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觉陇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其实并不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51:10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各级官员、国际经济组织的专家,都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以较快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较快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其实中国不存在城市化速度的“神话”,未来城市化之路更是阻力重重,并且面临“去城市化”的压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并不快

    人们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乐观预期,和前期中国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有关。表面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人口比率提升速度远高于改革开放之前(图1)。1978-200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率从17.92%上升到45.70%,平均每年提高0.926个百分点。但经深入分析就可发现,中国城镇人口比率提升的速度其实并不快。 

 

 

    美国的城市化率在1860年是19.8%(略高于1978年中国的17.92%),50年后的1910年为45.74%(略高于2008年中国的45.70%),平均每年只提高了0.5188个百分点,速度几乎只有中国的一半(图2)。但结合人口与国土面积的增长的差异(表1),中美在该区间的城市化速度非常接近:中国年均城镇人口提升率×(1+人口增长率)÷(1+国土面积增长率)=1.2775%,美国为1.2702%。

表1 中国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综合对比

 

中国(1978-2008年)

美国(1860-1910年)

 

初期

末期

增长(%

初期

末期

增长(%

人口

9.6259亿

13.2802亿

37.96

3144万

9223万

193.35

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

960万平方公里

0

782万平方公里

937平方公里

19.82

数据来源:Wind、美国人口调查局

 

    之所以这样比较,是因为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提高相同比例的城市化率,需要更多的城镇人口的增加。而国土面积的增加,则相应减轻在原有国土面积内城市化的难度。

    如果再比较相同50年时间里中(1957-2007年)美(1860-1910年)两国城市化的速度(表2),中国的速度其实比美国要慢一些(表2)。中国年均城镇人口提升率×(1+人口增长率)÷(1+国土面积增长率)=1.2078%,美国为1.2702%。

表2 中国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综合对比

 

中国(1957-2007年)

美国(1860-1910年)

 

初期

末期

增长(%

初期

末期

增长(%

城市化率

15.39%

44.94%

29.55

19.8%

45.6%

25.8

人口

6.4653亿

13.2129亿

104.37

3144万

9223万

193.35

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

960万平方公里

0

782万平方公里

937平方公里

19.82

数据来源:Wind、美国人口调查局

 

   考虑人口增长因素,1978-2008年中国年均城镇人口提升率为1.2775%,而1957-2007年为1.2078%。可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镇人口比率提高的速度只略高于改革开放前。因此不应盲目陶醉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比率提高的成绩。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率提升的几个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变,产生了几个明显有利于城镇人口比率提高的因素: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且从未有过负增长(图3)。而建国初至1978年,中国总体经济增速虽然也比较快(图4),但仍低于改革开放后,并且有两次经济负增长的时期。1953-1978年,中国GDP算术平均增速是每年6.68%,而1978-2008年高达每年9.9%。城市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当然城市化也会对经济有积极的推动力。但本质上讲,经济发展是因,城市化是果。改革开放以来较快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是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前,民营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仅占国民经济非常小的比例。而国有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会优先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大幅上升,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入城就业。全国工商联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指出:在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65%左右,在二、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占就业的比例为84.1%。

 

    三是三资企业的大发展。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图5)。三资企业投资的增加,吸纳了大量进城务工者就业。

 

    四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大幅增长。由于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的补贴、旺盛的外部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出口持续大幅增长(图6)。自1994年中国汇率改革至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了近860%,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了437%。如果中国的产口绝大多数只为内需生产,则自1998年中国的商品就普遍供大于求。出口的增长导致出口制造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了中国城镇人口比率。

 

    五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人口比率增长相对缓慢的欠账。1952年至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仅从12.46%提高到17.92%,26年时间只上升了区区5.46个百分点。即使考虑到在此期间中国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城镇人口比率的提高也是相对缓慢的。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人口比例长期维持在低位的根本原因是1958年1月出台的《户口登记条例》,将居民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两种不同的户籍,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另外计划经济体制、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成份中国有经济占据了绝对地位,都是障碍城镇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某个时期城市化的停滞或倒退,往往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城市化速度会明显高于长期平均速度。美国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1930-1940年的10年间,城市化率仅上升了0.4个百分点。随后1940-1950年的10年间则大幅提升了8.5个百分点(图2)。日本在发动二战并战败时,1940-1945年,城市化率从37.7%倒退到27.8%。随后在1945年至1950年内,快速上升到37.3%,1950-1955年更是上升了19.2个百分点,达到56.1%(图7)。

 

    从长期来看,城市化率较低的国家,城市化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无论因国家政策的限制,还是经济增长困难,或其他原因,某个阶段城市化率提升很小,未来的城市化率会明显提速,以弥补之前的欠账。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人口比率增长缓慢,也正是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比率快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