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给流浪猫吃什么: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68《小燕和大燕》(柳琴戏)1981年[附《喝面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59:02
2011-07-26 22:37:45|  分类:戏院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http://6660409.blog.163.com/blog/static/472419692011626103630653/?followBlog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68
《小燕和大燕》(柳琴戏)1981年

江苏电影制片厂
编剧:李大任
导演:金淑琪
摄影:乔积昌
美术:胡荣法、刘家景
导 演:金淑琪
演出:江苏省柳琴剧团
主 演:沈秋云 孙玉霞 姚秀云 王兴海 杨瑞先
上 映:1981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小燕和大燕》(柳琴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axWZxT2-KE/  全剧94:56
',1)">
剧情简介:
1976年秋,苏北农村"万家店"。老万婆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大燕,一个叫小燕,姐妹二人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姐姐大燕经媒婆介绍与邻村青年秦大海定亲。老万婆和大燕向秦家索要大量彩礼,并扬言如果不送足彩礼,不满足要求就不登记结婚。秦大海和父亲老秦头为人忠厚老实。老秦头为了儿子的婚事,千方百计四处筹钱。他瞒着大海拉车上山运石料,山高路险,不慎连人带车翻进沟里,把腿摔伤住进医院。老万婆得此情况,感到重礼无望,母女俩顿生退婚之意。"造反"起家的干部张金来趁机以甜言厚礼诱骗大燕退了秦家婚事,并和自己成了亲。妹妹小燕,待人真诚,心地善良。她见母亲和姐姐无理撕毁婚约,非常气愤,与母亲据理力争,同时一再劝姐姐慎重考虑,切不可"乘人之危把心变,抛弃信誉食前言",但几经劝说,都没有见效。小燕对秦大海家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凭着她对大海的了解,毅然到秦大海家登门求婚,以身相许。秦大海见小燕如此深情,感动不已,立志互相恩爱,永不变心,靠自己的双手共同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张金来早就对小燕心怀鬼胎,曾多次以物引诱,均遭小燕痛斥。张金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方设法从中破坏小燕和秦大海的美满婚姻,但始终未能得逞。"四人帮"被打倒了,作恶多端的张金来受到批判,变卖结婚用品退赔赃款,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大燕母女至此后悔莫及,大燕便和张金来离了婚,小燕和大海结成终身伴侣,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燕和大燕》唱腔设计:张晓霞
《小燕和大燕》是江苏省柳琴剧团在“文革”后创作排演的一出现代戏。我没有参加这出戏的舞台演出,但参加了唱腔的设计创造,后来拍成戏曲电影时,我为小燕这一角色配唱。小燕是当代的新人,当姐姐因要不到彩礼而与大海退婚之后,她反对陈规陋习,冲破世欲观念的束缚,毅然亲自去大海家登门许亲。这是一位何等勇敢、何等坚毅、何等洒脱的农村姑娘。在离村去大海家的路上,看家乡宜人景色,更引发热血激荡,她爱山乡更爱山乡人,作者在这里写了八句唱来表现小燕的心情。但这八句是按柳琴戏传统曲牌〔娃子〕写的。词格分为三组,一、二、三句是第一组,四、五、六句是第二组,七、八句是第三组。词的音节是:第一句和第二句均是三、三,第三句是四、三。第二组和第一组。第二组的两句均为三、四。按柳琴戏的传统说法,第一组一、二句叫头,第三句叫上撑。第二组的一、二句叫身子,第三句叫下撑。第三组的两句叫尾。唱法上有严格的要求,旋律无法伸展。若按传统唱法唱,不仅不能表达小燕此时此地的激越兴奋的心情,也与她一路上兴冲冲步履如飞不相协调,为了准确而鲜明地表现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我打破了传统的唱法和上下句的布局,重新调整、创作。整段唱腔演唱时,我的声音都经过化妆,显得更甜润、更青春、更纯净,以贴进人物的年龄和性格,整个唱段我采用了柳琴戏二行板的速度,以贴进人物的内心节奏。第一句,我用柳琴戏的传统唱腔“顶帘子”改造成导板,伸展了旋律,以活泼跳动的音型作为伴奏,引出了女腔的拉腔。实际效果很像紧打慢唱,但又不是紧打慢唱,唱出了第一
句“晚霞飞,出了村”。接唱,我用传统唱腔五字紧的腔调,旋律时而拖长、拉散,时而缩紧,吞唱,整个唱腔旋律显得在跳动中上下翻腾、张驰多变。从而把小燕眼中的山乡的宜人景色描绘得活灵活现,令人陶醉。当唱到“爱山乡我更爱山乡人”时,“山乡人”实际上就是指的她要亲自许婚的大海,因此,这地方我用了一个突慢的节奏唱出“爱山乡我更爱———”,然后回原速唱出“山乡人”,展现出小燕似娇似羞的心态。通过行路间的八句唱,我把一个亲自上门许婚的年轻姑娘的心态,活灵灵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江苏柳琴戏
http://baike.baidu.com/view/2961997.htm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极为人们所喜爱,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柳琴戏”。
