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战斗力: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47:30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高考趋势展望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已成为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问题,在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中普遍出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近年的高考实践,高考试题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考查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涉及的知识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秦汉、宋元、明清诸阶段,集中在加强思想控制、科举制度、削弱地方势力等几个问题上,如在2004年的各份高考试卷中,涉及到郡县制、监察制度、行省制度等地方官制,“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等儒学发展大事,韩非子的中央集权主张等内容。二是从题型看,充分利用各种题型特点,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入手,考查系列化的知识联系。如2000年新课程版文科综合卷就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几次变化”为主题,考查了两汉的察举制与魏晋开始的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特点、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以及1905年废除科举制的原因等内容,2001年的春季高考“古代中国官制的演变”的问答题。三是特别注重创新和对史鉴能力的考查,如1997年全国高考“李昪治国方针措施”题、1999年的“唐朝前期用人”题、2001年的“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题,2004年对于春秋战国秦朝历史变化趋势的归纳等。四是从命题角度看,多考查各项制度、做法的内涵、影响、与同类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等,具有知识浅显、侧重记忆的明显特征。

备战2005年高考,本专题的复习应特别突出以下几点:(1)从政治文明的角度,重视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的概括和总结,以“资政教化”“以史为鉴”。(2)适当扩大视野,与近代的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变迁相联系,形成全局性的政治制度变迁观,并联系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其变迁。(3)理清中央与地方机构的演化,从中总结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4)要特别关注时政热点,注意总结其历史演变规律,联系当今现实,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认识相关的历史问题。

●主干知识整合

一、国家制度

1.禅让制

传说中的部落组织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大臣、武将以武力强迫皇帝退位的做法也被美化为“禅让”。

2.世袭制

公元前21世纪,启以禹子的身份登上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基本认识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色彩,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秦统一后,王位世袭的制度演化为系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方面内容的结合,便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开始萌芽。

例如,各诸侯国的国君都实行集权的做法,商鞅变法中作出了建立县制的规定,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些做法和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崭新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特别提示

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这在其近千年的发展中基本未变,变化的是其他方面——中央政府的组成、地方机构的设置、文化专制的措施等。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在继承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韩非子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从此,皇权至高无上、设立中央机构、划分地方行政区、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命、宰相具有位极人臣的特殊地位等一系列政治原则确立下来。

3)西汉时巩固

西汉初期,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到汉武帝时,采取了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刺史制度、盐铁官营等措施,使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

从此,中国封建社会有了明确的统治思想;皇帝对各级管理的监察也逐步制度化。

4)隋唐时完善

隋唐时期,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前者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做法也为后代所效法;后者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了。

5)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以后,经历了长期的藩镇割据,皇权受到以武将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严重威胁。北宋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从加强军权入手、着眼于防止军阀割据、大力分散地方权力,结果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造成了地方的贫弱,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

自北宋以后,地方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基本解决。

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明朝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其中,废除丞相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八股取士极大败坏了学风;特务机构的设立成为明朝君主专制的明显特色。

从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消极作用。

7)清朝前期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入关后,为了削弱满洲贵族的势力、压制汉族官员,采取了许多极端措施,如大兴“文字狱”、设立军机处等,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思考讨论

历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共同性?

提示:考虑限制相权、设置地方机构、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

8)清朝后期的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变革君主专制制度的呼声逐步高涨,君主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戊戌变法和预备立宪是将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实践;辛亥革命则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19123月,清帝退位,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9)规律

一定的政治制度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导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导致该制度遭到黄宗羲等人的批判,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促使该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思考讨论

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应如何认识这两种观点?

