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逾期还能借吗:《冰点》文体的文本化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44:33

顾军
2007年11月12日16:3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于1995年元月创办的专题型栏目。每期选择一个公众普遍关注或具有普遍阅读兴趣的人物、事件或问题,以新闻特写、专家访谈、当事人自己、记者札记、学者对话录、文章等多种形式制作,以整版规模刊发。《冰点》创刊后10个月,在中国青年报举行的大型读者调查中,以最高选票位居读者“我最喜爱的专版”榜首。1996年,《冰点》被新闻界专家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栏目”。

  《冰点》主编李大同在《漫话冰点》一文中说:“一个专门刊登长篇报道的栏目,要做到使读者愿意读并持续读下去,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选题得当,二是与所选题材相称的内容和最佳的表现手段。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长篇报道必须要比一般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可读性’。”由此可见,在《冰点》成功背后,内容选择和文体表达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中,笔者重点考察《冰点》文体表达。

  一、《冰点》文体特征。

  什么是文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体式、样式、体制等,从文章的生产过程来看,它是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反复出现并被普遍遵循和恪守的的预构模式和结局;从文章的成品来看,则是文章内在性质的外化形态和类型。什么叫新闻文体?传统新闻观念认为“新闻文体就是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各种方法。”,“新闻的形式问题,是新闻写作表现内容所运用的文字技巧和方法。”从文体和新闻文体各自的定义上来看,把冰点看成纯粹的新闻栏目其实是值得商榷的。新闻文体必须表达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冰点中专家访谈、记者札记、学者对话录、文章等各类体裁并不完全符合新闻文体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冰点》文体应该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点文体即以新闻特写、专家访谈、学者对话录、文章等体裁形成的“大杂烩”;狭义的冰点文体是指由冰点记者采写、冰点编辑编辑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类似西方特稿的新闻文体。笔者从对《冰点98精粹》和《冰点 02》两本选集中的作品体裁统计情况来看,《冰点98精粹》中共选文15篇,其中以该栏目记者名义采写的作品为8篇,所占比例为53%,《冰点02》中选文33篇,以记者名义采访成文的报道的作品有30篇,所占比例为91%。从这些数据对比来看,狭义的冰点文体是冰点栏目的主流,并且比例呈现扩大趋势。根据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本文所谈的冰点文体是指狭义的冰点文体,即冰点记者采写的新闻成品。

  根据对冰点作品的考察,冰点文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叙事主体进入叙事文本。叙事文本视角一般可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外聚焦叙事。零聚焦类似传统新闻文体中消息的叙事方式,叙事主体也就是叙事者几乎无所不知;内聚焦是以特定的人物来感知事物或者事件;外聚焦主要表现为叙事者仅表现要表现的人或事的外部状态、细节等,不涉及心理描写。在冰点中,内聚焦叙事方式比较多见,并且经常采用记者主体直接介入事件的方式进行叙事,实现了叙述主体和叙事文本之间的统一。《冰点》开篇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就是一篇典型的内聚焦叙事。文章开头,“早晨6时30分,我的闹钟响了。”拉开了以记者介入事件叙事的序幕。采访过程中,记者王伟群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事件的场景中,和当事人一起出车、到粪池、看他们工作,空闲之余和他们进行交谈。“谁也没有人理会周围人诧异的目光”、“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五六百块钱?这甚至不够大款们一顿普通的饭费。”这些都是记者王伟群个人对的心理活动,而这些主观性的心理活动直接在文本中展示了出来。在《哪儿是我的家中》一文中,记者在开头就交代了采访的缘起是通过一篇新闻的阅读,仿佛把新闻报道当成了一个因为个人兴趣而去完成的探访过程。接下来,读者们就跟着记者的行踪从北京到安徽,从赵家大院到无为农村。记者行走的过程也就成了读者阅读的路径。文末,“但是,这种变化,对他们自己意味着什么?对他们魂牵梦绕的家乡又意味着什么?”这完全是记者个人根据他的见闻所发出的疑问和感慨,在这里也融进了新闻本文中。这种类型的叙事文本在《冰点98精粹》中还有很多,如《寻找乔安山》、《创业者胡力中》等都直接是记者以“我”的第一人称客气开始进入叙事。

  另外,社会关系是传播的情境类型之一,对传播效果起着一定的作用。例如上级和下级、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传播相对严肃,他们之间的语境有别于朋友之间和兄弟之间的交流语境。为了更好地参与进事件,和采访对象形成一个良好的传播情境和采访氛围,冰点记者做了很多努力。如资助困难的受访者、帮助采访对象看望其亲人等等,这些都是采访的技巧,在文本中也有出现,增加了报道的人情味,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以场景和细节的文学性描写及使用大量直接引语建构文本。

