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故事: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54:36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
江 洋
[摘 要]  20世纪60—70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撼动了美国社会学界结构功能主义的
绝对主导地位,将全球的视角、历史的视角、辩证的视角、阶级的视角和矛盾的视角引入社会学,引发了
一场社会学领域的方法论的“革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美国 社会学 资本主义
  二战后,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社会学领域
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社会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
具有强烈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是宣扬美
国资本主义取得的成就的产物。这种社会学理
论强调国家构成了社会系统的界限,强调对各
个国家进行比较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的现存
结构,而不是其产生的历史过程及未来去向;强
调英美的发展模式是完美无瑕的,是适用于一
切国家的普遍发展模式;强调资本主义不是为
阶级的组织和阶级意识锻造了一个统一的基
础,而是为将工人全部吸纳为人民大众的一分
子、消费者社会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强调那些
有助于社会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忽略
对社会系统起威胁和破坏作用的因素、机制和
过程,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与一致,忽视资
本主义的矛盾和脆弱性。这种社会学视角在20
世纪70年代受到了社会现实的挑战,社会现实
一再表明国家已不能构成社会系统的界限,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形成了一个全球商品链,国
家只是这个商品链中的一个环节;社会系统的
现存结构不是既定的,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
亡的过程;英美的发展模式并不是适用于一切
国家的普遍发展模式;阶级的观点并未被社会
现实所否定,只有利用阶级的观点才能对社会
现实、对社会发生的种种新变化有一个更好的
理解和把握;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中不仅存在
有助于社会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也存
在威胁、破坏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资
本主义并非像结构功能主义宣称的那样和谐一
致,它具有自身的矛盾和脆弱性。在这种社会
现实面前,许多学者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已不能
对社会现实作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纷纷寻找
其他理论框架,试图对社会现实有一正确的理
解和把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发现
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们分析社会
问题的有力框架,马克思主义的全球的视角、历
史的视角、辩证的视角、阶级的视角和矛盾的视
角开始对社会学产生影响,引发了一场社会学
领域的方法论的“革命”。
一、全球的、历史的、辩证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全球的、历史
的、辩证的视角在社会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
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
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标志性论著是沃勒斯坦的三卷本
巨著《现代世界体系》。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是在批判20世纪50、60
年代的发展理论的背景下形成的。这时的发展
理论(现代化理论)旨在研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
的发展问题,其理论基础是进化论和结构功能
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以国家为研究单
位,通过抽象地分析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战略
—50—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和社会系统来研究“国家”的发展道路,认为发
展问题就是不发达国家单个国家的发展。(2)
将社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现代社会和传统社
会,西方社会即现代社会,非西方社会即传统社
会,认为发展问题就是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
会的问题。发展问题只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
题,不涉及发达国家。(3)追求一种普遍的、一
般的发展模式,认为无论各个国家在历史、文
化、资源方面有何差异,都要遵循一种普遍的发
展模式进入现代化,这种模式就是西方发达国
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
代初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巨大挑战。一方面,20
世纪70年代初全球层面的经济问题表明,发展
已经不再可能是单个国家的发展,每个国家都
处于世界这个整体之中,国家间的任何差异都
不能使单个国家完全脱离世界体系这个整体;
另一方面,全球层面的经济问题也表明,发展问
题不只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同
样也面临着发展问题、向何处去的问题;再一方
面,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此起
彼伏,反对霸权、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
斗争此消彼长,这对主张不发达国家只有走西
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发展的“发展理
论”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出现了强有力的“反
现代化理论”、“反西方化理论”和“反欧洲中心
