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ps17aw军裤测评:虎文化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0:2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吴冠中新作。画上题词曰:“山中虎,前后左右无敌。自在,逍遥,威风显赫。入深山,    幻想发现老死洞窟之虎,山大王自倾(倒),无此奇缘!虎年又至,虎视眈眈,横行大江南北,人人刮目看尊容!”
带“虎”字的成语大全
杯弓市虎、帮虎吃食、暴虎冯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春冰虎尾、垂饵虎口、刺虎持鹬、
豺虎肆虐、除狼得虎、豺狼虎豹、藏龙卧虎、鸱目虎吻、
鸱视虎顾、雕虎焦原、打虎牢龙、调虎离山、断蛟刺虎、
打马虎眼、大人虎变、打死老虎、大贤虎变、饿虎饥鹰、
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饿虎扑食、饿虎之蹊、冯河暴虎、放虎归山、放虎遗患、
风虎云龙、放虎自卫、伏虎降龙、凤叹虎视、官虎吏狼、
宫邻金虎、甘冒虎口、关门养虎、虎大伤人、割肉饲虎、
虎步龙行、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背熊腰、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虎斗龙争、虎荡羊群、画虎不成、画虎类狗、
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狐虎之威、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据龙蟠、虎踞龙蟠、
虎口拔牙、虎窟龙潭、虎口逃生、虎口余生、虎略龙韬、
虎落平川、虎落平阳、虎狼之势、虎珀拾芥、虎入羊群、
虎兕出柙、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体熊腰、虎头燕颔、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龙拿、
骏波虎浪、九关虎豹、九阍虎豹、拒虎进狼、踞虎盘龙、
酒虎诗龙、假虎张威、拒狼进虎、酒龙诗虎、将门虎子、
九牛二虎、鲸吞虎噬、饥鹰饿虎、开柙出虎、狼虫虎豹、
鲁鱼帝虎、龙跃虎踞、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睁虎眼、
龙战虎争、龙争虎战、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
猛虎添翼、马马虎虎、盘龙卧虎、骑虎难下、潜龙伏虎、
敲山振虎、敲山震虎、驱羊攻虎、犊不怕虎、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如狼似虎、如狼如虎、
如龙似虎、人中龙虎、势成骑虎、豕虎传讹、身寄虎吻、
生龙活虎、三人成虎、三言讹虎、投畀豺虎、谈虎色变、
畏敌如虎、卧虎藏龙、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
委肉虎蹊、握蛇骑虎、绣虎雕龙 柙虎樊熊、熊据虎跱、
降龙伏虎、舄乌虎帝、熊腰虎背、燕额虎头、一虎不河、
燕颔虎颈、燕颔虎头、燕颔虎须、引虎拒狼、养虎留患、
与虎谋皮、引虎入室 养虎伤身、与虎添翼、养虎为患、
杨虎围匡、养虎遗患、养虎贻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
养虎自啮、养虎自啮 引虎自卫、养虎贻灾、养虎遗患、
鱼鲁帝虎、云龙风虎、鹰瞵虎攫、羊落虎口、鹰瞵虎视、
引狼拒虎、以肉啖虎、羊入虎群、以肉餧虎、以肉喂虎、
鹰视虎步、鹰扬虎视、鹰扬虎噬、羊质虎皮、纵虎出匣、
纵虎出柙、纵虎归山、捉虎擒蛟、众虎同心、照猫画虎、
狼飡虎食、狼餐虎噬、狼飡虎咽、狼餐虎咽 龙驰虎骤、
龙蹲虎踞、龙幡虎纛、龙飞虎跳 狼顾虎视、龙虎风云、
龙化虎变、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麟角虎翅、龙江虎浪、
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蟠虎伏、
龙盘虎踞、龙蟠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绕、狼前虎后、
龙跧虎卧、离山调虎、狼飧虎咽、狼吞虎餐、龙腾虎蹴、
龙跳虎伏、龙腾虎踞、龙潭虎窟、狼贪虎视、狼吞虎噬、
龙跳虎卧、龙潭虎穴、龙腾虎啸、狼吞虎咽、龙腾虎跃、
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行虎步、
龙行虎变、龙骧虎跱、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翔虎跃。
虎年说虎:虎年赏虎联
2010年为农历庚寅年,生肖排列属虎。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妙联,虎年赏虎联,别有情趣。
明代,少年戴用宾独闯乡试主考官邸。主考官出一上联以试其才学,联曰:“虎皮褥盖学士椅;”戴用宾不假思索地吟出下联:“兔毫笔写状元坊。”那主考官见他对得自然流畅,只得暗暗称奇。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一日邀朋友下棋。两人对弈几回之后,那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刘海;”此时,解缙见机拍着桌上的象棋,续了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清代状元彭俊,偕友人到京城附近的水月寺游玩。寺内老僧口出上联:“水月地,鱼游兔走;”请彭俊续下联,彭俊苦思不得。时过三载,途经山海关时,彭不禁灵感顿发,对出下联:“山海关,虎啸龙吟。”上下联自然巧妙,耐人寻味。
清朝时,贵阳来了位巡抚大人。一天夜晚,他登上甲秀楼观景,脱口而出:“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鸟宿浪;”恰逢此时,贵阳才子周起渭也在楼上,应声续了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众人听后,无不叫绝,连夸:妙对!妙对!