“拉魂腔”源于“周姑子”。经考证和其师徒世系推算,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足可见唱腔之繁茂;而徐州地处大陆中部,为南北两大派系剧种交汇、流经之地,对柳琴戏唱腔的渗入影响颇大,也继而使柳琴戏的唱腔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之美,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之气,是为观众钟爱和百听不厌之主要原因。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以生活小戏和“三小”戏为主,小戏以《喝面叶》、《小姑贤》、《芈建游宫》等为代表;大戏以《四告》、《观灯》、《大花园》等最为有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剧团又创作改编了不少有影响的剧目,诸如《灵堂花烛》、《状元打更》、《三赐御匾》等,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八十年代初,又有时装戏《小燕和大燕》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广为放映,,也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爱戴;近几年来,柳琴戏的剧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柳琴戏的名家唱段也多次在《名段欣赏》栏目播出,为此,柳琴戏的社会知名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江苏省柳琴剧团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为百余人编制的大型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40余名,其余皆为具备中、初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1954年,该团的传统戏《喝面叶》、《拦马》、《芈建游宫》等戏,在上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剧本奖、演员一、二等奖;1957年该团改编演出的《状元打更》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创作、演员一、二等奖;1979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燕和大燕》晋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演出二等奖”;同年该剧组代表“中央慰问团”赴广西前线慰问演出;次年,该剧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该团又创作和演出了《三赐御匾》、《瓜棚风月》、《彭祖》、《梅雨情》、《相逢在每一天》、《解忧公主》等较有影响的剧目,分别在江苏省新创作剧目观摩演出和戏剧节以及“第一、二、三届苏鲁豫皖柳琴、泗洲、淮海戏剧节”中获得大奖。   2002年,该团改编创作演出的柳琴、泗州传统折子戏《走娘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演员一等奖,该折子戏于2002年10月由文化部组织晋京汇报演出;2005年《走娘家》在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剧目金奖”;2003年《马孤驴换妻》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优秀剧目金奖。
2003年,该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枣花》在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入围江苏省2003—2004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并获“提名奖”;2004年,《枣花》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好评。
2005年,该团优秀青年演员王晓红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柳琴戏剧种演员“梅花奖”零的突破。
该团创作演出的《状元打更》、《灵堂花烛》、《小燕和大燕》、《喝面叶》等剧目被多个剧种的专业剧团移植演出。中国唱片社及多家音像公司还为该团出版发行了百余张(盘)唱片、VCD光盘、盒带和电视片,以及电影、电视连环画书。该团演员名家唱段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播出。
江苏省柳琴剧团,几十年来扎根于广大农村演出,为基层观众服务,在本地区深受人们的热爱;在全国巡回演出中,也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该团还多次出访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演出,同样受到了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柳琴戏(江苏文化网)柳琴戏保护研究
http://www.jscnt.gov.cn
柳琴戏与淮海戏、泗州戏均源于“拉魂腔”。1953年,因其伴奏用柳叶琴而定名为柳琴戏。
