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二战杀日本:史家与史书:民国清史馆编纂的《清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0:11

史家与史书:民国清史馆编纂的《清史稿》

《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为后人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素材。由于是众人编纂而成,过于粗陋。因此,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史实之中也有不少错误。至于人名、地名、年月日之讹误,更数不胜数。

由于撰稿者有在清朝为官的经历和背景,使他们对前朝存一种特殊的感情,歌颂清朝、宣扬忠君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尽管《清史稿》存在许多缺陷,在今天还没有别的清史能替代它时,也就成了研究清史的一部有价值的史书

中华廿六史最后一史是《清史稿》,为近代人赵尔巽(xùn)所撰。赵尔巽,生于公元1844年,死于1927年,字次珊,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汉军正蓝旗人。同治进士,入选翰林院。任监察御史时,以直言极谏著称。以后曾任地方官,从知府、道台、按察史、布政史升任湖南巡抚。公元1903年,调京署理户部尚书。第二年任盛京将军。1911年第三次出任东三省总督时,恰逢辛亥革命爆发。由于赵尔巽善于随机应变,被拥为奉天都督。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政府设立清史馆纂修《清史》,任命赵尔巽为馆长,缪荃孙、柯劭忞(mǐn)等为总纂,金兆蕃、张尔田等为纂修。1919年缪死,由柯劭忞继之。其下有提调、协修、校勘等,多达百人以上,知名人士多被网罗在内。主事者皆以清代遗老自居,和较有进步思想者很难合作,故馆中实际工作人员不及半数,而且常有变动,最后只剩下十几人。加上当时军阀混战,政局多变,经费不足,纂修工作流于半停顿状态,未能定稿成书。

到1926年,大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修史者与北洋军阀政府虽派系不同,但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他们对于大革命的胜利发展,深感恐惧,于是建议刊行初稿。84岁的赵尔巽多病,急想见到《清史稿》编印出来。在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笔经费,于是袁金铠总理发刊,金梁任校勘事宜,将底稿略加刊定,即以《清史稿》的名义刊行。书未印成赵尔巽便死去,馆中也无人主事,印书的事全在袁金铠和金梁二人操纵下进行。《清史稿》从1927年8月间开始付印,到1928年夏全部印成。《清史稿》起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那拉(今辽宁新宾)建国称汗,终于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共有296年。但一般是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算起,到1911年武昌起义为止,只有268年。

《清史稿》在1928年完成时刊印了1100部,其中四百部由经办金梁运往东北发行,称为“关外一次本”。后来史馆人员发现金梁对原稿私自做了改动,他们不同意,于是把北京的存书又做了一些抽换,这批书被称为“关内本”。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有人将“关外一次本”又印过一次,内容也有所改动,称为“关外二次本”。“关外二次本”内容上也有改动。

“关内本”与“关外一次本”的主要区别在于,“关内本”把《清史馆职名》一分为二,参加工作未竟其事的人,单独开列排在终事人后面,对具体人事名单加以订正;消除了金梁写的《校刻记》,抽换了《艺文志》的序,删去了志中经部易类64种,删除列传266之《张勋传》(附张彪)和《康有为传》,将卷259的6人卷记中劳乃宣、沈曾植二传移补在该传,并且改写了两人的传论。同时两种版本在文字上也颇有异同。

中华书局1977年印刷的《清史稿》,是以“关外二次本”为工作本,加以分段标点,凡是篇目内容有不同的地方,都加以说明并且印出不同文字,而对清朝避讳的字也都尽量改回,对史文的一些脱、误、衍、倒和异体、古体字等,也都做了校改,应该是比较好的一种版本。

《清史稿》依据的资料十分丰富,因为清朝自己编辑的史籍多而全,私人有关的清史著作也应有尽有,没有遭到什么大的损失。一般说,这些资料来源可分为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六个方面。

清朝编实录4374卷,史料还是十分完备的。如《清实录》是清代官修的,在实录编成以后,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各缮写五份,分别储藏在北京的皇史宬(chéng)、沈阳清宫、乾清宫、内阁实录库等处。宣统朝因溥仪当时尚在,所以没有实录,其在位三年政事被编入《大清宣统政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