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以旧换新: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技术——山东省转产转业渔民培训教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2:13:06
   

前  言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加剧,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进一步加重,传统作业渔区日渐萎缩。我国海洋渔业也不例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订生效,使我省的传统作业渔区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捕捞强度过大,捕捞船只过多,捕捞成本增加和效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我省渔区稳定、渔民增收和渔业增效,给我省渔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为此国家实施了减少捕捞渔船数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重大举措。随之而来的是捕捞渔民 的生计和转产转业问题。在国家对转产转业渔民进行经济补偿、安排转产转业项目的同时,拿出专项经费、组织专门机构和技术力量对转产转业渔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为重新就业打下基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渔民的深切关怀。
    按照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转产转业渔民培训原则上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但由于各省转产转业渔民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和转产转业方向不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允许各省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编写部分辅助教材,以达到渔民真正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目的。根据这一精神,我们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见,根据我省海水养殖的实际情况和渔民的转产转业意向,编写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大菱鲆养殖技术》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三部辅助教材,并报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批准同意。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根据渔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力求教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简洁实用。首先确定编写大纲,深入基层广泛争取意见,多方搜集基础技术资料和成熟的经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应用的原则形成了教材初稿,经过有关领导和专家审阅,最终定稿。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厅领导亲自过问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省厅渔业处、计划财务处、科技与对外合作处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鹿叔锌、魏立平研究员,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郑永允、王勇强研究员对书稿进行了审查。在此对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专家们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三部辅助教材由李鲁晶、袁玉宝、王春生为主编写,董济军、梁瑞青、林艳青、潘秀莲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
    这套教材基本符合培训的要求和渔民的需求,但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难免有所遗漏和错误,因此敬请各位专家、同仁特别是渔民兄弟批评指正。
    
                                                                     二○○四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征
    第一节  分类与分布
    第二节  形态特征
    第三节  生物学特征
    一、生态习性
    二、年龄、生长
    三、性成熟与繁殖
    四、饵料食性
    第二章  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
    第一节  亲鱼选择与放养
    第二节  强化培育
    第三节 环境调控
    一、水交换
    二、控光
    三、控温
    第四节 采卵与人工受精
    第三章  苗种生产
    第一节  亲鱼繁殖期的生态
    第二节  胚胎与胚后发育
    一、胚胎发育
    二、胚后发育
    第三节  营养与饲料
    第四节  苗种生产条件及方法
    一、苗种培育设施
    二、充气、增温设施
    三、水质控制
    四、苗种分选
    五、其它日常操作及注意事项
    六、苗种病害与异常
    七、大菱鲆的苗种运输
    第四章  大菱鲆工厂化养成技术
    第一节  工厂化养鱼基础设施的配置
    一、养鱼车间和鱼池的配置
    二、水质净化系统的配置
    三、辅助设施的配置
    第二节 大菱鲆室内工厂化养殖的条件
    一、场址的选择
    二、车间建设
    三、水处理
    第三节、养殖技术
    一、苗种的选择与运输
    二、放养密度
    三、饵料加工及投喂
    四、水质的调控与管理
    五、苗种的分选
    六、其他管理
    第四节  病害防治
    一、菌性败血症
    二、腹水病
    三、链球菌病
    四、烂尾、烂边病
    第五章  简易塑料大棚养殖大菱鲆技术
    第一节  养殖设施
    第二节  苗种选购
    第三节  鱼种运输
    第四节  放养密度
    第五节  养殖管理
    一、饵料加工及投喂
    二、水质管理
    三、苗种分选
    第六节  病害防治
    

第一章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征
    

第一节  分类与分布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innaeus)]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os)、菱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thalmus)。该属鱼类除本种外,还有黑海菱鲆(S maeoticus)、光菱鲆(S rhombus)等5种。这些鱼类原产仅分布于北大西洋欧洲沿岸,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地中海一带,并延伸到黑海水域,是该海区重要经济鱼类,后经移植,现已在南美智利、亚洲的中国等地进行大规模养殖。
    

第二节  形态特征


    大菱鲆体侧扁,近圆形。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鱼体裸露无鳞,只有有眼侧披以骨质突起。眼间隔平而宽。背鳍鳍条57~71枚,臀鳍鳍条43~52枚,背鳍前端鳍条不分支,但有鳍膜相连,腹鳍不与臀鳍相连,有眼侧胸鳍略长。口大,头长为上颌骨长的2.0~2.3倍。颌齿尖细而弯曲,排列呈带状,左右侧同等发达,无犬齿,但具梨骨齿。其体长为体高的1.3~1.6倍,左右侧线同样发达,其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并具颞上支。
     
        
    第三节  大菱鲆生物学特征
  

  一、生态习性


    1、适温性
    大菱鲆属于冷温性鱼种,其最高致死温度28~30℃,最低为1~2℃;最高生长温度21~22℃,最低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14~17℃,但低龄鱼对温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其1龄鱼可生活于3~26℃水体中,10~15cm体长的幼鱼在5℃条件下仍保持较积极摄食,而2龄以上鱼处24℃以上水温便影响其存活率。
    2、适盐性
    该鱼属于广盐性鱼类,适盐范围为12~35,耐盐能力甚强,为6~40,但通常产卵场和人工繁殖盐度在25~30之间。
    3、PH
    该鱼适应pH范围为7.6~8.6之间。
    4、溶解氧
    大菱鲆耐低氧能力较强,一般养殖水体溶解氧为4~5mg/l,存活水体为3~4mg/l。
    二、年龄、生长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则通常生长较快,从体长5cm规格的苗种饲养一周年,体重可达800~1000g,且第二年以后生长更快,一般年增长量可超过1Kg,3~4龄生长良好的雌性个体体重甚至可达5~6Kg
    三、性成熟与繁殖
    自然界生长的大菱鲆初次性成熟年龄,雌鱼为3龄,体重2Kg,体长40cm左右,但直至4~5龄个体的性成熟率仍仅为50%;雄鱼2龄初次性成熟,体重为1~1.5Kg,体长30~35cm。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鱼2周龄,雄鱼1周龄即有部分达到性成熟,但它们初始性成熟的体长与体重均与野生鱼相同。
    大菱鲆的繁殖期在5~8月,盛期于7月,产卵场为水温14℃左右,水深约80~150m的沙泥底质海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通过控温、调光可实现周年产卵。
    大菱鲆的个体繁殖力随体重增长而增加,一般体重在1~7Kg的雌鱼,其怀卵量在100~720万粒之间,即平均每千克体重的怀卵量约100万粒左右,但该鱼的排卵量却较少,仅为30万粒/Kg,而且一尾雌鱼在一个产卵季节或一个多月的排卵周期中的产卵次数与排卵量差别甚巨,且排卵间隔个体间亦有很大差异。
    四、饵料食性
    大菱鲆属于游泳兼营底栖食性鱼类,在原产地主要以沙丁鱼、玉筋鱼、鲭、黍鲱等鱼类为主食,并摄食部分虾、蟹类与软体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冰鲜杂鱼或以冰鲜杂鱼为主加维生素等混合添加剂,制成湿性颗粒饲料或商品配合饲料皆可,通常该鱼从幼鱼到商品鱼养成很容易接受配合饲料,而且转化率很高,其饵料系数达1.2:1,甚至可高达1:1。一种饵料的饵料系数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养殖动物每增加一个单位(克或千克)的体重所要消耗的这种饵料的重量。在这里饵料的重量一般要以干品为准。
    大菱鲆的胃作为存贮和机械消化器,一次饱食一般可满足2天饵料的需求,其饱食量相当于体重的3.7%,但摄食量越大,消化速度越慢,消化时间也相对越长。如在16℃条件下的养殖个体,每天摄食量为体重的2.7%,然后以0.47g/h的速度消化,大约于20~24小时排空。
   

 

 第二章  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
    

第一节  亲鱼选择与放养


    自然海区野生的大菱鲆生长较慢,性成熟较晚,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规格的未成年鱼经过1周年的养殖,我们便可从中选择体重1.5~2Kg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其选择的主要指标为:体型标准、色泽正常、体表光亮、鱼体丰满健康的个体。雌雄比一般为1.5:1左右,单茬育苗亲鱼入池总量大约在150~200尾左右。
    亲鱼的培育池以圆形较好。亲鱼的放养密度,对于30~60m2的水池,亲鱼放养密度视鱼体大小,一般掌握在1~3尾/m2范围,亦即3~5Kg/m2左右为宜。
    第二节  强化培育
    此处以大菱鲆的秋季培育为例,如10月初挑选亲鱼入池后,随即进行强化培育,所用饵料除商品鱼养成的基本饲料外,应据亲鱼性腺发育需要,增添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族特别是VC和VE等的添加剂,另据情况再添加些活性物质和诱食剂等,以促摄和加强亲体的抗逆性。
    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2~3%左右,以亲鱼的摄食量为度,但池中的残饵应及时取出,以免污染水质,日投喂一般为2次,并于早晚定时投喂。
    由于10~11月份正值亲鱼营养增进期,利用此时20~15℃的自然水温条件,积极采取亲鱼促摄措施,让其积累营养,增强体质,达到强化培育、加速性腺发育之目的。到12月~2月期间,由于水温偏低,虽采取人工调温,又因鱼类逐渐性成熟并进入产卵期,摄食量明显下降,但只要前期强化培育取得较好效果,对产卵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节 环境调控
   

