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进攻中国 美国: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6:46:36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④

(2011-11-03 16:07:43)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文摘

国家督学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李希贵

 

创造属于形式的力量

        20114月,刚刚结束的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最终的议程里有一项和校长有关。显然,在这个活动里,校长没有权力像其他活动一样为当选者颁发聘书,只能讲几句套话表示祝贺和勉励,还基本上都脱不出孩子们的猜想。于是,我们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给“形式”赋予特定的内涵,让“形式”代表校长说话。

        这个“形式”被我们命名为“击掌礼”,校长上台与新当选的同学一一击掌,其中包含着祝贺之礼、信任之情和期待之意。现场效果极佳,且让学生终生难忘。

        “形式”承载着内容,就会显现出巨大的能量。

        成人礼也是我们学校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活动,甚至孩子们已经把举办成人礼的日子视为一个节日。在这个仪式上,老师、同学、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不一样的力量,都有着特别的内涵。迈向18岁,标志着孩子们将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顺理成章,我们开发了一个叫做“拍肩礼”的仪式。在典礼进入情感高潮的时候,校长庄严地走向一个个18岁的孩子,双手三拍他们的双肩。这一拍已经区别于常态生活中的拍肩,赋予了特别的内涵,令他们瞬间情感升华、责任内化。

        过去的开学典礼一直让我们很苦恼,如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情感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参加”?我们设计了“开学护照”,让师生在3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互相交流,签名留念,且由签名老师与同学行“拥抱礼”,师生情在拥抱中变得更加醇厚。开学典礼上,还有校长的“鞠躬礼”,这个仪式是校长代表校方,也代表家长,表示将孩子们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这个“鞠躬礼”,既有拜托,又有感谢,更有敬重。

        我们每年6月的泼水节是为了让孩子们放松身心,但如何赋予这个节日更多的内涵,增加教育的含金量,也是我们一直探求的。通过师生的智慧,诞生了泼水节开幕式上的“洗礼”:由校长向全体参与的同学泼一盆消除大家疲劳、烦恼的“智慧之水”,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事情。由此,校长的一盆水里有了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摒弃同伴前嫌、以健康心态迎接新生活的丰富内涵。

在教育活动中,“内容为王”自不待说,但面对青春花季的孩子,如何让内容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好的教育在喜闻乐见或撼人心魄的方式下得以实现?这时候,往往需要教育者的匠心独运,开发或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式,既显示出教育的智慧,也彰显出教育的力量。

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同伴

        曾在刚人校的初一新生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最不适应中学生活的原因调查中,有71%的同学是因为思念过去小学的同伴,在“如何才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选项里,有 87%的同学选择了希望尽快找到新的朋友。

        这个结果引发了我们关于学校本义的讨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何为学校?学校何为?说实在话,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愿意把学校定义为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可是,如果是仅仅为了学习,孩子们其实可以有别的选择,如可以在家里静静地读书,在网络发达、媒介多样的今天,更没有必要车马劳顿地来到同一个地方。但是,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丰富甚至改变学校的内涵。

        通过对学校本义的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对孩子们来说,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学校应该成为他们寻找同伴的地方。于是,校园里活跃着的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有了新的定位,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理由,打破班级甚至年级的学校选修课也如雨后春笋,“学长团”、“同伴关系日”为孩子们找到更多的新同伴推波助澜,学校的内涵越来越多地朝着孩子们希望的方向去演绎。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占据着80%以上时间和内容的必修课并没有去主动诠释孩子寻找同伴的内涵。在这些日复一日的传统课堂上,孩子们被固定在同一个行政班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只是一个四五十人的小圈子。虽然有些学校的规模在恶性膨胀,但孩子们的交际圈子却并没有扩大,尽管他们在课堂外,可能和行政班之外的同学有些接触,但由于交际时间的缺失和合作空间的不足,他们很难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曾经与一些去美国中学交换学习的同学交谈,当我要他们对美国高中教育用一个词区别于我们时,他们用到的几乎都是“选择”。当我再请他们说出这种选择让他们感到最惬意的是什么时,他们绝大多数人说,是因为在充满选择的校园和课程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同伴,尤其是有着共同爱好的同伴。

        基于这样的思考,当然更因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始了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改革。将所有学科予以分层或分类,让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走班上课”,甚至初中和高中的孩子都可以选择同一门艺术课,排练同一台音乐剧,选择同一个技术课,制作同一个机械模型。此时,“学长团”在学术课堂上就水到渠成地自然建立起来,同伴关系在共同的兴趣下有了连接的广度和深度。在常态课堂上,让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同伴,正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自古以来,对教育有着许多理解。其中一个理解,常被我们忽略而又需要我们不断想起。那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其实,社会化是具体的,找到同伴并成为日后踏入社会的同盟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教育的本义之一。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

        为了学校的秩序,更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都少不了有处分犯错误学生的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必须公平公正,来不得半点含糊,当然也不可能因为与当事人有商量而打一些折扣。但是,处理的方式却是可以与犯错误的当事人商量的。

        曾经有位恶作剧的学生用病毒摧毁了一位老师的计算机,被查实后,认错态度很好。按规定,必须告知家长,且需与家长共同商定教育措施,可这位同学向老师坦言,妈妈正在住院,爸爸脾气火暴,对他的处理能否错开这次家庭危机,待他与爸爸下些“毛毛雨”,打点“预防针”后再做处理。学生的坦诚,让老师感受到了延时处理的必要性。于是,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长,也因为我们选择了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而大大提高了效益。

        许多时候,一位学生的错误对别人没有导致伤害。对这样的学生,处理方式就不一定选择“杀一儆百”式的公开处罚,完全可以用增加本人体验、有利于日后改过的方式去处理。

        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只是情急之举或一念之差,过后便后悔莫及。这时候,对他们的处理远没有教给他们控制情绪的方式方法更重要。当我们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让其他孩子借鉴的东西时,处理的过程还可以成为教育和影响其他同学的过程。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性格偏激甚至“顽固不化”的孩子,这是考验我们教育智慧的时候。成立一个项目组,凝聚全校各方甚至社会有关专家的智慧,确定教育策略,寻找教育机智,把握教育时机,甚至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成为培训教师的过程。有人说,教育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让石头开花,我们的体会是,当你真的把教育当作艺术来潜心研究的时候,就真的可以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也许会让我们拉长教育的过程,教育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面对充满个性、各不相同的孩子,与之对话需要机智,与之博弈需要智慧,当然也特别需要宽容和耐心,尤其是当孩子们还没有真正从错误中走出来时,特别需要我们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学会捕捉教育的契机。

        当然,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原则。教育可以宽容但不能迁就,教育需要等待但绝不能后退。当我们拉长教育的过程时,才能让处分的过程变成真正的教育过程,才能让处分的过程变成学生真实的成长过程。作者:李希贵    转贴自:《人民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