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男性生殖感染医院:忠经?述解(原著?东汉马融??述解?张庆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10:11

前 言

忠经是后汉马融所著,古人说忠孝两全,马融因有感于孔子写了孝经,而独缺忠经,因而补之,使忠孝的德行得以两全。

「忠」的造字是心上放个「中」,即是处处保持不偏不倚、大公无私的存心,能够舍已从人、舍小取大,处处关心团体或公众利益的意思。而「中」这个字也有核心、主轴、根本的意思。内心时时不离一个利益大众、公平无私的核心主轴,不失这个根本,这便是「忠」的意思。

「忠」乃忠孝节义四大圣道之一,其用处遍及任何层次的生活领域,并非只是某个特定族群的人才用得上。可惜自古以来众生长期统治在诸侯或帝王专制政体下,逐渐被一群拍君王马屁的人,把忠这个字解释作臣对君的专利品!因此一提到「忠」的对象,便误会只是对一个「君」尽忠而已,然后又把忠的最高表现误解成只是一个「死」字,致使不明圣道之人,认为忠道既已不合时宜,又在强人所难,故不是望而生畏,便是斥为迂腐。

所以要想发扬忠道,必先认清这个「忠」字的本来面目,才不会有所偏差。现在我们根据古籍,参酌今情,给「忠」这个字下一个更广泛的定义:

「忠,乃是对天地、国家、人民、君上、学术、信仰、职守、家庭及自己,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诚实不欺,任劳任怨,不避危难,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之美德。」

简单的说,忠就是公心,忠的反面为私心,故没有私心就是忠。因此,在古圣先贤的眼中,「忠」这个字并非只是去事奉一个人,或只是为了达成一个私我的目标而已,而是能够公平的去维护大团体的目标才叫「忠」。

有了这个定义后,让我们对忠的本意,有更正确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把忠看成是一个迂腐又无法适用于生活的陈腔烂调。

虽然忠就是公心,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就分出以下几种等级了:

(一)耿耿精忠。例如岳飞,对国家的忠心耿耿,无话可说。

(二)赤胆忠心。例如包公办案不畏权势,大公无私。

(三)忠直硬气。例如文天祥的正气歌。

(四)忠而不苟。好比虽没什么大贡献,却能持身非常公正廉节的人。

(五)半忠半奸。这种人能做出些对大众有贡献的事,但却偶而也会做些阴私的事。

(六)小忠为大忠之贼。例如能够忠于一人而却罔顾大众的利益,就像黑道为兄弟的逞凶斗狠去两肋插刀,以至危害社会,还自以为是耿耿忠心等等。

由于对忠这个字的误解,以至使现代人每当提到要为公司尽忠,还是要为上司尽忠、甚至为国家尽忠时,都会有一种”吃亏”的感觉,不然就是有着封建、迂腐的感觉,这使得现代人对一个公司、团体、任何人、甚至自己的国家,都不屑去尽忠,甚至连一点最基本的敬意都没有!

然而在内心里面对人对事都有个「忠直公正」的存心,究竟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呢?传统固有的人生训诲,强调「好心有好报」,但这样的教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社会,难道只能一种道德教条,无法以科学方法来证实吗?美国一位心理医生戴维﹒霍金斯在(Power vs. Force)这本着作里所公开的数据,让我们大开眼界,知道「善恶报应」还真有其科学根据呢!

这本书里面让我们知道情绪能量是有频率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戴维﹒霍金斯,经过二十年长期的临床实验,其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包括各种不同种族、文化、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数据。

他把人的情绪频率映像到1-1000(100Hz--100000Hz)的范围,他发现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Hz)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可以使身体增强。霍金斯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的意念,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当你想着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其研究又发现,心情频律常在250以下者多得癌症。在250以上者,身心大多比较健康。这结果真是令人人大开眼界,原来存心对人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

兹摘录其主要项目如下:

1.羞愧耻辱:20

2.恶念谴责:30

3.冷漠绝望:50

4.忧伤懊悔:75

5.恐惧焦虑:100

6.渴求欲望:125

7.愤怒怨恨:150

8.骄傲轻蔑:175

9.勇气肯定:200

10.信赖:250(中性)

11.温和希望乐观:310

12.宽恕原谅:350

13.理性谅解:400

14.关爱尊敬:500

15.安详平静:540

16.喜悦快乐:600

17.开悟正觉:700~1000

依照上面这个表格,只要内心对人对事常存着忠敬的心,频率范围起码已经在500以上了,那不是非常有益健康吗?这么说来,古人强调做人要宽恕、要有爱心、对人对事要忠敬等等,不都是有很深切的道理吗!

为什么在进入忠经本文之前,我要先提到这篇科学报告呢?因为现代人一提到「忠」,不是把它视为非常迂腐封建的想法,就是把它看成是骗人去当走狗的技俩,因此哪里肯去想想「忠经」对社会、国家及个人,有什么好处呢?现在有了这篇科学证据之后,起码我们已经知道内心存着「忠」,对个人的身体是有莫大好处的,至于对公司、团体、社会、国家的效用有多大,就让我们跟着「忠经」的步伐,一窥古圣先贤的伟大胸襟与智慧吧!

 

天地神明章第一

天就是天神。地就是地祇。神明指的是天神地祇之外,一切星辰山川诸神。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

休:美好的。

从前在天下极太平的时代,有个极好的治理、管理的风范,做上位的,做下位的,都同心同德,因此,感动天心,各种美好的祥瑞都来相应,这就是忠的力量所致。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凡是天所覆盖的,地所装载的,人所做出来的德行,没有再大过于忠的了。

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忠的意思,就是将良心摆得公平中正,对国家、团体、领袖、学术、信仰、以及对真理、真道、对天地之正气、对万世之子民,甚至对公司、老板、长官、自己,都要「至公无私」的意思。

由这句「至公无私」的经文看来,「忠」是为更大、更远的公众目标而努力,而不是仅是为了一个人尽私忠,或为一个人当奴隶而已。至于这一点,就让我举我的先师所说过的一段话来做说明:

「君臣之道如何?古早君王有道,则圣人辅之。若君王无道,圣人则苦谏,不从则去,故云:“圣人从道不从君”。(足见圣人之所以事君,不是为了一个国君尽忠而已,而是为了整个国家众生的利益,这才是忠。)

父子之道如何?父有义则子当孝,父若不义则不能责子之不孝,故云:“孝子从义不从父”。(原来孝顺不是连父母错的话都听命,而是挑对的听,不对的要力劝,这才是孝道的真义。)

又云:“从顺命不从逆命”(父亲若叫你做不合道理、危害他人的事,可以不听的)。

夫妇之道若何?夫有理则妇顺从,夫无理则妻劝夫,夫若不从则下堂求去,故云:“妻子从理不从夫”。(所以古人也不会在极不合理的状况下,还叫你死守着顽固的丈夫。)同样的道理“弟子从仁不从师”。(仁是本性,若你所跟随的师父,不能教导你启动生生不息的本性,不能教你去利益他人的本性,也就可以离去了。)

从以上这段先师揭示的做人处事原则,我们可以知道,「忠」这个字是非常活泼公正的,是对着公理的,对着大体的,不是呆呆板板的对着一个人的私情奉献而已!然而这个定义已丧失,致使现在的人对「忠」字的误解还不少,甚至为了这个字还大肆批判孔孟,以为孔孟提倡「忠」字是想拍君王马屁,想作君王的马前卒而已!因此一提起「忠」这个字,便激起满腔的忿忿不平!

但在孔孟学说里面,对忠这个字的概念究竟如何呢?到底这个字只是叫我们去为君王做牛做马呢?还是要我们做个大公无私的人呢?不如让我举几则论语孟子里面的片段,以便彻底了解「忠」这个字在孔孟的心目中所代表的意义。

论语: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问事奉君上的道理。孔子说:忠臣不欺瞒君上,但君上做错事,可以不惜犯颜诤谏的。)

孟子日:「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说:君上犯错时能勇敢的指责他的过错,才是忠臣对君的恭;能教导君上好的德性,避免不好的行为,才是忠臣对君的敬;只是在背后批评君上,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能对君上的昏庸有任何建树,这种臣就与偷俸禄的贼没两样了。)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孟子说:一个昏君若毫无罪过就杀了一个基层的公务员,那么做大夫的就可以挂冠求去,离开这个国家了。一个昏君若毫无罪过就杀了一个百姓,那么基层的公务员也可以离开他的职守而远走他乡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孟子说:对于国家来说,百姓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国家的利益是次要的,而君王的利益则是摆在最后的。因此身为诸侯者,如果作为违反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或是造成国家社会的不安,严重者甚至可以请他下台,换一个有德行的人来领导国家。)

从以上几则孔孟的遗文中看来,孔孟所提倡的「忠」,是非常大公无私的大忠,不是逢迎拍马的小忠,是可以直接对君上犯颜直谏的,甚至可以换一个更好的人来领导国家的,好比当时国父推翻满清,不正是在实践孔孟为国为民的理念吗?如此的大公无私,怎么会被误会成是诸候的马前卒呢?这些批评孔孟的人真是没把论语孟子读完呀!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忠」字,不仅是对君上一个人尽忠,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百姓尽忠;不仅对你的身心有益,对国家社会更有益。因此每个人应该放下歧见,好好的来研究这个「忠」字才对!

天无私,四时行;

天没有私心,所以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从不间断;

地无私,万物生;

地没有私心,所以动植矿土万物生长,也从不间断;

人无私,大亨贞。

亨:通达。 贞:正而固,即忠也。

如果人能够没有私心(忠),自然四通八达,正当而稳固,任何地方都行得通的。

这让我举论语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张问什么是可以到处都通行得开的办法。孔子说:说话大公无私诚信正直,举止为庄重恭敬,如此虽是蛮夷之帮也到处通行得开的。如果说话不公平诚信,举止行为不庄重恭敬,虽然就在自己的乡里,能到处通行得开吗?)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

忠的道理,就是专一他的心志在真理上,专一在国家或团体的广大福利上的意思。

古人所谓的忠是专一在大体的主轴上,而不只是专一在一个人的福利上。在孟子里面,有这么一段与齐宣王的对话,充份说明圣贤的这种心思。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译:

齐宣王问为卿或为臣的道理。孟子说:「王问的是什么样的卿呢?」

齐宣王说:「卿还有不同吗?」孟子说:「不同的,卿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君王同姓亲族的叫做贵戚之卿;一种是与君王没有亲戚关系的叫异姓之卿。」

齐宣王说:「那请问来自君王亲族的贵戚之亲的为臣之道是什么呢?」孟子说:「与君王同姓氏的贵戚之亲(即共同享有天下的家族人员),碰到君王有大过错的时候就要尽上向国君诤谏的职责。当反复诤谏还不接受改过建议的时候,就应该要为了百姓,在同姓的亲族里,推举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来当君王才对。」(当时天下是私家的,故有此说法)

齐宣王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孟子说:「君王请不要怀疑或生气,君王问我,我不敢不把正理告诉你!」

过一会儿齐宣王怒气稍微消了点,然后问孟子说:「那么异姓之卿的为臣之道是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异姓的卿碰到国君有过错时,就尽上诤谏的本分,但若反复诤谏还不听的话,就可以挂冠求去了!」

从以上这段对答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孔孟所专注的「忠」,是专注在为广大生民设想的大忠,而不是拍君王马屁的小忠。现在的人总是把孔孟所提倡的忠,说成是拍帝王马屁的人才做的事,这都是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所致。

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治理国家想要得到根本的话,哪件事情能不从「忠」这个字出发呢?

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

忠的用处,能够坚固君臣的份位与情意,能够安定国家社稷,能够感格天神地袛,感动山川神明,何况是寻常的一个人呢?

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

忠这个字,发端于自己一身的行持,到彰显家世的德行,到帮助一个国家兴旺成功,名目虽然不同,然而所用的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样子而已。

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

因此,能专一大公无私的忠心在自己身上,就是忠的开端;能专一忠的心志实践在自己家里,就是忠的德行已做到一半了;能专一忠的心志实践在他自己的国度里,就是忠最伟大的成就了。

讲到这里,让我来举段孟子所提到的例子,说明古人如何在自己的国家里专一于大公无私的忠。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亳。」

译:

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彻底颠覆了商汤建立的治国大法,老相国伊尹为了天下众生的安危,就把这不肖的君王暂时安置到「桐」这个地方去。经过三年的教育,太甲终于忏悔自己的过错,对过去的错误深深自责,并改正这些错误。又在桐这个地方学习仁义三年,完全听从伊尹的训悔。伊尹见太甲改过之后,又迎请太甲回到首都毫这个地方,重新登上君王的宝座管理天下。

从这段伊尹的作为可以清楚的看出,古代真正的忠臣,不是只专一在对君王的忠而已,更重要的是专一在对天下众生的忠,他既不愧对自己的国家,也不愧对自己的君王,这才是「大公无私」的忠,这才是「一于其国,忠之终也。」

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

治身能专志于忠(无私),各种福禄就自然到来;治家能够专志于忠,六亲自然安祥和乐;治国能够专志于忠,天下百姓自然治理得有条不紊。

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书经说:「要维护那份精粹无私的精忠,要信守那份大公无私的精忠。」

 

全章总结:

这第一章,是说天地神明及人,都欢喜忠心的人。因此人能够忠心,就可以感动天地神明,当然更能感动人心。马融解释这个忠字,很精当,因为后世的人,都把这忠字误会了,倾向去护持有位子的人的说法,而忽略了公理。

所以忠经开端第一章,先表明这个忠字的用处所包很大,忠用在自己一身,能够一心做好人,大公无私,循规蹈矩,这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家内,能够一心孝养父母,友爱兄长,也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国家,能够大公无私的在职位上「致君于尧舜、治民于太平」,辅佐君上为民谋福,那是忠的最大成就了。

忠这个字是从修身来的,从大公无私的存心来的,所以说一于其身,是忠之始。若要将来能够忠心做国家的事,总要从现在的身心中修来,纔算是有本有末的忠道!

此章补述:“百善无非忠之用也”!

在这第一章结束的时候,我们对忠的定义及范围大略有一点了解了,而对于忠字与五伦等其它德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忠字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尚未明了,因此我要花一点时间,补述「忠」字与五伦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常的应用。

这五伦是怎么定下来的呢?话说远古的帝尧举用帝舜的时候,帝尧对舜说:「如有贤人,只管奏来,朕任用就是。」舜说:「臣见帝的胞弟,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八个,都是逸群之才,可以辅佐教化,请帝任用。」帝尧说:「原来是他们,你怎么知道他们贤能呢?」舜说:「臣个个见过,天下之民,尽知他们贤能,有『八元』之称,可以任用。」

帝尧说:「那你派人把他们召来,朕立刻任用,就分在你的部下吧!」不到两个月,八元都到京都,帝尧把他们分配在司徒府里(管理教育的)。舜与他们开了一个会议,舜说:「司徒身负教化之责,但是教化两字太空泛了,究竟「教」是什么?「化」又是什么?教他好,怎样才算好?化他善,怎样才算善?这恐怕一定要定出一个标准来,我们大家都朝这方面想,把空泛的教化,说出实际的办法来。」

经过好多天的讨论,大家认为世界是人类积成的,人与人无时不接触,无地不接触。既然接触,就双方接触来说,必需有个准绳,以达到相安无争的地步;教化之道,应该从这里着手,才能达到切实可用。紧接着又把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五类:一是君臣,二是父子,三是夫妇,四是长幼,五是朋友。这五类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无遗了,这是共同讨论的结果。

接下来就是要在每一类的接触间,都找出一个最恰当、不变、公平的准则来,于是他们开始分头制定,再来让大家公议。(其实这也正是在制定这五类关系里的「忠」了!)