 一、水交换
    在10~11月份,自然水温虽处降温过程,但仍是秋季适温期,故只要采取过滤海水、进行开式流水培养即可。水交换量视亲鱼密度与供水条件而定,通常维持于3~6个流量/日。到12月份自然水温偏低,此时如有深井条件的单位,即可直接抽取深井海水直接入池。因为通常20m以深的井水全年水温可保持在14~18℃之间,故只要井水pH>7,铁离子及其它金属离子等符合渔用水质标准,即可用于培育亲鱼,其水交换量一般维持在3~4个流量/日。当既无井水又无工厂温热水可利用的地方,只好用锅炉升温,此时尽管燃煤耗费较高,但起码也要保证每天1个流量的最低要求。因此只要适温水供应允许,应尽可能增大水交换以利亲鱼强化培育,促进性成熟,甚至可实现自然产卵。
    

二、控光
    完全采用人工光源、白炽灯、日光灯皆可,以控制水池表面光强为准,其日最低光照范围为60Lx,最高为400Lx,为促使性腺成熟,操作上应从初始自然光的相对长光照逐步转为短光照,使光照与黑暗比渐渐降到8:16小时,然后再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直至光照:黑暗为17:7小时左右,并维持到达性成熟与产卵的全过程。这里延长光照极为重要,因为光是诱发成熟卵形成的重要因子。
    

三、控温
    水温调节着鱼类的代谢过程,故调温对鱼类性成熟的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初始可随自然水温下降而下降,直至11℃左右,只要鱼类仍积极摄食,则可停留10天左右,然后再逐渐升温直至14℃左右,并维持促熟产卵的全过程。这里低温刺激是有利于精卵的早期形成和促性腺发育的信号,而后期相对高温又是促配子成熟和繁殖的必要条件。
    但上述的控温调光是渐变的,相互协调匹配的,即它应是模拟自然条件,随着徐徐降温,其光照也逐渐缩短,待水温降到最低点时,也应是光照最短时,嗣后,又随水温回升,光照又逐渐增强以达最高值,只有上述因子的同步调控,方可达性控与促熟产卵的目的。
    

 

第四节 采卵与人工受精


    大菱鲆野生群体的雌雄比通常是雌鱼偏多,可达1:0.75左右。大菱鲆雄鱼性成熟比较早,但成熟个体的腹部却不突出;雌鱼性成熟较晚,腹部突出程度随性腺成熟程度而增高。由于该鱼无明显副性征或特殊生殖行为,故非繁殖期雌雄识别困难。此外,大菱鲆的“产卵窗口”甚窄,从完熟排卵到卵子过熟的第Ⅴ时相,仅停留10个小时左右,故需密切注视亲鱼的发育动态,推算其采卵时间,做到及时采卵受精是人工育苗的先决条件。下以黄海水产研究所1999年试验为例加以说明:
    当年10月初开始调控第一批亲鱼,于当年12月中旬开始产卵,12月底即出现产卵高峰,直至2月底,全过程延续约60天,到2月底已临近产卵末期时,虽每日仍有较多的产卵量,但因卵子质量差,受精率低下,伴随产卵间隙拉长,最后产卵陡然消失。在整个产卵峰期中,日最高产卵量达1600~3000ml,而每次高峰过后约出现有1~2天的低峰,此为产卵间隙。但在1~2月中的1个多月属于较稳定的高峰阶段,其日采卵量均稳定在800ml以上。此外,该所研究人员尚利用上述控温调光机理,实现一年多茬育苗。
    大菱鲆亲鱼可自然产卵,但较少见,不普遍。因亲鱼密度小,产卵批量少,难以形成与生产相适应的规模育苗,故至今国内外仍采用上述人工受精方法取得大批量受精卵来满足生产上的需求。
   

 

 第三章  苗种生产
    

第一节  亲鱼繁殖期的生态
    大菱鲆属于冷温性底层鱼类,喜伏底栖息,集群性强,常多层挤压在一起,除摄食外,平常很少游动。投喂时,迅速跃起取食,饱食后又静卧水底,进入培育亲鱼启动状态后,在全人工控温、控光条件下表现极为安静,个体互相依偎。成熟雌性个体腹部不断隆起,雄性个体腹部隆起甚微或不隆起。亲鱼对光、温和声的反应敏感,如遇突然刺激,容易引起不安骚动或集群游动。病鱼经受不起环境和病害的压力,会出现体色增深、变黑、离群等现象,对于前者应避免对亲鱼的应急性刺激,对于后者则应密切监控、隔离和防治。
    

第二节  胚胎与胚后发育
    一、胚胎发育(水温13±0.2℃
    1、卵子形态与生态
    大菱鲆卵呈正圆球形,无色透明,中央有油球一个,亦无色透明。平均卵径为0.98mm,平均油球径为0.13mm
    正常受精卵在盐度为30以上时在水体中呈浮性。大菱鲆卵为端黄卵,胚盘形成于动物极,在海中动物极朝下,植物极朝上。
    2、胚胎发育特征
    在13±0.2℃的水温条件下,大菱鲆的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约2小时原生质在动物极集中而形成圆形胚盘,此时动物极因重力关系而向下,植物极朝上。
    2:30第一次纵裂等分成大体平均的两细胞;
    3:00第二次纵裂与第一次相交等分成大体平均的4细胞;3:40第三次有2个纵裂沟,位于第一次纵裂沟左右两侧,
    分成8细胞;
    4:10第四次有2个纵裂沟,位于第二次纵裂沟左右两侧,分成16细胞;
    5:00亦为纵裂,分成32细胞,细胞形状已不太规则,但细胞界限清晰;
    6:30分裂为64细胞,除纵裂外,尚有横分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显得更小,但仍较均匀,边界清晰;
    7:10分裂为128细胞,细胞体积更小,但尚均匀,细胞界限仍清晰可辨;
    11:20达高囊胚期,胚盘高矗与动物极成面包状,中央有囊胚腔;
    12:50为低囊胚期,胚盘高度有下降之趋,边沿向外扩展,与卵黄囊交界处坡度变得平缓;
    18:20原肠期开始,细胞向胚盘边缘流动,外包并向内卷而形成胚环;
    20:20细胞不仅向胚盘边沿内卷,而且流向胚环某部,形成加厚部分;
    26:50胚盾由胚环加厚处明显突出,形成胚体的原基,此为原肠中期;
    31:30胚盘下包1/3,胚体出现;
    36:20胚盘下包1/2,胚体向前延伸,由此进行后期的原肠作用使胚体的逐步完善和器官分化;
    44:10胚盘下包2/3,头突出现;
    53:10胚盘下包3/4,头突明显扩大,听区亦扩大;
    60:00克氏囊出现,肌节10对,卵黄拴尚存;65:00尾牙形成,原口关闭,听囊出现;
    70:00晶体出现,尾形成,体背部出现浅棕色色素;95:30尾延长,心跳开始(114次/分),晶体形成,胚体绕卵黄3/4,体干部浅棕色色素增多,尤其背鳍褶前部及尾鳍褶中部出现浅棕色色素丛,胚胎扭动频繁,即将出膜;
    116:00正在出膜,体色透明,背、臀、尾鳍褶上的色素丛明显。
    大菱鲆受精卵成圆球形,无色透明,属端黄卵,呈盘状分裂,分裂方式与其它硬骨鱼类相似。在13℃水温条件下,早期发育速度相对较快,从原肠期开始,发育速度相对减慢,胚盾出现以后,胚体虽见逐渐伸长,但显得特别纤细,容易受环境和受精卵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终止发育或死亡率提高。色素出现较晚。胚胎器官形成较缓慢。胚胎出膜方式以头部先出为主。在13℃水温条件下,约需116小时达孵化阶段。大菱鲆的胚胎发育过程务须注意水温相对稳定,水质保持清新,最好进行流水孵化。孵化前不久,体干部色素增多,尤以背鳍前端和尾上、下鳍膜出现两丛棕黄色色素为其标志,据此可以推断卵质和胚胎发育的优劣。
    

