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产经会议:美的境界与人的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17:51

美的境界与人的境界

                       ----王筱夫

 

得空,看了《百家讲坛》马未都先生的收藏类节目,节目中提到的各种器皿早已忘记,倒是他总结的“美的四种境界”让我记忆犹新。像我这种有心理分析癖初期的人,总是会把它和自己的专业挂钩。

马未都先生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收藏经验,发现人对美的认识有四种境界,由低到高分为:

1、艳俗的美,比如农村的大花布床单就属于这种。

2、含蓄的美,这种美不用过多解释大家都明白。

3、矫情的美,那是那种一般人看不懂的东西,比如毕加索的画。

4、病态的美,比如许多画家画荷花要画成残荷,竹子画成瘦竹等。

分析发现,这四种美和人的成长过程是相通的。艳俗的美就好似人童年时候的阶段,小孩子喜欢的不就是那种大红大绿或者叮当响的玩具吗。这在心理学上也是有依据的,小孩子脑部发育不完全,外部的强烈感官刺激能促进神经发育,所以儿童喜欢。艳俗的美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路过协信隧道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卖一种瓷器,水瓶上画了花花绿绿的公鸡,一问,答曰美式风格瓷器,美国人历史短,难怪喜欢艳俗的。

含蓄的美好似人青年时期的阶段。含蓄是什么,是情感丰富但又不轻易外露,含苞待放、若即若离、欲说还休正是这种美最好的表达。这正是青年时期的真实写照,这时是人一生中情感最丰富也最微妙的时候。如果你喜欢含蓄的美,那你往往也是情感丰富的。

矫情的美,在我看来更名为抽象美更贴切,这好似人的中年时期。抽象的美象征着一种抛开表象见本质的精神,要真正欣赏抽象美,并非人人能做到,需要具备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人到中年,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就是完全成熟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使得这个阶段的人具有锐敏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能够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而这些正是欣赏抽象美所必需的。

最后一个阶段的美是病态的美,根据前面的提示,大家应该可以马上联想到这是象征老年时期的。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年纪大了一般都体弱多病,所以故病自怜变成了美吗?我认为不是。病态的美之所以是美的最高境界,因为它是一种残缺的美,能够在残缺中体验到美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正如我们的生活,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美不言自喻,而失败呢?让我们看见内心的脆弱、犹疑、迷信、自负或自卑、自我中心,是这样的不完美。此刻,只有在低头落泪的刹那,我们才有可能洞悉真相的全貌,内心的兀定与方向感的把握由此产生。可以说,正是这些失败与痛苦的经历才得以让人生的真谛展现,正是这些苦痛,才让我们变成了精神富足的人。

是否正视现实,是否领悟这别样的美,因人而异。残缺美作为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寥寥无几(倒是有大量的伪到者)。现实中那些遵循“胜者为王”定律的人,活得太累太累,因为他们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为可以通过追名逐利获得精神上的长久满足,用物质生活的成功弥补心灵上的缺憾,殊不知本末已经倒置。曾经见过一个老人的手由于长期劳作,已经病变扭曲得不成样子,我当时想“一定好疼吧”,老人却简单了句:“这是一双多么美丽的手啊”,他说话时的那种交织着安详、平和、满足、甚至略带一点自豪的神情,没亲眼见过的人是难以想像的。

 

“回想一生,其实那些最痛苦的时光,反而是最美好的。”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