舜负责君臣一类,他说:因为君臣一类,为君的往往容易擅作威福,为臣的往往容易谄媚逢迎,以避君主之威,以邀君主之福,这种道理不搞清楚,君臣一类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君臣一类的准绳,应该是一个『义』字。

义者宜也,是”种种合乎当然”的意思。因为君之与臣,尊卑虽殊,但是推到其当然的道理,国家之所以要立一个君、之所以要用这个臣,无非都是“为百姓求福利”而设的。既然这样,那么他们所行的事,有福利于百姓的,才叫做「义」!无福利于百姓的,都叫做「不义」!臣子不义,君主应该给他惩罚;君主不义,臣子也应该加以谏阻。

假使同是一件事,君主的意见有时和臣子不同,而利害祸福一时又看不到,那该如何才好呢?这种情况或者君主方面牺牲他的意见以从臣子,或者臣子牺牲他的意见以从君主,都可以的;假使两边意见不同,而利害祸福显而易见,那么为君主的可以罢免这个臣子,为臣子的也可以舍弃这个君主。所谓『道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君臣间「义」的标准,就此确定。(这个「义」字便是君臣之间的忠)

另外所谓「君臣」,不限于朝廷之上的君臣,凡是百姓办事,而有出令之权的,都是君之类;凡是受人之禄,为人办事,而有奉行之责的,都是臣之类,都适用这个标准。

(从以上这段「君臣」的定义可知,凡是在职务上是你的老板、上级主管者,都可以模拟为你的君,凡职务上是你的下属人员者,都可以模拟为你的臣。「君臣」两个字,指的是你在各阶层中对上及对下的关系。而君臣关系存在的价值,只是“为团体谋福”而已,而不是为了哪一个人。臣下若违反了这个团体的目标,君上可以处罚他,也可以叫他走路;而君上若违反这个目标,臣下不仅可以诤谏,也可以挥挥衣袖离去了。这是多么活泼的应对之道啊!而今的人误认为古人的忠是呆板封建的想法,这实在是未曾了解古人的壑达与活泼啊!)

接着伯奋负责父子一类,他说:「我认为父子方面的标准是:父对于子应该慈,而子对于父应该孝。而孝慈两个字,总离不开一个「亲」字;父子天性,假使要互相责善毁恩,就必定分离,也就不亲了。所以父子中间的标准,应该定一个『亲』字,也就是「父子有亲」。父子间无论如何,都以不失其「亲」为原则。母子与父子一样,也适用这个标准。」(这「亲」字便是父子之间的忠)

仲堪负责夫妇一类,他说:「夫妇的关系,我认为夫应该和,妻应该柔,一和一柔,才能成家庭。世上夫妇相离的原因有多种,而大的不外两端,一端是亲热过度,一开始就纵容狎亵,无所不至,久而久之,反动的力量一生,两个就不对了;有一端,男子见了另外的女子,都是可爱,女子见了另外的男子,也都是可爱,从而夫妇间就产生了醋思,而生出种种误会。所以夫妇相敬如宾的敬字,还不能解决问题,它的标准应该是个『别』字。也就是说夫妇中间,时时事事,都要区分开,不要混淆,各自的地位摆正,不能胡来。其它各种男女关系也都适用这个标准。」(这「别」字便是夫妇男女之间的忠)

叔献负责兄弟一类,他说:「说到兄弟关系,兄应该友,弟应该恭,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怎样叫做恭?又怎样叫做友?不能不定一个标准。大凡兄弟这一伦,与父子夫妇不同。父子的尊卑隔得远,而兄弟是平等的,只是年龄有大小而已。夫妇的利害基本上是共同的,而兄弟的利害,常相冲突。况且父子夫妇,都是一个对一个,简单而容易应付;兄弟就多达十多个,少也是两三个,对象既多,不容易应付。所以兄弟中间标准,应该定一个「序」字,也就是「长幼有序」。

因为兄弟的名称是由年龄而来,那么种种关系发生的时候,都按次序做去,自然不会冲突了。每事兄让其弟,弟让其兄,友爱之情,就由此而生。推而广之,要想泯灭社会上一切的争执,也无非确定长幼的顺序,乡党莫如齿(乡里之间的聚会以年长者为尊),社会自然不乱,所以各种长幼,相遇也适用这个标准。」(这「序」字便是兄弟长幼之间的忠)

季仲负责朋友一类,他说:「朋友这一伦,有广狭两意;就狭义说起来,同道为朋,同志为友;就广义说起来,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不能做朋友的人。天子友匹夫;匹夫匹妇,如宾如友;兄弟互相友爱,都是个友。那么这个标准从何而定呢?应该定一个『信』字,也就是「朋友有信」。

因为朋友之道,不外乎交际,而交际当中,最重要的是言词,一切情谊都由此而产生;假如交际当中言而无信,或任意虚构,或行不践言,那么情谊就不能产生,而朋友之道也无从确立,所以信字最为重要。其它人类往来交际,也适用这个标准。」(这「信」字便是朋友间的忠)

大家议定以后,第二天入朝,就奏给帝尧,帝尧看了大喜,就把这个议案定名为「五典」(即五伦),以表示尊崇之意,并叫舜等负责去执行。

(以上就是五伦的由来,仔细看看这些古贤人制定五伦的用心,真是非常的活泼开明,非常的大公无私,非常的忠,一点也不古板专制。更可贵的是所制定出来的东西,非常的直接有用,立即可以落实在任何与人相应对的时候,让我们只要依循这五个简单的原则,不论走到社会的哪个阶层,都有机会培养我们大公无私的忠,并且可以产生非常有益人类和谐共处的功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五伦也好,对忠字也好,总是把它看得非常八股刻板,好像一点都没用处似的,这真是现代人的误会啊!)

 

圣君章第二

「君」字不只指皇上、君上,也可模拟为任何有出令之权的人,例如现代的董事长、单位主管、主任、组长之类。也可以模拟为所效忠的国家、团体或公司。

「圣君」是设法让自己的君上具有如尧舜般大公无私的德行,而不一定指你的君上此刻已经具有圣明的德行。

惟君以圣德,监于万邦。

邦:国家。在现代的社会也可模拟为任何团体或公司,而「万邦」可以模拟为各地的分公司或加盟店等。

只有在国君有了最圣明的道德时,才足以监督于万国,才足以使众人感服的。

自下至上,各有尊也。

尊:尊敬,注重。

一个国家或团体,或任何组织,从最卑下的人算起,一直到最尊贵的君上为止,每个人都有该尊敬的目标及应服从的本分。

故王者,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

临:从高处往下亲近、照耀、展现。

事:事奉。但「事奉」的意思并非逢迎顺非,也非全部顺着君上的意思办事,而是在行事应对间,都能禀持公正无私的心,去使君上成为尧舜,使下民乐享太平之意。

所以一个有道德的君王也要有所尊奉的,例如对上要用他的德行去事奉天神,对下要用他的德行去事奉地祇,中要他的德行去事奉祖先宗庙,还要用他的德行展现在举国的百姓的面前。

则人化之,天下尽忠,以奉上也。

那么人们都将感化于圣君的德风,都具有大公无私的忠心,并用这样的忠心去事奉自己的君上了。

是以兢兢戒慎,日增其明,

兢:有竞争与敬重的双重意思,也就是怀着敬重的心思去效法看齐之意。

戒:防备、去除。

慎:小心、重视。

因此任何一个有出令之权的君上,都要以身作则,凡有作为,无不儆戒谨慎,使自己的德行一日比一日还要光明。

禄贤官能,式敷大化,

禄:俸给。  官:职守。  贤:有才有德。  能:有才。

式:车舆上的横木,一在前,一在后,乃乘者所凭依而式敬之物,故引申为风范、法度、尊敬之意。

敷:展开来、传布开来。可引申为”广大”之意。

君上在任用一个人时,能够把俸禄赏赐给有德行的人,派任职务给有才干的人;那么其其德行风范将广布到整个天下(或整个公司团体),使得举国百姓(或全公司的员工)都得到深深的感化;

惠泽长久,万民咸怀。

惠:好处。  泽:滋润的恩德。

咸:皆、全、普遍。

其给予人们的好处及恩泽既长且久,所有的子民都对他感戴不忘。(也可模拟为整个公司或团体的成员对领导人的向心。)

故得皇猷丕丕,行于四方,扬于后代,

猷:谋也、道也。以正道而谋划之意,引申为功业或德行。

丕:大也。

所以能够将这圣君的伟大德行与智慧,远布到四方,传扬到后代。

以保社稷,以光祖考,盖圣君之忠也。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榖神,古代君主每年都祭社稷,后来就将“社稷”引申为国家。

考:老也、成也、终也。父死曰考,母死曰妣。

用这个「忠」的德行来保全国家,用这个「忠」的德行来荣耀祖宗,这就是一个圣君的忠心所在啊!

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昭:明显易见、光明磊落。

聿:古代用以书写的器具。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引申为达成、获得之意。

诗经说,做君上的,能够用着自己光明磊落的德行去敬奉上帝爱人的使命,就能藉此获得上帝所赐下来的无量福报了。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在任何团体中做君上的,都先要具有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忠」德才行。各位想想,就连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或董事长,也有他应该尽的责任与义务,以及该事奉的对象。例如举用贤能,布施德化,就是皇帝或董事长的义务。而举国百姓或员工就是君王该服事的对象。君上的义务尽了,就是圆满了自己「忠」的德行。君上尽了自己的忠,上行下效,做臣下的自然也能各尽自己的义务与忠心。上下皆光明磊落,上下皆忠,皆尽自己的义务,这大到天下,小到一个公司或团体,岂不都呈现出无比的光明与幸福了吗!

而这一切就决定在最上面的那个君上,能否示范出「忠」的德行来。所以忠经进入第二篇,就先从君上如何尽忠说起。但这并不是要让为人臣下者把责任往上面推的意思,用意是先立起根本处的忠,再谈其它枝叶的忠,因此下几章接着谈臣下的忠该怎么做。

 

冢臣章第三

冢:地高起,若有所包覆之状。有高、大的意思。

冢臣:即宰相之类的元老大臣。若模拟于公司或团体即是总经理、总裁之类的主要干部。

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化成。

事君:「事」是尽忠职守之意。「君」可指所尽忠的团体,或该团体代表人。「事君」的意思并非逢迎顺非,而是能禀持大公无私的心,去完成君上或团体所带领的目标,或导正君上走向更正确的方向,使广大的众生都能得到益处。

做大臣的或做高级干部的,能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往君上或老板所指引的目标奋力前进,或是辅佐君上做更对的事,使上下都能得到好处,这才是忠的根本。冢臣的内心把忠的根本(让上下都有益)立定了,然后在职守上的治理教化才能成功。

冢臣于君,可谓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

下行:臣下能大公无私各司其职。

上信:君上也能和臣下一样大公无私守时共命。

信:真实无虚之谓。

宰相大臣或高级干部,与君上的关系最为亲密,可以说是一体的。大臣要能谨守行政岗位的效率与德行,让君上信任不疑,这才能够圆满一个大臣的忠。

补充:

若是一个大臣或高层干部的作为,存有一点私心,让君上有可疑之处,那么哪里能够让君上相信不疑而圆满他的忠心呢?

好比做为一个单位的领袖,对下属很热络,下属对他也很热络,但这位受公司妥托重任的单位领袖,在言谈之间从来不谈起公司或老板对员工的关心与付出,公司把一整组的人交给他,可是却看不到这小组的人对公司有什么向心,一提到老板或公司就微微叹气,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而谈到下属的任何成员,不论多么糟多么坏的,却都热切的说是很棒很好!让下属的向心全在他一人身上,而一肚子怨气全出在老板或公司身上,那么请问这个单位领袖究竟在为谁工作?他有没有设法拉近下属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做好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这种情况怎不令君上起疑?

所以「下行上信」不宜解为“下面办的事上面都要相信!”而是做为一个冢臣或高级干部者,办事情的时候,要办到光明磊落,要在公司与员工间搭起桥梁,让上下都毫无可疑之处才对。若一个冢臣办事情,办得处处让君上起疑,这便失去一个大臣的忠心了。

因此大臣不能动不动就向君上说“为什么你都不相信我!”因为事实上臣下办的事,并非都没有私心,也不一定都没有缺失,因此才需要上面有人监督,以便整个国家团体能走向更好的方向。因此做一个主要干部,不可以“老板不相信我”的怨言为借口,来混淆君上检讨监督的权责,及制造群下的怨气,破坏群下对君上或公司的向心。

一个内心有「忠」德的人,被君上质疑、检讨、甚至贬官隔离时,应该先检讨自己的过失何在,若检讨自己实无过失,则当面向君上说明,若说明无效而无碍于大局,则宽心接纳,若有碍于大局,则用十五章所说种种诤谏的办法循序渐进,而不是不断的满口怨言指责君上,破坏群下对君上的向心与和谐,这才是「忠」(大公无私)德所在之处。

因此从第三者的角度说,当你听到有人哀怨的抱怨说:“某某主管不相信我”,或“某某主管在防备我”的怨言时,不论他是不是一个讨你喜欢的人,或是不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你应当问他:“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事让主管防备你呢?”当然,极有可能你所听到的理由都会是他丝毫没有错,所有的错全都在老板或主管的身上!

然而不论他讲得多么委屈痛苦,此时你也只是听得一面之词而已,若是你在未双面求证的情况下,就一面倒向这个你一向喜欢的人,甚至不明究理的就和他连手一起对抗起君上,制造团体不安的气氛,这必已经难免「不忠」的损德事发生了。

因此碰到类似情况时你应该说:“等我去当面向老板求证为何如此再说,若是你们有什么误会,再由我来为你们主持公道!”这样的办事程序才能两面兼顾,这便是能使你建立起大公无私的「忠」德的办法了!(忠于正理,忠于团体的公众利益,而不只是帮助哪一个人。)

然而人们不易把握这些原则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发出怨言的人,都有着一副极为可怜委屈的样子,这才让人失去理智去越帮越忙。因此论语里面才有这么一段告诫:

「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译:「子张问明理的原则。孔子说:像水慢慢渗入般的长期毁谤,并以着切肤之痛的样子诉说着受害的委屈,还不能蒙蔽他对真相的判断,那就算是明智了呢!」而今我们想要对团体尽忠,也要有明理的本事才行的!

夫忠者,岂惟奉君忘身,殉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而已矣!

殉:营求。 节:操守。

这个忠的道理,岂只是事奉君上而忘了自身、为了奔忙国事而忘了自家、端正脸色直词诤谏、面临国难有赴死的操守而已!