主义”的潮流,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沃勒斯坦的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以马克思主义为
基础,同时吸收借鉴同时代的理论社会科学成
果,提出了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认为,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不是理论方面
的贡献,而是方法方面的贡献,他强调“世界体
系分析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理论”①。正是这
种方法引发了社会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
域方法论的“革命”,抛弃了结构功能视角,转向
全球的、历史的和辩证的视角。
(一)全球的视角: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是现代世界体
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以资本主
义整体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
所有方面———土地的使用、人口的分布、政府的
组织、职业的结构、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社
会关系的实践和模式等———都可以理解为越来
越按商品生产的需要而组织起来。在马克思看
来,没有了扩张,没有了将所有生活资料都变成
商品并使所有其他关系都从属于生产关系的逻
辑,资本主义就无法存在下去。资本主义是一
个侵犯地方自治、使全球相互依赖、按照商品生
产的需要重组社会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历史过
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这种理解和沃勒斯坦
早年的非洲经历的联合作用使沃勒斯坦意识
到:“国家只有在世界体系发展的背景下才能发
展,才能被人们理解。”②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将发展
看作发展中国家的单独发展这是有局限性的。
这种局限性的根源便在于原有分析工具———
“国家”———的局限性。事实上,“社会作为一个
抽象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经验性的现实存
在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局限”③。因此,“不考虑
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成员生活于其中的政治法
律结构而单纯地进行社会结构的研究,是不全
面的,是有缺陷的”。换言之,不考虑不发达国
家置身于其中的殖民制度,不考虑殖民制度得
以产生的资本主义体系,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不
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沃
勒斯坦放弃了“国家”这一分析单位,指出正确
的分析单位应该是“世界体系”,世界体系才是
“一种典型的单位,而不是各种单位中的单
位”④。沃勒斯坦把全球的视角引入社会学,为
社会学方法论的变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沃勒斯坦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指出现代世
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一开始就不
是在单个国家内孤立出现的,而是作为一个世
界性的体系出现的。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商之间
争夺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资本主
义世界形成了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的三
层整体结构,每层的组成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承担着不同的经济角色。中心区的国家有比较
强大的国家机器、强有力的资产阶级、庞大的雇
佣劳动者阶级。它们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
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
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
—5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年第1期
转。边缘区的国家力量薄弱,一般包括那些根
本不存在的国家(处于殖民状态)和自立程度较
低的国家(处于新殖民状态)。这些国家中的资
产阶级人数不多,农民阶级庞大,集中向中心区
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以及销售
市场。半边缘区既具有中心区的特点,也具有
边缘区的特点,通常是一些正在兴起的边缘社
会或正在衰落的中心社会,阻碍着中心区和边
缘区的两极分化,具有稳定世界体系的作用。
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沃勒斯坦把世界经济作为
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表明劳动(职业和分层划
分)、权威(地位和权力)、信仰、特点的地区结构
已经嵌入一种世界体系的联系之中,主权国家
绝非独立存在的自主实体,而是现代世界体系
的一部分,它不仅在政治上受到国际体系的制
约,而且在经济上也是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世界
一体的劳动分工和产品交换必不可少的一部
分,是资本主义商品链的一个环节。要想正确
认识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就必须把它置于
全球的背景中来进行分析。
(二)历史的视角: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

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动力学———积累、扩张、
进步、破坏的逻辑———为基础,对资本主义发展
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当没有了积累的
余地和扩张的空间时,资本主义便达到了极限,
必将被新的制度所代替。沃勒斯坦受马克思这
一主张的启发,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
现代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一个
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强调一种历史的视
角。
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理论将社会发展分
为两个阶段: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认为社会发
展的目的和出路就是走出传统(或非现代)社
