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成熟个性签名男生:十年砍柴:官声、人品和书法(南方都市报 2009-5-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2:42

官声、人品和书法

日期:[2009年5月3日]  版次:[TM05]  版名:[评论周刊 历史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   秦桧手迹《深心帖》(局部):“绍兴十二年壬戌十二月十五日毗陵秦桧书。凝寒笔冻,殊不能工也。”后钤“秦桧”朱文印

  浮世阅史

 

  ◎十年砍柴网友

 

  “字如其人”,此说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流行了多久,人们几乎笃信不疑。如果从笔迹学角度来说,的确有道理。一个人的笔迹能流露出此人的性格气质,甚至当时的心理状态。但若以人品来论其书法的优劣,就有点太绝对了。尽管我国历史上,有因对一人的评价,而影响对其文章、书法的评价,但这毕竟只是多数人情感上的态度,真正的艺术鉴赏者不会如此简单。

 

  颜真卿的正书,代表着中国书法的一个高峰,后人临摹其书法不知凡几。颜鲁公在书法史上享有如此的地方,当然和其书法本身的水准有关,其书法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筋骨刚劲。后人尊其书法成就,也有尊其人品的因素,他尽忠唐室,在反对叛军的战争中殉国,成为后代忠臣的典范。但是,他的官声、人品只能为其书法地位添彩,而非是决定因素。

 

  同理,历史上许多官声很差,人品为后世鄙夷的人物,尽管其书法、文章不如忠义之士的书、文那样被广为传播和赞颂,这些人的书法和文章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品评价的连累,但公允的艺术鉴赏者,也不会因人废书,因人废文。

 

  宋朝这个由职业军人开国的王朝,有意思的是竟然为中国历史上最尊重文人的朝代,养士三百年,滋养出灿烂的文化。就书法而言,不论帝王还是官员,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大书法家层出不穷。像岳飞这样的军人,其手书的前后《出师表》,为后代许多学行、草者所师法。苏轼、黄庭坚这样的文人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有宋一代,著名的奸臣,几乎都是书法大家。蔡京工书法,尤擅行书,形似米南宫,字势豪健沉着。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水浒传》里面的吴用请圣手书生萧让仿照蔡京的笔迹给其儿子、江州知府蔡九回信。吴用的理由是:“如今天下盛行四家字体,是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和蔡太师四家字体。苏、黄、米、蔡,宋朝‘四绝’。”后来因为蔡京被视为大奸臣,代之以蔡襄。这无非是江湖排名发生变化,其书法成就无人能否认。

 

  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的秦桧,也是大书家。他综合前人所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这种字体被后人命名为宋体字。后来人们又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仿宋体。

 

  明代和宋代一样,一些人品、官声不怎么样的文人,其书法成就被时人和后人一致推崇。比如晚明的董其昌和王铎。嘉靖朝的严嵩,更是天资甚高,才气横溢,其书法为当时文臣之翘楚。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用于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三个大字“至公堂”,是严嵩所书。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令满朝书法好的大臣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过无数遍“至公堂”,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满朝文臣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罢了,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要知道,乾隆的书法虽然没什么个性,但算得上中规中矩、富丽堂皇,他手下还有刘墉那样的书法家。但他并不为了“政治正确”,就硬生生把严嵩的书法换掉。可见,在当时,艺术评价还是有起码的标准,并不是谁的道德评价高谁的书法就好,或者是谁的官大,谁的书法就好。

 

  可以想见,蔡京、秦桧、严嵩当权时,他的书法会被朝野捧到何等的地步,满朝文武,求其尺幅数字,都会视为珍宝,在亲友面前夸耀。等到他们倒台后,因人情浇漓官场冷暖,他们的书法当然不可能像当权时那样被人看重,很可能许多手迹被人悄悄地藏起来,不好意思声张。但我想不至于立马就到处铲除、烧毁其手迹。否则的话,“至公堂”的匾额不可能留到清朝,而蔡京、秦桧的手迹至今还珍藏在各博物馆里。可见,古人虽然有势利眼,但是还不算太过分。

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9-05/03/content_779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