在乎沉谋潜运,正己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

端委:古代礼服,比喻仪容。

冢臣或主高级干部更要有深思熟虑的智慧,忍着污辱暗暗安排事情的耐性,正了自己的德行并让百姓享受到安宁的生活,选用贤才治理国政,端正自己的仪容在岗位上尽忠职守,使百姓自然被化育于无形的能力。(以身作则之意)

尊其君,有天地之大,日月之明,阴阳之和,四时之信,圣德洋溢,颂声作焉。

洋溢:广泛的传播开来。

一个高层干部要能尊崇他的君上(在公司就是老板),辅佐君上使他有如天地般的大肚量,有如日月般的英明,有如阴阳般的和谐,有如四时般的信用,使君上的圣德广泛的传播开来,天下的人(在公司就是员工)都颂扬君上的英明与功德,这才是一个称职的冢臣应尽的本分。

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股肱:股是大腿。肱是胳膊。股肱是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庶:平常、众多。

书经说:「君主能够像一个人的头脑般的清明,臣下能够像一个人的手脚般的能干,那么所做出来的一切事情,就都能和谐安康了。」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明做大臣或主要干部的忠。忠并不是遇到祸患死守不去这条路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能替国家或团体想一个永远太平的办法,不致于会有危险的时候发生,这样才能算是尽了大臣的忠。一般的人常常把这忠字,看得太狭隘了,他们总是把亡国殉难的才说是忠臣,但是等到国家都已经灭亡了,那时徒死也无益于事的。

真正的忠臣是在国家还没灭亡时,及早替国家谋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让国家不致灭亡,在上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让君上及国家可以永享安康。一个冢臣每天都在沉谋潜运,虽然没有临难死节的悲壮画面,但在智者眼中,这才是真正的大忠臣!

因此做为一个国家或团体的栋梁者,就要学学冢臣的忠,时时为国家或团体贡献心力,时时在不知不觉中为国家团体化解冲突、不安和危难,而不是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才不失一身为冢臣忠心耿耿的气节。

谈到这里,请先允许我把忠经第十五章「忠谏」先提前说明,这样有助于让现代人明了,如果碰到君上做事不合理,或是你的意见与君上不合时,做为下属的你,可以有什么做法,好让团体不受到伤害,又不失为人属下的忠心。这样可以避免以为尽忠的人就只有逆来顺受唯唯听命一条路,而看着那些不合理的事去继续发生。这点就是造成现代人想到尽忠就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因此我要把「忠谏」章提早说明,以便卸除现代人反抗的心防,免得造成学习上的障碍。

忠谏章第十五

「忠谏」是直言以使君上改过迁善的意思。为什么臣下有时要对君上行忠谏,而不是全部听从君上的命令即可呢?这是因为要使国家或团体更好的关系。以下我举「孔子家语」里面的一段对话来加以说明: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臣从君命贞,奚疑焉!」

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诸候),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卿大夫),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故子从父命,奚为孝?臣从君命,奚为贞?夫能审其所从之谓孝,之谓贞矣!」

译:

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是孝吗?臣子听从君王的命令是忠吗?」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敢以正理回答。

孔子快步走出来之后,把刚才那段对话告诉子贡说:「方才国君问我说“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是孝吗?臣子听从君王的命令是忠吗?”连问三次而我没回答他,子贡你认为他的说法对不对呢?」

子贡问孔子说:「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当然是孝,臣子听从君王的命令当然是忠,这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孔子说:「浅见得很啊子贡,你这说法没见识啊!古代的明王所订定的规则,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天子,下面要设七个能诤谏的臣,那么君王就不会犯下过错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下面要设五个能诤谏的臣,那么国家就不会危险了;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下面要设三个能诤谏的臣,那么禄位就不会被侵夺了;同样的,一个父亲下面有个能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去做无礼的事了;一个追求道德学问的人身旁有个能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去做没道义的事了。因此如果做儿子的不辨是非,只要父亲说的话都听从,怎能说是孝呢?如果做臣的不辨是非,只要君上说的话都听从,怎能算是忠呢?必需要能够明辨是非,对的才能听从,不对的不能听从,这才叫做孝,这才叫做忠呢!」

经由以上这段对答,让我们更清楚古圣先贤对「忠」的定义,可真是非常的公平圆满的呢!「忠」是让君上做对的事,做符合公理的事,并且还要避免君上胡作非为。因此忠臣的职守是要替大众维护正理,不是只听君上的话而已。君上有任何不对的事,忠臣不能不力争到底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忠谏章」提前说明,为的是减低学者长久以来的误会与抵抗。现在我们看「忠谏」章的本文…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

大公无私的忠臣事奉君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能对君上适时的直谏。

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

王道:以仁义公德服天下的政治。

一个君上如果有过错,臣下能正直的说出规劝君上。而君上听了过错,也有那个雅量去改正,那么君圣臣明,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就能大放光明了。

谏于未形者,上也;

规谏君上的过失,最好要把握在那个过失的心意还未形成,或是还未造成任何过失事实的时候就在无形中规谏好了,在无形中避免掉了,这是忠臣最高明的规谏办法了!

谏于已彰者,次也;

在过失的心意已发出来,或过失的事实刚刚发露出痕迹的时候,做臣子的就赶快去进行规谏,这是次一等的规谏办法了!

谏于既行者,下也。

等到君上的过失已经造成伤害事实的时候,臣再去行规谏,这已经是最下等的规谏办法了!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

君上的行事有过错,不符合国家或公司的整体利益时,而做臣下的却放任他,不敢在君上面前去尽规谏的职责,使事情往不利公众的方向发展,这就不配称为「忠臣」了。

(说这句话便可以看到,古圣先贤眼中的「忠」字,并非承顺着君上的过错,而是尽力去维护正理之意。可惜到了战国时代,被那些佞臣奉承阿谀的作为,彻底曲解了忠的意思。致使后代子孙,一想到要尽忠,就斥为迂腐,这实在是我们对古人的误会所致。)

夫谏,始于顺辞,

讲到这个规谏,一开始的时候要秉持和顺的口气,委婉的把义理加以说明。

中于抗议,

若是重要的事情用和顺的口气去规谏,却丝毫达不到效果的话,忠臣为了大局着想,接着就可以用比较激烈一点的态度或口吻,正色直辞的去与君上抗争及辩论;

终于死节,

死:不一定是生命的死,在一个团体或公司而言,可模拟为离去该职务。

若是面对一个攸关国家兴衰或众生无数性命安危的重大错误,已经用了各种委婉或激烈的争辩方式,君上依然不从,最后忠臣只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或是不惜挂冠求去,用这种最激烈的手段来向君上争谏,以便挽救一个可能危及众生生命的局面发生。

(这一节让我们知道,如果君上的过错可能危及多数人的利益或安危时,那么做一个忠臣的,可以不计个人利益,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诤谏。这样的方式,模拟于现代的团体或公司,如果屡次诤谏不听,也不必在职场上日日争吵不休,那时就可以选择挂冠求去了。)

以成君休,以宁社稷。

休:作德心逸曰休。尽善尽美的意思。

但这种激烈诤谏的用意,并非想要让君上难看,也不是想伤害君上,而是希望君上有痛定思痛的改过机会,让芸芸众生免去一场灾难,进而保全君上及团体的美名,并使国家或公司更安宁稳固。

(这观念很重要,忠臣诤谏的目的,是希望君上的德行更完美,是希望国家或公司更安宁巩固,而不是为了对抗谁或伤害谁。这种顾全大局也顾全君上的美德与用心,才是真正无私的精忠。这是我们身处在任何团体中时,所应抱持的态度。)

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书经上说:「木头依着墨斗的绳线去切割,就能方正笔直了;君上依着良臣子的规谏去行政,就会圣明正直了。」

(这说明一个臣下能必需具有忠谏的勇气与美德,才是忠臣应尽的职责所在。如果看到君上领导着团体往错误的路上走,还当作若无其事,每个月领着薪水却丝毫不尽忠谏的职份,那就只是混碗饭吃的人了。)

全章总结:

这第十五章是说做忠臣的,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在规谏君上的过失,而且最好在事情丝毫没有露出形迹的时候,早就深谋潜运,预先扶正好了,这才算是最好的规谏办法。所以好的股肱良臣,见到君上稍微有点不是,总得要去谏一谏,而在这规谏的过程中,还要懂得拿捏方法和顺序,不是不论大小事都要语言刺触、批评漫骂,或是小小的事情也拼了命去死谏,或动不动就要辞职,若是这样,那个好谏的臣岂不反而成了团体的乱源所在了!

以下我举孔子家语里面的一段话,来说明诤谏的种类:

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

译:

孔子说:忠臣谏君的方式有五种不同义理的方式。

第一种叫谲谏。(谲ㄐㄩㄝˊ是欺骗、迂回之意。也就是不直接顶撞,而是采用转个弯、打个比喻的方式,以达到劝谏的目的。)

第二种叫戆谏。(戆ㄍㄤˋ是愚鲁直爽但又不失趣味之意。)

第三种叫降谏。(就是用卑恭委婉的方式去劝谏之意。)

第四种叫直谏。(就是直接引述正直的先圣之理以劝谏君上的办法。)

第五种叫风谏。(风就是讽,讲课时打个譬谕去讽刺时弊。因不是针对某人,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叫做风谏。)

忠臣在进行谏言时,要先考虑君主的习性适合什么谏言的方式,然后才去行诤谏。

原来诤谏还有那么多的方式可以选择,以下我举几个古代的诤谏案例,来让我们学习诤谏的智慧及办法。

例(一):

齐景公喜欢捉鸟玩,便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管理鸟儿。有一天烛邹不慎让鸟飞逃了,齐景公大为恼火,下令要立刻杀死他。宰相晏子听到起身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让我数落他一番,然后再杀,让他死个明白。」景公高兴地说:「好」!于是把烛邹叫进来,晏子便一本正经地说:「烛邹你知罪吗?你为国王管鸟却让牠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国王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事传出,让天下人认为我国重小鸟而轻士人,败坏我们国王的名誉,这是第三条罪状。你真是罪该万死!」说完,马上请求景公下令斩杀。可是景公却说:「不要杀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这真是谲谏的好例子,转个弯反而达到诤谏的目的,一点也不伤和气,非常有智慧。)

例(二):

有一天唐太宗朝罢回家,怒气冲冲地说:「终须杀此乡巴佬!」皇后问:「皇上在跟谁生气呀?」「还不是那个宰相魏征啊,竟赶当众指责我!」过了一会儿,皇后换了喜庆日才穿的衣服出来,跪拜太宗。太宗大惊,问:「这是为何?」皇后说:」「妾闻主上圣明臣子忠良,魏征直言,正是大家圣德之福,所以妾向你庆贺!」太宗立即转怒为喜,不再想杀魏征了。(这真是戆谏的好例子,虽有点鲁直,像在办家家酒,令人想来一笑,顿时火气全消。)

例(三):

卫国蘧伯玉贤明而灵公不采用他,佞臣弥子瑕是个不肖的小人,灵公反而任用之,忠臣史鱼屡次进谏,要灵公用蘧伯玉,但灵公不从。有一天史鱼生病将死了,命令他的儿子说:「我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这是我做一个人臣而不能匡正国君的过错。在生时不能正君,那么死后就不配用大臣的丧礼。在我死后,你不要把我放在正位,要把我放在窗户下,这样算是你对我已经尽上安葬之礼了。」史鱼死后,他的儿子听从父命,把尸首随便放在窗下。

灵公听说史鱼死了,跑来吊丧,看到史鱼被放在窗下,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他的儿子。史鱼的儿子把父亲的遗言告诉灵公。灵公听完后怅然若失的说:「这是寡人的过错呀!」于是叫史鱼的儿子,把史鱼的棺木放在大堂的西阶(往生者的正位),然后叫蘧伯玉来任官,又退掉弥子瑕的官位。孔子听了这件事之后说:「古代的为臣的诤谏,谏到死也就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到死都还在尸谏,最后终于能感动他的国君。这样的人还能说他不正直吗!」(这真是一个直谏的好例子,直到连死了都还要谏。)

所以论语才有这么一段话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说这史鱼真是太正直了呀,国君有道的时候也是直得像箭一样,国君无道的时候也是直得像支箭一样的永往直前。」这种为了国家的正直与勇气,丝毫不畏惧国君的权势,真是令人佩服。

从以上这几个诤谏的案例可知,古圣先贤所提倡的忠,并非逢迎一人的小忠,而是顾全大体的大忠。为了顾全这个大体,忠臣常常会有各种向上诤谏的场面发生的,这就解决现代人一个天大的误会,好像尽忠就是不论事情对错全部听命于君王,尽忠就是不能发表意见等等的误会。

为了国家或团体能更好,君上有错的事,当然臣下必要诤谏才是忠;但若君上做了对的决定,那么臣下要不要听从呢?当然是要听从才叫忠啊!以下几个章节,所说的就是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君上决定了正确的决策之后,臣下应该如何尽我们的忠!

 

百工章第四

百工:对一个国家或团体来说,就是各种专业顾问专家人才。譬如学法律的、学经济的、学理工的、学国防的、技艺的…等各种专长的人。

有国之建,百工惟才。

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总是需要依赖各行各业的专家,贡献他们的才干,才能顺利建立的。

守位谨常,非忠之道。

因此这些顾问专家,如果只是消极谨慎奉行常例的工作,而没有主动积极的把他最好的才干贡献给国家,没有积极的为国、为民、为君上设想,这样并不能算是一个尽忠的百工!

(如果身为一个专家,其内心只想领个薪水图求安逸,懒于主动为国家或团体谋求防范或解决难题的办法,这就不是百工的忠了。)

故君子之事上也,入则献其谋,出则行其政,

所以一个大公无私的君子,事奉君上及国家时,一回到朝堂面见君上,就无私的贡献出他所深思熟虑过的总总构想,走出朝堂后就积极的执行他所应当去办的政事。

居则思其道,动则有仪。

平时无事安坐在办公室的时候,总是在思考有益于国家百姓的政策;做起事情来总是依循一定的礼法规章,按部就班,值得人们的信赖与效法。

秉职不回,言事无惮,

秉:把握。 回:打折。 惮:怕。

他所职掌的责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肯打一点折扣的。他所讲出来的话,该说出来的就说出来,没有私毫畏惧的。

一个「言事无惮」的史例:

卫灵公当政时,弥子瑕受到宠爱,在卫国专权。有个矮子对卫灵公说:「小臣做梦有了应验。」卫灵公问:「什么梦?」矮子说:「梦见大王成了灶君。」

卫灵公大怒:「我只听说见到国君就像见到太阳,怎么见到我反而梦见灶君!」矮子说:「太阳普照天下,没有一样东西可以遮蔽的,国君普照国家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遮挡的。所以要见到国君的人,先梦见太阳。而灶君就不一样,一个人对着火取暖,后边的人就不能看见了。现在也许有个人遮蔽了国君吧?这么说来,我梦见灶君,不也是很合理吗?」

这个小矮子的胆子真是很大,敢对一国之君讲这样正直的话,都不怕人头落地,这真是「言事无惮」的好榜样。

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

凡事如果能有益于国家团体的,就不顾自己的得失荣辱,一定要彻底的执行它。

一个「不顾其身」的史例:

战国时,有人来到楚国都城,说要把长生不死药献给楚王。没想到都城卫士夺过药就吞下肚子。楚王知道非常生气,命令处死卫士。卫士说:「先王也求过长生不死之药,可是怎么把王位让给您了呢?再说,如果献上的真是不死之药,我已经吃下肚去,要是被陛下杀死,不就证明这并不是长生不死之药,而是客人在愚弄陛下吗?您要是杀了我,天下人就会说,谁说假话欺骗陛下,陛下就听谁的,陛下杀的尽是无罪的好人啊!」楚王听完只好把卫士放了。

这个卫士一心为国,怕妖言迷惑了自己的国君,因此冒死抢下了长生不死的药,真是「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的好榜样。

上下用成,故昭君德,盖百工之忠也。

不论君上臣下都一心为公,上下共同努力成就国家(或公司团体),也因此显明了君上及国家对百姓的恩德,让大家的向心力聚集在君上的身上,这就是怀有专才之百工的忠心所在了!

