以诸位同修到这个地方来,时间虽然不长,我贡献诸位的,坚定信心,绝不动摇。我们有师承,有老师,代代相传,决定没有错误。今天在国内、在海外,依照会集本《无量寿经》修行的人,往生的瑞相希有,我们亲眼看到的,这是证明。所以对于会集本要有信心,我的信心十足,丝毫不会动摇,末法时期九千年,广度众生,就是这个会集本,梅光羲大师讲得一点都不错。过去连演培法师也怀疑,他怀疑的是蕅益大师的《要解》,印光大师称赞,说「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也不能超过其上」。演培法师问我:「印光法师这个话,是不是说得太过分了?」我答复说:「丝毫不过分,他老人家所说的恰到好处。」夏莲老会集的这个本子,就像梅光羲居士所说的,也是恰到好处。我们要有这种心、这种愿、这种行,取西方净土自己有把握,随时可以往生,随处可以往生,丝毫障碍都没有,我们的道业算成功了,这一生的修学没有白费。所以我们对老师的教诲才感恩,我们真得到了,真的把问题解决了。

我们同学在一块修学,跟一般佛学院不一样,他们的课程很多、很杂,广学多闻,我不赞成这个方法。佛光山刚刚开山的时候,办了个佛学院,大概三、四十年之前了,星云法师找我去当教务主任,我在他山上住了十个月,我不赞成他教学的方法。我提出我这个办法,一门深入,他也没办法接受,我们两个就分开了,没有办法妥协。佛学院那种教学法,一个学期学十几门课程,糟蹋人!决定不能成就。我教人的方法是李老师传给我的,这是中国代代相传传下来的,就是学一样。那个时候佛光山有一百多位学生,我跟星云法师说,每一个学生学一部经,一生就学一部经,十年之后他是专家。一部《阿弥陀经》学了十年,他就是阿弥陀佛;一部《普门品》学了十年,他就是观音菩萨。各个作专家,不要作通家,就成功了。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他要多学广学,学了之后什么都不会,学得太杂、太乱了,学了一肚皮的佛学常识,与道不相干。所以我没有办法跟他妥协,我们这样就分手离开了。

在此地办「培训班」,你们同学们在此地有一点体验,我们就一部《无量寿经》,诸位感受不一样。无论是哪一部经,只要你学一样,一门深入,全心全力投注下去,你在这里面得戒、得定、得慧,你成功了。智慧开了之后,你可以博览,你可以多闻。为什么?充实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你还集中在你这一部经上发挥,然后你再看这一部经,字字句句无量义,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从一门深入的好处。大家记住这个道理,记住这个方法,来此地一趟,也算是没有白来。我给诸位提出这么一点贡献。好,今天时间到了。

北京同学有五十多个人,你们发心皈依,我们还是《华严经》讲圆满之后,大家到念佛堂里做一个仪式。

太上感应篇﹝第二四一集﹞

2000/4/1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41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汇编》,看一百一十一节:

【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这些都是恶行。注子里面说得好,我们念一念,「此句是咒诅而无直可求者」,这个事情古今中外都常常有,自己受了委屈,没有法子辨别就赌咒,发誓、赌咒。「凡怒而自咒,又兼咒他人者是也」,这个现象我们常常看到,这种行为决定不是好的行为。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不好,怎么能感召好的果报?真正有学问、有德行、有修持的人,他明了念头要清净、要善良,言语心态要柔和,这个感应是善的果报。在新加坡,我常常提到的许哲修女,她是我们修行人最好的榜样,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在,人家一生都能保持着心平气和,所以她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不是别的来的,是你自己保持的。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不平?心不平这个根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着来的,全是假的。人要真正明了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心就平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心就平了。你恭惟我、赞叹我,笑笑,阿弥陀佛,假的;你毁谤、侮辱、陷害我,阿弥陀佛,也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何必要执着?何必要分别?佛菩萨如是教导我们。我们再看看许哲居士,她怎样让她一百年当中保持着心平气和?没有别的,她懂得这些是假的。你侮辱我、骂我;你侮辱别人、骂别人,我为什么不生气?与我不相干,骂的是他;为什么骂我我生气?执着有个「我」,这就错了。分别有个我,执着有个我,哪里晓得分别执着都是属于妄想。我们学佛要在这个地方觉悟了、明白了,就得大受用,得失这个念头就放下了。没有得失心,就不犯这个过失,这种过失都是从得失、分别、执着来的。

