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最火的东西:张炎夏:高级工程师弃笔从耕当农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15:56

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炎夏却弃笔从耕,当起了“农民”。他说,种地有趣又赚钱。

种地有趣赚钱不难

    1982年张炎夏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先在电信教育处工作。后来应聘到上海大学电信专业教研室,当过中外合资的消防器材公司总经理、中国法律资源网CEO、国防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等,他的职称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4年,张炎夏准备出任一家公司的海洋化肥代理商。他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走访了十多个省市的农村,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尽管有机肥料能够使农作物增产,改善口感,并且改进土壤的板结状况,但中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不愿意使用这样的有机肥。因为中国大部分土地在农民个人手里,实行小农经营。农民不关心大米的品质和质量,只关注产量。

    农民习惯用化肥,但这样却给土地带来极大的危害。持续50多年过量施用化肥,上海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已经从建国初期的50%减低到现在的不足1%,许多土壤开始板结。更重要的是,化肥由矿石加工或者提炼而成,内中含有重金属,长年累月的积累已经开始危害人的健康,影响农产品的出口。用化肥,还使农作物微量元素缺乏。

    张炎夏锲而不舍地找到政府部门,向他们推广这种更为优质的海洋有机肥,可有关政府表示,需要他提供在中国使用的具体数据。这就需要找农科部门做数据,肥料白送,每个品种还要收几万元的试验费。

    此时,一个念头在张炎夏脑海中萌生,何不自己租地试验呢?成果既可以当数据,又可以亲身体验种地的方法。于是,张炎夏以每年250元/亩的价格向位于金山廊下镇的市级农业园区租借了500亩水田种稻子。他把这500亩地一分为二,一半用化肥,一半用有机肥,做对比试验。初期投入40万元,还聘请了一位刚刚退休的农场技术员担任顾问和当地的一位农民作助手,买了拖拉机,就这样,张炎夏种起了水稻,当起了农民。

    数月下来,稻子成熟时,使用了海洋有机肥的稻子不但增产,而且不倒伏。更重要的是,加工出来的大米口感明显比不用海洋有机肥的好。

农民卖粮要有新思路

    销售是种地最重要的环节,能不能挣钱就看你能不能卖出好价钱。现在大多数农民都是小农经营,打下的稻谷扣除口粮,能够出售的不多。如果自己拿去市场销售连运费都拿不回来,只有等待收购,由别人定价。

    国家定的稻谷保底价格是0.7元/斤,而张炎夏种地的实际成本差不多就要0.7元/斤。去年上海各区定的收购价有所不同,金山区是0.89元/斤,加上3分钱的地方补贴,实际上是0.92元/斤。当地农民如果不计算人工费,费用大约是0.5元/斤。所以,如果只卖稻谷,农民每卖一斤能赚0.4元。张500亩地就有将近50万斤稻谷,即使光卖稻谷,也能收入40多万,不但可以收回投资,还能有几万元的利润。

    但张并不满足,他派人去市里的宾馆饭店直销。由于宾馆饭店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进货渠道,根本打不进去。

    于是,张炎夏想出了个“以货易货”的销售办法。他和许多宾馆达成协议,进大米不用付钱,签个字就可以,他可以凭这个签字去宾馆消费。这一招果然有效,虽然张的大米比别人贵,可是由于他去店里消费,店家可以加倍赚回来,尤其是宾馆,一个人的消费几乎不增加他们的成本,等于他们白拿大米。

    由于米好,一些品尝过张炎夏大米的用户纷纷找上门来,尤其是日本餐厅,特别讲究米质,于是,张炎夏把价格提高到4元/斤,大大赚了一把。去年只是试验,他的利润就有20万元。

请到“乡下”来

    当农民,使张炎夏真正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确实“大有可为”。今年,他承包的土地扩大到700亩。

    “我打算在田间建一个露天的小温泉,夏天麦子熟了,我要请朋友一起,欣赏着真正的田园风光。我还要在土地的周围挖一条“护城河”,河边植上密集的竹子,还要挖一个大鱼塘,中间堆一个小岛,养鸡养鸭。

    他还想在农村建一个小小农庄,10亩地为一个小单元,配一个温室、一亩果园,几亩蔬菜地,一个小鱼塘,一幢小木屋,种瓜果,养鸡鸭。小木屋配卫星、电脑、网络,地里配上自动喷灌和电视监控摄像头。这样,远在市区就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控喷灌,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见地里瓜果生长情况。瓜果成熟的时候就带朋友一起来品尝真正不用化肥农药的有机产品。如果沪郊有了这样的小小个人农庄,不仅可以度假,又可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国农民的生活会非常滋润。

    (冯亦珍 吴申 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