在尹文子这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守职分使不乱,慎所任而无私,饥饱一心,毁誉同虑,赏亦不忘,罚亦不怨。此居下之节,可为人臣矣。」

意思是说,一个忠臣总是守着自己的职分而不踰越,专注奉献在职守上而私毫没有私心,把国家或团体的得失荣辱看成自己的得失荣辱一般去维护,受到赏赐时不敢忘记君上的恩德,受到处罚时内心不敢怀着怨恨。这才是身为臣下所应守的节度,有这样的德行的人,便是国家的忠臣了。

诗云,靖共尔位,好事正直。

靖:柔德安众,思谋治安之道,长享安乐。

就如诗经所说:「上下一起敬慎自己的职分,做任何大小事,都贡献出自己最好的才干,并展现正直无私的君子风范。」

全章总结:这章是说具有各种专才的顾问专家们要如何尽忠,在社会上身怀专业长才的人,总难免有些傲气,不愿接受别人的领导或建议,也受不了一点委屈或污辱,一受到误会或污辱便忿忿不平,没有相忍为国的器量。这很容易和团体的目标脱节,也容易在团体中自以为是,造成相处的困难。

因此身为百工专才,不但要有宽大而谦虚的肚量,也要有勇敢直陈的勇气,时时秉持大公无私、牺牲自己为大众谋福的心态,一心报效国家团体,才能圆满百工的忠!

 

守宰章第五

「守宰」是太守,就是现在的县市长地方官,亦可模拟为驻地指挥官,或分公司的负责人、小组的领袖等。意即不在君上身旁的地方主管。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莅:面临。

为官的风范必要磊落光明,没有一点私心;面临事情时要公正公平,立身行道要廉洁不贪。

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

廉洁了就没有私欲,公平了就不会邪曲,磊落光明了就能够导正风俗,这三样德行都完备了,然后才可以使百姓治理得有条不紊。

君子尽其忠能,以行其政令,而不理者,未之闻也。

做官的君子,若能以着他大公无私的忠心与能力,去推行他的职守与政令,而不能够把职守及百姓治理好的,没听过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夫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

讲到这个人的常情,人们没有不欢喜安定的,因此一个主管一方的君子,便顺着百姓希望安宁的特性,去设法使他们得到安宁。

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

人们也没有不欢喜富足的,一个有为的君子便教导百姓们正确的生财根本,去使他们得到富足。

笃之以仁义,以固其心;导之以礼乐,以和其气;

笃:厚重踏实。

用敦厚的仁爱与道义的教化,去坚固百姓的心;教导活泼的礼乐教化,去调和百姓的浮躁习气;

宣君德,以弘其大化;

君:君是国家或团体的代表人。

时时宣扬君上派他来驻地造福百姓的恩德(这是国家之恩德,也是君上的恩德),这样才能广行国家及君上所订定的教化方针;

这句「宣君德」的意思,一方面是叫守宰要去彻底执行国家及君上所交付的治民方针,不可有所偏离。另一方面是叫守宰不可为了造誉于自己,凸显自己的声名及恩德,而故意漠视君上及国家的存在,致使百姓与君上渐行渐远,而存私恩于自己。

然而在现代的这个各怀鬼胎的社会中,叫一个派驻在外驻地的主官,不论做了什么好政策,要时时不忘宣扬君德的美意,宣扬总公司老板的恩泽,好像已经是件困难的事。然而他们没有想清楚,大家同在一个团体里办事,敬君不只是为了敬一个人,敬君是尊敬国家团体之体制的表现,宣君德是宣扬国家的恩泽及团体的总体目标之意。然而这必需要以最高的君为其代表人物,才能名正言顺,才能凝聚团体的向心,才不会变成多头马车,才不会使总公司与分公司相互较劲,而使整个团体走向分裂或破碎的局面。这个促使各地太宰「宣君德」的原则,既使是古圣先贤再世,也必定是坚定不移的。

以下我举两段古文,来说明为什么要宣君德,为什么不该在下属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声誉。

尚书康诰篇:

乃别播敷(另传自己的政令),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孤立)厥君,时乃引恶(时:是。引:大。)。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杀:讨伐)

译:如果有地方官员敢漠视君上的恩泽,而另谋宣传自己恩泽的异心,在百姓心目中创造很大的声誉归给自己,不顾念君上的恩泽,也不用君上的威名来推行恩泽与政令,处处设法孤立君上,切断百姓对君上的感念,这种作为便是大恶的奸臣了。这种人是我所最深恶的。算了吧!这种人已无可救药,你们可以尽快用适当的法律去讨伐这类奸臣!

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渎,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不悦,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译:

子路担任蒲县的县长,为了防备水患,与百姓一起修治水沟。他感到百姓非常的劳苦,因此发给百姓一篓饭、一壶汤。孔子听到之后,叫人去告诉子路停止这么做。子路听了非常不高兴去找孔子理论说:「我因为雨季快到了,恐怕发生水灾,所以和百姓一起修治水沟以防水患,而百姓里很多人都是饥贫交迫的,所以我每人提供一篓的米饭及一壶汤给他们。而您派人来叫我停止这么做,那么是夫子阻止我去行仁道了!夫子以仁来教我们,却阻止我行仁,我不接受这种矛盾的指令。」

孔子说:「如果你不忍心看百姓挨饿,为什么不去禀告给国君,从国君的仓库里发出米粮来赈灾,而却私下用你的米粮来馈赠给百姓呢?你这么一做,就凸显出国君对百姓丝毫没有恩惠,而自己在百姓心目中却因此有了伟大的恩德!你赶快停下这样的行为还来得及,不然它日你必被识大体的君子叽讽为有心怀不轨之罪的呀!

从以上两则古人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忠臣必需要把功劳美誉都归给团体或君上。忠臣要施惠于民时,尤要讲究办事的次序,必需设法使事情办成后的功劳都归于自己的团体及君上,而过错则归于自己才行。若是办完事后所有功劳都归给自己,过错都归给君上,这就是会使国家分裂的奸臣了!因此辨别一个人忠不忠,看他办事情的次序就知道了,在君子眼中,办事次序不对的便是奸臣了,次序设想周到的便是忠臣了。

譬如子路若是真的无私的想要嘉惠于民,他大可以先禀告国君,由国君来嘉惠于民,让百姓感念君上的恩泽。假若国君的仓库中没有米粮可以给百姓,或是国君不愿发放米粮给百姓,那么忠臣为了顾全君上的全名,可以将自己仓库中的米粮献给国家,而后再由国君出面发放给百姓,把功劳都归给国君,这样国家才能长远的团结,而不会有分裂的危机。这就是忠臣办事的次序,因此一个臣忠不忠,看他办事的次序能不能顾及到「宣君德」的用心就知道了。

我再举个日常的例子来说明,好比总公司派一个人去负责某个区域的分公司,结果这个被派任的人虽然很努力,能力也很出色,但出口闭口没有提一句总公司老板的恩泽,有的只是不断表章自己的付出;再观察那些被他所领导出来的人,出口闭口只有分公司的美名大誉,对总公司不曾有一点感念,甚至还常有吹毛求疵的批评。那么从这些现象看来,这个分公司的领导人所做的种种努力,是在巩固公司这个母体还是自己呢?他所宣扬的是总公司君上所交付的目标?还是自己的目标呢?而这些被他领道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最后所经营出来的是总公司的整体和谐成长的目标?还是成为一个佞臣所经营出来的小圈圈呢?

也许你会替那个为分公司拼死拼活的人辩解说「他没想到!」但这些顾全大体的办事程序及办事的伦理,对一个正直感恩的君子而言,是不可能没想到的!这种情况在古代明君的眼中,纵有再好的才干,对他下面的人再怎么好,不仅不能再继续用他,还会把他视为大恶一般立即铲除的。

这并非上位者要排除异己,或是嫉妒一个有才干的人。而是这种与母体渐行渐远的存心,与当时设立这个团体的整体架构所希望达成的和谐目标主轴,已经完全违背了!怀着私心违背这个主轴叫做不忠,这样的臣叫奸臣。因此在圣人的眼中,这种做法已经犯下了不忠不义的大过了!

易经有个卦叫「泽风大过」,这个卦之所以叫”大过”,是因为它的中间四个阳爻,头尾两端都是阴爻,也就是中间看起来都没问题,都很强壮,但本末却都已经腐朽了。这就像个伪君子一般,能力很强,平常也都表现很好,看起来都没问题,但暗地里尽干些腐蚀根本的事,这种人日后所造成的损失与过错必定很大,故称「大过」。

当然有不少人会质疑,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和,难道错都在下面吗?或是当我面对一个暴君,我也要去为他宣君德吗?是的,当然你也有可能真的碰上一个德行很差,很不值得你去为他服务的君,但如果真的让你碰上了,那么你还有什么选择呢?还有很多选择的。首先你可以运用十五章的「忠谏」办法,尽上一个为人属下的职责,一次次的对君上进行各种或软或硬的劝谏。如果他对你的劝谏一点都不改善,并且他的昏庸势必对团体的利益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此时如果是一个私人企业,成败总是他自己去承受,任何人也管不着的,那么你就可以在谏言之后,挂冠求去就问心无愧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留任领他的薪水,但那就表示你已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君的缺点,并且愿意在自己的职守上继续尽责而毫无怨言,这才不愧是个是非分明的君子。

说到挂冠求去,我就不得不顺便讲讲,古圣先贤如果与君上志向不合而准备挂冠求去时,应该有什么样的做法跟存心,才是一个仁人君子宽厚的存心。在孟子里面有这么一段文章:

「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脱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茍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译:孔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渐渐发现鲁君并不是一个真正想要效法古代明君去实行仁政的人(于是内心萌生要找个机会挂冠求去念头)。有一天孔子跟文武百官一起参加朝堂祭典,祭拜结束后本应发给文武大臣的祭肉却未发放给孔子,孔子找到这个机会,连帽子都来不及脱,就以此为借口急着辞官而离去鲁国了。这件事比较没见识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少吃那一串肉而离去,比较有见识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要抗议此事对大臣来说不合礼节而离去。而实际上孔子是为了要等到一个小小的错误的机会才借机离去,藉此掩人耳目,避免因为自己唐突的离去,而造成人们对国君不争气的指责与批评。这就是一个君子处处维护着母体的存心,这么宽厚的存心当然是众人所看不懂的。

世上很多人都有挂冠求去的机会,但能像孔子一样,下台的时候存心还如此的纯良,身段如此的优美,真是世上少见的君子啊。

最后一个情况,如果你讱为碰到的君上并不是什么明君,而你既不挂冠求去,又要占在职位上领薪水,又要天天不断的对君上及公司埋怨批评,以至造成职场更多的忿忿不平,那么这种作为真是和一个吃里扒外的小偷没什么两样了!我认为君子事君的哲理就是:「要做就不要念,要念就不要做!」这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风范。

最后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极有可能你认为君上是个昏君、君上赚太多而你赚太少、君上对你太苛薄…等等,但其它人却认为能在你们公司服务已经不错了,待遇还算中上了,是你们人在福中不知福。当然也有可能你之所以认为你的老板是个昏君,问题可能出在你的君上没有采纳你的意见,或是曾指出你的不是,惹得你非常的不快,所以你认为它是个不值得跟从的昏君?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你真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了!这种不明事理的下属,在公司里做事,哪里还肯心甘情愿的去做「宣君德,以弘其大化」的事呢?有了这种人做下属,公司还能有安宁的一天吗。

在台湾我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劳工在公司里组织公会,本来是要为劳工主持一些受到不合理待遇时的公道,但势力大了以后,就仗势欺人,连合起来要求老板加薪、发红利,不然就要包围整个工厂,让工厂无法工作。起先老板不得不妥协,最后老板受不了了,就把厂移往大陆,那些不断要求加薪的人,最后落得没薪水可领,整天含着泪在街上抗议,这真是叫自作自受呀。而今大陆的经济正在快速起飞,也渐渐发生同样集体罢工要求加薪的事情,我希望人们记取教训,别要求过分,否则最后总是作茧自缚的。

今日既然要了解忠经,我就不得不把诸多不忠的情况举例讲个明白,不得不把为人臣子应有的忠讲个明白,因此借着「宣君德,以弘其大化」的句子申论一番。但这一讲明白,恐怕很多人会听得如坐针毡,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原因了!今日提提这些社会现象,诸位无则嘉勉,有则改之,这是为了社会的长远安宁设想,不是针对哪一个人或是哪一个公司的人而说的,各位千万不要有所误解才好。

明国法,以至于无刑。

申明国家团体的刑法纪律,该赏就赏,该罚就罚,使百姓或下属心服口服,最后就没有人再敢触犯刑法了。

视君之人,如观乎子,

内心时时感谢国家及君上派驻负责分处的恩泽,看待君上所寄托给他的百姓及员工,就如同看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的疼爱。(其广意为:君所关心的任何事,忠臣都会关心的。)

则人爱之,如爱其亲。盖守宰之忠也。

那么百姓看到这个既敬上、又爱下的地方父母官,也会如同爱戴自己的双亲一般的爱载他。做到这样便是尽到身为地方太守的忠心了!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快乐。 悌:谦爱兄长(心中时时有君长)。 恺悌:和乐谦虚。

诗经说,和乐谦虚,心中有国家君长的君子,才是真正爱百姓的父母官呢!

这是说一个忠臣要时时心系着国家、君上,也心系着君上所交付的子民,三者不可偏废,才是尽了守宰之忠。反观现在的人,一派他到驻地去带领群人,就马上想尽办法要完全独立自主,不想被君上管束,有时甚至联合下面的人来对抗君上,谋取私人的利益,这就是古人眼中的奸臣之类了。

全章总结:此章的重点,是在说明做一个地方主官的,要如何才算是忠心。太守是地方百姓最亲近的父母官,当然要体贴百姓的心,待百姓同亲人一般,时时刻刻,替百姓谋安宁,谋富足,这样才算是一位不愧职守的地方父母官。然而若是一昧的在君上背后施专予百姓,而却没有在百姓面前时时提起君上的恩泽,没有宣扬君上的理念与期盼,没有在百姓与君上之间搭起良善的桥梁,而他又有很好的智谋及能力可以把君上的恩泽都据为己有,甚至反过来扇动百姓与君上的误会,这种人纵有再大的美誉在自己身上,在圣贤君子的眼中,也只不过是个心怀不轨的小人、是一个恶徒、盗贼而已!这种人还谈什么赤胆忠心呢!还养什么浩然正气呢!

