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哪家女生衣服好看:引用 念佛四大要诀(恋西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3:46

念佛四大要诀

 

——恋西大师玉峰古昆集

自  序

       

        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参究。观想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十方广长。同声劝赞。悉皆为此。却被后世。好修杂业者。反说为难极难极。念佛之法。超过一切法门。一作难会。便与一切法门无异。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亦平常矣。广长舌相。同声劝赞。亦等闲矣。六八大愿。九品普收。亦无功矣。是故有说念佛定要静境。有说定要参谁。有说定要除妄。有说定要一心。若不如是。必难往生。如是之说。岂非将一条径直之路。弄成弯弯曲曲。将九品普度之门。闭得密密缝缝。恶逆之人。十念尚生。何况毕命为期。老老实实。记数念佛。岂有不生西方之理耶。念佛法门。简易直捷。譬如一段圆木。送在江中。必定流入大海。忽然被人。外加四枚大钉。岂不东挂西碍。决定不能到海。以四种难法压退老实念佛者。不能往生。亦复如是。岂不悲哉。是故敬遵善导和尚。百即百生之专修。永明禅师。万修万去之料简。及灵峰坚密诸大祖师。念佛之要旨。而说四大要诀也。

                                                          念佛四大要诀

                                                                                 

        念佛四大要诀者。第一不贪静境。第二不参是谁。第三不除妄想。第四不求一心。只要至诚恳切。每日限定多少数。念到死。必定往生西方。当知每日限定多少数。念到死。即是至诚恳切。方可报答六方诸佛。劝赞护念之恩。释迦本师。恶世说法之恩。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之恩。今人念佛。无此四诀。必定念不成功。一贪静境。必定以轻安静坐为奇特。极力持名为平常。一参是谁。必定以开悟聪明为奇特。见佛往生为平常。一除妄想。必定以别法巧念为奇特。老实记数为平常。一求一心。必定以一心不乱为奇特。开口散念为平常。以正为邪。以非为是。岂不颠倒之至。此四大病。稍有犯者。必难往生。

不求一心者。疑问云。一心不乱是弥陀经所说。开口散念是祖师所呵。何谓以正为邪。以非为是耶。答曰。可惜汝未曾久常念佛。若久常念佛。必知一心不乱定从散念做成。岂可为平常。若不先从散念。焉能成就一心。散念之人。果能久常不退。自然成一心。譬如儒士。许人先成文章。不许人先读书。岂非以正为邪。以非为是乎。不读书焉能成文章。果肯读书。自然成文章。如学艺。从生至熟。乃至熟能生巧。无不皆从肯学而成。散念定数。尚不肯学。何能便成一心不乱。随学所谓树无根而欲茂。乌无翼而欲飞是也。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每闻他师。先将一心不乱。打退多少信心学者。都说今生做不到。西方也不想。总因说法不知难易故也。散念为易。一心为难。舍易取难。岂非狂谈也哉。