  《冰点》的选题标准是充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以及通过普通老百姓“不普通”的命运来反应社会的真善美及社会变迁。新闻阅读有求知和感受两种心理,很明显冰点的定位更偏向面向后者,如《北京最后的粪桶》、《五叔五婶》等基本不具备认知功能的报道都成了《冰点》反响比较热烈的作品。要完整地将普通人的状态陈述出来,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好效果,如何建构文本,使其有效地勾勒当事人的性格特征或者事件的发生状态,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几乎所有的冰点作品都由三部分的语言组成:一是文学化的场景描写。《北京最后的粪桶》中“清洁车停在街沿上,边上停着几辆奥迪、蓝鸟、桑塔纳什么的,闪着缎子般的光。”用“缎子般的光”反衬清洁车的普通以及背粪工的普通。二是对细节生动传神的描写。记者董月玲的作品《金钟响在大山里》是写一群甘肃深山里的农民吃不上饭也要创办文学刊物的故事。文中有一个很好的细节:眼光从木格子窗新糊的白纸透进来,照在他的脸上,有亮闪闪的东西在他眼窝里晃动。我等待着某种积郁多年的东西,从他心里流出来。当眼泪在他眼窝里打了几转,儿后,很快就消失了。这里记者没有发表太多的议论,就用这个细节强烈地向读者展示了困境中的人的辛酸、苦闷、忍耐和挣扎、奋斗的双重状态,是一种如流水一种的语言流。三是用直接引语塑造人物性格及表达主题。大众传播学认为,传播是一个编码到译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信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传播符号完整地传达给受传者一方,是决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闻叙事中,记者和编辑是编码者,读者是译码者,记者和编辑的编码方式直接决定读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感受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直接引语无疑是减少信息损耗最有效的方法,而且直接引语能够增强读者对文章表达内容的信任。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符合文本逻辑和叙述的需要,所以记者往往选择符合表达主题的语言进行引用。在《冯骥才哭老街》中,有连续几段冯骥才对记者说的话,这些引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使冯对文化被破坏的愤恨和无奈之情跃然纸上,丰富了人物形象,另外记者和报纸也通过冯的叙述表达了他们对于文化保护的立场。

  3、文本结构设置的“可读性”。

  这里所讲的文本结构是指冰点作品从编者按、标题、正文、结尾整个文本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次序和逻辑形式。“可读性”是指作品的文本形式吸引读者注意和阅读的能力的大小。首先看冰点的标题。《北京最后的粪桶》、《哪儿是我的家》、《乔安山的故事》、《青春无战事》、《大堂琴师》、《世纪末的弥天大谎》、《人家的城市》、《无处停留》、《红色家族》等等,这些标题的共同特征就是文学化、报告文学化,点出主题,但留有想象空间,并时常用宏观和微观词语组成标题,形成对比的张力。标题有吸引、导读、评价和标志这四个主要功能,是一篇新闻作品最显眼的部分。无疑,这些富有特色、意犹未尽的标题对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起了一定的作用。

  《冰点》栏目占一张对开报纸的一个版,每次需要近万字的篇幅。这在新闻报道中是相当长的报道,如何在结构上根据人的阅读习惯科学地布置结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冰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将整文分节,用富有逻辑关系的小标题贯穿始终,做到形散神不散。冰点文本中,每一篇作品都分节。每个小标题之间内容和故事相对独立,但整个文章依然是一个逻辑中的整体。如《北京最后的粪桶》中,小标题分别是“跟着他们走”、“当年曾居北大荒”、“回来没我的位置了”、“每月有单位给开支心里踏实”、“都以为他们挣得很多”,这五个标题的内涵分别是:他们的工作状况、他们的下乡历史、他们回城后的社会和个人状况、他们选择背粪桶的原因、社会对他们的意见。这样就能很明显地看出这些独立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分明,读者阅读时的思维也有喘息的机会。在《梦断考研路》一文中,“很多次我在心里大叫:我要死了!我要发疯了!我不干了!”、“我就缺那么一块‘敲门砖’哪!为什么就那么难?!”、“我一定要考上,成为我同学里最牛的一个!”、“我是‘考研大仙’,其实我真的特痛恨考研!”、“把大好青春赌在一场考试上,值吗?太可惜了!”这些话语从对考研的思想认识上从极端走向质疑层层推进,给了读者抽丝剥茧,提高认识的感受。另外,记者有时在文本中注意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形成文本的时间性逻辑。《北京最后的粪桶》中,“26年前”、“1978年”、“16年后冬天的一个下午”、“1978年那个难忘的冬天”、“那是1985年1989年秋天”、“1994年岁”等描述时间的句子在文中似乎形成了一条历史的河流,读者在河流边行走观看,充满着历史感。