提示:应结合当时经济基础的状况、君主专制制度的作用来考虑。应该说,两个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态度在当时都是积极的。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皇权专制一直没有大的起伏,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行政两方面。中央集权容易产生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行政容易造成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大体说来,北宋以前主要解决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明清时期废除丞相最终解决了军权与相权的矛盾。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也经历了前后不同的变化。大体说来,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3)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危害尤为严重。从历史发展来看,唐朝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清时期则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选官制度

选拔官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则和方式。

1.奴隶社会选官制度

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商鞅变法时废除了这一特权。

2.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时创设自下(地方官员推荐)而上(皇帝任命)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的主要依据是才学和品德。

2)九品中正制:曹魏时开始形成的由中正官发现和推荐人才再由皇帝任命为官的制度。中正官推举人才的依据是门第,该制度促使士族制度形成,造成士族地主长期把持政权。

3)科举制:隋唐以后历代王朝实施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开元年间,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思考讨论

同是科举制度,为什么在隋唐和明清发挥的作用不同?

提示:应考虑两个时期的阶级基础变化、统治者的目的差异、考试内容的规定等方面。

4)规律:第一,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第二,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第三,科举制度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极作用明显。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

西周时实行的政治统治形式,即周王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将望族功臣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王室。结果巩固并扩大了周王朝的奴隶制国家政权。但分封制的存在,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后来随着各地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分封制瓦解。

2.郡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将全国划分为郡、县两级行政区。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郡县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重要的地方制度。

3.行省制

元朝时在各地设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从此,“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名称。省的划分为以后所沿用,清朝前期,全国划分为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

4.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即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可以世袭但必须忠于朝廷。明清时期经过改土归流,逐渐废除了土司制度。

5.规律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衔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思考讨论

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国家君主与地方官吏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

提示:在分封制下,地方官吏是受封的贵族、功臣,他们世袭其封号、爵位,与国家君主是宗法关系。在郡县制下,国家君主任命各级地方官吏,彼此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

五、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

1.辽的蕃汉分治制度

在契丹族、汉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制和方式管理,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2.金的猛安谋克制度

将女真族划分为许多猛安谋克,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3.建州女真的八旗制度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其编制按军事组织形式,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4.认识

除元朝、清朝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封建王朝之外,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大都带有自身民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建设。其中,辽朝的蕃汉分治制度是基于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而实施的;猛安谋克制度和八旗制度是女真族先后设立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精典题例导引

【例1】(2004年全国文综二,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解析:本题从郡县制的特征切入,考查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以宗法关系世袭官职,而是靠行政关系任用官吏。故选A项。还可以用排除法,因为BCD三项均不符合历史常识,故排除之。

答案:A

【例2】(2002年广东,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解析:本题借助于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考查阅读历史材料、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把握住“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是推恩令”这一关键所在,由推恩令再现其推行者,即材料中的“上”。

答案:D

【例3】(2003年全国春季,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要打破思维定势。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也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据此分析B项“削弱了皇权”是不正确的。

答案:B

【例4】(2002年新课程文综,1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四个备选项各自的含义,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景,明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他推行的一系列实现封建大一统措施的一个方面。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D

●“3+X”综合向导

一、科内综合

1.正确认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的产物,是一种代表下层地主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选官制度。同其他历史事物一样,科举制度也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1)积极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剥夺了士族地主的垄断官职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推动隋唐教育的发展,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考试制度所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的原则总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之一。英国工业革命后,借鉴中国的考试办法,推陈出新创设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今天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2)消极影响: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尤其是关于命题范围及答卷内容的硬性规定,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这一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是人为地僵化考试制度所致,并非考试制度本身使然。

2.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考查,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古代史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近代化追求,到现代史时期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古代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职位世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实现对全国的专制统治。正因为如此,不仅皇室家族内部不断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而且权臣、武将、外戚也极力觊觎皇位,实现改朝换代,宦官、奸臣也寄生在皇权之上,作威作福。另外需要指出,中国的君主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统治,这是与欧洲各国的君主专制不同的地方。

2)近代对民主制度的追求  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先进阶级开始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近代化追求,相继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一直没有很好地实施,只有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民主政权具有充分的民主色彩。

