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这辈子挺难,太漂亮:中国的“剩女”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1:58:13
新婚不久的26岁大学毕业生王芳(化名)上周和我一起吃饭时,向我说起了她急于结婚的原因:“如果我现在不结婚,就还得再花上至少一两年时间相亲,那样就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并且会成为一名剩女。”

在中国,“剩女”这个具有性别歧视的词,被普遍用来形容那些过了27岁仍孑然一身的都市职业女性。虽然带有贬义色彩,但“剩女”一词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宣传。它对女性提出了这样的警告:如果你到30岁还没有结婚,就会变成没人要的“老女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场媒体造势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中国却因为男女比例失衡,数千万男人未来可能讨不到老婆。

2007年,中国教育部把“剩女”作为了汉语新词。2010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其它机构在31个省针对三万多人展开了一项调查,并发布了《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关于“剩女”的调查结论(超九成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27岁之前结婚)得到了中国官方媒体的一再宣传。

在中国网的一篇报道中对“剩女”作出了如下分类:第一类的年龄在25至27岁之间,被称为“剩斗士”(圣斗士),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第二类的年龄在28至30岁之间,被称为“必剩客”(必胜客),属于这些女人的机会已经不多,因为事业让她们无暇寻觅;最后一类是35岁以上的,被称为“齐天大剩”(齐天大圣),该报道质疑说,这些人拥有豪宅、私家车和自己的公司,怎么也成了剩女呢?

《纽约时报》今年4月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中国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男人为找老婆所背负的买房压力。文章引用上述的调查报告说,超过70%的单身女性只愿与有房的男人结婚。但文章只字未提该调查对“剩女”所做的那些大量描述。相反,这篇文章详细谈了中国女性是如何在答应结婚前虎视眈眈地强迫男方买房子的。文章还说,由于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到2020年可能有多达2400万男性将成为永远的单身汉。这场婚姻竞赛是如此激烈,而且,从统计学角度看,掌握主导权的应该是中国女性。

中国人偏爱男孩的传统与独生子女政策已导致上千万女婴被流产。但是,由此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真的意味着女性真的可以在婚姻市场中占据上风吗?

虽然有些女人的确是为了钱而结婚,但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没有找到证据表明,所有女性都把自己的这种“稀缺性”转换成了经济利益。相反,我个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性已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财富积累。据汇丰银行的统计,这笔财富2010年的估值超过17万亿美元。

很多女性之所以没有搭上房地产价格暴涨的顺风车,是因为那些价值呈级数飙升的房产往往都登记在男性一个人的名下。中国父母一般会给儿子买房,而不会给女儿买房。而女性却常常把自己所有的金融财产都交给丈夫或男朋友,为买一套仅写这个男人名字的房产提供资金支持。

我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20多岁女性在结婚时做出违背自己经济利益的行为,其关键原因在于她们真心相信被中国政府广为宣传的“剩女论”。这些女性在个人和经济上做出不一般的妥协,是因为她们担心,如果不这样做,就永远不会找到老公。

如果说中国政府真的有意宣传“剩女论”,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害怕数千万的未婚男性因无处发泄不满而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所以希望让尽可能多的“剩男”赶紧结婚。此外,优生学可能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希望承担生育重任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市女性。而在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这类都市女性现在正越来越排斥结婚。

中国政府推动国民结婚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可谓是非常成功的。王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没有成为“剩女”。但从法律角度来说,王芳对于自己和新婚丈夫共同居住的这套房却没有任何权利,因为这套房登记在他丈夫一个人名下。根据《婚姻法》前不久的最新解释,夫妻双方的房产现在仅属于名字出现在房产证上的那个人。

王芳跟她的丈夫没有共同的银行账户,也不知道他丈夫现在有多少钱。她刚刚丢了工作,原因是公司不想让她休两周的婚假。虽然失业了,但王芳并没有伸手向丈夫要更多的钱,她说自己会继续动用个人积蓄来买菜、买衣服和支付交通费用。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应该占据上风的“虎视眈眈的女人”吗?

像王芳这样的中国女性,意识并了解“剩女论”的真实把戏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其实这也许不过是一个面临严重人口危机的政府直接或间接发起的一项带有性别歧视的宣传活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