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不产精子能治好吗:奥修释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 (依仁山人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21:30

奥修释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

你就是道路,你就是目标,你和目标之间没有距离。你是追求者,也是被追求的,追求者和被追求的之间没有距离;你是崇拜者,也是被崇拜的;你是门徒,也是师父;你是手段,也是目的。这就是“伟大的道”。

禅宗三祖僧璨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流浪的和尚,他从来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他总是在经过、在行进、在移动。他是河流,不是池塘,他不是静止的,经常在移动,是佛陀所说的流浪者。不仅在外在世界,在内在世界也一样,他们应该成為无家的。每当有人建立起一门一家,就会执着于它。而僧璨保持无根,除了宇宙没有家。

禅是佛陀和老子思想的综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会合。禅比佛陀、老子的思想更美,是开在最高峰的稀有的鲜花,是两个顶峰的会合,禅拥有佛和道。

佛陀和老子的思想会合,印度和中国会合,禅诞生了,僧璨近乎禅宗的源头,他带著禅宗最基本的东西。

当他讲话时,他的宁静开花了,他把道同你一起你分享。他不是来说服你,只是要跟你分享。瞭解了他的话,能感觉到内在产生出一种无比的宁静。要仔细听不思考,有很多事会发生在你里面。

僧璨,人们所知不多,他是个有知的有力量的人。他将一些未知的东西带进已知的世界,跟着他可以进入神性,一道光照入了你黑暗的头脑。

健康(health)这字很美,它跟完整(whole)来自同样的词根。健康、治癒、完整、神圣——来自同样的词根。

亚里斯多德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要选择!”选择是头脑的功能,头脑不能无选择。选择,你就掉进了陷阱。选择了某种,就抗拒了其他。赞成某种,就必须反对某种,你无法只是赞成,也无法只是反对。赞成进入了,反对就像影子一样地跟来。反对存在,赞成就存在。

单调是死亡的本质,因为死亡没有相反之物。

   逻辑相信直线,你只在一条线上移动;生命相信圆圈,往上走,然后往下走,变成一个圆。

有麻烦时,时间显得长;没麻烦时,时间就显得比较短。

吃东西时,有了守财奴的性格,就会便秘。

爱一个人,你会看到某些不存在的东西。女人不会像你刚爱她时一样美,因为有你思想的投射。你把梦中情人投射到她身上,她只是扮演了一个你需要的角色。

爱一个人,恨一个人,都会投射。爱,那人变成神;恨,那人变成魔,然而那人既不是神,也不是魔,只是他自己。爱和恨使你无法看清楚本来面目。

僧璨说:“不要爱,也不要恨,你只要看着对方的真相。”看对方的真相,按对方本然的样子看,只看真相,不投射、不作梦、不创造意象,不照自己的意象来塑造对方。

想看到真理,就不能持赞成或反对的意见。

不选择,按生命本然的样子全然接受。必须看整体,生和死、爱和恨、快乐和不快乐、痛苦和狂喜一起看。那这样的话,选择消失了。

不了解事情深层的意义,就无法达到头脑的平静。道就像广阔完美的天空,不缺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多余。我们选择接受或拒绝,才会看不到事情的本性。不要生活在外在事物的纠缠里,也不要生活在内在空的感觉里。保持安详而不奋斗状态,所有错误的观点就自动消失。要停止所有活动来达到被动,那个努力就充满你。停留在某一极,就永远无法知道统一的整体。

  活动和被动、主张和拒绝都会失败,因为它没有整体性。

努力进入睡眠,是自我破坏,会带来反效应——你将更清醒,进入睡眠的唯一方式是什么都不做。睡意没来,只要等待,不要做任何事!意志的行为没用,意志是反对无意识的。你的努力反而会带来反效果。宁静就像睡眠,你无法强迫,只能让它自然发生,

艾密力•库的“反效应法则”也是道家和禅宗的古老思想。老子、庄子、菩提达摩、僧璨都是反效应法则的大师。瑜珈尽一切努力,而禅一点不努力,禅比瑜珈更真实。瑜珈比较具有吸引力,因为作为是容易的,不论有多么困难。

