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综合频道回放:古代观赏名石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2:37:59

                    

                                    北海公园静心斋清代供石  

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镜清斋前水池供奉的一方清代供石,系用整块汉白玉雕琢成天然供石状(高约60cm)。石雕须弥座隐于水池中。
                           北海团城上的御苑赏石钟乳石在古代曾视为珍奇作为地方贡品进奉朝廷,这是供置于北京北海团城上的一方御苑赏石(高65cm)。如今,钟乳石已作为受到保护的自然资源不允许开采和交易了。 
                 北京故宫御花园元代圆盆座英石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元代圆盆座英石(高110cm),其供置形式更接近于盆景。                               北京中山公园名石青莲朵北京中山公园的名石”青莲朵”(高210cm)。
                         北京中山公园太湖石峰古石的断代,除了石头本身的刻铭记载或是相关文献资料以外,一般多以其原配底座为主要根据。这方现在供置于北京中山公园四宜轩前的太湖石峰“绘月”(高170cm),上有清高宗的御题“绘月”,石座亦清代中期所制。
                            故宫宁寿宫清代灵壁石供置于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中的一方清代中期变体须弥座灵壁石(高120cm),形若神兽,击之声若洪钟,堪称灵壁石中的极品。                        故宫宁寿宫清代太湖石传统赏石中,有不少是经过雕凿加工的。这是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内供置的一方清代太湖石(高1 70cm),右侧和背部留有明显的加工痕迹。
                             故宫宁寿宫清复合座玉石天然璞玉作为供石赏玩古已有之。这是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中供奉的一方清早期方盆复合座玉石(高78cm)。
                               故宫御花园灵壁石御苑赏石原则上应归类于园林石范畴。这是供奉于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事前的一方灵壁石(高96cm)。
                  故宫御花园明初“海参石”供置于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一方明初“海参石”系属珊瑚排泄物化石。
                              故宫御花园明代赏石老翁拜斗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一方明代赏石“老翁拜斗”(高66cm),质地似洛河石。这是御苑赏石中唯一的一方纹彩石。也说明今人所倡导的质色形纹赏石新理念渊源有自。
                          广州药洲遗址仙掌石位于广州“药洲遗址”的九曜石之一“仙掌石”(高约120cm),系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宫苑药洲的遭石,宋代米芾曾有题诗于上。石表上有一大手掌凹印及许多凹坑。
                              杭州西湖皱云峰位于杭州西湖江南名石苑中的清代英石“绉云峰”,已经数度播迁,至今安然无恙。
                                       江南名石”瑞云峰”江南名石”瑞云峰”,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云峰是一块太湖石,现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昆山亭林园昆石名峰现供置于昆山亭林园的昆石名峰”秋水横波”,因久经风化尘污难见本色。
                             曲阜孔府明代砂积石园林石与案几供石从体量上很难加以区别,惟园林石底座都为石制,迥别于供石。这是曲阜孔府三堂院落中供置的一方明代砂积石(高70cm)。
                                               曲阜孔府院落供石类似御苑赏石形制的古石并不仅仅局限于皇家园林,这是号称“天下第一家”的曲阜孔府三堂院落中的一组供石。                           上海豫园“玉玲珑”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约1丈余,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皱漏瘦透之美,为石中甲品。古人曾谓“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                              深圳仙湖植物园化石森林深圳仙湖植物园中的化石森林                         苏州狮子林太湖石峰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中的一方太湖石峰,其貌奇丑无比。
