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aba国际会所小姐:【生于忧患】活着,为人民服务,唯恐自己工作做得不够好;这样的人临终必得安乐。【死于安乐】这是真的福报,有智慧,真聪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3:26

  下面一句『逸樂過節』,這是講享樂。人,哪一個人不求享受?「樂」是人之大欲、欲望。小註裡頭也註得好,它引用《禮記.曲禮》的一句話說,「禮曰,樂不可極,欲不可縱」,這是聖賢人的教誨,享樂一定要有節制,不可以過分;過分怎麼樣?樂極生悲,那個效果是相反的,所以一定要懂得節制。欲,人有欲望,欲不可以縱,不可以放任,放任害就來了。下面它又引用《國語》兩句話,「民勞則思善,逸則思淫,是不欲人逸也」,這兩句話也說得好。民勞,勞是勞苦,生活過得太苦了,他就回心轉意向善,勸善很容易接受。為什麼?他有吃過苦的經驗。所以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所謂已開放的國家地區,勸善非常艱難,他不肯接受,他每天的生活過得很自在,過得很快樂。所以在未開化的這些地區、半開化的地區,人民生活很苦,生活很艱難,勸他斷惡修善,他能聽得進去。為什麼?所說的正是他現實的遭遇,他想想有道理,所以能夠聽從。為什麼佛陀的教誨,在世界上開發中的國家,我們去宣揚很難收到效果,道理在此地。一般生活比較貧困地區的反而容易接受。這正是古人所謂的,已經開發的地區樂極生悲,貧困地區是苦盡甘來,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佛說法他很有技巧,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是你現在所受的,一講你立刻就能體會到。所以佛說法他的原則講「苦集滅道」,然後再給你分析,苦從哪裡來的?你就能聽得進去。反過來今天像歐美開發中的國家,你給他講苦,他體會不到,他覺得他生活很自在、很幸福,他聽不進去。像這些地方,我們出家的法師,在外面講經說法,法要說得契機,對於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所以對於富貴人,我們對他說法,要勸他積德修善,因為這個對他輕而易舉的,他有這個能力,多做好事,多幫助一些苦難的人,多布施恩德,這個說法就比較容易契機。說明福、樂的由來,你今天享福,你今天有財富、有地位,過去生中修這些因,這一生得的果報;可是果報是享得盡的,如果不繼續修,你享盡就沒有了。對於這些受苦難的人,我們遇到了,首先要展開救濟的行動,他缺衣缺食,我們首先要幫助他,然後慢慢再教導他,如何改變生活的品質,如何提升自己,這個樣子教化,就能夠收到好的效果。

  此地它也引用《孟子》一句話說,「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所說的非常之深刻,跟佛法講的不謀而合。我們一生修福,修福不要享福,福報到什麼時候享?死於安樂,這是真有智慧、真有聰明,福報在臨終時候享。臨終時候享的是什麼福?什麼樂?臨終沒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到哪裡去,這是真的福報。如果在平常一生當中把福報享盡,臨終的時候糊裡糊塗死去,去到哪裡自己不知道,這就是佛法講的墮三途。一般人死了以後來生能得人身,走的時候瑞相都很好,神志清楚,不迷惑顛倒。積功累德能生天的,臨終的時候都有天樂來迎接,我們在古人讀書筆記裡面看到很多,那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往生,有佛菩薩來迎接。去年年初,今年二000年,應該算前年了,一九九八年,新加坡有一位林醫生往生,年歲也不是很大,虔誠的佛教徒,一生行醫為病人服務,他創辦了一個「觀音救苦會」,他做會長。臨終的時候,跟李木源居士說想跟我見一面,那時候體力不行了。李居士告訴我。我說不必他來,我去看他好了。我送他念珠、送他佛像,大概我跟他見面一個多星期之後,他就走了,走的時候瑞相希有。有一些助念同修在他身邊,最後他說:「我看到一片金光。」最後講「我看不見你們了,我只看到一片金光。」安詳自在的往生了。

  一生當中,所謂是「生於憂患」,這個憂患不是為自己,是為社會、為眾生、為人民服務,唯恐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夠好,認真努力把服務的工作做好,臨終必定得安樂。所以孟子這句話是經驗之談,這個道理很深,我們要細心去揣摩,好好的來學習。只有這是真實的福報,你一生所享的不見得是真實的,臨終走的時候手忙腳亂,迷惑顛倒,那叫真正可惜,這一生空過了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太上感应篇》19-12-200)
(欢迎转载! 请勿妄加评论,因果自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