二、胚后发育
    大菱鲆的胚后发育,除具硬骨鱼类发育固有的特征外,本种尚有自身的特点。如初孵仔鱼鳍膜上所特有的2丛棕黄色色素为其标志,此色素丛可维持到5~9日龄仔鱼,从10日龄以后即在色素丛的部位形成背鳍与臀鳍条的放射丝。仔鱼开鳔期一般在孵后的第8天至第12天,这时水温、水质是否稳定良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开鳔是否顺利和良好,如此期开鳔不良则会导致早期仔鱼大批死亡,有时死亡率竟高达80~100%。从初孵仔鱼至9日龄仔鱼,体色逐日变红,称之为“红苗”。育苗时可以此为特征掌握育苗的进度和据其发育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从10日龄开始至24日龄鱼苗,由于体干部的黑色素日渐增多,所以称之为“黑苗”。此期身体不断变宽,鳍膜逐步分化,而达扁平状。除摄食活饵外,由于视觉敏锐,游泳能力增强,经驯化后,可以摄食配饵。25日龄以上的鱼苗,体披大量花状色素,而底色逐步变浅,而称为“花苗”。这时鱼苗身体变宽,鳍膜亦加宽,右眼上升。30日龄鱼苗,右眼已上升到头顶部,35至38日龄右眼完全转移到左侧,鱼苗身体呈扁平状,完全转入底栖生活,形态和习性已与成鱼相似。至60日龄时,鱼苗全长已达30mm,完全具备成鱼的形态和生活特征,即可作为苗种出售,或投入中间培育和进入养成阶段(见图、表)。
   

 第三节  营养与饲料
    仔、稚、幼鱼期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摄入的营养物质有着特殊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此过程鱼类所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些是可以在体内合成,另一些不能合成,而必须从外界摄入的物质中提供,这些就称之为必需氨基酸(EAA)和必需脂肪酸(EFA)。所以从苗种生产出发,饲料中一开始就要考虑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添加,不断满足鱼苗发育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营养需求,使之构成身体的重要组分和提供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
    自然水域的大菱鲆仔鱼第6天时的摄食率达100%,直到第8天胃含物中的轮虫摄食量超过90%,第8~11天肠道中的无节幼体(主要是小型猛水蚤幼体)从10%增加到70%,17~27天随蜇水蚤增加,其肠内的无节幼体占45%,到34天时胃含物中胸刺水蚤占70%,纺锤水蚤还<1%(尽管该蚤占固有动物总量的48%),而38天的稚鱼其纺锤水蚤的摄食率已上升到100%,摄食饵料种类也从开始时的5种增加至55种,此说明该鱼苗随个体发育有强烈的摄食选择性,形成固有饵料系列。而大菱鲆人工育苗的饵料系列,经过多年的研究,获如下基本模式: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干颗粒配合饲料。轮虫作为开口饲料,连续投喂约15~20天,从第9~10天开始加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2~15天开始投喂干颗粒配合饵料。到目前为止,生产上尚无完全使用微颗粒饲料喂养早期仔稚鱼的先例,一般初期饵料仍普遍使用活体动物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这些活饵料的营养不足。需要强化后方可投喂。孵化后第25天前,颗粒饵料的粒径为250~400μm;100~150mg体重的仔稚鱼饵料粒径应为400~600μm;500mg以上时,饵料粒径应达630~800μm。配合饲料的基本营养要求以蛋白质45%、脂肪20%、糖类4%效果最好,增重率可高达211.84%,是蛋白质36%、脂肪8%组增长率的4倍。
    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微藻添加与营养强化的重要性,生产实践已经证明:用小球藻强化轮虫,可提高鱼苗活力,这是因为小球藻含有较多的EPA(20:5(n~3)),而添加金藻则含有较高的DHA(22:6(n~3))和18:4(n~3)等,其脂肪酸含量为扁藻的2倍,而EPA却低于扁藻。因此,这两种微藻的互补正是早期鱼苗必需的。实验已证明:培养于无微藻水体中的轮虫,其脂肪酸含量以每天20%的速率下降,而处于饥饿中的仔鱼,其脂肪酸更以每日38%的速度递减直至死亡。因此为了满足鱼苗生长的需求,要求轮虫的HUFA(n~3)含量应强化到2.6%左右。同样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前亦应添加酵母和鱼油强化24小时,以弥补卤虫HUFA(n~3)的不足。
    给饵量要认真掌握,轮虫以5个/ml水体为佳,而5~10天仔鱼的日摄食量为60~500个左右。卤虫幼体由开始的0.1~0.2个/ml,逐步增加至0.5~1个/ml。微颗粒饲料容易被表层水流迅速分散,超量投喂只有少量被食,而大多数下沉后会迅速随水流旋出槽外,造成饵料流失,所以一般都采用“少投勤投”的措施,即早期日投喂10~12次,“断奶”(向中间苗种培育转化)后期逐渐减至5~6次。实验证明:用微颗粒饵料开始投喂的最佳日龄是15日龄(约5mg),“断奶”自25日龄(40mg)至30~40日龄(100~150mg)时效果较好,成活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际上断奶期的成功与否,在投喂之初的3~5天就能预测出来。断奶的时间长短,依仔稚鱼的长度而言,6mm(第15天)时需要30天;10mm(第20天)时需要20天;15mm(第25天)时,只需要10天。但如条件许可,从第35天前后(约体长22mm)开始驯化鱼肉糜,实践还证明:喂鱼肉+糠虾的肉糜,鱼苗的日生产率最高为4.7%,即日增重0.24g,而干颗粒饲料较差,仅为4.1%,日增重也仅为0.1g,前者的饵料转化率也最高,可达0.54。
   

 

 第四节  苗种生产条件及方法
   

 一、苗种培育设施
    工厂化苗种培育设施可与其它鱼、虾、蟹类的苗种培育池兼容,据养殖单位条件皆可选择不同规格水泥池或大型玻璃钢水槽为容器,但以水交换、控温、供气条件易于调节管理为前提,均可开展牙鲆人工育苗生产。
    1、前期培育水池(槽)
    容积多为8~40m3,但也有用50~100m3的大型水池,但为了确保仔鱼获得良好的培育环境和便于操作管理,高密度育苗时,一般使用8~10m3水池比较适宜,如果将初孵仔鱼一次培育到20~30mm,则可用30~40m3水池为好。
    2、后期培育水池 
    也可将前期培育水池通过分池继续使用,另外就是趁稚鱼处变态向着底阶段转化时,移入后期培育水池,该水池多为20~60m3,大型水池也有100~200m3
    仔、稚鱼培育池有圆形、方形水泥或强化玻璃钢水槽以至帆布制成防渗水槽皆可,水深一般在40~60cm左右,底部向排水口处有一定的缓坡,如连续开展商品鱼养成或越冬用时可适当加大池底坡度达3%左右,以利排水。
     
    仔、稚鱼培育水槽
    育苗室内各种水池大小、排列都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既考虑进、排水,还要考虑到饵料投喂和运送及苗种出池等作业方便、节约生产成本等因素。
    

二、充气、增温设施
    1、充气设施
    就苗种培育来说,充气主要是为了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以满足仔、稚鱼呼吸所需,充气可促使池水中饵料分布均匀,增加仔稚鱼的摄食机会,又防止仔稚鱼因趋光反应而在局部水体高度集中。另外,充气尚可驱散二氧化碳,保持PH值稳定,遏制腐生细菌大量繁生等。总之,适当的充气量是维持池内生态平衡,改善水质条件,提高孵化率和饵料培养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措施。
    充气设备主要用罗茨鼓风机,一般水深在1.5m以下,只要选用风压0.30~0.35Kg/cm2,风量对1000m3水体以下车间,可选用7~10m3/分;1500~2000m3水体,可选15~20m3/分风量的鼓风机。对小规模试验池可采用压电式小型空压机,以降低能耗,再就是与鼓风机相连的是送气主管道,通往各地分支送气管道和散气石、塑料软管及控气阀门等形成的通气网络。散气石多是由100~140号金刚砂铸制成的圆柱状,以调节成雾状小气泡增氧。
    2、增温设施
    尤其是北方地区,大多数育苗池和卤虫冬卵的孵化池及饵料培养池均需增温设备。另外,秋季或转季节育苗亦均需增温。目前增温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燃煤或燃油锅炉加温,一般1000m3水体育苗车间配1吨锅炉即可;另一种是电加热器升温,以前者较为经济。用锅炉增温的方法是在池内架设加温盘管,管径一般为5.08~7.62cm的无缝钢管,外涂以无毒防锈涂料或用塑料薄膜缠绕,如可能用钛金属管,因其热交换效率高。锅炉蒸汽或热水通过盘管使池内水温上升,但育苗室内的孵化池、仔、稚鱼培育池最好不用盘管,以免吸污及苗种出池不便,故如可能应增设预热调温池,供热水十分方便。。
   