    原始部落母亲生孩子根本不会有痛苦,她们是无意识的。像野生动物一样——没有抗争、奋斗、强迫。她们不用意志做任何事,她们只是漂浮。她们是原始的,没有意识的头脑。越文明越具有意识的头脑,无意识就远离,无意识被压得越深,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就产生空隙。

静心,你让它自己震动,不要去做它!静静地站着,感觉它的来临,身体开始有一点震动,你可以帮它,但不要去做!享受它、感觉喜乐、让它发生,接受它、欢迎它,但不要用意志去做。用意志去做就无法享受它,享受它就无法用意志去做它。

静心、神、成道、涅槃,都透过爱而进入存在,透过爱能瞥见存在,勇敢的灵魂就会去探寻,找出瞥见的泉源。透过爱,神被发现了、你有了第一个瞥见。

爱不用意志,静心也是。

知识唯有当你必须做什么时才需要。你不做任何事,还需要什么知识?你不需要任何知识,只要感觉,成为不存在。僧璨说,你必须变得更了解,较少的意志,较多的放开,较少的努力,较多的不努力,较少意识作为,较多无意识游动。

人都想支配,那是自我的本质,极尽努力去支配对方。

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人类本性的运作是类似的,差别只是程度。心理上不再处于自我、支配、侵略、暴力和生气时,你就不再是它的一部分,距离创造出来了——超然了就要笑,人多么愚蠢!

   临济说:“我笑世界的愚蠢。早上笑,因为再度进入世界,每个人都是傻瓜;晚上笑,因为一天过得很好!”

里面是个完整的世界,你带着整个世界。一切存在都在里面。你是整个宇宙,而不是小小的东西。有这个改变,你就达成了。

尼采说:“人只是两个永恒间的桥梁——自然和神的永恒之间的桥梁。”自然界和神的每样东西都没有问题。人是一座桥,它刚好在中间——一半自然,一半神。人是分裂的——过去属于自然,未来属于神。桥不是家,不是目标,只是途经的地方。

对派坦加利而言,努力是途径、手段,不努力是目标、是结果。对僧璨来讲,不努力是手段也是目标。僧璨的第一步就是最后一步,手段和目标没有差别。对派坦加利而言,成道是渐进的,僧璨则认为成道是顿悟。了解了僧璨,就没有更美的了;无法了解,那只好遵循派坦加利的途径。

要避免极端,不要去区分外在和内在,不要变成荣格的类型——纯粹的内向或外向。内在需要外在,外在是内在的延伸,外在也需要内在,内在是周围部分的中心。

要超越两个极端!不要成为世俗的人,也不要成为灵性主义者,不要成为有神论者,也不要成为无神论者。不要疯狂追求外在的财富,也不要执着于内在的宁静。平衡是座右铭。

选择极端,会在两方面都失败,不选择,会在两方面都成功。走极端一定失败,平衡才成功。平衡——佛陀的中道,孔子的中庸。“乌佩克夏”意味着中间的点,从那个点看,你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能说“我爱”也不能说“我恨”,什么都不能说,只在中间,不认同任何一个。这样就超越了,超越是开花,是达到成熟,是目标。

拒绝真实存在就是错过了真实存在,断言其空就再度错过。越是去谈论和思考,就越远离真理。不谈论不思考,就能全知道。

真实存在最靠近心、眼睛、手。它可以碰触、感觉、经验,但不能思考。哲学家会去思考一切,而很难去做什么。思考占有了所有时间,等准备好了,机会就丧失了。

追求真实存在的人有觉知,停止了思考的恶性循环。蠢人也不思考,但没有觉知。思考的能量应该变成觉知,意识必须被保留必须被纯化。思考和意识的旋转必须停止,意识必须变得更结晶,行动必须存在而不能停止。觉知加上行动,就达到真实的存在,创造出一个氛围,事情就开始发生,这就是发生在佛陀、僧璨、庄子身上的。