高启雯:虎年赏虎诗
以虎喻苛政
孔子过泰山,有“苛政猛于虎”之叹。(《礼记?檀弓》)以后历代写及老虎的诗文,多以这一“叹”为主题。如元代诗人於汝玉的七言律诗《虎》:
班寅赢得号将军,月黑深山星目分。
长啸一声风括地,雄跳三励兽奔群。
不堪羊质披文炳,无奈狐行假焰熏。
螫毒由来人共慑,岂知更有猛于君!
诗的首联,第一句写十二生肖中以寅属虎,位次第三;“虎将”是勇猛之将的通称。《汉书》:“(王)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曹操的猛将许褚,因为“力如虎而痴”,被称为“虎侯”、“虎痴”。第二句,写深山之中,月黑之夜,老虎双眼明亮如星。颔联两句,分别用了“羊质虎皮”和“狐假虎威”两个典故,“不堪”(不能忍受)和“无奈”(无可奈何),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与感慨。尾联又把感情推进一层:老虎的毒害历来是人所害怕的,哪知还有比老虎更凶猛的呢!暗用了的典故,使人们很容易就领会到主旨是指斥当时的暴政。全诗多用典故,或明或暗;无一字明写老虎,而句句紧扣老虎。是一首很出色的咏虎诗。
明孝宗弘治年间,某知府贪酷无比,治下昏天黑地。有一天,当地猎户捕获了一只老虎,送到知府衙门。知府大开筵席,请人饮酒,观赏老虎。酒席之上,觥筹交错,一群阿谀之徒乘机借题发挥,说这是“政治清明”的征兆,一个个摇头晃脑,撰文赋诗。有作《驱虎文》的,有吟《斥虎诗》的,都是对知府歌功颂德,极尽吹捧之能事。一位生性鲠直的书生,便当即写下这样一首《老虎歌》:
虎告相公听我歌,相公比我食人多。
若公今日行仁政,我已双双北渡河。
诗歌以拟人手法,假借老虎的“自白”,痛斥了这个“食人多”而不见血的知府大人,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现实。
以虎喻亲情
明初的解缙,才气放逸,曾主持编修《永乐大典》,在太祖、成祖两朝,议论朝政,无所顾忌。成祖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后来却对他大不满意,一怒之下,将朱高炽逐出皇宫。皇帝父子不和,大臣们都觉得很难劝解。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解缙,就送给朱棣一幅《猛虎顾彪图》,画着一只老虎回过头来注视着一只小虎,并在上面题诗一首: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解缙通过画中诗,颇为委婉地讽谏明成祖:陛下是万乘之尊,谁也不敢触犯您的,太子当然也是这样。陛下还是顾念父子之情吧。成祖看了,终于原谅了太子。
三十年代,上海一些反动文人对鲁迅先生造谣中伤,无所不至。鲁迅对儿子周海婴的爱,也成了攻击的材料,“连出世不过一年的婴儿,也和我一同被喷满了血污。”(《答杨村人先生的公开信》)鲁迅先生颇为气愤,后来还写了一首《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兴风狂啸者”,指老虎;“於菟”,《左传》:“楚人谓虎於菟。”“小於菟”,小老虎。
鲁迅在诗中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没有感情的人未必就是英雄豪杰,爱怜孩子的怎么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知不知道,那兴风狂啸的兽中之王,也不时脉脉含情地注视着自己的虎儿呢?这首诗,可与“俯首甘为孺子牛”互为印证,让人们体会到一位伟大的文化战士感情的另一个方面;而这种亲子之情,是与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以虎讽无义
明神宗万历年间,湖南有程生、郑生两人,是同窗好友,一同进京赴考。结果,程生喜中进士,官拜咸阳县令;郑生榜上无名,黯然回乡。后来,郑生贫困不堪,便借贷了一点钱作路费,千里迢迢,赶到咸阳寻访程。哪知程生不念往日情谊,根本不予理睬,更无分文资助。郑生只得一路乞讨,狼狈而归。
郑生发愤读书,再次赴考,也中进士。后来,官拜监察御史,派往直隶巡按。在此之前,程生因犯了过失,调任获鹿县丞;继而,又被告发贪赃枉法。这时,他听说郑生来考核吏治,急忙赶去迎接,并借机大叙昔日同窗情谊。郑生听了,笑而不答。晚上,郑生设宴,请程生一同饮酒看戏。
戏台上表演的是两只老虎的故事:
甲老虎走上来,口中衔着一头羊,放在地上,撕吃起来。乙老虎来了,蹲踞在一旁,眈眈而视。甲老虎一声怒吼,衔着羊走开了。
又有一天,乙老虎抓获一头鹿,正要吃掉。甲老虎看见了,馋涎欲滴,不由自主地走上前来。乙老虎一声吼叫,两虎怒目相向,张牙舞爪,就要拼命。正在这时,走出一位山神爷,喝道:“孽畜,休争!休争!且听我评判。”于是指着甲虎,念了四句诗:
昔日衔羊不睬瞅,今朝获鹿敢来求?
