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陷阱:《枯树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3:49

《枯树赋》

作者——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挲,生意尽矣。"

      至于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
欹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芽。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批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
于霜露,或撼顿于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做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 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攲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
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闪睒,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
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简介:

     《枯树赋》是南北朝时大诗人庾信的名篇。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是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诗人。庾信出生在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贵族家庭。其父庾肩吾是梁晋安王萧纲(梁简文帝)的近臣和诗人。庾信十五岁入东宫,随侍昭明太子萧统讲读。二十岁以后,到三十六岁这段时间里,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萧统死,萧纲继立为太子,庾信又与徐陵同为东宫抄撰学士。此时的庾信是职兼文武,青云直上,踌躇满志,挥斥方遒。因此,庾信作品里充溢的满是绮艳轻靡、虚势浮华之气。他与徐陵同是梁朝有名的宫体诗人,他们的诗被称为"徐庾体"。

      四十三岁时,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恰逢西魏南侵,梁元帝投降。庾信遂留在北方,并屈节仕敌,当了西魏的官。北周代魏之后,庾信更是官升位长,富贵荣华。但由于受舆论和良心谴责,其内心十分痛苦。在这样的心情下,它的作品多是表白自己身世和怀念故国情感的。因此,他作品的风格和情感基调是极为苍凉萧楚,悲凄颓废的。庾信今存诗三百五十多首。绝大部分都是此时写的。公认的庾信代表作是《拟咏怀》三十七首及《哀江南赋》。《枯树赋》虽是名篇,却并不是庾信的代表作。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诗人,他集南北诗风于一身,纤丽中存悲怆,清新中含苍凉。他的诗为唐诗的大繁荣作了必要的准备。因此,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沈德潜评论庾信"造事能新,使事无迹。"也是很贴切的。

      说庾信是"职兼文武"、"惊才盖代"大概是“艺术”描写。实际他不懂政治,更不懂军事,他只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软弱的书生、文人而已。庾信晚年对自己内心受良心责备产生的痛苦,对已经失掉的"重头再来"的悔恨无法排除,只能靠诗赋来自慰了。《枯树赋》就是在这种心态背景下产生的作品。

      《枯树赋》是借东晋名士殷仲文起兴的。庾信与殷仲文的身世经历很近似,因此可以认为这篇赋是庾信内心的独白。

      庾信用"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等句子进行同类反衬和今昔对比;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勃勃生机和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自然现象,引发出自己的感慨和对人世的疑问。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当桂树、梧桐这些"嘉树"从它生长的地方,被栽移到皇家宫苑之初时,是何其尊宠而荣耀:"将雏集凤,比翼巢鸳"。当春光融融,清风梳叶时,它们发出的声音简直就像能招来鸾凤的上古乐曲!但在历尽浮华,枯老之后,估计它们的潜意识中,也会有望月思乡,临风悲鸣的心灵隐痛。

      而那些生长在山野间的"恶木",它们常被"平鳞铲甲"( 剥去树皮),"落角摧牙"(削去旁枝)。在这斧钺横飞、木屑飞溅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的美丽。有谁知在这美丽的另一面,却是"纷披草树,散乱烟霞"似的理想破碎和生命的慢慢殒落。

      接着庾信将笔触伸向了情感的更深处。

      树木是人之初的温床和最亲密的朋友。人类食其果以饱腹,衣其叶而遮羞,构木为巢以安居,钻木取火而暖身。人类生存的每一刻都离不开树木的恩典啊!有谁看到树木"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霜重风冷,落叶萧萧的样子,会不引起对生命将逝的婉惜、哀叹呢?

      世间悲哀,莫过于万物凋零;人的哀伤,莫过于生命的消失。因此,生离和死别是世间最残酷的事情。死,对死者可能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但对生者来说却是一种煎熬,一种折磨。因此,庾信用"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一段文字,表现了他血泪纵横,火殛膏流的痛心感受和深深的灵魂忏悔。这段文字是《枯树赋》制造的最为惊恐可怖的意象,读来很有让人喘不上气来的压抑感。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此句看似平常,但却是《枯树赋》全篇的灵魂。

      古语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人的"生意"尽时,也就是当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人再无生的希望时,不管是慈悲为本的良善之人,还是恶迹累累的罪恶之人,大都会在良心上为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做一个真实的评判和总结。

      《枯树赋》是庾信以枯树作比,对生命过程的审视和评价,是唱给熄灭的生命的挽歌,也是人对良心的忏悔。相信凡读过此篇的人,包括毛泽东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都会读出这一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