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裤怎么卷裤脚ab折:陕西宝鸡:一个村庄与两个历史名人的遗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5:24:12

陕西宝鸡:一个村庄与两个历史名人的遗迹  

 

  2010-06-22

 

  

 

 

 

 

 

 

 

 

  6月9日,雨后初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连着几天的降雨虽停了,然而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槐芽镇曾家寨村村民心焦的是,这场大雨让村里年久失修的两个历史名人的祠堂裂缝更大了!

  这两位名人,一个是明代开国将军曾子贤,一个是有着“关中三李”之称的清代文豪李柏(字雪木),他们是村里曾姓和李姓人家的祖先。

  “汛期临近,要再不保护,现在仅存的那点遗迹可能就没有了!”当日,村民们商量着再次向县有关部门提交保护的申请。

  两个皇帝与一个村庄

  眉县槐芽镇红崖头村一组是一个自然村,当地人都叫曾家寨,就是这个听起来毫不起眼的村子,却与我国历史上两位皇帝有着颇深的渊源。这其中一个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一个就是清代的康熙大帝。

  曾子贤与曾家寨的由来

  曾家寨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车沿西宝南线一路向东,过了槐芽镇向北走约1公里,就到了这个有着600多年不俗历史的村子。

  村子南面、东面和北面全是麦地,村西是一条公路。从外表看,曾家寨村与西府其他村子没什么两样,建筑以平房和二层楼居多,最大的区别在于村子呈“田”字形分布,纵横交织,多多少少还能看到原寨子布局的影子。

  “曾家寨,那可是大有来头。我们的先祖曾子贤是跟朱元璋一起打下江山的!”村里65岁的退休职工曾耀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曾姓的祖先曾子贤生于元朝末年,从小胸怀大志,喜读诗书,聪明过人,后投笔从戎,由于他文武双全,足智多谋,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不久便成为朱元璋的保驾大将军,后来率领大军征西时阵亡。为犒赏曾子贤家属,朱元璋下诏把今眉县槐芽镇红崖头村一带封给其家人,故名曾家寨。

  村民怕记者不信,遂拿出县志。在其他地方,由农家保留的县志很少,但因曾子贤缘故,曾家寨村民中却有不少人家或索或买,藏有历史的见证。记者在《眉县县志》上看到:“曾子贤,生卒年不详,世居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曾家营。生而颖异,膂力过人。幼读儒书,不甘以笔墨终,时值元末,常自叹曰:‘大丈夫生当衰乱,沾沾章句,何以显功名于人世哉!’于是,奋志武艺,以勇烈自负。明洪武年,子贤决意功名,崛起为保驾将军,累建奇勋,后以奉命西征,辑定雍州,被封为镇西将军。后在战争中于西鄙阵亡。他有三子,名柒、捌、有亮,皆从军,承朱元璋授田居民之命,迁居郿邑即今眉县槐芽镇曾家寨。三子痛父阵亡,遂雕成木像,奉祀春秋,以尽孝思。”明代建有祀庙三楹,清初将木像移于关王庙,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祠堂,今石碑、木牌位尚存。

  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村里一直保留着祭祖的传统,当时祭祖活动非常隆重,常常几天之内村里热闹异常。来祭祖的不仅有本村人,还有从凤翔豆腐村赶来的曾姓子孙。“据村里的老人说,先祖曾子贤辑定雍州后,家眷住在凤翔豆腐村。阵亡后,大部分曾姓人住到了封地曾家寨,但还在豆腐村留了一些人。”曾耀说。

  李雪木为曾家寨再添辉煌

  如果说一代武将曾子贤让曾家寨人世代为荣,那么,“关中三李”之一的李雪木则为曾家寨注入了浪漫的文化色彩。

  “明末清初战乱之际,李雪木迁入了曾家寨!”陪同记者采访的县志办原主任、《眉县志》原总编杨志春解释说,“关中三李”指的是周至县李二曲、眉县李柏、富平县李因笃三人,他们都是明清之际陕西关中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对关学的传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对关中地区民风、民俗及人文素养影响深远。“李雪木‘道继横渠’,是继张载之后关学的主要传人之一,才惊华夏,骨格硬朗,屡违康熙皇帝圣旨,终身不仕。”

  李雪木祠堂前立有一块“皇清”的石碑,上面刻着:李雪木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二十六日,死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二十四日,祖籍褒城(今勉县),七世祖徙居眉县曾家寨,以农耕为生。李柏九岁时父亡,入小学,往往出奇语惊人……李柏四十九岁时,清朝康熙皇帝赏识其才能,曾多次差人用重金厚礼聘他做官,均遭拒绝。为躲清帝的纠缠,无奈李雪木悄然隐身于太白山茫茫林海中写诗作文,抒发情怀,著有《槲叶集》四卷。《槲叶集》中有同情人民疾苦,影射朝政腐败苛刻的诗文,当康熙皇帝读到这些诗文时,怒不可遏,降旨陕西巡抚,迅速将欺君罔上、无视君臣大伦的逆士李雪木,锁拿来京从重治罪;但当他读到李雪木写的称赞祖国河山壮丽、太白山风景如画的诗篇时,又不禁连连叫好,忙又下诏严令陕西总督,要好好保护这位稀世才俊。朝令夕改,使总督、巡抚、知府、知县好不为难,却让李雪木在太白山、汤峪、远门一带长期生活了下来。

