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演唱会:《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学习笔记--图谋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5:01:31

《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学习笔记- -

Tag数字图书馆    E-Knowledge机制                                          

       张晓林.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5-10
摘要:数字图书馆面临着新的信息环境、用户需求和竞争市场的挑战。当前数字图书馆系统模式存在的复制传统图书馆功能、束缚信息资源系统和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局限,为其发展带来了危机。根据知识的多重含义,可建立包括数字科研空间、知识组织、知识发现、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在内的系统机制,作为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取向。
1 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环境挑战
1.1 数字图书馆把我们带入全新的信息空间
a,信息资源数字化使得整个信息空间的任何一层内容都可以被表征、解析、链接、交互、融汇,因此人们可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来灵活地分析、组织、表现和利用信息内容。
b,随着e-science和e-learning的发展,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各类对象都可被数字化表现,科研教育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被数字化组织,研究、教育活动与信息活动在数字化基础上融合,信息与知识构成在科研和教育过程中组织业务活动、组合协同过程、支撑虚拟组织的行为工具和组织机制,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的科研空间和教育空间。
c,相关技术的发展继续改造数字化信息化的科研、教育和生活空间,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相互汇聚将产生“无所不在的职能环境”,在正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隐蔽自然地捕获、传递、组织、利用信息。
1.2 数字图书馆将我们推向新的用户需求
a,当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大量文献后,用户信息过程的制约瓶颈将发生重大迁移,用户将要求对找到的文献进一步分析,挖掘隐藏在文献内部的相关知识内容及其相互的逻辑关系,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结构和规律。
b,用户总是为了一定的应用目的来检索文献和挖掘知识,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不但依赖他们本身,还依赖于它们与具体应用环境中的其他任务、过程、活动、设施、数据、知识,甚至人员的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链接、交互和集成,因此用户需要将所检索的知识内容与其他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内容和对象动态链接,构造可重组可扩展和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形成支持探索、发现和交流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知识空间,帮助自己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
c,用户总是在一定的科研教育应用空间进行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造,用户需要将信息的检索获取、知识的动态链接、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与这些应用空间的数字化信息化机制有机融合,支持在应用空间层面的协同的知识交流、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机制。
    数字图书馆能否及时开发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有效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将成为其维持对用户的相关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1.3 数字图书馆使我们面对新的竞争环境
a,出版商形成新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在提供内容检索、获取和链接服务的同时提供知识挖掘、知识推送、知识组织功能,从而提供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全面信息服务。
b,网络搜索引擎
c,开放获取运动和机构知识库
2 当前数字图书馆模式的内在局限
2.1 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的图书馆?
许多数字图书馆系统基本上是复制印本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成为数字化的图书馆。
2.2 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体系?
多数数字图书馆系统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数字化信息资源系统,而不是一种信息服务与利用机制。
2.3 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
许多数字图书馆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是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而不是突破了具体机构和具体信息形态的新型信息环境。
3 重新认识数字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取向
从根本上应对数字环境的挑战,需要打破具体机构和信息形态的限制,回归数字图书馆的根本定位,由此出发来分析数字图书馆的作用空间和发展取向。
3.1 知识与知识过程的多重含义
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支持知识的传播、应用于创造的工具,但是人们常常忽视“知识”的多重含义,限制了我们对数字图书馆任务和环境的理解。知识既是一种对象,又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体验。作为一种对象,知识可以表现为各种文献、数据、数据库和知识体系;作为过程,知识在具体应用过程的多个缓解被析取、组合、关联、转变、重置和交流,完成自己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转换;作为一种体验,知识是应用者、应用问题、内容对象、应用过程的交流交互的产物,是动态的、主观的、个性化的和目的化的。
3.2 知识系统的作用空间和服务机制
一个知识系统就是一种基于知识内容、应用过程和应用群体的有机集成的服务机制,支持应用群体在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发现、分析、解释、交流和组织,从而支持知识利用、传播、创造。这样的知识系统将从应用群体和应用过程的需要来观察、认识和组织整个系统,因此将是以用户为中心、应用驱动;将根据应用群体和应用过程的需要来收集、组织和利用各种知识内容,来组织、开发和利用各种服务,因此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形态和资源体系,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服务形式或机制;将依赖应用过程的流畅推进和应用群体的有效体验来支持用户的知识传播、应用与创造,因此致力于提高用户的知识能力。
3.3 数字图书馆作为知识系统的发展取向
设想一种数字化知识化的服务机制——E-Knowledge机制,从封闭在文献范围内转变为容纳多种数字化信息化内容、资源、服务、过程,从以图书馆为基础转变为多元化e-环境为基础,从基于资源的文献服务转向基于应用、利用知识内容与关系的服务,从一种简单的资源支撑体系转变为用户知识应用与创造平台。
4 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
E-Knowledge机制不是一种固定的功能组合或系统结构,而是基于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又机交互的数字化知识化服务机制,是一种开放的、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个性化”的、动态的机制。
4.1 科研环境中的知识生命周期
科研人员在知识创造整个过程对知识的需求和处理形式(科研活动中的知识生命周期)。这个过程涉及以下过程:
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寻求研究问题的知识框架和解决路径;构造解决方案和获取相关信息;知识组织与交流。
4.2 服务于科研只是生命周期的E-Knowledge机制
E-Knowledge机制应该有效地服务整个知识生命周期,从而可靠支持知识创造。由于知识生命周期中的需求、过程、关系等全面涉及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应用群体,因此E-Knowledge机制将是一个跨越信息形态、机构、应用领域和传统信息系统的新机制。
1)提供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科研空间基础环境,支持队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应用群体所包含的各种对象及其关系的开放数字化信息化表示,支持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对知识对象及其关系的集成化揭示,支持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队知识对象的开放链接和集成化动态调用,支持相应的集成化身份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以及提供支持用户利用知识对象的网络化服务。
2)提供开放的知识组织服务机制,深入揭示和逻辑组织分布式研究空间的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
3)提供开放的知识发现机制,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工具,分析隐藏在各种知识对象及相关的集合、过程、交互中的知识点和知识关系,探索和发现各种关联、结构、趋势、变迁和异常。
4)提供知识管理平台,对知识对象进行组织、链接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支持多向、交互的知识交流。
5)提供基于E-Knowledge机制的新型知识服务模式。

a某的几点体会:要学好外语牢牢跟踪前沿;要善于驾驭材料;要广泛学习,深入思考;论述严谨,表述精炼;要做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