清代中、后叶,苏鲁接壤地区流行一种叫“唱门子”的说唱,腔调仅有上下两句,所谓“一仰巴、一哈-巴”,两句“对着卡”,内容多为反映农村生活的小篇子。约在清代咸丰年间(19世纪50年代),有了专业艺人和3—5人的班社雏形。除说唱外,也演“二小”或“三小”戏,行当只有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多,白口少,甚至无白口;唱腔曲调因吸收民歌小调、劳动号子有所丰富,并开始用柳叶琴(亦称月琴)伴奏;表演上受花鼓等民间歌舞的影响,形成了“双插花”、“引场步”、“燕子拔泥”、“凤凰展翅”、“仙鹤走”、“鸭子扭”等步法身段。后来,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个演员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俗称“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两人7次改扮,此剧因此亦名《七装》。清末民初,艺人开始组成7--10人的较大戏班,在农村跑坡、溜乡“打地摊”演出,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说法。这时生脚身穿大褂,头戴礼帽,旦脚身着彩裙,头扎彩球。因戏班人少,艺人常“生旦净丑一脚踢”。常演的剧目,仍是以唱为主的小戏。演出前为招徕观众,全班艺人“下满场”齐唱,叫“满台腔”,演出中有人声伴唱,小锣击节,气氛红火,称“拉洪腔”。伴奏除柳叶琴外,还有柳木梆子、小堂鼓、小镲、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不分文武场,也无专人司乐,全由演员兼代。因吸收了花鼓、肘鼓子、锣鼓铳子的音调,并与胶东的柳腔、茂腔、五音戏交流,唱腔也有很大丰富。
20世纪20年代,艺人进入徐州等大城市演出,起初仍以“打地摊”为主。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在乡镇活动。民国34年(1945年)lO月,宿北县人民政府将长期在解放区流动演出的近百名艺人,集中训练了3个月,组成新庆、同庆、永庆、大庆4个非正式编制的“拉魂腔"戏班,归宿北县文工团管理。4个戏班排演了《血海深仇》、《打鬼子》、《改造二流子》等现代戏,受到解放区军民的欢迎。民国36年春,宿北县干部及地方部队北撤,4个戏班也随之解散。
民国36年前后,一些班社先后进入徐州、济南、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这些班社成员在20人左右,比较稳定,有简陋的衣箱和l小型乐队。所演剧目,已从小戏过渡到以本戏为主,甚至还改编演出过其他剧种的连台大戏。柳琴戏的演出,以唱为主,每本戏唱词多至几百句以上。有时一段唱词就超过百句。由于剧目逐渐丰富,行当也发展到有大生(老生)、小生、小头(小旦)、二头(青衣)、老头(老旦)、老拐(又称祸婆,即彩旦)、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勾角(小丑)、毛腿子(花脸)、奸白脸、武打等,但仍以“三小”为主。行当只是在装扮、表演上区别,唱腔虽因吸收河南坠子、徐州扬琴、梆子、柳子的曲调较为丰富,但尚未形成各行当的区别。表演上向京剧、梆子学习。同时也创造出“跑驴”、“抬轿”、“赶车”、“擀面”等有特色的身段。伴奏已分文武场面,增加了二胡、小三弦、笛子、唢呐、方斗笙、板鼓、铙镲等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约有10个“拉魂腔”班社聚集在徐州献艺。1953年前后,徐州市和邳县、新沂、睢宁等县都成立了柳琴剧团。在1954年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柳琴戏《喝面叶》和演员厉仁清等都获了奖。195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柳琴戏《彩楼配》等剧目的录音。1958年7月,江苏省柳琴剧团成立,驻徐州。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柳琴戏的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整理加工了《书馆会》、《张郎与丁香》、《灵堂花烛》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相女婿》、《志群接鞭》、《追谷种》等许多现代戏;移植改编了《罗汉钱》、《白蛇传》等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还创作了[尤调]、[拐调]及各种板式新腔,并增加了合唱、对唱、重唱和气氛音乐,丰富了柳琴戏的音乐表现力。现代戏的表演,继承该剧种原有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技艺,并巧于运用,创造了一些新的身段;古代戏的表演,逐步仿效京剧。武场伴奏也用京剧的乐器配置和锣鼓经,文场则仍以柳叶琴为主,又增添了扬琴、琵琶、阮、高胡、中胡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或停演、或解散。1976年前后,原有的柳琴剧团先后恢复建制和演出活动。1979年,现代戏《小燕和大燕》深受好评,奉调进京献礼及去广西前线慰问演出,1980,年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此后,又创作演出了《红桃图》、《宝山相亲》、《瓜棚风月》等;拍摄了柳琴戏电视剧《炉匠招婿》,均受到欢迎。
1987年,全省有4个柳琴剧团,其中省级1个、县级3个,全部是集体所有制性质。是年,全省柳琴剧团创作演出剧目7个,演出剧(节)目51台。全年演出827场次,观众59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682场次,观众47.6万人次。全年演出收入近9万元。
柳琴戏的传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4461b010008lm.html
(电视纪录片脚本)
(该片获2003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华荟萃”一等奖)
(解说:)
鲁南地区有个地方剧种叫柳琴戏,因主奏乐器柳琴形似一片柳叶而得名。
(《铁道游击队》电影插曲片段……)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电影《铁道游击队》中小坡弹的那个“土琵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柳琴!