                                  苏州文庙“廉石”今供置于苏州文庙中的”廉石”,既属于古石的范畴,也属于纪念石的类别。
                                  中华梦石城——天下第一石位于北京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内中华梦石城中,有一方纹理为“石”字的岩石(4.3*3.5*2.3m),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大明湖太湖石太湖石上的两句诗为“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
大明湖景区天香园这块太湖石原在遐园,从那至今在大明湖畔沉寂了近100年,1997年因为明湖居拆迁移到现址。此前有人注意过石上有字,但因为字迹模糊,难以辨别,就没当回事。由于这块太湖石有底座,而有底座的太湖石很罕见,当时就意识到石头的来历不一般。现在石上的诗句弄清后,再对照石的外形、特点以及遐园的历史等因素综合判断,联系到目前下落不明的张养浩家藏的“麟石”,认为有可能就是张养浩家藏四大灵石“龙、凤、龟、麟”中的“麟石”。                                        苏州留园冠云峰冠云峰是江南四大奇石之一,据说是宋代未来得及运走的“花石纲”的遗物,是太湖石中的珍品。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
                                                       九狮峰
九狮峰位于小方厅北亭院内。院内花坛内,有一座高大的太湖石峰。石峰多孔的巨峰,形态俯仰多变,气势雄伟。仔细端详依稀可见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故名“九狮峰”。此峰用若干块湖石镶嵌接叠,而无斧凿痕迹,叠石技艺相当高超。
                                                            苍云石苍云石是一自然形成的巨型太湖石,高5米多,最大腰围5米,阴面镌“苍云”二字,因以为名。落款为“霁宇书”(霁宇是兵部尚书新城王象乾的号)。苍云石整体上宽下窄,石质平滑细腻,漏、透、瘦极佳,活象一朵直立的仙云,挺拔秀丽,极富观赏价值。正面右下方有一削平处,刻有张养浩的一首词(词名《江城子》)。词曰:“何年仙斧断云根?玉无痕,翠生春。磅礴空庭,太华入平分。百窍暗通元气漏,无一窍,不氤氲,想当丘壑闷献真,泣波臣,走山君,一笑移来,造物不吾嗔。目击烟霞心已了,谁再梦,上星辰。”下款为“元泰定元年暮春七日张养浩书。”据查,元代济南张养浩,辞官八年,在济南以北置云庄别墅。张养浩一生爱奇石,搜罗天下十块奇石为“十友”,“苍云”石为“十友”之首,在云庄别墅内,此石不叫“苍云”,叫做“玉云”石。据有关园林专家考证,苍云石的规模之大,形状之奇,造型之美,实属全国罕见。苍云石原存明代兵部尚书王象乾的司马园内。现保存完整,1990年移至忠勤祠石刻园内。  江苏常州天宁禅寺内的太湖石“飞龙”此石高280厘米、长230厘米、厚100厘米,重达8吨。苍天造化,形肖神似。其造型极具传统石瘦皱透漏之元素,洞穴透天,瘦态婉约,线条流畅,凸凹韵致。而其整体造型,宛若飞龙昂首啸天,横翔长空,腾云驾雾,大有威震九霄之势。                                                                                                         燕台石关于燕台石,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很早以前,烟台山只是一座无名小山,山上树木葱茏,巨石参差。这里住着一位以打鱼为生的壮汉,被后人尊称为“守山神”。传说,玉皇大帝身边的侍女燕女神下凡人间,与守山神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双儿女。自此后,小山更加有了生机和灵气。不料,燕女神私自下凡成婚之事被玉皇大帝知晓,就派天兵缉拿燕女神。燕女神在离开小山上空时,将自己身披的斗篷从天空抛落下来,化成一形似燕身的巨石,栖落在山墩丛石之上,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夫君和儿女。每当“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之时”,成群结队的燕子,惟独对这座小山特别钟情,纷纷栖落在这块巨石之上,成为方圆百里独有的景观。为此,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画,并刻“燕台”二字于巨石之上.“燕台石”由此而得名。这座小山,在那时就被叫做“燕台山”.这也是烟台山得名的另外一种说法了。 
                                                  泰山醉心石泰山-----醉心石:经科学研究表明,醉心石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地壳深度岩浆随着地壳运动、破裂、上涌、侵入,经冷却而成的岩体,现象奇特,成因复杂,具有很高科学研究价值,距今11~13亿年前的中元古代。
醉心石学名称作“辉绿玢岩涡柱构造”,是许多呈东西向,大小不一横卧在谷底的圆术体。圆柱体的直径大小不同,大的3-5米、小的约1米;不同的柱体的环层数目不同,从三层到十几层不等,每层的厚度在5-20厘米之间。这些圆柱体的横剖面中心有石核,围着石核向外圈张裂。雨季的时候,圆柱体在瀑布的冲刷下,像水磨一样似乎随着水流在转动。
