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测试阴性:中医新理论探讨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35:49
   中医新理论探讨

     新年将至,我把“中医新理论探讨”一文献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关注,引起重视,引起更多人的参与,共同为尽快实现中医现代化而努                

                                      前    言
   

     中医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在社会上已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医学领域里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在向世界各地展示出它的作用。
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对它提出质疑和革新。一方面是它的理论基础形成年代久远,受当时社会科学、文化所影响,具有较浓厚的时代特征,与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另一方面,近百十年来,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有较大的冲击。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先后多次出现过要“取消和消灭中医”的浪潮。这也体现了它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也说明中医本身也存在有一定的弊端。但全面的否定和全面的肯定都是不对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医提出了“继承和发扬”的政策,给中医的振兴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至今社会上“取消和消灭中医”的呼声不止,我深感痛心,又深感忧心。痛心的是至今(2006年)还有人对中医提出“消灭”两字。忧心的是,几十年来中医理论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至今没能使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知识相接轨。
纵观中医的发展史,特别到明、清时期,“温病学”体系的确立,使中医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为什么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不够理想,使我们看不到能使中医理论跳出“黑箱”的门窗。对此,一些人在努力打开这个“黑箱”,有相当多的人在努力加固这个“黑箱”,而有更多的人则是持观望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要打开这个“黑箱”,必须上下一致的努力。首先要抓住核心,对准要害,去分析、批判,找出其切入点,从虚而入,去伪存真,改变“黑”的面貌。建立全新的中医理论体系。
全部的内容中,对中医理论中“虚”的部分给予重点分析、批判,以点到为止,不作详细长篇而论。新的中医理论,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依托,以原中医理论为基础。在认识观上,突破原中医理论的约束,以新的唯物观、认识观,以现代物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为指导,建立古今汇通,中、西汇通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
对于新的认识,力求全而细。但由于水平和精力有限,皆以粗略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内容难免存在有认识上的偏差和谬误之处,敬请诸位学者和同道,对不足之处多加修改和补充,为中医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为新中医体系的建立而努力。









                    
                                   对医学现状分析和认识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就存在着中、西两大医学派别的交锋和争端。多年来我们力求中、西医的合流,这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因为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即人体。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2楼

既然所研究的对象一致,就应该有个共同的语言。为什么这一百多年来,其争议日见尖锐,而且,西医有把中医排出医学领域的趋向。
中医和西医对人体认识角度和认识观的不一致,是形成两大体系的根本原因。中医是建立在几千年前古代科学文化基础上的唯物的宏观辩证观。西医是建立在近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是在解剖下的微观认识法。两者的切入点和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就各具特色。两者特色的融合,也就是理论上的融合。
中医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络印。当时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就是阴阳、五行理论的盛行期。所以,医学也运用其机理,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而我们现在还要求中医学者,重新回到古文化知识领域里,去学习古代阴阳、五行、八卦等,在古文化基础上来接受并理解中医理论。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六经学说等学说的基点上转来转去。不要说与现代科学知识相接轨,就是在很多学术问题上,也难以求得明确的结论。比如“三焦”的实质;“三焦”的有形和无形;“少阳”的位置等等。特别是用现代科学手段,去寻找“肾阴阳”的实质,其结果是,没有实用价值。类似这种钻牛角尖的、生搬硬套的研究方式,又与古代用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有何区别。
目前,中、西医分岐的主要焦点,应该是中医本身理论的现代化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本着“洋为中用”及“古为今用”的原则。在中医原理论的基础上,去掉其古文化知识中那些抽象的内容,换以现代的,具有现实性的,科学文化知识内容。这个“取”和“代”的问题,是个大课题,但必须是先有“取”而后有“代”。
这个“取”和“代”问题,我们在以后的章节里逐步给于分析、研究和探讨。


                               唯物观是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

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物”。一切物质都有它特定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总的来讲就是阳光、空气、水和各类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这是各类物种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
人也是生存于这个特定环境因素中的一种物质。所以研究这些因素对人体机能的生理活动演变,是人体医学的核心。中医是宏观唯物辨证观的认识观,所以研究中医理论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中医理论弊病简析