柳琴戏,在当地叫“拉魂腔”,意谓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儿拉走。“拉魂腔”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倍受这方土地上人民群众的喜爱。
(演出现场采访群众:)
答:现在的好听,现在好听。
问:大娘,你过去听过柳琴戏吗?
答:不孬,听着可不孬,可好啦。
答:问他一样不一样,他都知道,他懂戏。
问:今天唱的这个戏叫什么?
答:一样,跟过去一样。
问:过去柳琴戏不叫柳琴戏,叫什么?
答:叫“拉魂腔”。
问:你还能唱两句吗?
答:我哪还能唱?老了,快八十(岁)了,不行了。
问:你喜欢这个戏吗?
答:我喜欢。
(解说:)
当地传说,大约在二百年前,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出了文、武俩秀才,文秀才叫苏金门,又名苏来,他酷爱戏曲,唱戏成癖,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苏家所招的长工佃户,非能唱戏者不取。苏来还自组剧团演出,编写了《老少换》、《郭大姐算卦》、《张梅英赶考》等剧本。他家里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搭班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二级作曲:张明奎)
“当时苏楼有一个文秀才,家庭生活也挺好。他这个人是热戏成癖,爱唱花鼓。管着饭教这些人唱戏,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如果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的时侯干活,农闲的时侯、就组成班子,在本庄上或者是在周围(村庄)各处去搭班唱戏。因此,他这种唱戏,他这种做法,在鲁南影响很大。一些流散艺人都到他那个地方去汇集,进行搭班唱戏。他们相互交流,增长技艺,这样呢,便使花鼓、四句腔、肘鼓子等等曲剧种来了一个大汇集,在相互撞击、交杂,相互渗透、软化的基础上,便产生了锣鼓铳子。苏楼的这些艺人们,特别是那个秀才,他爱编个新腔新调,爱编个新词,因此,借鉴了山东的地方戏——柳子戏中“山坡羊”和“耍孩儿”的词句格式,并不是它的曲牌,用它的词句格式,就形成了咱们现在柳琴戏的“八句娃子”、“十二句羊子”这种唱腔形式。”
(解说:)
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苏楼村发现了苏家祖传的一把柳叶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把柳琴。
(采访山东省艺术馆馆长:高鼎铸)
“这个土琵琶据现在的考证来讲,现在基本上达成共识,就是在鲁南、就是在滕州一带这个地方,哪个人制作的现在基本上找到这个人(是谁)了。这个(乐器)是咱山东独有的并且是从咱山东发明出来的一个乐器。就是从那个大的土琵琶(也叫柳叶琴),后来逐渐缩小,它因为很大很笨重,逐渐缩小,形状和柳叶一样,因为它是长形的,所以叫它柳琴。为什么叫它土琵琶呢?当时它是仿照琵琶那个形状造出来的,但是它比琵琶小一点,所以叫它土琵琶。后来就是根据它形状叫它柳叶琴。最后定名为柳琴。实际上柳琴戏的名字就是根据它来的。就根据这件乐器来的。”
(采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
“柳琴应当说在柳琴戏的乐队里是灵魂,没有了柳琴,也就没有了柳琴戏。特色性的伴奏乐器,就是柳琴。柳琴留给大家一个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土琵琶,现在中国乐器的进步,这5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想想看确实很动感情,进步太大了!有好多是民间的、很朴素的一种乐器,他们现在改造的相当的好,那个表现力“嘎嗒”一下就提高了,你像这个土琵琶,把它精工制作以后,现在的柳琴已成了一个独奏乐器了,它本来是伴奏乐器,弹着土琵琶唱歌,说唱,它现成了一个表现力很强的一个独奏乐器了。”
(解说:)
据苏氏家谱记载,苏家自清朝乾隆年间苏来起,中历苏千一、苏炳元,到清朝末年的苏友刚,苏家戏班一直长盛不衰,当地至今还流传有“王清、徐四、苏友刚,十里八坡吃得香”的民谚。
(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采访苏友刚孙媳:苏孙氏89岁)
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答:属牛的,赶年89岁了。
问:你知道过去村里有唱戏的吗?