纵然掬尽湘江水,难洗今朝满面羞!
甲虎听了,似有愧意,于是垂头丧气地走了。
诗的内容,是指责甲老虎的所作所为;而意在戏外,实是斥责程生无情无义的行径。妙就妙在以两虎“衔羊”“获鹿”的形象化的动作,与“咸阳”“获鹿”两地互为双关语。
程生看戏,心知肚明,羞愧万分,知道郑生是绝不会宽容包庇自己了。于是,他只得收拾一番,挂了官印,灰溜溜地回到湖南老家去。
虎的别称
大虫
《水浒》里提到老虎时一般以大虫名之,像武松打虎里说是吊睛白额大虫,梁山好汉里也有几位绰号大虫,如母大虫顾大嫂、病大虫薛永,就连东京刁难杨志卖刀的地痞牛二也敢叫“没毛大虫”。这是为什么呢?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介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第一的为“大哥”;“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到唐时,李渊祖先名叫李虎,为了避讳开始把老虎叫大虫,即使到了宋朝人们也习惯称大虫。“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之王而被称为“龙王”“凤凰”(“凰”是南北朝才产生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戾虫
虎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性情暴戾,故《战国策?秦策》有“虎者,戾虫”之说,意思是虎是暴戾的动物。

《水浒》里梁山死对头祝家庄有位三公子祝彪,梁山泊大封众好汉时,也有一队马军小彪将,为首的是病尉迟孙立。彪原意是小老虎之意。据说虎和彪有着血缘关系,同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彪是虎的第三子,也是多余的儿子。通常母虎只产两崽,极偶然也会生出第三崽,这便是彪。彪不易存活,一旦存活,就极其残忍,通常它会加害母虎和两位兄长。
寅客、斑寅将军
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中,虎属寅,故称“寅兽”、“寅客”,使其别名有了生肖文化的气息,再加上它那一身斑纹,又赢得了“斑寅将军”的美名。《西游记》里唐僧取经遇到的第一拨妖精里有位寅将军,便是虎精。唐裴铏《传奇?宁茵》中说:唐宣宗年间,宁茵秀才在南山庄夜间吟读,有人扣门,乃是南山斑寅将军请见,互相吟咏畅谈,查明检验他的身份后,乃是一只老虎。
斑子、黄斑
《聊斋志异》也有一篇写老虎为母治病请医生的精彩篇章,蒲松龄别具匠心地称两虎为二班:班爪和班牙。这是有根据的,民间给老虎起的别名里面与班、斑有关的不少,像斑子、黄班、黄斑、斑寅将军等,想来人们对老虎的黄色斑纹印象最为深刻。唐戴孚《广异记?巴人》中有详细的记述:“老人乃登山呼‘斑子’,倏而有虎数头,相继而至”。由于虎的斑纹是以黄色为主的,故明高启又在《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一文中称它为“黄斑”,他是这样写的,“铁冠先生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此处黄斑指的就是虎。
山君
《说文》上说:虎,是西方的野兽,又称作“兽君”,因为它是山中百兽之君的缘故。所以又有“山君”的别称。《骈雅?释兽》里也说:“山君,虎也。”以此推知,山王也是老虎的绰号,东北旧时采参人称其为山神爷,也是这个意思。
白额侯
见过虎的人都知道虎的额头长有一撮白毛,唐代诗人王维在《老将行》中也有“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的佳句传世。由此,人们又送它“白额侯”、“白额将军”的雅号。《宣室志》说:张铤驻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见白额侯,于是检验他,乃是老虎。
封使君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记载:汉朝宣城太守封邵,忽然间变成老虎,吃当郡的郡民,只要称呼它封使君,就会由此离开而不再回来。所以当时的俗话说:“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啸风子
在《易?乾》中又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记载,所以虎又称为“啸风子”,这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关于虎的描写中可得到充分的证明,“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
李父、李耳
《法言》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一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父”。而在江西、湖广以及安徽一带则称其为“李耳”。李耳即老子,道教的太上老君,据说老子的生日适值虎年或虎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说:“李耳”当作“狸儿”,“狸”是猫一类的动物,俗称野猫。虎与猫同科,且形状相似,所以至今南方一些地方仍把老虎叫“老猫”。