 三、水质控制
    开放式循环系统,要求原水经沙滤装置过滤再进入培苗池,用过的废水通过排水渠流入室外污水池中,经净化后再排入大海。封闭式循环系统,则不仅要对原水进行前处理,而且,用过的回收水需经过物理和生物过滤后再重复使用。培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体质量和有效的交换量。这可以通过检测溶解氧和代谢产物的含量来判断。水中的溶解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氧含量过低和过饱和都会对鱼苗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和发育阶段有关。初孵仔鱼具有较强的抗低氧能力,开始摄食后,对氧的依赖性会逐步增强,且表现得愈来愈敏感。实验证明:仔鱼初次摄食时,入口处氧的水平会迅速降低至5ppm以下,12小时后降至3~4ppm,24小时后鱼苗对氧达到最敏感的程度。通常鱼苗的半致死量出现在3ppm之时。当氧的过饱和量超过105%时,尤其当仔鱼处于第一次投喂时,就很容易发生气泡病。
    培苗容器中良好的充气条件有助于增进鱼苗的食欲、加速生长、抑制细菌增殖和提高成活率。仔鱼比较喜欢中强度的风速,对于5~10天的仔鱼最佳充气量为30L/h/m,而后逐渐增高充气量,直至60L/h/m。
    5日龄以内的仔鱼,水流的交换量缺乏,不至对其成活率造成影响,5日以后则应尽早建立流水培育程序。水交换量当随仔鱼的日龄和密度而提高,由2日龄的10%/h,逐步增至20日龄的30~50%/天。水交换量过低,容易引起代谢积累。仔鱼最敏感的安全范围是PH5~9;NH30.01ppm;NO20.1ppm。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水的浊度,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如果高于15ppm就很容易引起鱼苗窒息而死。
    盐度:仔鱼变态前自身不能调节渗透压,变态后方可达到与成鱼相同的耐力。实验证明:最佳的生长盐度是20~25,低于3也能短暂维持,但值得注意的是渗透压平衡要维持在10.2‰。
    盐度首先影响仔鱼卵黄囊的浮力,中性浮力点是28,低于28带卵囊的仔鱼便会在激烈游动后沉入水底。当盐度为10时,早期仔鱼会出现动作紊乱。大菱鲆属于广盐性鱼类,估计盐度维持在20~40(或更高)时效果较好,但仔鱼对盐度的耐受力还有可能受仔鱼原产地适应盐度的影响。
    温度: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新陈代谢的水平和效果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卵黄吸收率和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转换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利于营养贮存的水温是13℃;卵黄最佳利用效率的水温为15℃;半致死水温随发育阶段而不同发育阶段而不同,10日龄时为10℃;8日龄时为15℃;6日龄时为17℃。大菱鲆适应最高的水温范围是24~25℃,培苗水温可由13℃逐渐升至18~19℃
    光照:光照会影响食物的摄入,从而影响培苗的成活率。延长光周期能使仔鱼的生长速度加快。培苗初期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能摄食,而从变态早期开始则需要较强的光照,当光照强度由500Lx增至4000Lx时,摄食量会显著增加。
    危险期(出现死亡高峰时期):
    A、开口初期,死亡率在5~20%,与操作和初孵仔鱼质量有关;
    B、孵后第8天左右,死亡率在60%左右,与开鳔是否正常和外源性饵料质量有关;
    C、孵后第15天左右死亡率约在10%左右,可能与鱼开始变态及饵料质量有关,可能与变态深入发展、内部结构调整或环境状况恶化有关。实践证明:如果总的环境良好,而且生长率较高的话,第四个危险期有可能顺利通过,死亡率将降到10%以下。
    D、孵化后第20天左右,死亡率有时也很高。
    放养密度:初孵仔鱼的放养密度可达1.0~3.0万尾/平方米,断奶初期(体重0.1g/尾)放养密度可达2500尾/平方米,断奶结束时(体重0.5g/尾)放养密度为1250~1500尾/平方米,3月龄鱼苗(体重2g/尾)放养密度可维持在1000尾/平方米左右。
    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及放养密度根据仔、稚、幼鱼发育阶段不断调整,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饵料投喂的质与量,及时清除池(槽)底部的沉淀物和水表面的油膜。定期施放预防性药物和及时分苗。鱼苗在18℃下,经过90天的饲养,平均体重为2g左右,全长可达5~6cm,即可作为商品苗投放市场或直接进入养成阶段。
    

四、苗种分选
    大菱鲆虽然互相残食现象很少,但由于饵料适口性不一样,常造成小个体鱼苗因摄食能力较差而生长缓慢,所以养殖期间应对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的鱼苗进行分选,以便于促进幼鱼生长和提高成活率。分选作业应在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水温过高时,耗氧过多,容易受伤感染,不利于操作。同时分选不能缺氧操作,在水位降低后,加大充气量,边流水边分选。一个池最好一次分选完毕,若一次不能分选完,可隔三天后再进行分选。为预防发病,分选后的鱼苗要用土霉素进行药浴。每天一次,连续药浴三天。
   

 五、其它日常操作及注意事项
    1、各个养成池最好配备专用工具,使用前要严格消毒。
    2、工作人员出入车间和入池前要对所有的工具和水靴消毒。每日工作结束后(19:00左右)车间的外池壁和过道等要消毒。
    3、白天要经常巡视车间,检查气、水、温度和鱼苗有无异常情况,并及时排除隐患。晚上要有专人值班。
    4、及时捞出体色发黑,活动异常,有出血、溃疡症状的病鱼,放入小池中观察和单独施药,待伤病痊愈后再放入大池。经常镜检不正常鱼,及时发现病灶,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5、定期施药预防。每隔半个月可用土霉素等药物药浴3天,1次/天。
    6、每月测量生长一次,统计投饵量和成活率,换算饵料转换率,综合分析养成效果。
    7、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并列出次日工作内容。
    

六、苗种病害与异常
    1、苗种病害
    大菱鲆育苗过程习见病害主要有:多种弧菌病,商品鱼养成可用疫苗,苗种生产则可在饵料中添加活乳酸菌加以抑制;寄生虫病,盾纤毛虫危害最大,挪威报导其鱼苗期的死亡率达100%,我国见有与链球菌并发症而加剧死亡率。此外,膀胱结石也是5~12天仔鱼高死亡的原因之一,其第9天仔鱼的膀胱结石出现率可高达33%,目前仍无特别防治措施。
    2、异常
    苗种培育期中出现的异常,或可导致苗种死亡,或影响养成商品鱼的价值。大菱鲆苗种培育期出现的异常个体主要有:
    (1)鳔器官异常
    在早期发育一节中已简述及,在14℃条件下,正常发育个体中,初孵化第二天鳔原基出现;第五天出现鳔管,并开口于胃贲门部前;第八天鳔器官首次充气,气腺分化,鳔管发达;至第19天,鳔腔已充满气体,气腺最发达,鳔管已封闭,进而与稚鱼变态的同时,鳔器官又开始退化;孵化后第25天,鳔管已消失,鳔前端气腺已开始退化;第31天腹部气腺上皮也退化,鱼苗仍浮游于水层中生活;第47天,鳔泡消失,幼鱼开始营底栖生活;至第63天,鳔器官完全消失,全面转为底栖生活。而鳔器官异常个体于13日,不仅鳔体较小,且其腔内壁增生和被肥大上皮细胞占据,鳔管腔亦被上皮细胞充斥,仔鱼无法充气,这类个体均于8日后大批死亡,其死亡率可占这阶段个体总数的60%左右,有时还将更高,这种开鳔期的高死亡率,除鱼卵自身质量外,估计主要与外源性饵料质量有关。
    (2)“白化”苗问题
    大菱鲆育苗中也和牙鲆相似,经常会出现“白化”个体,但这种色素异常现象比牙鲆更为普遍。据朱杰等(2002)报告,大菱鲆在变态过程中,同样出现成体黑色素胞(100μm左右)替代幼体黑色素胞(200μm以上)的过程,即如20日龄仔鱼体表遍布大型菊花状幼体黑色素胞,尤以躯干部、头顶、消化道背侧特别浓密,细胞直径达220μm,故仍属于“黑苗”期;而24日龄稚鱼,体表大型幼体黑色素胞数量显著降低,约18个/mm2,但细胞体积很大,一些大型胞径达200~300μm,且胞体中的色素颗粒密度很大,沿胞体的树突扩散,故此时的育苗体色仍较黑;30日龄稚鱼体色变浅,呈浅棕色,黑色素胞密度稳定,约20~24个/mm2,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胞体色素颗粒扩散,幅聚程度不同,导致体色深浅不一,“白化”个体开始出现,其体表黑色素胞数量少于正常个体;40日龄正常发育稚鱼仍为浅棕色,菊花状黑色素胞遍布,小型成体黑色素胞开始出现,而“白化”个体有眼侧体表色素退化十分显著,其体表菊花状黑色素胞密度很低,且色素颗粒呈收缩状态;到60日龄,幼鱼的体色已变为银灰色,有眼侧的幼体黑色素胞已逐渐由成体黑色素胞替代,细胞总量虽增加,但由于成体黑色素胞的体积小,故致使体色很浅,无眼侧的幼体黑色素胞随变态退化,仅在鱼体边缘部位有点状残留细胞,由于成体黑色素胞不出现,因此,该侧变为白色。而“白化”苗种的体表两侧,随幼体的黑色素胞的消退,均不出现成体黑色素胞(图Ⅳ~3~3),因此,随幼体生长发育,“白化”程度随之加重,皮肤透明,内脏、骨骼肌清晰可见。此时,轻度“白化”个体仍保留有少量点状幼体黑色素胞的分布(图Ⅳ~3~2)。上述过程说明:所谓“白化”只是伴随鱼体变态,幼体黑色素胞消退,而成体黑色素胞更替受阻而出现的现象。究其原因,张秀梅等(2002)进一步对饲育相同条件下,不同时相幼体的肌肉与皮肤中的DH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它们肌肉中的DHA含量相同,但正常体色幼体比“白化”幼体皮肤中的DHA含量高约1倍,笔者推测,可能是“白化”个体内分泌调节受阻所致,因此,进一步改善营养条件的调控可能会取得效果。
   

