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天涯赤子心:“官二代”现象频发为社会和职场不稳埋下隐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3:23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官二代”事件频频见诸网络,从山东新泰集中提拔“80后副局长”到三亚社保局“招考门”事件,再到不久前曝光的江西省武宁县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官二代”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已经从“潜规则”过渡到“显规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频频曝光的另一个群体——被称为“蚁族”的“贫二代”们,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的当下,在起跑线上“拼爹”已经成为一种游戏规则。有网友总结:“不怕‘富二代’飙车,就怕‘官二代’飙官。”人们日益担心,社会的优质资源将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公权力造福“官二代”的后果,是大量的社会精英被排斥在体制之外,从而为社会不稳定埋下了隐患。这一现象的盛行,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担忧与警惕。


  “官二代”飙官愈演愈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关于“官二代”的说法中,网络上几乎是骂声一片。我国官场或公务领域的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现象相当严重,从国家一级的大机关、各政府部门,到高校、企事业单位,父子、夫妻、连襟等亲属分居上下级或同级领导岗位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近亲繁殖又蔓延到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和提拔上,其弊端正在一一显现。


[警示案例]


  滥用公权力为“官二代”开路


  ●据《鲁中晨报》6月1日报道,山东济宁考生史进利参加江西招考警察笔试,考了第一名,接着,他莫明其妙地接到了九江市公安局的电话,称他涉嫌诈骗已被网上通缉。事后,史进利告诉记者,如果盲目去见九江警方,必然会因为侦查时间拖延而错过这次公务员考试政审的大好机会。据报道,设计陷阱的是吉安市吉州区公安分局的姚相兰,姚相兰的近亲杨某(其父为原吉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在招考警察的笔试中名列第二。


  《重庆日报》评论称,因为考试成绩领先公安局副局长之子而被设套成逃犯,史进利的遭遇令人无语,但这类事情绝非孤例。相比被内定三甲的三亚担保中心招考中的参考者,史进利算是幸运的,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使其艰难地保住了进入警察队伍的资格。不过,这起尚未形成悲剧的事件背后却透出了严峻的现实,即一些“官二代”疯狂抢夺社会资源的行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选拔公平正义的一股强势阻力。


  凤凰网网友“秦建中”刊文称,官二代飙官已经阻塞了平民百姓的子女进入仕途的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动摇了国家的政治根基,而在各种公务员招考中的种种作弊行为,更是让贫二代或农二代们找不到生活的一丝出路。封建官吏们尚能通过科举考试选贤任能,以达到维护社稷安全的根本目的,而今天的一些官员已经丧失了对国家负责的责任心,从子女就业到升职,极力将寒门子弟排斥在外,从而形成一个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强势群体。这一现象的盛行,不能不引起推动社会进步有识之士的担忧与警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潜规则”已经变成“明规则”


  ●据《西安晚报》6月18日报道,6月13日,江西武宁县籍数名大学毕业生向记者反映该县近期考录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限招正科级干部家属,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他们指责有关部门如此设置门槛违背国家用人政策。武宁县人事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有这样的事,已经考过了。


  《京华时报》评论称,今年单位不招人,招人就招官二代。平心而论,不少地方一再上演的权力世袭丑闻并不让人陌生,但武宁县的限招政策做得如此赤裸裸,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承受底线。毕竟,以往的权力世袭至少表面上看还维持公平正义,做到尽量不露马脚,不贻人口实,而这个限招政策连遮羞布都扔了。


  四川在线网友“张楠之”:不仅限招得心安理得,即使面对记者的采访,武宁县人事局的工作人员也毫不隐瞒——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并不认为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做得理直气壮。没有错、不理亏,自然用不着刻意隐瞒!可是,不用去翻查那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各样的规定,我们就知道,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录,是不可能允许这种限制报考人父母、亲属身份的限制的。这是公然的以权谋私,是在明目张胆地生产“官二代”。它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门向普通人群关闭了。做了违法违规的事,如果想方设法掩饰,说明他们至少对法律法规还有敬畏之心;而如果他们连掩饰的心思都没有,把“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说明他们已经腐败得无可救药。


  “官二代”挑战的是公平正义底线


  就“官二代”问题来看,其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入官场或事业单位“吃财政饭”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在当前的职业体系中,公务员有着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福利、地位、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由于官场职位稀缺,竞争人数众多,对部分掌握着公权力的官员来说,利用自己手中特权,安排自己的子女进入权力体系,并充分利用“隐性”的特权,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自己的子女向权力高度延伸,已然成为一种官场生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7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给“二代”创建公平的竞技场》指出,“二代现象”之后是对“起跑线不公平”的焦虑与无奈。近日,有调查显示:相比管理阶层子女,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211”高校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比如“初次求职成功信息渠道”,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管理阶层子女则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


  “拥有黄金的人制定规则。”权力和财富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广的关系网络甚至是更有利的规则,容易产生积累优势,让“拥有黄金”的群体有机会获得更多黄金。股市一天造出4名个人资产过亿的80后“富二代”、江西武宁事业单位招人仅允许科级干部子女报考等,已经显示出这种代际的“马太效应”。


  新浪北京市网友“tailsfly”:官二代事态发展下去非常可怕,政府部门充斥着官二代,这些人一方面组成庞大的关系网滋生腐败,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驾驭手中的权力领导好各行各业,这样就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造成了社会上干活的人越来越强,而领导者越来越弱的现象,总有一天会造成巨大的矛盾吞噬我们的社会。我认识的有能力的人几乎都在外企工作,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中国人才不是出国就是给外国公司打工卖命,这样下去能行么?