这种奇特的岩石形态,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与兴趣,汉代学者枚乘称它为“泰山之溜穿石”,俗称黑石埠,为环状节理辉绿玢岩,国内外罕见。相传, 当年孔子曾经在此赏景饮酒,为这种奇美的石头所陶醉,便有明代人单震蒙在一石柱断截面上刻下了“醉心”二字,这正是古人对泰山奇石鬼斧神工令人心醉而发的感慨。“黄前水边论玄武,醉心石上说前生”                                                                    山东青州偶园四奇石“福、寿、康、宁”四大奇石。据说,偶园中的这四块奇石是明衡王府的遗物。各个玲珑剔透,气度不凡。“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蕴涵着书法篆刻的神韵,素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传说,可见四石价之高。寓意为“福”字石,立于牡丹园中一草亭南侧,高2.4米,宽1.63米,玲珑剔透,周身多孔,若在石下生烟,则紫烟穿入各孔,缭绕而升,甚为奇观。  寓意为“康”字石,竖立松风阁的西面,此石高3.7米,宽1.2米,观之瘦而多透,形同鹤立,婀娜多姿,挺拔秀丽。  
    寓意为“寿”字石,置于偶园一草亭西侧,此石高2.4米,宽1.7米,其正面朝北,石的周身也是多孔,漏透兼备,玩童穿往自如,观之体态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寓意为“宁”字石,安于入偶园通道南侧,此石高2.3米,宽1.2米,绉、丑、漏、瘦皆备,玲珑剔透,气度不凡,为园中奇石之冠,“宁”石使人观之不尽,思之不透,实为极品。                                                 扶桑石岱庙中有一块著名的扶桑,到过岱庙的游客都会围着这块扶桑石做一个有趣的游戏:闭上眼睛,围着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后,如果还能闭着眼睛摸着正前方十多米处的一棵松柏,幸福之神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这个民俗游戏俗称“摸福”,它让游客在观赏岱庙深厚的文化景观时,也享受了一种别样的乐趣                                                         猛虎回头
猛虎回头石位于广州市海幢公园南门内水池中央,太湖石质,高可及丈,“云头雨脚”,上大下小,上飘下逸,是为石中珍品,因其嶙峋疏透,形态雄奇,酷似猛虎回头,张口吼斗而得名。此石原为清代广州四大富族之一,卜居河南伍氏所藏,珍藏于其别墅“万松园”之小园“藏春深处”,并有宋代书画大家米芾题名,此奇石历尽沧桑,虽劫犹存。
                                   仙人拇迹穗石又名仙人拇迹,为五仙观大殿右侧有一脚印状凹穴的一处原生岩石。相传有五仙人皆手持谷穗,乘羊飞临楚庭(今广州),遗穗广人,忽飞升而去,羊化为石。据《广东新语》记载:“穗石洞有一巨石,广可四五丈,上有拇迹,迹中碧水泓然,虽旱不竭,似有泉眼在其下。”“穗石洞天”为明志所载羊城八景之一,五仙观是印证羊城得名由来的一处古迹,“仙人拇迹”实为古珠江水洪水期流水冲蚀而成的瓯穴。                                                            九狮石九狮石,石高3米多,孤峰矗立,满岫烟云,通体岨峿,依势象形,犹如九狮盘踞,故名,现置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小瀛洲内开网亭于亭亭亭之间的石桥旁。
                                                                               云盆(石鱼池)
位于御花园中部,此石长190厘米,色呈青灰,质地疏松,全石如一横卧长盆,中间低凹,如长湖、如云盆。这是在石灰岩的溶洞中长成的奇石。当水在岩壁上不断地侵蚀、流动时,水中溶解了碳酸钙,含碳酸钙的水慢慢的地蒸发,碳酸钙被沉积下来。又由于水在不断地流动,在沉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个云片状凹形的波纹槽。这就是云盆的形成过程。云盆在明代时,在每个凹槽内盛水养鱼,因此又称“石鱼池”。
                                               木化石
御花园绛雪轩前面的石座上,挺立着一块高1?郾3米的厚木板,形似久经曝晒的一段朽木,背面还有无数虫蛀的小孔,但用手一摸它确是石材,是远古的木化石。这块木化石正面刻有乾隆所题的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题诗的时间是乾隆丙戌(1766)正月,距现在已经200余年了。
                                                                                    龙腾石
在御花园绛雪轩前还有一奇石似龙,此石高80厘米,青灰色,皱襞丰富,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势似奔腾的青龙,龙首仰视苍穹,不可一世。据考证,是英石珍品,扣之有声。
                                                                                                堆秀峰在钦安殿的东北部有一座由大大小小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名叫堆秀峰。据《北京宫阙图说》载:“北叠石为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铭曰堆秀,左侧,镌乾隆题云根二字;山巅有亭,曰御景亭,万历十一年(1583)建。”初名堆秀山,清乾隆年间改名堆秀峰。