答:就是俺家!领了一班子人来,有“卜拉门”,你忘了?
问:唱了有多少年啦?
答:多年就有,俺老辈上,俺公公老爷就唱。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苏友刚。你看:“徐四、王三、苏友刚、十里路的吃得香”!一家人都在外要饭,就唱这个。
问:当时唱的叫什么?
答:拉魂腔,过去就是拉魂腔,这叫柳琴。
问:那个弦子(柳琴)是什么样的,你见过的那个?
答:就是圆的、弹的那个。
问:弹的那个,那个叫什么?叫弦子?
答:叫什么来?叫柳琴!弹的那个柳琴。
(解说:)
苏家祖传的那把柳叶琴,已被征集到博物馆里保存,我们只能从照片及有关资料上了解它的形状,从苏楼村的老人们那里了解当年苏家班演出的盛况。
(采访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村民:)
问:苏家老辈的就唱柳琴是吗?
答:对,不错,原是。俺记事的时侯,这些人(唱戏人)都有年纪了,都没啦。
问:从你小时侯记事,你就听?
答:因为这样,成天追着听,在滕县也去,在东郭唱了多天也去,都追着听。
问:当时唱的叫什么?
答:就是拉魂腔。过去咱记事时,在滕县跟着“卜拉门”那会儿。
问:你说说柳琴在你们村有多少年了?
答:那谁记得?这是几辈子了?我这说着就有三、四辈子啦,谁记得?
问:三、四辈啦,那得有几百年了吧?
答:反正得有二百多年,那可是二百多年啦!
问:这个村唱柳琴有二百多年了?
答:那可是二百多年,他都不记得,你看俺就记得啦?他八十多岁了,都不记得……
(解说:)
1987年在苏楼村拍到的照片中的这个孩子是苏来的第七代曾孙苏清玉,如今他对祖先唱戏的故事,已经了解的不多了。
(采访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苏金门第七代孙:苏清玉)
问:你知道这是放的什么剧(种)吗?
答:放的柳琴戏。
问:平时喜欢听吗?
答:也不多怎样喜欢听吧。
问:你知道柳琴戏这个剧种跟你们这个村有什么关系吗?
答:据听老辈人说,柳琴就是我们老辈上喜欢唱。
问:你知道你们苏家和柳琴戏是个什么关系吗?
答:不太怎么知道。
(解说:)
苏楼村的苏家戏班因唱戏而出名,又因对前来投奔的各路民间艺人们长年管饭施舍而败家。苏来死后,苏家戏班解体,在苏楼村唱戏的长工佃户和各路艺人们纷纷投奔他乡,流落四方,从而把“拉魂腔”也传播带到苏、鲁、豫、皖四省广泛区域。
散布在各地的艺人们各自收徒传艺,渐成流派和体系,还有的演变成其他的剧种和形式,如安徽的“泗洲戏”、江苏的“淮海戏”等等,但它们都统称“拉魂腔”,并把200年前滕县苏楼村的苏来苏秀才看作是“拉魂腔”的祖师爷。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她扎根鲁南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土里土气,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采访滕州市民间“拉魂腔”老艺人:丁金龙)
丁:那一搭把时,就是盘个凳子头,也有三、五个人,也有七、八个人,那不那里还有照的像,也有那样的。
问:什么叫“盘凳子头”?