会,进入现代社会。这种理论暗含一种假设,即
发展问题只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与发达
国家无关。换句话说,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发展
的任务,到达了发展的终点。沃勒斯坦对这种
发展理论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指出发展理论从
根本上回避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发展的含
义是什么?
沃勒斯坦认为,从词义上看,“发展”一词具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生物的生长过程,从胚
胎到大树,所有有机体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历史
或自然历史。任何有机体都要经历从萌芽到发
展、再到衰亡的几个阶段。另一种是指“多”的
过程,这是一种数学性含义,即无论我们现在拥
有多少,明天我们将拥有更多。沃勒斯坦认为,
“发展”一词的第二种含义实际上只是第一种含
义的一个阶段,指出“同现代化范式相联系的概
念最主要的错误是它们是非历史的”⑤。沃勒斯
坦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理论错误的根源
在于采取了发展的第二种含义,即只研究了
“多”的过程,只研究了国家(20世纪50年代发
展理论的分析单位)的起源和发展(走向现代化
的历程),而没有研究国家的最后衰亡。这种发
展理论实质上只截取了国家自然发展史的一
段,破坏了事物发展的纵向连续性,去除了发展
中的历史因素。
沃勒斯坦运用有机体的比喻指出,“世界体
系”是一个历史体系,这种“历史体系是有生命
的;它诞生或产生,它生活或行进,它死亡或瓦
解”⑥。因此在研究现代化时,不仅要研究它的
起点,还要研究它的终点,不仅要研究现代世界
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还要研究它走向终结的“自
然”过程。正是在这一基本主张的指导下,沃勒
斯坦对现代世界体系的整个发展历程进行了研
究,指出现代世界体系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
初就已经在欧洲出现,它以资本主义贸易体系
为基础,超越了国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然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存在了
四五百年后,仍没有实现自由的市场、自由的劳
动、无偿使用土地和资本的自由流动”⑦。沃勒
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历史体系具有所有其他历
史体系的特点,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充满
了矛盾,它已经陷入了体系危机,正处于向新的
秩序转换的混乱时期。沃勒斯坦认为,这种新
的秩序只能是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只有社会主
义世界体系才会实现真正的自由(包括生产要
素的自由流动)”⑧。
(三)辩证的视角:对普遍发展模式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的视角,认为不存在
一种适用于一切集体(无视各种集体的历史背
景和文化背景)的一般规律。沃勒斯坦从马克
—52—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思主义的这一视角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的
发展理论进行了批判,批判了这一理论提出的
普遍发展模式。
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理论认为,尽管各个
国家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各有不同,但通过
一种普遍的、一般的发展模式(即英美的发展模
式),不发达国家都能实现现代化。沃勒斯坦则
指出,资本主义从诞生那天起就已经通过劳动
分工把各个国家固定在一条商品链上。在这条
商品链中,国家被划分为中心、边缘、半边缘的
三层结构,并确保剩余价值总是流向中心区,确
保了三层结构国家发展的不平等,使不平等制
度化。因此,在这种体制中,并非每一个国家都
能通过英美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
不仅这一结构本身不平等,而且这一结构
进一步确保了发展的不平等,从而使不平等得
到强化而不是削弱。“资本主义不仅包含所有
者对劳动力的剩余价值的攫取,也包含核心地
区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剩余价值的攫
取。”⑨中心区域的国家垄断和把持了作为商品
链中重要环节的生产过程,通过对作为商品链
中重要环节的生产过程的把持和控制,确保了
一种不平等的交换机制。这种不平等交换机制
把优势和主动权赋予了中心国家和地区,不断
进行着中心—边缘劳动分工的再生产,保证了
边缘国家和地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直接生产者
那里向中心国家和地区转移和集中。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自身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种机制的作
用。15世纪,当欧洲世界经济体刚刚形成的时
候,一些地区对另外一些地区还只是拥有轻微
的优势,然而经过不到两个世纪的剩余价值的
流动,这种优势不断增强,“到19世纪则变成了
巨大差别”⑩。鉴于此,沃勒斯坦得出结论,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趋向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扩大
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中心化和边缘
化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同一个历史过程
的两个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实现现
代化,更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通过中心国家
的道路实现现代化。
二、阶级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
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将趋于两极分化,一极
是人数越来越少的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另
一极是人数越来越多的被剥削阶级———无产阶
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
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
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
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1在《资本论》第三卷中,