3)现代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相继在全国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3.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文化分析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必须联系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来全面认识。

以明清时期为例。当时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有统治地位,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明朝对元朝、清朝对明朝在制度建设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表现在文化上,就是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严密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这时经济上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基础与君主专制制度为代表的旧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了,《牡丹亭》《红楼梦》等文艺作品也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渲染。

4.如何认识宦官专权问题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通常情况下,皇帝勤政多才,政治清明时,不太容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而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旧王朝覆亡。可以说,主要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又加速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腐败和王朝的灭亡。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东汉中后期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局面,便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这样,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而操纵政权。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没有政治才干,因而导致政治更加腐败。比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团进而反对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进行反击和镇压,因而导致了党锢之祸,使东汉统治日趋腐败,政局更加混乱。

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有恃无恐的干涉朝政,连皇帝也任其摆布。

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因为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为强化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大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门;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统帅军队。正因为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权势极大,所以明代宦官专权的程度和危害也更为严重。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5.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汉法”与“旧俗”之争

1)“汉法”是指中国内地的封建剥削方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旧俗”是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古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统治制度影响下,均采取了接受“汉法”的措施。“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2)西晋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原来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少数民族逐渐学会先进的农耕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契丹族首领阿保机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任用汉族读书人制定典章制度。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金世宗进行改革推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攻占中原地区初期,把游牧生产推广到中原,后来才“退牧还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改变其保守落后的“旧俗”,这势必会促进蒙古族封建化速度,使元朝统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支持。建立清朝的满洲贵族,入关后在经济上逐步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和恢复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完全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我国古代落后民族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旧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所替代,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6.康乾盛世与封建制度衰落的关系

盛世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是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二者并不矛盾。第一,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它的落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是客观规律,任何封建统治者都不能阻挡。第二,“康乾盛世”的出现是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由于清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注意与民休息,出现了这种盛世局面。这种盛世局面超过了前代任何一次盛世。它是在前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第三,在盛世中隐藏着危机。这种盛世局面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从中国发展的趋势看,这只是封建专制制度衰落前的回光返照,盛世里面暗含着衰落和危机。主要表现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冲击并削弱了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也在康熙年间产生。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措施,他们对外实施消极防御的锁国政策,这些措施只能是封建制度的强心剂。这些现象和发展势必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加剧封建统治危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专制统治,必然会引起政治的腐败;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土地集中,从而引起阶级矛盾尖锐;同时,反封建的各种因素正在成长。从世界历史发展看,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自乾隆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加上西方列强入侵,封建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7.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宰相,或称丞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官职。作为封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首长,成为皇权的伴生物,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着密切关系。

1)宰相这种官职,是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此时名称不固定,职权也并不显赫。到战国末出现了“宰相”这一专称。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正规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既是国务总管,又是皇帝家务总管。同时设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汉承秦制,仍设立丞相。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在设立丞相的同时又宠任外戚与近臣,组成与丞相相对应的“内朝官”,丞相权力受到一定削弱。这种情况延续到魏晋南北朝。

2)隋唐到宋,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三省同为宰相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间,宰相由多人担任,不仅三省正副长官为相,只要被皇帝授予“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时宰相达十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权分割,减弱了对皇权的威胁。

3)明初仍设宰相,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废丞相,分丞相政务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宰相的朝代。此后,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先后创立了内阁和军机处,内阁和军机处首长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成为宰相,只不过其职权与前相比有了削弱。

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相权被削弱;宦官、奴仆却成了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又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

注:加※号的为教师使用的拓展内容。

二、跨科联系

1.多角度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此制度的影响,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3)运用矛盾的主次关系原理认识此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此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5)可与当今国家政治制度中民主与集中的原则进行比较,正确认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

2.制度创新和与时俱进

古代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继承中,既有前后王朝之间的继承,也有不同民族政权间的继承;创新时,既考虑政治需要,也适应社会现实。对于这些历史现象,要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政治理论角度理解这些做法。

