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阴茎能二次生长吗`:被政治浪漫主义裹挟的晚清政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0:04:53
  政治浪漫主义的危害恰恰在于,它剧烈地瓦解着改革所迫切需要的权威
  
  适逢辛亥百年,相关书籍铺天盖地,其中,萧功秦先生的《危机中的变革》,论文笔、论故事皆算不上生动,我却以为是同类研究里最好的。诚如本书副题“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所示,本书探讨了何以“激进主义”会成为中国转型时期的主旋律,“保守主义”又缘何迅速溃败?自从二十多年前港台学者余英时提出这个问题,知识界广泛讨论,至今影响未绝。萧功秦先生则直指要害:“它(激进主义)的最基本涵义,是从根基上否定现存旧秩序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否认社会变迁的过渡性与阶段性,力求用某种被人们视为理想的道德秩序,迅速、全面、彻底地取代现存旧秩序与制度体系。”其心理基础是政治浪漫主义。
  
  接着,萧功秦先生论述了政治浪漫主义的传统根源。在西方,世俗政权提供政治秩序、宗教机构提供道德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中国缺乏宗教传统,为此,官学化的儒家不得不一身兼两任,同时掌管这两项功能。问题来了。传统秩序的合法性及“神圣性”,需要宗教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来论证和巩固,对外来异质文明的判识,则依赖于“客观求实的世俗化的认识功能”。然而,士大夫无法区分这两种功能,很容易把来自异质文明的挑战,视作关乎本民族道德文化存亡的生死关头,用泛道德化或曰“反世俗理性”的态度处理危机。
  
  这有两个方向,一是走向顽固派,理学名臣倭仁曾以“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为由,强烈抵制同文馆的设立,几乎将此等同于“亡天下”。二是走向激进派,其特质,即前述萧功秦先生给出的基本涵义和心理基础。
  
  政治浪漫主义进入操作层面,后果是灾难性的。托克维尔说过,一个正在改革的专制政权最危险。这是因为,改革需要权威,否则社会失序,势必导向革命;但改革又意味着旧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要转变,期间权威资源的流失在所难免,一旦有重大失误,改革的马车很可能倾覆。针对这一两难局面,萧功秦先生做了精到的表述:“一方面,改革精英集团迫于外部慎重的未危机,不得不加大变革的速度和幅度;另一方面,就传统体制所能容纳的有效变革的程度而言,就改革所受到的限制条件而言,又必须采取渐进的较为平缓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内部政治认同上的分裂和冲突的激化,使改革得以成功。”
  
  甲午战前,李鸿章等洋务派反对开战,终架不住满朝“清流”一波更甚一波的高调,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淮军遭毁灭性打击。萧功秦先生认为,洋务运动是“世俗理性”在中国政治精英中萌发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经甲午战争而名誉扫地,表明该阶段夭折,传统体制已丧失自我更新能力,朝廷不得不引入将目光投向“体制外人才”。他们有新视野、有强烈的变革冲动,但缺少实际的政治经验。“急剧变动的多事之秋的时代”随即来临,日益激进化成为其典型表征。
  
  由甲午战争直接刺激发的戊戌变法,就充分体现出政治浪漫主义的激进色彩。甲午后,朝野上下形成了改革的政治共识,所谓“后党”也非顽固派,“慈禧太后并不是变法不可逾越的政治障碍。”变法派如能争取温和派的支持,又不明显损害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变法是可行的。然而诚如萧功秦先生剖析的,变法派主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有着“类宗教人格”,“极度缺乏讲求实效的世俗理性”。康有为持“全变论”,认定须“大变”,而非局部小变,且速度要快。他改造孔子,硬塞进去符合变法内容的东西,还把变革和保守对立起来。这些言行,造成了“新旧水火不容”。
  
  在康有为的撺掇下,尤其是了解到波兰“亡国灭种”的教训后,光绪帝的情绪也明显被政治浪漫主义所左右,于是,一幅令人惊异的激进变革图景出现了——百余天内,光绪帝发布了数十道新政诏令,举凡体制、教育、工业、农业、军事均在改革之列,和帝国的官僚集团对着干,逼使他们转向“后党”,以对抗“帝党”。“新旧之争”呈冰炭之势,最终变法派异想天开地谋划兵变,被一网打尽。慈禧重新掌权,六君子血染法场。
  
  戊戌变法的失败,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政治威信,促使改良派纷纷转而革命。对此,萧功秦先生援引了严复的评论:“轻举妄动,虑事不周,上负其君,下累其友。”如今回望,严复是少数几位经得起淘洗的先知。另一个副作用是,宫廷斗争扭曲了当政者的心态,陷入疑惧中的慈禧政治判断力急剧下降,贸然向列强宣战。经“庚子奇变”,拱卫京畿的近代化部队武卫军折损大半,唯独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得到扩充,掌控了清廷北方的新军力量。而地方督抚运作的“东南互保”,进一步表明了地方与中央的疏离。
  
  从太平军到甲午再到庚子年,接二连三的惨败虽由不同的政治势力主导,但每一次都削弱了权威。中央的掌控力日薄西山,改革的危险系数越来越高,更需要审时度势。
  
  然潮头已盛,再也慢不下来,1902年清廷发布诏书,4年后宣布“预备立宪”,新政开锣。萧功秦先生指出,按当时的情况,取德国和日本的“伪立宪绝对主义”(开明专制)较合适,“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国家权威来整合社会资源,并抑制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诉求的'超前扩张’,以此来形成变革初期阶段的政治稳定。”但在弥漫整个时代的气氛中,开明专制派输了,主张立宪应缓行的也输了,胜出的是激进的立宪主张。几年后,随着政治女强人慈禧去世,改革的权威资源损耗殆尽,终至无法收拾的辛亥革命……
  
  以上只是经我简化的逻辑链条。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萧功秦先生更展示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及运用能力,超越了简单的“讲故事”层面,透析历史本质。这才是把握晚清大变局的钥匙。