掩子
《周书》帝纪上记有:杨忠跟着周太祖来龙门(今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狩猎,碰见一只老虎,杨忠独自一人与它搏斗,左手扶住虎腰,右手拉着虎舌,太祖看了后,称赞他的勇敢,于是就用杨忠的字“掩子”来称呼老虎。
於菟
《左传?宣公四年》记载:起初,若敖在郑国娶妻,生了斗伯比。若敖死后,斗伯比跟着母亲来到鄙国,后来他和鄙子的女儿私通,生了子文。鄙夫人让人把子文丢在云萝泽里。有老虎给他喂奶。鄙子打猎,看到这场面,害怕而回来。夫人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鄙子,鄙子收养了子文。楚国人把奶叫做“谷”,把老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谷於菟。也有人叫“乌菟”,左思在《吴都赋》上说:“乌菟的族类,都是和长有甲皮的犀牛同类。”所说的乌菟便是指老虎而言的。
十八姨
《录异记》上说:嘉陵江侧住有一妇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自称作十八姨,常常到附近居民家中,也不用饮食,总是教悔告知人们要佬好事,“假如做了坏事,我合要命令猫儿们三五只来检查你们。”话一说完便离去,有时即地便不见踪迹,人们之中有知道她是老虎所化身的,都非常敬畏惧怕她。
虎贲?虎符?虎节——与古代军旅有关的虎纹文物
中国古代,将虎视为“山兽之君”,也就是兽王。又因它凶猛,故被视为武勇的象征,常以之称誉军中勇猛善战的将士。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而被马超称为“虎侯”。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曹操率军攻打韩遂、马超时,曾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原本“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同时许褚所从侠者,来曹军后,亦“皆以为虎士”。这些许褚帐下的虎士均英勇善战,“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追溯历史,以虎之威猛而名军中精锐,至迟在商周之际。《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伐纣,至于盟津,所率军队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集解”引孔安国曰:“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对虎贲的取名,还有另一种解释,见《后汉书?百官志》注:“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据《周礼?夏官?司马》有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表明虎贲当时是宿卫王左右的部队。直到汉代,军中仍有虎贲名号,设虎贲中郎将。据《后汉书?百官志》:“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注:“《前书》武帝置期门,平帝更名虎贲。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戴鹖冠,次右将府。’”西晋时仍依汉制,光禄勋下统武贲中郎将。在中朝大驾卤簿中,虎贲中郎将在御史中丞之后,九游车之前,骑乘,行中道,见《晋书》的《职官志》和《舆服志》。
在中国古代,除以猛虎称誉军中勇猛的将士,或以虎作军旅名称外,还常将与军旅有关的事物器用以虎为名,例如将武将的营幕称为“虎帐”、“虎幄”,发兵符节称为“虎符”、“虎节”,遮护营垒的障碍物称“虎落”(“虎路”),强弩的一种称“虎蹲弩”,明朝时还将一种形体短粗的火炮称“虎蹲炮”,等等。至于以猛虎的形象装饰各种兵器和装具,更是时间久远,甚至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在江南的良渚文化的玉钺上,有的精细地刻出造型奇特的神人骑虎纹图案。1986年在发掘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时,在第12号墓中出土有一柄刃宽16.8厘米的青玉钺,在柄端装有白玉冠饰,柄末装有白玉端饰,钺体玉质优良,磨制光洁,两面刃部上角浮雕神人骑虎图像,两面刃部下角雕有大嘴神鸟。