马克思再一次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
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经常趋势和发展规律,是使生产资料越来越
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大量集中
成群,因此,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
化为资本”○12。然而,20世纪的资本主义现实却
似乎与此相悖。在美国,从事制造业和各有关
工业部门的工人阶级(即产业工人阶级)比例不
是不断提高,而是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在新技
术革命的带动下,一些新职业、新工作不断涌
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似
乎既非纯粹无产阶级亦非纯粹资产阶级的中间
群体,如经理、高科技人员和办公室人员。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美国学术界
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工
运动的预言没能实现,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观
点已经过时。“资本主义不是为阶级的组织和
阶级意识的形成锻造一个统一的基础,而是为
将工人全部吸纳为人民大众的一分子、消费者
社会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13然而20世纪70
年代,一些社会学领域的激进分子敏锐地感觉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实质,对美国学术
界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只有回归到一
种更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视角,
才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作出正确的解读。
自此,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视角开始兴起,马
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发展和阶级斗争的逻辑成为
许多学者用来分析当时社会的基本框架,涌现
出一批著名的美国学者和著作,其中影响颇大
—5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年第1期
的是美国“新左派”学者、《每月评论》出版社社
长哈里·布雷弗曼(Harry Braverman)的《劳动
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
(1975)和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系埃里克·欧林
·赖特(Erik Olin Wright)的《阶级结构和收入
决定》(1979)。布雷弗曼从阶级的视角出发,分
析了资本主义中职业和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及其根本原因和动力。赖特从以剥削为核心的
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出发,分析了当代资本主
义阶级结构和所谓的“中间阶级”的矛盾地位,
取得了阶级分析方面的新进展。
(一)以阶级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中职业和
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次把对劳动过程
的分析置于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
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是社会的主要
动力,生产的诸过程都是在资本积累的推动下
不断转变的。马克思认为,对劳动人民来说,生
产过程的转变首先表现为各工业部门的劳动过
程的不断变化,其次表现为劳动在各种职业和
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再分配。马克思的这段论
述成为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一书直接的
理论基础。布雷弗曼“把马克思的理论应用到
由于资本不停扩大而造成的新方法和新职业上
面去”○14,从阶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中
职业和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首先,布雷弗曼指出,劳动过程在职业内部
两极分化严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劳动
过程的结构是,一个极端的人们的时间有无限
价值,而另一个极端的人们的时间几乎分文不
值”○15。一方面,少数具有专门知识、受过专门训
练的人尽可能地摆脱简单劳动的负担;另一方
面,多数人的劳动在各种职业内部越来越退化
为简单劳动、局部劳动。布雷弗曼以办公室工
作人员为例说明了职业内部出现脑体劳动分工
和两极分化的过程。他指出,19世纪早期的办
公室雇员从事的工作似乎与后来的办公室工作
完全不同,早期的办公室雇员更像是现代专业
管理人员的前身。然而,19世纪后期,办公室数
量激增,办公室工作开始从管理部门的附带工
作中脱离出来,人们开始试图把科学管理方法
引入办公室,办公室工作开始出现了脑体劳动
分工。凡是一些关系重大、与控制劳动过程相
关的工作,都成为少数级别较高的工作人员的
工作,而那些与控制劳动过程无关、只属于劳动
过程的一个细小组成部分的局部工作,则成为
大多数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布雷弗曼对这种状
况做出了精辟的概括:“思考和计划的职责,集
中在办公室内越来越少的一些人身上;对于办
公室的大量人员来说,办公室和工场一样,也是
体力劳动的场所。”○16
其次,不仅劳动过程在各种职业内部两极
分化严重,而且劳动在各种职业之间的转移也
越来越严重,职业间的脑体劳动分工越来越明
晰。车间完全成为体力劳动的场所,服务性行
业和零售业也成为体力劳动的主要职业,大量
工作人员都“退化为”缺乏熟练技能、工资低微、
人员和职务可以互换的体力劳动者。大量制图
员和技术员也成为体力劳动者,只做一些很快
就可以学会的重复性的工作,而不包含任何真
正概念化和制定计划的部分。此外,工程师这
一职业也日益成为体力劳动的职业。许多工程
师的工作都只局限于一种设计专长,而且需要
遵循的设计思路则来自工程管理部门。这样,
劳动实现了在各种职业之间的转移,职业之间
的脑体劳动分工越来越明晰,脑力劳动对整个
劳动过程的控制、组织工作越来越流向管理部
门。“经营美国各种工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集
中在只占全国劳动人口3%左右的一部分人手
里。”○17脑体分工造成了职业间的两极分化,一方
面,某类职业的人员社会地位高、薪水可观、稳
定性强、供小于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职业的人
员社会地位低、薪水少、稳定性差,供过于求,存
