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镐和李钟硕谁帅:假古钱币的伪锈和伪色鉴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7:31
假古钱币的伪锈和伪色鉴定  伪造铜锈的方法简单来说有七种:
  第一,用漆和颜料拌和后涂在伪币上,一年半载后干硬了,几乎像真锈一样。
  第二,用松香或胶水拌以颜料,涂在伪钱币,干硬后看上去也和真锈一样,但牢度色泽稍差。
  第三,用普通铜钱的真锈粘在伪造的铜币上,锈是真的,币是假的。
  第四,把伪币置于土中或潮湿环境中,过两三年后,伪钱即生出真锈。
  第五,把伪钱浸入醋酸中,加入硫酸铜,伪币上会长出鲜明结晶状的绿锈。
  第六,把伪钱浸入硫酸溶液中,较短时期就会生锈。
  第七,用细铜屑末,与硝酸、颜料拌和,徐在伪币上,能长出比较牢固的铜锈。
  识别这些伪锈的方法是:
  第一,红锈和水银锈是不能用药浸、土埋法取得的;如用颜料和漆、胶水等混合后涂上,时间一长,假锈即会脱落。
  第二,用伪币浸入硫酸或醋酸中,或埋入土中长出的铜锈,一般都在表面,没有深入铜质内部,而且长出的绿锈要粗、松、脆,容易脱落,不能发生硬绿,用手指扌钦压,真锈和假锈即易区别,伪钱的锈松脆易脱落,真钱的锈手指很难弄得动。
  第三,用胶水调以颜料做成的伪锈,经不起开水泡煮和碱水洗刷,只要在开水中泡煮或用碱水洗刷,假锈便会全部脱落。
  第四,用松香调以颜料做成的伪锈,虽然表面看来与真锈难以区别,但假使用手磨擦或热水浸泡后,锈上如有松香气味,即为伪锈。
  第五,用漆加颜料做成的伪锈,经过一年半载后比较坚硬,类似于真币长出的硬绿锈,但是这种伪锈色泽不像天然长成的锈那样自然,长久以后容易剥落。
  总之,真锈是长年累月自然长成,锈质和骨,坚硬牢固,经久不变,人的手指难以刮动。而假锈较粗、疏、松、脆,容易利动或脱落,有的虽看来坚硬,但经沸水煮或碱水洗刷,亦会全部剥落。明清以来的铜币由于时代近,往往不生锈,就只能根据形制、文字来分辨了。 版色也是辨别伪钱的一法。有的古钱无锈,传用日久后,表面上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或古铜色,称为”传世古“。伪币新铸,当然无传世古,作伪者把伪币经火锻烧或放入盐酸、醋酸中浸泡,取出后再裹入衣带内不断磨擦,做成伪传世古的。但真的传世古坚牢,难以刮除,钱币流传愈久,色泽愈深,越是坚牢,极薄的一层,用水煮、洗、刮都很难去掉。假的传世古比较轻浮,色泽不牢,有的是用伪钱放在煤烟上熏黑后,再上蜡打光的。这种伪造的传世古用开水泡煮洗刷,即可以基本去除。
  铜币本身的颜色也值得注意。明中叶前一般以青铜铸钱,币色青绿,有的泛红,称为水红铜。明代后期以后用黄铜铸钱,铜色浅黄而带光泽。清代新疆、福建等少数地区的咸丰钱用红铜铸造,铜色紫红。如发现宋代以前浅黄发光的黄铜钱,大概就是伪币了,当然宋代以前有时个别货币由于冶铸技术不精而杂入其他金属较多,有的币面也有呈黄铜颜色,如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以及”开元通宝“大钱也带有黄铜色泽的,但其成分与铜锌合金的黄铜不同。清代的年号钱型号较统一,伪币极少,均用黄铜铸造,但个别特殊货币也有比较珍贵的,如发现清代年号钱用青铜铸造,呈暗褐青绿色,则大致可以认为是伪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