  (3)形成意味深长或发人深省的结尾,升华作品主题。吴鸿业在《新闻结尾浅淡》中写道:“技艺高超的记者,会选一个恰到好处的事实放在尾巴上,形成一个‘豹尾’,而懒于动脑或技艺较差的记者,只会按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下来,形成一个‘鼠尾’。因此,不能不说写好结尾,也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艺术。”在这一点上,冰点的记者做的较为突出。如果说冰点的开头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的话,那么冰点的结尾则是抓住读者心灵向主题靠拢的那只手。和冰点作品中基本都有一段升华主题的结尾,或是记者发表议论,或是借助当事人的话语,或是对一段场景进行象征性的描述。“采访结束后,再次翻阅手中的材料,我开始对这些年轻人刮目相看:我原来以为,在高度物化的当前社会,青年一代不再愿意进行严肃的思索,更不会去关注被视作“边缘人”的底层百姓,没想到关注、记录底层人民的生活,竟成为这样一批青年事业的开端———这是一种并不轻松的选择。底层百姓,作为DV的图像或许会随着时间淡化,而留在他们心灵中的图像呢?”“他们还将这样走下去。”、“但是,这种变化,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对他们魂牵梦绕的家乡又意味着什么?”、“他在书的前言里写下这样的字句:我愿此书献给我的衣食父母——我心中的上帝。愿中国农民永远不再下跪。”等等,这些简短的话语饱含关切和深情,形成的反问式咏叹调结尾有力地烘托了主题,如同离港而去的轮船发出清凉的鸣笛,和读者之间形成强烈的感情共鸣。

  二、对冰点文体的评价。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写作思潮。这种思潮特别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这就是新新闻主义。其代表人物沃尔夫在《新新闻主义》中宣言:新新闻主义的目标是要在理智和情感两方面席卷读者。这种强调记者以个体身份介入,在报道中融入个人感情色彩的报道最终成为西方特稿的源头之一。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正式设立特稿奖,于是,特稿写作进入主流新闻文体之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将新新闻主义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采用多个场景与画面组合描写事件,尽量避免历史叙述法;2、“第三者的眼光”;3、充分记录人物的对话;4、在报道事件时,用作者的观点来统领材料;6、描写细节;7、合成人物。根据这个特点,对照冰点文体,基本符合新新闻主义的规范。冰点主编李大同也承认冰点是“特稿”版,但冰点的文体和西方特稿还是有一些区别。美国普利策特稿奖的评奖标准是: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这里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完全是针对写作形式和观察方式而言的,新闻的核心价值——真实性是无法逾越的原则,真实性包括文中的具体事件、地点、人物等等新闻要素。李大同在《冰点故事》中提到,他们曾经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修改了《还我最后的权力——关于‘安乐死’》中事件的发生地点。尽管这是微小的改变,但这样的做法已经违背了特稿甚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宏观真实是由微观真实建构而成的,为了表达观点和主题任意损坏细节真实的行为不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媒体和新闻人的选择。

  和西方成熟的特稿相比较,冰点文体的另一个区别就是记者主观色彩介入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尽管西方特稿也强调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大部分表现在记者在观察细节等方面的努力,以及记者通过细节描写或别人之口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冰点作品中记者介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记者本人直接在文本中间穿插自己的评论和心理活动,使得整个文本更像是一篇记者的采访手记,而不是新闻报道。《性别的挣扎》中,记者用了最后一个章节的篇幅发表了大量的完全可以独立成文的评论。大量记者评论的加入虽然能够直接让读者领会记者的立场和意见,但实际上削弱了文本的语言和结构本身在组织和形成过程中自然凝聚成的张力,并且给读者造成记者主观性太强、新闻不真实的印象。

  目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大的新闻性事件不断涌现。随着国家对媒体报道控制的适度放开,如何快速、准确、客观、深刻地向读者传达新闻成为媒体获得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冰点虽然在文体上开创了中国式特稿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纵观近年来的重大事件,冰点似乎总在缺席。一方面可能和其出版周期有关,但另一方面冰点的主观性极强的文体也成为限制其参与报道有剧烈冲突事件的能力。也就是说,冰点虽然发挥了媒体情感抚慰的功能,但信息告知的功能正在削弱。

  许多人把冰点现象归结为新闻在形式上向文学文体的回归。中国的新闻文体源于文学文体,在19世纪现代新闻业进入中国时,掌握文化知识和有文字能力的旧式文人成为第一批新闻从业人员,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最早的近代新闻文体与古代小说、散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早期梁启超等报人创造的报章体依然带有古代政论文的色彩。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新闻文体已趋向成熟,成为独立于文学之外的文体。当然,新闻文体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学文体有许多好的资源值得新闻文体去吸收,但应该注意的是新闻文体不应该以文学文体为目标,否则一百多年新闻文体的发展岂不是成了转了一个圈回到原点?因此,在冰点文体有待继续发展的今天,如何跳开历史的干扰,去走文体发展的不归路,是一个更有意义的选择。(作者是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