在着相当数量的后备大军。
再次,布雷弗曼从阶级分析的视角解读了
“工作在现代不断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其动
力”,认为这是资本家控制生产以获取剩余价值
的需要。布雷弗曼指出,生产中的分工是从把
生产劳动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开始的。这种分
解是工人为了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而自愿进行
的,不会导致局部工人的产生。而资本主义劳
动分工的特征不仅把生产劳动分解成各个组成
部分,而且还把不同组成部分的劳动分配给不
同的工人,产生了局部工人。布雷弗曼认为,工
—54—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人会自愿地把劳动过程分成若干部分,以此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工人永远不会愿意把自
己变成终身局部工人。把工人变成终身局部工
人只能是资本家的愿望,资本家这样做的根本
原因和动力就是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一方
面,把工人变为局部工人可以使资本家获取更
多的剩余价值,因为能够完成全过程的劳动力
作为各种分离的成分来购买时要比作为一个工
人的全部能力来购买时便宜得多;另一方面,把
工人变为局部工人有利于剥夺工人自己组织工
作的能力,确保资本家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
剩余价值的榨取。这样,资本家便可以在双重
意义上计算他的好处,最大限度地满足他控制
劳动过程以榨取最大剩余价值的需要。
最后,布雷弗曼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条件
下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他认为,新的历史
条件下,工人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不仅包括
原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而且还包括大量新的
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如办公室职员、技术员、工
程师等“所谓的白领工作人员”。布雷弗曼从马
克思主义视角出发,认为不是出现了一个庞大
的非无产阶级的“中间阶级”,而是出现了广大
“中间阶级”的无产阶级化。
(二)以阶级的视角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阶级
结构和“中间阶级”的矛盾地位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
级”的情况,埃里克·欧林·赖特等人在进行经
验社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阶级理论过时
论”进行了反驳,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确存
在数目庞大的“中间阶级”,但这种“中间阶级”
既具有资产阶级的特征,又具有无产阶级的特
征,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地位。这种矛盾的阶
级地位不但没有否定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基本
矛盾,反而源于这种基本矛盾,是这种矛盾深化
的具体体现。
1.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
赖特的阶级理论是建立在对剥削进行分析
的基础之上的。赖特没有采用经典马克思主义
的剥削观,而是吸收并修正了罗默的剥削理论。
罗默认为,不经过劳动力的买卖同样可以实现
剥削,提出了剥削的一般性概念,即剥削是由社
会财产初始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社会成员在
劳动付出与最终收入对比上的不平等。罗默根
据社会财产初始分配的不平等界定了四种形式
的剥削:封建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主义剥
削以及“地位”剥削。罗默认为,不同的剥削机
制由不同的财产形式来决定。在封建剥削中,
不平等分配的初始财产是土地;在资本主义剥
削中,不平等分配的初始财产是可转让的生产
资料;在社会主义剥削中,不平等分配的初始财
产是不可转让的技能;在“地位剥削”条件下,不
平等分配的初始财产是地位。
罗默的剥削理论,特别是罗默在剥削的一
般性定义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财产关系来界定
不同的剥削的思想,构成了赖特构建阶级分析
的一般框架的理论基础。但是,赖特对罗默剥
削理论中的某些思想作了一定的修正和补充,
提出应该重塑封建剥削的概念,封建社会的主
要财产应该是劳动力财产;还提出应该用“组织
剥削”概念替代“地位剥削”概念。在对罗默的
剥削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赖特确定
了四种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财产———劳动力财
产、生产资料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文凭财产,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
赖特认为,在封建主义条件下,不平等分配
的主要财产是劳动力。建立在这种财产分配形
式之上的剥削机制是剩余劳动的强制性榨取,
形成的主要阶级是领主和农奴。但是,赖特强
调,尽管与农奴相比,封建领主不但拥有更多的
劳动力财产,而且还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财产、
组织财产和技术财产,因此就这些财产而言,封
建领主也是剥削者,但封建社会之所以为封建
社会的特有财产分配特征是劳动力财产分配的
不平等,特有的剥削机制是由对劳动力财产的
不平等分配所导致的剥削———剩余劳动的强制
性榨取。正是这种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了领
主和农奴之间不平等的阶级关系,因此这种阶
级关系将成为阶级斗争的最主要的结构基础,
这种剥削机制将成为阶级革命的最主要对象。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财
产是生产资料。建立在这种财产分配形式之上
的剥削机制是劳动力同商品的市场交换,形成
的主要阶级是资本家和工人。赖特指出,资产
阶级革命对人们的劳动力财产进行了根本的再
—55—·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年第1期
分配,基本消灭了第一种剥削形式,但把第二种
剥削形式———基于生产资料财产分配不平等的
剥削———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第二种剥削形
式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的剥削机制。
在中央集权主义条件下,不平等分配的主
要财产是制度,即组织财产。建立在这种财产
分配形式之上的剥削机制是以等级为基础,根
据计划对剩余的无偿占有和分配,形成的主要
阶级是管理者/官僚和非管理者。赖特认为,反
