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恋人高雯车内:对示范性高中汉沽区第一中学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15:12

 

 

发布机构: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04-06-18

    : 对示范性高中汉沽区第一中学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

    : 津教督导室〔200425

 

为推动我市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市督学和专家组成督导评估小组,对汉沽一中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和办学条件四个方面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的不足,就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信息技术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学校制定整改计划并认真进行整改。

津教督导室[2004]25

 

对示范性高中汉沽区第一中学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

 

 

汉沽区第一中学:

 

根据《关于督导评估天津市示范性高中的通知》(津教委中[2004]11号)精神,为推动我市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以袁晴凯同志为组长,由8名市督学和专家组成督导评估小组,于2004514,对你校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现将督导评估意见反馈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学校管理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注意学校特色建设,在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方法,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学生多方潜能,发挥个性特长。校长对教育理论研究有较深造诣,领导班子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师生信任度较高。学校重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与社区合作、资源共享,产生较好社会影响。

 

(二)教师队伍

教师数量配置基本符合编制要求,各类专业人员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校注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提炼他们的教学经验;同时为青年教师搭设平台,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空间。学校对教师实行职级制管理,建立首席教师制度,有21位教师被聘为首席教师。学校有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比较重视理论和业务学习。

 

(三)教育教学

德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建立了常规的规章制度,努力开发德育新途径和新资源,探索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文学、艺术、书法等社团活动中培养出一批特长生。重视学生党校工作,成效显著。注意通过社会实践和公民道德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改革从“绿色.生命.教育”的理念出发,提倡教学讲究艺术,鼓励每位教师创造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坚持教育科研校本化,以教育科研作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取得一定成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中注意师生互动。教研活动有计划,内容安排具体,首席教师的献课活动产生较好效果。

 

学校重视体卫艺工作,按计划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体育教学改革意识较强,大胆进行体育课选择式教学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承担国家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编写和实践基地任务,为全市乃至全国推进课程改革做出积极贡献。卫生及艺术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广泛深入,学校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学社团、艺术教育社团、绿色教育社团、学生体育协会等四大板块,既弘扬和发展学生个性,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获得市级艺术教育示范校称号。

 

(四)办学条件

生均占地与建筑面积、实验室及专用教室、师生阅览条件及运动场馆均全面达标。教学设备及体卫艺器材均符合国家标准。藏书量与报刊种类均在规定数量以上。有规范的校园网与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环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书卷气及人文性,渗透教育功能。生活服务设施和后勤保证体系健全,健康与安全保障到位,财务制度健全。

 

二、整改建议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较高,思想比较解放,意识比较超前,但表述方式略微宏观一些。建议在办学理念的表述方式上与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有关提法更接近些,从而更具操作性,更有利于统一全校教师的思想,更有利于把先进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下大力量制定好学校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特别要认真研究学校的整体定位、示范作用、培养目标及几个需要着力解决的主攻方向。

 

(三)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研究,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拓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视野。

 

(四)学校领导班子人数较少,应抓紧配齐。进一步关注教师流失问题,加大培养名师的力度。

 

(五)加快校园网数字化的进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及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供有力支持。

望学校根据以上意见,认真研究,于8月底前写出书面“整改计划”(一式两份),报送市督导办和中学处。

 

 

 

O O 四年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