                                        济南第一石------龟石龟石坐落在趵突泉公园东门西北侧广场西端的绿竹丛中,四周山峦起伏,松竹环绕,山环水抱,景区开阔。龟石是一块形状奇特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此时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石品中的“皱、瘦、透、秀”的特点,堪称济南第一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龟石最初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县人,元代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其在仕宦期间,曾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中途弃职归隐济南故居云庄,著有散曲集《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及《归田类稿》。张养浩归田后酷爱园林,与山猿、野鹤、山石为友。他收集了10块名石,其中4块按其形状分别命名为龙、凤、龟、麟。现龙石下落不明,凤、麟二石早已损坏,只剩下这块龟石。龟石原放在文庙,后将其由文庙移入公园,供游人观赏。据传,在龟石前照相有健康长寿之说。                                                                                 青芝岫青芝岫在颐和园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北太湖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此石前停步细观,兴致勃勃,侃侃而谈。原来,这块巨石产自京郊房山群峰之中。四百多年前,被明朝一位太仆(官名)米万钟发现。米氏是宋代米芾后裔,爱石成癖,自称“石隐”,取号“友石”。他多才多艺,诗、书、绘画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喜欢奇山异石。当时他家收藏大量的奇石、名石,名冠京都,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米万钟亦善画石,有多种画石本传世。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墨石图》就堪称奇石图中的佳构。米万钟为寻求园林置石,不辞辛苦踏遍郊野群山。一日在房山群山中偶尔发现一块巨石,突兀凌空,昂首俯卧,当即米氏爬上石头顶礼膜拜、赞叹不止,拟将此石置于他的花园———勺园(现北京大学西侧),“以石取胜”装点勺园,并借此在觅石成风的亲朋中显赫一番。为此他不惜财力,雇用百余人,先开山铺路,分段引水,掘水井待严冬,淘水泼冰,用四十匹马拉石滑行运输。当将此巨石运出山区到平原良乡时,朝中不少大臣、官员和文人去良乡观赏这尤以大、奇、灵、秀、“玲珑嵌空,窍穴千百”为特色的园林佳品,并认为它可以与宋代名石相媲美。此石当时轰动京都,大大超过了皇家御苑的置石品位,为此也惊动了魏忠贤私党。米万钟对奸臣当政者不屈不谀,当然难以摆脱魏忠贤的陷害,由该私党五虎之一倪文焕编造罪状,使米万钟遭受诬陷,因而获罪丢官。
  轰动京都的灵秀巨石从此搁置良乡停止运送。人们疑惑不解,一些文人墨客向米氏探询。米万钟惟恐说出真情将会惹出更大祸害,就托言因运石而力竭财尽,表示无奈。此后人们越传越出奇,遂将此石称为“败家石”。此后该巨石就因米氏败家而出名。(现此石要载入北京石史中,笔者认为应予正名,可列入“事件石”为宜,再不能以“败家石”之名而污染“青芝岫”的形象。)
  虽然米万钟获罪丢官,但对石艺术追求仍很执著。他专为心爱的石头盖了一间草棚,怕它风吹雨淋日晒加快风化。为防止丢失和人为破坏,专门雇了人昼夜看守,想有朝一日条件成熟,仍将此石运进勺园。米氏死后,石头被弃,一些文人闲客非常怀念这位爱石书画名家,常至良乡凭吊,并作诗抒发怀念之情。百年之后,清乾隆皇帝去河北易县西陵为父亲雍正扫墓。路过良乡时,太监禀报米万钟觅石获罪等细节,乾隆大感兴趣,御驾亲往,见石姿不凡,
  大喜过望,即降旨将其移进清漪园内。当时乐寿堂的正门“水木自亲”已经修好,门只有一米多宽,米氏遗石身大体重,难以进院。乾隆下令拆墙破门,硬是把这块巨石安放在现在的地方。在它左右又分别竖起了两块形状别致的太湖石,以烘托气氛。据说皇太后因此大为不悦,认为此石“即败米家,又破我门,其名不祥”,母子之间闹了一场不小的别扭,由此可知此石身世确实不凡。
  乾隆把此石置在乐寿堂后,经常观望欣赏,并根据此石的形状和润色,同时也考虑到母亲的讳忌,取意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给此石起名“青芝岫”,并将三个字刻在石头上。与此同时,乾隆采取各种方式说服太后,有关大臣和太监等非常领悟乾隆的爱石心态,各施技艺,渲染“青芝岫”美在何处,意在何处,叙说“吉祥”神韵,并深入浅出与皇权联系起来,请太后到现场观看,结果太后被感悟,终于认同此石,至此一场母子矛盾烟消云散。
  青芝岫长8米,宽2米,高4米,重约二十几吨。由于多年风化,现在“青”字已脱落,“芝岫”二字还清晰可辨。乾隆的《青芝岫诗》也还残留于石上,东侧的“莲秀”,西侧的“王英”均清楚可见。为了迎合乾隆的兴趣,大清朝一批大臣也在石头上题诗助兴。皇封或是臣题均属石之最高待遇与光彩,超越了别处之石艺术价值与尊贵地位,使此石别于它处之石。
                                                                                           五老峰