人这一生活在世间,为什么不快快乐乐?为什么自己要给自己过不去?实在讲确实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别人没找你,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尤其过去新加坡这个国家成立才三十几年,未成立之前,在此地这些华人受歧视。你听这个老修女讲,在这个地方做工,一个月工资多少钱?两块钱。她说得很好,不是一个星期有一天休假,一年休假一天,没有休假的,而且两块钱工资,自己还舍不得用,还要寄回中国帮助更苦更穷的那些兄弟姊妹。这是她过去亲身所经历的,在社会上没地位,怨恨不平的心当然是有。她能够把这个心境摆平,这是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功夫?她告诉我们,她没有文化,没有念过书,这是真的。在那个时代,妇女受教育的几乎是没有,一百年前很少很少。除非是大家,是富贵之家,才请个老师到家里面来教。一百年前还没有学校,她从哪里学来的?她不是天生的,她是学来的。她好学,常常向别人请教,她听了之后她就能有受用,她就能记住。她这一生最大的长处,听善不听恶,记善不记恶,这是她一生成功的地方,所以能保持一生当中心里头没有恶念;只有善念,没有恶念,所以一生的行为,只有善行,没有恶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好好的学习,这是自己得福,自己得利。

『偏』是偏心,『憎』是瞋恨、不喜欢、讨厌,从哪来?偏见。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你的心地不公,是偏私。批注里面讲,「偏憎偏爱,所指甚广」,他底下举了几个例子,「凡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夫之于妻妾,主之于仆隶,皆有之」,这也是事实真相,也是古今中外我们都常常能够看得到的,常常听到的。就是我们学佛,在一个道场老和尚徒弟很多,信徒很多,也有偏憎偏爱,可见得这个烦恼习气有多重。你要是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不公平,没有平等心,所以才会有这个现象。如果你是用平等心,这个现象就没有了。

最近从中国来的几个访问团,福州这个团三十多个人,今天回去了;北京这个团五十多个人,还要住一个星期;明天是二号,明天辽宁有一个团,明天到;还有从台湾来的团。这些同修们到居士林看了之后,感触很深。居士林这么大的一个团体,每天进进出出上千人,他们所感触到的是大家一团和气,看不出歧视;领导人李木源居士,看不出他有偏憎偏爱,这是叫来参访的人,从内心里面佩服。这里面人没有闹意见,没有哪个跟哪个不合,没有吵架,没有闹事,一团和气。李木源没有私心,你到这里来供养、修功德,你是为三宝的,你不是为我的,所以对居士林布施、供养再多再大的,决定没有特别接待。你一分钱没有供养的,也绝不轻视你,一律平等看待,这个不容易。居士林有很多大护法,吃饭的时候,自己拿一点菜,在拐拐角角上,李居士要不指着给我们看,我们都不认识。真正有力的大护法,他们不会争在前面,都退到后面,都懂得谦让,这都是圣贤的教诲。

所以中国同修要特别学习,中国同修只知道往前面钻,决不肯让人。所以他们要请我回国去,我说你们能学到新加坡的谦让,我就回去了。每个人都要往前面站,交通阻塞路都不通了,我说我不是不想回去,非常想回去,想了几十年,不敢回去,为什么不敢?你们的热情我很感激,热情太过分了,每一个都争先恐后到前面来看我,我受不了,造成秩序混乱,引起公安的问题,这怎么可以?如果像居士林这边的同修,每个人都知道忍让,人都希望往后面退,不希望往前面站,我早就回去了。这是成就自己真实的德行。世出世间圣贤教我们积德,积阴德。阴德是什么?做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不必造成自己特殊的地位,不必自己造成一个显著的目标,大家看到你,恭敬你,恭惟你,你修积的功德全报了。退在后面的那个人,他积的功德存在,他没有报掉,后报不可思议!那才叫真实功德、真实的利益。所以我们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心要平、心要公,接近一切人事物大公无私,这才成就德行,决定不能够偏心,偏心纵然有大福报,那个成就也不是真实的,正是所谓他发得很快,他败得也很快。凡是偏心的,接触他的一些人,他偏爱的那些人,那些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来的。与他有利,他来了,与他没有利,他掉头就走了,决非道义之交。真有道义,你在败的时候他还来照顾你,还来看你。你们大家看过《红楼梦》,《红楼梦》里头有一个道义的人刘姥姥。贾家败亡的时候,原先那些趋炎附势的那些人,一个都没有了,平常来巴结的人统统没有,一个都不见了,只有刘姥姥还带着一点衣服,省吃俭用带着一点钱来照顾他,这是什么?这有道义!这些人现在说是,没有文化水平、没有念过书的。乡下人、老实人他懂道义,她进大观园拜访这些亲戚,决不是趋炎附势,沾到一点亲戚的关系,一点边缘,去探访。我们要认识清楚,特别是你将来在社会上,有名声、有地位了,稍稍有一点德望,你要知道这一类的人很多。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这周边的人就是将来你失败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你败,败在哪里?败在最贴近的人。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避免的,只有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学问,他能看得出来。佛跟我们讲八苦里面「怨憎会」,所以凡是很亲近的人,一定要懂得佛说的「怨憎会」,这些都是冤家对头,都是等着机会来报复。用什么方法能把「怨憎会」解除?公正、平等、廉明、廉洁,这名词有智慧,完全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来处理。要特别提高警觉,就是对常常接近的人特别提高警觉。常常亲近的人,要对他无私无求,我们偏心就没有了。无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我们对他无私无求,你的心才能摆平。你要常常,我们依赖他护持,依赖他护法,你就完了。

