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线30公分技巧视频:黄庭坚书学研究 张天弓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5:12

黄庭坚书学研究 张天弓序

2009-05-24 15:24  来源:书画纵横  已有15085人次浏览  评论0条

核心提示:书学研究在当代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时间并不长。无论从研究对象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看,从对象自身的复杂性与独特魅力看,还是从相关的遗存资料看,黄庭坚书学......


志平的博士论文《黄庭坚书学研究》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是值得庆贺的。

书学研究在当代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时间并不长。无论从研究对象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看,从对象自身的复杂性与独特魅力看,还是从相关的遗存资料看,黄庭坚书学都是值得我们倾毕生精力去探究的重大课题。志平的硕士论文是研究黄庭坚,博士论文还是研究黄庭坚,选取这个研究方向是审慎而明智的。志平在选题的时候曾征询过我的意见。说实话,当初我对这篇论文选取“文字禅与黄庭坚书学”的研究视角还是持谨慎的保留态度,多次提醒他禅与书学关系论题的风险。按我的保守想法,只要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继续采用文献学方法把黄庭坚的史料、书事、书作编年和书学历程弄清楚,就足够一篇博士论文的份量了,至于说书学思想、书作艺术风格等,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应是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可是志平敢于碰硬,知难而上,寻求黄庭坚研究的新的突破口。事实证明,他的这种锐意求新是富有成效的。

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近些年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如抽象性、模糊性等等,关于这种影响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艺术门类。常看到研究者谈论黄庭坚的“以禅论书”,但多是一般化的评述。志平这篇论文则不然,是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和细致的义理分析而去揭示“文字禅”与黄庭坚书论的关系。其中关于黄庭坚书论中“韵”、 “俗”、“意”、“箭锋所直”、“字中有笔”、“木人起舞”等范畴与命题的分析,寻幽探微,尤具学术价值。

论文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以“文字禅”作为切入点,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思路,首次探寻黄庭坚的诗歌与书法的内在一致性。其中关于黄庭坚诗歌与草书的相融、相通的具体分析,尤显新意。中国古代的“文人画”是从北宋开始的,“文人书”也是从北宋开始的,苏、黄是其代表人物。现在关于北宋“诗文书画一理”、“诗文书画一体”,“诗画一律”、“书画相资”的提法比较多,基本上是探讨诗文书画等文艺形式在格调、意韵、情趣及内容上一致性或相融性,这与北宋流行的“理一分殊”的哲学思想大抵相符。志平的论文没有局限于这种精神层面的一致性,而是去探寻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及至具体作品之间的一致性。黄庭坚的诗作和草书给人的印象确实存在着某些相似性,这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诗歌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可怎样解释这种相似性呢?这篇论文用实证的方法和类比的分析作出了独到的解答,化玄奥为明晰,使人耳目一新。

按惯常的理解,诗歌是一种“精神性”的艺术,诗作的文字语音这物质媒介仅为一种符号,观者是依据这种符号的意义去联想、想象诗作所传达的生活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书法则不然,是一种“物质性”的艺术,书作中的笔墨字迹直接诉诸观者的感官,这物质媒介本身就是欣赏对象,正可谓“目击而道存”。在这两种差异甚远的文艺表现形式中寻求相似性,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论是实证!然而问题或许会出在这里。论文中某些相似性的实证分析有可能会受到质疑。这里只想强调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的诗学基础理论比较坚实,而书学基础理论尚有待建立,尤其是迄今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备的书法作品理论,如同架桥,一边是深厚的岩基,一边是模糊的荒地,相似性的“桥”怎么架呢?正因如此,这篇论文的锐意创新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为我们分析草书,尤其是黄庭坚的草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中这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还不少,这里不便一一列举。还想说明一下的是,这种探索以及关于黄庭坚的文献资料、书作、与僧人交游等问题的考证,对黄庭坚的思想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如何提升书学研究在当代学术研究中的意义,是书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这篇论文或许能给我们某些启迪。

博士论文完成后,志平将其中的两个小节改成单篇论文。一篇《从黄庭坚悟入“字中有笔”的媒介看他的“以禅入书”》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另一篇《论黄庭坚诗、书创作的相似性联系》获“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一等奖。这从一个侧面或可看出他的探索已得到行家的首肯。我相信,这篇论文(实际上可算作是一部专著)出版后,志平一定能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把黄庭坚书学的研究继续推向深入。

志平钟爱书学。他踏实、刻苦、勤奋、精进,文献学基础扎实,理论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开阔。博士毕业后,他在暨南大学从事书法教学的同时,又相继发表了多篇有份量的书学论文,一方面在对黄庭坚作综合研究,另一方面由黄庭坚研究扩展到北宋书法乃至北宋文化史。可以期盼他为书学的学科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本文来源:书画纵横  作者:张天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