3.选官制度和人才标准问题

选官制度和人才标准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政治方面,可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认识古代选官制度和人才标准问题的根源。从历史与现实关系方面,分析当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考试改革发展的趋势。

4.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一切都涉及古代的政治制度。要从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三、综合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青海省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等一大批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是我国大型珍稀野生动物物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近年来,这里的珍稀野生动物却因其极高的经济价值而受到盗猎者的疯狂捕杀。在短短的14年间,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就减少了三分之二,其中藏羚羊占了绝大多数。藏羚羊是我国的稀有动物,生活于西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1979年,它被列入《国际野生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严禁贸易的物种名录中。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国际禁令,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藏羚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却十分走红。它们可以在欧洲许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市场买到,而这些却都是CITES的签字国。1996年,在伦敦,一条藏羚羊披肩售价可高达3500英镑。欧洲市场上的高价又使我国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偷运到印度进行加工的藏羚羊原料价格也随之上涨。

请回答:

1)在唐、宋、元、清时期各是如何管理藏羚羊活动地区的?

2)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藏羚羊绒制品售价高的原因。

3)该材料主要揭示了环境问题中的什么严重问题?据材料分析“在短短的14年间,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就减少了三分之二,其中藏羚羊占了绝大多数”的原因。

4)你认为要使藏羚羊不再受到盗猎者的杀戮,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应该依据地理知识和材料确定青海省可可西里藏羚羊活动地区的地理位置,再联系历史知识归纳唐、宋、元、清时期管辖此地的政权或机构。第(2)问“原因”在材料中有明确的信息,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中的“严重问题”根据材料不难作答,其中的“原因”在材料中也有很多信息,应从多角度进行归纳。第(4)问“措施”应结合导致“严重问题”的原因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1)吐蕃(唐宋)、宣政院(元)、青海(清)。

2)藏羚羊绒制品质量好,产品稀少。

3)问题:珍稀野生动物被疯狂捕杀。原因:物种日益减少;盗猎者的疯狂捕杀;CITES签字国的令行不止;高额利润的驱使。

4)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环境、物种问题的宣传;设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增强防范打击的投入和科技含量等。

●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政治史,在当前的高考中重点突出政治制度沿革变化的内容。古代的政治制度首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少数民族的军政制度,具体到问题系列,则包括宰相制度、文化专制主义、科举制度、地方机构设置、监察制度等。这些内容不仅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变迁相映衬,也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联系,在文科综合考试形势下便于与政治等学科的跨学科考查,更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列为知识模块之一。社会的需要、课程的改革、高考的变化,都要求关注古代的政治制度内容。

复习本专题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知识的点、线结合。点就是各种政治措施、各项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对此应有准确的理解和记忆。线就是对同类知识的梳理整合,形成系列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政治制度框架内,分别梳理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创新举措、文化专制主义等。知识点与知识系列的结合,能够涵盖整个古代政治制度内容,适应高考的需要。

2)关注历史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政治制度。历史服务于现实,历史为现实提供经验教训,“资政教化”“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特有社会功能。故考查与现实重大问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综合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例如古代治理国家的措施与当今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比较,为今天的改革和国家治理提供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治乱兴衰现象的关系,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也可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

3)沟通古代政治制度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联系。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代表的古代政治制度是与古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以个人专制为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格格不入的。所以引起了近现代先进中国人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政治追求,构成了整个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

4)注意与政治学理论的结合。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介绍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应自觉地运用政治学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分析评价。

●拓展题例

【例1】(2003年江苏、广东,4)下列事件中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的是

①七国之乱  ②靖康之变  ③靖难之役  ④陈桥兵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例2】(2000年全国,8)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答案:B

【例3】(2001年全国,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新唐书》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材料三: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四: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参考答案: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

【例4】(2000年全国,3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税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粬俱出,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

请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

参考答案:(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