眼前是带一点小利,最后要吃大亏,例子太多太多了。批注里也有举例子,我们不妨多看看,知道这个利害。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道业,那个根本就是在无私无我,《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成就道业的根本在此地。在世法里面,如果建立不朽的德行、功业,也是以这个为基础。有一丝毫为自己的心,你的成就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很容易理解,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事情,没有不被揭穿的。纵然你在一生当中,隐瞒得很好,没有被人揭穿,死了以后,还是会被人揭穿。被人揭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真实的事业、功德,是要用真诚心去做,决定不能用虚伪的心,虚假的心成不了实德,真实功德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所以我们读这两句,感触很深!批注里面,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反省,特别是在现实社会里仔细去观察,这些事情都在我们周边,不难发现。人无论是善人、是恶人,不能不接触,学佛菩萨,学圣贤人,对善人,对恶人,总是用一个真诚平等心,决定没有「偏憎偏爱」,这就对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第二四二集﹞

2000/04/22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4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一百一十二节: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这些事情也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见到。『越』是跨越。『井』,现代的井跟古时候不一样,现代的井多半是深水井,用电动马达来抽水,这是现代的井。古时候的井都比较浅,我们用水桶去打水。井水,在中国民间也用这个水供奉鬼神,供奉佛菩萨。换句话说,是众生的受用,我们对它应当有尊重心。所以井不能够跨越,遇到有井的地方绕过去,不可以跨过去,跨过去这是不敬。灶,现在的灶跟从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是烧柴、烧草,可能在中国大陆乡村里面还能见到。越灶、跨越灶比较少,不是没有,有小灶的时候,确实他也从上面跨越,这都是不敬。

我们知道恭敬是性德,世出世间圣贤教人都把这个当作第一堂课,由此可知,它的重要性。儒家教学,诸位翻开《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人与人之间的结合是恩义。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办事情,高声显示他的威德,指着人、命令人去办事,我们一看就知道这种人是薄福之人,没有福报。那个福报厚重的人不一样,事必躬亲,他自己去办;指使属下去办,那个态度也非常温和,也非常谦虚。老一辈里面,我们看到长官对部属,这个文件交代办下去,人家写「某某兄办」,对他这些部下称兄。我的先父是公务员,职位不高,他的长官交代他去办事,都是写「我兄」,那么客气,所以办事的人感恩,一定尽忠负责,把事情办好。动不动用权势压人,你心不服,办事敷衍塞责,出了乱子,你负责任,他不负责任。古圣先贤教人,教什么?就是教你怎么处世,怎么待人,你能够把人际关系搞好,世出世法都会成就。所以对人对事对物,不可以无礼。

『越井越灶』引伸出来,就是对事对物不可以无礼。『跳食跳人』,这都有罪过。诸位读《礼记》,古时候讲礼,现在不讲礼了。中国的习惯,吃饭是共席,不像西方,西方这个自助餐分开来吃,有好处。中国大家在一起吃,一盘菜摆在上面,你要懂礼的人就知道,菜取哪里?取靠近自己边上的,摆在远的菜,决定不拿,礼节。吃东西不挑,挑食是喜欢吃的他就多吃。尤其一盘菜决定不可从中心拿,这非常不礼貌,要拿靠自己边上的,你坐在哪一边,靠你边上拿,决不取中间的。现在这些小的礼节已经没有人讲,也没有人知道。