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实现了资本所有权的激进平
等化———主要生产资料的国有化,然而这种革
命在消灭生产资料不平等分配的同时却加强和
深化了另一种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组织财产
分配的不平等。这种财产分配不平等的强化带
来了中央集权主义特有的剥削机制———官僚根
据等级原则按照中央计划无偿占有和分配剩
余,带来了中央集权主义特有的阶级结构———
控制组织资产的管理者/官僚和无组织资产的
非管理者。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财
产是技术财产。建立在这种财产分配形式之上
的剥削机制是通过谈判对剩余进行从工人到专
家的再分配,形成的主要阶级是专家和工人。
赖特指出,对中央集权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实现
了对组织财产的实际控制的平等化。但是,社
会主义革命不会消除技术的不平等分配,不会
消除建立在技术不平等分配基础上的剥削。事
实上,技术剥削“将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而
继续存在”○18。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仍然
是一种剥削制度,是一种非官僚的技术统治制
度,具有两大对立阶级———专家和工人。
此外,赖特还提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指出在
共产主义社会中,对技术财产的平等分配已经
实现,以技术为基础的剥削已经自我“消亡”。
但赖特强调,这里所说的技术财产的平等化并
不是指每个人都拥有与他人相同的技术,而是
指技术所有权的平等化,即没有人会因为掌握
了某种技术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不同的收入和
对社会剩余的控制不再与不同的技术相联系。
2.基于三种剥削形式的当代资本主义阶级
结构
在阐明了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分析的一般
框架之后,赖特进一步根据这一框架对当代资
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做了分析,提出了基于
三种剥削形式的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赖特
认为,不平等的财产分配决定了不同的剥削机
制,不同的剥削机制又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结构。
一个具体的社会很少以单一的生产方式为特
征,它的现实阶级结构往往是多种剥削关系相
互交叉的综合体。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
力财产的不平等分配已经消除,财产的不平等
分配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财产的不平等分配,
但同时也存在着组织财产的不平等分配和技能
文凭财产的不平等分配。与后两种财产的不平
等分配相适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存在由这
两种财产的不平等分配所导致的剥削关系和阶
级结构。因此,赖特首先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
有和非占有把社会阶级分为两大类———生产资
料所有者和非所有者,然后根据对作为资本主
义社会两个从属剥削特征的组织财产和技能文
凭财产的占有状况对工薪收入者部分进行了进
一步细分。他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划分为两大类12个阶层。
第一大类是生产资料财产所有者。这一大
类又分为三个阶层:一是拥有足够资本雇佣工
人但自己不工作的资本家;二是拥有足够资本
雇佣工人但自己必须工作的小雇主;三是拥有
足够资本自己工作但不足以雇佣工人的小资产
阶级。第二大类是非生产资料财产所有者。这
一大类又分为九个阶层:一是拥有较多技能文
凭财产和较多组织财产的专业管理人员;二是
拥有较多技能文凭财产和较少组织财产的专业
主管;三是拥有较多技能文凭财产和不拥有组
织财产的专业非管理人员;四是拥有较少技能
文凭财产和较多组织财产的中级职称管理人
员;五是拥有较少技能文凭财产和较少组织财
产的中级职称主管;六是拥有较少技能文凭财
产和不拥有组织财产的中级职称工人;七是不
拥有技能文凭财产但拥有较多组织财产的非专
业管理人员;八是不拥有技能文凭财产但拥有
较少组织财产的非专业主管;九是既不拥有技
能文凭财产也不拥有组织财产的无产者。至
此,赖特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三种剥
削形式———生产资料财产剥削、组织财产剥削
—56—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和技能文凭财产剥削———对资本主义阶级结构
进行了分析。生产资料财产剥削是资本主义社
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因此,这一结构中
最主要的是生产资料财产所有者与非生产资料
财产所有者之间的划分。但资本主义社会中也
存在另外两种生产方式(中央集权主义和社会
主义)中占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组织财产
剥削和技术财产剥削,因此,非生产资料所有者
之间又可以进行进一步划分。与此同时,生产
资料所有者也可以根据拥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
行进一步划分。
3.中间阶级的矛盾地位
赖特构建的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分析的一
般框架不但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提
供了概念上的工具,而且还为确定新的历史条
件下出现的“中间阶级”的阶级特征提供了清晰
且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概括方式。
赖特认为,由于一种生产方式中可能同时
存在多种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形式,存在多种剥
削形式,因此,阶级关系中并非所有的位置都能
被划归为某一特定的阶级,并非所有的位置在
自身权利方面都具有一致的阶级特征,某些位
置可能同时具有多个阶级的特征,处于“阶级关
系中的矛盾地位”。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
社会中出现的界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
中间阶级便处于这样的位置:他们同时分享了
工人和资本家两方面的固有的对立的利益,既
具有无产阶级的特征,也具有资产阶级的特征,
处于“阶级关系中的矛盾地位”。一方面,由于
中间阶级被排除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之外,不能
对资源流向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因此根据资本
主义主要剥削机制———生产资料财产剥削———
来看,他们是被剥削者,具有无产阶级特征,本
身要被别人指挥,同时也可能被他们的雇主解
