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星座血型与性格:省级高职高专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05:24
添加时间:2010-11-9   点击次数:236次
项目批文: 陕教高 [2009]40号
项目主持人:李向国—西安培华学院文法学院新闻系主任  教授
立项时间:2009年12月
一、专业带头人简介:
李向国  男,教授,文法学院新闻系主任,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从事报纸编辑和新闻教学工作,新闻理论与采编研究及其他社科理论研究。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1篇;出版专著1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6项,其中省部级6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
车宝仁  男,教授,文法学院副院长,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从事中文古代文学及新闻写作课的教学与研究。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5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2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项。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新闻、出版与宣传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掌握新闻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熟悉新闻采编与制作流程,能进行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文化宣传工作中的采、写、编、评的实际工作。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新闻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具有一定的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评论的能力;
3)了解新闻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
4)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能利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并具有一定听的能力,初步写和说的能力。
(四)毕业条件:
1. 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且成绩合格;
2. 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达到A级或B级水平,至少取得一种职业从业资格证书。
(五)主干课程:  新闻学
(六)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
(七)各类课程学时比例统计表:
类别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476
26.2
专业基础课
558
30.7
专业课
540
29.7
限选课
210
11.6
任选课
32
1.8
课内总学时
1816
100
(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计表: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总学时
学时
1444
1182
2626
比例(%)
54.9
45.1
100
三、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并实施对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发挥其教学督导的质量保障作用,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教育创新和发展的保证。
第一,现行的教学督导机制,为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教学状况的检查督促;教学信息的桥梁沟通;教学管理的咨询参谋;教学状况的考核参考。
第二,我们在健全教学督导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教学规范子系统;监控运行子系统;组织保障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
第三,有序的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坚持教学检查;开展学生评教与教师评教;进行课程评估;完善听课制度;教学工作量分析与教学状况评价;实行教学考核;加强毕业论文指导与检查;加强教学督导等。
此外,我们在学校的制度框架下,制定了《文法学院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一)继续加强同头课负责人制度,强化教研室教学管理
同头课是按照我校相关教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立,一人以上任课、课程号一致、课程名称一致、课时一致的课程。同头课负责人的职责是:负责与同头课老师制定教学进度表,协调考试试卷内容,组织期末考试、阅卷等该门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二)加强期末、期中试题审核制度
各门课程的期末试题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师个人严格按照学院要求对试卷内容、题型设置、成绩正态分布、试题试卷分析等负有义务和责任。教研室要明确期末试题A、B卷的出题方式,教研室主任把好期末试题审批、试卷分析报告签字等诸项审批关。教研室检验、收齐审批后的各门课程考试后的试卷后,再交学院教务处。教务处发现问题后,与教研室主任协商解决。
(三)在建立实习基地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研究
通过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念。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四)加强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坚持启发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鼓励老师开展创新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研究。对有成就的老师(如十佳教师、教改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等)给与积极鼓励。这些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形成了一种良好性互动的机制和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专业特色
1.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通知(教高2000-2号)和《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社会适应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以“面向一线、立足岗位、产学结合、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的原则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人文基础宽广、新闻素养合格、专业技能过硬”的培养模式,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设计了支持这三个层面的课程。
2.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
本专业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强调把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全面素质的养成、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三年的教学全过程。在这个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制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与本专业人才目标保持一致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本专业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检测性与可操作性,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
五、发展思路
第一,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
计划在两年内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2名;继续提高现有青年教师水平,制定和落实本专业专职青年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方案,使得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实际教学科研能力,达到示范专业的标准。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模式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文基础宽广、新闻素养合格、专业技能过硬”的培养模式,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设计了支持这三个层面的课程。但新闻业是一个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行业,因此,探索社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探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细节,构建与传媒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中心任务。
第三,组织多方力量,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教材
联合省内高职新闻专业教师,编写出一两本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在试用和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第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及新闻从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再分期完成一套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反映高职专业特点的系列教材。
第四,加强科研支持力度,以科研促教学
对教师每年度应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认定,并进行奖励,特别是组织力量,加大与地市级媒体的联系,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和承接现实研究课题。使“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更加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