先师曾说「不忠者任你再怎么修炼,都养不起浩然正气的!」而古圣贤对于危害群体的人说「时乃引恶,惟朕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以上是身为主管一方的守宰,所不能不知的,也是身为守宰下面的子民或员工,所不能不具的正见。

这种忠诚本来是明白易懂的,但综观历史演变,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还是混淆不清,甚至多少修行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是忠还是奸,因此要请各位多读几次我所写的「知言」这篇文章,以及多看几次忠经第十四章「辨忠」的教悔,彻底照见内在是否夹杂的不净心声,革除小圈圈里面私恩互买的习性,才能踏实的走上君子之道,也才能让你的才干对团体做出真正有益的贡献。

而此处所谓「宣君德以弘其大化」也并非要像造神运动一样去拍上面的马屁,或是去为一个人做奴隶,当然更不是要漠视臣下的一切功劳。但地方干部的职权本是来自于君长,也就是来自于国家,因此干部有机会独领一方,本来就是自于君长及国家的赏赐。把功劳归给君长及国家,努力的宣扬君长的德化,达成国家或团体的总体目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一个无私的干部最基本的素养。若没有这种无私、感恩的素养,反而用他的才干预谋分离叛变,若是古圣人在世,也会毫不客气请他下台问罪的。

 

兆人章第六(一般百姓的忠)

兆人:就是百姓。在公司可模拟为最基层的员工。

天地泰宁,君之德也。

天地:指国家邦境之内。也可模拟为全公司的整体环境。

君:是君上,但最主要是指国家、团体。

国境之内,或是公司的整体环境能舒泰安宁,要归功于国家团体的德泽护佑,以及君上领导有方所致!

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

君上的德行光明了,天下太平了,自然天地的阴阳风雨也调和了(可模拟为公司的气氛和乐),这就是百姓或员工所依赖生养的基本条件!

这是因为人为天地之心,人与天地一体,人心一乱天地气氛皆乱,人心一和天地气氛皆和,而人心的治乱全赖君上的领导与德泽,是故君上德行与兆民生息有密切的关系,只是凡人不易察尔。

是故祗承君之法度,

祗:ㄓ恭敬的。祗承即敬奉。

君上:基层百姓或基层员工的上面可能有很多层的君,好比邻里长也是君,县市长也是君,乃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君。但最后都要以最上层的君为最终的领导方针,而中间的君都是辅助最上层的臣。

因此做基层百姓或基层员工的,要恭敬遵奉国家最高领导人或公司最高领导人所订下来的法度。

行孝悌于其家,

做好自己的本份,把孝悌的德行施行在他的家内,或是公司内。

服勤稼穑,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

稼:播种。 穑:收割。

在田地里勤劳的耕种收割(或在本分上努力工作),以便能让君上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精力去为全民造福,这就是做个基层百姓或基层员工所应尽的忠心了!

书云:「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贞:正而固,即忠也。

书经说:只要让主宰一国的君,能够无后顾之忧,他有足够的力量能治天下,那么万邦的人民就都能过得正当而稳固了。

为什么要去护持君上呢?这道理就是古人所说「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意思,如果最上层的领导人不能安康,下面的人哪还有福气可以享乐呢!因此基层人民或基层员工,无论如何都要去护持他的国家及君上,或是去护持他的公司及老板才对。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做百姓的或做基层员工的,虽然没有管人的职守,但古人认为「四海之内莫非王臣」,既然是臣,当然也要尽上自己一份报国的心力。例如在家孝父母,敬兄长,勤劳耕种,尽本分缴完税赋,这就是百姓的忠。而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完成自己的义务,还要感谢君上呢!因为若是君上无德,以至境内风雨无常,上下失序,人民想要安守本份尽自己的义务,也不可能的!因此能够国泰民安,还真是要感谢君上的德行巩固与领导有方呢!

看看论语里孔子的一段感叹: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做蛮邦的还懂得敬君,不像自以为文明的中原还那么不懂得敬君,真是令人有很深的感叹!这种「心上总有值得你尊敬的人」的优良传统与道德,真是现代人急需重新建立的呀!

此章补述:

古人治国常讲一句话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意思是只要把主事的君上扶持得康泰正当,天下自然就得到治理了。因此可谓古来所有的忠臣,其职责都必先从” 巩固一个君上”,使其政躬康泰作为起点的。可惜的是现在的民主思想,已经完全没有效忠一人的美德与理念了。反过来,社会上任何敢挑战君长的人,常常被认为是英雄,长久的耳濡目染后,兆民不仅容易变得目无尊长,而且只会看到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国家团体至上的团队观念了。

这一念之差可谓影响深远,殊不知国君是代表国家,古人尊重国君其实是为了巩固整个国家及其以下所属一切,而不是为一个人作奴隶的意思,因此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对国家上级领导有吹毛求疵的言论发生。这种说法会让很多民主思潮的人听不懂,好像这是很封建的想法。我换个例子说明您就明了了:例如我们的国君出国访问,却受到友邦的轻慢及不礼遇,这势必会造成我方举国上下的同仇敌忾!我们之所以这么的仇敌慨,那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我国君的不尊重,等于是对我们国家及全国人民的不尊重,对吧!那么「国君」两个字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总代表,这意义不是很明白吗?

然而我们虽然有「别人应该尊重我们的国君」的概念,但却没有「我们更应该尊重自己的国君」的概念!这不是很矛盾吗?你会发现现在的民主社会,国君在自己的国内,整日受到自己的国民冷潮热讽,不论大小事都得挨骂,不论对不对反正都得挨骂!试想,国君既然代表国家,我们却如此吹毛求疵的漫骂,难道不是在污辱自己的国格及人格吗!这种人难道不值得让所有国人同仇敌慨吗?同样的,对于一个公司或团体的负责人,其职员也不应该动不动就漫骂批评的,这是对自己的团体最基本的尊重。我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封建,而是要提醒所有为团体的成员,除非君上犯了莫大的错误,否则你大可按步就班,用忠经第十五章的「忠谏」精神去谏言,用各种实际办法去导正你的君上,真的无可救药的话你还可以挥挥衣袖求去,何必整日吹毛求疵的对着自己的君上漫骂不止呢!

尚书之所以说「一人元良,万邦以贞。」那是因为任何国家的兆民,都是要以圆满你的国家为无上的职志,任何国家里的文武百官,都是要以敬君、护君为本,只有君上得到护持,国家才能有兴旺的可能。反之若是一个国君得不到适度的尊重,那么政令的推行就必定困难重重,国家上下必定充满冲突,体制必荡然无存。因此古人认为,既然是我们的国君,举国上下就应该为他效忠,而这其实是在为国家的体制效忠。而所谓“为君效忠”,其意义不是为一个人作奴隶,而是凡对于国家团体有益的事,都应该努力的去落实,并且去广宣君德,把功劳归给君上;凡对于国家团体不利的事,都应委屈求全的依步骤去谏言、去改正,使君上所做的事都是非常明智的抉择,国家团体自然兴旺和谐。这便是古代忠臣所谓「一人元良,万邦以贞」的效忠概念。

另外值得提出的一个重点是,兆民虽然离君很远,但兆民依所处的地位,上面也有一层层的小君、中君、大君,凡是兆民上面的主管都是君,都是兆民所应该要效忠的对象。这可模拟为最基层的职员到董事长之间,总是会有一层层的大小主管,每一层都是体制所设的君,都是为最大的君效忠,因此也都应当受到你的尊重与效忠。

但实际在团体中的状况有时却让人们左右为难,好比有时人们会问:「若是上面那么多的君,彼此理念有所冲突时,要怎么办呢?我要效忠谁呢?」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抉择是非常简单的,古书里到处都有教我们如何抉择的智慧,好比孟子一书里面所提到的「得其小者为小人,得其大者为大人」,便是明确的原则了。

这原则说穿了就是凡事要有「弃小取大」的正见便是了!而什么才是正确的「弃小取大」呢?举个实际例子来演练看看:基本上如果你碰到小君与大君理念不同时(就是小主管与大主管),若是两者作法都不错,都没有偏离大体利益的方向,也很难分出高下,或者五五波,或者四六波,而他们两人却僵持不下,那你支持谁呢?这很简单,既然两人提的意见实际效能差不了多少,那做属下的就要跳出来发表言论,去支持大君的看法,反正小君本来也应该听大君的,这样可以快速停止争端,也可使事情快点进入轨道。

好比目前我在内地开课,都是先开几次初阶,有机会再开一次二阶。而此次有个人很热诚的邀请我到厦门直接开一、二阶,又是对黄庭禅非常友好的作家德芬介绍的,我便答应他了。而瑞穗助教知道后建议我说:「若这样破例,会失去我们的原则,对其它地方的主办人来说,有可能造成不满。」假如这时我们两个为了坚持自己的看法而僵持不下,甚至吵成一团!而你刚好在旁边,为了让事情有效率的进展,那么此时你要发表言论支持谁呢?这很简单,若是两个意见的得失在伯仲之间,或是损益很难定论,那就舍弃小君,支持大君的看法,让大君有力量去拍板定案,然后大家心悦诚服的往既定的方向前进,谁也别再有话说了!好比在这个例子里,实在看不出明确的得失,纵有可能有人说几句怨言,起码我们也不是做什么坏事,只是基于取舍的不同,也不至造成什么巨大的危害,那么此时你可以放心的去支持大君的决策,让事情快点推动就是了。这就是第一种的「舍小取大」的原则,也就是依职务大小的伦理来取舍的。

因此身为小君的也要注意,若是在公司里面,一个大主管与小主管的意见所造成的得失,仅是五五波或四六波的微小差异,而这两人却各有坚持,甚至造成团体动荡不安,那么对一个君子来说,显然这是小君不懂得谦让之过,而不能说是两者之争了!

为什么?因为小君的本分本来就是要为大君效忠,既然两者见地差不多,此时小君应该要称道大君的明知,把功劳归给大君,然后开始付出行动才对团体有利。若是此时小君还坚持不下,丝毫没有退让的迹象,甚至为了表章自己的才华,还闹出一连串是非来,这便是古君子所说的奸臣或枭雄了!

面对这样是非不明的时刻,兆民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稳定力量,有智慧的兆民此时必要大公无私,舍小而取大,开始对比较亲近你的小君进行规劝,让小君往大公无私的路上前进,这便是身为兆民的人所当尽的忠了。然而此时难就难在小君比较近民,兆民常常因为日常比较接近小君,常受到小君的恩惠,而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舍小取大。这是一般人的通病,也因此常使团体陷入更深的内耗!

现在说说另一种「舍小取大」的原则:若是大君权位虽高,但意见明显比小君差些,得失比例明显是三七波,或是二八波,此时依照大君的作法有可能会使大团体受伤,此时有智慧的兆民则要协助小君,依步骤对大君层层进谏,以确保团体的整体利益。而这方法则可参考第十五章「忠谏章」所说的原则。若是依照原则屡次谏言大君还不听,则可考虑损伤程度的大小,而作适当的选择。

什么是适当的选择呢?例如损伤甚小的,就委屈的依着大君之意,以免原地打转毫无效率;损伤较大的则可向大君以不同层度的态度来诤谏,先是委婉说明,再不行可以正色直词,再不行可以大声厉色,若其得失真有天壤之别,可能让大团体受到严重的损伤,而大君还是执迷不悟,那么身为兆民的你,为了尽你的兆民之忠,你甚至可以选择挂冠求去的激烈方式去诤谏。但这过程中的存心,都是为了使团体更好,而不是存着与谁对抗的心理才行。以上都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兆民可循序渐进的办法。

然而这也只能善尽一个为人臣下的忠罢了,不能保证必定能改变得了大局的。忠臣只是能尽上自己的气节,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未必能改变世界的,这一原则是每个人所当有的认识,必要时还是可以选择留下来领一份薪水的,只是若留下来就别再怨言了,这是基本气节。

当然,作为基层的兆民,想要尽他的忠,不偏离大体利益的主轴,必要对上面一层层的大君小君有分辨谁是谁非的能力才行,否则将陷入是非不分,人云亦云的局面,这样反而使国家或团体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了。而这种分辨是非的原则,也就是在忠经第十四章「辨忠章」所阐述的内容了,到那时我们再来做详细的说明。

 

政理章第七

政:政事。  理:治理。

有条不紊的管理百姓,使举国上下,或全公司上下,都走在安康和乐的道路上,这是上位者所应尽的「忠」。

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则人日迁善而不知。

德:能生成是谓德。一心为团体的长远设想就是德。

一心为团体设想,用这种大公无私的德行来感动化人,这是治理国家的最上等办法。如果能如此,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变得和平善良了。

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则人不得不为善。

施:张扬。

而用张扬政令或律法来管理人,是治理国家的中等办法。如此人们就不得不依政令或法律的规范去做个好人了。

惩之以刑,理之下也,则人畏而不敢为非也。

用刑罚或规范来惩戒人,是治理国家最下等的办法。这种办法只可使人惧怕惩罚,而不敢做任何犯法的事情。

刑,则在省于中;政,则在简而能;德,则在博而久。

省:不滥用。 中:罪证确凿。

如果不得已用刑法来治理人,要注意不可滥用且要罪证确凿才行。如果用政令来治理人,得注意政令要简易且有效率才行。如果用恩德来感化人,要注意能广其德化且行持恒久才行。

德者,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则薄;任刑,非德则残。

薄:刻薄。

恩德,使大家都得好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办法;若是只靠着政令,没有加上使大家都得好处的恩德,就让人觉得太刻薄了。若是只靠着刑罚,没有加上使大家都得好处的恩德的话,就让人觉得太残忍了。

故君子,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

所以在上位的君子,专心致志在造福大众的德行上修持是否完美,小心修治每一条政令是否符合有利长远,谨慎每一条的刑罚是否得当且符合人情。(治理任何团体,这三者都要齐备,缺一不可的。)

固其忠,以明其信,

固守自己那片大公无私、为大众谋长远福利的忠心,并以身作则,一步步让人看到他的踏实与诚信,

行之匪懈,何不理之人乎?