 七、大菱鲆的苗种运输
    大菱鲆为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新的养殖品种,国内适养地区主要在胶东半岛以及邻近水域。由于养殖区域的局限,多位短途运输。所以鱼苗一般多采用卡车带氧气瓶的充氧运输,鱼卵则采用泡沫塑料箱运输,主要方法如下:
    1、卡车装水槽散装充氧运输
    是适应于运输时间短、苗种规格较大的常规运输方法。如4吨卡车可装运5厘米的苗种5万尾左右。待到达目的地向养成池移放时,可用内径50毫米的塑料管连同水一起吸入养成池,或用小抄网小心捞起,快提放入池中。
    2、筐笼运输
    在卡车的水箱中装入多个带底的层架,以提高鱼苗伏底表面积,增加运输苗量。每筐可放3-5厘米苗种500-700尾,如运输8-10厘米底大规格苗种,应适当放疏密度。一部4吨底卡车,一次可装运5000-8000尾鱼苗。当水槽内溶氧充足,鱼苗可耐受24小时的长途运输,即山东半岛苗种可经渤海轮渡直接运抵辽东半岛各地。
    3、泡沫箱运输
    主要用于受精卵运输。其放苗密度大致为10升的塑料袋可装卵500克。在保温13-14℃条件下可经受10小时以内的运程。如进行远距离运输则受精卵的密度应将为200-300克鱼卵,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4、苗种干法运输
    主要用于洲际引种运输中使用,该法先是将鱼苗池水逐渐冷却至接近邻界。另添麻醉剂使鱼苗出于麻醉状态时轻捷捞起装于充氧的塑料袋中,并加碎冰保温,经外包装密封后,托运往目的地。此法对超常距离运输很有价值,可节省大量的运费,但技术要求较高,处理不当或航程耽搁则会引起全部死亡。故应严格操作,以求成功。
   

 

 第四章  大菱鲆工厂化养成技术
    工厂化养鱼是现代设施渔业的具体体现之一,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操作自动化,可持续生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然而,工厂化养鱼又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需要事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事中科学管理和事后的科学维护,才能降低风险,创造高效。同时工厂化养鱼又是跨生物、生态、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多边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是发展工厂化养鱼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第一节  工厂化养鱼基础设施的配置
    

一、养鱼车间和鱼池的配置
    1、养鱼车间
    养鱼车间多为双跨、多跨单层结构,跨距一般9~15米,砖混墙体,屋顶断面为三角形或拱形。屋顶为钢架、木架或钢木混合架,顶面多采用避光材料,如深色玻璃钢瓦、石棉瓦或木板等,设采光透明带或窗户采光,室内照明度以晴天中午不超过1 000勒克斯为宜。 
    2、鱼池系统
    鱼池多为混凝土、砖混或玻璃钢结构。底面积一般30~100平方米。如鱼池面积过大,水体不容易均匀交换,投撒的饵料不能均匀分布水面,容易造成池鱼摄食不均。同时,大池周转不便,灵活性较小。如韩国鲆鲽类养殖池多为8米×8米,中国多为6米×6米,鱼池水深一般不超过1米。若养殖游动性较强的鱼类,如鲈、黑裙、美国红鱼等,可适当增加鱼池高度(大于1.5米),以免使鱼跃出池外。鱼池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八角形、长椭圆形等。长方形池具有地面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以前多被国内外厂家彩用 ;圆形池用水量少,中央积污、排污,无死角,鱼和饵料在池内分布均匀,生产效益较长方形池好,但是对地面利用率不高;目前较为流行的为八角形池,它兼有长方形池和圆形池的优点,结构合理,池底呈锅底形,由池边向池中央逐渐倾斜,坡度为3%~10%,鱼池中央为排水口其上安装多孔排水管,利用池外溢流管控制水位高度。进水管2~4条,沿池周切向进水,使池水产生切向流动而旋转起来,将残饵、粪便等污物旋至中央排水管排出,各池污水通过排水沟流出养鱼车间。 
    