神人雕成倒梯形的人面,头戴放射状羽冠,胯下是巨睛的猛虎头的正面形象,头很大,环形重圈眼,两眼间以短脊相连,阔鼻、扁嘴,头下浅雕有折曲的前肢。环眼、阔鼻、扁嘴明显地呈现出猛虎的特征,是别具情趣的猛虎的变形图案,有人认为表现出威力无比的神人降服了凶猛的巨虎,又有人认为本是表现巫师借助巨虎的助力沟通天地。不论作何种推测,但可肯定这类图像应是当时人们尊敬的神圣的“徽帜”,持有镌刻这种徽帜的玉钺的人,自是具有权威的军事和宗教方面的领袖。后来中国文字中的“王”字,正是由钺的形象演化而成,钺也一直是权威的象征物。后来到商代,大钺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特殊兵器,虽然已改用青铜铸制,但仍常以猛虎图像作装饰图案。目前所发现的形体最为硕大的青铜钺,应属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墓出土的一对。其中较重的那件,在钺体两面靠肩处饰有双虎扑噬人头的图案,居中是一个圆脸尖颏的人头像,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瞪目张口的猛虎,扑向中间的人头,似欲吞噬,散发着狰狞、恐怖而神秘的色彩。上面铸有“妇好”铭文,表明大钺是专为她制作的器物。此外,商周时期的别的青铜兵器,也常以虎纹装饰。例如河南洛阳庞家村的西周墓中,就曾出土过一件带有“太保”铭文的青铜戈,在戈阑前浮雕出虎头纹,瞪目张口,颇显威猛。不仅在格斗兵器上以虎纹为饰,将士装备的防护装具也常以猛虎为饰,特别是胄(头盔)和盾牌。在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殷商王陵时,曾在第1004号大墓内出土有大量的青铜铸造的胄,其中有的铜胄正面额部的图案,就是猛虎的头像,大耳巨目,形貌威猛。与安阳出土商代虎纹铜胄图案近似的,还有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铜胄,正面额部也饰猛虎头像,大耳巨目,鼻的下缘就是胄的前沿。当战士戴上这类铜胄以后,在相当于虎嘴的地方,正露出他们那英武的面庞,显得分外雄劲威严。此外,有时还用剥下的虎皮来装饰兵器,特别是用虎皮来制作弓袋,又称“虎”。见于《诗经?秦风?小戎》:“虎镂膺,交二弓。”注:“虎,虎皮也;,弓室也。”用以形容秦军威之盛。此外,当时生活在中国边疆地区的古代民族,更是常常以虎纹来装饰兵器,带有草原文化气息的青铜短剑,有的柄端以虎纹装饰;云南的滇文化兵器中,也常见虎纹图案用于装饰,特别是一件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刻纹铜臂甲,以兽纹为装饰图纹,其中刻出一只扭体舞爪的猛虎,体态生动,是滇族猛虎刻纹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蜀地的巴蜀文化青铜兵器,不论是戈还是剑,虎纹都是其主要装饰图像,这可能与古代巴人“白虎夷王”的古老传说有关。
军中以虎的形貌作为器物外形的青铜制品,还有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曾生动地记述了如姬为信陵君盗晋鄙兵符,从而夺晋鄙十万大军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得符后“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表明这种兵符分为两半,发兵时持留于王处的半符为信,与主将所持半符合符,方可发兵。当时这类兵符都制成伏虎形貌,故又称“虎符”。目前保存的先秦时的虎符文物中,最精致的是1973年陕西西安郊区发现的秦国杜虎符,虎作走动姿态,伸颈昂首,长尾卷曲,体长9.5厘米,背面有用于合符的槽。虎体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殹(也)。”据考证,秦代称“君”者,只惠文君一人,他于即位14年后更元为王,因此该符之铸造当在惠文君元年至十三年间(前337—前325年)。铭文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错金技艺精湛,至今金光闪熠,尚如新制。
此后,各代沿用虎符为兵符,1955年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美岱北魏墓出土有北魏时虎符,为完整的两半合成整符,形作伏虎状,前胸左右各刻“河内太守”铭文,腹下分刻“铜虎符左”和“铜虎符右”铭文,背铭“皇帝与河内太守铜虎符第三”一行文字中剖为二,只有合符才能通读。北魏铜符,不仅四肢伏卧,且头部过大,造型远不如先秦虎符英俊生动,刻文亦拙稚,远不如秦杜虎符错金铭文精美。至于虎形铜节,以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东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虎节最为精美,它被包裹于丝绢内放置在墓内西耳室中部南墙根下。外貌铸成蹲踞的猛虎,张口露齿,弓腰卷尾,虎体主斑系在铸出的弯叶形浅凹槽内贴以金箔片,呈现出斑斓的虎皮形貌,华美生动,器长19厘米。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为“王命=车(徒)”五字。从纹饰、文字等方面看,与楚文化似有渊源,值得深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