     前面提到中、西医之间的分岐和争议,其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医本身。中医理论太古老,缺乏现实科学观。这也是由于历史因素所决定的。我们现代学者有责任对它的现代化提出异议。
中医理论中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多个方面。其重点在于对阴阳、五行的使用问题,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正是这个核心,统治中医几千年。也正是这个核心,使中医理论局限在这个概念很强的,取类比象的,抽象的,含糊不清的所谓的“黑箱”理论之中。
“阴阳”在中医理论中有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万物之纲纪,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的内涵。但它并没有具体的实质可指,所以在应用中造成了诸多混乱。
“五行”虽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可指,用它们的关系,来解释人体各组织器官间的关系变化,这是取类比象的,抽象而机械的解释,也是造成应用中诸多混乱的根本原因。凡学习过中医的人,都会对此产生不同程度的体会。
这些弊病,后面还要谈到。对中医理论的改革,必须从这里入手,不能因为它的存在和使用了几千年,就不能和无法对其触动。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3楼

                                    总纲问题

     总纲是中医理论指导性纲领,它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原纲领是以“八纲”而立论的,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个方面所组成。
关于其中的“阴、阳”问题,前面已有论述,由于它存在着一定的弊病,不适合在总纲里立论。
至于“表、里”问题,它只是个层次性,局限性定位法,它只存在着“概”,而不具备有实质性指导意义,故而总纲里也不适合它的存在。
“虚与实、寒与热”,它们虽也是以“概”而论,但分而言之,“虚与实”可以表示一切物质的质量。“寒与热”可以表示一切物质的特性。总而言之,是一切物质最基本素质的表示。
原总纲是没有“燥与湿”的内容。从生物角度分析,水是生物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而人体内的水含量占体重的80%。与水湿相对的就是“燥”。燥、湿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总纲中又不可缺少,燥与湿的这个对立而又统一的内容。
寒与热,燥与湿是指物性而言,虚与实是指物质的质量而言。总纲设制应以“物”为基点,以唯“物”而论,所以,总纲应以“虚、实、寒、热、燥、湿”这六个方面为总纲
这六个方面,都能体现在中医的各个辨证环节,它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在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等等以及各种杂病的论治中,在临床对药物的使用中,在自然界的所有物质中都包涵有这六个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对立而统一之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实质性内涵,都具有可指性。这六个方面既概且全,故而新中医理论中应以“六纲”为整个中医理论的指导性纲领。





                                       人体结构分析
                                                                        
      谈到人体结构,用现代解剖学来认识,是相当复杂的。用宏观认识法来分析,人体结构可以组合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有一定形态和有较稳定位置的各脏器组织结构。二是无一定形态和流动性较大的体液性结构。这两种结构的功能和作用皆是先天所有,是本能的,但受后天因素所影响。
这两大结构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机体。两大结构的具体分划和各自的功能,原则上在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组合而成。但不全是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结构和功能,比如脾脏,可以是解剖下的“脾组织”,但从功能上讲,它参与了消化功能,并主运化。又比如“大脑”,其解剖位置与现代医学相同,但功能不全是现代医学的“大脑”。这是西为中用,不是全部生搬硬套。
在结构中,特别应注重“皮肤”结构。它在人体结构中是面积最大,功能较多的很重要的一个脏器组织。


                                   两大结构关系分析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4楼


这两大结构有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作用。人体的各脏器组织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体液。体液的生成和运转又依赖脏器组织功能作用来完成的,两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这就说明,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接纳并吸收了自然界物质,这些物质转换为体液,在脏器组织和体液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物质又转而用以维护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这也可以说是机体的新陈代谢及能量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总的来讲也包含了原中医理论中之“五行”理论。
机体组织的盛衰与物质(体液)供应有关。体液的生成与各组织功能活动有关。两者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体液是一切营养物质的载体,它的流动性很强,可以把各类营养物质转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各机体组织,保障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而各组织器官的活动又产生新的物质,同时又给体液中充实了新的能量。
各脏器组织及体液的正常功能活动是机体健康的表现,其中若有一病而整体皆有不同病态表现,只是由于机体功能不同而疾病的表现各不相同。比如心火盛,因心主血脉,所以其表现在血液的流动,因火性炎热是动力表现,故血液流动就快。又因火性易上炎,故头面部症状较多,较明显。如:颜面及嘴舌红,或口角、眼角红肿,或头疼等。若火热侵于肺或火热经体液流于下等等,都会出现相应证侯
总的来讲,脏器组织和体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脏器功能活动,对体液的生成和运化产生影响。
体液的盛衰和流动状况,对脏器组织功能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
脏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借助体液来完成的。
机体内各脏器组织及体液的功能活动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人体结构及功能