二、水质净化系统的配置
    工厂化养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封闭式循环水养鱼系统,养鱼用水须回收利用,要达到鱼类最佳生活环境的水质要求,必须具有功能完善、运转良好的水质净化系统,这是工厂化养鱼的关键和技术核心。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装置等。 
    1、沉淀池
    最为常用的是重力分离设施,它是利用重力沉降的方法从自然水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沉淀池一般修建在高位上,利用位差自动供水,其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浇制,设有进水管、供水管、排污管和溢流管,池底排水坡度为2%~3%,容积应为养鱼厂最大日用水量的3~6倍。 
    2、过滤器
    自然水中含有许多细小悬浮物,同时,在养鱼系统中,由于鱼的摄食和代谢会产生残饵和许多排泄物,它们或者悬浮于水中,或者溶解在水中,如果积累过多,必然对鱼类造成毒害。这些物质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常用的过滤器有机械过滤器和生物过滤器。 
    ①机械过滤器 主要用于养鱼系统中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目前工业化养鱼厂最常用的机械过滤器为重力式无阀滤池,它具有滤水量大(一般每格过滤能力为200米3/时),水质好(浑浊度小于5毫克/升),无阀自动反冲洗等优点。其工作原理为:自然水由进水管进入进水分配箱,再由U型水封管流入过滤池,经过过滤层自上而下的过滤。过滤好的清水经连通升入冲洗水箱贮存。水箱充满后进入出水槽,通过出水管流入养鱼池(或贮水池)。滤层不断截留悬浮物,造成滤层阻力的逐渐增加,从而促使虹吸上升管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位达到虹吸辅助管管口位置时,水自该管落入排水井,同时通过抽气管借以带走虹吸下降管中的空气。当真空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虹吸作用。这时水箱中的水自下而上地通过滤层,对滤料进行自动反冲。当冲洗水箱水面下降到虹吸破坏斗时,空气经虹吸破坏管进入虹吸管,破坏虹吸作用,滤池反冲结束,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工作。整个反冲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②生物过滤器 主要利用细菌除去溶解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氨等。它分为生物滤池和净化机两类。其配套设施有曝气沉淀池和生物滤池。 
    a.曝气沉淀池 鱼池排出的污水,在未进入生物过滤器前要先通过曝气进行气体交换。曝气的目的是除去污水中气态形式的氨并使水的溶氧量达到饱和,以加快生物过滤器中细菌的氧化。另外,曝气还可除去一部分有机酸,有助于提高养鱼系统的pH,增强除氨效果。专门用来气体交换的水池称为曝气池。也可将曝气池和沉淀池合建,成为曝气沉淀池。 
    一般的曝气方法有两种:压缩空气和机械曝气。压缩空气法是将鼓风机或空压机压出的空气,通过池内的散气设备,使空气以气泡形式散到水中,提高水中的溶氧。机械曝气一般采用叶轮式曝气机。叶轮旋转时水沿叶片四射,一部分抛向空中,轮轴附近出现负压区,形成池水有向上升流,增氧效果较好。 
    b.生物滤池 是应用最普遍的生物过滤器,它由池体和滤料组成,即在池中放置碎石、细砂或塑料粒等构成滤料层,经过过水运转后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它是由各种好气性水生细菌(主要是分解菌和硝化菌)、霉菌和藻类等生物组成的。当池水从滤料间隙流过时,生物膜就会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将氨转化成对鱼无害的硝酸盐。常用的生物滤池分浸没式或滴流式。 
    浸没式滤池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其特点是滤料全部浸没在水中,生物膜所需的氧气由水流带入。根据水的过滤方向又分为向下流动式和向上流动式两种。前者水自上而下过滤,底部出水;后者则自下而上过滤,池顶溢水。二者对氨氮的清除效率相差无几,但前者不易阻塞,滤水效果相对较好。池体有长方形和圆形,以圆形排污效果较好。池中滤料一般采用砂、石子、塑料颗料、塑料蜂窝和片状网纤等。砂要求颗粒粗糙,具棱角,直径以2~5毫米为宜,砂层厚度一般为100~150厘米;石子要求质地坚硬、多棱角、耐腐蚀,一般采用花岗岩,其粒径均匀,大小以3~5厘米为宜;塑料蜂窝是酚醛合树脂固化的纸质品,有蜂窝状的直管空隙,优点是重量轻(50~100千克/米3)、孔隙率大(98%),均优于石质滤料且过滤效率高,每立方米滤料每天可硝化150~300克氨氮,但缺点是价格较高;片状网纤滤料是目前较理想的滤料,它不但孔隙率高,面积大,滤水效果好,而且价格便宜。 
    滴流式滤池多为圆柱形,滤料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块和瓷环。水自上部喷淋流经滤料,由底部排出,滤料之间不被水充满,但表面形成水膜层,由空气对流给水充氧,一般不易阻塞。 
    c.净化机 主要有两类:转盘式和转筒式 
    转盘式是由固定在水平转轴上一列平行排列的塑料圆盘和一个与其相配的半圆形水槽组成。转盘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一半浸入水中,工作几天后,盘片的表面生长出一层由细菌等组成的白色透明的生物膜(厚约0.8~1.3毫米)。电机带动转盘缓慢旋转(2~3次/分),使生物膜与大气和水交替接触。当盘片夹带水体离开液面,水体沿着生物膜表面下流时,空气的氧气通过吸收、混合、渗透等作用,不断溶解在水膜中。微生物从水膜中吸收溶解氧,将复杂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并使微生物自身得以繁殖。又因为转盘有着巨大的表面积,反复旋转使整个水体得到了搅拌及充气增氧,水体中有机物浓度下降,溶解氧增高,水得到净化。 
    转筒式又分两种:一种是在转动的横轴上装一个同轴心的金属网状的圆筒,筒内装塑料颗粒,筒的一半浸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塑料颗粒表面长有生物膜;另一种是在转动横轴上,捆上许多塑料管,形成一个转筒,其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塑料管的内外壁上长有生物膜。塑料管一般采用内径20毫米的聚乙烯管。 
    净化机通常多个串联使用,采用多级过滤的方式提高净化效率。 
    机械过滤器和生物过滤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过滤装置。此外,还可使用化学过滤装置,例如利用吸附装置和泡沫分离装置除去水中溶解的有机物等。对水体进行过滤处理,可采用几种装置的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净化效果。 
    3、消毒装置
    养鱼系统中经过过滤的水还含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因此有必要进行消毒处理。目前常用的消毒装置为紫外线消毒器和臭氧发生器。 
    ①紫外线消毒器 有紫外线灯、悬挂式和浸入式紫外线消毒器等,它们均可发射波长约260纳米的紫外线以杀灭细菌、病毒或原生动物。常用的紫外线灯为低压水银蒸汽灯。悬挂式消毒器是将紫外线灯管通过支架悬挂于水槽上面,一般灯管距水面及灯管间距均为15厘米左右,灯管上面加反光罩,槽内水流量为0.3~0.9米3/时,并在槽内垂直水流方向设挡水板,使水产生湍流而得到均匀照射消毒;而浸入式消毒器是将灯管浸在水中,通过照射灯管周围的水流而消毒。紫外线消毒具有灭菌效果好,水中无有毒残留物,设备简单,安装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②臭氧发生器 臭氧消毒具有化学反应快,投量少,水中无持久性残余、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也是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臭氧发生器的种类很多,如美国OG公司的制氧机和臭氧发生装置,可由空气中连续制取纯氧并产生臭氧,是工厂化养鱼较为理想的消毒装置。臭氧对养殖动物本身也有毒性,因此,臭氧处理过的水须放置几分钟或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方可使用。 
   

 三、辅助设施的配置
    工厂化养鱼辅助设施主要有增氧、加温及一些配套设施。 
    1、增氧设备
    要保持水体中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必须不断向水体中充气增氧。目前的增氧设备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增氧机式,具有风量大,风压稳定,气体不含油污等优点,但其气源来自未经过滤的空气,含氧量低,因此只适合于养鱼密度较小(载鱼量小于10千克/立方米)的开放式工厂化养鱼厂;另一类为制氧机式,它可以由空气中制取富氧(含氧量大于90%)或纯氧,并直接通往养鱼水体中达到增氧的目的,适合于养鱼密度高(载鱼量大于20千克/立方米)的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厂。 
    2、加温设备
    工厂化养鱼为了能够可持续生产,需要通过供热加温来维持适宜于鱼类生长的水温。温流水养鱼厂可利用工厂、电厂余热,地热等作热源,而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必须设置加温设备。加温方式包括水体加温和空气加温。 
    ①水体加温 加温设备有电热器、锅炉和太阳能集热装置。电热器加温使用方便,容易控制,但耗电量大,成本高。电热器主要有电热板、电热棒和电热泵等。锅炉是使用较早、目前仍普遍采用的一种加温设备。现在常用燃煤型锅炉。由锅炉产生蒸汽或热水,通过铺设于池底的热水管在管内进行封闭循环来间接加热池水。太阳能加热成本低、无污染。它由屋面安装的可移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提供热量,是一种节能型理想的加温设备。 
    ②空气加温 常使用空调器或锅炉暖气给养鱼车间内的空气加温以保持室温和水温的恒定。空调器有闭式、半闭式和全开式3种,可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同时保持室内温度。 
    3、其它配套设施
    工厂化养鱼厂需根据用水量确定水泵功率和数量及输水管道直径,还需配备变电设施、饵料加工设备和小型冷库等,为防止停电,还应配备发电机组。另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养鱼厂还应设置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对用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机械的运转情况,鱼池水温、水位、水质等进行自动控制和集中管理。
    

 

第二节  大菱鲆室内工厂化养殖的条件
    室内工厂化养殖的着眼点在于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即理想的养鱼用水及结构合理的鱼池,以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求。
   

 一、场址的选择
    较好的大菱鲆陆地养殖场场址应具备以下条件:
    1、选择沙质滩涂,有丰富的地下海水,其海水各项理化因
    子适宜鱼类生长(尤其是海水中亚铁的含量不宜太高,否则暴气时水中的亚铁会氧化成三价铁。三价铁不宜溶于水,在水中成红色絮状沉淀,从而影响鱼类呼吸)。特别要求要有充足的、适合养鱼的恒低温地下海水,以利于大菱鲆的越冬及度夏。最好在厂区附近挖深水井,深度一般为20米左右,井水温度常年稳定在14~17℃,这样就可以在冬季利用井水提升水温,在夏季可以利用井水降低水温。海水井地址的选择在有20米左右沙层的、沙质较粗的或有珍珠岩结构的海区。
    2、交通条件便利,电力、淡水供应充足。
    3、海区水质常年较为清新,有机物较少,不易发生赤潮,水温适宜,盐度相对稳定,无河流流入,不易受台风影响,夏季海区超过28℃的最高水温期不得超过1个月。
    4、离海水水源较近,场区海拔较低,提水扬程最好小于10米。此外,附近如果有可利用的电厂余热水,可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如果热水量较大,适合于建设大型的鱼类苗种培育场或越冬场,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池形的选择
    大菱鲆养成池的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水泥砖、玻璃钢和帆布等。池子的形状结构和育苗池基本相同,一般规格为30~10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底呈锅底式,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并用直径100毫米的带孔塑料管套在排污口,以防逃鱼和减缓水流。进水口设置2~4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使粪便和排泄物集于池底中央,通过排污口排出。实践证明这种水池周边多处进水、中间排水的、底面积大并且向中央坡降的圆形水池,不仅可以借助进水及中央池底的坡降形成环流,使水流均匀分布,水交换充分,减少寄生虫的滞留侵害,还可以及时随水流带走粪便和残饵,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因人工操作而引起的养殖鱼损伤和惊扰,提高了养殖鱼成活率。
    

