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美丽去哪了:质疑是求得真理的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21:34
质疑是求得真理的过程

 

孙戈

 

    高考后的一段时间里,考题总是热门话题,特别是高考作文。吃中饭时,与碰到的一位中学老师聊天,没说几句,话题就转到了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他们”上。这位老师的观点很鲜明:这个题目出得不好!其理由有二:一是审题没难度,不利于发挥区分选拔功能;再就是易写成记叙文,不利于考生思辨水平的发挥。这位老师的质疑在对上海高考作文题的一片叫好声中显得有点突出,但他提出的两个角度适用于考察所有的作文命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审题难度的问题。有人认为,没有审题难度的题目,区分度不高,而高考肩负着选拔人才的重要责任,出这样的题目当然不合适。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审题上不设置门槛,可以为考生打开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本来作文题就是尽量要让考生有话可说。平心而论,两种意见并非不可调和,如果能命制出既有一定审题难度,以体现考试的区分度,又能让大多数考生畅所欲言、体现其写作水平的作文题目,那就皆大欢喜了。不过谁都知道,这个“既……又……”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实现起来,何其难也。
    再说文体的规定性问题。今年的18道作文题,多数对文体不作限制(诗歌除外),少数(如江西卷)对文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对文体不作限制,并不妨碍作文题具有内在的文体倾向性。比如“他们”,就很容易写成散文(或中学文类系统里的记叙文);“带着感动出发”,则很难写成论说文。就目前看到的各方意见,对文体的限制并无太多疑问。倒是高中生应该写论说文还是记叙文,成了一个问题。上面对上海高考作文题持反对意见的老师认为,高中生应以理性思维为主,以区别于初中生的感性思维占主导;相对的,考查应以论说文为主,记叙文只能作为“插曲”。说到这里,我们想区分两个问题。
    首先,高中生的记叙和初中生的记叙是有区别的。即使是同一个题目,甚至记叙同一件事,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认识水平不同,他们所写文章的立意和角度也会有高下之分,再加上二者在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的功夫上也有高有低,写出的文章自然有好有坏。有人认为小学生的叙事和高中生的叙事差不多,就在于把重点放在“事”上,而忽视了“叙”。
    其次,记叙文也不仅仅感性地叙事抒情,还能体现智性的思考。就以“他们”为例,孙绍振教授认为,“‘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体现出了高考命题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2008年高考作文题看我国与欧美作文命题的差距》)可见,记叙文同样能考查理性思辨水平,关键还在于考生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法。
    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一直就是个难题,判断一道高考作文题的好坏,并没有什么公认的、绝对的标准。各方的质疑之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命题更加科学合理。这就提醒考题命制者:“谁有权去为高考作文命题,谁就在担当起神圣的职责,就要对几十万考生高度负责。如果我们将出发点设定在有益于考生终身发展这一根本点上,设定在促进中学语文教学这一点上,或许,高考作文命题的整体水平才会出现质的飞跃。”(“高考作文大家谈·来稿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