「跳人」,跳人就是对人轻慢的意思。在佛法里,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诸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所以高级的菩萨们,他们修行是修普贤行,普贤行没有分别执着,普贤行就是平等行。权教菩萨、声闻、缘觉,也修平等,但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为什么?妄想未断,就不能够达到真平等;妄想断尽了的时候,平等心才现前。所以我们现在学,妄想是没断,学、尽量的学,往平等上接近,这样就好。不能不学,学多少总会有进步。这一句里面讲的这四桩事,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所谓的失敬,你的「敬心、敬意、敬德」失掉了,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小不敬,大的灾难就来了。所以圣贤人都从很微细之处,小心谨慎,从这个地方修起。再看底下一段,一百一十三节:

【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这是在我们这一节里面最后的一句,在这个段落里面,这是属于家庭生活里头的这些过失。『堕胎』是杀人,不是杀别人,是杀子女,子女至亲,这个罪过极重,现在人往往都疏忽了。这个冤冤相报,不得了!子女到你家来投胎,佛法里讲得很清楚,四种缘来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他要是报恩来的,你把他杀掉了,变成将来仇了,恩将仇报。报怨来的,这个怨就更深了,以后这个毒害没有法子想象。他还债来的,你把他杀掉了,从还债又结了冤仇。从讨债来的,你杀掉他了,冤中又加上了仇杀,不得了!后果不堪设想。世间人见不到,不晓得因果通三世,不知道一时所造的罪业,会招来生生世世的后患,这个事情怎么能做?

『行多隐僻』,这句话的范围包括的非常之广。「隐僻」是什么?你所作所为都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可是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信佛的人知道,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能够隐瞒世间的愚人,世间有德行的人,有智慧的人,你就没有办法隐瞒他。何况天地鬼神?你隐藏得再好,能够在这一生当中都不会暴露,没有人知道,你要晓得你逃不过天罚,恶因恶报的这个结果,你没有办法逃避,你一定要承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

所以佛教人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是什么?绝不隐瞒,做错事情向大众忏悔,向大众道歉。我们前几天看到报纸上登到,罗马教皇公开向世界人忏悔,求上帝赦免天主教徒所犯的罪过,尤其是对其他宗教的过失,这个很难得。中国古人所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宗这个举止,无量无边功德,教人不怕做错事,怕的是做错事情不知道忏悔,不敢面对大众忏悔,那个过失才重。所有宗教里面教人修行,你要把它归纳成一个总纲领,就是「忏悔」两个字。普贤十愿里面,「忏除业障」!忏悔过失,你能够向大众宣布,大众责备你,这就报掉了,所谓是重罪轻报。如果做的恶事隐瞒,这个恶事愈积愈厚,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反过来,《感应篇》前面教导我们,所做一切好事不要叫人知道,要积阴德,阴德的果报厚。好事都宣扬,都让人知道,人家见到你,恭惟你,赞叹你,报掉了!世间愚人才干这个好事,干这种事情。有智慧的人,决不是这个作法。我们在居士林,在我们同修当中,有不少人做好事,真正在做好事,绝不宣扬,默默在做,没有人知道。你要给他宣扬的时候,他就不干了,这种人很可爱,他明理。所以真正懂道理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所有一切过失一定要让大家都知道,别人责备你一声,「原谅你!原谅你!」这都报掉了。恶报赶快把它报掉,不要等来生。善的报最好不要现前去报掉,留到后世,你的前途就一片光明,这是聪明人做的。

这一段注得不少,由此可知过失的严重性。「隐僻」,这里面批注「非止一事,如奸盗邪淫等类,凡不可与天知,不可对人言者皆是也」,这个事情太多太多了。换句话说,都是损人利己之事。「损人利己」是我们随顺世间人说的,不是真的;「损人决定不利己」,这个才是真的。损人害己,害自己堕三途,害自己堕地狱,哪里是利己?眼前得到什么利?真的所谓是「蝇头小利」,「刀头舐蜜」,这佛经常常举的例子,后患无穷。谁知道?这个事情只有佛知道,佛慈悲为我们说出来,劝勉我们决定不能犯这个过失。已经犯了,要忏悔,要改过;没有犯,决定不可以犯,要知道这个事态的严重。眼前无论什么利益摆在面前,都不可以做,要知道后患比眼前利益,要多过亿万倍都不止,怎么可以贪图小利,做这种缺德的事,做这个恶事。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从下一段起,是讲不敬天地神明的过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第二四三集﹞

2000/4/3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43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边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问题的人没有写名字,他问的是本愿法门,我念一念。目前北京朝阳区一大部分人都在修本愿法门,并说念佛必须六个字才能往生,四个字不行;而且本愿法门是靠他力,不是靠自力,这样修法是否如法?