如此行持没有一点懈怠,哪里还有治理不了的百姓呢?(治理不当,只是因为缺乏大公无私为大众谋长远福利的作为,让大家感受到。如果大家感受到治理者的善意与恩德,必定理无不治的。)

诗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优优:和乐宽裕、造福人群的样子。

遒:音球。聚集。

诗经说,君上的施政,能够有宽大和乐去造福人群,自然各种福禄都会聚集过来的。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治理百姓或治理公司团体的方法,不论是用政令或刑罚,总要以造福大众的恩德为根本,既使是用刑,也是为了保全大众长远福利而设的。若不以生成的德为本,总是会让人觉得刻薄残忍,这怎能算是忠于做一个君上的职守呢?怎能算是忠于所治理的百姓或员工呢?因此要圆满自己的忠德,不能不先透过实际行动,昭明自身一心一意要造福大众的德行。

 

武备章第八

武:练兵。

这一章是讲武将的忠。一个国家或公司,平时有了周全的防备措施,才可以预防不测的事情发生。身为一个武将,要为国家预做各种安全预防措施,是一个武将的「忠」。

王者立武,以威四方,安万人也。

威:尊严。

从古以来任何做君上的,必定都会建立武备,才能尊严威镇四方那些试图作乱的人,以便保护善良的百姓,这就是武将的重要。

(对于企业公司来说,就是要有一批企划人才,为公司拟定好坚实的市场计划、完善的员工教育方针、及本身要学好带领员工的基本素养,以确保在市场竞争上,不居于劣势的忠。而那些保全警卫的人员,也可以类比武将。)

淳德布洽,戎夷秉命。

淳:厚道。  洽:周遍。  戎夷:西方蛮族叫戎;东方蛮族叫夷。 

秉:握持、承接。

只要厚实的仁德广布周到,就算是戎夷蛮邦,也会承听我的号令。

统军之帅,仁以怀之,义以厉之,礼以训之,信以行之,赏以劝之,刑以严之,

统带三军的元帅或武将,要用仁慈的胸襟去感怀部下,要用患难相助的义气去激劝部下,要用整齐与次序去训练部下,要用诚信去带动部下,要用赏赐去奖励部下,要用刑罚去儆戒部下。

(对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或总经理来说,这六项就是带领员工时所必需具备的素养与德行了。)

行此六者,谓之有利。

一个武将能具备这六种素养去带部下,才算有益于长远的好方法。

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因此所有的将士或员工们都将为他尽心尽力,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或利益而永往直前,

是以攻之则克,守之则固,武备之道也。

所以他一进攻就克敌致胜,而平常守备时也牢不可破,这就是用武备的道理。

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诗经说: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士们(在公司可比喻为主导企划的人才),意志坚固得像是保护公侯的城池一般!

全章总结:这一章在国家来说,是讲武将的忠,在企业来说,是主导教育方针及激励士气者,或是保全警卫者的忠。武备宁可百年不用,却不可一日不备,身为一个武将,时时尽上自己的德行与智慧,把国家的武备整顿得完整无缺,并且也要随时充实自己,培养好自己的才德并以身作则,才算是尽了一个武将的忠。

 

观风章第九

观:从高处往下看。风:风俗、教化。观风是古代的臣钦差大人奉了君上的命令,游历各处,察看地方的风俗,及考察地方官的政事教化,以便让君上有正确的赏罚。若模拟于现代的社会,就好比监察委员或公司的督察之类,指的是具有赏善罚恶之权者所应尽的忠心。当然,每个国民或每个员工若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也能在无形中替君上考察得失,而后提出建言,因此最基层的人也可以替君上行使观风之责的。

惟臣、以天子之命,出于四方,以观风,

臣子奉了皇上的命令,到四方去察看地方风俗与政事,去主持赏善罚恶之事,

听、不可以不聪,视、不可以不明。

两耳千万不可以不听得明白,两眼千万不可以不看得明白。(视听都要大公无私)

聪、则审于事,明、则辨于理,

两耳听得明白了(无私),才能正确审察事情;两眼看得明了(无私),才能正确辨别道理。

理辨,则忠;事审,则分。

道理分辨明白无私,这就叫做忠心。事情的来龙去脉审察明白了,这就叫条理分明。

君子去其私,正其色。

色:包括表情、举止、行为等表现。

一个君子在赏善罚恶之前,要先去了他的私心,端正了他的表情、举止、行为。

(例如一个外交官出使它国,在各种公开或私下的不同场合,举止表情或严谨、或轻松都要得宜,才不辱君王使命,才算称职,此谓”正其色”。)

不害理以伤物,

若有纠正或处罚的,都是确有其过错,绝对不能违背正使清白的人受到委屈或伤害。

不惮势以举任。

惮:怕。

若有所荐举的,必定是确有贤才,绝对不能因为惧怕权势而任用人。

惟善是与,惟恶是除。

只有善良的,才肯荐举他出来为民服务,只有罪恶的人,才必定要为民除害。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要有相当大的魄力与担当的人才做得到的。为什么呢?如果我问各位说「选择人才对于治国、或管理公司来讲重不重要?」你一定会说「非常重要!」如果我问你说「不适任的人是不是应该叫他下台?」你一定会说「当然啊!」

但是事实上一个当权者既使本着大公无私的心态去任用人,或排除人的时候,总会有人忿忿不平的说「他为什么不找我,明明是他在排除异己、他明明是在用自己人…」等等的话来造成人事上的不平。因此做这些决策的人,除了要有大公无私的心以外,还要有相当坚定的意志,才能独排众议,将善恶贤愚分别出来。

一提到把善恶贤愚分别出来,常惹得一些人说「大家一视同仁嘛,每个人都可以啦,那些做错的人要再给他机会嘛,学佛那么久何必分别你我呢!」这话让人乍听之下很有程度、很仁慈。但这只是对某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来说的,若是对于选择重大人才来说,不仅必需详细的去分别出谁善谁恶、谁忠谁奸,还要有相当铁腕的作风,才能将那一些思想行为不端正的人排除在外。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孟子说:只有充满仁德的人才适合坐在领导者的位置上,若是一个人没有仁德而坐在高位上,那就等于是让他有机会把不良的品格散播给大众了。」

大学曰:「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

译:大学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的任用人,也才能公正的罢退人。」

从这两段来看,一个仁人坐在观风的高位时,对于人事的任用或罢退,除了要有分辨忠奸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相当果决的能力,以及面对不快场面的勇气,才能善尽「惟善是与,惟恶是除」的责任。

以之而陟,则有成,

之:大公无私的忠心。

陟:登高、升迁。

用这种大公无私的心来举荐有贤德的人,必定能有所成就。

以之而克、则无怨。

克:攻破,战胜。

用这种大公无私的心境来打击恶人或罢退无能的人,必定不会招至民怨的。

夫如是,则天下敬职,万邦以宁。

果然像这样大公无私去赏善罚恶,全天下所有做官的人,都将恭恭敬敬的去执行他的职责,不敢荒废职守,万国自然安宁了。

诗云:载驰载驱,周爰谘诹。

驰:快跑。  驱:慢跑。

谘:谋也、问也。  诹:音周。商量。

诗经说:出使的钦差大臣,坐了车子,或快驰,或慢跑,走遍四方,仔细的到各地访问风俗教化。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具有赏善罚恶大权的大臣或高级领导,奉君上之命到四处去赏善罚恶的原则,必要大公无私的将善恶看得清楚明白,才能为国家正确的赏罚,这才不愧君上委任的职守,也才算是为国家尽了忠心。若是怀有一点私心,见善不能举,见恶不能除,岂不等于他一个人做尽伤天害理的事了吗?

而今虽然你我可能是最基层的兆民,也要具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并发挥你的言论力量,,去让社会处处充满正义,这样就与古代公正无私的钦差大人没什么两样了。

 

保孝行章第十

保:保全、圆满。

「保孝行」就是用忠来圆满孝的德行。

夫惟孝者,必贵本于忠。

讲起要保全「孝顺」这个德行,必定是要把「忠」这个根本的德行做好,才能使孝的德行更加的圆满。

忠苟不行,所率犹非其道。

忠:大公无私、舍已从人、舍小取大。

率:此处指行孝。

如果「忠」这个德行没有建立起来,那么目前对双亲所尽的孝道,恐怕不能长保尽善尽美!

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亲也。

所以忠这个德行如果做得不圆满,或是失去一个忠臣应守的本分,那么不但有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安全,也可能会辱及双亲的!

这是因为古代一个臣子不忠,常常连累到罪操九族,因此有「辱及亲」之说。现代开明的社会,一个人犯罪虽然不可能被操家灭族,但一个不肖儿女的犯罪而让双亲担心不已,不也是「辱及亲」了吗?

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

所以一个君子,要保全他的孝道,必定要先在社会上把「忠」的德行做得圆满。能够圆满他的忠,一切的福禄自然就降临了。(如此才可以让双亲安心,长保孝行无亏)

故得尽爱敬之心,则养其亲,施及于人,此之谓保孝行也。

因此忠做好了,才算是完整的尽上为人子女的爱敬之心,也能尽心的奉养他的父母,而且有余力把这份爱敬之心推广到乡邻其它人身上,如此才算真正圆满他的孝行呢!

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推广。

诗经说:孝子的心思,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总是想把这种孝思,也推广到所有长者的身上(这种无私的孝也就是忠了)。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要告诉我们忠比孝更重要的道理,若是你只做到了小我的孝,却做不到大我的忠,这孝不仅是假的,而且恐怕也保持不了多久的。因此古人有移孝作忠的,没有移忠作孝的。忠做好了,自然孝道无亏,一个能尽忠的人,既无愧于父母的教养,也无愧于君上及国家。所以要保全孝行,务必要先把忠做得圆满才行。

广为国章第十一

广:广泛。为:治理。

「广为国」是能更广泛治理好国家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君主要英明的举荐贤才及退除小人,才能让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明主之为国也,任于正,去于邪。

一个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必先要懂得任用公正无私的君子,及退除奸邪无能的人开始。

君上主要的职务,就是要有辨别贤愚善恶的能力,这并非排除异己,而是要确保所有的干部都是有德有才的人。

邪则不忠,忠则必正,

一个充满私心邪念的人,必定不忠;一个能忠心耿耿的人,心思必定是公正为大众设想的。

有正然后用其能。

一个人有了公正无私的存心之后,才能采用他所具有的才能,否则必将适得其反。

一个人若是有才而无德,不用还好,越用伤害越大。但如果你不用他,人们总是会问:「他才干那么好,你为什么不用呢?」这是不得已的,必等他改了毛病后才可以任用。好比以前有一个世界级的银行,因为聘请了一个不道德的职员,亏空了好大的公款,最后造成该银行差点倒闭,这就是请到一个非常有才能却没有德行的人所导致的恶果,因此在任用人才时,德行比才干要重要得多了。然而你说才干都不重要吗?不是的,但只要有德行,才能是很容易培养的。

是故师保道德,股肱贤良。

有了这个「任正去邪」的原则之后,举国所有做师保的、做领导的,就都是有道德的人所担任的,所有做股肱百官的,也都是贤良的。

内睦以文,外威以武,

对内用文教礼乐来和睦百姓,对外用武备来使四方信服。

被服礼乐,堤防政刑。

礼乐就像我们的被子或衣服一样,对于治国来说一天都不能少的。政法和刑罚就如同防洪的堤防一样,对于治国来说也一天都不能缺的。

故得大化兴行,蛮夷率服,人臣和悦,邦国平康。

有了这些有德的人才之后,教化便能够兴盛流行,蛮夷之邦都能佩服,所有为臣的都和乐欢喜,诸候万邦也都平安康乐。

此君能任臣,下忠上信之所致也。

这都是圣明的君上能分辨忠奸去任用贤臣,臣下既能效忠君上,君上就也能相信臣下,才能达到如此的效果。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济济:形容阵容盛大。 士:有道德学问的人才。

诗经说:具有那么多道德学问的人才,因此文王才得以安宁的坐在君王的位子上,垂衣裳而治天下。

全章总结:

这一章是说国家要治理得更好、更快,光靠君上一个人是不够的,这个君上还必需要懂得任用一匹心术公正的君子,除去心术不正的小人,国家才能治理得快又好了。所以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讲究心术公不公、正不正,若是光有才干而心术不正,不用还好,一经采用,必定要坏乱国家团体的。

因此,凡是要为团体举荐人才的,需先考虑「德」。若只是因为私交很好,而去举荐一个无德的人,也是不忠的行为了。公私分明的去帮助团体举荐有德有才的人,并把无德的人换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忠。

现在我举大学里面一段秦誓的话来辅助说明:

「若有一个臣,断断兮(忠诚),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憎恨)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译:如果有一个做臣的,内心非常忠诚,除了做好本分以外没什么其它的才干;他的内心非常美好,有包容的肚量;人们有很好的技能,他总是看成自己的一般高兴;人们有非常好的德行,他的心总是非常高兴。这不只是嘴巴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具有包容他们的雅量。因为这种忠诚及雅量能保护国家的子民,所以对国家来说依然算是有利的。反之,如果他看到人们有才干,就忿恨的厌恶人家,看到人家有德行,就设法打压他,使他到处都施展不开,这种人实在没有包容的雅量,因为这种低劣的行径不能保护国家的子民,所以说这种人是相当危险的。」这时一个有仁德的君上,看到这种低劣品格的人在当官,便要设法罢退他,甚至让他退到丛林里去过蛮夷的生活,不让他有机会在中原残害君子。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有为的君上,为了团体的长远益处,总是要以进贤退不肖为职志,因此难免有些激烈果决的作为发生,而见识浅陋或公私不分的人,可能以为这是君上在排除异己,因而也会招惹另一波暗潮汹涌的角力动荡。所以此章说来容易,做来却不简单的,必需要有分辨忠奸的能力,及大刀阔斧的决心,才能安然渡过的。至于如何分辨忠奸,等到第十四章时再来说明如何辨忠。

广至理章第十二

至理:最好的治国之道。

「广至理」是能更广泛更全面的步上最极致的治国之道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君上要能以身作则,把德行示范给子民效法。

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听,天下之心为心。

古代的圣君,总是能设身处地,用天下人的耳朵来听,用天下人的眼睛来看,也用天下人的心来感受,以便修正自己的治国之道。

端旒而自化,

旒:音流。古代皇帝冠冕上垂悬的珠玉。

君上只是修好自己的德行,端坐在朝堂上,戴正了冕旒,做好自己的职守,不必大声厉色,百姓自然就被化育了。

这意思是说,君上只要端正自己给百姓看,帮百姓选好人才,这就是克尽君王的忠了。做一个国君的,不必像个竞选员一样,到每个乡镇去握手,或为每件事去道歉,或是亲自去处理每一件事!君上要能在办公室里为国辨忠奸,举贤才,就有无限只手脚可以深入到国家的任何地方了,这才是真正懂得为政的国君!

孟子:「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说:「一个国君只要做好自己的德行,为国推举贤才,既使出巡时像古代一样人民都要退避,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做国君的哪里有能力亲自去处理每一件需要求济的事情呢?因此为政者如果想要取悦每个人,既使一整天都在路上奔波也无济于事的。」因此,为君者只要示范如何尽好自己的德行与本分,便是最究竟的治国之道了。

居成而不有,斯可谓至理也已矣。

等到一切都成功了,也不居功,这样便可算是最极致的治国之道了。

王者,思于至理,其远乎哉?

有德的王者,他所能想到最极致的治国办法,难道会很遥远吗?

