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运动装搭配图片:中国文化是重人情讲面子的情感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4:07:36
2011-01-25 10:41:06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2.中国文化是重人情讲面子的情感文化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之一。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心理——情感本体的文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最核心部分就是“情理结构”,亦即理智与情感交融。钱穆在《孔子与论语》中也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因此,中华民族是重情的民族,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文化史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史。《诗经》“击鼓”篇记载着四句千古名诗:
死生契阔(生死离合),
与子成说(我和你誓言不改)。
执子之手(让我俩手牵着手),
与子偕老(一直到老再不分离)。
上述四句诗,可谓中国人的爱情图腾。在中国文化中,对情感的表达和渲染是历久弥新的主题,爱情、亲情、友情,喜爱之情与怨恨之情,兴奋之情与痛苦之情......支撑着中国文化从远古走向未来。
但我们这里所指的“人情”更多的是指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谚语。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人之所以不愿意背井离乡、不愿意浪迹天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愿意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熟人生活圈。“熟人好办事”,这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信念。在中国人的社会中,通过人情往来而编织的“网络”生活,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生存图景。由此所形成的特异景象便是:在中国,最流行的学问是“关系学”。
中国当代的朦胧派诗人北岛曾写有一首涵义丰富的诗——《生活》,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字:网。这首世界上最短的诗是对中国人生存状态的逼真刻画。
与中国人的重人情、讲面子相比,西方文化更强调功利和实惠。
3.中国文化是整体本位的宗法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整体是高于一切的,常说的大局意识、大公无私等皆反映了这种整体本位的取向。中国过去是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以农业文明为主。聚族而居是生存的基本形式,家族的繁衍和强大需要每一个个体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家族的利益。因此,整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得以确立,而家族内部所存在的宗法血缘关系又使得这种价值取向更加稳固。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那里土地贫瘠,但海岸线很长,适合发展航海业和工商业,因而形成了早期的商业文明。商业文明首先要解决产权问题,确保个人的权益,这就需要“游戏规则”。于是,契约关系成为西方商业文明的基础。而随着产权的确立,个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个体意识也就相应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文化是一种“家”文化,血缘关系使“家”成为最基本也最牢固的整体单元。一个男人的成功,离不开“家”的支持;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家”的稳定。中国社会有句流行的俗话,叫做“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后来有好事者又把这句话演绎成“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群争风吃醋的女人”。姑不论其是否准确,单从这两句话来分析,一个男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都是“家”:有了幸福而温暖的家,你就有了坚强的后盾;反之,你要是背弃或是抛弃“家”,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出家”。
中国人重视“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反映出来。比方说吃饭,咱中国人吃饭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一种亲情氛围中其乐融融,而西方人吃饭是各自为政;咱中国人父母把小孩养到18岁以后,还要管他读大学、结婚、买房、带小孩,而西方人长到18岁,会主动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生活;咱中国人常常以祖孙几代同堂为荣,而西方人大多是利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咱中国人顶多是“亲兄弟,明算帐”,而西方人哪怕是“亲父子”,也必须“明算帐”的。
由“家”再推而广之,中国文化必然强调“国”。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移孝作忠是中国传统治理的共同理念。“国家国家”,是先“国”后“家”的,“没有国哪有家”是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不朽宣言。遗憾的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爱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忠君”的代名词。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怪异文化景观就是,中国人虽然从来都不缺乏“爱国主义”的典型,可是在很多“君”只是暴君、“君”与“民”严重对抗的时代,一些“爱国主义”英雄却往往成为“愚忠”文化的表征,甚至成为屠戮民众的凶手。这一点,已成为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一种挥之不去的痛。
此外,还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中国文化过于强调“家”与“国”的整体利益,“人”,也就是当代西方文化所推崇的个人利益、个人自由,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被严重忽视和矮化的。记得曾有个文革期间的笑话。说是某知识分子的老婆与造反派头头私通,为达到长期苟合的目的,造反派头头指使自己的姘头(即知识分子的老婆)在批斗会上揭发这个知识分子的种种“恶行”。于是,这个名为老婆实为他人姘头的“革命女性”在台上批斗自己的老公说:他长期瞧不起我,虐待我,把我当作他的私人财产。这时,台下一个心明眼亮的群众跳上台说:对,你这个臭知识分子就该狠狠地批判。你怎么能把你老婆当作私有财产呢?你应该把她当作大家的“公有财产”才对呀……
这个故事虽然讽刺的是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但也从侧面提醒我们,曾经有一段时期,谈恋爱、找对象是需要服从和服务于“组织”利益的,是要讲顾全大局这一“政治”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没有错,可当这“国”与“家”成为扼杀人性之工具的时候,当找老婆也需要服从“整体利益”的时候,我们又该在这“国家”的光影里何去何从呢?