本愿法门是日本人提倡的,在台湾也很流行。这个法门也不是近代人发明的,古大德就有依照《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是根本的大愿,专修专弘。《无量寿经》我们读的遍数很多,我也讲了十一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里面都包括其它的四十七愿,愿愿如是。决不是每个愿独立的,这一点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每一愿里面都圆满含摄其它的四十七愿,所以才叫做本愿,决不是只有第十八愿,其它的都不要了。如果只有第十八愿,其它的都不要了,恐怕不能往生。什么原因?第十八愿是专念,没有说发菩提心,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三辈往生」里面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往生。如果不发菩提心,一心专念,也不能往生。

如果说一定要念六个字,四个字不行,这个话不可靠。为什么?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是莲池大师,这是我们中国人,不仅是净宗,宗门教下,提起莲池大师,哪个人不尊敬?莲池大师念佛就是四个字。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您老人家教别人念佛是怎么个念法?」他说:「我教人念佛是念六个字。」「您老人家自己怎么念?」他说:「我自己念四个字。」「为什么?」他就说:「我这一生要决定求生净土,所以经典里面讲的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这是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客气话!我决定要求往生,客套都免了。为什么教别人念六个字?别人未必有求往生的心,加一个皈依,加个恭敬,好!跟阿弥陀佛结个缘,是这个意思。」这就说明,你要真正下定决心,这一生就要去,什么客气话都不要说。四个字是执持名号,名号上没有加「南无」的,这个意思一定要懂。所以说是六个字才能往生,四个字不行,这句话是完全错误。实际上六个字能往生,四个字是更能往生。你要问什么原因?莲池大师讲的,临命终时候,愈简单愈有效果,念四个字就比念六个字简单,往生的关键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这个人就决定往生。最后一念要错过了,这一生也就空过,就要等下一次的机会,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经不能不读,不能不解。不但要解,佛在大乘经上常常跟我们说,要「深解义趣」,要解得深,要解得透彻,你的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这样才能往生。

净宗靠他力,也要靠自力。不是完全靠他力,完全靠他力,那这一句佛号也不要念了。我们念这一句佛号是自力,自己发愿如理如法的修学,这是靠自力。我们的自力没有能力断烦恼,这是真的。但是自力必须要伏烦恼,什么是烦恼?疑惑就是烦恼,我们常讲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名闻利养,这都是烦恼。我们这一句佛号,要把这个烦恼伏住,烦恼确实没断,但是这个功夫能伏得住,它不起作用,所以不起现行,这样临终时候就能够跟阿弥陀佛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佛来接引,这叫带业往生。所以经论不能不学习,本愿的意思要搞清楚。

第二个问题,他问《菩萨道次》主张光靠念佛不能保证往生,并说《菩萨道次》是基础,学了这个再学佛就得力;不学《菩萨道次》,念佛也不得力。很多人已经改学《菩萨道次》(我想这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大概是指这部书),这样做如法吗?是不是浪费光阴?

你最后这句话说得没错,他这个作法不能说错,但是是浪费光阴,这是真的。如果有时间,你很年轻,来日方长,可以从《菩提道次第广论》下手,然后再选修其它法门。《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属于大乘修学的基础,这一部书是西藏密教的,它的性质跟天台的《四教仪》、贤首的《五教仪》是相同的,是一个佛学基础的修学法,是按照层次一步一步往上提升,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觉得我们现在灾难就在面前,来不及了,诸位看看《往生传》、看看《净土圣贤录》,再打听打听最近这二、三十年念佛往生的人,有很多什么都没学过。你们看《影尘回忆录》,倓虚法师的自传,这个是中国的一位高僧大德,他里面给我们讲了一个谛闲老和尚一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这是在《影尘回忆录》里头记载的。这个人根性很钝,没有文化,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中年生活过得太苦,找到谛老要跟他出家,谛老法师跟他小时候是同一个村庄长大的,小时候的玩伴,找来之后,小时候有交情,那就没有法子拒绝,以后就出了家。出了家,老和尚告诉他,你已经这么大年岁,学经教来不及了,住在寺庙面,学这些法器、学五堂功课,你都没有能力。最后怎么办?在乡下给他找了个小庙,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人非常听话。他说:你这一句佛号就老老实实念下去,万缘放下,什么都不要想,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他就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往生之后,还在那里站了三天,人家到观宗寺把谛闲老和尚请来替他办后事。这是近代的例子,像这种例子太多了。