  “官二代”现象是一种体制性腐败


  “‘官二代’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腐败,是一种体制性、结构性的腐败。此外,‘官二代’这种腐败形式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腐蚀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李楯说。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安排中,由于《公务员法》的实施时间较短,配套的公务员权力限制和激励保障的法规还没有建立或不够成熟,现行的与公务员权利保障相关的制度运行相对独立与封闭,使我国公务员目前享受的福利和保障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保障”。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并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普遍享受的情形下,“国家保障”的稳定性虽然也有利于吸引人才,但也由此强化了人们的“官本位”思想,使公务员流动困难。特别是在公务员退出的外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难以有效疏导官员“独木桥”的拥挤现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外,我国公务员的分配仍处于孤立于市场分配体系之外的封闭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因而公务员收入无法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分配实现均衡。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机制僵硬,缺乏制度性保障,致使自认为工资水平偏低的官员,追求工资外的灰色收入,导致部门权力寻租和部分公务员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层出不穷,严重违反了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激起了民怨和社会的仇官心理。


  正如常识告诉我们的那样,“富二代”和“官二代”不见得都是坏人,“贫二代”也不见得都是好人。但是,这种明显的不公平,加上日益恶化的官民矛盾,必然使得“官二代”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一些“官二代”疯狂抢夺资源(包括人事资源)的行为,已经成为令人不敢恭维的官场风习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上仇官的情绪添加了燃料。跟平民相比,官员的后代,原本就有竞争的优势,如果连竞争本身都被取消,变成赤裸裸的有权者通吃,那么,由此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不言而喻的。


  消除“官二代”须保障社会上升渠道畅通


  虽然说,现代国家应该改变官本位的状况,逐渐把官本位变为民本位。但是,在没有改变之前,政府绝对不应该强化这种来自帝制时代的传统。即使仅仅出于保证从平民中汲取人才的需要,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也必须下大力气保障社会上升渠道的畅通。不至于让平民的精英,因没有上升渠道,永沉下僚,因而心生怨恨。而保障平民精英上升渠道的唯一办法,就是以国家之力,确立一个官员选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用制度保障一定比例的平民子弟的晋升。


  科举制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制度创新之一,它打破门阀制度,从平民阶层选拔优秀人才为国所用,是小农经济时代凝聚中国社会的基本制度。有人研究,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能够保证大约有半数的及第者,出身中小士绅和平民,另外一半,多是官宦子弟。官宦子弟以门荫为耻,使得那个时代的仕途后门开得不那么大,从而遏制了官僚贵族化世袭化的倾向。


  从世界各国来看,为了保证公民的机会平等,在法律上禁止政府机构中的裙带关系,以及官员为亲属开后门,建立官员回避制度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如美国联邦法律禁止联邦官员雇用任命、推荐或提升自己的亲属到该官员所控制的任何机构或部门工作。它对“亲属”一词的解释涉及公务员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叔舅婶姨、侄甥、岳父母、婿媳、姻兄弟姐妹等。印度等国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在公务人员的聘用及其晋升方面,在公务员的报考上,这些国家也没有对官员子女特殊照顾或网开一面的做法,相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或考核,使一批优秀的人才进入政府部门,保证国家机关内部的纯洁,则几乎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延伸阅读]


 网友总结官二代“世袭”公务员的八大诡计


  “隐性换亲”计。张三的儿子进李四的单位,李四的女儿进张三的单位,不仅便于给子女们打开“绿色通道”,而且有利于绕开用人制度上的“直系亲属回避”规定。


  “亲信报恩”计。官一代提拔亲信至具有人事决定权的关键岗位,即使日后官一代退休,也可以让亲信“自觉报恩”,通过操弄人事权,让官二代混进公务员队伍甚至得到“超常晋升”。


  “量身定制”计。官一代在学历资格、基层任职经验、机关工作经历、党派甚至性别等招录条件上,为官二代量身定制种种门槛,以便过滤淘汰竞争者,让官二代顺利入围过关。


  “提前内定”计。表面上公开招录,实际上早就内定为特定的官二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考试作弊”计。在笔试、面试的各个环节均有操作空间,比如泄漏考题、收买考官、成绩造假等。


  “公示巧合”计。对人事招录的公示日期进行巧妙操作,故意安排在长假前后时间跨度长、公众不易关注的时段,或者有较多社会焦点的时段,以绕开公众关注点,让官二代顺利通过公示关。


  “人才引进”计。千方百计让官二代混个北大清华文凭,或者干脆把官二代送到国外,只要弄到个带有英文字的文凭,就作为“海归”引进,直接任“精英型干部”。


  “从军迂回”计。着眼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优惠政策,把官二代安插到部队“镀金”,将来转业时,再迂回搭上转业安置顺风车,进入较好部门的较好岗位。(来源:天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