  “先祖李雪木的《槲叶集》,不是用墨汁写的。而是用血写在槲叶上的。诗文多以反映群众疾苦为主,被朝廷列为禁书,严禁外传。但是康熙皇帝却对其诗文大加叹服,命陕西总督搜集写有诗文的槲叶整理,御笔亲提书名《槲叶集》,作为珍藏秘本,只供皇宫阅读。”李雪木的后人李公太介绍说。

  在曾家寨采访,始终有一个念头萦绕在记者心头,那就是文武自古相轻,而武将曾家后裔不仅没有排外,收留了李雪木一家,还给这位“关中三李”之一的文豪提供了田地和写作环境?

  关于此,曾家后人推测道,一是曾子贤虽是武将,但却是文武兼备,曾家后人也受此影响习文练武,对文人不仅不排斥,更是尊重。二是李雪木的出众才华和宁折不弯的骨气,令这些武将之后很是佩服。

  对于这种说法,记者在李家后人那里得到印证。现居住在汤峪镇钟吕坪村的李雪木的后人李哲对记者说,到明末清初时他家搬迁前,家里在曾家寨有良田近百亩,赖以生存。

  名人之后的平常生活

  岁月荏苒,曾经名噪一时的曾家寨已经彻底融入了西府村落之中。

  目前,曾家寨共有住户110多户530人。其中,曾氏一族有70多户,300多口人,依旧是村里的大户,其次是李氏,还有后来迁入的张姓等。

  “如果不是外迁,曾氏后人还会更多。”曾耀说:“民国18年到21年,眉县大旱。迫于生计,一部分族人外出逃荒。前几年,西安、咸阳等地的曾氏后人还回来寻亲。”

  相对于人丁兴旺的曾氏家族,李雪木的后人可谓“势单力薄”。目前,村上李氏后人8户近80人,还有一部分后人住在该县汤峪镇钟吕坪村,现有弟兄7个40多口人。

  对于李氏后人外迁,曾、李两家后人说法不一。曾氏说是逃荒,而居住在钟吕坪村的李氏后人李哲说是土地纠纷引起的,“民国时期,我家几十亩地被曾家占用,为了要回地还打过官司,但没有要回来。一气之下,我爷爷他们离开了曾家寨,到钟吕坪给人拉长工,后来把家安到了这里。”

  显赫的家世和家族的纠葛,已变成历史的尘埃,如今曾家寨的这些名门之后生活得普通、幸福、和谐。曾氏祖籍安徽歙县,李氏又从我省小江南汉中迁来,但现在他们已是地地道道的西府人。住的是和周围其他村子一样的房子,种的是小麦,吃的是面条,说的话也是一口西府方言……看不出一丝江南的痕迹和“大户人家”的影子。

  曾耀说,听老人讲,清代以前寨子里还保持着习武的传统,他的爷爷辈还出过文举人和武举人。后来习武渐少,现在已没人习武了,“曾家拳”也失传。但尚文仍没有变,这几年村里出了十多个大学生,都在外面干事。

  而周围村子人说,曾将军后人虽然不练武了,但力气特别大,干活一个顶几个。村里的农民爱学习,务的猕猴桃比其他地方的都要好。

  “文武”村庄古迹的遗失

  一个村庄,盛开一文一武两朵奇葩,文治武功,使得小小的曾家寨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更为村子留有不少文物古迹。然而,由于自然的风化、经费、历史等原因,村里先祖留下的遗迹在逐年减少……

  散落的文物和将倾的祠堂

  在曾家寨的北面,由东向西并排建有关帝庙、曾子贤的祠堂和李雪木祠堂。

  曾氏祠堂建得最早。曾子贤阵亡后,三子曾有亮最有出息,他和两个兄长为父亲在寨子外面修了祀庙,木雕了人像,后又在清代乾隆8年扩建成有前中后三殿祠堂。而文豪李雪木的祠堂修建,明显带着官方的印记。虽说李雪木屡违圣意,终身不仕,但康熙不愧为一代大帝,不仅将李雪木的诗文整理成册,还御口亲封李雪木为“太白山神”,御笔碑文今存在该县太白庙中。然而,昔日的辉煌仅留在了那一块块带有“皇清”字样的石碑和村民的传说里。

  岁月更迭,使得两位名人留在村里的文物古迹越来越少。

  建于清代的曾氏祠堂大门于去年秋季一场大雨一半倒塌了。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右侧残存的墙上用砖刻有半副对联,上写着:“先祖报国维念创业为难”,横批是“祖德昭佑”,而另一半联的内容,却无从知晓。