我在台湾,这个事情大概也三十年前,我曾经讲过很多遍。台南将军乡有位老太太,她也什么都不懂,听她媳妇劝告她,原来她是什么神都拜,心地非常善良,她的媳妇教她不要去拜那些神,专门念阿弥陀佛,家里给她设了佛堂,她大概也是念了三年,站着往生的。这些人没有学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你要问《菩提道次第广论》,她不懂这是什么东西,她有能力站着往生,而且念佛的时间只有三年。我讲的这两个人念佛都是三年,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锅漏匠念佛往生,谛闲老法师佩服到极处,真的成就,老和尚赞叹他:「中国四大名山的大道场里,方丈、住持、讲经的法师都比上你!」这是真的,没有人能跟他相比。三年,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不懂,老老实实一句佛号。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不相信,不能觉悟,那就没法子了。所以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浪费光阴,你年轻可以,没有问题;年岁大了,不行。换句话说,四十、五十以上,我们要知道自己寿命不多,要珍惜。年轻可以,浪费一点时间没有关系。好,这两个问题答复到此地。

另外有一位,这是电子传真来的,有一位对佛教不太了解的女士,从加拿大来信,想知道佛教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

这是电子邮件,你们把最近,前几天悟行法师带来一月份报纸上的消息,这个消息是从美国传来的。美国有一位一岁大的小女孩,前生是印地安土著转世过来的,她说的是印地安土人的话,土著的话,这个话在现在美国只有十几个人懂,很古老的印地安语言。因为她天天讲,人家也不晓得讲什么,到以后被专家发现,她讲的话是很古老的印地安人的话,所以就找了一些能够听得懂的人,找了几个人跟她谈。一岁小朋友,她说她前生跟白人打仗,她是被打死了,说那一次战役的状况,说得很清楚,这个战役并不是很大的战役,在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她叙说得很清楚,证明她确确实实是转世的。在美国像这些事情,轮回记载的这些事情很多很多。

佛教、印度教,在佛经里面记载的是婆罗门教,大致上印度所有的宗教,都肯定生死轮回的事实,中国人也深深的相信,没有怀疑。古老印度宗教里面,为什么对这个事情这么肯定?这是他们亲眼所见的。印度宗教一般都修禅定,在定中把时空的界限打破了,所以一个人在甚深禅定里面,他可以看到过去,也可以看到未来。定功愈深的人,他看的面愈广,看得时间愈长。印度教修四禅八定,他们对于六道里面的状况非常清楚,佛陀能够出世在印度,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了解六道的当然,而不了解六道的所以然,为什么会有六道的现象,他不知道,但是事实真相他都看到了。佛出现于世,是把六道所以然的道理,跟大家说出来,这样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这个宗教说,他看到这个问题,但是他不能解决,佛出世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切经论里头都说,六道怎么形成的?是由于众生妄想分别执着形成,在佛门里面的术语叫无明、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源,从这里变现出来的。人在入定的时候,他的妄想分别执着被控制了,暂时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能突破现在人讲的空间维次,能够突破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于是我们一般人见不到的,他能够见到;一般人听不到的,他能够听到。这种事情在中国称为特异功能,有很多特异功能是天生的,所以在一般讲小朋友两三岁的时候,都能看见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特异功能的人,你仔细去观察,他们的心比一般人清净,他对于这个花花世界接触多了,这些知识、常识多了,他的能力就没有了。为什么?烦恼盖覆了,所以一定要清净心,清净心能够见到。

佛讲这些事情,不是一个玄妙的事情,佛法值得人尊敬,值得人佩服,就是佛绝不武断,佛所说的教你自己去证实,你只要依照方法去修定,得定之后,这个事情你全都见到了,你所见到的必定跟佛所说的相同。这证实佛不是打妄语,佛说的话是老实话,是他在定中看到的事实真相,你要能够得到定功,你也看到。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智慧能力相同,没有高下,现在我们的智慧能力不相同,是大家烦恼不一样,你有烦恼了。烦恼愈重,人就显得愈愚痴;烦恼轻,就显得聪明;没有烦恼,就能够突破时空的维次,突破六道的界限,你就能够见到。真正聪明人,要知道放下。《金刚经》上所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菩萨。这个话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修菩萨行的人,应该怎么修法?无非是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已。你能够放下四相,六道的层次就突破了。如果更进一步,能放下「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就能够看到六道以外的这些事相,这是佛家讲的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你就能够接触到。我们今天不能够接触大的世界,就是我们没有放下四相四见。四相四见,简单的讲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东西障碍了我们。

