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子属于难度大的歌吗:刘奇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6:57:33
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四川实践  

刘奇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2011年11月23日08: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四川实践

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刘奇葆

 

2011年11月2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三年负重前行、坚韧奋斗,安置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四川胜利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到今年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重灾县重建项目已全面完成,纳入本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已基本完成。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中央确定的“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超过震前水平,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

 

  坚持把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保证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高水平高质量。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我们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认真实施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强化整体谋划和科学规划,确保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先后数十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系统领导、全程指导和督促检查。从省到市(州)、县(市、区)建立起高效有力的决策指挥和组织实施体系,建立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协调机制,保证了重建部署的时效性、工作的整体性和标准的一致性。强化科学布局,坚持“五个结合”,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优化经济布局相结合、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充分开放合作相结合、与改善宏观环境相结合,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强化科学规划,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起点超前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重建规划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特别是灾区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全面推行“三打破、三提高”的规划建设理念,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既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型村落,又形成了可以推广的有效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出了宝贵经验。强化科学选址,尊重自然、尊重规律,重建选址坚持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增强了灾后恢复重建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如今的灾区,城乡整体布局全面优化,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村落别具一格,风貌与功能适应协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历史变迁。

 

  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核心理念,实现了灾区民生事业的跨越提升。在抗震救灾阶段,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强调“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把安民贯穿恢复重建始终。确立“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优先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共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住房修建问题。震后一年内,36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6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重建后的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和修复了各类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新建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民生设施,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157.5万因灾失业失地人员实现就业,20万耕地损毁农民的安置和生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认真做好地震伤残人员后续治疗康复工作,1449名因灾新增“三孤”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扎实做好受灾家庭再生育服务工作,已有3075名婴儿健康出生。重建后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群众表示,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重建中得到充分体现。

坚持把化危为机、发展起跳作为基本取向,夺取了灾区重建和发展的双胜利。我们提出“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抢抓危中之机,使灾后恢复重建既实现原地起立又实现发展起跳。注重功能恢复与发展提高相结合,规划建成了一批关系长远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干线公路5606公里、农村公路32950公里,都江堰至震中映秀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震后开工的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建成运营。2069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38个重建城镇布局科学、功能配套、具有现代风貌,北川新县城拔地而起,汶川、青川县城和都江堰市重建一新,映秀、水磨、汉旺等建成旅游名镇和工业新镇。把产业重建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石和支撑,5566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抓住时机淘汰落后产能,恢复和新建了一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成为灾区发展的新亮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基本完工。随着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向加快灾区发展振兴,制定实施了《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突出灾区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认真落实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灾区生态恢复规划。重建后的灾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震前水平。灾后重建的加快推进,不仅使灾区经济迅速恢复,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震前水平,而且为全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把对口支援、多方参与作为重要力量,汇聚了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合力。中央作出对口支援的重大举措,这是我国抗灾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救灾史上的首创。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倾情倾力支援灾区。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重建与发展并举、优先援建灾区群众最急需的民生项目,同时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援建了一批工业、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实施。以对口支援为契机,我省与援建省(市)建立起了更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推进由援建到合作、由对口到全面、由重建到发展的转变,促进了东中西部经济大合作、文化大交流、理念大融合、民族大团结。没有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区、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及时抢运重建物资,精心施工援建项目。红十字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方式为灾区提供帮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援建了一大批项目,不仅有力支持了灾区恢复重建,而且探索了“一国两制”条件下内地与港澳合作交流的新模式。

 

坚持把探索创新、破解难题作为关键手段,走出了又好又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世界上没有先例,重建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借鉴,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来解决每一个难题。各地结合统筹城乡改革试点,积极创新住房重建方式,满足群众的不同意愿,采取原址重建、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开发重建、异地安置及业主联建等多种模式,激发群众积极性,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加快了重建进程。在筹资方式上打破常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灾区重建所需资金,除争取国家重建基金、对口援建、港澳援建、社会捐赠、特殊党费等支持外,我们还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整合地方各类政府性资金、群众和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充分体现了群众主体、自力更生的精神。此外,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破解了物资保障、道路运输、稳定物价等各个方面的难题,保证了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把依法重建、廉洁重建作为有力保障,确保了重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严格执行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四川省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切实把灾后恢复重建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始终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把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重建全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有效杜绝了“豆腐渣”工程。实行工程回访和质量保修制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建立了工程质量信誉档案并上网公布。在重灾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以震中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强化资金物资全过程监管,监管工作同步进入、同步检查、同步审计,做到了“公告天下,取信于民”。从省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及市、县抽调干部,坚持在一线驻点和巡回检查,同时选聘了社会监督员和专家参与重建资金监管,做到了款物专用、公开透明、规范有序。高度重视科学施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重建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发现重大腐败行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达到了阳光重建、廉洁重建的要求。

 

坚持把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作为决定力量,形成了自己动手重建家园的局面。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充分发挥灾区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主动意识、主体作用和主导力量,把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实际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践行“四个特别”,以超常的工作强度与群众共渡难关,经受住了特殊检验和重大考验,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灾区群众以“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情和气概,不等不靠,互帮互助,在断壁残垣上建起自己的新家园。我们在全社会及时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创作和教唱感恩歌曲,隆重表彰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中的先进典型。通过这场特殊斗争的洗礼,全省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得到显著提升,抓机遇、敢破难、谋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自力更生、文明开放、感恩奋进的意识大大增强。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深刻改变了四川人的形象,四川人不仅会生活,而且还会战斗;深刻改变了四川人的理念,四川人不仅能吃苦,而且还能创新;深刻改变了四川的历史,四川不仅要立足西部,还要在全国力争上游。

 

三年来,四川人民万众一心、穿越灾难、坚韧奋进,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人民的精神没有垮,全省经济发展没有耽误、全省重大工作没有耽误、全省民生事业没有耽误,重建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

 

三年来,四川人民承关怀而奋进,化灾难为动力,以勤劳的双手、无比的智慧和英雄的气概,探索形成了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主导下,自力更生、多方援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御灾模式,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受灾群众的主体性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凝聚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是一幅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是一场坚定信念、凝神聚力的爱国教育,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是一个遵循规律、科学御灾的成功范例,探索创造了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鲜活经验和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有效模式;是一份心手相牵、感天动地的民族大爱,生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是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人民赞歌,再次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奇迹的真正英雄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现在,灾后重建规划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但巩固重建成果,推进灾区全面发展振兴,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坚定信心,再鼓干劲,扎实工作,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作者为四川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