不除妄想者。妄想是意地之法。果位圣人。尚难除断。何况凡夫。岂能先断妄想。故我偈云。感佛深恩诵佛名。不修妙观不参心。任凭意地多思想。誓掐轮珠动口唇。当知凡夫修行。全仗身口至诚。自然功不虚弃。故直指云能运身口之念。无论其散。但不间断。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惟行之不休为度。固不必忧散乱矣。称名即口业清净。持珠即身业清净。记数之心。即意业清净。的的确确。是三业清净。至圆顿至直捷之大法门也。故善导永明。极重记数。二祖皆弥陀化身。决定可凭矣。当知持名法门。功重带惑。位重横超。六方诸佛。释迦本师。极口劝信。悉皆为此。总仗弥陀大愿普收故也。末世众生。障重心乱。欲向今生脱苦。舍记数持名一法。决定无门矣。其余竖出三界之法。必须断尽贪嗔。方了生死。故禅宗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自力难成故也。曾见他师。轻念佛人云。汝念佛时。若有妄想。定然无用。惜此学者。未得净旨。无言可对。我便问云。汝不念佛。有妄想否。答无妄想。又问云。汝不念佛。既无妄想。当有何用。不能答。我即告云。不念佛无妄想。定无可用。譬如黑夜中。无明月。无浮云。必无所用。念佛人。有妄想。实有大用。譬如白日中。太阳炽盛。虽有浮云重重。亦不碍阳光普照。令大地人皆得受用。故灵峰云。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妄想者。即是下品下生。虽是下品。亦不碍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受法乐。岂非大用。故我偈云。弥陀一句法中王。杂念纷纷也不妨。万里无云遮赫日。人间处处有余光。又云。散乱持名大有功。幽途蒙照悉皆通。莫令佛日西山落。那怕迷云百里重。多妄想人。肯记数念佛。定是信愿坚固者。决定往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之大因缘也。不念佛者。说无妄想。不是无妄想。实在通身是妄想。自不觉耳。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可惜今人错会不少。故念佛人退息者多。经意只要一心持名。不被贪嗔妄想所乱。即是一心不乱。并不教人断尽妄想。方名一心不乱。若断尽妄想。判位已是大阿罗汉。千古以来。诸大祖师。能有几人。到此地位。多有了生死者。全仗自己愿力宏深。带惑故也。智者大师。可为明证。位登五品。带惑可知。何况今时之人业障越重。功行越浅。岂能断尽妄想。普贤菩萨教人发愿。愿我临终。尽除障碍。慈云大师教人发愿。愿命终时。心不倒散。此皆平时念佛。不求无妄想之谓也。今人何故不肯劝人先多念佛。偏要逼人先除妄想。认头作尾。认尾作头。颠倒之甚矣。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即得往生。心不能念。即是散乱之极。口称十念得生。即是带惑往生。故西斋诗云。魂飞心散乱。佛号罪销镕。莲烁如初日。西升极乐宫。又经云。未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皆得度脱。未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者。即是今时妄想纷纷之人也。唯依念佛皆得度脱者。即是带惑往生也。若是定要断尽妄想。方名一心不乱。方得往生西方。且道如何融会。可知未世众生。业障越重。此法度世功德越显。乃至仗弥陀大愿加被。令众生带惑往生故也。亦因众生与弥陀结缘已深故也。定数念佛。不除妄想者。譬如盗贼攻城。只要内守无倦。自然退散。并不教人先除盗贼。若先除盗贼。只恐内力不充。反受其害也。念佛之人。先除妄想。越除越多。亦复如是。奉告有缘之士。只要立决定志。记数持名。莫管妄想不妄想。当知修持法门有横有竖。余宗竖出。断妄方成。净土横超。带惑可至。故念佛人。不论散乱多少。只要信深愿切。决定往生。带惑为横。断妄为竖。舍横取竖。岂非背义也哉。        

不参是谁者。诸经中云。心念佛心是佛。心不念佛。心不是佛。亦谓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不作佛。是心不是佛。念佛人分明以我自己本来之心。念西方阿弥陀佛。仗西方阿弥陀佛。显我自己本来之心。念念是我心向佛。念念是佛向我心。心佛宛然。心佛一体。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故要解云。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也。念佛时。若更问是谁。即是头上安头。骑驴觅驴。故灵峰呵云。以参话为奇特。念佛为平常。弃如意珠王。竟取瓦砾。可哀矣。坚密大师云。劫浊盛时。众生垢重。毋以持名杂参话。杂参话则浊智腾波。定起邪见。此皆救急之语。倘若不信。必断慧命。必堕三途。受苦无尽。逆佛故也。每闻他师。将一个谁字话头。破却我佛彻底悲心。所说执持名号之大方便法门。害人参又参不到。念又念不起。纵然参得到。还是守尸鬼。稍有动无明。烧干四海水。不如不参者。念念知惭愧。专念阿弥陀。早得出三界。坚密大师云。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果然果然。念佛为直。参谁为曲。舍直取曲。岂非瞎目也哉。 劝同学偈云