静心的艺术就是放弃思考深入行动,将思考的能量转变成觉知。

放弃思考,但不进入昏睡;昏睡无法引导到真实存在。进入无意识,无法达到真实的存在。熟睡了,意识就融入无意识。你要让无意识融入意识变成意识本身,你就成道了,成了僧璨成了佛。

真实的存在不渴求梦,渴求梦就变成了无意识。

师父的话只用来引发帮助,不应该被相信,否则会变成哲学。你必须自己去成就它,

你没有爱,就认为世界上没有爱;你有跳动的爱心,你能在任何地方感觉到爱!

哲学家会思考玫瑰,诗人会感觉玫瑰。你要以诗人的方式碰触真实存在。神秘家不思考不感觉,他停留在玫瑰里。感觉是一种微妙的活动,比思考走得稍近点。

享受当下片刻——永恒的现在!那是唯一存在的时间、唯一的存在、唯一的生命。回到根部就找到了意义,追求表象就错过了根源。

  内在醒悟的片刻,就超越了外表和空。空的世界发生的改变——真实,那是我们的无知。不要去寻找真理,只要停止持有意见。

  要小心避免寻求的错误,不停留在二分性的状态。有这个和那个、有正确和错误,心神就丧失在混乱中。二分性来自“一”,但不能执着于“一”。头脑不受扰乱地存在于道,世界上就没有东西能冒犯它。停止以旧有的方式,没有分别的思想,旧头脑就停止了存在。

意识的本质象镜子。镜子没有选择,它反映任何东西,不管好坏美丑。镜子没有偏好、不会判断、不会谴责。在源头,意识的本质就像镜子。

  孩子是纯洁的,解释进入了就不再纯洁。充满意见,受到打扰,变成很多片断,就分裂了,变成精神的分裂。

  意识是分裂的,不像镜子,它变成了头脑,头脑是破碎的镜子。

追求者整个努力就是要抛弃意见、哲学、偏好、判断、选择,而这个作法本身不应该变成选择。反对选择而赞成无选择,同样错过了,赞成反对本身就是选择。

生命和死亡看起来像相反的,这是你的分裂造成的。从生的一刻开始就走向死亡。死的片刻新的生命进入了存在,它是一个圆圈,是中国阴阳图的那个圆。

头脑透过相反之物在移动,而存在是单一的,存在是非二分的。生命、存在都是一体的,头脑是二分性的。选择就成为那游戏的一部分,不选择就是整个宗教的艺术。

你只是循着旧路线在走,每天起床、上班、赚点小钱,晚上睡觉、作梦,一天天继续,还没有到达任何地方就死了。

绝对确定的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真相,移入内在,你只能确定你自己的存在,其他都是无法确定。知道了内在的确定性,回到了基础部分,知道你存在,看法和品质将改变。看外在世界时,就会显示不同的世界,那就是神。

追求表像就错过了源头,表像是外在的。追求财富、异性、名誉和权力——一直在追求表像,你错过了自己,生活在梦里。

死亡正来临,死亡就是准则。任何被死亡证明的虚假东西就是虚假、任何被死亡证明真实的东西就是真实。任何超越死亡的东西,比死亡更强有力的就是真实的存在,真实存在是不死的。