无为,而天下自清;

为:造作,离开正道。

自己不离开正道,不需要任何造作表演,只要以身作则,天下自然清平了;

不疑,而天下自信。

自己不做令人怀疑的事,天下自然就信实了;

好比做了总统或做高官的人,其家人就不应该去玩股票,不应该去抄地皮,自己要懂得避嫌,百姓就无所疑了。

不私,而天下自公。

君上所做所为都为大众设想,没有私心,天下百姓自然就大公无私。

贱珍,则人去贪;

君上自己不爱看重珍宝,百姓自然就去了贪心;

彻侈,则人从俭;

君上自己戒除奢华的习气,百姓自然变得节俭;

用实,则人不伪;

君上自己做人踏实诚恳,百姓自然不虚假伪诈了;

崇让,则人不争。

君上自己有谦让的美德,百姓自然不会去与人相争计较了。

故得人心和平,天下淳质,

君上亲自示范这些基本的美德,便能使人心渐趋和平,天下的风俗变得纯厚朴实。

乐其生,保其寿,优游圣德,以为自然之至也。

人民安乐的过着生活,保有他天赋的寿命,逍遥在圣君的德化之下,百姓却认为这一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丝毫不知道是谁的功劳呢。

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诗经说:最高明的圣君,让他的百姓在不识不知间,自然就顺着上天所创造的大自然规则生活了。

这种最极致的治国及管理之道,就像道德经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上古时代第一流的圣君,以身作则,把天下的人心都治理好了,百姓却觉得非常的自然,根本还不知道是圣君的功劳呢?再次一等的明君,把天下治理好之后,百姓都感谢他的功劳,都对他歌功诵德。再次一等的国君治国,使百姓都非常害怕他。最后一等的昏君治国,每个百姓都想对他污辱一番才甘心。看来要做第一等的圣君,使百姓得到最妥善的治理,除了以身作则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全章总结:这一章所说的「广至理」,是要把最极致的治国及管理方式推广开来,而最极致的治国管理办法就是要君上处处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给百姓看,那么百姓自然就化育于无形了。所谓「得意一人是谓永毕」,这岂不是最极致的治理办法了吗?

 

扬圣章第十三

扬:发扬。圣:圣明的君德。扬圣:发扬君德的圣明。

君德圣明,忠臣以荣,君德不足,忠臣以辱。

若是君上的德行圣明,忠臣去事奉他必定也会感到与有荣焉(觉得不愧职守);若是君上的德行不足,忠臣去事奉他必定也会感觉到惭愧(觉得有愧职守)。

不足则补之,圣明则扬之,古之道也。

一个做忠臣的,若是君德不足,做臣子的应该要设法去补足君上的德行;若是君德圣明,做臣子的应该要把君上的德行宣扬开来,让举国上下与有荣焉,这是古代做一个忠臣的基本道理!

是以虞有德,臬陶歌之;文王之道,周公颂之;

虞:舜的国名,此处指舜。

臬陶:尧舜时的士师(类似今日的司法院长,管狱政的)。

因此虞舜有圣德,忠臣臬陶就想尽办法去歌咏他;文王怀有圣人的道,忠臣周公就设法颂扬他。(使国人都知道君上的圣德,而感到无比的光荣。)

宣王中兴,吉甫诵之。

宣王有中兴的功绩,忠臣吉甫,就设法称颂他。

宣王中兴:宣王是周厉王之子,西周王朝到了后期,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括钱财,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压迫更重。他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公元前842年百姓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发生暴动,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哀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宣王即位以后,在周定公和召穆公的辅助下,他内修政事,努力法效文、之遗风,使原来动荡不安的局面逐渐趋于安定。接着,又对亚允、西戎、徐戎和荆楚等民族进行了保卫战,从而使得诸侯恢复宗周。这段过程史称「宣王中兴」。

吉甫:尹吉甫,周宣王的太师。

故君子臣于盛明之时,必扬之,盛德流满天下,传于后代,其忠矣夫。

所以一个正人君子为臣,在国家极兴盛,君上极英明的时候,必定会去宣扬君上的圣德,

使君上的盛德流布天下,传扬于后世,这样才算是尽了臣子所当尽的忠啊!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做臣子的,遇到圣明的君上,天下安乐太平,那是极荣幸的际遇,此时为臣子的千万不可居功,而要把君上的德行宣扬出来,使举国向心力在国君的身上,也使后代的人得以效法。

我们知道不居功的人是有德行的人,然而真的要你做出不可居功的德行,去把功劳归给君上时,大多数现代人的内心总是忿忿不平:「为什么我的功劳都没人看到呢?明明是我做的功劳,当时如果没有我,他怎么有今天呢!」等等,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肯去宣扬君德的。这种与君上争功的人,在古圣贤的眼中只是个邀功的小人,这哪还配做什么忠臣呢!

举个现实的例子来说,好比一家公司派人到分处去带一组人时,那个被派去的人,从来都不提到派他来的上司,也不谈谈派他来的单位,所谈的都是自己的理念,从来不努力的把上下的心拉在一起,那么这人想要隐瞒上司的美德,创造自己的声名,独揽员工向心的意图,可谓非常明显了!这种居心的人,哪里肯去宣扬君上的美德呢!

或者你会觉得这样做也没犯什么大错,但若是古人再世,若不是批判这人居心叵测,就会说他是小人或奸臣了。实际君上之所以圣明,乃是出自臣下的功劳,若非臣下时时的辅助,见到君上有善就劝,有过就谏,否则君上也不能造就圣明的地步。因此君上的圣明,正是有满朝忠臣同心协力的效验,所以说宣扬君德,更让人感受到他的下面必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在为他奉献付出,而若是君上无德,也是满朝文武的羞辱,因此可以说是君德越宣,而臣德越明。古代的忠臣之所以愿意宣君德,是因为有”功成而不有”的气肚,也是因为要报答君上的知遇之恩而已,这种忠臣的做法,与居心叵测的奸臣来比,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辨忠章第十四

辨忠是要人辨别出什么是真正的忠,什么是似是而非的忠,什么是奸。辨忠非常重要,不能辨忠的人,对于团体来说,往往是越帮越忙的。而辨忠不仅要能辨别他人的忠,更要能辨别出自己到底忠不忠才行的。

一个人忠不忠,是从做事有没有符合大体的主旨、有没有符合先后的次序、有没有符合取大舍小的原则来衡量的,而不是只看到他对长上服服贴贴的样子。

大哉,忠之为道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

迩:切近处。

太伟大了呀!忠的作用,用在切近处,可以保全家国;用到了远大处,养出来的那股正气,甚至可以充沛于天地之间,可以扶正天地正气的!

故明王为国,必先辨忠。

所以一个英明的君王治理国度,必定要先能辨别出群臣谁忠谁奸才行的。

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

闻:见识广博且有分辨能力的人。

一个君子所说的话,总是公正无私光明磊落,而不会顺着你的心思去逢迎谄媚的。一个小人的说话,不仅顺着你的心思去逢迎谄媚,而且那花言巧语的样子,还真像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呢!若不是一个见识广博且有分辨能力之人,很少不被他的巧言佞色所迷惑的!

以下我举几个辨忠的例子:

(例一)孔子家语:

楚灵王汰侈,右尹子革侍坐,左史倚相趋而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子革对曰:「夫良史者,记君之过,扬君之善,而此子以润辞为官,不可为良史。」

译:楚灵王骄奢淫佚,官居右尹的子革陪侍在旁,官居左史的倚相快步从身旁走过,楚灵王对子革说:「这个人是一个很好的良臣呀,你要好好的看待他,他通读三王五帝的典籍,及八卦九州岛的方志。」子革回答说:「真正的良臣能够记住君上的过失,向君上谏言,在他人面前则宣扬君上的美德,而这个人做官的方式是凭着在君上面前说些美丽好听的文辞,这种人不可以叫良臣的。」

这段故事里,倚相这人读很多书,且很会说佞而似忠的场面话,楚灵王总是被他哄得心花怒放,因此认为倚相是个良臣。而子革却总是说实话,直接针贬出君上的缺失。因此若是拿子革与倚相相比,显然左史倚相要比子革吃香得多了。但忠臣不以逢迎人为能事,子革能辨忠,也讲了该讲的话,这才是忠臣所应尽的职守。

(例二)东周列国志:

管仲将死,桓公问易牙可用可?仲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仲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卫公子开方,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矣」!仲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

译:有一天管仲将要死了,齐桓公问他说,你走了之后,易牙这个人可以任用他代替你吗?管仲说:「人的天性没有比自己的亲生儿子更值得亲爱的了,易牙竟然忍心杀了他的幼子煮来满足桓公的口欲!他为了某个目的,连最爱的儿子可以肯牺牲了,以后他哪里会把你放在眼里呢?」桓公又问:「竖刁这个人宁愿自宫当个太监,以便可以到宫里来侍奉我,这表示他爱我胜于自己的身体,如果任用他,您觉得还有可议之处吗?」管仲说:「人的天性没有比爱护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事了,他为了某个目的,连自己最重要的体肤都肯牺牲了,以后还会把你看在眼里吗?」桓公接着说:「那么卫国公子开方,在父母过世的时候依然在我身旁不回去奔丧,这表示他爱我的心胜过他的父母,任用他总没什么可以挑剔了吧!」管仲说:「人的天性没有比父母还亲的了,他为了某个目的,连父母过世都放不在眼里,以后哪里会把你放在眼里呢?」

这一段充份显示辨忠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世上没有人不喜欢媚己的人,虽然我们清楚的知道,杀了自己的幼子去满足桓公的口欲,以便换取齐桓公的信任,这是非常邪恶的事;也知道竖刁为了有机会贴近桓公,竟然不惜割了自己的生殖器官,甘愿当起了太监,是非常虚伪的事。也知道为了功名竟不顾父母之丧,是本末倒置的事。但是当局者迷,若这些逢迎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又有谁还能分得出谁忠谁奸呢?

(例三)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叫申鸣的人,他事奉双亲举国闻名,楚王知道这么一个至孝的人,想聘他为相。申鸣以父母年迈为由不肯受聘就任,其父亲劝申鸣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申鸣尊遵从父命到楚国就任。申鸣当了楚相三年后,有个叫白公胜的人叛乱,那时申鸣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安危,阻止申鸣前往讨伐,但申鸣以君国有难,为臣者岂可置之度外为由,毅然辞别父亲出征。白公得知申鸣至孝,为了求胜,于是劫持申鸣的父亲,威胁说:「如肯你肯来归顺我,我以后就把国土的一半分给你,要不然我就要杀了你的父亲。」申鸣听了说:「我在还没当官之前的身份是我父亲的儿子,现在我的身份是楚王的臣,既然忠孝不能两全,就应该选择尽上忠臣的职责。」于是申鸣大举挥兵进攻,杀了白公平乱,但不幸他的父亲已遭到敌人砍杀身亡。申鸣痛心未能尽孝,为了报答父亲之恩,于是自刎而死。忠孝两全之事迹,诚令人叹服。

这一段故事,真是令人无比佩服。当一个人还没赴任当官前,自当以父亲为重;但在赴任作为人臣之后,自当以国家为重,这才是一个分辨得出本末大小的君子。申鸣事父至孝,但在面临国家与父亲的抉择时,他忍着各人的伤痛,选择了为公而忘私、为大而舍小,这种忠心岂是易才、竖刁的奸臣可相提比论的呢!

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智,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

有了忠而且又兼具仁德,那么国家的优良国格就彰显出来了;有了忠而且又兼具智谋,那么国家的政事就推动得起来了;有了忠而且又兼具勇气,那么国家的祸乱就平静了。

(不只是智、仁、勇这三达德,要配着「忠德」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茫。世上任何一项美德,也都得配着「忠德」才行,否则便成伪德了。)

故虽有其能,必曰忠而成也。

所以说,一个人虽然有很不错的能力,但也必定要配合着一个大公无私的忠德,才能成就有益的功业呢!

(这意思是说,不能光看一个人很有能力,譬如有智谋、有仁心、有勇气等,就认为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只要缺了大公无私的忠心,最后这些优点往往会变成祸害的根苗,这点则是不可不防的。)

仁而不忠,则私其恩;

一个人如果空有仁心,但却不忠(不懂得为大体的长远与公平正义着想),那么他就会到四处去施小恩惠给人,而忽略了更大更全面的事,于是这些恩惠在君子的眼中,就变成在拢络他人私恩的伪忠了。

以下我举两段孟子里的情节来加以说明…

(一)

白圭对孟子说:「现在各国征税都太重了(十分抽三分),我想提倡抽国民年所得二十分之一的税就好了,你看这办法好不好呢?」

孟子说:「你这办法不切实际,只有在蛮貘的地方才行得通。好比一万个家庭的国,只有一个人做陶器,这样可以吗?」

白圭说:「不可以的,陶器会不够用的。」

孟子说:「那蛮貘之邦,不须要筑城墙宫庙,也没有祭祀礼节的花费,也没有诸侯往来及设置百官的开销,所以抽二十分之一的税就够用了。但在中国礼仪之邦,要把维系礼仪人伦及聘请贤能百官的必要开销都废掉,这怎么够用呢?陶器不够用都还不能治国,何况没有足够的预算去聘用贤能的君子可以吗?所以,征税想要比尧舜的十分之一还轻的,最后就像大貘小貘一样野蛮了;而想要抽税比尧舜还重的,最后就像大桀小桀一样的暴虐了。」

这个例子是在说明,一个人若空有仁心,却不切实际,看得不够远大,若真的照他的话去做,必然会使整体陷入不可救药的处境,那么这种自以为的仁,实际上便是「仁而不忠」了,而这种人总是提倡着泛滥不实的爱心,却浪得仁爱的美名,这就叫做「仁而不忠,私其恩。」

(二)

贤大夫子产管理郑国的政事期间,由于冬天河水极为冰冷,慈悲的子产就把公家给他的两台马车,分送给溱水、洧水两条河的百姓,当他们的渡河工具。孟子听到这件众人所赞扬的事之后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件有慈悲心,却不懂得该如何把政事处理得长治久安的人所做的傻事!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在每年的十一月天冷而水少的时候,就号召人民先把可以徒步过河的便道做好,到十二月的时候,连车子可以走的桥梁也做好了,之后百姓每年都可以不必再辛苦的踩在冰冷的水中过河了。一个政治家所关心的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只要能把大原则做好,既使出巡时要求人民回避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为政者哪里有时间亲自去帮助每个人渡河呢?如果为政者想要用自己的恩惠去讨好每个人的话,既使从早奔波到晚也无法顾及每个人的。」

以上这段故事,让我们认清什么是真正的君子。虽然众生们总是会对子产的小恩惠感激得泪流满面,但有远见的人却认为子产不知为政,因为他本末大小看不清。既然本末大小分不清,纵使非常有仁心,最后也只是私恩的小忠了。

智而不忠,则文其诈;

一个人若拥有智谋,但却没有公平正义的忠,就会用他的聪明去粉饰他的伪诈。

战国时代有这么一段故事,恰巧与这句相似。宋昭公有个庶弟公子鲍,美艳胜于妇人,襄公夫人(昭公之祖母)非常喜欢他,暗中答应要立他为君,于是公子鲍便开始密谋收买人心准备篡位的事宜。昭公七年宋国刚巧碰上饥荒,公子鲍将其仓禀里的物资全都发放出来救济贫困,且表现得非常敬老尊贤,凡是国中七十岁以上的人,每月都送上米粮布匹,又派人慰问是否平安,如果有一才一艺的人,都收入门下,公卿大夫之门,每月也都派人馈送礼物,凡是家里有喜庆婚丧的,都倾囊相助。一阵子之后,举国无不歌颂公子鲍的仁德,人人都想要让公子鲍为君。公子鲍眼见时机成熟,于是密告于襄公夫人,乘着昭公出猎时,派人把昭公给杀了。公子鲍就这么顺利的成为宋文公。

像这段例子,这样不忠不义的人,靠着伪善的智谋及杀人的手段,而登上了君王的位子,全国的人还高兴得很呢!这就是「智而不忠则文其诈」,伪装得举国都没有人看得出来,真是可悲!