 五老峰。是五座貌似老人的峰石,均高约4米,外形以“皱”为主,兼备“漏、透、瘦”的特点。根据各峰的形状,分别称为迎客、送客、瘦、高、矮老人。


                                                                                  美女峰美女峰在上海松江方塔园,美女峰就是二块纯天然石头,座落于其昌廊东侧、读锦鳞北面。这两块太湖石从明代画家孙克弘私宅和梅花庵中迁来,玲珑剔透是主要特征,追求的也是神似的想象。因其体态苗条,形象逼真,宛如亭亭玉立的女子,而得“美女峰”之名。观赏者如借助光与影,效果最佳。在朝阳映照下,美女发髻高耸,长裙曳地 ;在余晖投射下,美女体态娉婷,婀娜多姿。而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又会感受到不同的韵味:西面看,美女似“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东面看,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实有步移景异的观赏之妙。美女峰是奇石中的极品,方塔园的镇园之宝。                                                   绘月石此石为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由乾隆御笔题名,右上有两个半圆型的洞孔,其正中的石洞犹如一轮明月悬挂天际,故称“绘月石”。石形若灵芝“绘月”,高约200厘米、宽140厘米、厚50厘米。配有体量较大的长方形须弥座,座高100厘米。                             留园十二峰
 冠云峰
 瑞云峰
 岫云峰
玉女峰:绿荫轩西则墙处一峰湖石,从明瑟楼登高观望,玉女峰体态瘦削,微微前倾,婷婷玉立,如一美人  一云峰:恰航轩、明瑟楼南假山中,今石上镌有“一梯云”三字,峰高丈余,屹立于假山石径旁。

月峰:在濠濮亭旁,峰石中有一天然涡孔,印月临水,石中有一天然涡孔,其倒影落在池中如一轮明月,石高不过丈

青芝峰:从曲溪楼北侧花窗望去,其顶上横加了一块湖石,有点象豹头,石高不过丈

鸡冠峰:从曲溪楼北侧花窗望去,石像象鼻的是鸡冠峰。

奎宿峰:在曲溪楼前、濠濮亭东北隔水漏窗下,石高二米余。在河滩踏步旁,有一体态粗硕的湖石峰。

猕猴峰:在五峰仙馆北面庭院花径之上,偏西,石高二米左右。从五峰仙馆内朝北望之,峰如一老猿,抓首弄耳蹲立于白皮松下。

仙掌峰:在五峰仙馆北面庭院花径之上,居中,石高二米左右,,仙掌则像人之手掌伸向太空,仿佛仙人五指排空。

累黍峰:在五峰仙馆北,还读我书斋之西,当窗而立,高丈余。石上布满黄色结晶颗粒。

干霄峰:揖峰轩石林小院洞天一碧的东南角天井中有一支斧劈石,石高4。4米,宽约34厘米。是十二峰中唯一不是湖石的峰。

拂袖峰:在东园中部,卵石小径旁,石高约丈,其身拂出一角如古人袍袖

箬帽峰:在冠云峰东侧有一湖石高不过丈,石之上部形如箬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