雇;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拥有组织财产或技术财
产,因此根据资本主义的两种从属剥削机
制———组织财产剥削和技能文凭财产剥削———
来看,他们又是剥削者,具有和工人相对立的利
益,有权指挥工人,有权因工人失误而处罚工
人,有权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制定有关生产过
程的核心决策。因此,赖特认为,中间阶级在资
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地位是矛盾的,或者更准
确地说,在剥削关系中的地位是矛盾的。赖特
以剥削作为阶级概念的基础,把资本主义的中
间阶级描述为是由组织和技术剥削者构成的工
薪者。赖特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社
会中中间阶级的这种矛盾地位不但没有否定资
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基本矛盾,相反正是源于这
种基本矛盾。
三、矛盾的视角
  二战后,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结构
功能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的和谐和一致,忽视资
本主义的矛盾及脆弱性,宣称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问题已经解决。结构功能主义学者主张:“正
统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不可避
免的强调,显然已经被战后资本主义体制有能
力避免滑回萧条、有能力保持相对高的经济增
长率的事实所驳倒。”“这种能力要归功于资本
主义体制内量变的结果:在后工业社会,技术进
步、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以及国家计划的综合
作用应该足以保持总的需求,足以通过调节投
资来促进完全就业,足以创造新途径确保经济
的持续增长。因此,大规模的经济崩溃和社会
动乱是可以避免的。”○19
然而20世纪70年代,全球层面经济问题
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脆弱
性,使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体制并不像某些社
会学家所宣扬的那样具有在自身体制内解决问
题的能力,“战后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积累危机的
方案并不能永久地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
长”○20。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社会学家转向马克
思主义视角,试图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作出
合理解释,“把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看作
是社会整体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表现”○21,
不再强调资本主义的和谐一致,不再强调资本
主义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而是强调资本
主义体制的内在矛盾和脆弱性,强调资本主义
的“局限”,试图对资本主义陷入冲突和矛盾的
趋势和逻辑进行分析,试图确定这一“局限”。
艾伦·沃尔夫的《合法性的限度———当代资本
主义的政治矛盾》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研究成
—57—·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年第1期
果。
沃尔夫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着政治矛
盾,这种矛盾就是自由民主的矛盾,这一矛盾必
将使资本主义陷入冲突,陷入合法性危机。
首先,沃尔夫从“自由民主”的起源和含义
入手分析了“自由民主”的矛盾,指出了资本主
义必然陷入冲突的逻辑。沃尔夫指出,直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自由民主一直是两种完全
不同的政治传统。自由和民主各有一套自己的
思想,各有一个自己为之服务的阶级,各有一套
自己的历史传统。之所以会出现后来的自由民
主的困境,是因为人们偷换了这两个词的原有
词义,创造了与传统用法完全不同的通常用法,
“这种词义的改变也许就是自由民主今天面临
的诸多矛盾的根源”○22。
沃尔夫指出,传统的自由主义是与资产阶
级相联系的,它的产生源于为资产阶级占有土
地和金钱、为资本积累合法化提供理论依据的
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定义赋予了这个
词语一种历史特性,一种具体背景,代表了一种
出现于近代、用以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来
越重要的市场意识形态。从自由主义的这种起
源来看,自由派的对立面不是保守派,而是那些
拥护前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后资本主义社会关
系的人。然而后来人们为了扫除劳动力市场的
传统障碍,加速资本积累,偷换了自由的定义,
用自由来指代“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主张劳动
力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天赋权利。正是这种
词义的改变导致了两种意义上的“自由”,带来
了“自由民主”的困境。沃尔夫认为,传统意义
上的“自由”定义更能反映“自由”的实质和内
涵,“自由”是资本积累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
由,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的资产阶
级哲学。“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自
由的,但是所有的自由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的。”○23
与“自由”具有双重用法一样,“民主”一词
也具有双重含义。在历史背景下,“民主”是一
种彻底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民主”一
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参与,二是平等。这里的
“参与”是与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参与”完全不同
的概念。在自由主义看来,“参与”是一种保护
手段,是为了确保每个市民的私有利益得到保
护,不具有颠覆性;而这里的“参与”是指每个市
民都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决策制定的全过程中
来,“参与”的首要目的是“平等”,具有颠覆性。
沃尔夫认为,目前人们已经改变了“民主”的这
种传统用法,社会上通常使用的“民主”已经不
再是一个颠覆性的词汇,不再是一个会让统治
阶级战栗的词汇。在西方,“民主”意味着资产