4.中国文化是阴阳协调的和谐文化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阴阳两条鱼紧紧相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首尾环抱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给人以运转无穷、充满生机的动感与美感。“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著有《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这么几句话来加以理解: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其哲学要义有四:一是阴阳对立,一切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种对立的因素,亦即老子所谓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二是两种对立因素相反相成,构成共一个和谐的整体,亦老子所谓的“冲气以为和”;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的因素相互涵容;四是阴阳轮转,此消彼长,物极必反,动态平衡,对立的因素永恒地转化生息。
太极图可谓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从太极图不难看出,对立面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主基调。古人对和谐的追求大抵有四个维度:一是身心和谐,二是人际和谐,三是群己和谐,即公私和谐,四是天人和谐。
我在这里仅就身心和谐的问题与大家作一个交流。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感觉到很累,身累但心更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子》第五十五章有这么一段话:“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大意是:小孩子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喉咙却不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人的生命活力来自于“精气”或“元气”,身体的最佳状态,是元气充足、阴阳平衡的状态。因此,我们有个说法叫“心平气和”。人只要能做到“心平气和”,其实就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但现代人至少有两个常见的毛病:第一个毛病是多欲,即贪图美色美味,贪图功名利禄。然而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欲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变态。所以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第二个毛病是气盛,即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横行霸道,唯我独尊。“气盛”摆明了阴阳失调,阴阳都失调了,身心又怎么能和谐呢?故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给我们提出了谆谆告诫:“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当然,现代社会诱惑这么多,压力这么大,利益冲突这么剧烈,人难免会有一些怨气,扰乱平和的心境。怎么办?怨气当然要发泄。怨气不能发泄,久而聚之,就像三峡大坝超警戒水位一样,不决则已,一决则必哀鸿遍野。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政府处于维稳和追求政绩的需要,采用人盯人战略,千方百计阻止群众上访;更有甚者,派警察、派强力部门进省会、进北京把上访者抓回来,然后关进精神病院,或是干脆扣上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这些做法无异于扬汤止沸,阻塞了老百姓利益诉求的正当渠道,其后果必然是整个社会“阴阳失调”,和谐社会只能成为泡影。
5.中国文化是“内圣外王”的伦理文化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但后世学者几乎都把“内圣外王”的思想归于儒家。的确,从先秦开始,儒家已存有圣王统一的思想,孔子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种圣王思想的典型表征。后儒尤其是宋明理学出现之后,“内圣外王”更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迄今为止,在儒家政治哲学的框架内,奠基于《大学》“八条目”之“内圣外王”的逻辑进路,儒家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亦被视为儒学政治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征,其价值内核是“忠孝治国”。在具体的理论走向上,“家国同构”走向了以宗法血缘为社会基础,以道德的形上学来统率世俗政治的仁政或德治之路。换言之,“内圣外王”的形式特征是家与国在人伦关系和组织结构上的同构性,本质特征则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属性。因此,“伦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
传统伦理最核心的内容是“三纲”、“五常”、“五伦”等,以它们为基础,便可以编织出一整套维系社会稳定的“天罗地网”。