所以生死轮回肯定是有的,我们的生命是永恒的,佛家常讲不生不灭。轮回的现象是很苦恼的,轮回从哪里来的?是自作自受,绝对不是别人给你的,是自己迷失了事实真相,所以堕落在轮回当中。一旦觉悟、明白了,你就超越这个现象,这是佛教化众生目的之所在。我们现在正在轮回之中,在六道里面,这一个事实真相,实在讲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实在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这样的智慧,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暂时可以把这个事情放在一边,我们相信佛所讲的话,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专心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无量寿经》给我们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纵然是下下品往生,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们天眼、天耳、他心的能力,几乎跟佛差不多,这个不可思议。换句话说,不但是对六道状况,你了如指掌,尽虚空遍法界,不管什么事情,你都清楚、都明了,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我们在一生当中,遇到这个机会,决定不能轻易放过,决定不能空过。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报告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第二四四集﹞

2000/4/4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44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一百一十四节: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

向下几段,从一百一十四到一百一十八,是「不敬天神之恶」。这四节,从一百一十四到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是总结。在现代人讲到天地鬼神,一般人都不相信,都认为这是迷信。可是实际上,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矛盾的现象,你说它没有,好象又有,像轮回转世,奇奇怪怪不可思议的事情,超越我们世人常识的事情,常常有。我们在报纸、在信息里面常常看到,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古时候读书人他不下结论,他存疑,这个事情没有搞清楚,再继续不断去观察、去研究,不能够下定论。可是现在一般人,他肯定这是迷信,这个是虚妄的。真正的科学家,我们在西方,几乎西方许多这些大科学家,都是深信宗教,他们相信有上帝,相信有神明。中国、印度、埃及,这是世界上古老的国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说累积几千年的经验,几千年的学术,告诉我们这个事情真有。

现代科学家的讲法与古圣先贤的说法,确实有不谋而合之处,科学家不叫他做鬼神,叫他做不同空间维次的生物。科学确确实实证明到空间是多元次的,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批注末后附了一篇文章,他是学科学的,在天津大学他也是教这一门学科的,那个文章里面说明,西方科学家已经证实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我们常讲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到十一度空间,这是科学家证明确实存在。在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尽的,理论上讲是无尽的,事实上证明有十一种不同的空间。就像我们电视机一样,证明有十一个不同的频道,频道不同,就彼此不能相知,彼此不能相见。大概高维次空间的生物,他们的智慧高,能够知道低维次的,低维次决定不能知道高维次的。像动物里面,很多低级的这些爬虫类,像蚂蚁、微生物这些,它们生活空间是两度空间;也就是在它们感觉当中,只有长度宽度,没有高度。所以蚂蚁爬到我们屋顶上,其实我们觉得它怎么会在上面,它的感觉都没有,它没有高的感觉。我们有高的感觉,是三度空间的生物,所以我们能够知道它,它不知道我们。我们从这里面去联想、去推测,比我们维次高的这些生物,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他们能看到我们,我们没有办法觉察他们的存在。

这个跟古老的传说里面讲的这些鬼神相应,非常接近,只是名词不相同,事实确实没有两样。如果是用我们佛法勉强的来会通,但这个诸位要听到,这只是勉强,科学家讲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佛法讲十法界,每一个法界时空的维次都不相同。但是这个说法需要证明,需要证实,科学家有没有真的了解有十个法界的存在?而佛法里面对十法界讲得非常透彻,这比哪一个宗教都讲得清楚。我过去住在台湾,韩馆长家里附近就有一个天主教堂,这个天主教的神父也是个学者│方豪,在台湾很多人知道他,他是政大文学院的院长,我们很熟。他向我借《大藏经》看,看了之后,他来对我说,他说:「你们这个经典,对于天堂里面的记载,比我们《圣经》讲得详细,好象是去过似的。」我说:「没错!你们没去过,听说的,所以记载不详细。我们这是真去过的,所以连天道的生活状况都说得很清楚。」这是说明天地鬼神确实存在,我们对于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要尊敬。

这几段所说的都是不敬,人对天地鬼神不尊敬,天地鬼神是众生,不是佛菩萨,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换句话说,他欢喜的,他会赞叹你,会帮助你;他不欢喜的,他会远离你,他不会帮助你。人祈求天地鬼神的保佑帮助,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只有大乘佛法,诸佛菩萨帮助人是无条件的。给诸位说,天地鬼神帮助人都是有条件的。为什么?没有离开六道,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一段的批注,希望诸位用心的看一看。