勇而不忠,则易其乱。

一个人空有勇气但却没有公正无私的忠心,那就比平常人更容易到处作乱了。

说起三国时代,最勇猛的战将可能是吕布这一号人物,他曾一个人同时大战关公、张飞、刘备三人,却一点也没有败阵的迹象,他的勇猛可见一般。然而他的勇猛背后,却有着一个非常自私与狡诈的心机,因此在三国名将的评价里面,可以说是声名狼藉的,有一次张飞还大骂他「三姓家奴」,真是太让人瞧不起了。

为什么吕布被骂三姓家奴呢?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为接近仕途,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待他不薄,把他当成儿子一样看待。然而吕布见利忘义,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及一条玉带,便令吕布动了心,杀了义父丁原,取其首级,投降董卓,又拜董卓为义父。最后骁勇狠毒的吕布,为了与董卓争夺貂蝉,又不惜杀了董卓。世上最令人痛恨的,便是那见到有钱便是爹的人,若再加上骁勇狠毒,更是不可收拾了。吕布为了权势到处认父,为了财色又轻易杀父,这真是「勇而不忠则易其乱」了,被斥为“三姓家奴”真是罪有应得。

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

这种人虽然有一些不错的才能或德行看起来可用,但最后总是因为少了个大公无私的「忠」德,而溃败无余了。

此三者,不可不辨也。

也许一个人具有智、仁、勇这三种美德,但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忠」来做基础,到底能不能就这样采用他的智仁勇呢?这点是我们在任用一个人,或是交朋友时,不得不辨别清楚的啊!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书云:「旌别淑忒」,其是谓乎。

旌:表扬。 淑:善良美好。 忒:过错、凶恶。

书经说:「表扬善良的好人,辨别凶恶的坏人。」就是这个说法吧!

常常会碰到一种学佛的人,他们以为修得很有慈悲心,修得不要去分别善恶,不要去判断任何对错好坏,这才是最高的修行。因此他们不论碰到好人坏人,总是会说一句”大家都很好”,以此来表章自己有「不分别取舍」的德行。以这种心量去宽容众生对你自己的不利,当然是可以的,但若用这种不分好坏的心态,去为众生选人才,去让一个恶人领导众生,那就必定要坏了大事!忠经是站在治世法的立场说话的,从治世法的角度来说,必定要能分别出善恶忠奸才能为民举才,此时若还停留在出世法的个人心态,那么必落入不明事理的伪君子之流了,这是学佛的人所当知的。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教导我们要有能力辨别出“似是而非的忠”,这样才能避免所任非人所造成的伤害。怎样叫“似是而非的忠”呢?因为小人所说那些谄媚逢迎的话,实在听起来也像是诚诚恳恳的,像是对你忠心得很,然而却不符合磊落无私及对大众长远有利的方向,因此称它为”似是而非的忠”!

就如孟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万章问孟子说:一个全乡里都认为很厚道的好人(例如提倡不要对人分别好坏、要全部包容之类的话),那么这个人到哪都是个有肚量的好人,而孔子却认为乡愿是德之贼,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这种似是而非的乡愿,让人要说出他的错误一下子也举不出来,想要讽刺他的错误,一下子也找不到漏洞(因为他的话听起来都很有肚量);他的论调与污世流俗同一个步调,很能赢得人们的心(例如不论什么宗派都很对,都可以去学学之类的);平时看起来很忠信,行为看起来很廉洁,大家听到他的高论都非常的悦服,而那个人也自以为是。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小道无法契合尧舜“旌别淑忒”的大道,这种人让是非混淆,让本末倒罝,因此孔子骂这种人是“德之贼”!」

看完孟子的这段对话,更可以让我们了解忠经为什么要强调「辨忠」的重要,因为这些似是而非的论调,若不仔细辨别,肯定要被它所蒙蔽,其结果就是把不忠的当成是忠,把忠的当成不忠,这是非不分就是历史不停动乱的真正原因!如此说来,想要学好忠经的精神,可以不学辨忠吗!我认为这是忠经所有章节中,最重要的呀!各位可别轻易放过。

 

忠谏章第十五

「忠谏」章前面已提前讲完,此处略过。

 

证应章第十六

证:证据、效验。应:感应。

证应:善恶的效验感应,也就是忠的效验感应。

惟天鉴人,善恶必应。

天:上天、大自然的规律。

世上唯有老天能够洞见所有人的隐微心事,大自然有一个规律,不论善恶必定有所感应果报,一点也不会差的。

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

世上最好的事,没有比尽忠更善的了;世上最不好的事,没有比不忠更恶的了。

忠,则福禄至焉,不忠,则刑罚加焉。

一个人尽忠了,福禄效应就自然降临;若是不忠,刑罚效应就加身了。

(在自己的身上最明显的就是一股正气和健康的消长,就如忠经一开始所提到戴维﹒霍金斯的研究)

现在的人都不信果报,当然对这句话也持怀疑的态度。但试看不论白道或黑道的人,若是为人处处不公,久了必遭众人所唾弃;若是为人磊落公正,久了必被众人所推崇,身体也显然正气充足。这么说来,忠的果报效验不是非常明显的吗?

君子守道,所以长守其休;小人不常,所以自陷其咎。休咎之征也,不亦明哉?

休:吉庆、快乐、健康。咎:灾祸、责罚。征:效验。

君子能够保守他忠心,所以也就永远守住他的吉庆、快乐、健康。小人不能够长守着为人臣的忠道,所以将自己陷落在人们的责罚里面。这吉凶的报应,岂不是非常明白的吗?

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书经说:做善的事,天就降各种的祥瑞给他;做不善的事,天就降各种的灾殃给他。

全章总结:这一章,是说忠、不忠都有效验会发生。忠了就有好的效验,不忠了就有不好的效验。了解了天道、人道都是如此的报应不爽,仁人智士就更应该要时常要保守这个大公无私的忠心,不让它似是而非,不让它半忠半奸,也不让它半途而废,时时存着磊落公平的心地才是真正的智慧。

 

报国章第十七

报国:尽己之力报效到国家。

为人臣者,官于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忠也哉?

做人臣的,受君上的委托而有了官职,因此在职务上有很好的表现,先后所得到的荣耀及福利,都是起因于当时君上的知遇之恩,才能有今日的局面。这时如果不尽心尽力去报效国家及君上,哪还能算是有点忠心的人呢?

君子有无禄而益君,无有禄而已者也。

已:停止、不思回报、毫无作为。

一个君子有不曾当官领过俸禄,还能报效国家做出对君上有益的事;绝对没有领着君上的俸禄,却丝毫没有一点作为去回报君上的事!

古人常说:「受人点滴,泉涌以报。」这是古人凡事不敢忘本的敦厚情怀,但这种敦厚的情怀现在已经越来越淡薄了,甚至常有忘恩负义的情况发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做错事了呢!

曾经有一个黄庭禅的学员,他是一个很大企业的副总裁,比起一般人来说,薪水可以说是非常的高。有一天他来问我,说他们那家公司的业绩,几乎大半都是他的能力带领一批手下做出来的,较大的订单也都是他要亲自出面才签得下来的,而他评估了一下他所领到的薪水,与他替公司赚进来的大笔财富,简直不成比例,他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因此有几次他就趁机在厂商之间拿点回扣,好消消他心头的怨气,他问我这样可不可以?

我说这做法不符合正人君子的作为!他说:「那正人君子就一辈子领这样单薄的薪水吗?」我说:「你的老板因为你能力凸出,升你为副总裁,让你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信已经待你不薄。且正人君子当人家的职员,若觉得薪水不合理,可以大方磊落的向老板请求加薪,不必暗地里拿回扣。」

他说:「若是老板不答应呢?」我说:「老板有他的选择,你得尊重他,而你也有你的选择,老板也得尊重你。若老板不答应加薪的话,你还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留下来领目前的薪水,但一个君子若决定留下来,就表示你认同老板用这份薪水来换取你一天八小时来付出,因此往后就不能在老板背后发出怨言,也不能再对外面的厂商拿回扣了;而第二条路是你觉得薪水还是不够,你可以告诉老板说,如果薪水再不提高的话,你将会离开公司自己去外面创业。我想任何人都有自行创业的权利,老板也不能说你不对的。」

他接着说:「如果我去外面创业,我就要把以前我所建立的客户都带走,这我得在还没离职前安排好!」我说:「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也不这么做的!」他说:「啊!不这么做的话我凭什么出去创业?我在这里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吗?」我说:「君子想到自己的利益之前,也会想到别人要怎么生活!若是拿着人家的薪水及时间,却暗地经营自己未来的利益,甚至破坏人家的江山,踩着人家的鲜血站起来,这算什么英雄好汉!」

他说:「可是那些客户都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我说:「这是混淆是非的说法,那些客户实际上是你的老板给你机会,付薪水请你去为他建立的,你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本来是应该的,做出来的成绩都应该是老板的,怎能说是你的呢?

他说:「那么这些旧客户我都不能动了吗?」我说:「不是不能开发,而是手段要光明。你还没离职前就该为老板好好工作,到客户面前都得说老板好话。你自己创业后虽然可以和以前的公司公平竞争,但话语间要感谢以前老板对你的栽培,这才像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不要为了那一点利益耍小人的心机,伤了彼此的和气。将心比心,我相信既使你是老板,也不希望培养出一个会反咬一口的人吧。况且市场那么大,你大可去开发别的市场,不要挖以前东家的墙角,这才是不失忠义本色的英雄好汉!」

就像以上这样想法的人,在现今社会还不多吗?这些人已经颠倒了是非价值,犯了错误还一点都不觉得,挖人墙角变成是理所当然的,领着薪水却不认真工作,整日混水摸鱼,还得意洋洋的样子。比起古人,受一点他人的恩惠就不敢忘记,领人一点薪水就想要加倍努力回报的情怀,真是天壤之别,这真是值得服务于现代职场上的每个人,以及正想要离开职场去创业的每个人,所应深切省思的啊!

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

猷:良策。

报效国家的办法有四种,第一是为国保荐贤才,第二是为国家献出好的策略,第三是为国家建立功效,第四是为国家开辟财利、物资及各种方便有利的事。

贤者国之干,猷者国之规,功者国之将,利者国之用,是皆报国之道,惟其能而行之。

规:法度。  将:壮盛。

有了贤才国家才有栋梁,有了善策国家才有好的法度,办事有功效国家才能日益茁壮,物资充足便利国家才能运用自如。这个都是报效国家的方法,只要个人就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去做便是了。

诗云:「无言不酬,无德不报。」况忠臣之于国乎。

诗经上说:「听人说一句好话,没有不报答的;受人一丁点恩德,没有不回报的。」何况一个忠臣蒙受国家的浩大恩泽,哪里可以不思回报呢!

历史上有「一饭千金」的报恩故事,汉高祖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非常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到河边钓鱼果腹,但仍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钓鱼的地方,有个老婆婆很同情韩信的遭遇,常拿饭施舍给他。后来韩信替汉高祖打下了江山,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老婆婆的恩惠,便命人送酒菜给老婆婆,还外加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就是古人「受人点滴泉涌以报」的情怀。回想一下现代人的心态,身为一个国家的公务员,或是一个企业的员工,曾经受到君上的知遇信任之恩,才有机会在工作上有杰出的表现,那么是不是应该要尽上心力去报答他的团体及君上的恩惠呢?反观时下一般人,在工作上一有了杰出的表现之后,常常就生出骄纵的心,开始觉得这个团体之所以有今日都是他的功劳,开始觉得没有他不行了,或是在已经非常高的薪水下,还要求再更高的酬劳,有的在要求不如意时,还会回过头给团体致命的一击,以便获得所有的利益,要不然就是开始玩忽职守,这真是与古人的知恩报本相差太远了。

全章总结:

这一章是说,知恩图报是为人的根本,无论做官的,做百姓的,总要体认到人人每天受到国家及团体的护佑养育,因此人人都要尽心尽力去报效国家及团体才行。而要怎么样去报效国家团体呢?不外为国举荐贤才,条陈善策,建立功效,开辟物资财利等办法而已。能做得来一桩,就算报效尽忠了。

 

尽忠章第十八

尽忠:做到忠的尽善尽美、做到忠的极致。

天下尽忠,淳化行也。

淳:厚实。

若是天下人人都为国尽忠,淳厚、质朴、为人设想的教化就大大的推行起来了。

所以我常觉得,想要改善现代的家庭或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对立,或是想要加强政府的清廉及工作效能。应该在每个单位里推行「忠经」,才是根本的办法,因为这忠经才是真正终极的管理之道、也是终极的治国之道。

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则尽其力。

君子:此处指在上为官领导百姓者。

小人:此处指在下为民接受领导者。

在上做官的尽忠,就是贡献他的智慧。而在下做百姓的尽忠,就是贡献他的劳力。

尽力者,则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

贡献劳力的人,就是尽上一身的体力罢了;而贡献心力智慧的人,一个好的政策却可以影响到非常的深远。

故明王之理也,务在任贤,贤臣尽忠,则君德广矣。

所以圣明的君上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在任用有智慧的贤才,有了贤能的臣子来为国尽忠,那么君上的德泽就能广布流传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好的臣,「忠」与「贤」这两个德行要并重,贤因忠而得本,忠因贤而成事,缺一不可的。如果有忠而无贤,这种忠也就是贡献一己的劳力而已,还称不上是国家的栋梁。要成为国家栋梁,除了忠心耿耿的基本德行之外,还要有深谋远虑的智慧,为国家提出长治久安的政策,才能使君上爱护子民的美意,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告诉我们为国举才,要忠贤并重才算尽善尽美的。

政教以之而美,礼乐以之而兴,刑罚以之而清,仁惠以之而布。

之:忠贤并重的臣。

政教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趋于完美;礼乐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更加兴盛;刑罚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更加清明;君上的仁爱恩泽也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流传广布。

四海之内,有太平音,嘉祥既成,告于上下,

至此四海之内,所看到的都是太平的景象,不再受歪理迷惑了。各种美好与吉祥都已成就,然后摆设祭典,禀告于皇天后土,感谢天地的恩泽。

是故播于雅颂,传于后世。

雅颂:雅颂是诗义之美者。古代太平盛世所唱的诗多以雅颂编成。

像这样,满朝文武的忠德成功之后,可以作一首歌颂君臣功德的乐章,流传到世世代代,这就是「忠」的极致了。

全章总结:

这最后一章,是说尽忠的极致。国家有了忠臣,自然政教也好了,礼乐也兴了,刑罚也清了,恩德也布了。至此天下无事,天地神明及君臣百姓同乐盛世。届时功成作乐,流传到天下万世,这一切都是来自一个「忠」字。可谓人人能把忠做到极致,全天下便太平了。

因此若有人问起这世上最终极的治世之道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治好天下国家,也可以治好大大小小的企业团体,对可以导正每个人的心性呢?我会毫不迟疑的说:只有一个字,「忠」!这就是古圣先贤最终极的治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