二、车间建设
    车间建筑要求保温、透气、采光、美观、造价低,车间墙体一般高度在2~3米之间,采用厚24公分的红砖或空心砖,屋顶多采用拱形梁,采用蓝色、白色相间的红泥浪瓦覆盖,屋顶透光
    率在5~20%,经济美观,造价低。
    

三、水处理
    室内工厂化养殖应有较大的水处理能力,要求每昼夜处理水24~26个量程。养殖用水的处理方法因采用海水种类不同而变化(主要有自然海水、地下海水、电厂余热水等),水处理又包括养鱼前期处理和排放后期处理两方面,前期处理主要是清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致病菌等。目前采用的水处理方式有过滤、
    曝气、杀菌、消毒等。
    1、过滤
    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它较大颗粒。目前多采用有数个每小时滤水能力达200~400m3的重力式无阀沙滤池组成。
    2、杀菌消毒
    有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等方法。迄今,二氧化氯氧化性强,杀菌力高,且仪器连续生产能力好,产气量大,是许多公司采用的主要杀菌消毒方式。
    3、地下海水处理
    地下海水用于养鱼前要先进行化验,水中各种理化因子及无机盐组成首先要接近于自然海水,尤其是水中的亚Fe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在曝气时,亚铁易氧化成三价铁形成絮状沉淀。影响鱼类的呼吸。地下海水进入鱼池前,必须进行"加氧处理",即进行曝气。若海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多,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多余的重金属离子。
    由于深井海水溶氧小,在进入养鱼池前,必须进行曝气充氧,溶氧至少要达到6mg/L以上。
    

 

第三节  养殖技术
    

一、苗种的选择与运输
    养殖的成败与生长的快慢,与苗种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购入苗种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体色:选择体色正常、花纹清楚、近似天然鱼体色的苗种。白化和黑化、体色不一致的个体不要。
    ②形状:选择鱼体呈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4:1的个体。
    ③要了解苗种生产情况:选择育苗过程中的卵质好、孵化率高、育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的苗种。
    ④大小:有育苗经验的厂家可购入全长40mm左右的苗种,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培育出全长10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一般厂家可购入全长70mm以上的苗种。采购同一批苗种要尽量做到大小规格整齐。
    苗种的运输。一般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可在10~20小时内。尼龙袋先加入砂滤海水2/5~1/3,然后放入鱼种充氧、密封,装入泡沫箱、纸箱中运输。10cm的鱼种,每袋可装100~200尾,15cm的鱼种,每袋可装30~60尾。苗种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福尔马林,以防鱼体受伤感染。苗种运输前要停食降温,入池时温差要在5℃以内,盐度差5‰以内。
    

二、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率影响显著,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生长率降低、个体的体重差异增大。鱼苗放养密度遵循既节省用水量又容易管理的原则,根据饲培条件、水质、换水量及管理水平等确定。当水温适当,溶氧充足时,密度可大,反之则小。因大菱鲆是伏底生长,可根据体长占池底面积计算,一般4~5cm的鱼苗可按300~500尾/m2放养即可。鱼的放养密度与饲育条件、水质、换水量等有密切关系,以单位养殖面积放养鱼体重量来表示,一般体重10g以下的鱼放养密度在2Kg/m2以下,10~50g的2~5Kg/m2,50~100g的5~7Kg/m2,600~800g的10~20Kg/m2。实际放养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水交换量确定。
  

  三、饵料加工及投喂
    大菱鲆对饲料营养的需求较高,饲料质量高低对大菱鲆生长有直接的影响。在大菱鲆营养需求研究中所指出,食物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蛋白质和低的脂肪是大菱鲆快速生长所必须的。为加强鱼体营养,防止因饵料配方不当而发生营养性疾病,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科研单位研制的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与冷冻或新鲜杂鱼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自己配制饲料时要注意淀粉的含量不能超过20%,并且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加工软颗料饲料使用的冷冻鱼或新鲜鱼主要是沙丁鱼、玉筋鱼、竹荚鱼、鲐鱼及其他杂鱼等,鲜度差或冷藏时间长的不能用。新鲜的海水鱼洗净以后也可以直接投喂成鱼,但容易污染水质且不易添加营养剂和抗菌药物。鱼体重l00g以前每天投饵3次,以后每天2次。体重600~800g时,每天在傍晚投喂1次即可。在水温低于12~13℃时或高于22℃及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饵量;另外,由于鱼在饱食之后的耗氧量剧增,在进行药浴、分池时也要减少投饵次数或停饵。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原则上是不能有残饵。高温季节投饵量控制在饱食量的50%~60%,同时强化维生素的添加量。在投饵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的变化,若发现摄食不良应及时找出原因。
   

 四、水质的调控与管理
    养成期间除定时测水温之外,若有分析化验条件的,最好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氧和氨氮浓度的测定。饲育水的水质可通过调节换水量来调节(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综合考虑,以制定适宜的换水量。水温超过20℃时需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鲆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每天投饵完毕,要拔掉排污管,迅速降低水位,并使池水快速旋转,以此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并带走池底当天的污物和残饵。
   

 五、苗种的分选
    大菱鲆虽然互残现象很少,但由于饵料适口性不一样,常造成小个体鱼难以或不敢争夺饵料而生长缓慢,所以养殖期间在鱼的大小差别显著时,应及时进行大小分选,以便于管理,促进幼鱼生长,提高成活率。所以,必须及时进行苗种的分选。分选作业应在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因为水温过高,耗氧多,且易受伤感染,因此,高水温期不易进行分选和倒池等操作。注意作业期间不能缺氧,可以在水位降低后,边流水边作业,同时加大充气量。一个水池最好一次分选完,不能连日分选,若一次实在分选不完,可隔几天后,再进行分选。分选一次要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使用5~10ppm和80~100ppm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主要目的是防止滑走细菌或弧菌的感染。另外,在鱼全长达到10Cm左右及体重100g(全长20~23Cm)左右时,尽量不进行分选,因这两个时期是鱼的生理变化期,这是饲育条件的好坏对幼鱼以后的生长有着很大影响。
    

六、其他管理
    每天要多次仔细观察鱼群的状态,状态良好鱼群常集中于池底一处或几处,若鱼在水池全面散开或四处游动,则一般状态不好;注意观察水池中的鱼有没有体色黑化、外伤或者游泳、摄食异常等的情况发生。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进一步检查是否有鱼病,以便采取防治措施。发现有病鱼、死鱼时要马上捞出,这是防止鱼病蔓延的一个重要措施。
    

 

第四节  病害防治
    在养殖期间对于鱼病的防治应该以防为主。平时还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养殖用水应经过严格消毒;采用新鲜并经严格强化、清洗、消毒的饵料投喂。可以每15~20天要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使用(10~20)×10~6浓度抗菌素者(100~200)×10~6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药浴时应在上半夜进行。
    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一、 菌性败血症
    是由多种原因(如营养失衡、水质变坏等)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或多种细菌混和感染引起。
    药物治疗方法对患病鱼用“药浴素”5ppm~8ppm药浴,每次药浴3小时,连用3天~~4天。内服“复方盐酸环丙沙星”5g/kg,加“鱼用复方维生素”3e/ks,再加“抗病营养免疫素”1.5g/kg。
    在大菱鲆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细菌性败血症具体表现为:细菌性出血病、腹水病、出血、肝、脾、肾组织坏死等。该病流行周期长、死亡率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病到死亡仅3天~5天,是集约化养殖大菱鲆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鱼的症状及病理变化为:摄食下降,活动减弱,体色变黑,腹部膨胀。各鳍基部、口部鳃裂后部均有出血症,病鱼在水体中行动迟缓阵阵狂游;解剖检查,可见肝脏变成土黄色、白色。心、脾颜色暗红。胃中无食、肠道有积水,肠壁变薄而透明,心、肝、脾细胞大量坏死,鳃盖凹陷,鳃丝发白呈贫血症。有的肛门微红,大量坏死,并出现色素沉淀,肾组织结构紊乱,肾小管解体、坏死。镜检腹水、血液水封片见大量运动细菌,非运动细菌少。初步诊断为:暴发型细菌性败血症(出血症)。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有些病鱼体表和鳃部有寄生虫寄生)。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原因 为营养失衡:鱼类正常生长及抗病免疫机能需各种营养物质作保障,某一种物质缺乏或过量均会造成相关机能紊乱失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是诱发该病的首要内在因素;水质变化:鱼类在自然生长时,水质生态指标基本合理,鱼很少得病,而高密度人工养殖鱼病频发。在高密度养殖中,饲料常常过量投喂,残料及排泄物增多,这样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剧增,加上大量施用各种药物,使水体中重金属、有机氯类、生物染料类等致病物质残留严重,形成了防治~用药~ 残留~发病~再用药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污染了水质,造成了生态失衡,引起鱼病暴发流行;盲目用药也是原因之一:有机药物的成分本身就十分复杂,加上各种成分药物的频繁使用,上次药物尚未降解,新一轮药物又施入造成药物间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就对鱼肝、脾、肾、 胆、肠等部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腹水病
    由迟钝爱德华氏菌引起。症状为腹腔内有腹水,腹水呈胶水状。肝、脾、肾肿大且褪色,肠炎、眼球白浊、肾脏出现许多白点。治疗方法是用四环素6g/kg或强力霉素4g/kg。拌入饵料投药饵7~9天,并用强力霉素40g+乳酸TMP10g/m3药浴5~7天。
    