丁:盘凳子头就是有几个人,搁个凳子,就唱,外边一圈子人听。好比要走场呢,就是当中有这么个地方,上去表演表演。
问:是一个人又弹又唱呢?还是一个人弹,另一个唱?
丁:这个说不准,没人时自己也弹也唱,要有人有伴乐器的呢,那就唱的单唱,弹的单弹,伴乐器的单伴乐器,给咱现在的几乎一样。
问:当时的那种演出叫什么?叫拉后腔?
丁:拉后腔。
问:为什么叫拉后腔?
丁:那是这么着,你唱:来到阳关故境中——啊依,拉这个腔;那个女的吧——哎……这就是叫拉后腔,也不是拉魂腔,也不是拉胡腔,也不是胡拉腔,就叫拉后腔!以后以主乐(器)为主,这个柳琴跟柳叶差不多就改成柳琴,叫柳琴,是这么回事。
(丁金龙夫妻现场演唱同期……)
(解说:)
滕州市西岗镇栾庄村的民间艺人丁金龙,是苏家戏班第五代的再传弟子,他们夫妻二人的表演,还保留着“拉魂腔”的原始形态,成为这一剧种演变的活化石。
“拉魂腔”在流传发展了一百多年以后,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民国年间,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卜家班”,人称“不拉门”。班主卜端品,生于1889年,滕县张汪乡渊子崖村人,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刘长春)
刘:俺父亲的老师就是卜端品,“卜拉门”。我从八岁就开始学戏,因为俺父母会演戏,我是跟父亲,跟着母亲随父演戏。
问:当时学的是什么戏?
刘:当时就唱的柳琴,俺爹、俺妈都是唱柳琴的。唱柳琴不过是过去都是老拉魂腔。说“拉魂腔”也就是说在下边演出,你要唱着唱着唱长了,就把人的魂给拉去啦。都说:拉魂腔来喽,麻来,怎么怎么的……有个传说就是:“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也有这些传说,其实拉魂腔是越听越有瘾。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宋玉春)
“(我)六岁就跟卜老先生学艺,拜他为师,就是十五年!那时侯演出,因为我是个小孩,你看我记得那时侯也得有二十多号人。你算算看,你出去两个把子(平时是四个)你去两个也得有人呀,那时侯有俺那个姐夫,俺那个姐姐,还有过去的姓胡的他公母(夫妻)俩,还有唱大生的最有名啦,南北驰名的,他也死了:王兆兴,王兆兴就给相瑞先他们在一起,落到徐州了。是能唱两句的,都想奔卜家班这是真事,他是名师,是不是……”
(解说:)
卜端品于1920年组成了鲁南第一个“拉魂腔”戏班“常胜班”,即“卜家班”,演员已达二、三十人,其中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相瑞先就是“卜家班”的演员。
(采访徐州市柳琴剧团原团长:相瑞先)
相:《小燕和大燕》(电影)我参加了。
问:哪一年?
相:(19)80年。
问:你在里面演的什么角色?
相:演老秦头。
问:拍过柳琴戏的电影?
相:哎!
问:那就是戏曲电影。
相:就是柳琴戏。
问:你预计一下柳琴戏的生命力今后是怎么一个状况?
相:我觉得还是不能绝!为什么说不能绝的呢?因为这个剧种它是民间喜爱的、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说不能缺少呢?这是一个剧种,是个“种”啊!