大脑:位于人体最上端,头部颅骨之内,通髓,是精所生。主神志、意识、思维、情志。
心:位于胸腔,两肺之间。主血脉,是血液动力之枢纽。
肺:位于胸腔内两侧。与鼻相通,主呼吸。
肝:位于右肋下。主生血,藏血。
脾:位于左肋下。主运化。
胃:位于胸剑突下。主受纳。
肾:位于下腹两侧。主藏精,主髓,通脑。司二便。
大肠:位于下腹。主传送糟粕。
小肠:位于下腹。主吸收精微。
膀胱:位于下腹。司泌尿与小便通。
胆:位于肝叶下,盛胆汁。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组织器官,它与外界接触面最大。是人机体的第一防护屏障,是人体与外界因素交换的重要通道。表皮的毛孔是体液和体温的重要调节器官。


                                   体液分类及功能

    体液是机体内流动很强的物质,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营养物质的载体,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
体液的生成和分类原则维护原中医理论的内容。
气:是机体一切功能活动的动力。它的分类:一、功能之气(包括两大结构功能)二、氧气。三、水谷之气(营养之气)四、水汽(水蒸汽)
血:是水谷精微、精髓所化,行于血脉,营养周身。
水液:是水所生,是体内营养物质之载体。主濡润
精微:营养物质之精华,气血生化之源。
精津:是水液和精微物质的浓缩物质,有滋润、营养作用。







                                     关于气的认识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5楼


    “气”包含着多种因子。其中主要成份是肺部吸入的自然界之空气,空气中的成份虽然很多,但人体所需的是“氧气”,氧气的作用,现代生理学讲的很清楚,主要是氧化作用和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中医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论述。气的流动性很强,也可说是无处不到,无处不有。
气除氧气之外,还有水谷之气,就是食物在体内起营养作用的气。这个气的成份和涵义应该是相当复杂的,但中医概之为“谷气”。
水气在人体内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它的形成与温度有关。人体内之温度也足以使水转化为水蒸汽,即“水气”。又可使水气转化为水。
人体各脏腑组织及体液的功能活动,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作用,可称为“功能之气”。如:肺的呼吸功能,胃的消化功能等,都是功能之气的表现。综合起来,气有氧气、水气、营养之气、功能之气之分。
气的运行。气在人体内,可谓是无处不有,而血则在血管内运行。则气可在血管内、外以及各组织内、外所有间隙中都有气的存在。故而无处不有。它的运行方式有上行、下行、横行、直线行、放射状等多种方式,也可聚,可散。

                                         温度

     温与热是说明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就叫做温度。
温度,是不属人体结构范畴的,它是一切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因素。
温度它不单是机体受刺激的因素,所谓温度就是物质所包涵的冷热程度。一切生物都有一定的适宜温度。所以有必要把温度作一个专项而论。
中医讲寒、热有温度的涵义。寒、热是生理、病理性因素,在自然界的药物中也存在寒热的因素。这是中医整体辨证论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然界温度分析
     温度是自然界一切物的生存、变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自然界的温度来源于阳光,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活动。阳光的存在,就产生了物质“生、长、化、收、藏”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自然界温度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空气的流动而变化。
各种物质,因种类的不同,对温度有不同的需求
物质有吸收、贮存、释放热量的功能。生命活动中还可以产生新的热能。机体的代谢过程产生热能,因而机体及其各部的组织器官都有一定的温度。

                                      温度与体温
     体温是构成人体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要保持在36·C—37·C之间,上下也不过是一、二度之差,这一、二度之差就足以体现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状况。中医对温度的描述,有寒、热之分,这一、二度之差又何言其寒与热,其实,寒与热是相对而言,温度高些就称热,温度低些就称寒,即所谓寒者热之微,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中医之寒、热之分,不只是体现于体温之内涵。它包涵着生理及病理因素,具体的分划不在于多少度,还要结合体征和病症表现来认定。各生物体的寒、热因内涵有所不同。人体内因体质和生理状况不同其寒热的内涵亦各不相同。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6楼