三、链球菌病
    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患病鱼脑和肾脏均含有大量纯培养状态的链球菌。治疗措施是投喂3‰红霉素药饵,且用20×10~4红霉素药浴。
    

四、烂尾、烂边病
    由屈桡杆菌引起。治疗方法是用尼氟酸钠30~50×10~4药浴2小时,同时投喂2%的土霉素药饵。
    在用药上要严格控制,把好三道关,确保产品的无公害化。
    一是把好用药品种关。根据无公害水产品渔药使用准则的规定用药,杜绝一切侥幸心理,严格禁止使用、痢特灵、、人用抗菌素等违禁药物及“三无”药品,推广应用大蒜、大姜、二氧化氯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药品替代抗生素及其他有害药品。
    二是把好用药剂量关。各养殖大棚都建立健全了养殖生产日志制度,按照专家的处方用药,未经正确诊断不投药物。由于用药有了明确的指导,传统的抗菌素药浴方式防治鱼病因为费用高、效果差被放弃了,在饵料中用较少的剂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把好休药关。根据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有关标准,大多数药物的停药期在20天以内,但是为了确保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大菱鲆,技术中心把停药期延长到30天以上。同时严格做到,上市前3天,把鱼转移到专门的池子中暂养,停止投喂任何饲料。
    另外,在正式上市前期,要主动协同质检部门,采用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对大菱鲆进行严格监测,通过监测的大菱鲆不仅具有良好的气味,而外观没有明显缺陷,固有色泽没有明显变化,药物残留等指标完全符合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第五章  简易塑料大棚养殖大菱鲆技术
    简易塑料大棚养殖是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简化和低成本化,基本养殖技术大同小异。
   

 第一节  养殖设施
    塑料大棚井水养殖模式是现阶段北方沿海养殖大菱鲆的较好选择,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该种养殖方式必定向工厂化养殖过渡。这种模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实用,但一般不设水处理设施,不符合环保要求。一个面积500平方米的大棚投资不足8万元,水温常年保持在14~19℃,经过7~9个月的生长,大菱鲆体重可达500g以上,建场当年就能获利。
    塑料大棚的构造与冬暖式蔬菜大棚相似,红砖水泥砌墙,弧形钢梁,渔用大绷膜覆顶,上盖草棚。养鱼池为方形抹角(八角形)、圆形2种。池子的大小和水深要考虑操作管理的方便和池子的综合利用问题,同时也要与海水供应设施相配套。通常面积为30~50平方米,池子深度60~100cm,每池设散气石6~10个,进水管2处,池中心排水。
    选择场址以前必须先打出适宜的海水井。每个大棚配备直径80cm的海水井2口,井水的水温、盐度、氨氮、pH值、化学耗氧量、重金属离子、无机氮、无机磷等水质理化指标要符合养殖标准。如果Fe(2+)含量较多(加漂白粉后水发红),氧化后变成胶絮状的Fe(3+),水质混浊容易阻塞鱼鳃。因为地下水严重缺氧,必须设立曝气装置,使溶解氧达到6mg/升以上,否则鱼生长减慢,容易发病。考虑到电费消耗,只要地下水水层允许,尽量选用轴流泵,其次是离心泵。潜水泵耗电易损,是最后选择。
    

第二节  苗种选购
    购入规格至少5cm以上,养殖池子较大时尤其要注意。有育苗经验的场家可购入全长40mm左右的苗种,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培育出全长10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尽量选择育苗场的头茬苗进行养殖,养殖成活率及养殖周期与尾苗相比可大大缩短。对营养不全造成的白化苗种全部淘汰。鱼种质量要求是大小规格整齐,体型完整无畸形,健康无病害。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呈白色,白化鱼一般要淘汰。鱼苗体表要鲜亮无损伤,无发暗发红症状,活动能力强,鳃上无寄生虫。
    

第三节  鱼种运输
    一般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可在10~20小时内。尼龙袋先加入砂滤海水2/5~1/3,然后放入鱼种充氧、密封,装入泡沫箱、纸箱中运输。10cm的鱼种,每袋可装100~200尾,15cm的鱼种,每袋可装30~60尾。苗种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福尔马林或者,以防鱼体受伤感染。苗种运输前要停食降温,入池时温差要在5℃以内,盐度差5‰以内。
    

第四节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饲育条件、水质、换水量等有密切关系,以单位养殖面积放养鱼体重来表示,一般体重10g以下的鱼苗放养密度在2kg/平方米以下,10~50g的苗放养密度为2kg/平方米,50~100g的放养密度5~7kg/平方米,600~800g的放养密度10~20kg/平方米。放养全长15cm以下的鱼种,密度一般为100尾/平方米左右,以后逐步分池,既节省海水又容易管理。另外也可以根据鱼体占据面积和水池中放养覆盖面积来计算放养尾数。一般水池中放养面积覆盖率,分池时以80%~90%为宜,但高水温期最好在40%~60%的范围。10g以下幼鱼,因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和氨排泄量比大鱼要高得多,所以放养密度应相对减小。
   

 第五节  养殖管理
    

一、饵料加工及投喂
    为加强鱼体营养,防止饵料配方不当发生营养性疾病,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科研单位研制的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与冷冻或新鲜杂鱼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自己配制饲料时要注意淀粉的含量不能超过20%,生豆饼不能使用,并且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加工软颗料饲料使用的冷冻鱼或新鲜鱼主要是沙丁鱼、玉筋鱼、竹荚鱼、鲐鱼及其他杂鱼等,鲜度差或冷藏时间长的不能用。新鲜的海水鱼洗净以后也可以直接投喂成鱼,但容易污染水质且不易添加营养剂和抗菌药物,不能单一品种长时间投喂。
    鱼体重100g以前每天投饵3次,以后每天2次。体重600~800g时,每天在傍晚投喂1次即可。在水温低于12~13℃时或高于22℃时及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饵量;另外,在进行药浴时也要减少投饵次数或停饵,尤其注意在药浴前不能投饵。
    幼鱼期日投饵量为体重的20%,鱼全长20cm,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0%~15%。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原则上是不能有残饵。在投饵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的变化,若发现摄食不良应及时找出原因,注意分析水质的问题及鱼病的苗头。
    

二、水质管理
    养成期间除定期测定水温之外,有化验条件的,最好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
    水质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换水量来控制。换水量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综合考虑,水温超过20℃时需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鲆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
    每次投饵完毕,要拔掉排污管,迅速降低水位,并使池水快速旋转,以此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带走池底大量的污物和残饵。同时要清洗池壁及充气管、气石上粘着的污物。另外要捞出死鱼集中埋掉或用火焚掉,水桶、捞网用漂白粉消毒。
    倒池视污染程度而定,一般结合苗种分选每月进行一次。倒池时用的捞鱼网要用细筛绢制成,从鱼头部捞起,仔细认真,严防造成机械损伤,影响鱼的生长及成活。倒池后的原池应以高浓度漂白粉消毒。
    

三、苗种分选
    大菱鲆虽然互残现象很少,但由于饵料适口性不一样,常造成小个体鱼难以或不敢争夺饵料而生长缓慢,所以养殖期间在鱼的大小差别显著时,应及时进行大小分选,以便于管理,促进幼鱼生长,提高成活率。
    分选作业应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水温过高,耗氧多,且易受伤感染,因此,绝不在高水温期进行分选和倒地等。分选作业应特别注意作业期间不能缺氧,可以在水位降低后,边流水边作业,同时加大充气量。一个水池最好一次分选完,不能连日分选,若一次实在分选不完,可隔3天后,再进行分选。
   

 第六节  病害防治
    每天应暂停水流和充气2次,以便仔细观察鱼的情况并检查池中有无病鱼、死鱼或不正常个体。发现有病鱼、死鱼时要马上捞出,这是防止鱼病蔓延的一个重要措施。每15~20天要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使用10~20ppm抗菌素者100~200ppm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药浴时应在上半夜进行,并有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