祖师劝汝莫参谁。定要参谁必吃夸。

幼子不听慈父教。将偷他宝犯王追。

佛名本出自心田。更问是谁实可怜。

宝藏分明亲自得。瑞行求乞即痴颠。

倘于净土实无缘。更去参谁亦不偏。

只恐谁字参不彻。死王一到便茫然。

谁字分明是直捷。懒称佛者最相宜。

达摩亲降原因此。只怕今人被鬼迷。

吃了千般苦。一点气难平。故作如是偈。以告众同伦。忽有一旁人。责我无道理。出家人生气。如何对得住。我既为佛子。应当顺佛语。闻有不顺者。焉得不生气。普度念佛门。被一谁字闭。净土诸祖师。亦必大生气。故有种种书。流通于未世。或呵诸邪禅。或破众时弊。倘若不生气。净宗如扫地。我等与众生。永无脱苦处。即请通智师。为我作证明。蒙发大慈悲。极力和之云

    持名本是释迦宣。何苦参谁背佛言。莫谓参谁奇特事。丝毫系念恶缘牵。青公喆老宗门匠。参话禅思四十年。死后仍然生富贵。诸君何不细思然。弥陀垂手立华池。惭愧痴儿犹不知。更欲参谁生净土。恐辜佛愿自胡涂。穷子飘蓬历有年。衣珠指出尚茫然。归家正是持名路。蒙懂禅和仍欲谁。又念佛歌一篇。入专修净土偈。宏峻学友

 

不贪静境者。静境是四禅八定偏小之法。念佛人贪之。即是背大向小。舍妙有之用。取偏空之体。何足为奇。譬如死水。不能藏龙。若是大乘境界。全体大用。正在一句弥陀。活泼泼处。譬如大海。无龙不住。教理分明。无庸更辩。每闻他师。于念佛止静时。开示云。此是好消息。各人要仔细看看。余谓曰。仔细看一看。已隔千万山。不如老实念。恰恰是真参。脚跟未稳者。以为奇特。便舍却阿弥陀佛。向鬼窟里作活计。香又坐不来。佛又念不起。真是可怜生。多日念佛。不说其功。暂时养静。称好消息。岂不大违经中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念佛止静者。譬如行路。时长力倦。暂歇而已。若当作好消息。岂不辜负弥陀慈父。在莲华上日日望汝。如是开示。禅净不合。二门俱破。恰恰恰恰。可惜万人修万人去之胜异门。翻成铜床并铁柱之黑门矣。称名为动。清坐为静。舍动取静。岂非邪病也哉。大众倘能不弃我语。惟愿同除四病。

 

同学善导永明记数之样。每日或一万。或多万。尽力行之。必定往生也。后学古昆。为感众友极力护持。得满弥陀石经。及种种心愿。乃成此书。以畅破病之志。故于光绪七年秋日。在护国寺弥陀关中。敬燃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至心发愿。愿我一卷苦书。竖穷横遍不绝。灭我多生罪愆。断人四种疑惑。人人依此修行。个个速成净业。倘有见闻不信。亦愿同生乐国。以此功德。至心回向上祝。

    圣寿无疆。常享福禄。下祈人民安泰。永离灾厄。更祈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同生极乐。仰求现前学友。善男信女。一切有缘人等。勿嫌鄙陋。同垂摄受。复说偈云。我在轮回中。受苦无能算。今遇大法门。决定拼一拼。佛定六万声。妄想随他乱。念到死为期。凭佛之所断。或生极乐边。或登下品岸。皆得了生死。永无八苦难。奉劝诸善友。念佛须早办。切莫贪世缘。从暗又入暗。我想在家时。所行多逆忤。不蒙众深恩。定投地狱所。是故发真心。拼命赞净土。赞得有人听。灭我从前忤。佛必大慈悲。令我消愚鲁。忽得大辩才。说法如龙虎。方报众深恩。方济三途苦。倘若不称心。且待西方补。我感众友恩。得满石经愿。是故集此书。以当谢礼献。惟愿作此行。切莫再改变。必得生西方。早见弥陀面。我于解七时。极力剖心说。仗承佛力护。得此四要诀。复安大居士。作序并助刻。普愿见闻者。同生极乐国。哀告众同伦。愍我一片心。于此四要诀。切莫看为轻。我若虚妄说。雷大必烧身。若是真佛意。临终定往生。