阶级民主;对“民主”进行定义的标准已经不再
是“参与”和“平等”,而是某种形式上的政治特
征,如选举、宪法等。根据这种“民主”的通常用
法,一种体制只要具有民主结构就被假定为是
民主的,无论这种体制中的市民是否能够体会
到心理满足和平等。沃尔夫认为,与这种“民
主”的通常用法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定义
更能反映“民主”的实质和内涵,“民主”是参与
的民主,是每一个人的民主,是与社会主义紧密
相连的,参与和平等的逻辑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都是民主的,但是任何一
个真正民主的社会都必将是社会主义的。”○24
在对“自由民主”的起源和定义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沃尔夫指出,除了市民自由之外,自由
主义的目标和民主的目标完全相反。自由民主
必将使资本主义陷入危机,“自由民主”的矛盾
无法调和。“只要一个社会在任何程度上仍然
是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就会被要求致力于某种
程度的积累过程。但同时,为了使资产阶级的
决定可以为全体市民所接受,又必须以某种方
式考虑到民主需求。”○25自由民主的冲突、矛盾必
将把资本主义“撕碎”,使资本主义达到极限,除
了改革之外无路可走。
其次,沃尔夫指出,“自由民主”导致两种矛
盾的政治行为,它们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政
治矛盾,最终将导致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
性危机。沃尔夫指出,尽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自由民主”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政
治思想,但在20世纪70年代,“自由民主”似乎
突然成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人们强烈
地感觉到“自由民主”是一种过时的机制,它无
法解决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它的主张导致了两
种政治行为:一种是自由的政治行为,即在资本
主义经济体制内鼓励私有财产、致力于赚取利
润、进行资本积累的政治行为。最终这种政治
—58—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
行为将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不但将造成贫富
两极分化,而且还将造成有权人士和无权人士
的两极分化。另一种是民主的政治行为,但这
种政治行为只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存在的
政治生活组织方式的理想状态。沃尔夫认为,
这两种政治行为将使“自由民主”面临多方压
力,既有来自弱势群体的压力,又有来自优势群
体的压力,弱势群体会不断地要求“参与”的权
利,优势群体会发现资本主义体制不再为他们
的利益服务。因此,沃尔夫得出结论,“自由民
主”的矛盾已经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矛盾,
这一矛盾使资本主义丧失了解决自身经济问题
的政治方案,进入一种政治停滞期。这种停滞
状况必然导致国家运行方式的根本变革,统治
阶级只能在权力主义方向和民主方向中选择其
一,沿着权力主义方向前进,则资本积累将压倒
合法化,沿着民主方向前进,则合法化将压倒资
本积累。沃尔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
会更多地考虑独裁主义的解决方案,资本主义
与民主会越来越不相容,“自由民主”的内在紧
张局面会越来越清晰可见,资本主义将越来越
接近合法性的局限。至此,沃尔夫通过对“自由
民主”带来的两种矛盾的政治行为的分析,指出
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矛盾,指出了当代资本
主义陷入合法性危机的逻辑。
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
国社会学范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将全球的、历史
的、辩证的、阶级的和矛盾的视角引入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学范式的
转变,使社会学不再一味地成为统治阶级的意
识形态工具,而是试图恢复自身作为一门学科
的原始功能———理解社会中的矛盾,预测社会
发展的趋势。
注释:
①[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南京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③同上书,第3页。
④同上书,第6页。
⑤[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第
137—138页。
⑥同上书,第187页。
⑦⑧同上书,第137—138页。
⑨同上书,第111—112页。
⑩同上书,第10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3页。
○1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00
页。
○13Bertell Ollman & Edward Vernoff,The Left Aca
demy-Marxist Scholarship on American Campu-
se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2, p.24.
○14Ibid., p.3.
○15[美]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
世纪中劳动的退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7
页。
○16同上书,第278页。
○17同上书,第216页。
○18[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年版第87页。
○19Bertell Ollman & Edward Vernoff,The Left Aca
demy,p.30.
○20○21Ibid., p.31.
○22Ibid., p.3.
○23Alan Wolfe,The Limits of Legitimacy: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4.
○24Ibid., 1977, p.5-6.
○25Ibid., 1977, p.7.
(本文系2007年度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
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课题的阶段性
成果,项目编号:07B05)
(作者: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
员、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苑 洁)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