问:土生土长的剧种。
相:哎,他是个“种”,他是个剧种,他再没人喜爱,再没人什么,这个剧种是一定得要保留。
(解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剧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引导、扶持和关心,迎来她自身成长、发展和壮大的春天。
“拉魂腔”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1954年苏、鲁、豫、皖四省各路“拉魂腔”在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汇演时,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成为我国戏曲百花中一朵质朴的小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退休职工:宋琦)
“成立剧团以后,(滕州)柳琴(剧团),还有徐州柳琴剧团,给滕县的合伙,爱好柳琴的都挂上钩了,有时侯帮忙演出,上徐州。那以后呢,他们也成立了一个小剧团,有时侯也到滕县来,有时侯上舞台演出,那就开始有舞台了,不打地摊啦,演出也是很简单,一般地没有“箱”,也是很简单。慢慢地开始化妆啦,慢慢地有人物啦,这就是发展。过去一个人演好几个角色,唱好几个角色的词,打那以后就有人物啦,主要人物象男的女的、旦角、小丑慢慢就有啦,这时侯就归正规剧团啦,政府给他起名啦,起了名就正规了,(一九)五三年正式建团。”
(解说:)
拉人魂的柳琴戏,经过200年的演变发展,顽强地生存到今天。目前,鲁南苏北一带,仍有数十个专业和业余的柳琴剧团存在,保留剧目二百余种。
在原来“卜家班”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滕州市柳琴剧团,继承发展了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在上演传统古装戏的同时,又创作排演了一大批现代剧目,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故乡人民的喜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团长:张弢)
“滕州市柳琴剧团始建团是在1952年,建团之后在滕州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们团最鼎盛时期,我们的演职员达到近百人左右。我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在这个节上,在北京给北京的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苏鲁豫皖柳琴节,历届苏鲁豫皖柳琴节上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特别是在近几年,我们响应中央的号召,大力地去创作,搞“五个一”精品工程,在“五个一”精品工程当中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
(柳琴歌《唱家乡》片段……)
“……老辈人传下一把琴,弹出一曲拉魂腔,拉魂腔……”
(解说:)
滕州市柳琴剧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排演出大量的剧目,涌现出众多的柳琴戏著名演员。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传玲)
“对柳琴这剧种应该说感情还是比较深的,我比较喜爱这个剧种吧,因为(我)就在这个剧种(中)成长起来的,不管你干什么,还是对这剧种感情比较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演员:王传亮)
“对柳琴这一块,自己从青年时侯就比较热爱,后来在1970年进团的时侯,那时侯是一个团,豫剧、柳琴都在一块,以后我就要求又上了柳琴(剧团)。那就是1973年的时侯了,所以对柳琴戏这一块自己感觉着非常热爱。”
(解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的文化培育着一门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戏,至今还在滋润着鲁南人的心灵和精神,成为他们的“魂”。
(采访枣庄戏研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张晶)
“这个剧种流传于这里,在这里形成,它反映了这一带人的生活,这一方的生活,民风民俗,这一些。比如说:最早形成的传统的、典型的叫《喝面叶》,这喝“面叶”南方人不喝,北方人不喝,“面叶”这个食品也就是鲁南、苏北,甚至再旁及到豫东,也就是这些地方喝,这个反映的生活是这样的。
问:《喝面叶》成了柳琴戏的代表剧目了?
张:那是,它传统当中的一个有代表的,而且还很独特的。”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刘长春)
问:你唱了一辈子柳琴戏了,对这个剧种应该说感情很深……
刘:那原是哟,感情很深!有时侯剧团有点事时,我就给什么样,我还是想过问过问,到前面去问问去,好在剧团在前面,也不算远。给他们在一起,也想着剧团没着落了吧,自己也着急,有时侯觉得(剧团)还是自己的家,就觉着是自己的家,再说什么我反正是柳琴出身,脑子里面老是想着剧团。有时侯在哪个地方坐着也哼哼两句。也唱两句。
(刘长春演唱《喝面叶》片断同期……)
(解说:)
柳琴戏从她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域的便也越是民族的。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京城的领导和戏曲专家。
(北京长安大戏院采访中共中央原组织部部长:张全景)
“今天看了你们的演出,心情格外地兴奋和激动。我把它概括成四句话: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北京采访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
问:你今天看了滕州的柳琴戏,你感觉怎么样?
贺:很好!