    禅净讲和。

    念佛四大要诀。乃念佛人之警策。有禅者错会。谓我破禅。反成斗诤。故不揣下愚。再述禅净讲和偈。以安众心。俾知破赞皆对机仰扬之事。于法门中。实无高低也。

于禅得益禅为高。于净得益净为高。

大家不必心多焦。各各深思各自报。

禅净本来无高低。高低实为应群机。

譬如诸药对诸病。不对病者故名低。

试问诸宗久学者。如今何法最当机。

依我看来还是净。时常闻有往生西。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未法修行全仗此。大集经中佛自言(谓念佛不是禅者。岂非见浅哉)于禅得益禅为高。切切须将恩德报。坐禅说禅兼破净。无非扫执令先到志公禅师。有愚人乐往生西方之谤。赵州禅师。有念佛漱口之讥

        于净得益净为高。急急应称佛名号。为被今时净土机。或赞或破终必要。莲池大师。有青公喆老悟后复迷之叹。澫益大师有今时禅者但有大害之论。

释迦说法门门妙。敢说不妙定招报。

我为时机不赞禅。达摩亦必呵呵笑。

达摩祖师直指人心。无非令人了生死。我独赞念佛。亦无非想人了生死。况得三根普润。六方同赞。岂不呵呵大笑。唯愿大家。以和为贵。或禅或净。或抑或扬。无非利生之心。宏法之志。各随自便可也。在禅应当极力宏禅。在净应当极力宏净。虽有破立之说。不过令人专一而已。于法门中。原无是非。若不令其专一。禅也难净也难。乃至诸宗不专一者。亦必大难。复说偈曰。

以我圆觉心。念彼弥陀佛。

仗彼弥陀佛。显我圆觉心。

心佛都有功。禅净俱有益。

愿君仔细想。是非自然灭。

清代净宗大德玉峰古昆(法 空)

  古昆又名玉峰,号恋西,系清代普陀山高僧(据《普陀洛迦新志》载)。江西广信人,十多岁投普宁寺出家,灵根宿具,读大乘经典,即明白大意。之后,受具于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恪遵《梵网》,随众参禅,力究宗旨,闻钟声恍然有省。

  咸丰十年,古昆法师在明因寺突然遭遇兵灾。荷佛加被,虽伤一足,犹可奔逃。终于逃避到普陀佛顶山,隐居于慧济寺。

  遭遇这次兵灾危难,他受刺激很深,感触很大。他深刻反省了自己,悔恨自己多年以来所学无成,逆境难受。虽有微微解路,仍然是我见当头。若不生惭愧,洗涤前非,岂能现世而得脱苦。以后于夏月间,得阅《净土十要》,感激之状,如多年暗室,忽遇明灯,自悔从前不肯细读,空过光阴。并写下赞《十要》:

“稽首灵峰大导师, 《十要》指南功非小。普劝死心念弥陀,切忌头头都不了。宗教戒律在其中,不必舍此向外讨。故我依样画葫芦,劝人只要念佛好。”

  古昆复又阅读善导大师著作,增益法喜。从此以后,尽弃旧习,励志学习善导和尚专修净土法门,以善导和尚的教导对照自己,鞭策自己,同时对于无知浅学之人,不知弥陀名号圆具一切,反谓执着一门,破废馀宗者,生起悲悯?遂将念佛所具之功德一一颂明。法师奉告有缘之土,只要立决定志,记数持名,日有定课,终身无间,毕命为期,如此不退,定生净土。他自己就根据这一专修法门,立志发誓愿,严持戒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自行化他,惟诚惟恳,僧俗从化者甚众。他开示后学观生死之苦,其言痛切,闻者流泪。

