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善良歌曲下载: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之七)--邱员太教育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1:07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七言绝句,在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浩瀚的诗作中所占的数量不多,但首首都是千古传诵的佳篇。他54岁畅游楚江时所写的《望天门山》就是其中之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安徽原属楚地,因此流经这个省的一段长江古称楚江。
李白在仕途上经历了坎坷的大半生以后,数度畅游楚江,在江之两岸淹留,最后埋骨江东当涂县的青山。
天门山是两座山,夹峙楚江两岸,位于和县的名梁山,俗称西梁山;位于当涂县的名博望山,俗称东梁山。山的得名,据《舆地志》说:“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
天门山势虽然不高,但屹立在一泻千里的江原上,形势十分险要。滚滚东去的长江,到离此不远的地方为地势所挟持折向北流,水势湍急。
站在采石矶的蛾眉亭前,遥望南面江岸的天门山,横卧东西,宛如古代美女黛色的画眉,因此天门又名蛾眉山。亭也因此得名。
不能不佩服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描写山川景物的高超技巧。
“天门中断楚江开”:诗一开头就把天门山的雄奇的气势烘托出来了。仿佛是天工造化的神斧把天门山拦腰劈开,江水夺路奔腾而出。
“碧水东流直北回”(最后三字一作“至北回”或“至此回”):描写楚江的流向非常准确。只见滔滔东流的江水,在此不远处打了一个回旋,径直向北流去。(直到下游流过南京时,才恢复向东的流向)
“两岸青山相对出”:东西梁山夹江并肩拔地而起,把静止的东西写得何等有生气!
“孤帆一片日边来”:水天相接、红日升起的远方,一片孤帆(也有人把它解释为一队孤帆船)徐徐驶来。这种以小衬大的手法,使人鲜明地感到天地的空阔和大江的浩淼。
在一首只有二十八字的小诗中,青山、碧水、红日、白帆……交相辉映,气象万千,诗人就是这样用他如椽的彩笔,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多么具有魅力的多娇的山水画。
登舟望秋月
采石矶,位于钢城马鞍山市西南七公里,如今已建设成为一座风光绮丽的江滨公园。她的得名,据说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山寺和尚掘井得一采石有关。
采石矶是翠螺山突入江中的峭壁悬岩。她与南京的燕子矾、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
这座公园,以太白楼为中心,拥有很多文化古迹。楼前题有“唐李公青莲祠”横额,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纪念大诗人李白的建筑。楼创建于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后世几经兴废,现在的建筑是清代光绪三年(1877)的遗物。
主楼分三层,依山势而建。底层用青石垒砌,二、三层全系木质结构。步入一楼,迎面一座屏风,绘着一幅李白漫游采石矶的中国画。西厢壁上挂有诗人生平简介和游踪图。二、三楼原供有李白泥塑坐像和卧像各一尊,“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在的黄杨木雕的两尊,是现代雕塑家的作品,气宇轩昂,情态潇洒,颇为传神。楼内还陈列有据说是李白的手书、古今中外李白诗集的不同版本,以及历代名人的有关著述和字画等珍贵文物。如今还增添了一些现代有名书法家的楹联匾额,使太白楼为之面目一新。
李白虽然生活在唐代的鼎盛时期,但他却度过了一个坎坷潦倒的晚年。他年轻时,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曾一度被唐玄宗召至长安,仅取得一个文学弄臣(供奉翰林)的地位。由于他傲视权贵,不肯“摧眉折腰”,不到两年,被奸佞谗毁,遂离开京城,“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安史之乱起,他兴致勃勃地投入永王李璘的讨逆军中,不料因而卷入了皇家宗室内部的斗争。永王兵败被杀,他也因之获罪,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才重获自由。晚年飘泊浪游于楚江一带,常与地方下层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交往。
采石矶就是他当年常游之地。他在这里曾写下一些不朽的诗篇,其中有一首《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乃采石矶的古称。西江即楚江。谢将军,指东晋时镇守牛渚的大将谢尚。诗中用了一个有关谢尚善于赏识人才的典故。话说东晋时,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袁宏,因家贫不为人所知。一天傍晚,谢尚在江上荡舟赏月,忽听邻舟传来袁宏高吟他自己写作的《咏史诗》。谢尚非常欣赏,就邀他上船促膝长谈了一夜,后还推荐他作了官。
李白在诗中借谢尚赏识袁宏的故事,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见用。他在诗的结尾说,不如明早就在落叶纷飞的秋光中扬帆远遁吧。
后人怀念李白,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逸事佳话。其中有一个“捉月乘鲸”的浪漫故事。说的是老年的李白,有一晚又在江上泛舟赏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他醉眼朦胧,只见满江的繁星簇拥着一轮皓月随舟而行。他是如此地被江上月夜的美景所陶醉,以致忘情地跃入水中去捞月亮。这时,江上忽然游来一头巨鲸,将他驮起游往东海中的仙山去了。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传说:李白在采石矶忧愤投水而死,衣帽放在矶上,尸体飘到江边。一个到江边汲水的农民发现后,连忙将尸体打捞上来,葬在自家的菜园里。后来,按照李白的遗愿,迁葬到当涂县的青山乡。当地老百姓就将李白的衣帽留下,在山上建成衣冠冢。
这些传说当然都是后人为怀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代相传的口头创作。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事实上李白是因老病而终的。
大鹏飞兮振八裔
距采石矶不远的当涂,是李白安眠的地方,当然不可不访。我们即驱车前往拜谒李白墓。
墓在县城东南郊青山的西麓。车子驶过青山河的公路桥,在乡间土路稍事盘旋,不一会便来到一个只有二十多户的小村,村民多姓谷,叫谷村。村中绿树之巅露出一角粉墙乌瓦的庙堂式建筑,这就是“唐翰林供奉李白祠”。
据当地人说,祠早毁于1938年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四年前政府拨款照原样重建,我1981年初夏访问时尚未完工。当时,只建成了祠的主要建筑,内部的结构和设施尚待着手修整。原有的石刻碑碣已荡然无存,如今四壁镶嵌着的碑刻都是照原样复制的。碑约十块左右,有历代人士所作的墓志诗文画像等。其中有一块李白的绝笔诗《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大鹏,说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中途遭到打击;自己的才能未能施展,受到束缚;希望后人继承他的理想,他为生前不遇知音而哀叹。
墓在祠后,已修葺完好,通体用青石包砌,墓碑为旧物,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我们在墓前盘桓良久,向这位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唐名贤”致意。
在归途中,我们在当涂县的档案馆稍事休息,查看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刊印的《当涂县志》。上面有一些有关李白临终前后的记载:
“唐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李白因腐胁疾(即脓胸穿孔)加重而卒,葬城南十五里的龙山东麓,与青山隔河相望。青山为南齐名诗人谢眺常游之地,因名谢公山。李白生前慕谢,曾多次游青山,寻故迹。”
“唐元和十五年(820),李白死后五十八年,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访得李白嫁给农家之两个孙女。据称:'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乃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白墓改迁县城东南十五里的青山西麓(即今址)。”
我想,诗人长眠于他所爱的土地,他的遗愿早偿,但愿他在《临终歌》中所表露的那种悲怆不平之气得以渐趋平息。……
青山长在,诗人的功绩和他的诗歌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