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僵尸大全:蒙台梭利和陈鹤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27:07
蒙台梭利和陈鹤琴具有强烈的“博爱”意识

蒙台梭利的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博学多识、心地善良,十分重视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教育蒙台梭利同情和帮助残疾的、贫穷的、不幸的儿童。蒙台梭利的宗教信仰和人性善的观点使她极富有爱心,积极投入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为特殊儿童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而陈鹤琴在蕙兰中学求学期间,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耶稣基督富有爱人的热诚和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立志做一番济世救人的事业。这种强烈的宗教意识使他们具有博爱精神和献身于教育事业。

1.1.2 蒙台梭利的“生命哲学”观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受到柏格森、卢梭等人的哲学思想影响。尤其是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宣传“生命哲学”,并主张用“个性自由”的“开放社会”来代替“暴力统治”的“封建社会”。受柏格森的影响,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强调:“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新生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教他说话进而使他完善,那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2 而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s,1712-1778)极端推崇天性、主张自然神论的哲学观对其影响很大,蒙台梭利在卢梭“天性哲学”影响下,她从内发论角度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生命力,儿童的“生长”源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

1.1.3 陈鹤琴受中国传统“仁爱”精神和西方科学“求真”意识的交互熏染

    陈鹤琴对中国儒家伦理哲学有深刻的理会。其父极为严格,严守父子之道;私塾教师对其传授孝悌忠信、热情友爱、修身慎行等伦理观念,幼年遭遇父亲去世和家道中落,而母亲对生活具有坚定的信念;这使陈鹤琴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激发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童年的生活经历使其极度同情弱者。正如他所言:“我因为小时候受了这种严厉的教训,起了反应,所以我用慈爱的方法来教你们。”3

陈鹤琴在霍布金斯大学求学期间,从校训“真理能使你自由”中得到启发,他认为要得到政治上的、道德上的、学术上的、身体上的自由,非先得到真理不可,这里的“真理”是指科学知识;这种启发使他摆脱了宗教束缚,在学习中萌发了辨证唯物主义意识。回国后,陈鹤琴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儿童和教育,并站在拯救中国和热爱儿童的高度,将教育研究对象从普通儿童拓展到特殊儿童,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去研究特殊儿童心理与普通儿童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将蒙台梭利教育充分地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可使孩子尽早受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熏陶,渐渐成长为身心正常发展,具有独立能力,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情感、遵守纪律、求知欲旺盛、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儿童。父母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呢?下面提供几个要点:  
  1.准备一个适合孩子安全活动的空间并提供和孩子体格相当的优质的、美观的实物,满足孩子喜欢使用和成人一样物品的愿望。
  2.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孩子可以自由地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脱衣服、用餐、扫地,就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孩子遵守的规则,由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 
  3.在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成人要以步骤清晰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并相应为孩子提供他易于使用的物品,这样孩子便会模仿动作。他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自信,激发自发性。
  4.孩子做错事是不可避免的,父母不要过多指责这样做容易使孩子有自卑感和失去进取心。父母应多用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的话语,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作尝试。孩子的时间感觉差,动作尚不协调,所以做事速度自然缓慢,父母切记,决不要催促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按自己的速度行事,这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5.多创造在家庭之外和其他儿童接触的机会。3岁以下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过少,会造成他长大后不会自动去找朋友的社交障碍。父母应积极寻找机会,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参加亲子园中既有利于孩子增长智慧,以培养了其社交能力。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但不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与如今所提倡的“综合课程”又非常相似。陈鹤琴还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陈鹤琴教育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中得到启示,立足于本国国情,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使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为主 ,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观念。今天的幼儿教育已越来越向着与社会结合的方向发展。这也给我们课程的整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幼儿园的教育应具有广泛又有利的教育因素、教育资源。如果将幼儿园的教育真正与家庭、社会整合起来将对幼儿园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