  为了更好宏扬净土法门,古昆法师复刊印大乘经律,净土妙典,以流通正法,报答佛恩。其种种胜行,难以尽述。所著有《净上圣贤续录》、《专修法门解谤》、《西方合论原序》、《净上十要秘藏指南赞》、《石经圆满·恨心自策》、《念佛四大要诀》等文章,同时还写了“劝利钝各修”偈:

  奉劝利根智慧者,应当日夜看经教。看通一切妙法门,到处宏扬将恩报。或宗或教或戒律,切荚执一令人笑。以此功德愿往生,上品上生必先到。奉劝钝根障重者,应当念佛休看教。佛既慈悲劝念佛,急急须求西方到。方合弥陀经中义,方合六方诸佛言。方得临终心不乱,方得弥陀现其前。

  光绪四年,古昆法师应诸善友劝请,于杭州弥陀寺镌刻弥陀石经,修建弥陀桥、接引桥、周公桥,宏扬弥陀道场,与诸善友同扬佛法,广度众生,作大护法。可谓千生罕遇,万劫难逢之因缘。秋月,又起七回向。他于解七时,竭诚陈说净土要义,列举念佛法门之

  。四大要诀”:不贪静境,不参念佛是谁,不除妄想,不求一心不乱。为了更好地分析、说明以上四则要义,特写了一篇题为“念佛四大要诀”。为了感激众友极力护持,得满弥陀石经及种种心愿,再将这“念佛四大要诀”镌刻在武林弥陀寺石经旁。复安大居土还为此书作序并助刻。

  光绪七年秋月,古昆法师在护国寺入弥陀关中,敬燃臂香四十八炷以供养阿弥陀佛,至心发愿:

  愿我一卷苦书,竖穷横偏不绝。灭我多生罪愆,断人四种疑惑。人人依此修行,个个速成净业。倘有见闻不信,亦愿同生乐国。

  复又偈:我在轮田中,受苦无能算。今遇大法门,决定拼一拼。佛定六万声,妄想随他乱。念到死为期,恁佛之所断。或生极乐边,或登下品岸。皆得了生死,永无八苦难。奉劝诸善友,念佛须早办。切荚贪世缘,从暗又入暗。是故发真心,拼命赞净土。赞得有人听,灭我从前忤。佛心犬慈悲,令我消愚鲁。忽得大辩才,说法如龙虎。方报众深恩,方济三途苦。倘若不称心,且待西方补。我感众友恩,得满石经愿。是故集此书,以当谢札献。惟愿依此行,切荚再改变。必得生西方,早见弥陀面。我于解七时,极力剖心说。仗承佛力护,得此四要诀。复安犬居士,作序井助刘。普愿见闻者,同生极乐国。哀告众同伦,愍我一片心。于此四要诀,切荚看为轻。我若虚妄说,雷火必烧身。若是真佛意,临终定往生。

  光绪十五年,慈溪西方寺僧净果专程来慧济寺,特邀请古昆法师迁居该寺。因为该寺之寺名,正迎合法师归西的意愿,故而欣然同意。迁住西方寺之后,古昆法师更加发心,日持佛名六万,二时回向,暑寒无间,直至临终,永为定课。曾燃顶香十柱以供养十方诸佛,又燃二指以供养两土世尊。以期业障消灭,净德圆成,稳步莲邦,高增品位。

  光绪十八年七月初六日午后,法师感觉腹部微胀,次日净果师延医诊治,医云: “脉已全无,不须用药。。法师惟面西趺坐念佛,精神爽健,过于平时,医生叹为希有。

  净果师请了八位僧人助念,向西长跪,称念圣号约一枝香,甫至申刻,见其合掌猛力念佛数百声,怡然而寂。初九日入龛,面色泽润,顶上犹温。

  次年二月望日荼毗,现诸祥瑞,缁素数百见之,莫不感叹。古昆法师生为净土领袖,殁后胜品往生,无可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