在内在醒悟的那个片刻,你就超越了外表的现象和空。

跟习俗抵触的人,看起来一定很疯狂。

具有宗教性的人没有谴责,只有接受。为人谦虚,就会放弃所有善恶的分辨。

罪人梦想成为圣人,圣人梦想成为罪人,压抑的东西会在梦中出现,无意识会在梦中显露,分裂一直存在。你是分裂的,就无法进入源头。

   我们同情肉体的病,不同情心理的病;身体生病,我们不认为他冒犯了我们。而当某人心理有病,我们会认为是由于我们的缘故。你也病了,才会这样。

分别,说这个好那个坏,喜欢这不喜欢那——这个分别就是头脑的基础。

思想的客体消失,思想的主体也就消失了,主体消失,客体也消失。有主体才有客体。“空”统一了其中的本身和整个世界。你不去分别就不会被引诱到偏见。

   头脑创造世界,世界创造头脑——恶性循环。世界是副产物是影子,头脑才是实质,但影子无法摧毁。

在茅屋里不能快乐,去皇宫也无法快乐。改变头脑,世界就会跟着改变。头脑需要改变,它无法生活在永恒里,头脑渴望新奇、新感觉、新刺激,头脑无法保持在没有时间的状态。

克利虚纳姆提说:在深刻的静心中,观看者变成了被观看者。

生活在至高无上的道里既不容易也不困难。视界狭窄的人觉得害怕而不敢决定,越是匆忙求快,进展就越缓慢。

  执着是不受限定的,即使是执着于成道也是误入歧途。让事情自然进行,就不会有来也不会有去。

  顺从自己的本性,凡事合道,就能逍遥没烦恼。思想禁锢,真理就隐藏,诸事昏昏沉沉不清楚。以繁琐方式判断带来烦恼和厌倦,分别和区分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要进入“一的道”,就不要去讨厌感官和概念的世界。你完全接受它们,就成道了。智者努力达到没有目标,而愚者却绑住自己。达摩(道)、真理、法只有一个,有分别是无知的执着。用分别的头脑寻求宇宙的头脑是最大的错误。

   宁静和混乱都来自幻象,对成道来讲,没有喜欢和不喜欢。所有的二分性都是无知的推论,好像梦或空中的花果,只有蠢人才会去抓它们。得失对错,这些思想最后都必须被废除。

  头脑不去分别,那么万事万物就依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属于同一个本质。瞭解这“一个本质”的奥秘,就脱离所有纠缠。当以同等的方式来看一切事物,就达到了我的本质——无时间性。在这个没有原因、没有关系的状态下,不可能有任何比较。

带着作梦的头脑,无法追求真理,你都会将你的梦强加给它。你无法照它本来的样子去看,你按照你的梦来看,将它变成虚假。只有真理才存在,非真理无法存在。

“真”是存在,“不真”是非存在,两者之间是梦的世界,头脑是梦、是一切幻象的来源。

佛、僧璨是聪明的,生活在心无杂念的状态下,内心所有的梦都停止了,按照事情本然的样子看它们。你不按事情本然的样子看,将真相跟幻象混在一起。痛苦来自你的梦,必须觉知这个现象,不把责任推给别人。

处身现在,就没有梦、没有头脑,“你”就在那里,真理也在那里,你和真理之间没有空隙,两者都是真实的。你融入真理,真理也融入你,你变成梵天,梵天变成你。梦在你的周围造出一道围墙,围墙看不见却非常微妙、非常强有力。

   这里是空,那里也是空,无限的宇宙一直都在眼前。无限大,同时无限小;没有差别,因为所有的限定都消失了,没有疆界,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不要在这无关的怀疑和争论之中浪费时间!

  一和一切一起存在,一起活动,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别。生活在达成里免去了对不完美的烦恼;生活在信心里就到达非二分之路,非二分只有信任的头脑。

道是超越言语的,它没有昨天、没有明天、也没有今天。

人因为文字、符号、语言而迷失。不是迷失在真实的存在里,是迷失在语言的梦里。真实存在一直都在面前,但你并没有一直在真实的存在面前。

梦、思想是替代品,思想是清醒时的梦,梦是睡觉时的思想。

进入社会,必须要使用语言,但不应该执着。与人要用语言沟通,与神用宁静沟通。

   耶稣说:“除非你再度被生下来,否则无法进入神的王国。要再度像小孩一样。”只有再度成为自然的,那么一切都将是好的。 

禅宗三祖僧璨,不知何许人,以白衣谒见二祖慧可,不称姓名,因答有悟,乃师之出家,授法付衣。隐于舒州皖公山。后周武帝毁灭佛法,璨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定所,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这是读电子书奥修《信心铭》所感。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四日

 

僧璨《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动。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觉。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消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华,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僧璨《信心铭》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