一般来讲,若体温稍高于36·C时,可称为热,或火热和虚热。若在37·C以上或可称热盛或高热。若低于36·C时,可称寒或寒盛或虚寒。若低于35·C以下或可称极寒。
中医对温度的变化,又有整体和局部之分。若为整体性变化,可以参照现代的体温计的度数。若局部之寒热,如某脏之寒,或某脏之热,这局部温热之程度,现代还没有计量的办法,更没有计量之标准。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更加推进中医现代化进程。

                                   体内温度的形成

                            来源于先天,得后天之补充。
                            水、谷营养物质的产热。
                            氧气的动力供应产热。
                            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产热。
                            机体表层的保护性能和吸收热。
                            外环境温度的影响。
                            现代生理学认为,肝脏是体内产热的重要器官。
                            体内温度的对流,使温度升高。
                            体液的流动产生热能。

                               温度在人体内的流动方式

     温度在体内无处不有。它的流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扩散。即向四周辐射,它的强度与温度的增高成正比。
传导。通过组织的直接接触而传播。
传递。通过管腔,由一端传到另一端。如呼吸道,消化道,血管等。
热有上升性,易向上传。寒有沉降性, 易向下传。这种在腔体内由于一升一降,而形成对流活动。这种对流活动可使腔体内温度增高。
或聚或散。



                                  人体内温度的作用

  • 2009-12-23 19:22
  • 回复
  • 老中医2699
  • 0位粉丝

7楼


     人体内温度,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正常范围内,以维护人机体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活动。温度的变化可使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亦产生相应的变化。
体温的变化,可使组织体产生扩张、膨胀、收缩及凝聚等。可改变体液性物质的流动状况,或快,或慢,或溢出,或停滞等。
热有温化、蒸发作用。可使水液蒸化、蒸发,即水液转化为气。寒(低温时)有凝聚性,可使气转化为水,或使水液滞流、停滞。

                             人体温度和自然界间温度的关系

      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温度,保持稳定在36—37·C之间(腋下),而体内实际温度要比这个水平还要高些。
人生活在自然界,从感觉方面讲,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应在18—28·C左右。而能使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及代谢活动的外环境温度是20—30·C之间。
所以,外环境温度一般要比人体实际温度低10·C左右。在外环境与内环境相比情况下,内环境应以“热”为主,外环境应以“寒”为主。故而,中医有人体内“热”(阳)常有余之说。
人体内与外环境之间温度,在维护生理功能需要的状态下,必须保持其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的,会随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相对的平衡是生理性的,而相对的不平衡是病理性的表现。
若外环境温度接近人体生理性温度,会影响体内温度向外交流。若外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内温度,会阻碍体内温度向外界扩散,形成内温闭阻,而使机体内温度升高。
若外环境温度低于人体生理活动的适宜温度时,人体可起动自身调节功能以保护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温度环境。除此人们还可以采取种种方式和方法,以维护机体生理活动的温度。
若外界温度产生突发性改变,同时失去自身的或人为的调节作用,即是疾病的产生根源。从一年四季的气侯关系,以及上述分析来讲,所谓外感,外因多应以寒为主。内因多应以热为主。

                                  人体自身对体温的调节

     人除了具有调节、控制外环境温度,以适应内、外温度的相对平衡的能力外。而人体本身也有一定的调节机能。这个调节机能的表现就是其自身的散热功能。
1、 人体内热量过盛,2、 可通过皮肤向体外散发和传导。发散的方式有辐射、对流和蒸发。蒸发有直接蒸发和随汗液而3、 蒸发。传导是接触性传导。
4、 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5、 向体外排出。
6、 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少量热量。

                                    对湿度的认识

    湿度也即是水含量,是水湿的表示。湿度是自然界一切物质所必备条件。水湿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最基本条件之一。源于先天,靠后天以补充,人体每天约需1500ml的补充量。
湿度随地域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的种类不同,其湿度含量亦有区别。
与湿相对应的就是燥,湿与燥是对立而统一的,没有绝对的燥,只有含水量的多少而言。在人体内湿的存在是绝对的,含水量偏高的,即为湿盛,含水量偏低的,即为燥气盛。没有水份的生物就失去生命的活力。所以人体内的湿与燥,主要是针对湿而言。

                              湿度在体内的运行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