『晦』是一个月的终了,『腊』是一年的终了。一个月最后这一天,没有月光;腊是一年最后的一天。这一天,批注里面所注的是道教的,他说「司命灶君,奏言世人功过之日」,现在这个事情都没有了。我在小时候,这是中国人的习俗,无论是都市、乡村,每一个人家都有灶,炉灶在那个时候烧柴,所以有樵夫在山上砍柴,挑到城里面去卖。我们读《六祖坛经》,惠能就是个樵夫,砍柴到都市去卖。我记得我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住在福建,住在建瓯,这个城市里面还没有自来水,水也要买,有人挑水在街上卖的,挑柴在街上卖的,那个时候烧的炉灶都是烧柴火。以后我们到台湾,台湾比较进步烧煤球,比烧柴火要进步多了。

灶都有供一个灶神的地方,造炉灶的时候,大概有一块砖那么大地方空起来,做一个小佛龛,里面供养灶神。灶神旁边有一副对联,那个对联是一样的,大概是走遍中国都是那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所以中国从前对于灶神很恭敬的,现在这些统统没有了。所以有人问我,现在不供养灶神,灶神还有没有?这个事情,不是说你供养他就有,你不供养他就没有。如果要是这个说法,这个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对于天地鬼神一概不要供养,他不就没有了!不供养还是有,不是没有。看看道家的书,看看中国古老这些传说,门有门神,就是居住环境里面,要是把这些神算一算,比我们家里人口还要多,大家都住在一起,人与鬼神杂居,个人的频道不相同,但是不能说没有关系,确实它有个微妙关系存在其中,因此古圣先贤教我们要敬。「腊」,在习俗上讲有五种,这里头记载着有,「正月初一日,名天腊;五月初五日,名地腊;七月初七日,名道德腊;十月初一日,名岁腊;十二月初八日,名侯王腊」,这是中国五腊。这种现在说法已经很少人知道了,也没有人讲了,我想除了算命、看相、看风水的人,还讲讲之外,其它场合当中,已经没有人说了。

我们今天读这一节,会通它的大意。儒家教导我们,诸位看《礼记》,《礼记精华录》大家都有,第一篇第一行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在佛法里面,佛教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天地鬼神包括在物里头。物范围就大了,物里头包括十法界,人里头只概括一个法界,人道。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恭敬,道教教人敬天地鬼神,目的是趋吉避凶,希求天地鬼神降福保佑。大乘佛法里面教我们一切恭敬,你们在忏仪里面常常念到,「一心顶礼,一切恭敬」,这些意思从哪里来的?从「普贤十愿」第一愿来的,「礼敬诸佛」。佛法讲的意思深,讲的意思透彻,虚空万象、一切众生,都是性德的流露,恭敬是性德之扩充。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是要明心见性,你不从这上面认真修学,明心见性就难了。「普贤十愿」,那是个方法,是明心见性最基本的条件,到普贤这一个阶段,目的就是见性成佛。大乘的阶段,还止于菩萨的地位,目标还没有定在圆满的佛果。一般大乘希求的登地果位,就是菩萨的十一地,果位在这个地方,不是讲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但是普贤他的目标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换句话说,要用究竟圆满的性德,才能够彰明究竟圆满的佛果,道理在此地。

『朔旦』,「朔」是初一,「旦」是早晨,太阳刚出山的时候,这是对日月星辰的恭敬。『北』是上方,我们居住在北半球,北半球的上方是北,南半球上方是南,这是我们看到地球自转的轴心。你在晴天夜晚观看星象,所有星都在那里旋转,北极星不转,那个不动的地方称为上方,对上要尊敬,取这个意思。『涕唾』是不敬的行为。『灶』,灶神是司命之主,人以食为天,人养活生命最重要的是饮食,这就是对于饮食的尊重,不可以放肆,不可以轻慢,培养自己的敬性。能够尊敬天地万物,对天地万物你都能尊敬,对人你当然会尊敬,对人会尊敬,对于你的父母长辈,你当然懂得尊敬,你就晓得古圣先贤教学宗旨义趣之所在。这个教学是好的,不要把它看作是迷信;即使是迷信,它的效果非常殊胜。何况我们智慧、经验、常识还没有达到,达到之后才了解事实真相,圣贤所说的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很深的道理,很广的道理,要我们细心去体会,要落实,对于自己的修持,我们讲功夫得力,自然就有效果。今天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这看看就晓得了,所以我常讲,我们都随顺感情,随顺情执,没有能够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的过失在此地。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