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叫花之歌:不要在对“自我”的无知中死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2:15
当我们没有发现自我纯粹的光辉和价值,就会变得随声附和,寻找偶像,追风弄潮,似乎不做个风生水起,不干个气象万千,不弄个身价千万就不足以证明我的存在价值。
为了这个社会上认同的虚假的自我形象,人们如履薄冰,总是在随大流证明自己活的很壮观。在声色犬马中,在名利诱惑中,在智利纷争中沉浮不定,患得患失,要么掩饰自己内在的天性,以符合外人或者社会的标准;要么,特立独行成为另一类人追随的偶像。
这个天性的自我本来淳朴无染,活力四射,可是一生下来,婴儿就在家长的教化中,变得驯顺听话照做,而且,俗人们把生存的快乐变成了刑法和苦役。使儿童在名利声色的浸染中失去了本来的淳朴。
现在的大学生把自己当成精英或累赘,就是此种流毒的结果。那个自杀的大学生,在家里负债供她上学,她却不知道哪个工作能够让她帮助家里偿还债务,于是,选择了自杀。其实,只要她不挑剔行业和工作性质,哪里都是招聘的信息,任何城市中等以上的美容会所,都招聘高素质的中专生和大学生,月收入超过3000元,超过万元的顾问比比皆是。在美丽的事业中,女人们创造了一个美丽活力无限的市场。很少有大学生进入服务业,这不关就业,只关乎观念。一个混乱的好高骛远的头脑,连起码的生存都不能或拒绝解决问题的人,又怎么能够享受生命的美呢?
要想生存,只要低下头来,接受自己的现状而不是好高骛远,老天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一只鸟儿都在树上享受它的欢乐,何况人呢?接受意味着臣服,对命运感恩。而不是抱怨。行动的人收获成就,抱怨的人收获悲哀。
发现“自我”的真相,意味着简单的抓住当下。抓住可能的机会。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一切都会按部就班的展开,像是一滴水汇入大海,我们随波而去,不需逆流而上。这时,唯一的念头是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值得的。然后可以描绘自己的未来,用正向的语言描绘可看到的形象。房子,最好一张照片和一个户型图,爱人,最好想想他的年龄和职业,最好的人生是专注做事的同时,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自知之明”是终极的修为。
把一切交给未知,做自己善于做的,而且尽全力做好。这是我们一生的修行。找不到做什么的人可以坚持理想,象华人导演李安,他三十多岁还没有工作在家做家庭妇男,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关于电影的梦想。终于在中年大器晚成。
一个这样的自我,才
是智者。能够不受干扰的活出自己的本色才应该是人生的境界。也许成功,被万人追随;也许默默无闻,但依然心安理得。比起繁华的名利和内在的空虚,真正的人生应该是内心的安详丰富
所以说,一个没有发现“自我”的使命,没有发现“自我”的自足,一切向外人云亦云的人是悲哀的。很可能浪费自己的生命,万事都求最后在对自己一无所知中死去是文明的耻辱。人生在世,发现“自我”的价值在于有用,和享受“自我”的独特在于和群体互补是最开心的事情。
在一个各种规则盛行的时代,不被潮流所左,做自己还能做的,同时能做得很好非大智者所不能。
因为,“自我”一直在社会的圈子中存在。没有别人和其他人,“自我”就没有方位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何令独特的“自我”在社会的家庭的包围中能够左右逢源不伤其身?内外自如不损其德?这才是自我成长的关键。
说到底,人生需要磨练和挫折才能让小我有认识的机会,比如:汶川地震。我们如此意识到生命的微渺,认真地看待生死,看淡欲望,这是觉悟的机会;人生需要对象存在,才能令我们学会接受差别而不是按自己的主张强烈要求别人一致。待到年纪大了,阅历多了,才真的明白“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道理。
接受意味着不拿别人和自己比较,存在的既有理的,包括国家宗教和爱好;没有烟火气,心境泰然。比较意味着我执,控制和要求,替天行道,好累还不一定被人领情,心气难平,动辄得咎,何苦作茧自缚呢?
“自我”意味着天性淳朴的挖掘,只有“自我”而无他意味着欲望的强势和贪欲;成长的快乐就是发现“自我”本来的优雅纯净,抛弃我执的狂妄和贪婪。
有“我”才有存在本身的认识;“只”有我却抛弃了存在本身。
在“我”中体悟存在的美和威力,在“无”我和无求中,得到安详和满足。没有对错,就没有火气,只有不同就能接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