与中国“内圣外王”的伦理文化不同,西方文化主要是一种崇尚权利的法治文化。其主要区别可列表如下: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类型
伦理文化
法治文化
精神追求
修德成圣
皈依上帝
价值取向
崇尚伦理,重义
崇尚自由,重利
治理手段
重道德教化(德治,强调社会义务)
重法律规范(法治,强调权利保护)
社会目标
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强调结果的均等
更强调机会与权利的平等
6、中国文化是重视经验直觉的悟性文化
什么是悟性文化?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古代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个曾经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天没下雨,他却又戴斗笠又打伞;第三个梦,是跟心仪的姨妹子赤身裸体背靠背躺在一张床上。秀才觉得这几个梦都很奇怪,第二天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长叹一声,说:“别浪费时间了,你还是回家吧”。秀才不解,追问其故。算命先生道:“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天没下雨你却戴斗笠、打雨伞,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跟姨妹子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这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想起前两次落榜,更加觉得算命先生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垂头丧气回到客栈准备退房。掌柜的一看,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秀才把三个梦的事说了一遍。没想到掌柜的哈哈大笑,连说好梦。秀才不解。掌柜的说:“高墙上种白菜,这不是高中吗?天没下雨,你却又戴斗笠又打伞,这说明你有备无患呀;你和姨妹子赤身裸体躺一张床上了,还背靠背干什么呢?该翻身了!”
还有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怪杰辜鸿鸣老先生。他曾把一夫多妻制当作天下至理。有一加拿大使节夫人,对辜先生为三妻四妾制辩护甚是不满,于一酒会上质问辜老先生,男女都平等,为何中国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呢?不曾想辜先生并不直接回答,却反问这位夫人家里有否茶壶。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辜老追问:那您家里的茶壶配几个茶杯呢?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件事情,同一种现象,我们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到完全不同的道理,得到完全不同的启示;对事情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解释的方法也无需遵循严谨的逻辑规则,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式的解读;解读的结果和个人的生存境遇、人生阅历、文化立场密切相关。这,就是悟性文化。
西方思维科学把人类的思维方式分为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两类,现代思维科学又进一步区分为抽象思维(大体上相当于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大体上相当于感性思维)和悟性思维,并分别指向人类精神世界的三个不同领域——科学、艺术和人文(并非绝对)。与西方文化重视实证分析的逻辑理性思维相比,中国文化更多体现为一种重视经验直觉的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目的是求知,悟性思维的目标是求道;理性思维回答世界是什么,悟性思维更多地回答世界为什么;理性思维的基础是逻辑规则,而悟性思维的基础是直觉与灵感;理性思维建构的是严谨的科学体系,悟性思维建构的则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智慧。因此,悟性是一种不同于理性的哲学思维,它奠基于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不严格遵循逻辑规则,其得出的结论具有非逻辑性、跳跃性、偶然性等特征。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恍然大悟等等,就是悟性思维最通俗的概括。悟性思维的要害在一个“悟”字,领悟、体悟、感悟、觉悟、醒悟等,通过身心的体察去心领神会“道”与智慧的奥秘。
我曾有一次在课堂上布置一个讨论题:探讨当代大学生发生在校性行为是否应当。有个女孩子当即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您的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我惊问其故。这个女孩子说,给您打个比方吧:好比我们已经饿了很久很久了,饿得快不行了。突然之间看到很多的美味佳肴,你却问我该不该吃,这是不是个伪问题呢?我的大脑一下子兴奋起来,紧张地思索了大约8秒钟,然后谈了三点意见。我说,第一,你饿了很久很久了,肯定很想吃。但是想吃不等于应当吃。第二,即便你想吃而且也该吃,但有几个问题你必须弄明白:和谁吃?什么时候吃?在哪里吃?用什么样的方式吃?换言之,能否胡吃海喝,狼吞虎咽?会不会噎着?等等,你务必考虑清楚。第三,最关键的因素是,你吃完后能够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