问:你过去看过吗?
贺:看过呀。我小时侯就看过这个戏,所以我特别要来看这个戏。
问:你对今天的演出效果怎么评价?
贺:演出很好,很生动活泼,反映农村的新面貌、新的风尚,给传统的柳琴戏的艺术形式结合的很好。我小时侯就只知道拉魂腔,后来又听说不是这个戏也叫拉魂腔。但是我小的时侯一说唱拉魂腔就知道是这个(柳琴戏)。解放以后,我母亲到北京来,她还很想念听这个(柳琴戏),我就搞了几个唱片,那也是小戏。
问:你小的时侯就听过拉魂腔吗?
贺:我听过。
问:现在还记得它的唱腔吗?
贺:记得,听唱我一听就听出来了嘛。
(北京采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宋丹菊)
“柳琴戏非常好听,我非常喜欢这个戏,我觉得下了一定的功夫,唱得很有味道。我记得从前唱的柳琴戏声音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压抑,现在我觉得科学发音很好,嗓子都很好,嗓子唱得很通顺,气息运用的都特别好,戏也是很饱满,很欢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北京采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曲:朱维英)
“柳琴《竞选》的音乐充满了显著特点,唱腔很委婉、抒情、灵活多变。早期的拉魂腔也叫拉后腔。唱腔上唱四句有一个叫板,唱完三句半,大家一起唱后半句,这就是拉后腔,最后形容她是拉魂腔。她是这么一个过程,这出戏我觉得结尾的齐唱,你比如讲欢快的情绪推进高潮,她用打嘟噜那种唱法,我觉得那打嘟噜,不客气的讲,彭丽媛都打不过那演员,打的很好!那是一种特殊技巧,它是从上往下打的,讲究一种演唱技巧。伴奏不管是柳琴,主奏是柳琴,也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民乐小分队,很丰富。”
(解说:)
乡音、乡情、乡土气的柳琴戏,二百年来因她粗犷、奔放的乡土风格和通俗迷人的“拉魂”特色而成为鲁南人的精神食粮。
她生于斯,长于斯,与这片土地根茎相通,与微山湖水乳交融,与鲁南人血肉相连……
这是柳琴戏的魅力所在,也是她的生命力所在!
(该片拍摄于2001年)
附:柳琴戏代表剧
1.《喝面叶》全剧 演员:王传亮 刘秀荣
http://www.56.com/u48/v_NjAxMjI2MDU.html 46:59
',2)">
陈士夺好吃懒做,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想一计策,假装生病迫使其丈夫为她擀面叶。从此以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2.柳琴戏【张彦休妻】舞台艺术片
//v.youku.com/v_show/id_XNjExMjg5NDg=.html 131:43
',3)">
这里会是你的最爱       博文大全       字画走廊        声色入魂       有声世界        我的书房    探索发现       我的收藏        饱你眼福       生活点滴     视频典藏        经典音乐     瓷器总汇        朗诵集锦     图文音画       音画欣赏        QQ空间     竹簡字畫        古玩字画     竹雕盆景        美女世界       收藏集锦     乱弹琵琶         诗词朗诵      景美人靓       玉器收藏

',4)">
 
 
老排长推荐阅读:中国戏曲名段精选36首 2011.07.21 中国戏曲名段精选36首
费玉清歌曲专辑精选78首 2011.07.10 费玉清歌曲专辑精选78首
近现代绘画作品 2011.07.12 近现代绘画作品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2《三定桩》(莱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2《三定桩》(莱芜梆子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1《磐石湾》(京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1《磐石湾》(京剧)19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0《宝莲灯》(河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0《宝莲灯》(河北梆子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9《柳毅传书》(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9《柳毅传书》(越剧)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8《平原作战》(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8《平原作战》(京剧)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7《杜鹃山》(京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7《杜鹃山》(京剧)19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5《龙江颂》(京 2011.07.26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5《龙江颂》(京剧)19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33《穆桂英大战洪 2011.07.24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33《穆桂英大战洪州》(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3《奇袭白虎团》 2011.07.24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43《奇袭白虎团》(京剧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