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亚.贝洛蒂:用声音装点文字--经典课文朗读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5:09:25

用声音装点文字

--经典课文朗读指导

七年级一班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山东·慕之

教学目标:

1.朗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环节:

² 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² 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² 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² 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内容:利用精美的朗诵创设情境,引入课堂。侧重于对学生心理上的震撼。

方式:课件播放美文诵读素材。

材料:《我们和你同在》视频片断,《生死不离》音频朗诵。

二、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内容:

① 明确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 明确朗读误区。

③ 介绍朗读的三层境界。

④ 介绍朗读的基本方法。

方式:

课件播放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对学生的启发和感染。

材料:

² 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方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而且近代国学大师无不从熟读记诵启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每个学子都应当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

² 朗读的误区:

念字式“朗读”:语调平直,没有轻声,没有重音,顿连呆板,更无从谈起语言的感情色彩。

念经式“朗读”:发声含糊,频率细碎缺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起伏,声音缺乏变化,感情由于语速过快而无法很好地得到表达。

八股式“朗读”:刻意追求声音的形式,而忽略不同的文本内容,表现为朗读缺乏变化,缺乏生气。

² 朗读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

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

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即便当时没有情出,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答案会一下子在脑海中出现,豁然开朗)

² 朗读的方法:

①读正字音——用普通话读是起码要求,纠正方言。口眼并用,心到口到,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读出标点符号,音量适当,语速合适。

②读通词句——这是诵读的基础。要解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双音,词类活用等,以及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问题。

③读准停顿——这是诵读关键。包括虚词用法,句式、语气等,作用是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

④读清思路——这是诵读的深入。两个作用,一是训练思维,体味构思的妙处;二是便于背诵,会背文章者背结构。

⑤读出感情——这是诵读的熏陶感染。把握诗文基调,了解诗文基本感情倾向。论说类诗文语调较为平稳;记叙抒情类的语调较有表情;散文类的语调要体会其真情实感;韵文类的语调则要体会其韵律与节奏,声入心随。

⑥读懂内涵——这是诵读的深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才能真正将朗读表现至完美。

三、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内容:学生自由选定所学过的课文篇章语段,进行温习式是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方式:教师先行范读引领,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进行诵读练习。

材料:《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华南虎》、《马》、《音乐巨人贝多芬》、《伟大的悲剧》、《斑羚飞渡》、《安塞腰鼓》音频朗读。

四、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内容:学生表现自己非凡的朗读才华。

方式:各小组先进行小组内的朗读秀,然后选出最佳人员参加全班范围内的超级男“声”女“声”朗读秀。选出优秀选手推送到学校站,在“校园之声”中向全校师生展现自己的诵读才华。

结束语: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人是幸福的,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人也是幸福的,用声音装点文字的人则是双倍幸福的。

《用声音装点文字》教后记:

教学设计背景:

《用声音装点文字》是为了完成学校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而专门设计的教案。期末,学校对每个教师进行课堂评价,也算是学校对教师常规工作的检查。因为今年承担着的是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6月中旬,中考就已经结束,学生毕业离校了。学校为了完成此项常规工作的检查,规定九年级的文科老师到七年级组讲课,理科老师到八年级组讲课。评课小组由年级组召集本年级的部分老师组成。

课堂实施情况:

总体上看,效果比较好。教学目标得以达成,设计的教学内容也恰到好处地完成,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

 

学生习惯了在自己的教室里上课,我提前通知听课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经询问,这个班的学生从来没有到多媒体教室上过课,因而,对媒体教室对他们来说,是个陌生、充满神奇的地方。学生也因此对课堂充满了期待。在课堂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死不离》这首歌曲,将声音调到最大,意图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获得某种震撼。歌曲本身就和时事紧紧相连,更何况,视频中还有那么多既具有感染力的抗震救灾的图片呢。

 

课堂设计时紧紧抓住“朗读”做文章。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朗读是个比较简单,不会给学生带来听课、学习压力的教学任务。很多老师选择文言文复习的课题,课堂上既让学生背诵课文,又提问重点词句的翻译,还有大量的思考题。这些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学生听课的压力。而朗读,初看是个比较蓄的内容,是个没有内容的内容。学生不会有被老师提问的担心,因而能够积极投入课堂。

二是朗读这一课题是个出其不意的选择。其他老师在选择课题时,因为担心自己的课堂会影响到该年级的期末复习计划,选择的大多是文言文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将教学视线投放到朗诵上,而我恰恰选择了它,不免有些出其不意。

三是朗读迎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背诵文言文,理解现代文,他们还要锻炼学习语文的各方面的能力。朗读这一能力,是他们平日里很少锻炼的。

 

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朗读的正确认识,特意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晚会上《我们与你同在》的诗歌朗诵。文艺名人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这些七年级的孩子。单单这个环节,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朗诵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感染。因而,他们就更有兴趣投入课堂了。

课堂虽围绕“朗诵”做文章,并没有忽视课本。学生进行课堂朗诵训练的所有材料都是“课本中自己喜欢的篇章或段落”。同时,也没有忽视了对课文主旨的回顾。以单元为单位,回顾了每单元的主要内容。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是朗读的前提,在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生活对文章情感的认识。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朗读才华的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主动表现的,也有推选其他同学朗读的。不过,由于学生个人能力有限,他们的朗读还需长期锻炼。

 

教学语言鲜活,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的一项基本功,每个教师都应当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鲜活的表现之一就是举例。在讲授某一内容时,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形象生动的举例,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才会听得懂,听得高兴。比如在讲到“念经式朗读”时,我随手拿过一学生的课本快速地来了一段“念经式朗读”,于是,学生就明白了他们朗读时要避免什么了。再如,问学生喜欢第一单元的哪篇文章时,好多学生都回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惊讶地说:“哇,你们所有人都喜欢这一篇文章啊。”其中“所有人”和“一篇”用了比较重的语气。于是,在问他们第二单元最喜欢的课文时,回答就五花八门了。于是,我就鼓励他们:“这样就对了,敢于说出自己的‘最爱’。”

 

说实话,一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的收获并不是很多。不过,我总觉得,我仅仅给他们讲一堂课,若单纯地讲某些知识点,他们的老师做得要比我细致得多,不如就这样,给他们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注意一个他们早已忽视的一个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