  眼下,曾氏祠堂只剩一间,而门前仅剩的一块碑子,也好像在讲述着曾氏先祖的功勋和村子的由来,而不远处歪着一块没有碑身的基座。而李雪木的祠堂还有两间房,两房之间立有四块石碑。后殿是正殿,门楣上木刻有“道继横渠”四个大字。门锁着,从门缝望进去,屋子中间放着一块李雪木的牌位。

  两祠堂自清代维修后,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已破败不堪,墙上从顶往下有多处裂纹,屋顶漏雨。

  在村口,记者看见两块石碑被当作过路石压在水渠上,一块已残,上写有“始祖曾公暨历代祖……”另一块面朝下,看不到上面的字,据村民讲,上面写有“九品诰命夫人”,可能是明代的碑,封给曾氏家族的。

  分隔在两个乡镇的李雪木祠、墓

  虽然李雪木成名比曾子贤要晚几百年,但文以载道,李雪木在文学上的成就使其威望比“庄主”曾子贤要响亮得多。这一点,从目前残留的遗迹上可以看出。

  曾子贤战死疆场,村子里没有陵墓,只有祠堂。而李雪木不仅有祠堂、陵园,并且曾家寨还被当时的朝廷封为“李雪木故里”,到现在“特授郿县知县山左惠民后学张会一立石光绪十五年岁次己丑仲秋之月下浣榖旦”的石碑还竖在祠堂前面的麦地里。

  李雪木的墓在汤峪镇屯庄村,墓堆还在,墓碑在文革时被拉去修水库,幸亏在一领导的干预下拉回原处,但运输途中碑子断裂,如今好多字已模糊不清。

  李雪木的祠堂、陵墓缘何分在两个乡镇?“原先都属于槐芽镇,到了上个世纪才分开的!”杨志春说:“由于李雪木后人分住在两处,祠堂、陵墓又分隔在两个乡镇,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度。”

  艰难的守候和期冀

  面对两位名人遗迹的现状,作为后裔的感情很复杂,也很无奈。

  “我们一代代人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受先人恩惠,我们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打架生事者很少。”曾耀充满感情地说。

  遗迹年久失修,保护、修缮就摆在了后裔和村民面前。2008年6月,退休教师张维华曾向县上有关部门打了一份《关于开发李柏雪木祠报告》。李雪木的后裔李哲这些年也一直做着这方面的努力,他一直联系客商,企图通过商业化运营对先祖李雪木遗迹进行开发和保护。但地域性名人与正规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及旅游开发是两个概念,特别是在当下旅游从文化文物游向自然休闲游过渡中,开发则更难。

  而曾氏后人对于先祖遗迹被遗失侵蚀,也是忧心忡忡。如果说李氏后裔向有关部门申请或商业运作,有其文化依据,但是曾家祠堂的修缮、保护则没有这方面的凭借,曾氏后人保护修缮的责任则重些。虽然村上现在曾氏后人不少,但大多数都在务农,各自在忙着自己的小日子,遇到的难题不仅仅是经费这一道!

  尽管如此,他们还在艰难守候着。每逢节日,后裔们去祠堂烧个香,打扫打扫卫生,告慰先灵。在他们内心的深处,都盼着祖先的遗址传承下去,不愿毁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虽然所做的努力有限,但他们内心仍期盼先祖遗址能得到保护。

  遗迹保护还须创新思路

  目前,曾氏、李氏后人和村民或默默守候着,或多方奔走。

  作为一名老县志工作者,杨志春老人的心情跟村民一样,甚至更甚,“在国内,李家村、张家村、刘家堡等这样的自然村十分普遍,但像曾家寨这样有‘文治武功’背景、传承脉络清晰的则较少。村子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保护不仅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在现在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关于此,眉县文化馆馆长李倩说,曾家寨出了曾子贤和李雪木两位历史名人,是非常罕见的,这两位历史名人历经百年风雨遗存下来的古迹和文物理应受到保护,其实,县上对李雪木的保护也很重视,已经列入县社会发展规划,但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作为曾氏和李氏后裔,保护遗迹责无旁贷,比如把扣在水渠上的碑子立在祠堂前、对祠堂小修小补,不能眼看着遗迹损坏。

  就在记者采写这篇稿子时,千阳县一位村干部在跟记者闲聊时得知了曾家寨的情况,十分羡慕!他说,他们村为没有什么历史、文化挖掘而头疼,只能在文化墙上刷一些“三字经”、“百孝经”等共性的东西。

  另外,我市知名策划人郭鉴明说,民间古迹的保护本身要受到国家文物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在经费、规划还未到位和时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条保护的途径。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村容村貌等硬实力普遍不错,但村级文化建设软实力却相对滞后。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繁荣农村文化,增强农村凝聚力。”曾家寨的历史和遗迹,非常符合新农村建设特色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具备“历史文化名村”的一些特征。因此,他建议曾家寨村两位名人的后裔,不要一味地向文物保护方面靠,而是尽快将遗迹保护纳入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去,争取新农村建设“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工程的扶持,在提升村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使面临损毁的古迹得到保护。《宝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